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确保在药品安全事件发生后能够迅速启动应急处置程序,减小事件影响。
对应急处置过程进行评估和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不断完善药品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针对可能发生的药品安全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处置流程和资源调配等。
国际药品监督管理概况
国际药品监管组织
01
02
03
04
药品注册申请
形式审查
实质审查
审批决定
对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查。
对申请资料进行完整性、规范性和符合性审查。
提交药品注册申请,包括产品说明书、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等资料。
根据审查结果,作出是否批准药品注册申请的决定。
批准药品注册申请后,颁发的合法证书,允许药品上市销售。
GMP涵盖了从原料采购、生产过程、包装到产品放行和销售的全过程,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药品的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
药品流通质量管理规范(GSP)是药品流通领域的质量管理标准,旨在确保药品在流通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性。
GSP要求药品经营企业应具备完善的采购、验收、储存、运输和销售等环节的质量管理措施,确保药品在整个流通过程中的质量和有效性。
药品检验
药品抽检
持续关注药品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发现并处理。
不良反应监测
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鼓励医疗机构和患者及时上报不良反应事件。
不良反应报告
广告审查
对药品广告内容进行严格审查,确保广告内容真实、合法、科学。
广告监管
对已发布的药品广告进行持续监测,防止虚假、误导性广告的发布。
批发和零售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采购、验收、储存、运输和销售等环节的管理措施,以确保药品的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同时,企业还应加强与上游生产企业和下游客户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共同维护药品的质量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