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管理经济学课件第二章需求弹性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2.16 MB
- 文档页数:77
第2章 需求弹性分析[经济管理问题]二次石油危机上个世纪的70年,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OPEC )由于国内和地区政治原因分别于1973年底和1978年底宣布石油价格上涨,第一次是将原油价格从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第二次是将原油价格从每桶13美元猛增至1980年的34美元,这便是对整个世界经济造成严重影响的“第一次石油危机”和“第二次石油危机”,二次石油危机对整个世界经济尤其是对发达工业国家的经济生产造成了严重冲击,也由此引发了世界经济的全面衰退,同时也促成了因石油生产和出口而迅速暴富的国家。
可以说,石油输出国组织二次宣布石油涨价是成功运用需求价格弹性的典型案例,为什么在石油输出国组织实施石油大幅涨价的时候,世界石油市场的需求并没有由此大幅减少,并由此获得了大量收益,这里便暗含了经济学中弹性理论的基本原理。
弹性理论是经济学家将物理学的弹性原理运用于经济学分析时形成的一种理论。
当两个经济变量间存在函数关系时,作为自变量的经济变量的变化,必然引起作为因变量的经济变量的变化。
弹性即表示因变量经济变量的相对变化对自变量相对变化的反应程度或灵敏程度。
弹性理论包括需求弹性理论和供给弹性理论。
2.1 需求弹性2.1.1 需求弹性的概念需求弹性是指影响需求(量)的某个因素(如居民的收入水平)发生变化时,需求(量)会如何变化,即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影响因素变动的反应敏感程度。
由于影响需求的因素很多,因此也相应有许多种需求弹性,在此,我们重点介绍常见的三个需求弹性: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交叉弹性。
2.1.1.1 需求价格弹性1.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需求的价格弹性指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率与价格变化的百分率之比,它用来测度商品需求量变动对于商品自身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性程度。
用公式表示为:QP P Q P P Q Q E d *H ∆=∆∆= 公式中:E d 表示需求价格弹性系数Q 表示商品的需求量P 表示商品的价格△ Q 表示商品需求量的变化量△ P 表示商品价格的变化量在上面的公式中,Q 和P 的值分别是商品的需求量和商品价格变化前后的两个数值,其计算后的结果我们称之为弧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