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馆——印度尼西亚教育一瞥
- 格式:pdf
- 大小:225.53 KB
- 文档页数:2
印度尼西亚的教育政策“教育支持行动”2012年背景2003年第20号法案有关国家教育体制的条款规定,公民的基础义务教育年龄为7-15岁。
第34条第2款规定,中央政府政府和当地政府应保证基础义务教育的免费性。
与此同时,第3款规定,义务教育由国家负责,由教育机构、当地政府和社区组织。
该法案规定的影响在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必须为所有基础义务教育学生(小学和初中)提供教育机会,所有教育团体平等对待。
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计划的一个衡量指标是小学和初中的毛入学率。
2005年,小学毛入学率达115%,而2009年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8.11%。
因此,普通九年义务教育的实现比达喀尔“全民教育”(Education For All)中的声明提前了七年。
“教育支持行动”始于2005年7月,该计划在加速实现九年义务教育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从2009年开始,政府开始对“教育支持行动”目标、途径以及方向做出调整,以提高其质量。
2012年“教育支持行动”的机制改变。
2011财年,“教育支持行动”资金完成区/市一级以调节基金形式的机制改变,从2012财年开始,“教育支持行动”资金将通过同样机制调拨,但由省级政府牵头。
了解“教育支持行动”根据2009年第69号规定,该行动用来规范非个人教育支出的运作,使之成为宏观教育资金的一部分,以便通过“国家教育标准”这种规范的方式来开展持续的教育活动。
“教育支持行动”的目的一般来说,“教育支持行动”旨在减轻公共教育负担,以提高九年义务教育的质量。
具体“教育支持行动”目标是:1.免除所有小学、初中、国家SMP / SMPLB / SMPT (Open)用于教育运作的费用,国际试点学校和国际标准学校除外。
对国际试点学校和国际标准学校征税时,要需考虑到它们的非盈利教育的功能,因此税收必须适度。
2.免除所有贫困学生的任何形式的全部费用,无论是在公立还是私立学校。
3.减轻私立学校用于学生的教育运作负担。
踏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探寻印度教与佛教的文化之旅印度尼西亚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岛国之一,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是一个旅游者眼中的瑰宝。
在爪哇岛上,你能够感受到印度教和佛教的深厚文化底蕴。
本文将带领你踏上这样一场文化之旅。
一、古老的文明遗迹爪哇岛作为印度尼西亚历史最为悠久的岛屿之一,拥有许多古老而神秘的文明遗迹。
其中最著名的要属庙宇群。
这些庙宇完美地结合了印度教和佛教的元素,为游客们提供了探寻这两种宗教文化的绝佳机会。
在此可以欣赏到宏伟的印度教圣殿和独特的佛教石窟等。
而印度教文化的鼎盛时期可以追溯到巴德拉钵罗王国的兴起。
巴德拉钵罗王国是爪哇岛历史上最伟大的王国之一,它在印度教建筑和艺术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著名的普兰巴南寺庙就是这个时期的杰作之一,它以其巨大的神殿和印度教雕刻艺术而闻名于世。
二、声名远播的印度教圣地众多的印度教聚集地也是踏上印度教文化之旅的绝佳选择。
其中最有名的要数普兰巴南庙。
这座庙宇临近日惹市,是印度尼西亚最大的印度教庙宇,吸引了大量的印度教徒和游客前来参观。
普兰巴南庙展示了北印度洋群岛最精确的印度教建筑风格,包括了神圣的神殿和印度教的仪式。
在普兰巴南庙内,你可以感受到印度教的神秘氛围,参与到仪式中。
每到黄昏,神殿内将会举行庄严隆重的仪式,游客们可以亲眼目睹并体验印度教的文化习俗。
此时,尽管你身处印度尼西亚,却仿佛置身于印度教圣地一般。
三、佛教之乡的探险踏上印度教与佛教文化之旅,必不可少的还有佛教之乡的探险。
爪哇岛上有许多佛教寺庙和石窟,这些古老而神秘的地方承载着佛教的智慧和信仰。
其中最著名的佛教景点要数庙廊。
庙廊位于爪哇岛中部,是一处宏伟而神秘的佛教遗址。
这里保存了众多的佛教石窟和雕刻艺术,其规模和规格堪比印度境内的石窟寺庙。
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佛陀的教义对岛上居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影响。
四、文化的交融与传承印度教和佛教的共同点是对内心的深入探索以及修行的重视。
印度尼西亚十大景点介绍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最大的群岛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风景和文化遗产。
下面将介绍印度尼西亚十大令人惊叹的景点,让您对这个国家的美丽有更深入的了解。
1. 雅加达古老港口(Old Port of Jakarta)雅加达是印度尼西亚的首都,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
古老港口是这个城市的重要遗址,它见证了雅加达从小渔村发展成现代都市的历程。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古老的船只和建筑,感受到雅加达的独特魅力。
2. 巴厘岛(Bali Island)巴厘岛是印度尼西亚最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以其美丽的海滩、悠久的文化和世界闻名的夜生活而闻名于世。
游客可以在巴厘岛享受沙滩浴日光浴,也可以参观庙宇、参加传统的巴厘舞蹈表演。
3. 普拉旺卡火山(Mount Bromo)普拉旺卡火山是印度尼西亚最活跃的火山之一,也是印尼东爪哇省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游客可以登上火山口边缘,欣赏壮丽的日出景色,并在附近的山脚下探索茂密的丛林。
4. 爪哇庙(Prambanan Temple)爪哇庙是印度尼西亚最壮丽的印度教庙宇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印度教纪念碑群之一。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复杂精细的建筑和雕塑,感受到印度教文化的魅力。
5. 美娜多火山(Mount Merapi)美娜多火山位于爪哇岛中部,是印度尼西亚最活跃的火山之一。
这座火山不仅提供了壮观的火山景观,还吸引了众多登山者。
从火山顶部,游客可以俯瞰到周围的山脉和平原。
6. 瓜达卢佩岛(Gili Islands)瓜达卢佩群岛是印度尼西亚一组美丽的小岛,以其白色沙滩、蔚蓝的海水和多样的海洋生物而闻名。
游客可以在这里尽情地潜水、浮潜和享受度假的悠闲时光。
7. 博拉博东海洋公园(Borobudur Temple Compounds)博拉博东海洋公园是印度尼西亚最著名的佛教遗迹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佛教石塔。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精美的雕塑和壁画,感受到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
8. 丹那基盖山(Mount Rinjani)丹那基盖山是印度尼西亚第二高峰,也是龙目岛的标志性景点之一。
印度尼西亚教育一瞥印度尼西亚共和国位于亚洲东南部,地跨赤道,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17508个大小岛屿组成,其中约6000个有人居住。
陆地面积为1,904,443平方公里,海洋面积3,166,163平方公里(不包括专属经济区)素称千岛之国。
印尼亚是一个火山之国,全国共有火山400多座,其中活火山100多座。
火山喷出的火山灰以及海洋性气候带来的充沛雨量,使印尼成为世界上土地最肥沃的地带之一。
全国各岛处处青山绿水,四季皆夏,人们称它为“赤道上的翡翠”。
印尼全国人口2.17亿(2004年),为世界第四人口大国。
有100多个民族,其中爪哇族占45%,巽他族占14%,马都拉族7.5%,马来族7.5%,其他26%。
官方语言为印度尼西亚语。
民族语言和方言约300种。
约87%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6.1%的人口信奉基督教新教,3.6%信奉天主教,其余信奉印度教、佛教和原始拜物教等。
印度尼西亚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统一的语言是印度尼西亚语,英语是第二语言,此外还有其他民族语。
印度尼西亚的教育历史可分为三个时期:①约公元100—1522年,佛教与回教的宗教学校占统治地位。
②1522—1945年,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及日本等国先后入侵,使教育殖民地化。
③1945年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成立以后,改变殖民地性质的教育,建立新型的印度尼西亚的教育制度。
并为此作出不懈地努力。
一、基础教育印度尼西亚实行义务教育制度,宪法规定,“所有的儿童在满6岁时,有最低享受六年义务教育的权利。
8岁负有最低六年义务教育的权利。
”即印度尼西亚儿童应在6岁至8岁之间上学。
1978年,政府宣布小学免缴全部学费。
初等教育机关除了教育部的小学之外,还有归宗教部管的宗教学校玛多拉萨。
许多原住民儿童上午到小学,下午去玛多拉萨学习基础的宗教知识。
印尼的初等教育为六年。
中等教育分初中和高中,各3年。
得到小学毕业证书后,通过升学考试进入初中。
印尼中小学课程设置情况分析及启示作为东南亚最大的岛国,印度尼西亚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但是在教育方面的发展却相对滞后。
虽然政府一直在努力改善教育体系,但是中小学课程设置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印尼中小学课程设置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启示,以期对其他国家的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印尼中小学课程设置现状1. 多元文化影响印尼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由于宗教、语言、风俗等方面的多样性,导致中小学课程设置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在历史、宗教、社会等方面的教育内容中存在着不同宗教和民族的影响,这导致了课程设置的不够统一和完整。
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难以形成统一的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这对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发展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2. 落后的教学资源印尼的中小学教学资源相对贫乏,学校设施和教学设备普遍落后,学生的教育条件有限。
这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不稳定和教学效果的欠佳。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们难以有效地进行教学,课程设置更难发挥出应有的效果。
由于资源的匮乏,许多学生无法接受到符合自身特点和能力的个性化教育,这也是印尼中小学课程设置存在问题的表现之一。
3. 缺乏综合的课程设置在印尼的中小学教育中,课程设置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德育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这导致学生在学习中缺乏对生活、社会和自己的认识,无法全面发展自身的各种能力。
缺乏综合的课程设置也导致了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发展和未来的发展空间。
二、启示与建议1. 加强国家统一意识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印尼需要更加注重建立国家统一的教育体系和文化认同。
这就需要在中小学课程设置中增加国家认同教育的内容,强调国家的历史、地理、社会制度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对自己的国家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在某些具有争议性的课程内容上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统一,以确保学生从小就形成对国家的认同和热爱。
2. 加大教育投入,改善教学资源政府需要加大对中小学教育的投入,改善学校的基础设施和教学资源。
1.印度尼西亚的服饰文化. 印度尼西亚馆不仅展示了秀美的自然风光和海洋生物,在凸显自然元素的完美结合之外,还通过各种视觉效果展现印度尼西亚人们朴实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艺术遗产。
民族乐器、各式面具、蜡染布料等实物,都体现了印度尼西亚文化的多样性,从而使参观者了解印尼的现在和过去.衣如其人,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印尼的300个不同民族。
很久以来,印尼人都通过衣着习惯体现其社会地位、身份和信仰。
甚至在今天,这些传统的衣服仍然被视为高贵血统的象征。
根据印尼传统,纺织和蜡染工作都由女人完成,有些工作异常的复杂和耗费时间,因此一块传统的蜡染布最终完成可能需要一年甚至更长时间。
爪哇的传统蜡染布是手绘蜡染布。
印尼最优秀的工匠使用一种很小的“书写”工具,这种工具有9种不同的大小,他们通过非常精巧的方式(例如手绘)将腊绘制在布上,而不是简单涂抹。
蜡染布的图案各式各样,从阿拉伯书法、欧洲的花束和中国的凤凰,到日本樱花、印度的孔雀,体现了各种不同的文化影响。
这种工艺常常是在家族中世代相传下来,它与印尼人民的文化认同密不可分。
蜡染服装甚至在宗教仪式中扮演中心角色,比如在仪式上把皇家蜡染布作为对上帝的贡品掷向火山。
蜡染布鉴赏家认为,作为艺术品而言,爪哇地区的蜡染布显然具有最高水平。
蜡染布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也充分代表了印度尼西亚的服饰文化。
2.印度尼西亚斗牛印尼的斗牛与西班牙斗牛不同,是以牛斗牛。
用来斗牛的牛是经过严格挑选的。
为了使自己的赛牛取胜,便把它的角削得十分尖利,并且给它灌上药酒,在阳光下曝晒,还要把它打扮得十分威武。
斗牛开始时,先牵来一只母牛,然后把参赛的两头公牛分别牵入斗牛场,它们见到母牛,便马上扑过去。
这时,立刻把这只母牛牵出场地,两只公牛便互相怒视,一场凶猛的决斗便开始了。
这种斗牛主要在爪哇岛,特别是在东爪哇邦诺合苏的珍柏尔村和巴娜鲁甘村盛行。
3. 印度尼西亚戏剧印度尼西亚最具民族特色的哇扬皮影戏在 8世纪即已出现。
印度尼西亚传统建筑的多元特色印度尼西亚是一个多元文化和多民族的国家,其建筑风格也体现了这种多元特色。
印度尼西亚传统建筑拥有独特的设计和表达方式,展示了该国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本文将介绍印度尼西亚传统建筑的多元特色,包括其建筑类型、建筑材料和装饰元素。
一、建筑类型印度尼西亚传统建筑可以分为几个主要类型,每种类型都反映了当地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真宗教堂”(Candi)和“传统木屋”(Rumah Adat)。
1. 真宗教堂真宗教堂是印度尼西亚的宗教建筑,通常用于佛教和印度教的宗教仪式。
真宗教堂的特点是高大而宏伟的建筑结构,常见的有“Borobudur”和“Prambanan”等。
2. 传统木屋传统木屋是印度尼西亚乡村地区常见的住宅类型,其建筑材料通常选用天然材料,如木材和竹子。
传统木屋采用开放式设计,以适应热带气候条件,同时也反映了该地区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
二、建筑材料印度尼西亚的传统建筑材料通常选用当地产的材料,以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环境特点。
主要的建筑材料包括:木材是印度尼西亚传统建筑的主要材料之一,因其丰富性和可塑性而广泛使用。
木材不仅用于建筑的结构框架,还用于制作门窗、地板和家具等。
2. 竹子竹子是一种轻便而坚固的建筑材料,常用于传统木屋的搭建。
竹子的自然纹理和色彩使建筑看起来更加自然和与自然环境相和谐。
3. 石头石头是用于建造真宗教堂的主要材料。
石质建筑给人一种沉稳和庄严的感觉,同时也展示了古代建筑师的巧妙设计和工艺技术。
三、装饰元素印度尼西亚传统建筑注重细节的装饰和绘画,各个地区的建筑风格各有特色。
1. 雕花雕花是印度尼西亚传统建筑常见的装饰元素,用于装饰木制结构和家具。
这些雕花图案通常具有当地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象征意义,如神话传说和自然景观等。
2. 壁画壁画是真宗教堂的独特特色,展示了宗教故事和传统文化。
壁画通常使用鲜艳的颜料和复杂的图案,以刻画出精美的细节。
缮砖是一种传统的建筑装饰技术,常见于建筑立面和墙壁上。
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国家博物馆参观攻略雅加达国家博物馆是印度尼西亚最大的博物馆之一,位于首都雅加达市中心,是游客了解该国文化、历史和艺术的理想之地。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参观攻略,帮助您更好地探索雅加达国家博物馆。
一、博物馆概览雅加达国家博物馆成立于1868年,拥有丰富的馆藏,分为多个展厅,陈列着来自印度尼西亚各个地区的艺术品、手工艺品和历史文物。
整个博物馆建筑气势恢宏,展示了印尼传统建筑风格,让人仿佛置身于印尼历史的长河之中。
二、参观须知1. 开放时间:博物馆开放时间为周二至周日的上午9点至下午3点,周一闭馆。
建议您提前查询具体开放日期,并合理规划您的行程。
2. 门票信息:博物馆门票需要30,000印尼盾,学生和儿童可以享受折扣优惠。
请注意,博物馆内部禁止携带食物和饮料,提前做好准备。
3. 导览服务:博物馆提供导览服务,可以雇佣导游或租借导览设备。
导览服务将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展览和艺术品背后的故事,使您的参观体验更为全面。
三、展品亮点1. 艺术品展区:博物馆的艺术品展区展示了印尼传统和现代的绘画、雕塑和装饰艺术品。
您可以欣赏到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了解印尼艺术的发展和多元化。
2. 文化遗产展区:这个展区陈列了各地区的传统手工艺品、服饰和工艺品,展示了印尼丰富的文化多样性。
您可以近距离观赏和了解传统手工艺的精湛工艺和历史背景。
3. 历史文物展区:博物馆内还有一个专门展示历史文物的区域,陈列了过去的生活、政治和社会的实物。
这些文物将带您回到印尼悠久的历史中,领略它的变迁和发展。
四、参观建议1. 提前做好准备:在参观之前,您可以提前了解印度尼西亚的历史和文化,以更好地理解博物馆的展览内容。
同时,您还可以查询博物馆的网站了解最新的展览信息和参观须知。
2. 合理安排时间:博物馆内展品众多,为了充分领略其中的精华,建议您合理安排时间,仔细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展品进行观赏。
如果时间充裕,您还可以参加博物馆内举行的讲座或工作坊等活动。
印度尼西亚教育基本法以下是为您生成的一篇关于“印度尼西亚教育基本法”的文章,字数较多,您可以根据需求选取部分内容:《走进印度尼西亚教育基本法》嘿!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印度尼西亚的教育基本法!这可不是个简单的事儿,它就像一个大大的魔法盒子,里面装满了能改变好多人命运的宝贝。
你想啊,教育那可是超级重要的!对于印度尼西亚的小伙伴们来说,这个教育基本法就像是照亮他们求学之路的明灯。
在印度尼西亚,这个教育基本法规定了每个孩子都有权利接受教育。
这难道不好吗?就好像在一片大花园里,每一朵小花都有机会茁壮成长,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美丽。
比如说,在一些偏远的地方,以前可能有些孩子没办法上学,因为没有老师,没有教室。
但有了这个基本法,政府就得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啦。
这就像给迷路的小羔羊找到了回家的路,是不是很棒?而且呀,这个法律还强调了教育的质量。
老师们得经过专业的培训,教材也得不断更新,这样才能让孩子们学到最新、最有用的知识。
这多像给我们的大脑不断升级装备,让我们变得越来越聪明!有一次,我听到两个印度尼西亚的小朋友在聊天。
小明说:“咱们现在能上学,还能学到这么多东西,多亏了这个教育基本法啊!”小红也点头说:“对呀,以前我姐姐都没这么好的条件。
”你看,这就是这个法律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
它还规定了教育要公平,不管你是穷人家的孩子,还是富人家的孩子,都能在学校里得到平等的对待。
这就像在一场比赛中,大家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只要努力,都能冲向终点,收获成功。
不过,实施这个法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就好比爬山,虽然知道山顶的风景很美,但一路上会有荆棘,会有陡坡。
有时候资金不够,有时候人们的观念转变不过来。
可那又怎么样呢?只要大家一起努力,这些问题总会解决的。
我觉得啊,印度尼西亚的这个教育基本法真的太重要了!它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知识的大门,让更多的孩子能够走进来,探索这个奇妙的世界。
它让教育变得更加公平、更加优质,为印度尼西亚的未来种下了希望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