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氮染料_苏丹红_刘丽娜
- 格式:pdf
- 大小:122.79 KB
- 文档页数:2
苏丹红检测方法千测为你介绍苏丹红属偶氮系列染料,是应用广泛的化工合成染色剂,主要应用于蜡、油彩、汽油等工业领域,目前已确认了有机偶氮染料的毒性,其大多数有致癌性,包括苏丹红Ⅰ、苏丹红Ⅱ、苏丹红Ⅲ和苏丹红Ⅳ。
我国有《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这项早在1996年就已发布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800多种,但不包括“苏丹红”。
也就是说“苏丹红”是被国家标准禁止使用在食品生产领域的苏丹红的检测方法一、高效液相色谱法1.高效液相色谱法目前国内已普及应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就可准确完成4种苏丹红染料的检测。
它采用了简单的正相吸附固相萃取原理,一次性去除了样品中红辣椒和番茄中的干扰成分,制定这项标准时确定了科学的方法流程,这一流程也是实际检测时应遵循的检测流程,即样品制备-称样-分散-提取-离心-分出上清-蒸干-正己烷溶解-固相萃取-洗脱-定容-上机。
据介绍,这种检测易于操作,只要配备了相应的仪器,关键是高效液相色谱仪,我国县级以上技术结构的检测人员均可以依据标准对食品中的苏丹红含量进行有效的检测。
它具有如下特点适用范围宽。
由于本方法具有高提取率、高纯化性能、高浓缩倍数,既可以用于检测含苏丹红量相对较多的食品,也可以检测含苏丹红量极少的食品。
无论何种基质的样品,都可以应用本标准对食品中的苏丹红进行检测。
高提取率。
对于纯油基的样品(像辣椒油)采用正己烷直接溶解,可保证提取率达95%。
对于水基的食品(像番茄沙司),经水和丙酮分散后采用正己烷提取,也可保证提取率在85%以上。
高纯化性能。
标准确定了中性氧化铝粉作固相萃取,利用了氧化铝对苏丹红的强吸附能力,并对油脂进行饱和性吸附。
在前处理时借助极性固相萃取填料一次性将干扰和污染物最大可能除掉,有助于将油性样品中的大量油脂在随后的清洗步骤中脱除。
实验表明,氧化铝可以有效脱除样品中的干扰成分,使液相谱图干净清晰。
高浓缩倍数。
实际检测中可以根据需要,任意地对目标化合物进行浓缩,目标化合物不因为被浓缩而影响其纯净度,可大大降低检出限,即不会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苏丹红iv分子结构
苏丹红IV是一种煤焦油色素,属于偶氮染料的一种。
它的分子式为C22H16N4O,相对分子质量为360.392 g/mol。
苏丹红IV的分子结构可以用以下方式描述:
苏丹红IV分子中有两个苯环,分别以一个甲基为中心。
两个苯环之间由一个二氮杂环(-N=N-)串联在一起,形成了偶氮基。
在偶氮基的两侧,还有两个取代基(-O-CH3),称为甲氧基。
在其中一个苯环上,还有一个氨基基团(-NH2),位于苯环的对位。
首先,苏丹红IV分子的化学式为:
C22H16N4O
该分子包含22个碳原子,16个氢原子,4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
苏丹红IV分子包含两个偶氮基。
这意味着,在分子中有两个-N=N-的结构。
这两个偶氮基将两个苯环连接在一起。
两个苯环中,其中一个苯环上有一个氨基基团(-NH2),位于苯环的对位位置。
氨基基团不参与染料颜色的形成,而是用于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形成苏丹红IV的衍生物。
另一个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O-CH3),它们被称为甲氧基。
这些甲氧基起着增强染料分子的亲油性和抗水性的作用。
苏丹红IV分子的分子量相对较大,因此它通常是在溶剂中使用,比如乙醇或丙酮等。
总的来说,苏丹红IV的分子结构包含了偶氮基、苯环、氨基基团和甲氧基,它们在分子内部和其他分子中的相互作用形成了苏丹红IV的特有颜色和化学性质。
偶氮染料可被分成酸性染料、直接染料、分散染料、活性染料、阳离子染料等类别苏丹红是一种非常常用的偶氮染料简介【中文名称】油溶黄;1-苯基偶氮-2-萘酚;苏丹黄;C.I.溶剂黄14;C.I.12055;苏丹I;一号苏丹红【英文名称】oil-soluble yellow;sudan i;l-phenylazo-2-naphthol;sudan yellow;oil orange“苏丹红”并非食品添加剂,而是一种化学染色剂。
它的化学成份中含有一种叫萘的化合物,该物质具有偶氮结构,由于这种化学结构的性质决定了它具有致癌性,对人体的肝肾器官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
苏丹红属于化工染色剂,主要是用于石油、机油和其他的一些工业溶剂中,目的是使其增色,也用于鞋、地板等的增光。
又名“苏丹”。
苏丹红的性质【结构式和化学式】化学式:苏丹红1号:1-苯基偶氮-2-萘酚:C16H12N2O苏丹红2号:1-[(2,4-二甲基苯)偶氮]-2-萘酚苏丹红3号:1-[4-(苯基偶氮)苯基]偶氮-2-萘酚苏丹红4号:1-2-甲基-4-[(2-甲基苯)偶氮]苯基偶氮-2-萘酚【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248.29【熔点】134℃【性状】黄色粉末。
【溶解情况】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油脂、矿物油、丙酮和苯。
乙醇溶液呈紫红色,在浓硫酸中呈品红色,稀释后成橙色沉淀。
分类苏丹红有Ⅰ、Ⅱ、Ⅲ、Ⅳ号四种,经毒理学研究表明,苏丹红具有致突变性和致癌性,苏丹红(一号)在人类肝细胞研究中显现可能致癌的特性,在我国禁止使用于食品中。
此次发现的“苏丹红四号”与“苏丹红一号”主体结构相同,均有致癌性,但存在个别差别,因此将它们标为一号与四号。
“苏丹红一号”型色素是一种红色染料,一种人造化学制剂,全球多数国家都禁止将其用于食品生产。
这种色素常用于工业方面,比如溶解剂、机油、蜡和汽油增色以及鞋、地板等的增光。
苏丹红(1号)在人类肝细胞研究中显现可能致癌的特性。
偶氮染料【关键词】偶氮染料;重氮化;偶合;染料禁用【摘要】偶氮染料是现染料市场中品种数量上最多的一种染料,由染料分子中含有偶氮基而得名。
其生产过程中最主要的化学过程为重氮化与偶合反应,其反应过程并受多种反应条件的影响。
偶氮染料在应用上具有因合成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染色性能突出等优点,但是其会发生还原反应形成致癌的芳香胺化合物,因此部分偶氮染料遭到禁用。
【正文】一、偶氮染料基本介绍(一)偶氮染料定义在染料分子结构中,凡是含有偶氮基的统称为偶氮染料。
偶氮染料是合成染料中品种最多的一类,约占合成染料品种的50%以上,在应用上包括酸性、冰染、直接、活性、阳离子等染料类型。
广泛用于多种天然和合成纤维的染色和印花,也用于油漆、塑料、橡胶等的着色。
(二)常见偶氮染料举例——苏丹红苏丹红是一类合成型偶氮染料,其品种主要包括苏丹红1号、苏丹红2号、苏丹红3号和苏丹红4号,主要用于溶剂、油、蜡、汽油增色以及鞋和地板等的增光。
肯德基苏丹红事件:05年三月,肯德基快餐厅的部分食品以及调料中发现含有致癌物质“苏丹红一号”成份。
肯德基所属的百胜餐饮集团16日傍晚在上海发表公开声明,宣布肯德基新奥尔良烤翅和新奥尔良烤鸡腿堡调料在15日检查中被发现含有苏丹红(1号)成分,国内所有肯德基餐厅即刻停止售卖这两种产品,同时销毁所有剩余调料。
“苏丹红”并非食品添加剂,而是一种化学染色剂。
该物质具有偶氮结构,由于这种化学结构的性质决定了它具有致癌性,对人体的肝肾器官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
(三)偶氮染料分类按分子中所含偶氮基数目可分为:单偶氮染料Ar─N=N─Ar─OH(NH2)双偶氮染料Ar1─N=N─Ar2─N=N─Ar3三偶氮染料Ar1─N=N─Ar2─N=N─Ar3─N=N─Ar4式中Ar为芳基。
随着偶氮基数目的增加,染料的颜色加深。
(四)偶氮染料特点⑴市场占有率大:市场上70%左右的合成染料是以偶氮化学为基础合成的,产量大,品种多。
苏丹红、苏丹黄、偶氮苯的薄层层析一、苏丹红(Sudan Red)苏丹红是一种常用的红色染料,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药品、指甲油等业界,能够赋予产品艳丽的色泽。
然而苏丹红也被认为是致癌物质之一。
为了避免食品安全问题,许多国家和地区禁止苏丹红的使用。
在分析检测方法方面,薄层层析技术是一种比较简单、快捷、经济的方法。
下面是针对苏丹红的薄层层析过程:试料:苏丹红试剂:正洁净丙酮、橄榄油(甘油)、硅胶G工具:薄层层析板、层析罐、玻璃棒、显色剂方法:1.将硅胶G加入根据需要加入橄榄油(甘油)加至湿润状态。
2.将硅胶G加至薄层层析板上。
3.将湿润硅胶G平均的铺置于薄层层析板上,待干燥。
4.取适量的苏丹红加入正洁净丙酮中,使其完全溶解(尽量不要加多)。
0.2克左右即可。
5.将Sudan Red加入到上一步得到的层析板中。
6.晾干后,将层析板塞于等温层析罐中,上面加入适量的正洁净丙酮,将罐盖好。
7.将等温层析罐放入直线扫描层析仪中,使其等温30-60分钟。
8.测定苏丹红的吸收峰,记录其波长和相对强度。
9.采用显色剂可更加准确的测定吸收峰的波长和相对强度,进而进行定量分析。
苏丹黄是一种荧光亮黄色的有机颜料,被广泛用于染料、涂料、食品、饮料等多个领域,亦为一种致癌物质。
因此,人们对其分析检测越来越重视。
下面是苏丹黄的薄层层析方法:试剂:苯酚,四氯化碳1.取得薄层层析板,并在上面用硅胶G均匀的抹上一层。
2.将苯酚和四氯化碳混合,其配比为1:1,得到的混合溶液为显色剂。
3.将苏丹黄与混合溶液按需要的含量混合,制成样品溶液。
4.将样品溶液放在层析板边缘上,慢慢靠近层析板中心。
5.用含四氯化碳小槽将薄层层析板放入液面中,控制好溶液高度。
6.让样品溶液慢慢上升,进行层析分离。
7.分离结束后,将层析板晾干。
8.将晾干的层析板放入紫外灯下进行检测,通过温和化学反应,苏丹黄将被氧化,产生出淡黄色的荧光。
9.将层析板放入显色剂中,用显色剂复过程进行检测,最后根据相对迁移率计算定量分析。
苏丹红09级应用化学本科张立平4109043010结构式和化学式苏丹红为亲脂性偶氮化合物,主要包括Ⅰ、Ⅱ、Ⅲ和Ⅳ四种类型。
苏丹红I(SudanI):1-苯基偶氮-2-萘酚(1-phenylazo-2-naphthalenol),分子结构式为C6H5=NC10H6O8,分子量248.2苏丹红II(SudanII)化学名称为1-[(2,4-二甲基苯)偶氮]-2-萘酚(1-[(2,4-dimethylphenyl)azo]-2-naphthalenol)。
苏丹红III(SudanIII)化学名称为1-[4-(苯基偶氮)苯基]偶氮-2-萘酚(1-[4-(phenylazo)phenyl]azo]-2-naphthalenol)。
苏丹红IV(SudanIV)化学名称1-2-甲基-4-[(2-甲基苯)偶氮]苯基偶氮-2-萘酚(1-2-methyl-4-[(2-methylphenyl)azo]phenylazo]-2-naphthalenol)。
简介苏丹红一号:性状:黄色粉末,溶解性: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油脂、矿物油、丙酮和苯。
溶于乙醇呈紫色,在浓硫酸中成晶红色,稀释后呈橙色沉淀。
熔点:134℃.用途:用做家具漆、鞋油、地板蜡、汽车蜡和油脂的着色。
此外,也用于礼花、烟花及溶剂的着色。
制备和来源:以苯胺为原料,在盐酸中与亚硝酸钠进行重氮化反应,生成重氮盐,再与2-萘酚进行偶和而得。
操作:取5 kg苯胺加入10 L盐酸,冷却至0oC,然后在搅拌下加入亚硝酸钠溶液(3.7 kg亚硝酸钠溶于5 L水),保持反应温度0~5oC进行重氮化,待亚硝酸钠全部加完后,得苯胺重氮盐。
将8 kg β-萘酚溶于10L 20%氢氧化钠溶液中,再加人5 kg结晶醋酸钠,过滤后冷却至0~5oC,慢慢加入上述苯胺重氮盐溶液,控制反应温度低于10oC,加完后于常温保温4 h,得偶合物,过滤沉淀,用10%氢氧化钠洗涤,滤干,得粗品。
将粗品于80~100oC烘干,用甲苯重结晶,得成品。
浅谈苏丹红1号的快速分析方法【摘要】苏丹红1号为偶氮类化合物,化学名称为苯基偶氮-2-萘酚。
其沸点高,难气化,一般认为不能用气相色谱方法测定,但我们经研究采用耐高温、低流失的毛细管色谱柱,选择合适的分析条件,获得了较满意的分离效果。
同时用质谱法定性,选择离子检测法(SIM)定量,抽出离子作进一步结构确认,建立GC-MS/SIM快速测定食品中苏丹红1号的方法。
方法准确可靠,简便快速,适用于各类食品中苏丹红1号的快速分析。
【关键词】苏丹红1号;食品;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检测1.实验部分1.1仪器与试剂美国安捷伦公司Agilent 6890/5973i 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AS 3120超声波发生器,Auto Science公司。
苏丹红1号,AR。
苏丹红1号标准溶液:准确称取标准品10.0mg置于100mL 容量瓶中,用乙腈溶解定容至刻度,配成100mg/L的标准储备液,使用时再逐级稀释成所需浓度。
乙腈,分析纯,广州化学试剂厂。
1.2样品处理方法(1)液体样品准确称取样品10.0g(精确至0.1mg),加无水硫酸钠至完全吸干液体,并研磨成干粉(辣椒油可直接加乙腈提取),加乙腈50mL,超声波振荡10min,重复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加无水硫酸钠干燥后用氮吹仪浓缩至干,用氯仿溶解定容至1.0mL,待分析。
(2)固体样品准确称取样品10.0g(精确至0.1mg),粉碎,加乙腈50mL,超声波振荡10min,重复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加无水硫酸钠干燥后用氮吹仪浓缩至干,用氯仿溶解定容至1.0mL,待分析。
1.3实验条件色谱柱30m×0.25mmPR-SR石英毛细管柱,进样口温度280℃,柱温200℃,10℃/min升至280℃。
柱前压100kPa,载气He。
EI离子源,离子源温度230℃,电子能量70eV,质量扫描29~350u,传输线温度280℃。
扫描方式:SCAN、SIM,定量选择离子:m/z77,115,143,248。
食品非法添加剂苏丹红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作者:马密霞胡文祥来源:《科技视界》2016年第27期【摘要】本文介绍了食品非添加剂苏丹红的结构及危害,综述了苏丹红的检测方法,包括: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测定方法、液相色谱-质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等方法。
旨在引导人们正确理解食品添加剂与非添加剂与食品安全的关系,合理合法使用食品添加剂,维护食品安全。
【关键词】苏丹红;检测方法;食品添加剂Advances in the Examination Methods of Food Illegal Additives and its EffectMA Mi-xia1 HU Wen-xiang2(1.Special Education College of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Beijing 100075, Beijing China;2.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48, Beijing China)【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tructure of Sudan of food illegal additives and its potential danger to human body. Summarizes the detection method of Sudan. Including: liquid chromatography, the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and the ultraviolet visible spectrophotometry,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method. To guide people to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food additives and illegal additives and food safety,reasonable and legitimate use food additives, Maintain food safety.【Key words】Sudan; Food additives; Detection methods0 引言苏丹红是一种人工合成的亲脂性偶氮化合物,属于化工染料,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产品中做着色剂,比如用于纺织品、纸张、皮革、汽油、食品、化妆品的增色或增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