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测定
- 格式:doc
- 大小:54.00 KB
- 文档页数:4
食品中苏丹红检测方法探讨中国质量新闻网 2008-11-26 15:17:25摘要本文介绍了食品中苏丹红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HPLC)、液相色谱-质谱(L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薄层层析法等。
关键词苏丹红高效液相色谱液相色谱-质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薄层层析近年来,一些国家和地区不断发生食品污染等恶性事件。
特别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原来认为无害的食品添加剂,发现存在慢性或致癌作用,原来检测不出的有害物质被查出等。
苏丹红是偶氮苯类人工色素,属于工业染料,主要用于油、蜡、鞋等的增光着色。
由于苏丹红I、II、III、IV及其代谢产物具有致癌性,国家禁止作为色素添加剂在食品中使用。
苏丹红I、II、III、IV的检测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1]、液相色谱-质谱法[2]、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3]、薄层层析法[4]等。
1.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食品中苏丹红的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以液体为流动相的现代色谱柱分离分析方法,它是在经典液相色谱的基础上,引入气相色谱的理论和技术发展起来的[5]。
原则上讲,只要能溶解在流动相中的物质都可以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
在目前已知的有机化合物中,有80%的有机化合物能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6]。
高效液相色谱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1 欧洲委员会推荐的液相色谱法[7]该方法是将样品经匀浆化或粉碎后,加入乙睛(苏丹红III、IV加入氯仿)提取,过滤,滤液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色谱分析。
苏丹红I、苏丹红II的检测波长为478nm,苏丹红III、苏丹红IV则为520nm。
苏丹I的检测限是0.013μg/ml、最低浓度为0.106μg/ml、在辣椒粉样品中的添加回收率高于90%。
1.2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该方法在欧洲委员会公布的检验方法的基础上作了改进。
苏丹红检测方法国家标准采用了简单的正相吸附固相萃取原理,一次性去除了样品中红辣椒和番茄中的干扰成分,使用目前国内已广泛应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就可准确完成4种苏丹红染料的检测。
饲料中苏丹红测定注意事项饲料中苏丹红的测定是为了检测饲料中是否存在苏丹红等禁用染料,以保障饲料的安全性。
以下是饲料中苏丹红测定的注意事项:1. 样品采集:在进行苏丹红测定之前,应正确采集饲料样品。
采样时要注意避免污染,避免样品和外界环境接触,尽量避免样品接触到阳光直射。
2. 样品保存:采集好的样品应当迅速进行处理,如果不能立即测试,应将样品保存在低温(4以下)环境中,避免样品变质。
3. 样品制备:将样品进行有效的制备,以提高测定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常用的样品制备方法包括样品粉碎、样品溶解、样品筛选等等。
4. 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根据实际需求和实验条件,选择适合的苏丹红测定方法。
常见的苏丹红测定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薄层色谱法(TLC)等。
选择合适的方法能够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校准曲线的制备:校准曲线是进行苏丹红测定的重要依据,应当合理选取校准曲线的浓度范围和点数,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 控制实验条件:控制实验条件对测定结果的准确性也非常重要。
应注意控制实验室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此外,还应控制实验操作的一致性,如每次操作使用相同的工具、试剂和仪器。
7. 质量控制:在进行苏丹红测定时,应当配备适当的质量控制样品,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质控样品应具有合适的浓度范围,一般用于检测方法的验证和实验室日常质控,也可用来判断测定方法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8. 数据分析和结果判定:测定完毕后,应对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处理,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根据测定结果,判断样品中苏丹红的含量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的要求。
9. 结果报告和记录:进行苏丹红测定后,应将结果及时记录,并生成合格的测定报告。
需要保留样品、记录和报告,以备日后的查验和验证。
总之,饲料中苏丹红测定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合理选择测定方法,进行样品制备和质量控制,科学地分析和处理测定结果。
薄层色谱-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的苏丹红Ⅲ庞艳玲王怀友(菏泽学院化学与化工系,菏泽274015 ) (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济南250014 )摘要建立了测定食品中苏丹红Ⅲ号的新方法薄层色谱-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用薄层色谱分离杂质,优化了分析条件,讨论了影响测定的因素。
方法的线性回归方程为A = 0. 090 96 c- 0. 003 54, 在0. 50 ~15. 0 μg /mL 之间苏丹红Ⅲ号的浓度与吸光度成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 = 0. 999 2 ,检出限为0. 05 μg /mL。
关键词苏丹红Ⅲ 薄层色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离苏丹红Ⅲ号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工染料,化学名称是1 2[ 4 2(苯基偶氮) 苯基]偶氮22 2萘酚。
苏丹红Ⅲ号为致癌物质[ 1 , 2 ] , 被禁止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我国和欧盟标准检测方法为液相色谱法[ 3 , 4 ] , 许多分析化学工作者对苏丹红染料的测定开展了研究, 建立了一些有价值的测定方法, 如H P LC 法[ 5~7 ]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法[ 8 ] 、毛细管液相色谱- 质谱法[ 9 ] 、电离质谱同位素稀释法[ 10 ]已应用于苏丹红染料的测定。
但是上述方法由于仪器和试剂昂贵而难以普及。
笔者研究了样品的处理方法,样品提取液用薄层展开后以分光光光度法测定,所用设备简单,分析结果与国家标准H P LC法准确度相当。
1 实验部分1. 1 主要仪器与试剂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T U - 1901 型,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旋转浓缩器: R - 250型,上海亚荣分析仪器厂;高效液相色谱议: W a t e r s 2695 型, 美国W a t e r s 公司;超声波萃取仪: FS - 300 型, 上海超声有限公司;硅胶板: H S G型,烟台化工研究所;苏丹红Ⅲ号标准品: 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苏丹红Ⅲ号标准溶液: 100 μg /mL。
苏丹红检测方法一、高效液相色谱法1.高效液相色谱法目前国内已普及应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就可准确完成4种苏丹红染料的检测。
它采用了简单的正相吸附固相萃取原理,一次性去除了样品中红辣椒和番茄中的干扰成分,制定这项标准时确定了科学的方法流程,这一流程也是实际检测时应遵循的检测流程,即样品制备-称样-分散-提取-离心-分出上清-蒸干-正己烷溶解-固相萃取-洗脱-定容-上机。
据介绍,这种检测易于操作,只要配备了相应的仪器,关键是高效液相色谱仪,我国县级以上技术结构的检测人员均可以依据标准对食品中的苏丹红含量进行有效的检测。
它具有如下特点适用范围宽。
由于本方法具有高提取率、高纯化性能、高浓缩倍数,既可以用于检测含苏丹红量相对较多的食品,也可以检测含苏丹红量极少的食品。
无论何种基质的样品,都可以应用本标准对食品中的苏丹红进行检测。
高提取率。
对于纯油基的样品(像辣椒油)采用正己烷直接溶解,可保证提取率达95%。
对于水基的食品(像番茄沙司),经水和丙酮分散后采用正己烷提取,也可保证提取率在85%以上。
高纯化性能。
标准确定了中性氧化铝粉作固相萃取,利用了氧化铝对苏丹红的强吸附能力,并对油脂进行饱和性吸附。
在前处理时借助极性固相萃取填料一次性将干扰和污染物最大可能除掉,有助于将油性样品中的大量油脂在随后的清洗步骤中脱除。
实验表明,氧化铝可以有效脱除样品中的干扰成分,使液相谱图干净清晰。
高浓缩倍数。
实际检测中可以根据需要,任意地对目标化合物进行浓缩,目标化合物不因为被浓缩而影响其纯净度,可大大降低检出限,即不会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2.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3.凝胶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4.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二、液相色谱发1.凝胶渗透——液相色谱法2.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检测方法3.LC-ESI/MS分析食品中4种苏丹红色素的方法。
三、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GC-MS)选择离子检测法(SIM)四、电化学分析方法极谱法下面是“十个小故事大道理”不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谢谢!!!小故事1、《扁鹊的医术》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筛查食品中的苏丹红陈 英(周至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陕西西安 710400)摘 要:运用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辣椒面、火锅料、辣条、鸭蛋、鸭血中的苏丹红Ⅰ~Ⅳ。
通过优化萃取试剂、样品基质效应的消除、色谱及质谱条件等参数,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适用性。
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下,多反应监测(MRM)方式检测,外标法定量。
苏丹红Ⅰ~Ⅳ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苏丹红Ⅰ~Ⅳ在3个添加水平下,回收率范围为85.1%~104.9%,标准偏差(RSD)均小于6.2%,检出限和定量限为1.0~6.0μg/kg。
本方法处理过程简单、分析时间短、准确度高,适用于辣椒面、火锅料、辣条、鸭蛋和鸭血中的苏丹红Ⅰ~Ⅳ检测,可用于食品中非法添加苏丹红Ⅰ~Ⅳ的筛查。
关键词: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苏丹红;非法添加苏丹红共有4个组分,为苏丹红Ⅰ~Ⅳ,是一种红色颗粒或粉末状的红色染料常用于工业上色如鞋、地板等的增光,因为有致癌作用危害人体健康,我国和欧盟都禁止其用于食品生产[1]。
市面上有一些不法分子为了产品成色漂亮好出售,依然违法添加工业染料。
目前,苏丹红Ⅰ~Ⅳ检测方法主要有薄层色谱法[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3]、近红外显微成像光谱法[4]、液相色谱法[5-6]、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7-8]和化学发光分析法[9],这些方法前处理复杂、试剂用量大、检测周期长、准确度不高,不适应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多种复杂基质中苏丹红的筛查测定。
本试验通过对色谱条件和质谱参数的研究、优化,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分析苏丹红Ⅰ~Ⅳ的方法。
本方法前处理简单,7 min即可同时测出苏丹红Ⅰ~Ⅳ的含量,方法快速简单,结果准确,可以用于食品中非法添加苏丹红Ⅰ~Ⅳ的筛查。
1 材料与方法1.1 仪器与试药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Qtrap 5500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美国AB SCIEX公司);配有电喷雾离子源(ESI);LC20A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Shimadzu公司);MS1003S电子天平(瑞士Mettler Toledo公司);Milli-Q超纯水仪(美国Millipore公司);MFV-24智能氮吹仪(广州德泰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HPLC-PDA法测定食品中微量苏丹红Ⅲ高瑞苑;武乐晨;张海容【期刊名称】《食品研究与开发》【年(卷),期】2017(038)008【摘要】建立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DA)法测定食品中苏丹红Ⅲ的方法.采用的色谱条件为:Symmetry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用乙腈-丙酮(80-20):水=95:5作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504 nm,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15℃.利用色谱检测苏丹红Ⅲ的浓度在0.03μg/mL~101.86μg/mL时,组分的峰面积与浓度之间线性关系良好,苏丹红Ⅲ的线性方程为A=26310ρ-911.78(ρ:μg/mL),R2=0.9992.该方法精密度良好,稳定性较强.检测的4种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在97.33%~100.00%之间,符合测定要求.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准确,快速,适用于苏丹红Ⅲ的测定.通过质谱,进一步验证了食品中苏丹红Ⅲ的存在.利用质谱检测到,苏丹红Ⅲ的分子离子峰为m/z 353,主要碎裂成m/z 156和m/z 197.【总页数】4页(P134-137)【作者】高瑞苑;武乐晨;张海容【作者单位】忻州师范学院生化分析技术研究所,山西忻州034000;忻州师范学院生化分析技术研究所,山西忻州034000;忻州师范学院生化分析技术研究所,山西忻州0340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LC-ESI/MS分析食品中微量苏丹红Ⅰ~Ⅳ [J], 喻凌寒;杨运云;闫世平;陈江韩;李光宪;牟德海;蔡大川2.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品中柑橘红2号和苏丹红Ⅰ~Ⅳ染料 [J], 张艳侠;尹丽丽;薛霞;公丕学;别梅;王骏;郑文静;刘艳明3.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化学发光法测定食品中微量苏丹红染料 [J], 田欣欣;朱智甲;卢赛赛;郭华4.LC/MS/MS法分析食品中微量苏丹红I、II、III、IV [J], 张翠英;蔡少青;王雪芹5.SPE-HPLC和HPLC-ESI/MS法测定食品中微量苏丹红 [J], 陈美娟;李亚明;郝歆愚;张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实验十、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测定
标准依据:GB/T19681-2005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一、目的要求
学习食品中苏丹红染料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苏丹红色素是应用于油彩蜡、地板蜡和香皂等化工产品中的一种非生物合成的着色剂,非食用色素,长期食用具有致癌致畸作用。
苏丹红色素一般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待测样品经有机溶剂提取,经浓缩及氧化铝柱层析萃取净化,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可见光检测器进行色谱分析,采用外标法定量。
三、仪器与试剂
(一)试剂
1、乙腈色谱纯
2、丙酮色谱纯、分析纯
3、甲酸分析纯
4、乙醚分析纯
5、正己烷分析纯
6、无水硫酸钠分析纯
7、层析柱管:1cm (内径) 5cm (高)的注射器管。
8、层析用氧化铝(中性100目~200目):105℃干燥2h,于干燥器中冷至室温,每100g中加入2mL 水降活,均匀后密封,放置12h 后使用。
9、氧化铝层析柱:在层析柱管底部塞入一薄层脱脂棉,干法装入处理过的氧化铝至3cm高,经敲实后加一薄层脱脂棉,用10mL 正己烷预淋洗,洗净柱杂质后,备用。
10、5%丙酮的正己烷溶液:吸取50mL 丙酮用正己烷定容至1L。
11、标准物质:苏丹红Ⅰ、苏丹红Ⅱ、苏丹红Ⅲ、苏丹红Ⅳ;纯度≥95%。
12、标准贮备液:分别称取苏丹红Ⅰ、苏丹红Ⅱ、苏丹红Ⅲ及苏丹红Ⅳ各10.0mg (按实际含量折算),用乙醚溶解后用正己烷定容至250m L。
(二)仪器
1、高效液相色谱仪(配有紫外可见光检测器)
2、分析天平:感量0.1mg
3、旋转蒸发仪
4、均质机或匀浆机
5、粉碎机
6、离心机
7、0.45μm有机滤膜
四、实验步骤
(一)样品制备:将液体、浆状样品混合均匀,固体样品需粉碎磨细。
(二)样品处理:
1、红辣椒粉等粉状样品
称取1g ~ 2 g(准确至0.001 g)样品于三角瓶中,加入10mL ~20mL 正己烷,超声处理5min,过滤,用10 mL 正己烷洗涤残渣数次,至洗出液无色,合并正己烷液,用旋转蒸发仪浓缩至5 mL 以下,慢慢加入氧化铝层析柱中,为保证层析效果,在柱中保持正己烷液面为2mm左右时上样,在全程的层析过程中不应使柱干涸,用正己烷少量多次淋洗浓缩瓶,一并注入层析柱。
控制氧化铝表面吸附的色素带宽宜小于0.5cm,待样液完全流出后,视样品中含油类杂质的多少用10mL ~30mL 正己烷洗柱,直至流出液无色,弃去全部正己烷淋洗液,用含5%丙酮的正己烷液60mL 洗脱,收集、浓缩后,用丙酮转移并定容至5mL,经0.45μm有机滤膜过滤后待测。
2、红辣椒油、火锅料、奶油等油状样品
称取0.5g~2g(准确至0.001 g)样品于小烧杯中,加入约1mL ~ 10mL 正己烷溶解,难溶解的样品可于正己烷中加温溶解。
然后按1中“慢慢加入氧化铝层析柱……经0.45μm有机滤膜过滤后待测”操作。
3、辣椒酱、番茄沙司等含水量较大的样品
称取10g~ 20g (准确至0.01g)样品于离心管中,加10mL ~20mL水将其分散成糊状,含增稠剂的样品多加水,加入30mL 正己烷:丙酮=3 :1,匀浆5min ,3000 rpm离心10min,吸出正己烷层,于下层再加入20mL 2次正己烷匀浆,过滤。
合并3次正己烷,加入无水硫酸钠5g脱水,过滤后于旋转蒸发仪上蒸干并保持5分钟,用5mL 正己烷溶解残渣后,按1中“慢慢加入氧化铝层析柱……
经0.45μm有机滤膜过滤后待测”操作。
4、香肠等肉制品
称取粉碎样品10g~ 20g (准确至0.01g)于三角瓶中,加入60mL 正己烷充分匀浆5min,滤出清夜,再以20mL⨯2次正己烷匀浆,过滤。
合并3次滤液,,加入5g无水硫酸钠脱水,过滤后于旋转蒸发仪上蒸至5mL以下,按1中“慢慢加入氧化铝层析柱……经0.45μm有机滤膜过滤后待测”操作。
(三)测定
1、色谱检测条件
(1)色谱柱:Zorbax SB-C18 3.5μm 4.6mm⨯150mm(或相当型号色谱柱)(2)流动相:
溶剂A 0.1%甲酸的水溶液:乙腈= 85 :15
溶剂B 0.1%甲酸的乙腈溶液:丙酮= 80 :20
(3)梯度洗脱条件
(4) 柱温:30℃
(5)检测波长:苏丹红Ⅰ478nm ;苏丹红Ⅱ、苏丹红Ⅲ、苏丹红Ⅳ520nm ;于苏丹红Ⅰ出峰后切换。
2、标准曲线制备
吸取标准贮备液0、0.1、0.2、0.4、0.8、1.6mL ,用正己烷定容至25mL ,此标准系列浓度为0、0.16、0.32、0.64、1.28、2.56μg / mL ,各进样量10μL,绘制标准曲线。
3、样品测定:吸取10μL样品处理液,按标准曲线制备检测色谱条件对样品进行测定。
与标样对照,根据峰保留时间定性以及相应峰面积定量。
五、结果计算
X=
m
V
c 式中 X ——样品中苏丹红含量(mg / kg );
c ——由标准曲线得出的样液中苏丹红的浓度(μg / mL ); V ——样液定容体积(mL ); m ——样品质量(g )。
六、实验注意事项及说明
1、不同厂家和不同批号氧化铝的活度有差异,须根据具体购置的氧化铝产品略作调整,活度的调整采用标准溶液过柱,将1μg / mL 的苏丹红的混合标准溶液1 mL 加到柱中,用5%丙酮正己烷溶液60 mL 完全洗脱为准,4种苏丹红在层析柱上的流出顺序为苏丹红Ⅱ、苏丹红Ⅳ、苏丹红Ⅰ、苏丹红Ⅲ,可根据每种苏丹红回收率作出判断。
苏丹红Ⅱ、苏丹红Ⅳ的回收率较低表明氧化铝活性偏低,苏丹红Ⅲ的回收率偏低时表明活性偏高。
2、苏丹红色素色谱分离图如图4- 所示:
图 4- 苏丹红色素色谱分离图
峰1——苏丹红Ⅰ ;峰2——苏丹红Ⅱ ;峰3——苏丹红Ⅲ ;峰4——苏丹红Ⅳ
七、思考题
样品前处理时,使色素提取液过氧化铝层析柱可去除哪些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