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应力线轧机
- 格式:ppt
- 大小:5.93 MB
- 文档页数:24
探讨短应力线轧机机列设计的问题短应力线轧机广泛应用于国内棒、线及小型型钢轧制生产线上,因其重量轻,投资少,刚度高而受到轧钢厂的青睐。
顾名思义,短应力线轧机因其在轧制受力时机体应力圈比传统牌坊轧机短,轧制时刚度高,变形小。
短应力线轧机于上世纪40年代中期起源于摩伽沙玛公司,国内目前使用最多的两种形式分别是DANIELI机型与POMINI机型,在设计过程中主要注意的问题:1万向接轴的选型;2轧辊装配端部的结构形式;3轧机锁紧缸的型式;4轧机压下形式;5导卫型式。
1、万向接轴的选型万向接轴有很多形式,在冶金行业轧机机列中大多选用鼓型齿式万向接轴和十字轴万向接轴两种。
鼓型齿式万向接轴重量轻,对中性较好,十字头万向接轴重量偏重,传递扭矩大,适合较大轧机机列的使用。
在轧机机列设计时在长度方向上应长短适宜,过长则重量增加对接轴轴承磨损较大,过短则造成万向轴中心线偏角大,缩短万向轴的使用寿命。
设计时必须提出动平衡要求,级别为6.3级,否则现场使用时接轴托架会出现周期摆动现象,导致托架销轴疲劳断裂。
接轴托架主要功能为换辊时托住万向接轴,基本为自对中形式,在轧制过程中不起作用。
摩根牌坊轧机的接轴托架只是起到换辊时托举功能,在轧制时与万向接轴完全脱开。
万向接轴在换辊时必须考虑与轧辊配合部分的自重耷头问题,必须在接轴托架设计防旋转的结构,一般在两侧伸出轴设计键连接。
2、轧辊装配端部的结构形式在万向接轴选型后在轧辊装配的端部结构问题,由于鼓型齿式万向接轴和十字轴万向接轴结构的不同,要求在装配中有所区别,轧辊上下辊缝由于要对齐,上辊一般轴向有3~5mm调整余量,鼓性齿式万向接轴端部有伸缩量,要求顶紧配合,而十字轴式万向接轴(轴端没有伸缩余量)则要求与端部留有10mm左右的间隙。
两者要求轧辊装配的端部有所区别,鼓型齿式万向接轴端部顶紧时所有零部件之间端面没有间隙,最终受力零部件为轴承内圈,不得有轴向窜动,各零部件与轧辊轴颈之间为过渡配合。
高棒短应力轧机操作规程短应力轧机简介——短应力轧机主要由轧辊装配、拉杆装配、压下装置、轧机机座装配、导卫梁装配、孔型更换移动装置、轧辊平衡装置(蝶形弹性胶体)等几大部分组成。
●轧机本体轧机本体主要由四根带螺纹拉杆构成。
轧辊辊缝的调节是通过压下装置转动拉杆来实现。
辊缝相对轧线对称、同步调整。
轧制力由轴承座、拉杆吸收。
轧辊由四列圆柱滚子轴承支承,轴向力由一对背对背安装的由双列圆锥滚子轴承承受,上轧辊轴向调节通过蜗轮蜗杆驱动装有止推轴承的螺纹套实现。
张力拉杆装置,用四根张力拉杆,把轴承座,压下装置联为一体,沿张力拉杆形成环形短应力线,具有很高的刚度,保证轧制时轧机具有较小的弹性值。
张力拉杆装置中有四个平衡装置,用于轧辊平衡,供给张力拉杆预紧力,并消除各接合件的间隙。
●压下装置压下装置用于控制轧辊开口度,压下调整装置由手动或液压马达传动,通过离合器将两根传动轴连接为一体,由小齿轮带动大齿轮,再通过蜗杆带动四个蜗轮使张力拉杆转动,实现轧辊轴上下对称移动,达到规定的中心距,单边调整时,将离合器打开即可。
一、短应力线轧机的拆装要求:1、轧机在下线后进入预装间前必须吹灰,清除轧机表面氧化铁皮及油污后,方可拆卸,严禁带脏物安装。
2、将轧机辊缝调整到需要位置,按顺序拆卸各零部件,并摆放整齐,严禁乱扔乱放。
3、利用感应加热器取出轴承内圈(重车孔型的轧辊,轴承内圈完好的可不取出)。
4、认真做好检查、清洗、更换工作,油孔管路安装前要畅通,清洗干净。
5、安装前必须仔细检查轧辊孔型、辊颈、扁头、螺丝孔等,不合格者不准安装。
6、轧机主轴承的润滑采用46#抗磨液压油,每次装配完上线前都必须注油,轧机压下装置及拉杆装配内每次都必须加注润滑脂,压下装置要定期打开检查。
7、热装另件应按图纸要求进行,公盈尺寸必须符合图纸要求。
8、滚动轴承装配时,应清洗干净,再涂润滑油。
装配时应使其受力均匀,严禁用铁锒头打击轴承体, 如果配合过紧时,可用木头或铜棒轻轻打或把内圈放入感应加热器重加热。
短应力线轧机重量轻、整体刚度高、弹性变形小、成材率高、安装调整及操作维护简单便捷,故而备受轧钢厂家青睐,逐步占据市场中更高的份额。
高速重载恶劣工况中,轧机轴承失效事故发生率不断上升,轧机在线运行中轴承状态大幅降低,使用寿命也会缩短。
高速线棒材组轧机轴承中,在确保装配质量达标的前提下,采取在线监测及故障诊断等措施,当轴承部位有异常出现后,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并进行轴承更换,即可减少轴承事故引起的损失。
文章通过研究短应力线轧机轴承装配及事故应对,能提升短应力线轧机应用价值,助力轧钢厂生产稳定性及产量的提升。
1 短应力线轧机特点及轴承结构短应力线轧机特点包含:①轧机底座由在线固定与随轧机吊运移动的两部分组成,彼此间的配合建立在滑板的基础上,液压锁紧与横移换槽具备更高的准确性及效率;②液压压下,能够更精确、高效地控制料型,并大幅降低劳动强度;③轧机在线运行中,通过弹性组拟题平衡装置的应用,可提供料型稳定性方面的保障,在轧机弹跳问题方面也能产生良好的控制作用。
短应力线轧机轴承是以内圈与外圈、滚动体和保持架组成的滚动轴承,其中内外圈间有诸多滚动体的配置,在保持架的作用下使彼此间维持适宜的距离,内圈安装部位以轧辊辊颈为主,转动一致于轧辊。
轴承常见结构见图1。
轴承载荷承载体是套圈(即内、外圈)与滚动体间的接触面,亦有“滚道面”的别称。
从形状方面来看,滚动体包含球与滚子两种,其中滚子形状诸多,如球面滚子、圆锥滚子、滚针等。
保持架的应用,能保证轴承圆周方向上精准分布滚动体,避免安装中出现散落的情况。
处于工作状态的保持架,从理论层面而言不会承受载荷外力。
2 短应力线轧机轴承装配2.1 轧机轴承尺寸配合表1和表2是在参考热轧轧机工作特点的基础上轧机轴承座腔体、轧辊辊颈与轴承的配合尺寸数据情况。
2.2 轴承游隙轴承运行中结构形式、润滑方式、转速、配合面粗糙度、承载负荷、轴承装配过盈配合量等,主要取决于其自身径向游隙大小。
所以,需要从实际工况条件出发,综合各类因素精准选择,突出合理性。
250v短应力轧机参数250V短应力轧机参数短应力轧机是金属加工行业常见的一种设备,用于对金属材料进行轧制加工。
本文将详细介绍250V短应力轧机的参数及其作用。
一、基本参数1. 额定电压:250V2. 额定功率:根据具体型号而定3. 轧机类型:短应力轧机二、轧机结构250V短应力轧机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1. 机架:用于支撑整个轧机,保证其稳定运行。
2. 电机:提供驱动力,使轧辊能够旋转,从而对金属材料进行轧制加工。
3. 轧辊:负责与金属材料接触,施加压力进行轧制。
4. 传动装置:将电机的动力传递给轧辊,使其能够旋转。
5. 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电机的转速和轧辊的加压力度,实现对金属材料加工过程的控制。
三、参数解读1. 额定电压250V:指轧机的额定工作电压为250V,该电压下轧机能够正常运行。
2. 额定功率:根据具体型号而定,功率越大,轧机的加工能力越强。
3. 轧机类型为短应力轧机:短应力轧机是一种常见的轧机类型,适用于对金属材料进行精密轧制。
四、作用与应用250V短应力轧机的参数决定了其在金属加工中的作用和应用范围。
1. 轧机的额定电压和功率决定了其工作性能,可以对不同尺寸和硬度的金属材料进行轧制加工。
2. 短应力轧机的结构和控制系统使其能够实现高精度的金属加工,适用于制造业中对产品精度要求较高的领域。
3. 轧机主要应用于金属材料的轧制加工,如钢材、铝材、铜材等的热轧、冷轧等工艺。
4. 轧机在金属加工中起到压制和改变材料形状的作用,通过不同的轧制工艺可以获得不同尺寸、形状和表面质量的金属材料。
五、结论250V短应力轧机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设备,具有较高的工作性能和精度,适用于制造业中对产品质量要求较高的领域。
其参数包括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等,这些参数决定了轧机的加工能力和适用范围。
通过控制轧机的转速和加压力度,可以实现对金属材料的精密轧制加工,获得符合要求的金属产品。
在金属加工中,短应力轧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短应力轧机装配总结第1篇拉杆装置的主要功能是将压下装置的动力传递到铜螺母上,铜螺母安装在轴承座内,进而驱动轴承座升降,最终实现轧辊辊缝的调整。
由4个拉杆、铜螺母、自适应球面垫、压盖以及辊系平衡系统等部件组成,其中每个拉杆上下端部设置有旋向相反的梯形螺纹,用于安装相同旋向的铜螺母,每2个拉杆穿起2片轴承座,4个拉杆穿起4片轴承座,组成操作侧和传动侧,双侧的上下轴承座内装配轧辊,如图10所示。
短应力轧机装配总结第2篇短应力线轧机可分为压下机构、箱体(轧辊装配)、拉杆、底座四个部分。
压下机构:主要是通过蜗轮、蜗杆、齿轮,带动拉杆转动实现轧辊辊缝的上下同步调整。
既可以对操作侧、传动侧同时调整,也可以断开连接轴进行单侧调整。
整个压下机构在机械、液压、电器的共同作用下,可以远程对辊缝进行精确调整。
压下机构如图3 所示。
图3 压下机构箱体(轧辊装配):轧机可分为传动侧、固定侧两个部分,各有上、下两个箱体组成。
四个箱体承受轧机轴承传递过来的径向力、轴向力,并传递给拉杆形成应力回线。
轧机的箱体及拉杆是轧机的主要工作部件。
轧机传动侧箱体为游离端,只承受径向力;操作侧箱体除安装四列轴承承受径向力外,还安装有止推轴承承受轴向力;操作侧的上箱体装有蜗轮、蜗杆机构可以进行轴向调整,调整量大多为±3mm;下辊不可以轴向调整(这一部分见下面拉杆组装)。
箱体中的四列短圆柱轴承主要承受径向力。
图4所示为轧辊装配。
图4 轧辊装配此部分最常见的事故就是轧辊轴承烧损。
轴承烧损的原因很多,比如:安装方式不正确;轴承受力过大;润滑油不足;密封失效;备件加工误差;轧机本体“弹跳”大,轧件咬入时冲击力过大;轧辊辊颈尺寸加工误差,造成内套开裂或“耍圈”;轴承性能无法满足使用要求等。
如何避免轴承烧损呢?这里仅仅就密封失效方面探讨一下,密封失效后造成最大的后果就是轴承润滑油品泄露,污染物进入轴承,加剧轴承磨损,进而轴承“烧损”。
那么造成密封失效的原因又都是那些呢?首先是密封选用。
短应力轧机工作原理
短应力轧机是一种用于加工金属材料的机械设备,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施加压力将金属材料进行塑性变形,从而得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短应力轧机主要由轧辊、传动系统、辊道系统和控制系统等组成。
在短应力轧机的工作过程中,金属材料首先被放置在轧辊之间,然后通过传动系统施加压力。
传动系统一般由电动机、减速器、联轴器等组成,通过这些装置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驱动轧辊运动。
金属材料在轧辊的作用下,受到强大的压力,从而发生塑性变形。
轧辊是短应力轧机的核心部件,其作用是将金属材料进行强力挤压,使其发生塑性变形。
轧辊通常由高强度合金钢制成,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在轧辊上还会安装一些辅助装置,如轧辊冷却装置和轧辊调整装置等,以保证轧辊的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
辊道系统是短应力轧机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用于支撑和定位轧辊。
辊道系统通常由辊道、轴承和支撑装置等组成。
辊道具有较高的刚度和精度,能够承受轧辊的压力和振动,保证轧辊的正常工作。
轴承则起到支撑和定位轧辊的作用,使轧辊能够平稳运行。
控制系统是短应力轧机的智能化部分,它通过传感器和执行器等装置,对机器的运行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
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轧辊压力、轧辊间隙和轧辊运行速度等参数的精确控制,从而保证金属
材料在轧制过程中的质量和精度。
总结起来,短应力轧机通过施加压力将金属材料进行塑性变形,从而得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它是一种高效、精确的金属加工设备,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的各个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短应力轧机的自动化水平和加工精度将进一步提高,为工业生产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
短应力线轧机精度的改进措施摘要:短应力线轧机以其应力线短、刚度大、产品精度高、对中调整性能好、设备重量轻等优点,成为了当今世界小型轧机最为流行的机型,被广泛应用到了冶金轧钢系统中。
随着科学技术和冶金工业的发展,以及用户对钢材质量的要求提高,使得轧钢厂对轧机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分析影响短应力线轧机轧制精度的因素,对今后进行轧机的设计或技术改进显得尤为重要。
鉴于此,本文就短应力线轧机精度的改进措施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短应力线;轧机径向刚度;轴向刚度1.短应力线轧机的结构特点为确保轧制精度控制技术的应用效果,就需要确保上、下轧辊在轴向上与固定在轧机底座上的轧机机架保持同步,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在轧辊轴向上实现“零”间隙连接;同时在轧辊径向上(垂直方向)要求具有尽可能小的弹跳值。
以达涅利公司的短应力线轧机为例,其上、下轧辊由于功能不同,其结构略有区别。
1.1上辊结构分析短应力线轧机上机架和轧辊与机架之间的连接,从结构层面入手,可以将其分为轧辊的固定、螺纹套的锁紧固定和轴承座与机架的相对限位这三种,其中,第一层为轧辊的固定。
由图1可见,推力轴承通过上辊顶套、压盖、颈套固定在螺纹套内。
顶套与螺纹套压紧轴承外圈,压盖与颈套压紧轴承内圈。
通过上轧辊操作端头部的大直径锁紧螺栓的紧固,可使上轧辊与螺纹套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第二层为螺纹套的锁紧固定。
图1中,螺纹套通过螺纹副与固定在轴承座上的外侧螺纹端盖连接,可在需要时旋转螺纹副对轧辊进行轴向位移,实现对上轧辊的轴向调节功能。
由于螺纹副存在间隙,通过安装在上辊顶套上的锁紧螺纹环压紧过渡端盖来实现螺纹套与外侧螺纹端盖在轴向上的预紧,消除轴向间隙,从而确保螺纹套与轴承座牢固地连接在一起。
第三层为轴承座与机架的相对限位。
短应力线轧机轴承座在轧辊轴向上的位置限位是通过对固定端轴承座上突出的定位耳块进行轴向夹持来实现的[1]。
通常情况下,耳块两侧各安装有一套圆形的耐磨滑块,滑块采用凹凸对嵌的组合设计。
工作机的应力回线短的型材轧机.工作机座的应力回线是指轧机受轧制力后,轧机中受力零件弹性变形断面的中性线的联线,应力回线的长度就是轧机中受力零件长度之和。
轧钢机座中各受力零件所产生的弹性变形量与其断面积成正比,与其长度成反比,机座中应力回线越短,所产生的弹性变形量越小,则轧机的刚度(见轧机刚度系数)越大,所轧制产品的精度越高。
缩短轧机应力回线有两个途径:一是改变轧机承载结构的形式,即减少轧钢机座中承载件的数量,如无牌坊(机架)轧机,通过缩短受力零件的长度缩短应力回线;二是改变力的传递路径,如使轧制力不直接作用在牌坊窗口的上方,而使其作用在靠近轧机立柱上,使应力回线缩短。
一般轧机同短应力线轧机应力线的比较如图。
短应力线轧机主要用于改造横列式轧机,研制复二重式短应力线轧机(见复二重短应力线精轧机组)和研究立式短应力线轧机,建在平一立交替布置的连轧生产线上。
短应力线轧机的优点有:(1)轧机的高刚度保证了产品的高精度,容易实现负偏差轧制。
(2)能实现对称调整。
这对于稳定操作,提高作业率,节省检修和更换导卫横梁时间,减少操作事故,避免轧件弯头、冲击、缠辊等工艺事故,提高导卫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3)由于轧机改变了力的传递途径、将压下螺丝的集中载荷改变为分散在轴承座两侧的分散载荷,使轴承和轴承座受力情况更好,轴承寿命较普通轧机提高1.5倍以上,从而降低了产品的成本费用。
(4)该种轧机的辊系在换辊前进行预安装并调整好,停车后10min左右即可换好新辊系。
而调好的新辊系轧过一二根钢后即可保证产品合格。
因此,本轧机预调性能好,换辊快,成材率高。
短应力线轧机又称为无牌坊轧机,是一种高刚度轧机,在做为型钢轧机使用时,它不仅应该具有较高的径向刚度,而且还应该具有较高的轴向刚度。
目前国内已经研制出多种型式的短应力线轧机如:GY型,HB 型,CW型,SY型,GW型,DW型等,其中有代表性的有三种, 短应力线轧机又称为无牌坊轧机,是一种高刚度轧机,在做为型钢轧机使用时,它不仅应该具有较高的径向刚度,而且还应该具有较高的轴向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