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应力线轧机
- 格式:ppt
- 大小:2.05 MB
- 文档页数:7
探讨短应力线轧机机列设计的问题短应力线轧机广泛应用于国内棒、线及小型型钢轧制生产线上,因其重量轻,投资少,刚度高而受到轧钢厂的青睐。
顾名思义,短应力线轧机因其在轧制受力时机体应力圈比传统牌坊轧机短,轧制时刚度高,变形小。
短应力线轧机于上世纪40年代中期起源于摩伽沙玛公司,国内目前使用最多的两种形式分别是DANIELI机型与POMINI机型,在设计过程中主要注意的问题:1万向接轴的选型;2轧辊装配端部的结构形式;3轧机锁紧缸的型式;4轧机压下形式;5导卫型式。
1、万向接轴的选型万向接轴有很多形式,在冶金行业轧机机列中大多选用鼓型齿式万向接轴和十字轴万向接轴两种。
鼓型齿式万向接轴重量轻,对中性较好,十字头万向接轴重量偏重,传递扭矩大,适合较大轧机机列的使用。
在轧机机列设计时在长度方向上应长短适宜,过长则重量增加对接轴轴承磨损较大,过短则造成万向轴中心线偏角大,缩短万向轴的使用寿命。
设计时必须提出动平衡要求,级别为6.3级,否则现场使用时接轴托架会出现周期摆动现象,导致托架销轴疲劳断裂。
接轴托架主要功能为换辊时托住万向接轴,基本为自对中形式,在轧制过程中不起作用。
摩根牌坊轧机的接轴托架只是起到换辊时托举功能,在轧制时与万向接轴完全脱开。
万向接轴在换辊时必须考虑与轧辊配合部分的自重耷头问题,必须在接轴托架设计防旋转的结构,一般在两侧伸出轴设计键连接。
2、轧辊装配端部的结构形式在万向接轴选型后在轧辊装配的端部结构问题,由于鼓型齿式万向接轴和十字轴万向接轴结构的不同,要求在装配中有所区别,轧辊上下辊缝由于要对齐,上辊一般轴向有3~5mm调整余量,鼓性齿式万向接轴端部有伸缩量,要求顶紧配合,而十字轴式万向接轴(轴端没有伸缩余量)则要求与端部留有10mm左右的间隙。
两者要求轧辊装配的端部有所区别,鼓型齿式万向接轴端部顶紧时所有零部件之间端面没有间隙,最终受力零部件为轴承内圈,不得有轴向窜动,各零部件与轧辊轴颈之间为过渡配合。
短应力轧机装配总结第1篇拉杆装置的主要功能是将压下装置的动力传递到铜螺母上,铜螺母安装在轴承座内,进而驱动轴承座升降,最终实现轧辊辊缝的调整。
由4个拉杆、铜螺母、自适应球面垫、压盖以及辊系平衡系统等部件组成,其中每个拉杆上下端部设置有旋向相反的梯形螺纹,用于安装相同旋向的铜螺母,每2个拉杆穿起2片轴承座,4个拉杆穿起4片轴承座,组成操作侧和传动侧,双侧的上下轴承座内装配轧辊,如图10所示。
短应力轧机装配总结第2篇短应力线轧机可分为压下机构、箱体(轧辊装配)、拉杆、底座四个部分。
压下机构:主要是通过蜗轮、蜗杆、齿轮,带动拉杆转动实现轧辊辊缝的上下同步调整。
既可以对操作侧、传动侧同时调整,也可以断开连接轴进行单侧调整。
整个压下机构在机械、液压、电器的共同作用下,可以远程对辊缝进行精确调整。
压下机构如图3 所示。
图3 压下机构箱体(轧辊装配):轧机可分为传动侧、固定侧两个部分,各有上、下两个箱体组成。
四个箱体承受轧机轴承传递过来的径向力、轴向力,并传递给拉杆形成应力回线。
轧机的箱体及拉杆是轧机的主要工作部件。
轧机传动侧箱体为游离端,只承受径向力;操作侧箱体除安装四列轴承承受径向力外,还安装有止推轴承承受轴向力;操作侧的上箱体装有蜗轮、蜗杆机构可以进行轴向调整,调整量大多为±3mm;下辊不可以轴向调整(这一部分见下面拉杆组装)。
箱体中的四列短圆柱轴承主要承受径向力。
图4所示为轧辊装配。
图4 轧辊装配此部分最常见的事故就是轧辊轴承烧损。
轴承烧损的原因很多,比如:安装方式不正确;轴承受力过大;润滑油不足;密封失效;备件加工误差;轧机本体“弹跳”大,轧件咬入时冲击力过大;轧辊辊颈尺寸加工误差,造成内套开裂或“耍圈”;轴承性能无法满足使用要求等。
如何避免轴承烧损呢?这里仅仅就密封失效方面探讨一下,密封失效后造成最大的后果就是轴承润滑油品泄露,污染物进入轴承,加剧轴承磨损,进而轴承“烧损”。
那么造成密封失效的原因又都是那些呢?首先是密封选用。
短应力轧机工作原理
短应力轧机是一种用于加工金属材料的机械设备,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施加压力将金属材料进行塑性变形,从而得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短应力轧机主要由轧辊、传动系统、辊道系统和控制系统等组成。
在短应力轧机的工作过程中,金属材料首先被放置在轧辊之间,然后通过传动系统施加压力。
传动系统一般由电动机、减速器、联轴器等组成,通过这些装置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驱动轧辊运动。
金属材料在轧辊的作用下,受到强大的压力,从而发生塑性变形。
轧辊是短应力轧机的核心部件,其作用是将金属材料进行强力挤压,使其发生塑性变形。
轧辊通常由高强度合金钢制成,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在轧辊上还会安装一些辅助装置,如轧辊冷却装置和轧辊调整装置等,以保证轧辊的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
辊道系统是短应力轧机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用于支撑和定位轧辊。
辊道系统通常由辊道、轴承和支撑装置等组成。
辊道具有较高的刚度和精度,能够承受轧辊的压力和振动,保证轧辊的正常工作。
轴承则起到支撑和定位轧辊的作用,使轧辊能够平稳运行。
控制系统是短应力轧机的智能化部分,它通过传感器和执行器等装置,对机器的运行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
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轧辊压力、轧辊间隙和轧辊运行速度等参数的精确控制,从而保证金属
材料在轧制过程中的质量和精度。
总结起来,短应力轧机通过施加压力将金属材料进行塑性变形,从而得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它是一种高效、精确的金属加工设备,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的各个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短应力轧机的自动化水平和加工精度将进一步提高,为工业生产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
短应力线轧机精度的改进措施摘要短应力线轧机作为当今冶金轧钢系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小型轧机,具有应力线短、刚度大等优势特点。
随着全球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努力提高短应力线轧机的轧制精度以满足社会发展对线材精度的需要。
本文对短应力线轧机径向刚度、轴向刚度、累计误差等因素对轧机加工精度的影响进行总结分析,提出短应力线轧机精度的改进措施建议,旨在提高轧机轧制精度的提高,使其更好的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服务。
关键词短应力线轧机;精度;影响因素;改进措施随着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对线材精度要求越来越高,短应力线轧机因为其特有的优势性能,在现今冶金轧钢系统中被广泛应用。
短应力线轧机是一种具有很高刚度的小型轧机,为了满足线材高精度要求,世界各国都在轧机的设计上着重于轧制加工精度的提高,对影响短应力线轧机精度的各种重要因素进行关注和研究。
1 短应力线轧机精度的影响因素分析1.1 短应力线轧机径向刚度对轧制精度的影响1.2 短应力线轧机轴向刚度的轧制精度的影响短应力线轧机的径向刚度的主要作用在于保障在轧制力作用下的原调孔型的径向变形量在允许的公差范围之内。
但是在实际的轧制加工过程中,存在多种不稳定的因素对于轧件的变形产生影响,如过高的温度、不均匀的坯料端面等等。
使轧辊承受着径向力和轴向力的双重作用。
轧辊的固定机构内的部件在轴向力的影响下发生了轴向窜动,直接对轧机的刚度效果产生影响。
因此,轧机必须具有一定程度的轴向刚度,以使轴向机构发生的变形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1.3 累积的误差对轧制精度的影响就短应力线轧机来说,轧机是否具有良好的刚性不仅仅受应力线长度的影响,还和设备本身的整体加工精度息息相关。
如果仅仅将应力线进行缩短控制,还远远不能满足轧制高精度的需要。
对于长材轧机而言,精度是实现良好工艺的基本条件。
轧机的尺寸实现高精,才能使加工工艺的波动控制在运行的范围之内。
轧机的整体在加工方面和装配方面满足高精度的要求才是确保轧件实现高精度的重要基础。
短应力线轧机精度的改进措施摘要:短应力线轧机以其应力线短、刚度大、产品精度高、对中调整性能好、设备重量轻等优点,成为了当今世界小型轧机最为流行的机型,被广泛应用到了冶金轧钢系统中。
随着科学技术和冶金工业的发展,以及用户对钢材质量的要求提高,使得轧钢厂对轧机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分析影响短应力线轧机轧制精度的因素,对今后进行轧机的设计或技术改进显得尤为重要。
鉴于此,本文就短应力线轧机精度的改进措施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短应力线;轧机径向刚度;轴向刚度1.短应力线轧机的结构特点为确保轧制精度控制技术的应用效果,就需要确保上、下轧辊在轴向上与固定在轧机底座上的轧机机架保持同步,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在轧辊轴向上实现“零”间隙连接;同时在轧辊径向上(垂直方向)要求具有尽可能小的弹跳值。
以达涅利公司的短应力线轧机为例,其上、下轧辊由于功能不同,其结构略有区别。
1.1上辊结构分析短应力线轧机上机架和轧辊与机架之间的连接,从结构层面入手,可以将其分为轧辊的固定、螺纹套的锁紧固定和轴承座与机架的相对限位这三种,其中,第一层为轧辊的固定。
由图1可见,推力轴承通过上辊顶套、压盖、颈套固定在螺纹套内。
顶套与螺纹套压紧轴承外圈,压盖与颈套压紧轴承内圈。
通过上轧辊操作端头部的大直径锁紧螺栓的紧固,可使上轧辊与螺纹套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第二层为螺纹套的锁紧固定。
图1中,螺纹套通过螺纹副与固定在轴承座上的外侧螺纹端盖连接,可在需要时旋转螺纹副对轧辊进行轴向位移,实现对上轧辊的轴向调节功能。
由于螺纹副存在间隙,通过安装在上辊顶套上的锁紧螺纹环压紧过渡端盖来实现螺纹套与外侧螺纹端盖在轴向上的预紧,消除轴向间隙,从而确保螺纹套与轴承座牢固地连接在一起。
第三层为轴承座与机架的相对限位。
短应力线轧机轴承座在轧辊轴向上的位置限位是通过对固定端轴承座上突出的定位耳块进行轴向夹持来实现的[1]。
通常情况下,耳块两侧各安装有一套圆形的耐磨滑块,滑块采用凹凸对嵌的组合设计。
工作机的应力回线短的型材轧机.工作机座的应力回线是指轧机受轧制力后,轧机中受力零件弹性变形断面的中性线的联线,应力回线的长度就是轧机中受力零件长度之和。
轧钢机座中各受力零件所产生的弹性变形量与其断面积成正比,与其长度成反比,机座中应力回线越短,所产生的弹性变形量越小,则轧机的刚度(见轧机刚度系数)越大,所轧制产品的精度越高。
缩短轧机应力回线有两个途径:一是改变轧机承载结构的形式,即减少轧钢机座中承载件的数量,如无牌坊(机架)轧机,通过缩短受力零件的长度缩短应力回线;二是改变力的传递路径,如使轧制力不直接作用在牌坊窗口的上方,而使其作用在靠近轧机立柱上,使应力回线缩短。
一般轧机同短应力线轧机应力线的比较如图。
短应力线轧机主要用于改造横列式轧机,研制复二重式短应力线轧机(见复二重短应力线精轧机组)和研究立式短应力线轧机,建在平一立交替布置的连轧生产线上。
短应力线轧机的优点有:(1)轧机的高刚度保证了产品的高精度,容易实现负偏差轧制。
(2)能实现对称调整。
这对于稳定操作,提高作业率,节省检修和更换导卫横梁时间,减少操作事故,避免轧件弯头、冲击、缠辊等工艺事故,提高导卫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3)由于轧机改变了力的传递途径、将压下螺丝的集中载荷改变为分散在轴承座两侧的分散载荷,使轴承和轴承座受力情况更好,轴承寿命较普通轧机提高1.5倍以上,从而降低了产品的成本费用。
(4)该种轧机的辊系在换辊前进行预安装并调整好,停车后10min左右即可换好新辊系。
而调好的新辊系轧过一二根钢后即可保证产品合格。
因此,本轧机预调性能好,换辊快,成材率高。
短应力线轧机又称为无牌坊轧机,是一种高刚度轧机,在做为型钢轧机使用时,它不仅应该具有较高的径向刚度,而且还应该具有较高的轴向刚度。
目前国内已经研制出多种型式的短应力线轧机如:GY型,HB 型,CW型,SY型,GW型,DW型等,其中有代表性的有三种, 短应力线轧机又称为无牌坊轧机,是一种高刚度轧机,在做为型钢轧机使用时,它不仅应该具有较高的径向刚度,而且还应该具有较高的轴向刚度。
250v短应力轧机参数250V短应力轧机参数短应力轧机是金属加工行业常见的一种设备,用于对金属材料进行轧制加工。
本文将详细介绍250V短应力轧机的参数及其作用。
一、基本参数1. 额定电压:250V2. 额定功率:根据具体型号而定3. 轧机类型:短应力轧机二、轧机结构250V短应力轧机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1. 机架:用于支撑整个轧机,保证其稳定运行。
2. 电机:提供驱动力,使轧辊能够旋转,从而对金属材料进行轧制加工。
3. 轧辊:负责与金属材料接触,施加压力进行轧制。
4. 传动装置:将电机的动力传递给轧辊,使其能够旋转。
5. 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电机的转速和轧辊的加压力度,实现对金属材料加工过程的控制。
三、参数解读1. 额定电压250V:指轧机的额定工作电压为250V,该电压下轧机能够正常运行。
2. 额定功率:根据具体型号而定,功率越大,轧机的加工能力越强。
3. 轧机类型为短应力轧机:短应力轧机是一种常见的轧机类型,适用于对金属材料进行精密轧制。
四、作用与应用250V短应力轧机的参数决定了其在金属加工中的作用和应用范围。
1. 轧机的额定电压和功率决定了其工作性能,可以对不同尺寸和硬度的金属材料进行轧制加工。
2. 短应力轧机的结构和控制系统使其能够实现高精度的金属加工,适用于制造业中对产品精度要求较高的领域。
3. 轧机主要应用于金属材料的轧制加工,如钢材、铝材、铜材等的热轧、冷轧等工艺。
4. 轧机在金属加工中起到压制和改变材料形状的作用,通过不同的轧制工艺可以获得不同尺寸、形状和表面质量的金属材料。
五、结论250V短应力轧机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设备,具有较高的工作性能和精度,适用于制造业中对产品质量要求较高的领域。
其参数包括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等,这些参数决定了轧机的加工能力和适用范围。
通过控制轧机的转速和加压力度,可以实现对金属材料的精密轧制加工,获得符合要求的金属产品。
在金属加工中,短应力轧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