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专硕与学硕考研难度分析比较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2
专硕和学硕的含金量有什么区别毕业证一样吗
专硕和学硕是两种不同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下文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学硕和专硕的含金量,供参考!
学硕和专硕的含金量一样吗考研难度分析
往年说法,专硕比学硕好考:①专硕大部分是考数学二和英语二,难度上比学硕稍低;②前几年专硕学费高奖学金少,导致报考人数少竞争小。
但是在过去的17年考研似乎并不完全是这样,听到研友吐槽最多的就是机械类,大量专硕高分没书读,不过这只是大家的吐槽,或许夸张了一些,但是部分专业专硕竞争大于学硕是真的,而且近几年专硕招生人数和报考人数日益攀升,导致专硕并不是真的很好考。
关于学硕和专硕的就业
就业问题是我们最关心的,也是纠结选学硕还是专硕的一个难题。
大方向看,学硕和专硕在就业上区别不大,部分企业甚至更偏向于专硕,因为专硕有实习经历,但是并不绝对。
关于学硕和专硕培养方式
据小编所知,关于专硕和学硕的培养方式,有的学校专硕和学硕在同一个实验室一样培养,要求一样的严格。
但是另一部分学校学硕和专硕差别不是一点,专硕课时时间少(可以蹭课),而且老师感觉要求低,不强制发论文,
而学硕要求发表一定层次的论文。
但是专硕可能会有实习要求,比如离校实习一年半以上,并且要求实习单位的证明等。
学硕和专硕的毕业证有区别吗没有区别。
专业硕士毕业后和学术性硕士拿到的毕业证书外观是一模一样的。
专硕和学硕有什么区别?先说结论,大多数专业学硕难考,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当前专硕的趋势呈现扩招状态,而学硕的招生人数本来就少,大多都给了推免(保送生),导致学硕的招生人数比专硕少。
一、学硕的特点1.学硕型硕士(学硕):学术硕士,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为主。
2.学硕偏理论研究,你可以理解为学硕的教学目标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
虽然学硕最终搞学术的也不多,但是在课程的安排上还是有很多理论类的课程的,而且对于研究生期间发论文有强制性要求。
3.学硕一般是读3年,每年学费多数情况下不会超过10000,学校会安排宿舍,不会出现没有宿舍出去租房子的情况。
4.从入学难度上来看,前面讲到了,同一层次学校中,个人感觉学硕比较难,因为招生人数多用于推免。
所以留给同考生的名额就很少了。
不信你可以现在随便找一个学校,甚至很多学硕一个专业只招收2-5人不等,能招20+的已经是个别了。
一些名校热门专业录取比例甚至为70:1,当然不能全部以偏概全,入学难度也和学校有关,顶尖院校的专硕比一般院校的学硕难考的多。
5.毕业条件不同,学硕一般要发研究型论文,而且毕业论文必须选择学术论文,不能选择毕业设计、调研报告、策划之类的。
二、专硕特点1.专业型硕士(专硕):培养具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工作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2.专硕篇实际应用,专硕对于研究生期间是否发论文每个专业不一样,大多是导师来安排。
但总体上没有像学硕那么高,论文有没有应该不影响毕业。
因为专硕以培养实践性人才为主,所以在课程的安排上除了理论类课程之外,还有实践性、操作性的课程,而且比较重视实习和就业,专硕第一年大概率会把所有的课程全部上完,第二年主要是去实习。
3.专硕2年-3年制,像计算机、法硕等专业类硕士都是读3年的,因为2年实在不能干什么。
学硕的学费一般高于专硕,在10000-100000不等,大多在20000左右,有些一线城市的学校可能不给专硕提供宿舍,比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
专硕跟学硕有什么区别,一文教你如何辨别专硕跟学硕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考试难度、调剂原则、培养方向、培养方式、学制、导师制度、学位论文要求和读博难度。
如果想具体了解专硕跟学硕有什么区别,那无妨接着往下看吧!1、考试难度在考试科目上,学硕的统考科目大部分是数学一和〔英语〕一;而专硕的统考科目大部分是数学二或数学三和英语二;(也有部分学校专业考数一,英一)因此学硕的整体考试难度会相对高一些,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硕就比专硕难考,原因有二:·学硕难度较高,因此整体分数相比专硕会低一些;·专硕难度低,但是报考人数较多,竞争更加激烈。
2、调剂原则学硕与专硕调剂要遵循以下几条原则:·大部分学硕都可以调剂到专硕;·除了“临床医学〞专业,绝大部分专硕都不可以调剂到学硕;·专业性太强的专硕(法律、〔管理〕类)不接受学硕调剂。
3、培养方向学硕——培养方向的是理论研究型科研人才,职业目标是大学教师、科研机构研究人员等顶尖人才,因此更加着重同学的自主科研能力、科研思维、理论知识储备。
专硕——培养方向是有高度职业素养的施行型人才,职业目标是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因此更加注重同学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执行能力。
4、培养方式学硕—课程设置更侧重理论知识学习,培养同学的科研能力和学术素养,有些高校甚至要求同学要发表过高质量论文才干毕业,在学期间,导师也会带同学做一些科研项目。
专硕—课程设置更侧重施行,以实际职业必须求为导向,提升同学理解并应用知识的能力,更加注重于理论与施行的结合,在学期间,一般都会要求同学要有施行经验,导师也会提供一些施行渠道。
5、学制一般而言,学硕的学制是3年,专硕是2-3年。
专硕学时较短于学硕,而且专硕在校期间还要兼顾学习知识和施行,因此相对而言时间会比较紧张。
6、导师制度学术硕士—单导师制度,由于学习重点是理论知识,因此只有校内一个导师,主要负责同学的日常课程教学、课题研究指导、论文指导以及在学期间的全程指导,同时在同学完成论文后,还要对同学做一个客观、准确、全面的评估。
(上一篇:西工大机械设计复习资料)大家好,很高兴大家能看到我这篇文章,这篇文章主要针对西工大等一等工科类院校考研学生关于报考学硕还是专硕的解析。
为什么要这么早让大家了解到考研中的一些常识呐,主要是因为虽然离报考很远,但是学硕和专硕在考研中试卷的不同(主要是数学和英语),将导致大家现在复习的方向和深度。
首先要让大家了解到是学硕和专硕的区别。
很多同学只是泛泛地知道一下几点:专业硕士偏实践,是两年,学硕很高大上,貌似是做科研的。
1、学制不同。
学硕大多3年,专硕都是2年。
2、考试难度不同。
学硕英语难些,专硕相对容易些(专业课亦同)。
3、学硕有公费或奖学金,专硕一般没有4、培养方式不同。
学硕以理论为主,专硕以实践为主。
5、专业硕士偏实践,是两年,学硕很高大上,貌似是做科研的。
学硕和专硕在大家没有上研究生的时候,主要只能知道条条框框里写的一些区别(这方面只是需要大家自己去了解)。
我先说说我自己的考研过程吧,我当时也只是知道这些,整体感觉学硕很高大上,貌似是做科研的,而专硕貌似低一个等级啊,对于本来就对自己要求严格的我来说,我毫不犹豫地朝着学硕奋斗,想着学硕考不上也至少能还能转专硕。
所以本人是一条路走到黑啊,但是我的坚定并不代表我在闭门造车。
我身边有很多同学一开始就准备报专硕的。
看这人家那么薄的复习全书,再看看我的,简直是醉了。
在本人一路走来后,发现自己是多么的不明智,要是当时能了解更多考研知识,就不用走那么多弯路了,下面我就主要几点说说我后来才知道的西工大考研学硕和专硕的情况。
1、西工大考研,对于大部分专业学硕考的是数一英一,专硕考数二英二,比较下来,专硕的数学和英语都简单很多啊,数二是不考概率论不说,高数后半部分有大半本书都不考啊。
这对于数学英语薄弱的同学简直是福音啊。
2、西工大一旦考取成功,你会发现你的师兄弟有的是专硕,有的是学硕,连宿舍都不分。
无论是专硕还是学硕,上同样的课,同一个导师下边干得的是同样的活。
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哪个好考哎呀,说起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这可是让小生我头疼了好一阵子呢!毕竟,这两个硕士学位对于我们这些莘莘学子来说,可不是一个小问题啊!不过,既然小伙伴们这么关心这个问题,那小生我就来给大家好好讲讲吧!咱们得先了解一下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的区别。
专业硕士呢,主要是针对某一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进行深入研究的,比如说工程、医学、法律等等。
而学术硕士呢,主要是培养具有较高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的人才,他们需要在某一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发表高质量的论文。
那么,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哪个好考呢?这个问题嘛,其实要分情况来看。
如果小伙伴们是想要在职场上提升自己的竞争力,那么专业硕士可能更适合你们。
因为专业硕士的课程设置更加实用,能够让你们更快地掌握一门技能,从而在职场上获得更好的发展。
而且,专业硕士的学制相对较短,一般只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就可以拿到学位。
这样一来,小伙伴们就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当然啦,如果小伙伴们是对某一领域有浓厚兴趣,想要在这个领域进行深入研究的话,那么学术硕士可能更适合你们。
因为学术硕士的课程设置更加注重理论研究,能够让你们在某一领域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而且,学术硕士的学制较长,一般需要三到四年的时间才能拿到学位。
这样一来,小伙伴们就有更多的时间去深入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么,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到底哪个更好呢?这个问题嘛,其实没有绝对的答案。
关键还得看小伙伴们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
如果小伙伴们对某一领域有浓厚的兴趣,并且希望在这个领域有所作为的话,那么学术硕士可能更适合你们。
反之,如果小伙伴们更看重实际应用能力,希望在职场上能够更快地立足的话,那么专业硕士可能更适合你们。
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各有优劣,关键还得看小伙伴们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
不过,不管选择哪一种硕士学位,小伙伴们都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在未来的职场上取得更好的成绩!哎呀,说了这么多,我都快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那些正在为选择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而烦恼的小伙伴们。
考研专硕学硕的区别!以及过来学长建议!01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专硕,什么是学硕!学硕:学术型硕士,偏重学术理论研究。
中国学术型学位按招生学科门类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13大类,大类下面再分为88个一级学科,88个一级学科下面再细分为300多个二级学科,同时还有招生单位自行设立的760多个二级学科。
专硕:专业型硕士,偏重实际操作能力。
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专业硕士更偏重技术实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培养方向不同学术型硕士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未来职业发展方向也更偏向于科研、留校任教等。
专业型硕士是国家为了弥补学术型硕士的不足而新增的一种硕士,培养的是市场紧缺的应用型人才。
2、招生条件不同学术型硕士不需要报考者有工作经历,应届生/往届生均可报考;专业型硕士除了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和旅游管理这4个专业必须要求报考者具备一定工作经验以外,其他专业应届生也可以报考。
3、考试难度不同考试难度可以分两个维度来看,第一个维度是考试内容:各个专业的初试考试内容有所不同,学术型硕士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如哲学、法学、文学等门类,考试内容一般为政治、英语一和两门专业课。
第二类如教育学、历史学、医学等门类,考试内容一般为政治、英语一和一门专业课。
第三类如理学、工学、经济学等门类,考试内容一般为政治、英语一、数学一/二/三和一门专业课。
专业型硕士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如金融、税务、保险等专业,考试内容含四门,一般为政治、英语二和两门专业课部分专业将其中一门专业课换成经济类综合/数学三,部分专业将英语二换成英语一,具体请参照各专业要求,第二类如会计、审计、工商管理等专业,考试内容为两门,分别是管理类联考和英语二。
第二个维度是招生名额,学术型硕士每个专业招生名额较少,一般不超过10个;专业型硕士招生名额一般比较多,某些专业甚至有上百个名额。
2019考研:学硕及专硕的横向纵向比较很多想要考研的同学们对于很多考研常识类的知识并不是很了解,凯程考研郑老师就为大家一点点的进行普及,下面是考研学硕与考研专硕有什么不一样?凯程考研希望大家能够正确认识考研常识,对备考有很多帮助。
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
学术型硕士是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
本科阶段所有专业基本都有对口硕士点,并且分的更细,目前有数百个分支方向。
培养方向不同学硕是以培养科研人才为主,职业目标为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研究人员,侧重理论教育。
学生毕业后可获取学历、学位双证,社会认可度比较高。
和专硕相比,学术型研究生理论知识充足,但实践和应用能力欠缺,动手能力相对较弱。
专硕侧重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最突出的特点是学术性和职业性相结合。
主要培养在某个专业或某一行业领域具有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同时具有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且具有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一般获得专硕学位的人往往从事比如工程师、会计、律师这一类以实践为导向的工作。
学制不同从学制来说,全日制专业型硕士一般2~3年,其中不少于半年的实习期;而全日制学术型基本上以学习理论为主,学制一般为3~5年。
而在校的主干课程基本上是完全一样,生活、学习与导师培养方式等等都没太大区别的。
毕业后学历含金量相同全日制专业硕士与学硕一样可以拿到学位证书和专业证书"两证",然而在职专硕只能获得学位证书。
但从2010年起,很多学校在职专业硕士也可以获得学历证和学位证"双证"。
同时由于专业硕士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强,再加上有些高校已经达到了专、学硕士1:1的招收比例,政府和学校的重视程度让专硕的含金量得到提升。
学硕和专硕并没有哪个好哪个坏的说法,只不过是适应的人群不同,如果你想要通过硕士这个文凭找到一个好的工作,比较注重实际运用,那么就建议你报考专硕;如果你比较注重学硕,希望未来发展偏向研究那么就建议你报考学硕。
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哪个好考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哪个好考?这是一个让许多考生和家长头疼的问题。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详细分析一下这两种硕士学位的区别,帮助大家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
我们来看一下专业硕士。
专业硕士是针对某一特定领域的专业人才进行培养的,它的课程设置更加注重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而学术硕士则更注重理论研究,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和独立思考能力。
从这个角度来看,专业硕士更适合那些希望直接从事实际工作的人,而学术硕士则更适合那些希望从事研究工作或者继续深造的人。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两种硕士学位的考试难度。
一般来说,专业硕士的考试难度相对较低,因为它的课程设置更加实用,考试内容也更加贴近实际工作。
而学术硕士的考试难度相对较高,因为它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能力。
这并不是绝对的,具体还要看各个学校和专业的实际情况。
再来看一看两种硕士学位的学习时间。
专业硕士的学习时间通常为2-3年,相对来说比较短。
而学术硕士的学习时间通常为3-5年,相对较长。
这主要是因为学术硕士需要完成一定的课程学习和论文写作任务,所以学习时间会更长一些。
我们来谈谈两种硕士学位的就业前景。
从目前的就业市场来看,专业硕士的就业形势相对较好,因为它更加贴近实际工作,更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
而学术硕士的就业形势相对较差,因为它更注重理论研究,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研究工作中。
这并不是绝对的,具体还要看个人的兴趣和能力。
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各有优缺点,具体选择哪一种还要根据个人的兴趣、能力和职业规划来决定。
希望我今天的分析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考研学硕与专硕哪个分数线高考研学硕与专硕哪个分数线高?考研学硕与专硕哪个分数线高?学硕分数线一般较高,学硕300分相当于专硕50分左右。
那么今天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一下考研学硕与专硕哪个分数线高,我们一起看看吧!什么是学硕和专硕?学硕,即学术型学位硕士,拥有学术型学位,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为主。
专硕,即专业型学位硕士,拥有专业学位,专业学位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型与职业性紧密结合。
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一般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师、建筑师、医师、教师、律师、会计师、林业、艺术专业等。
一句话概括就是:学硕比较偏向理论研究,主要培养学术型人才,而专硕比较偏向实践操作,旨在培养应用型人才。
学硕和专硕有什么区别?① 培养目标不同学硕主要培养学术研究人才,专硕主要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② 培养方式不同学硕的学制一般为3年,专硕的学制一般为2-3年,学硕课程注重基础理论的学习,重点培养从事科学研究创新工作的能力与素质,一般在毕业时是需要发表高质量的论文的。
专硕的课程是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核心是为了提高综合素养与应用知识的能力,一般专硕的论文没有学硕的要求高,会在导师的带领下参与一些实习项目。
③ 学费不同学硕学费一般是8000元/学年,不同专业可能有所不同,而专硕的学费不同专业之间差别较大,举个例子,计算机专业专硕学费一般是1-1.5万元/学年,而MBA的学费普遍需要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元。
④ 读博方式不同学硕可以申请直博,不用参加全国统考。
而专硕一般没有办法硕博连读或直博,若想读博的话只能在毕业后参加全国统考,才能取得博士入学资格。
录取比例历年分数线学硕分数线一般较高,因为去除保研同学的名额,留给学硕的考研名额没有专硕多。
但近几年许多院校出现了学硕报考人数少,导致学硕过线就招收的现象。
专硕分数线一般要比学硕低,但近几年不少院校也出现专硕分数线高于学硕的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现在专硕越来越火热,报考人数跟不上院校扩招的比例,导致专硕竞争非常激烈,因此报考某所院校的学硕还是专硕,这个问题是需要根据历年报录比与分数线来衡量的。
直到研究生毕业才知道,“学硕”和“专硕”的区别,幸好没选错随着我国对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视,学历的含金量变得不同,大学本科的地位有所下降,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踏上考研之路。
显然很多同学是由形势所迫,对于考研他们一无所知,只知道考上研究生对就业有好处,致使很多同学在上岸之后后悔莫及。
直到毕业后才知道,“学硕”和“专硕”的差距很大,希望你没有选错其实考研分为很多种,比如跨专业考研和非跨专业考研,对于本科专业不理想的同学来说,跨专业考研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不过跨专业考研的难度比较大,需要同学们做好充足准备,对学生的整体要求都比较高。
除此之外,考研还分为学硕和专硕,其差别不止一星半点,打算考研的同学要提前了解,很多同学因为没有弄清楚,导致上岸之后十分后悔。
学硕和专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不同,同学们要高度重视。
招录人数不同通常来讲,学硕的录取率要远远低于专硕的录取率。
教育部门扩大研究生的招生数量,考研又是一个比较严格的考试,因此将专硕的录取比例提高。
很多同学成功上岸的也都是专硕,学硕的录取比例相对来说比较少,自然优势没有专硕明显。
考试难度有差异考研英语一般分为一和二,学硕的考试难度比较大,专硕比较简单,英语“一”的难度要比英语“二”的难度大,专硕考的是英语“二”,学硕考的是英语“一”,主要体现在英语上,其它科目的难度相当,并没有太大的差距。
发展方向略有不同学硕和专硕还有一个本质的区别就是培养方向的不同,学硕主要培养研究型人才,专硕主要侧重技术型人才的培养。
由此二者的发展方向自然有所差异,专硕毕业的同学大多数以医生、老师和工程师等,而学硕毕业的同学会以科研人员以及大学老师和教授为主。
过来人告诉你,学硕和专硕应该如何选择?对于考研党而言,专业和学校的选择十分关键,既要考虑未来专业的发展前景,还要考虑学校自身的实力状况。
大部分考研的同学都是希望自己可以拥有一份好的工作,因此选择热门的专业十分关键,如果大学本科专业不理想,可以考虑跨专业考研。
2019专硕与学硕考研难度分析比较
2017年大学毕业季即将来临。
应届生就业难问题,并非偶然。
公务员考试为广大正在苦苦寻找工作的学子们,提供了一次就业机会。
但是,最近几年公务员考试的门槛也在不断提高,要求报考条件是研究生学历的越来越多,尤其是想考上好单位,就得先考上研究生。
就业难、公务员考试门槛提高,双重因素导致社会上报考研究生的人数不断被刷新。
2017年全国报考人数已创12年来考研人数新高,受社会发展、国家政策和现今经济形势等多个因素共同影响,预计2018考研人数将会持续大幅增长。
如何从这百万大军中脱颖而出,顺利考入心仪高校读研?日前,世纪凯程教育科技集团旗下的武汉凯程辅导学院,在武汉体育学院体育馆隆重推出了“第23届凯程教育集团2018考研万人公益讲座”。
享誉业界的何凯文、汤家凤、任燕翔、刘一男、谭剑波、万磊、常成等7位全国顶级考研辅导名师齐聚武汉万人讲座现场,线上线下与全国百万学子畅谈考研那些事儿,破除各位学子心中的迷茫,指导考生做好复习规划,分析2018考研最新动态。
研究生非全日制纳入统考带动报考人数大幅上升
据凯程考研教学研究院教育大数据显示,2017年,在职研究生首次纳入统考(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按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下达研究生招生计划),导致研究生报名人数大幅增长,江苏、北京、辽宁、黑龙江、江西等地人数增幅分别达到24.8%、20.8%、20.2%、18.6%、18.5%。
2017年研究生报名总人数达到201万,增长率为13.6%。
从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实施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工作以来,在职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
在2006-2015年的10年中,在职研究生招生规模比较稳定,基本保持在每年15万人左右。
但是在学研究生规模增长迅猛,2006年仅为29.1万人,到2015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在学研究生已经达到58.8万人,是2006年在校生规模的2倍。
2016年9月14日,教育部正式下发《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12月1日以后录取的研究生从培养方式上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区分,其学历学位证书由原来的只颁发学位证书(单证)改为同时颁发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双证)。
在职研究生考试纳入统考,这一政策调整很大程度上带动了2017年研究生报考热,多地非全日制报名人数占比超过10%。
专业硕士报考人数逐年增加公务员考试学历门槛提高
凯程考研教学研究院相关研究人员表示,根据国家政策,一些重点大学在逐年扩大研究生招收比例,是研究生报考人数逐年增加的原因之一;同时专业硕士的增加也是一个原因。
专硕从2009年才开始招收全日制学生,短短几年时间里,发展很快,随着培养目标以及重应用的特点被越来越多的考生重视,专硕被越来越多的人选择。
我国《公务员法》虽然并没有提出具体的学历要求,然而,在国家和各地公务员招考中,几乎都提出明确的学历要求,导致近些年来我国各级公务员考试的门槛不断提高,在公考岗位需求表中,要求报考条件是研究生学历的越来越多,尤其是一些好岗位,所以想考上好单位,就得先考上研究生。
因此,对于一些学生而言,考公务员才是他们读研期间的现实大事,考研、读研成为了“考公”的“跳板”。
考取概率低于总概率专业硕士难度更大
2016年全国考研报考人数为1770000人,招生计划为574300,总考取概率约为0.32。
2016年全国考研报考人数中,专业学位报考人数为850000,招生计划中专业学位招生规模为252272,考取概率为0.27。
2016年全国考研报考人数中,学术硕士学位报考人数为920000,招生计划中专业硕士学位招生规模为322028,考取概率为0.35。
为此,凯程考研教学研究院提醒广大学子:与学术硕士相比,专业硕士考取难度更大。
如何行动?想好这五点再作决定
考研要不要报辅导班,报哪家?这个问题,每年都困扰着大批的考研学子。
凯程集团每年都会在全国各地举办大型的公益讲座,让线上线下数十万学子受益,参加过公益讲座的同学对考研的考查方式、备考策略、复习阶段、心态调整、院校选择等都做到了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对他们的复习也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凯程考研教学研究院认为,报与不报班,不能一概而论,对于学霸和学渣,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报一个合适自己的辅导班,作用非常明显。
但是,个人情况不一,大家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考生可以从自身基础、学习能力、自觉性、目标院校、报辅导班能得到什么这五点,来决定自己是否需要报、报哪种考研辅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