国外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特点及启示
- 格式:pdf
- 大小:194.11 KB
- 文档页数:2
国外政府绩效预算做法对我国的启示政府绩效预算是政府预算方法的一种创新,这种预算方法将政府预算建立在可衡量的绩效基础上,把预算资源的分配与政府部门的绩效联系起来,强调结果和效率,目的是提高财政支出的有效性。
这种以财政资金“倒逼”政府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改革的模式,以其强大的预算激励和约束机制,推进政府改革,提高政府执政能力。
十七大报告中提到“深化预算制度改革。
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这说明了提高我国政府预算水平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政府绩效预算最早由美国联邦政府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采用。
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在预算管理方面纷纷转向实施绩效预算,实施绩效预算成为各国政府预算改革的发展趋势。
绩效预算在美国乃至其他一些国家的实践,表明了它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一.国外典型国家实行绩效预算情况简介。
(一)美国政府绩效预算的做法在美国联邦预算管理体制中,政府负责联邦预算的草拟和执行,国会负责联邦预算的审批和监督。
这样就使预算的制定权和批准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分开。
从政府内部对预算的管理来看,国家经济委员会负责制定财经政策,总统预算管理办公室负责分配预算支出,财政部负责组织预算收入。
这样就使美国预算政策的制定、预算支出管理、预算收入管理实现合理分工。
根据法律规定,白宫管理与预算局在编制预算与其他部门有意见分歧时,财政部可从中调解。
预算的编制、提出到生效需经过18个月的漫长时间。
美国绩效预算编制的总体思路是:以市场为基础,以顾客( 企业与公民) 为导向,以管理为动力,以最终绩效为目标。
美国联邦政府绩效预算的编制过程有两个阶段:先由行政部门编制并向国会提交预算,再由国会审批预算。
美国的预算编制过程基本上和立法过程类似,程序非常严格。
其步骤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具体阶段:①确定战略性计划任务阶段。
战略性计划必须包括一个任务综合性说明、一般目的和目标的描述及其实现手段、对影响一般目的和目标实现的主要因素的解释、使用的项目评估的描述和未来评估的计划。
美国政府绩效评估及对我们的启示20 世纪70年代以来,政府绩效评估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迅速兴起,经过多年发展,已逐步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制度体系。
实践证明,加强政府绩效科学评估管理,对推动政府行政改革、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美国在这方面的做法,无疑对我们有一定启示作用。
美国政府绩效评估的主要做法美国政府绩效评估主要包括美国政府机构的绩效评估和美国政府公务员的绩效考评。
美国政府机构绩效评估的做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制定绩效评估计划。
美国政府机构绩效评估计划包括5年“战略规划”和年度“绩效计划”。
战略规划主要包括:(1)陈述政府机构的主要职能;(2)提出政府机构履行职责的总目标和分目标;(3)对政府机构完成目标所需要的人力、资金、信息和其它资源等作出说明;(4)对影响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作出申述等。
在“战略规划”的框架下,政府机构还要制定一个年度“绩效计划”。
主要内容包括:(1)确定年度项目和活动所要达到的绩效水准;(2)用客观、可数以及可计量的形式表述年度目标;(3)说明实现年度绩效目标所需要的人力、资金、信息或其它资源;(4)说明用于年度绩效评估的主要手段和工具等。
被评估的政府机构制定出5年“战略规划”和年度“绩效计划”后,要及时报送上级机关并由上级机关进行审查。
得到上级机关批准后,此规划和计划即作为本部门绩效评估的依据。
二是确定绩效评估指标。
美国政府机构绩效评估指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财政指标管理。
包括政府举债能力管理是否符合有关法律规定;退休金管理是否得当;现金管理是否妥当,有无风险投资;政府采购各环节设计和管理是否合理;项目管理是否合理合法;《美国政府财会通则》对账目建立和管理的规定是否得到严格执行等。
(2)领导目标管理。
主要包括领导者制定战略规划和年度计划是否科学可行、完成计划所采取的措施是否恰当等。
(3)基础设施管理。
(4)人事管理。
主要包括政府雇员的录用、考核、晋升和执行纪律是否公平公正等。
英国的政府绩效管理体制和几点启示英国的政府绩效管理体制和几点启示内容提要:本文全面、深入地探讨了英国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进行绩效管理的历史演变过程、当前的政府绩效管理体制、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绩效评估对改善地方政府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的作用以及评估结果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的影响。
文章最后阐述了对我国政府绩效管理和评估的几点有益的启示。
人们通常认为,法国是西方国家中央集权行政制度的典型。
但实际上,英国中央集权的程度比法国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一点集中体现在英国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独特的绩效管理体制上。
英国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绩效管理经历了长期的历史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而严密的体系。
这个体系目前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最优价值绩效指标”(BVPIs)[1]体系和“全面绩效评估”(CPA)[2]体系。
一、英国政府绩效管理体制的历史发展十九世纪中叶以前,英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是以政治、司法监督和审计三种传统的责任机制为基础的。
但这种监控的责任机制基本上是地方性的。
十九世纪中叶的改革运动改变了这种地方性的监控责任机制,代之以一种在中央政府和相关的独立委员会监督下、由地方官员履行职责的行政体制。
而中央政府和相关委员会最初使用的监控方法就是监察和审计的方法。
这种中央集权的监控模式影响了此后100多年英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
1. 英国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功能的演变在整个二十世纪,尽管地方政府由当地选民选举产生,因而首先对当地选民负责并承担提供公共服务的责任,英国中央政府及其代理机构(Agency)以及相关的独立委员会依然保留着对地方政府的高度监控权,如受理上诉、审批、监察、审计、指导、任命等等。
其中监察和审计是英国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进行绩效管理的主要方式。
十九世纪以来,英国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监察功能是以效率为核心内容的。
中央政府的监察人员拥有很大的权力。
其主要表现是,如果监察结果表明某地方政府在某一项或几项职能上的服务效率和质量不符合标准,他们可以建议中央政府减少、甚至撤销对地方政府这些职能的财政拨款或补贴。
美国政府绩效评估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中文摘要:优秀的绩效是树立良好政府形象的基石,绩效评估在衡量政府的管理水平、提高政府的运作效率、改善政府的服务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政府绩效评估也成为政府改革领域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
绩效评估作为一项推动政府改革和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管理工具在国外公共行政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政府绩效评估活动在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中获得了很大的进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以转变政府机关工作作风和提高工作效率为突破口,在绩效评估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但中国政府绩效评估还处于摸索阶段,因此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的评估经验和做法,加强政府绩效评估的理论研究和构建富有中国特色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促进政府绩效评估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指出当前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美国的实践提出了对策思考,致力于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府绩效评估发展路径。
关键词:政府绩效评估启示美国政府指标体系一、美国政府绩效评估的兴起与发展历程美国联邦政府以及地方政府在20世纪初开始有了绩效评估方面的实践,绩效评估在1949年推行了绩效预算之后才发展起来,根据各个时间绩效评估目标的不同,美国政府绩效评估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效率阶段(1900-1948)。
该阶段美国政府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好政府,在该阶段更多关注的是效率,探讨如何提高政府效率。
政府工作机构试图通过制度工作准则和业绩的衡量标准的初步技术来提高政府效率。
但这些初步技术一味地只关注效率,缺乏科学性并不能控制大量的政府财政支出,政府信誉仍然没有得到扭转。
第二阶段为效率评估阶段(1949—1980)。
该阶段以控制开支,提高效率和效益为目标,该阶段的评估焦点是产出与效率。
该阶段美国经历了几次重大的预算改革,即绩效预算、计划规划预算或者规划、立项、编制预算与零基预算。
第三阶段(1980-1992年)为私有化阶段。
基于结果导向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3———美国凤凰城的经验及启示陈国权 王 柳 提要: 绩效评估是西方行政管理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提高效率、改善业绩、实现责任的工具,“结果为本”是它的基本导向。
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积极推行基于结果导向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为世界广泛关注。
该市注重文化先导、营造结果负责的市政价值,并采取参与式评估的管理方式,在部门自治的基础上灵活运用竞争策略取得了显著成效。
作为西方绩效评估的一个成功案例,凤凰城为我国地方政府构建结果导向的绩效评估体系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关键词: 绩效评估 地方政府 结果导向 美国凤凰城作者陈国权,男,1961年生,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柳,1978年生,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
(杭州 310027) 绩效评估是20世纪早期政府部门引进的一种管理工具,通过评价政府的工作成果和管理效率来提高政府的治理水平、改善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20世纪七十年代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使得这一管理工具在政府管理中得到重新重视和推广,并形成了以“结果为本”的基本导向。
这一重大转变是对传统官僚行政模式重程序规则不重实际结果、重投入不重产出的纠正,受到西方各国的普遍认同,并为各国所实践。
1993年,美国通过《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案》(G overnment Per 2formance and Result Act ),以立法的形式力图使结果导向的绩效评估走向制度化使其倍受瞩目。
联邦政府的这一举措是地方政府持之以恒开展绩效评估的努力所推动的结果,地方政府长期以来一直是绩效测量、项目评估以及政府生产力提高运动的领头羊。
其中,亚利桑那州的凤凰城因其卓越的政府治理创新,在1993年被德国伯泰尔茨曼基金会授予伯泰尔茨曼奖,奖励其运用创新、卓越理念促进民主社会的发展。
结果导向的政府绩效评估就是其中重要的制度安排,为城市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由此该城市被国际市/县管理协会(International City/County Management Association ,ICMA )授予绩效评估荣誉证书。
美国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及其启示摘要:政府绩效评估作为政府行政绩效的评估活动,已受到各国越来越多的关注,它对改进政府工作方向,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在总结中、美两国政府绩效评估制度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促进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工作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启示1、引言政府绩效评估,就是政府自身或社会其他组织通过多种方式对政府的决策和管理行为所产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短期和长远的影响和效果进行分析、比较、评价和测量。
对政府绩效进行评估,是规范政府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能的一项重要制度和方法。
19世纪末以来,政府绩效评估在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迅速发展,已逐步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制度体系,在政府绩效评估的研究和实践上,美国政府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因此,研究、借鉴美国政府的绩效评估制度和方法对于完善我国政府的绩效评估体系有重要作用。
2、美国政府绩效评估制度美国政府的绩效评估开始于20世纪初,并且,伴随着时间的推移,绩效评估运动在美国不断地扩展和延续,在不同的时代被赋予不同的主题和思想,出现的形式也大不一样。
2.1效率革命——政府绩效评估的兴起效率革命是美国政府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进步主义运动者的倡导下,政府部门对私营部门科学管理运动的学习和借鉴。
它于20世纪初开始于地方政府,,一些城市建立了由非党派选举产生的委员会,从而废除了传统的由市长和高级行政官组成的政府。
实践证明,这一革命促进了市政管理效率的提高。
不久后,这种管理经验即被大多数城市效仿,并且立即推动了州政府的改革。
而联邦政府的改革由罗斯福成功打击托拉斯开始,并由此树立了联邦行政部门的权威。
他的继任威尔逊继往开来,认为公共组织与私人组织基本相同,因此,政府可以像私营部门一样提高效率,并且在其任内进行的公务员制度改革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对于政府部门组织继续的监控与评估。
2.2项目评价——政府绩效评估的鸡肋项目评价开始于50年代的预算改革运动,在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带的生产率运动中达到高潮,80年代的私有化运动中则进入稳步发展并开始回落。
西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对我国的启示李晓艳(郑东新区管委会计划财政局,河南郑州450000)【摘要】现代政府以向公众和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为宗旨,以提高政府绩效为目标,因而政府绩效评估在西方国家公共管理中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它对我国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提供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关键词】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审计机关所谓政府绩效评估就是指运用数理统计、运筹学等原理和特定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对政府在一定时期的效益和业绩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
简言之,就是对政府绩效进行评价和判定。
而蔡立辉教授认为政府绩效评估就是根据管理的效率、能力、服务质量、公共责任和社会公众满意程度等方面的判断,对政府公共部门管理过程中的投入、产生中期成果和最终成果所反映的绩效进行评定并划分等级。
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政府部门自我评估、专家评估、公民及舆论评估等多重评估体制,运用科学的方法、标准和程序,对政府组织这一行为主体的业绩、实际作为及其所产生的影响作尽可能准确的评价,以提供组织绩效方面的信息,诊断组织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推动政府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一、政府绩效评价的意义政府是财政活动的主体,财政支出决定于政府的意志,财政支出绩效是政府各部门绩效的集中反映。
在我国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开展政府绩效评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构建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是转变政府职能的迫切要求。
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其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因此必须对政府的作为进行绩效评价,以准确了解政府是否承担起了公共责任。
这有利于改进政府公共部门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建立和发展社会公众对政府公共部门的信任,增强政府公共部门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2.构建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是改进政府管理方式的重要手段。
绩效评估有利于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公共管理机制。
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内部管理的绩效化改革及启示【摘要】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内部管理的绩效化改革旨在提高政府机构的执行效率和绩效水平。
本文从背景介绍、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入手,系统梳理了西方发达国家政府绩效化改革的概述、特点、实施手段、效果评估和启示。
通过总结西方国家的经验,提出了我国政府内部管理绩效化改革的展望。
这些经验包括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激励政府部门提高效率、推动政府机构的透明化和责任化等方面。
我国政府可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加快政府绩效化改革步伐,提升政府服务水平,推动政府向着高效、便民、廉洁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内部管理、绩效化改革、政府管理、政府绩效、政府改革、效果评估、启示、经验总结、展望、研究意义、研究目的。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全球化竞争的加剧,政府所承担的责任和使命也日益繁重,而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
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开始积极探索绩效化管理的理念和实践,并通过各种手段和政策措施,逐步推进政府机构的绩效化改革。
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入研究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内部管理的绩效化改革经验,不仅有助于我们借鉴其成功经验,更有助于指导我国政府内部管理的改革和提升。
对西方发达国家政府绩效化改革的概述与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1.2 研究意义政府内部管理的绩效化改革在当今世界上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对于提升政府效能、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绩效化改革可以提高政府的执行能力和决策效率,使政府更加注重结果和效果,在有限的资源下取得最大化的社会效益。
绩效化改革可以促进政府机构的现代化和信息化,推动公共部门的创新和改革,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责任感,增强政府与社会的沟通和互动。
绩效化改革可以构建绩效导向的管理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估机制,激励公务员积极工作,提高工作动力和效率。
研究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内部管理的绩效化改革,对于我国政府管理现代化、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
试评价国外绩效管理对中国企业的启示及改革措施绩效管理是企业目标实现和员工成长的重要工具。
国外绩效管理经验对于中国企业的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本文将从聘用、绩效考核、培训和奖励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和改革措施的探讨。
首先,国外企业在聘用时注重员工素质和专业技能,强调能力与岗位需要相匹配。
提倡多元化的创新思维,重视凝聚力,以及对员工晋升机制的完善。
这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好的人才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在聘用过程中,中国企业也可以借鉴国外经验,严格筛选应聘者,通过多元的渠道吸纳优秀人才,建立完善的人才储备池。
另外,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材料,小规模试点实行“内推制”,营造员工自主推荐和升迁的机制,提高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推动企业的高速发展。
其次,绩效考核在提高企业效益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国外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更加强调人性化。
在绩效考核中,员工和领导都需要交流、反馈、评估,双向互动沟通。
倡导正向激励,价值与目标共享,打破单向考核模式,鼓励员工团队协作,关注员工的内在动机并提供多种培训和支持,推动员工的持续成长。
中国企业在绩效考核上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如果要改进绩效考核体系,就需要大力实施人性化的考核思路,以及推行相应的管理制度,如设立员工反馈机制、采用多样性的考核方式、强化沟通交流,关注员工的内在动机和需求等,为员工提供正确的方向和指引,为企业建立基础。
第三,培训是提高员工绩效的重要手段。
国外企业为员工提供多层次、多元化的培训,注重内训以及员工自主学习。
培训范围涵盖专业技能和个人素质的提升。
培训形式多样化,如工作坊、研讨会、课程、在线学习等,更符合时代的要求和员工的需求。
中国企业也应注意培训的有效性、如何缩短培训成本和时间,进一步以员工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为中心,根据员工的不同需求和岗位要求进行多层次、多样化的培训,这对于提高员工工作能力和效率提供有力的支撑。
最后,奖励制度是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