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东南亚与新加坡、印度尼西亚
- 格式:ppt
- 大小:5.89 MB
- 文档页数:52
东南亚主要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理位置东南亚位于亚洲的南端,东临太平洋,西濒印度洋。
整个地区横跨赤道,地理位置非常独特。
东南亚地理上主要包括: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缅甸、新加坡、老挝、柬埔寨、文莱和东帝汶等11个国家。
地貌特征从地貌来看,东南亚地区主要有两个特征鲜明的地形:一是山地,多分布在北部国家,如缅甸、老挝、越南等国家;另一个是低洼平原地区,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
山脉主要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春蓬山脉、南洋山脉、安南山脉等。
其中,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脉,与地处东南亚地区的尼泊尔、不丹等国接壤。
春蓬山脉位于泰国境内,其南部山区呈现连绵不断的山脉,为狭长走向,山势逐渐减弱。
南洋山脉位于越南、老挝和泰国三国交界处,南北走向,海拔较低,一般低于1000米。
安南山脉分布在越南的中部,山南部海拔较高,有南北走向的狭长山岭。
低洼平原东南亚地区的低洼平原地区主要包括由河流冲积而成的河谷平原以及海岸沉积平原。
例如,湄公河三角洲以及红河、珠江流域等地都是典型的河谷平原地区;而马来半岛、爪哇岛等地则是典型的海岸沉积平原地区。
气候条件东南亚地区气候条件多样,主要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季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等。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的赤道附近,如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在这些地区气候多雨、温暖,植被茂密,气温年均在25℃以上。
热带雨季气候主要分布在印度支那半岛地区,如越南、老挝等国,特征为气候潮湿多雨,分为干季和雨季两个季节。
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大陆与岛屿交界地区,如泰国、缅甸等国,气候特点为雨量充沛、季风明显,温暖湿润。
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的西南部,如印度尼西亚的印度尼西亚群岛,气候特征为雨量较少,呈热带草原气候。
自然资源东南亚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气、稀有金属、森林资源等。
石油和天然气东南亚地区是世界上主要的石油和天然气产区之一,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等国均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尤以印度尼西亚为最。
七年级上册东南亚的知识点作为七年级学生,在学习地理课程的时候,我们需要了解许多有关世界各个地区的知识。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会就东南亚这一地区进行一些具体的学习和了解。
一、地理位置
东南亚位于亚洲大陆东南端、印度尼西亚所在的群岛与两个著名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相接的区域,总面积为416万平方公里,约占亚洲总面积的3.28%。
东南亚包括:菲律宾、泰国、文莱、印度尼西亚、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10个国家。
二、自然环境
东南亚的气候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气候湿润多雨、温度高。
东南亚地区主要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印尼苏门答腊-爪哇岛弧、马来万岛和菲律宾的琉球岛弧等。
东南亚的岛屿很多,其中最大的岛国是印度尼西亚,它有17000多个岛屿,被称为“岛国王国”。
三、人文环境
东南亚地区是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的地区,有许多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
其中著名的有泰国的佛教文化、菲律宾的马尼拉舞蹈、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戏曲等。
此外,东南亚还是一个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其中新加坡是世界著名的金融中心之一。
四、难民问题
东南亚地区也存在难民问题。
例如近年来以罗兴亚族为主的难民大规模涌入缅甸、邻国孟加拉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地,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这一问题上,我们应该加强人道主义援助,为难民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五、总结
通过本篇文章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东南亚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
同时,我们也应该重视东南亚
的难民问题,希望国际社会能够加强对此问题的关注,做出更多的贡献。
东南亚城市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地理位置东南亚地区位于东亚、南亚和大洋洲之间,包括菲律宾、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等国家。
该地区东临太平洋,南濒印度洋,西隔马六甲海峡与南亚相望,北与中国、印度接壤,地理位置优越。
二、气候特点东南亚地区处于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区域,年平均气温在25℃-31℃之间。
该地区季风明显,夏季多雨,冬季少雨,气候湿热。
台风频发,特别是在夏秋季节,对城市和农业造成严重破坏。
三、自然资源东南亚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金、银、铜、锡、水稻、橡胶、棕榈油等。
其中,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是世界上主要的橡胶和棕榈油生产国,菲律宾和泰国是重要的矿产资源输出国。
这些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对城市发展和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四、城市发展东南亚城市化进程迅速,主要表现为人口密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
一方面,由于城市化加速,东南亚很多城市面临着交通拥堵、住房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另一方面,城市也是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为当地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东南亚主要城市包括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马来西亚的吉隆坡、菲律宾的马尼拉、新加坡、泰国的曼谷、越南的河内、老挝的万象、柬埔寨的金边等。
这些城市大多集中了人口、财富和权力,成为国家经济和政治的中心。
五、环境问题东南亚城市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包括水资源短缺、空气污染、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
其中,水资源短缺问题尤为突出,导致城市供水不足,居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另外,工业活动、交通运输、垃圾处理等也加剧了环境污染,对城市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综上所述,东南亚城市地理知识点涉及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城市发展和环境问题等方面,对于了解东南亚城市化进程、经济发展和环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东南亚城市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需要进行有效的城市规划和管理,保护和利用好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世界划分为13个区域: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欧洲东部和西欧、北亚、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但是传统媒体还是习惯于使用亚太、中东、西非等区域名称,以下文档对这些地域名字将有具体的解释。
亚太亚太地区的地域概念有大有小。
大可以包括整个亚洲和环太平洋地区,连北美自由贸易区也在其中,如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就包括组成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美、加、墨三国。
小则指西太平洋地区,主要包括中国、日本、俄罗斯东部地区、“四小”、东盟和印支国家(有时还延伸到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
包含以下国家及地区:澳大利亚,文莱,柬埔寨,斐济,印度尼西亚,日本,基里巴斯,朝鲜,韩国,老挝,马来西亚,马绍尔群岛,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国,瑙鲁,新西兰,帕劳,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萨摩亚,新加坡,索罗门群岛,泰国,东帝汶,汤加,图瓦卢,瓦努阿图,越南,中国大陆,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传统意义称呼东亚、东南亚、南亚等区域如下:西亚:剩下的。
欧洲∙北欧:瑞典、丹麦(包括格陵兰岛)、芬兰、挪威、冰岛。
∙西欧:法国、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
∙中欧:德国、奥地利、瑞士、列支敦士登、波兰、捷克、斯洛伐克。
∙南欧:希腊、意大利、马耳他、梵蒂冈、圣马力诺、西班牙、葡萄牙。
∙东欧: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
∙东南欧:匈牙利、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联盟、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克罗地亚、马其顿、摩尔达维亚、斯洛文尼亚。
∙欧洲联盟国:土耳其、塞浦路斯。
在东西方冷战期间,在政治把欧洲分为两大阵营:东欧(即现在的东欧、东南欧和部分中欧如:波兰)和西欧(即现在的北欧、西欧、部分中欧和南欧)。
在西欧中又划分出北欧、中欧(德国)、南欧、西欧。
1989年东欧剧变后,欧洲重新走向和解。
但新闻界和民间还经常使用东、西欧的这一历史划分,但会非常小心的冠以“当年的”东欧或西欧。
中考地理东南亚知识点总结1. 地理位置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东南亚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柬埔寨、老挝、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和缅甸等十个国家。
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太平洋地区相交的位置,地处航运通道枢纽。
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也决定了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2. 地形地势东南亚地势多为山地、高地,少数平原地区。
其中,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一带是地震带,火山活跃,一些火山岛屿地表上有火山熔岩带,火山喷发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严重财产损失。
东南亚还有一种特殊的地貌叫喀斯特地貌,是溶蚀形成的地貌。
3. 气候东南亚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温度高,多日照,降水多。
湿度大,纬度低,气温高,年均温在24℃-30℃之间,年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
由于受季风影响,东南亚地区分为旱季和雨季,雨季在5~11月之间。
东南亚地区处于热带冷、暖、热气团的交汇区,所以台风、热带低气压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
4. 自然资源东南亚地区资源丰富,有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丰富,以沙特阿拉伯之后,印尼石油储量居世界第二,石油出口量也位居世界前茅之列。
东南亚国家资源丰富,如印尼棕榈油、马来西亚天然金橘、菲律宾糖蔗等农产品属世界一流。
5. 人口和城市东南亚地区总人口多,约有6.8亿。
其中印度尼西亚全国面积世界第14位,人口轻世界第四位。
泰国、越南、菲律宾等国也是人口众多的国家。
人口多主要集中在沿海平原,诸河地区。
6. 经济东南亚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业和水产业生产基地,热带农作物、糖、棕榈油、稻米、茶、咖啡、橡胶、水果等农产品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7. 热带雨林东南亚地区拥有全球占比40%的热带雨林,其中以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热带雨林最为著名。
被称作地球之肺。
但由于近年来人类活动不断,导致了热带雨林的砍伐,严重威胁着生态平衡。
总之,东南亚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地区。
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条件适宜、资源丰富,使得东南亚地区成为了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经济最活跃的地区。
地理七下东南亚地理七下:东南亚东南亚地理概述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了十个国家: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文莱。
这个地区被环绕着大片的海洋,包括南中国海、马六甲海峡和安达曼海等。
大陆地理特征东南亚拥有丰富的地理特征,主要有山脉、高原和河流。
其中,最显著的地貌是喜马拉雅山脉的延伸,形成了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山脉和马来半岛的脉络山脉。
这些山脉和高原使东南亚地区具有复杂的地形,同时也造就了该地区的丰富生物多样性。
河流与流域东南亚拥有许多重要的河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湄公河和红河。
湄公河流经中国云南和缅甸,最终注入南中国海;而红河则流经中国云南和越南,最终注入东海。
这些河流为当地居民提供了生活和农业上的重要资源。
海洋地理与资源东南亚周围环绕着南中国海、马六甲海峡和安达曼海等海洋。
这些海域地理位置重要,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运通道之一。
同时,这片海洋也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对当地国家和经济至关重要。
气候与生态环境东南亚地区气候多样,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等。
这些气候条件造就了该地区独特的生态环境,拥有大量的珊瑚礁、热带雨林和湿地等生态系统。
然而,该地区也面临着森林砍伐、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环境挑战。
经济发展与人口分布东南亚地区的经济主要以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为基础。
其中,农业在一些国家仍占据重要地位,如越南和印度尼西亚。
工业方面,东南亚地区的许多国家都在发展制造业和旅游业,如马来西亚和泰国。
另外,服务业也逐渐发展壮大,如新加坡的金融和商务服务业。
人口分布上,东南亚地区的人口集中在城市和沿海地区。
政治与文化特点东南亚的国家各自有着不同的政治体制和文化传统。
有些国家实行专制政权,如缅甸和朝鲜;而有些则是君主制,如泰国和柬埔寨。
此外,东南亚地区也是多种宗教共存的地方,包括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印度教等。
总结东南亚是一个地理特征丰富、资源多样的地区。
地理东南亚知识点笔记
1. 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
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和文莱十个国家。
2. 东南亚地理上由来自印度洋和南中国海的多个岛屿组成,地形多样,包括山脉、
高原、平原、河流和海湾等。
3. 这个地区的气候炎热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温度常年保持在高水平,并有大
量的降雨。
4. 东南亚是世界上最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之一,拥有大量特有的动植物物种,如佛
罗里达豹、大猩猩、亚洲象、君士坦丁鸟和世界最小的猴子——袖珍猴等。
5. 考古学家在东南亚发现的人类化石表明,这个地区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6. 东南亚地区的经济活动主要以农业、渔业和旅游业为主。
稻米、咖啡、橡胶、棕
榈油和鱼类是该地区的重要农产品。
7. 东南亚地区独特的文化包括种族、语言、宗教和风俗习惯的多样性。
佛教、伊斯
兰教、基督教和印度教是该地区最主要的宗教。
8. 东南亚地区的政治格局复杂多变。
各国政权制度各异,有的是君主制,有的是民
主制,也有的是军人政权。
9. 中南半岛是东南亚的地理特征之一,是连接东南亚和中国的陆地桥梁,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
10. 东南亚地区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如波罗勉山、巴厘岛、吴哥窟、河内和曼谷等,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以上是关于地理东南亚知识点的简要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亚洲1.东南亚气候类型:主要有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雨林气候两种,两气候类型分布区以克拉地峡为界。
克拉地峡以北的中南半岛属热带季风气候,克拉地峡以南的马来半岛与马来群岛属热带雨林气候。
2.东南亚自然带名称:东南亚大区主要以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林为主。
东南亚大区划分为两个小区:中南半岛区和东南亚岛屿区;中南半岛区:热带季风林、热带草原、热带雨林东南亚岛屿区:热带雨林、热带草原重要矿产资源有:石油、锡矿、钨、天然气资源。
最重要的为石油和锡矿。
石油资源与生产高度集中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三国。
印度尼西亚石油生产主要集中于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的东部、爪哇岛北部。
马来西亚和文莱的石油生产主要产自加里曼丹岛的北部和西部海域。
石油出口现成为三国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石油出口额占文莱、印尼、马来西亚三国出口总额的85%、40%、20%。
东南亚是著名的环太平洋钨锡矿带的组成局部。
锡矿带沿泰缅边境,斜贯马来半岛,直达印尼的邦加岛与勿里洞岛。
马来西亚长期以来锡矿出口居世界首位,马来亚是著名的“胶锡地带〞。
印尼的锡矿主要产自邦加岛与勿里洞岛。
(1)水稻种植业:东南亚水稻种植业的开展条件十分优越。
首先在自然条件方面,高温高湿的气候,同时拥有大面积的河流冲积平原,对水稻种植业开展十分有利。
其次,东南亚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充足。
与小麦、玉米相比,水稻种植业需要更多的劳动力。
第三,当地居民有长期的生产经验与以稻米为主食的生活习惯。
泰国与缅甸是大量出口稻米的国家,泰国出口稻米长期居世界第一。
马来西亚是稻米长期不能自给的国家,主要原因是马来西亚过分强调热带经济作物相关。
其他国家稻米根本自给。
(2)采矿业:东南亚石油开采条件具有以下特点:1、油田规模小,海上石油比重大,开采本钱高。
东南亚海上石油比重达54%。
2、储量较小,开采年限短。
按90年的产量计算,估计可开采21年,因此前景不容乐观。
3、具有接近东亚石油消费市场的地理优势。
4、油质优良,含硫低,有“芳香原油〞的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