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V1+免疫治疗相关毒性管理NCCN英文版指南
- 格式:pptx
- 大小:30.75 MB
- 文档页数:99
ASCO/NCCN免疫治疗毒性管理指南解读(完整版)【摘要】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迅速增多,其不良反应的处理逐渐成为临床实践的重要内容。
2017年,欧洲临床肿瘤协会(European Society for Medical Oncology,ESMO)率先发表了《免疫治疗的毒性管理:ESMO诊断、治疗和随访临床实践指南》,为肿瘤科医生对不良反应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帮助。
随着临床经验和证据的不断积累,2018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ASCO)联合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发表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相关毒性的管理指南》,更加系统地介绍和讨论了不良反应的管理流程。
本解读将简要介绍ASCO/NCCN指南的内容,并对比其与ESMO指南的差异,以期为不良反应的管理带来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解读。
【关键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不良反应;管理;ESMO;ASCO/NCCN 随着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checkpoint inhibitors,ICPis)治疗人群的不断扩大和对其认识的不断深入,临床医生如何更好地了解相关毒性反应、如何管理治疗和跟踪监测显得至关重要。
2018年2月,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ASCO)联合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发表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相关毒性的管理指南》(以下简称ASCO/NCCN指南)。
ASCO/NCCN指南由肿瘤免疫治疗学会、美国血液学会、肿瘤护理学会、癌症研究之友及Parker研究所等通力协作完成。
与其他NCCN指南类似的是,ASCO/NCCN指南基于已发表的研究数据;但同时由于免疫治疗数据有限,众多的指南共识由专家组意见形成。
《2023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的毒性管理指南》更新要点新版《2023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的毒性管理指南》中,有哪些更新要点值得关注?新版《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的毒性管理指南》备受关注,今年的更新亮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方面,该指南新增了一些少见不良事件的管理,如NCCN指南、ASCO指南等尚未纳入的耳毒性和膀胱毒性等。
此次指南首次纳入,希望能够警示临床医生关注到少见不良事件的发生及可能产生的后果,如,在免疫治疗时,可能会产生神经性听力减退或丧失、无菌性膀胱炎。
临床医生应做到及时干预,给予相应的治疗。
第二方面,指南内容更加精准,新增重症及难治性毒性管理,不良事件定义更加明确。
如,心脏毒性,过去对于无症状的心肌损伤并无精准的定义,今年指南做出解释,即无症状的心肌损伤应要求CK-MB高于正常上限2.5倍以上,同时伴有肌钙蛋白升高,但无心电图和心脏彩超异常,无异常体征表现。
此外,对于肝脏毒性,指南将其主要类型更新为肝细胞型、胆管炎型和混合型。
皮肤毒性、神经毒性、血液毒性、内分泌毒性、肾脏毒性等多个内容都进行了更加精准地更新。
第三方面,今年新版指南更符合中国人群特点。
目前我国有包括PD-1、PD-L 1、CTLA-4等多类免疫治疗药物可及可用。
随着我国原研免疫抑制剂上市及针对中国人群原创研究的迅速开展,多项研究数据,包括毒性数据相继披露,为我国免疫治疗临床实践带来夯实的循证医学证据。
从既往大量引用参考国外前沿研究进展,到今年大篇幅参考我国原研免疫治疗的III期临床研究数据,涵盖了多项单中心或多中心的真实世界研究数据,进一步补充了基于中国人群的循证医学证据,为指导我国免疫治疗临床实践提供重要参考。
源于中国的论文越来越多,这从指南引用的参考文献可以明显看到这种变化。
第四方面,新版指南聚焦全程管理,更新了常用免疫抑制剂的用法、用量和适应症,新增了基于症状的毒性早期识别和重症及难治性毒性管理等内容。
收稿日期:2019 12 04DOI:10.13267/j.cnki.syzlzz.2020.01.002作者简介:赵 静(1987 ),女,安徽宣城人,主治医师,硕士,从事肺癌的个体化内科治疗研究通信作者 E mail:susu_mail@126.com·指南解读·《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的毒性管理指南》解读:对比NCCN免疫治疗相关毒性管理指南赵 静,苏春霞(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肿瘤科,上海200433)摘要: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其不良反应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日益凸显。
2018年,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ComprehensiveCancerNetwork,NCCN)发表《免疫治疗相关毒性的管理指南》,系统介绍和讨论不良反应的管理流程。
随着国产免疫治疗药物相继进入临床,保障临床应用的规范化和安全性显得刻不容缓,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hineseSocietyofClinicalOncology,CSCO)于2019年4月推出首部《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的毒性管理指南》。
本解读将简要介绍CSCO指南的内容,并对比其与NCCN指南的差异,以期为不良反应的管理带来更深层次的理解。
关键词:肿瘤/治疗;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免疫疗法;抗体,单克隆/治疗应用;药物相关性副作用和不良反应;药物疗法管理;中国;诊疗准则;指南中图分类号:R73;R73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 1692(2020)01 0011 05CommentsonCSCOmanagementguidelineoftoxicitiesfromimmunecheckpointinhibitors:comparingwithNCCNguidelineZhaoJing,SuChunxia(DepartmentofMedicalOncology,ShanghaiPulmonaryHospital,TongjiUniversitySchoolofMedicine,Shanghai200433)Correspondingto:SuChunxia,E mail:susu_mail@126.comAbstract:Immunecheckpointinhibitors(ICIs)havebeenusedinanincreasingnumberofcancerpatients,sothatthemanagementofimmunerelatedtoxicitieshasbecomemoreandmorenecessaryandimportant.In2008,NationalCom prehensiveCancerNetwork(NCCN)publishedmanagementguidelineoftoxicitiesfromimmunotherapy,inwhichdetailedstrategieshavebeenrecommendedfortoxicitydiagnosisandmanagement.WiththedevelopmentanduseofChineseICIs,ithasbecomeurgenttoguaranteethestandardizationandsafetyofclinicalapplication.InApril2019,ChineseSocietyofClin icalOncology(CSCO)developedCSCOmanagementguidelineoftoxicitiesfromimmunecheckpointinhibitors.Here,wewillintroducetheCSCOguidelinebrieflyandcomparethesetwoguidelines,hopingtogetathoroughandin depthunder standingofmanagingimmune relatedtoxicities.Keywords:neoplasms/therapy;programmedcelldeath1receptor;immunotherapy;antibodies,monoclonal/thera peuticuse;drug relatedsideeffectsandadversereactions;medicationtherapymanagement;China;practiceguideline;guidebooks 近年来,免疫治疗成为有望治愈肿瘤的重要手段,主要作用于人体免疫系统。
ASCO/NCCN免疫治疗毒性管理指南解读(完整版)【摘要】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迅速增多,其不良反应的处理逐渐成为临床实践的重要内容。
2017年,欧洲临床肿瘤协会(European Society for Medical Oncology,ESMO)率先发表了《免疫治疗的毒性管理:ESMO诊断、治疗和随访临床实践指南》,为肿瘤科医生对不良反应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帮助。
随着临床经验和证据的不断积累,2018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ASCO)联合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发表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相关毒性的管理指南》,更加系统地介绍和讨论了不良反应的管理流程。
本解读将简要介绍ASCO/NCCN指南的内容,并对比其与ESMO指南的差异,以期为不良反应的管理带来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解读。
【关键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不良反应;管理;ESMO;ASCO/NCCN 随着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checkpoint inhibitors,ICPis)治疗人群的不断扩大和对其认识的不断深入,临床医生如何更好地了解相关毒性反应、如何管理治疗和跟踪监测显得至关重要。
2018年2月,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ASCO)联合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发表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相关毒性的管理指南》(以下简称ASCO/NCCN指南)。
ASCO/NCCN指南由肿瘤免疫治疗学会、美国血液学会、肿瘤护理学会、癌症研究之友及Parker研究所等通力协作完成。
与其他NCCN指南类似的是,ASCO/NCCN指南基于已发表的研究数据;但同时由于免疫治疗数据有限,众多的指南共识由专家组意见形成。
2024肺癌NCCN指南解读英文版Interpreting the 2024 Lung Cancer NCCN GuidelinesIn 2024, the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 released updated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lung cancer. These guidelines provide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diagnosis, staging, and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 based on the latest research and evidence.One key aspect of the 2024 NCCN guidelines is the emphasis on personalized medicine and targeted therapies. The guidelines recommend testing for specific genetic mutations in lung cancer patients to determine the most appropriate treatment options. This approach aims to improve outcomes and reduce side effects by tailoring treatment to the individual patient.Another important update in the 2024 NCCN guidelines is the recommendation for comprehensive staging of lung cancer. Staging is crucial for determining the extent of the disease and guiding treatmentdecisions. The guidelines outline the various imaging and biopsy techniques that should be used to accurately stage lung cancer.Treatment recommendations in the 2024 NCCN guidelines are based on the stage and subtype of lung cancer. Surgery, radiation therapy, chemotherapy, targeted therapy, and immunotherapy are all potential treatment options depending on the individual patient's situation. The guidelines also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multidisciplinary care and the involvement of a team of specialists in the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In summary, the 2024 Lung Cancer NCCN guidelines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framework for the management of lung cancer, emphasizing personalized medicine, comprehensive staging, and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treatment. These guidelines serve as a valuable resource for healthcare providers in delivering optimal care to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微信扫码,海量资源到手
1.进群即领福利《报告与资源合编》,内有近百行业、上万份行研、管理及其他学习资源免费下载;
2.
每日学习分享6+份精选行研资料;
3.群友信息交流,群主免费解答并提供相关行业报告。
报告收集整理于网络,只用于群友学习,请勿他用
知识星球 行业与管理资源社群
1.无限制下载行业研究报告、咨询公司管理方案,企业运营制度、科技方案与大
咖报告等。
2.每月同步更新3000+份最新行业资源;涵盖科技、金融、教育、互联网、房地产、
生物制药、医疗健康等行研报告、科技动态、管理方案;
微信扫码,工作轻松
无忧
扫一扫二维码或添加客服微信(微信号:Teamkon 3)免费报告等你取。
添加好友请备注:姓名+单位+业务领域
行业与管理资源微信群。
NCCN指南—恶性黑色素瘤2019.V1恶性黑色素瘤2019.V1——2018.11.012019.v1版黑色素瘤NCCN指南较2018.v3版的更新要点:一、整体修改1.指南的名称从黑色素瘤改为皮肤黑色素瘤二、ME-11.修改脚注d:尚不推荐原发性皮肤黑色素瘤的常规(基础)诊断性基因检测技术。
这些较新的技术不应该代替标准的分期过程。
(ME-2和ME-3同样修改)2.修改脚注e:对于皮肤黑色素瘤且没有疾病证据(NED)的患者,除非在需要指导系统治疗或考虑进行临床试验时,一般情况不推荐使用BRAF突变检测或原发病灶多基因监测。
(ME-2和ME-3同样修改)3.修改脚注g:即使这些患者的初始治疗管理与无微卫星病灶的患者相似,但其随访应该更加频繁且次数与其复发风险相称。
对于存在微卫星灶的患者,考虑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来,尤其是当它将可能影响后续的治疗。
这些患者的随访应更加频繁,与他们复发风险的增加相称。
4.修改脚注h:目前的诊断性标准仍未明确促纤维增生性黑色素瘤的前哨淋巴结阳性概率和其诊断特征。
推荐包括皮肤科医师的多学科会诊来进行肿瘤分期和制定治疗方案。
对于有促纤维增生型黑色素瘤的患者,发现阳性淋巴结的可能性仍然不确定,而且前哨淋巴结状态对预后的预测仍然不确定。
不同研究结果的差异可能是源于对于定义单纯促纤维增生型黑色素瘤的标准仍然不确定。
由于这些研究的矛盾,对于单纯粗纤维增生型黑色素瘤的患者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仍然有争议。
三、ME-21.初步治疗◆IA期:广泛切除改为(1类推荐)◆IB期:广泛切除(1类)伴前哨淋巴结活检(2B类)2.修改脚注m:SLNB是一个重要的分期工具,但尚未显示可以改善所有患者的总生存期。
前瞻性数据的亚分析表明SLNB阳性对于改善1.2-3.5mm厚的黑素瘤患者的长期无转移生存相关,与初次检查即为1.2-3.5mm类似厚度且随后伴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相比而言。
但是SLNB并没有被证实有提升疾病特异生存期(DSS)的作用,阳性的前哨淋巴结活检会使患者的分期上升为III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