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8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教学目标:1、激发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的兴趣。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统种子的方法,有能力的学生可以仿照课文的句式,写一写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4、认识“植、如”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得、为”,会写“法、脚,娃”等10个生字,联系文章和生活实际理解“四海为家,铠甲”词语意思。
教学重难点: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统种子的方法,有能力的学生可以仿照课文的句式,写一写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课前准备:教师:课件,词卡学生:预习一、导入1、今天,咱们班来一个小客人。
瞧!她正朝我们走来了!(课件:可爱的植物精灵由远走近,边走边介绍有趣的植物知识。
)多么神奇啊!春去秋来,植物在我们自然界扮演者不可缺少的角色,装点着我们的生活。
那么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如何一年年生长,繁殖,让绿色铺满大地的呢?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诗歌,相信大家聚会有所启示。
2、板书课题二、初读感知1、听录音,标注诗歌小节数。
2、请你和同桌一起认真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3、课文读熟了吗?读好了吗?出示第一小节,谁会读?老师刚才听到你这两个词读的特别好(词卡:四海为家,就得)什么叫四海为家?4、牛马有脚,鸟有翅膀,他们可以“四海为家”,植物没有手脚,靠什么方法“四海为家”呢?谁来读读这句话——植物要旅行靠什么办法?(读出疑问句的语气)5、是啊,对于植物来说,它们靠什么方法来传播种子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文章2、3、4小节,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植物?它们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呢?三、深入学习1、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植物?(生反馈师板书)(一)学习第二小节1.蒲公英怎么旅行呢?a、PPT展示第二小节b、理解“降落伞”同学们,你们知道降落伞吗?谁能说一说它是什么样子的?看看老师准备的图片(出示降落伞的图片)谁能说说一般在什么情况下用它呢?(生反馈)也就是说使用降落伞可以降低危险,可以让人安全着陆。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掌握一个多音字。
2、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有趣的方式,激发学生观察事物和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仿写诗歌。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方式来识字,认字,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语言智能、识字能力和仿写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意念集中训练):今天很高兴能和你们在这里上一节语文课,现在,老师送给你们一段动听的音乐,好,让我们闭上眼睛来聆听,听,优美的音乐声,听着这种声音在脑海中想像,现在的我们来到了秋天的田野,田野里美丽极了,黄澄澄的玉米正咧开嘴笑呢,金子一样的稻谷像地毯一样铺在田野里,高梁把那红红的穗头挂在了枝头上,还有那调皮的薄公英举着白色的小绒球在风中跳舞呢,苍耳已穿上了带针的铠甲准备旅行,豆子地里更有趣,太阳一晒,小豆子都蹦蹦跳跳地跑出来了,好,现在的我们想像已经非常丰富,在老师从五数到零时,让我们睁开眼睛。
问:你们都想到了什么?生回答,师出示,问那么,这些植物成熟以后,怎么样来传播种子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六组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
二、探求新知(多种方式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1、教师范读,学生看大屏幕,思考:你看完,听完之后知道了什么?2、出示学习方法:植物妈妈的办法这么多,老师也有许多办法来学习课文。
请看:学习方法:1),读一读,说一说,你学会的字、词、句。
2)圈一圈,画一画,你喜欢的字、词、句。
3)演一演,唱一唱,你理解的字,词,句,段。
4)看一看,想一想,从图中你能感受到的字、词、句。
从中你可以选择其中的一种来小组合作学习,然后呢,我们来汇报比赛,看谁汇报得好?现在开始。
生小组合作学习五分钟。
3,汇报比赛:A、我们小组是用读一读,说一说的方法来学习的,学习了第一小节,理解了植这个字,一个木加直。
旅这个字,还有啥字。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植物妈妈有办法》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3课,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的诗歌。
全诗内容浅显易懂,把植物当成人来写,读起来朗朗上口,亲切、有趣。
文中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同时告诉同学们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很多,要想发现,就得仔细观察。
【学情分析】低年级学生对植物很感兴趣,我班学生又都生活在农村,对文中提到的三种植物并不陌生,但是他们年纪小,没有阅读习惯,不善于观察,对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缺乏感性的认识。
在教学中通过读中感悟,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了解植物知识,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目标】1、学会田字格里的8个生字,会认读本课的17个二类字。
2、了解“办法、旅行、准备、铠甲、山洼、豌豆、豆荚、纷纷、四海为家’等词语的意思。
【重点难点】重点:识字、写字,了解课文内容。
难点:了解植物的奥秘,培养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蒲公英、苍耳、豌豆的种子【教学流程】一、谈话激趣,创设情境同学们,你们喜欢旅行吗?(喜欢)说说你都去过哪里?老师还知道有些种子也喜欢旅行,你们想知道植物是怎么去旅行的吗?和老师一起走进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你就能找到答案了。
教师板书:植物妈妈有办法【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利用课件引入,直观形象的图片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诠释课题,引入文本1、教师设疑。
(1)学生齐读课题。
(2)思考:读了课题,你想弄懂哪些问题?(3)整理问题,课件出示。
【植物妈妈都是谁?植物妈妈做什么很有办法?植物妈妈都有什么办法?】(4)过渡:同学们可真棒!带着这些问题,读读课文,找到答案吧!2、解题。
(1)课件范读课文。
(2)思考:课文中把植物称作什么?(妈妈)“植物妈妈”是谁的妈妈?(植物种子的妈妈)(3)思考:课文中的植物妈妈都有谁?(4)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蒲公英苍耳豌豆(5)思考:植物妈妈做什么很有办法?(6)解释:植物妈妈让孩子们离开自己,去田野、去山洼、去四面八方,在那里生根、发芽,这就是植物传播种子。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语文教案含反思第3课: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14个生字,会写本课102.3.激发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自然界的奇妙,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2.了解课文里的“降落伞”“铠甲”指的是什么。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质疑导入,激发兴趣1.2.质疑:读了课文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围绕课文题目提出问题)3.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播放有关蒲公英、苍耳、豌豆怎样传播种子的配乐录像片,教师伴着生动的画面、美妙的音乐有感情2.(1(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要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小组轮流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的学生,奖励一颗小星星,没有达到要求的学生,(4)开展“我会读”的竞赛。
鼓励学生走上讲台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后评议。
3.讨论: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1.(1(2(3)让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自己是(4)师小结:刚才同学们说得棒极了!这说明大家已经会开动脑筋想问题,用自己的方法学2.(1(2)让学生自己练习书写,注意笔顺。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课文中种子把植物称作什么?(妈妈)2.“植物妈妈”指什么样的植物?(已经成熟的植物)二、精读课文,探究感悟1.自读课文,思考:你从文中读到了哪些知识信息?23.教师:你认为哪位植物妈妈最聪明,她传播种子的办法好在哪里?找伙伴一起朗读课文第2~44(1)当学生说到“我觉得蒲公英妈妈最聪明……”时:(板书:蒲公英)①教师:说到这里,你们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吗?②教师(播放动画课件:蒲公英传播种子的全过程):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降落伞”是什么,“乘着风”又是什么感觉。
(板书:风吹)③你觉得这情景美吗?请和同桌一起有感情地把这一节练读一下,说说怎样才能读好这④蒲公英娃娃乘着风纷纷出发了,有一位小朋友看到了,也想跟着它们一起旅行,他是怎样想的呢?(2)当学生说到“我觉得苍耳妈妈最聪明……”时:(板书:苍耳)②直观感知:每个同学桌上都有一个小礼包,请你们打开看看,老师送你们每人一粒苍耳,摸一摸!这就是苍耳妈妈给孩子们穿上的铠甲。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公开课教案第【1】篇〗本课主要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同时告诉小读者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有很多,仔细观察就能得到更多的知识。
本课的突出特点是拟人手法的运用,文中把植物和种子分别当作“妈妈”和“孩子”来写,读起来亲切、有趣,易于调动小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观察、探索大自然的欲望。
此外,本篇课文自始至终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这首诗歌充满儿童情趣,富有韵律感。
全诗生动形象地把自然知识蕴含其中,语言朗朗上口,内容浅显易懂,是优秀的科普作品。
教学中应抓住诗歌利于朗读、内容充满情趣的特点,激发学生的童心,引导学生在多读、读好诗歌上下工夫,进而体会文章表达的精妙和其中蕴含的知识。
1.这首诗的内容对少年儿童有很大的吸引力。
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就不能讲得过多,面面俱到,应该抓住重点给学生创设学习空间,结合课文谈出自己的认识,明白道理就可以了。
2.结合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去观察,了解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逐步解决问题。
3.这篇课文很适合进行朗读指导,在朗读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出不同的语气。
02【知识与技能】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会写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文中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
4.认识一些植物,仿照课文的句式,介绍它们传播种子的方法。
5.体会“乘着、挂住、炸开”用词的准确。
【过程与方法】以读为主,读中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激发观察、了解植物的兴趣以及探究植物奥秘的欲望。
重点1.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说清楚课文介绍了哪几位植物妈妈,它们是怎么传播种子的。
难点激发观察植物、了解植物奥秘的兴趣。
教师:生字卡片(蒲公英形、苍耳形、豌豆形等,可粘贴),小黑板,蒲公英、苍耳、豌豆的,课件。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理解,学习植物妈妈的护理方法;2.通过观察实验,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3.增强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妈妈植物的护理方法;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观察实验,了解植物生长的规律。
三、教学准备1.教师为学生准备好用于观察实验的种子、土和小盆等材料;2.预先制作好实验PPT,并准备好相关的实验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给学生出示一幅图片,图片中有一朵掉落的花儿和一个正在工作的小蜜蜂。
询问学生小蜜蜂的工作是什么,引出植物为什么会开花结果的问题。
2. 学习(1) 朗读课文请学生轮流朗读文本,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 理解课文让学生阅读课文,理解并回答以下问题:1.植物妈妈的护理方法有哪些?2.植物从种子开始变化,这个变化过程有哪些规律?3.为什么要给植物浇水?(3) 观察实验教师向学生展示植物生长实验,让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了解植物的生长周期和规律。
(4) 总结让学生总结本课学习内容,并进行交流和互动,提高学生思维锻炼和口语交流能力。
3. 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自家的植物,并记录下植物的生长状态和护理措施,为下一次课堂做好准备。
五、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口头问答等方式,对学生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六、教学反思通过教学过程的反思和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特点;2.培养学生对植物的观察和思考能力;3.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能够理解并正确朗读课文;2.能够观察、分析和描述植物的生长特点;3.能够通过亲身实践,培养对植物的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1.能够正确运用学到的知识观察和描写植物的特点;2.能够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动。
教学准备:1.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的复印件;2.幼儿园的植物盆栽或者小树苗;3.铅笔、绘画纸、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10分钟)1.让学生观察教室中的盆栽花卉,并让他们描述盆栽花卉的样子、颜色、形状等特征。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植物都是绿色的?它们是怎么长大的?二、呈现(15分钟)1.出示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的标题和图片,引导学生猜测课文的内容。
2.让学生跟读《植物妈妈有办法》课文,教师逐句解释生字词的意思。
三、讲解(15分钟)1.分析课文,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a.为什么植物叫做“妈妈”?b.植物怎样照顾自己?c.植物怎样保护环境?2.教师逐段解释文章的意思,并绘制思维导图,加深学生的印象。
四、实践操作(3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所带来的植物盆栽或者小树苗。
2.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植物的根、茎、叶和花(如果有的话)的特点和形状。
3.让学生亲手浇水、施肥,并观察植物对水分和肥料的反应。
五、总结(10分钟)1.让学生合作完成一张插图,描述植物生长的过程。
2.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践过程,并互相评论和补充。
六、拓展延伸(10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保护植物?如果植物都消失了,会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让学生在绘画纸上画出自己的理想植物,包括植物的形状、颜色、特征等,并写下对植物的保护宣言。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了解了植物生长和繁衍的过程,还培养了对植物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同时也涉及了环境保护的内容。
通过实践操作和讨论,学生对植物的保护意识也有了进一步的培养。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3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3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让学生观察朗读,想像以及搜集相关资料,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等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字词卡片、朗读录音带、苍耳的种子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千姿百态的植物点缀着美丽的大自然,装扮着我们的生活。
植物王国的故事,也十分有趣,那么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如何一年年生长繁殖,让绿色铺满大地的呢?今天我们继续到《植物妈妈有办法》这篇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开火车读字词卡片:植物办法四海为家旅行降落伞山洼豆荚炸开观察蒲公英准备苍耳仔细粗心飞得高就得告别妈妈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3过度:小朋友们,植物妈妈在什么方面有办法,又有哪些好办法呢?你们想不想知道?请大家轻声读课文,想一想你都读懂了什么?二、研读课文,学习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1、读了课文,你知道植物妈妈在什么方面有办法?(指名回答)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植物妈妈?教师板书:蒲公英苍耳豌豆2、老师请五位小朋友逐自然节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课文的哪几小节介绍了这几种植物?3、你认为那种植物妈妈最聪明,你最喜欢哪种植物妈妈的办法,就认真地读读这个小节。
并想一想它的办法好在哪呢?吧你的想法和同桌的伙伴交流。
4、汇报交流:(1)请喜欢蒲公英妈妈办法的同学一起读读这小节。
(生齐读)你们见过蒲公英吗?平常我们还管它叫什么你知道吗?(婆婆丁)蒲公英娃娃是怎样离开妈妈的呢?有谁吹过蒲公英吗?你见过蒲公英被风吹走时的样子吗?谁能说说蒲公英被风吹走时是什么样子吗?(它们被风一吹,就一个挨着一个飞走了,飞得到处都是)一个挨着一个,连续不断可以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说是哪个词?(纷纷)这些蒲公英娃娃纷纷离开了妈妈。
欢迎下载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植物妈妈有办法》课文原文及教案.
【篇一】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植物妈妈有办法》课文原文
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
牛马有脚,鸟有翅膀,
植物旅行靠什么办法?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
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
只要有风轻轻吹过,
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
她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
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
孩子们就能去田野、山洼。
豌豆妈妈更有办法,她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
啪的一声,豆荚炸开,
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
不信你就仔细观察。
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
精选文档感谢下载使用双击可编辑删除13。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结构,认识几种常见的植物母体。
2.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句子,能够准确表述文中的要点。
3.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植物的母体,并掌握它们的生长规律。
二、教学材料1.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本。
2.植物育苗的小盆、土、小花种、小锄头等。
3.PPT演示文稿。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贴近学生实际的引入,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老师向学生展示一些令人惊叹的植物成长现象,如植物切口愈合、植物发芽等,引发学生的好奇。
•让学生看一段有关植物妈妈生长的视频,引导学生发表看法。
2. 阅读(10分钟)通过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植物妈妈的种类和它们的生活方式,掌握文章的结构。
3. 概括(10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通过合作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从文章标题、导入、中间部分、结尾等方面进行总结。
4. 朗读(15分钟)通过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其能够流畅地朗读文本,理解文本的整体内容。
5. 分析(15分钟)分享和讨论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老师可以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一些文本中的难点和需要再重复的内容,答案可以在PPT上显示。
6. 巩固(20分钟)通过实践操作,在课堂上种植一些小草或小花来模拟植物妈妈的生长方式。
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好小盆、土和小花种,让学生亲手实践育苗。
7. 精选练习(20分钟)让学生充分掌握文章中常见的句型、名词的用法,形成简单句、复合句和并列句的意识。
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来启发学生思考。
选取一些练习题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测试。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采用了多元思维导图,运用不同的操作与资料来启发思考,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2.在实验环节,学生能够亲手实践育苗,实践性比较强,有利于学生对植物的生长规律和母体类型的理解。
3.通过多次阅读和口语表达训练,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的:1.复习生词,掌握生词的读音,复习“得”的读法。
2.知道植物妈妈有多种不同的方法传播种子,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领会独立生活的乐趣。
3.理解课文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诗歌2-4节。
教学重难点:目的⑵3教具准备:灯片2框,词卡教学过程:一、复习:1.查词语:植物、知识、已经、旅行、准备、降落伞、许许多多、四海为家。
2.查多音字“得”的读法.出示课后的三个句子。
二、整体感知课文1.自由读课文,诗里讲了哪几位植物妈妈送孩子出去旅行,用——标出。
2.谁能说一说?(板书蒲公英、苍耳、豌豆)三、学习第二节诗1.我们先看蒲公英妈妈是怎样将孩子出家门的,自由读第二节诗。
2.(创设情境)蒲公英妈妈给孩子准备的是什么呢?用——标出来。
(板书降落伞)(出示灯片)看到一朵一朵的降落伞了吗?光有降落伞行吗?还得有什么?哪怕是微微的。
轻轻的风。
做动作领会“轻轻”,这句诗怎么读呢?(描述)风婆婆过来了,她轻轻地吹着,孩子们怎么样了呢?能不能用一个词说说你方才看到的景象?“纷纷”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闭上眼睛想像,轻声读“只要……”3.谁来领会,谁能不看书读,可以试试,能背的一起背。
4.这时的孩子们如许骄傲啊,他们长大了,终于可以离开妈妈独立生活了,他们在蔚蓝的天空中飞呀飞呀,他们会飞到什么地方呢?试试你能不能用“蒲公英娃娃飞呀飞呀,飞到(),()就是它的家”这样的句式说话。
5.蒲公英妈妈请风婆婆帮忙,把孩子送到了他们想去的地方,你觉得蒲公英妈妈怎么样?你喜爱蒲公英妈妈吗?(聪慧、伟大、了不起、无私)6.让我们来想像当时的情景,夸夸蒲公英妈妈。
自己读读这节诗,你能加上动作读这节诗吗?会背的可以不看书,看谁读得最投入。
7.蒲公英妈妈借助了谁的力量把孩子送出去旅行的?四、学第三、四节诗1.像蒲公英这样的植物妈妈还有很多很多,她们一样聪慧,一样无私,一样伟大,接下来我们来看苍耳妈妈和豌豆妈妈是怎样送孩子出去旅行的,读读第三、四节诗,并和同桌说一说。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一、教材分析《植物妈妈有办法》是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小文章,主要讲述了植物妈妈在孩子被野风吹走后,通过变干变湿、再生生命等方法来挽救孩子的生命。
文章语言简单易懂,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能让学生了解到植物的生存方式和适应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文章主旨,能够朗读朗诵出文章。
(2)认识植物妈妈的生活方式和适应能力。
2.技能目标(1)通过阅读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
(2)能够描述植物妈妈挽救孩子的过程。
3.情感目标通过本篇文章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植物之母的伟大和无私,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增强学生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三、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教师先用图片和课件给学生展示一些植物的成长和变化场景,让学生了解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植物们的生长变化吗?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文章,来看看植物之母的伟大和无私。
请看课件上的图片,然后发表一下你们的看法。
2.阅读(15分钟)(1)让学生先自己阅读一遍文章,然后回答问题。
(2)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检查朗读是否准确,语调是否得当,表达是否流畅。
(3)让学生齐读课文,并听着老师的发音,跟读几遍,下意识地掌握语音语调等阅读技巧。
3.理解(10分钟)(1)师生共同讨论文章的主旨以及植物妈妈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将文章概括出来。
(2)让学生交流他们对植物妈妈的情感,让学生分享他们为什么感动或者为什么不能感动的原因,培养他们的感知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
4.拓展(15分钟)让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在网上或者其他资料上了解植物的更多特点和妙处,比如:光合作用、吸收水分、吸收氧气、利用太阳能等。
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收获记录下来。
5.练习(10分钟)(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文章,检查学生对文章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2)编写相关阅读练习,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如快速阅读、精读、扫读等。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3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与反(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3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与反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央”、“瓦”、“庄”、“严”、“阔”、“碑”、“周”、“似”、“拼”、“案”、“坛”、“迹”、“厦”十三个字。
会写“央”、“交”、“市”、“旁”、“优”、“阴”六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第一、五两段,整体感知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一个美丽的城市。
4、初读第二、三、四三段,明确文章分别从哪些方面来写北京的美丽。
教学重点:1、认识十三个生字,会写六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一、五两段,整体感知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并初读2——4段,说说分别是从哪些地方体现这份美丽的。
教学难点:整体感知北京的美丽,理解什么是“首都”,并指出从哪几方面体现这份美丽。
教学过程:一、导入小朋友们知道2008年的奥运会是在哪儿举行的吗?(北京)昨天,让小朋友们找找、问问与北京相关的信息资料。
现在的你们,对北京有一定的了解了吗?谁能来说说?(师补充:ppt展示地图,明确北京的地理位置。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所在地。
)今天,我们就要一起去看看我们的首都北京是一个怎样的城市,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第46页(齐读课题“北京”)板书课题“北京”二、初读文本,扫除生字障碍。
1、小朋友们,能不能来说说,当你预习课文碰到生字时,你是怎么办的?(预设:查书本下方树叶或果子里的拼音;查字典;问同学、老师、家长。
)2、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给自然段标上序号,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3、玩“摘白云”游戏,认读生字。
央瓦庄严阔碑周似拼案坛迹厦强调多音字:“似”、“厦”。
4、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朋友的?说说你的方法。
熟字加偏旁:如“厦”、“坛”、“案”、“拼”等强调易错字“瓦”、“迹”、“严”5、在词语中认读,先读字,再读词语(开火车赛读,小老师教读)词语解释:中央:中心、中间你能用“中央”说一句话吗?如:广场中央是一个大喷水池。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第【1】篇〗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会认本课的12个认读生字,会写10个生字,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看懂图、理解诗句的意思。
背诵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仔细观察的习惯,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的知识、探究植物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知识过程中,掌握本课生字,激发学生了解植物知识,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把向书本和向大自然学习结合起来。
教学难点:认识植物并知道传播的方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标本。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同学们,假期的时候我们学校组织学生去北京旅游,那你们想去旅游吗?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带领认真听讲的孩子到大自然中去游玩,大自然是个百宝箱里面有很多秘密呢,只有细心又聪明的孩子才能发现三把秘密之钥,有了这三把钥匙,就能开启百宝箱得到秘密,你们能吗?那好,那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进行我们的发现之旅,看看植物妈妈到底有什么办法。
上课!(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我们的智慧列车马上就要出发了,没有车票可是不能上车的哦,想得到车票就要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借助拼音,但是一定要把字音读准。
能做到吗?那就开始读吧1、生自由读文。
2、检查字音,这些字你都认识吗?出示带拼音生字,领读。
学习多音字得,和旅字。
谁想坐在列车的前排呢?那就要把这个字的字音读准,出示得。
还有一张票是可以坐在前面的,但是要有好的方法记住这个字,出示旅。
(组词)三、再读课文,学习生字,写6个生字我们的智慧列车现在继续前进,来到了一片大草原,这是什么呀还开着金黄色的小花,{生:蒲公英,师:那你知道它为什么要有草字头吗?生:因为和植物有关,只要和植物有关就都有草字头。
}谁知道蒲公英妈妈是怎么传播种子的就能得到第一把秘密之钥。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要求:1、会认本课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认读18个带拼音的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理解诗句,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有趣方式,激发学生观察事物和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1、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城市的孩子很难见到,农村孩子也不一定注意过,因此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是教学的难点。
课前准备:放大的教学挂图,蒲公英、苍耳、豌豆等实物。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目的:1、会认本课12个生字,认读18个带拼音的字和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讲读课文第1节,并能背诵。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激发学习兴趣。
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想知道“植物妈妈”是什么?它干什么有办法?它有哪些办法?)理解:“植物妈妈”。
二、自读课文。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诗有几节,讲了些什么?有哪些问题不懂?三、检查自读情况。
1、分节指名朗读,读准字音。
(重点指导读准:旅、降、洼、乘、刺、信)52、提出疑难问题共同解决。
四、学习课文。
1、范读课文,听准每个字的读音。
2、课文讲了植物妈妈干什么的办法?3、学习课文第1节。
(l)指读课文第1节,这节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内容?(2)理解:“孩子”、“已经长大”、“告别”、“旅行”等词语。
(3)“四海为家”是什么意思?(“四海”指到处,“为家”指作为生活、住的地方,“四海为家”是指植物的种子传播到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4、齐读第1节。
5、指导朗读。
6、指导背诵。
7、试背。
五、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1、认读生字。
2、说说这些字属于什么结构?按它的结构可分为几类?3、按字的结构类别进行指导示范。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优秀教案第【1】篇〗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12个生字及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会写4个生字,认识多音字“为、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一些方法。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
教学过程:一、课前检测:1、读句子划去括号申不合适的字。
1)“仙桃石”是黄山岩石中的一种(其、奇)石。
2)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鸡蛋的形(壮、状)又各不相同。
3)课程表里的各门功课都要学好,其中语文、数学(尤、龙)为重要。
4)人能产生(巨、具)大的力量。
2、在括号里对上合适的词语。
()的云海()的山峰()的画家()的风景()的岩石()的雄鸡二、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秋天是植物种子成熟的季节,种子宝宝要告别妈妈开始自己的生活,你们想知道植物妈妈是用什么好办法来送别自己的孩子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
板书课题。
出示学习目标:三、初读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请你边听边想,想想课文中讲了哪几种植物妈妈送孩子出去旅行,用“——”标出。
按提示回答:(1)课文中讲了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植物。
(2)课文中讲了三种植物,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2、自由读课文3、同桌互读课文4、做找朋友的游戏:同桌互认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5、扩词练习【小组让学生扩词,其他学生跟读】四、随文检查生字:1、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wéi)家。
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什么办法?旅lǚ组词:旅行2、出示:蒲、降、娃、纷(认读出示拼音)蒲:、组词蒲公英。
降落伞:组词。
娃:音节、组词。
纷:音节、组词。
出示句子: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
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3、出图:带刺的苍耳苍、洼、啪、炸、蹦(出示音节认读、组词)出示句子: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它让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
部编版二班级上册语文第三课《植物妈妈有方法》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第三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用“预备”、“已经”造句。
(二)巩固练习。
二、教学重点、难点用“预备”、“已经”造句。
三、教学过程(一)听写:植物田野知识离开许很多多已经旅行预备降落伞四海为家(二)检查背诵课文。
同桌互查,指名查,以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检查。
(三)回答问题。
课文中讲了哪几种植物,这些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四)造句。
(1)想词本身的意思。
已经:表示过去。
预备:事前的安排、筹划。
(2)看词在文中哪句中涌现,读一读。
(3)造句。
(五)巩固练习1.数一数再填空。
旅共()笔,第八笔是()。
降共()笔,第七笔是()。
乘共()笔,第八笔是()。
2.组词。
3.填空,再读一读。
蒲公英妈妈给孩子预备了(),苍耳妈妈给孩子穿上()铠甲,豌豆妈妈让豆荚晒在()底下,豆荚炸开,孩子就()离开妈妈。
4.连线。
【板书设计】【小资料】苍耳一年生草本植物。
茎高四、五尺,叶子心脏形,叶尖边缘有“锯齿”,茎部有三条明显的叶脉。
夏季开花,头状花序,雄花序状球形,雌花序椭圆形,果实在霜降前后成熟,外面硬壳上有硬刺,简约挂在动物皮毛和人的衣服上。
可入药。
豌豆一种可以做菜或当粮食吃的豆子。
豌豆的叶子像羽毛外形,开白色或淡紫红色的花,结豆荚,里面有圆形的豆子,嫩荚和种子可以吃。
蒲公英别名婆婆丁、黄花地丁,是一种野生的草本植物。
蒲公英全株高约60厘米左右。
叶较大,为羽状叶,莲座状平铺,边缘有很多锯齿。
蒲公英的果实为瘦果。
果实的上端伸出一个尖喙,喙的顶端有一撮像降落伞的放射状白毛,这样就能使果实随风远飞,带着种子落到适宜的环境,便可在那里安家落户,繁衍后代。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植物妈妈有办法》课文原文及教案课文原文植物妈妈有办法,帮孩子们避开麻烦。
小草拖着绿色的裙子,它是植物里的小姑娘。
遇到干旱天气,它就吸收地面的水,把它们就藏在大肚子。
白天小草就靠日光做饭,夜里还有鸟儿来亲热,鸟儿弄断了小草的裙子,后来小草裙子长点儿,还能叫它的好邻居。
鸟儿不客气地来了,特意把小石子带来,扔进了小草的大肚子。
很长时间过去了,一天小草突然像不舒服。
妈妈轻轻地替小草剪开了裙子,哎呀,草的肚子里有小石子!植物妈妈很机智,她早就做好溶解石头的方案,现在只用两天功夫,小草的肚子就没事了。
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植物的基本生长方式,知道植物如何获取水分和养分,懂得植物保护自己的方法,培养对自然的尊重和爱护之情。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他们识别和表达问题的能力,积极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了解植物的保护自己的方法,并能口头表达。
2.能够较好的理解文章中的词语,并口头表达。
【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正确表达植物保护自己的方法,并能较好的理解文章中的流程和用词。
【教学方法】1.教师提问,让学生观察植物,并通过观察植物的方式了解植物保护自己的方法。
2.教师学生互动,让学生口头表达,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3.课堂讲授,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流程和用词,培养学生理解能力。
【教学过程】1. 热身环节1.教师和学生互动,询问学生对植物的认识,了解学生对植物的认识,回答问题。
2.分组讨论,由学生给出植物保护自己的方法。
2. 认识新课1.教师播放有关植物的视频,来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认识植物的生长方式。
2.介绍本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并让学生阅读课文。
3. 教学环节1.回答问题,教师把问题让学生进行自我检查和回答,并加以点拨和讲解。
2.以口头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小草如何保护自己。
3.梳理文章中的词语,并了解其含义。
4. 课堂练习1.分组练习,由学生进行小组内口头表达,介绍小草的保护方式。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三篇】《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会认“旋、蒲、降”等12个生字,会写“豆、纷”等10个字。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在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他们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和欲望。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或课文插图。
2.学生准备:课前观察蒲公英、苍耳、豌豆这几种植物的样子,了解这几种植物是用什么办法传播种子的。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千姿百态的植物点缀着美丽的大自然,装扮着我们的生活。
植物王国的奇事,也十分有趣。
那么,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如何一年年生长、繁殖,让绿色铺满大地的呢?读了《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你就会找到问题的答案。
(板书课题:植物妈妈有办法)(设计意图:通过启发谈话,利用阅读期待,能够激发学生乐意阅读的欲望。
)二、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内容1.教师范读课文。
播放相关蒲公英、苍耳、豌豆怎样传播种子的配乐录像片,教师伴着生动的画面、美妙的音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听读课文后讨论:你从这篇课文中知道了什么?2.学生自读课文。
(1)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要把课文读准确、读流利。
(2)小组轮流读课文,达到读得准确、读得流利的,由小组长为他打上“☆”,没有达到要求的,再把课文多读几遍。
(3)展开“我会读”的竞赛。
鼓励学生走上讲台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后评议。
3.讨论: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听读、自读、互读、赛读等多种形式的读,不但强化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知,而且能够让学生在读书活动中分享学习的快乐,提升“我会读”的自信心。
)三、识记生字,练习写字1.识记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先勾画出生字,再想一想:我准备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2)小组交流,互帮互学。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范文(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范文第【1】篇〗[教材简介]:这篇课文以拟人的手法,诗歌的形式,传授了植物传播种子的知识,同时也说明了孩子长大了应当离开妈妈独立生活的道理。
[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知识,明白孩子长大了应当离开妈妈独立生活的道理。
2、认识汉字15个,会写8个生字。
3、练习有语气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1、认读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在朗读中了解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预习作业]:收集有关植物传播种子的知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激发学生探究兴趣1、出示或课件:火车开了,大家背着行囊去旅游;草原一望无际,牛马撒蹄奔走;天空湛蓝,鸟儿四处飞翔。
2、他们靠什么去旅行?人、马脚鸟翅膀3、出示一棵树,一棵花,那它们怎么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
二、初读课文1、根据拼音,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丢字。
2、同桌互读,取长补短。
3、四人合作,由小组长检查读的情况,并填写记录卡。
4、教师出示词语卡片,抽学生认读。
三、学习课文自学1、轻声读,课文有几小节?2、读自己喜欢的小节,每小节告诉我们什么?组内交流孩子们,为什么要离开家?他们是怎样离开妈妈的?组长汇报教师小结四、发散思维同学们,植物妈妈还有什么办法?①甜美的果实让人和动物吃后,种子不被消化排出体外,落在地上,就会生根发芽。
②风儿会吹柳絮、杨花。
③蓖麻、栗子也穿着铠甲。
……小结:植物真是神奇呀,希望大家以后要细心观察,学到更多的知识。
五、诵读1、想像练读。
同桌练读,取长补短。
2、教师范读。
学生倾听,学习技巧。
3、情感朗读。
指名朗读,交流情感。
4、同学评读。
朗读评议,再次体验。
5、小组赛读。
小组比赛,升华情感。
六、背诵1、自己练习背诵2、同桌互相背诵。
第二课时一、朗读朗读这首诗,读出一定的语气。
第三课植物妈妈有办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12个生字及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会写4个生字,认识多音字“为、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一些方法。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
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
1、读句子划去括号申不合适的字。
1)“仙桃石”是黄山岩石中的一种(其、奇)石。
2)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鸡蛋的形(壮、状)又各不相同。
3)课程表里的各门功课都要学好,其中语文、数学(尤、龙)为重要。
4)人能产生(巨、具)大的力量。
2、在括号里对上合适的词语。
()的云海()的山峰()的画家()的风景()的岩石()的雄鸡
二、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秋天是植物种子成熟的季节,种子宝宝要告别妈妈开始自己的生活,你们想知道植物妈妈是用什么好办法来送别自己的孩子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
板书课题。
出示学习目标:
三、初读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请你边听边想,想想课文中讲了哪几种植物妈妈送孩子出去旅行,用“——”标出。
按提示回答:(1)课文中讲了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植物。
(2)课文中讲了三种植物,有______、______和
______。
2、自由读课文
3、同桌互读课文
4、做找朋友的游戏:同桌互认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5、扩词练习【小组让学生扩词,其他学生跟读】
四、随文检查生字:
1、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wéi)家。
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什么办法?
旅lǚ组词:旅行
2、出示:蒲、降、娃、纷(认读出示拼音)
蒲:图片、组词蒲公英。
降落伞:图片组词。
娃:音节、组词。
纷:音节、组词。
出示句子: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
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3、出图:带刺的苍耳
苍、洼、啪、炸、蹦(出示音节认读、组词)
出示句子: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它让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
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孩子们就能去田野﹑山洼。
出示:豌豆妈妈更有办法,她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
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就蹦跳着离开妈妈。
4、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不信你就仔细观察。
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
(说一说这....类的词语)
5、读生字歌谣。
小小蒲公英娃呀,乘者降落伞飞呀,纷纷旅行到山洼呀。
小小苍耳娃哟,带刺铠甲穿呀,挂住皮毛跑山洼呀。
小小豌豆荚呀,啪的炸开蹦跳离开哟。
小朋友们细观察,探究植物奥秘呀。
6、考考你。
降蹦苍纷洼娃蒲啪旅炸察识
“洼、娃”比较异同,编字谜说说和圭字相关的汉字。
“有女就是娃,有水成坑洼,有手把画挂,有口是好哇,有虫变青蛙,有人是最佳。
”
7、我会正确地、流利地读课文。
(单独读、合作读、小组读等)(1)开火车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美读,要求读得有感情。
(3)自由读给喜欢的小伙伴听。
(4)看植物名称读出相对应段落。
五、小小书法家,书写要规范。
1、今天老师要教大家4个生字,是哪四个字呢?
2、指名读,组词。
3、自由“读帖”,说说你的发现。
已—己,字形相近,提示编儿歌区别。
4、师范写“识”这个字,学生仿写,练写这四个字。
师生评价。
六、总结:
大自然还有许多奥秘等着大家去探索和发现,希望大家课后多到大自然中去走走,去看看蓝天、白云,去了解更多了不起的植物妈妈。
七、课后检测:
完成小状元p5:1、4、6
板书设计:
3、植物妈妈有办法
蒲公英苍耳豌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本课的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解释指定词语,会写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热爱的情感和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知道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知道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
1、出示字词卡片,读准字音
蒲公英旅行娃娃纷纷苍耳山洼炸开蹦跳观察
降落伞就得知识乘着带刺铠甲豌豆不信豆荚
已经如果准备好办法啪的一声四海为家许许多多
2、导入课题:
3、出示学习目标:
二、朗读感悟:
1、学习课文第1节。
(1)默读,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用“?”标出)
(2)重点理解:“孩子”、“长大”、“四海为家”、“旅行”四个词语各表示什么意思?孩子:在本课指的是植物的种子。
长大:是指种子已经成熟。
旅行:文中指植物的种子传播出去。
四海为家:指的是种子到处生根发芽。
(3)指导感情朗读。
(4)这节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课文讲了哪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2、学习课文第2节。
(1)自由读课文,找出疑难问题。
(2)学生质疑,全班讨论释疑。
蒲公英的种子是怎样的?为什么离开妈妈?
结合理解重点词语:降落伞
观察实物,问:这里的降落伞指什么?(一朵毛茸茸的小花)纷纷:实物演示,让学生说一说种子是怎样飞的。
(一个紧跟着一个没有顺序地随风飞去。
)谁能用“纷纷”说一句话。
准备:用准备说一句话。
这里为什么说“准备”?(种子的毛茸茸小花是从蒲公英的孕育生长过程中具备的)。
(3)乘着风:投影出示“乘”的三个意思:读一读,选择正确答案。
(画√)
a)搭坐公共交通工具。
b)表示利用条件。
C)登,由低处到高处。
d)进行乘法运算
(4)填空练习。
蒲公英妈妈为孩子准备了(),孩子()离开妈妈。
(5)小结:蒲公英种子传播需要哪两个条件?板书:降落伞,风吹。
(5)指导感情朗读。
(6)小结学习方法并板书。
3、学习课文第3节。
(1)用学习第2节的方法自学第3节。
先找出疑难问题再四人一组讨论。
(2)汇报自学情况。
重点理解“带刺的铠甲”。
什么是铠甲,在这里指什么?古代士兵身上穿的护身衣,用金属和皮革连缀而成。
学生观察实物,手触感觉它的坚硬。
(3)填空练习。
苍耳妈妈给孩子准备了(),孩子()离开妈妈。
(4)指导感情朗读。
(5)小结并板书:苍耳种子传播需要哪两个条件?(带刺的铠甲、动物带)
4、运用同样的学习方法自学第4节。
(1)自学后做填空练习。
豌豆妈妈给孩子准备了(),让孩子(),豆荚炸开,孩子()离开妈妈。
(2)提问板书:豌豆种子传播需哪两个条件?板书(豆荚、太阳晒)。
(3)指导感情朗读。
()豆荚炸开,孩子们()离开妈妈。
①读原句:豆荚炸开,孩子们离开妈妈。
②填空后再读一读。
③比较你喜欢哪句,为什么?④读第4节。
5、小结2、3、4节内容。
通过前边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种子传播的方法,知道种子传播一要利用自身的条件、二要利用自然界的条件,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孩子”四海为家。
6、背诵课文。
(1)指导背诵的方法。
(2)择段背诵。
(3)同桌比背。
7.学习第5节。
(1)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2)齐读第5节,背诵下来。
(3)为什么粗心的孩子得不到它?
三、总结:
学了《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大家有什么新的收获?大自然还有许多奥秘等着大家去探索和发现,希望大家课后多到大自然中去走走,去看看蓝天、白云,去了解更多了不起的植物妈妈。
四、课后检测:完成小状元P5:2、3、7
板书设计:
3、植物妈妈有办法蒲公英──风苍耳──动物豌豆──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