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济学-第二章-需求函数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1.43 MB
- 文档页数:47
管理经济学学习笔记绪论重点概念和原理一、管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边际分析法:体现了向前看的思想。
边际成本:额外增加的成本在边际分析中的应用。
二、边际分析法和最优化原理边际分析法的规则:1、适用于无约束条件下的最优业绩量的确定无约束:产品的产量、资源的投入、价格和广告费等的支出不受约束2、适用于有约束条件下,业务量怎样最优分配的问题约束是指,被分配的业务量是有限的,既定的。
当各种要素的使用方向上每增加单位业务量所产生的边际效用相等时,业务量的分配能使总效益最大;当每种使用方向上每增加单位业务量所引起的边际成本相等时,业务量的分配能使总成本最低。
3、重点计算企业利润:会计利润、经济利润会计利润=销售收入-会计成本经济利润=销售收入-机会成本(会计成本+内涵成本)(注意和会计上的利润区别)内涵成本=机会成本-会计成本。
例:材料1000,现市价1500,机会成本1500,会计成本1000,在内涵成本500。
说明:经济利润是资源优化配置的指示器,机会成本:对经济学家来说只有机会成本才是真正的成本。
几种经济情况下的机会成本:(1)业主自己筹资开办企业的机会成本=这笔钱借给别人所得到的收益。
(2)业主自己兼任经理(自己管理企业)的机会成本=等于如果他在别处从事工作可能得到的薪水收入。
(3)机器原来是闲置的,重新开工机会成本为0。
(4)机器原来生产a现在生产b的机会成本=生产a所带来的收入。
(5)过去进的料,现在市价变了,其机会成本按照现在的市价计。
(6)使用现在市价的料、工资水平以及贷进的资金的机会成本=会计成本;(7)机器折旧产生的折旧成本=期初价值-期末净残值注意:经济利润为0,并不是说企业没有利润。
即是企业利润=销售收入-机会成本(正常利润是企业的主要机会成本,企业付给投资者的基本利润)。
第一章市场供应及运行机制知识结构:需求量:1、需求影响因素:产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相关产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广告费用、消费者对未来价格的期望。
第二章需求分析价格上升意味着收益的增加。
收益=P×Q,当Q一定时,P上升---利润的增加。
有时,价格的上升,意味着收益的减少。
由于P上升,转为购买其他厂商的产品。
我们需要了解价格的变化量对需求量的敏感性的度量。
这就是本章要学习的内容:弹性理论。
供需法则说明了当P变化时,需求和供给的方向变化,不能说明其变化的数量。
只“定性分析”而非“定量分析”,弹性理论可以说明这种量的变化程度:定量需求分析。
第一节弹性的一般原理1、弹性的概念弹性(Elasticity)是物理学中的概念,泛指物体对外界作用力的反应能力。
经济分析中引用弹性的概念,测算因变量变化率对自变量变化率的反应的敏感程度。
通常对y=f(x)这一函数的弹性系数E。
则有:()()变化的百分比自变量变化的百分比因变量xyE=例(a)(b)(c)图1(a)、(b)、(c)三种情况,价格变化率相同,而需求量的变化率却是不相等。
(a)最小,(c)为最大,(b)为二者之间。
说明,三者在这一价格区间的(P0、P1)弹性不同。
2、弹性分析的重要意义弹性分析对企业管理决策有着重要的意义。
价格上升5%,对销售额有什么影响?销售额增加20%,价格需下降多少?如果大米和彩电同时涨价20%,为什么人们可能继续买大米而暂时放弃买彩电等等。
弹性分析与边际分析一样都是管理经济学中的重要分析工具。
弹性理应用最广泛莫过于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第二节、需求弹性需求量受众多的因素的影响,最主要: (1)该商品的自身价格变化称为需求价格弹性。
(2)该商品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化,称为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3)消费者实际收入的变化,称为需求收入弹性。
1、需求的价格弹性在需求量与价格这两个经济变量中,价格是自变量,需求量是因变量。
一、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价格变化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程度,或者说是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Q P P Q PP QQEd ⋅∆∆=∆∆==价格变动的百分比需求数量变化的百分比(1)Ed 被定义为自变量变动(ΔP )的百分比(P P ∆)与因变量变动(ΔQ )的百分比(QQ∆)这两个百分比的比率。
案例2-2
广义需求函数与需求函数
假定某商品X的估计广义需求函数为:Q D=7000-16P+0.25I+30P Y;其中Q D和P分别表示商品X的的需求和价格;I代表消费者收入;单位为元;P Y为相关商品Y的价格;单位为元/单位..试解答一下问题..
1.商品X是正常物品还是劣等物品商品X和Y互为替代品还是互补品
2.假设I=30000元;P Y=50元/单位;推导出需求曲线Q d..
3.如果在短期内已经生产出商品X的数量为14000单位;假定商品X不易保存;必须尽快销售处去;请根据前一个问题中导出的需求函数;求解商品X所能销售的最高价格..
解析1.由于在关于商品X的广义线性需求函数中;收入I的系数为正;因此商品X是正常物品..商品Y的价格P Y前面的估计系数为正;因此商品X和Y互为替代品..
2.将I=30000;P Y=50代入广义需求函数Q D表达式便得到需求函数为Q d=16000-16P..
3.作为必须销售出去的14000单位商品X;按照前一个问题导出的需求函数即销售条件可以获得的最高价格由下式确定:14000=16000-16P;据此求得最高销售价格为P=125元/单位..。
第2章1.名词解释需求函数:需求量与影响需求量的各因素之间所建立的函数关系。
具体可以表示为Q d=f(P,I,P R,T...)需求曲线:用二维平面图来表示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如果用横坐标表示商品的需求量,用纵坐标表示商品的价格,然后在把统计表获得不同价格水平的需求量在二维平面图上一一标出来,最后再把这些标出来的点用曲线连接起来,就获得了需求曲线。
供给函数:影响供给的因素与商品供给之间的关系用函数表示就是供给函数Q s=f(P,C, P R,E...)供给曲线:我们可以用二维平面图来表示商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的关系,如果用横坐标表示商品的供给量,用纵坐标表示商品的价格,然后再把统计获得的不同价格水平下的供给量在二维平面图上一一标出来,然后在把这些标出来的点用曲线连接起来,就获得了供给曲线。
市场均衡:是指在影响需求和供给的其他因素都给定不变的条件下,市场上的商品价格达到这样的一种水平,即使得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等于生产者愿意提供给的数量。
用函数的形式将市场均衡状态表示如下:Q S=Q d均衡价格: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时的价格支持价格:最低价格又称支持价格或价格下限,是政府为了扶持某一行业的生产、保护生产者的利益而规定的高于该行业产品均衡价格的一种市场价格。
限制价格:最高价格又称限制价格或者价格上限,是指政府为了防止某些生活必需品的物价上涨而规定了低于这些物品的均衡价格的价格,既规定最高价格。
2.选择题(1)在某一时期内彩色电视机的需求曲线向左平移的原因是:A. 消费者对彩色电视机的预期价格下降B.消费者对彩色电视机的预期价格上升C. 彩色电视机的价格上升D.黑白电视机的价格上升(2)在得出某种商品的个人需求曲线时,不保持为常数的因素是:A.个人收入B.其余商品的价格C.所考虑商品的价格D.个人偏好(3)均衡价格随着:A.需求与供给的增加而上升B.需求的减少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C.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D.需求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4)我们在研究市场需求的时候,应明确需求和需要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