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成本理论高鸿业
- 格式:pdf
- 大小:2.62 MB
- 文档页数:8
第二章 需求、供给、均衡价格第一节 需求 一、需求(一)需求的含义:需求是有支付能力的需要,是一定条件下人们愿意且能购买的商品量(Q d )。
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的各个人需求总和,构成市场需求。
(二)需求函数:一定时期内人们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受各种因素影响,并随这些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这种因果关系叫需求函数。
个人对某种商品听需求函数用公式表示是:P i :商品本身的价格。
I :消费者收入。
正常商品与低档品。
T :消费者偏好。
P j :相关商品价格(1)替代品价格P s ;(2)互补品价格P c ; P e :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X :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 (三)需求价格函数 1、需求价格函数 :影响需求量的各种因素可分为价格因素(P ),与非价格因素( )两类:不变时需求量仅随商品自身价格的变动而变动。
这称为需求的价格函数:2、需求表与需求曲线3、需求定理(四)需求量与需求价格 给定需求曲线时:(1)与即定价格对应的需求量,叫需求量Qd :(2)与各对应的数量对应的价格,叫需求价格Pd 。
需求价格是买者购买商品愿支付的最高价格。
说需求是价格的函数,严格说是需求价格的函数,即:(五)需求价格函数与反函数:),,,,,(X P P T I P f Q e j i i d =),(P f Q d α=αα)(P f Q d = 5 4 322 35 QdP••••DP Qd βα-=)(d d P f Q =P Qd βα-=Q Pd ββα1-=(一)需求变动商品本身价格不变时,其他因素变动造成需求量变动,叫需求变动。
在图上,表现为需求曲线移动。
(二)需求量变动其他因素不变时,商品本身价格变动造成需求量变动,叫需求量变动。
在图上,表现为需求量沿需求曲线上下滑动。
三、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市场需求的含义:同时同市场个人需求总和第二节 供给 一、供给(一)供给的含义:供给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量 (二)供给函数一定时期某种商品供给量Qs 随各种因素而变化的 因果关系,叫供给函数,公式是:Qs=g(P,C,W,A,Pe,L,Y)1.商品自身价格P与供给 2.商品生产成本C与供给3.成本取决于要素价格W与生产技术A。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五版答案第二章1. 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d=50-5P,供给函数为Q s=-10+5P。
(1)求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 d=60-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 s=-5+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4)利用(1)、(2)和(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5)利用(1)、(2)和(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解答:(1)将需求函数Q d=50-5P和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50-5P=-10+5P得P e=6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需求函数Q d=50-5P,得Q e=50-5×6=20或者,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供给函数Q s=-10+5P,得Q e=-10+5×6=20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6,Q e=20。
如图2—1所示。
图2—1(2)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Q d=60-5P和原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60-5P=-10+5P得P e=7将均衡价格P e=7代入Q d=60-5P,得Q e=60-5×7=25或者,将均衡价格P e=7代入Q s=-10+5P,得Q e=-10+5×7=25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7,Q e=25。
如图2—2所示。
图2—2(3)将原需求函数Q d=50-5P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供给函数Q s=-5+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50-5P=-5+5P得P e=5.5将均衡价格P e=5.5代入Q d=50-5P,得Q e=50-5×5.5=22.5或者,将均衡价格P e=5.5代入Q s=-5+5P,得Q e=-5+5×5.5=22.5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5.5,Q e=22.5。
1:机会成本:当把一定经济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些产品生产上最大的收益就是这种产品生产的机会成本。
3:经济学需要解决的问题是:(1),生产什么物品和劳务以及各生产多少(2),如何生产(3),为谁生产这些物品和劳务(4),现在生产还是将来生产2:生产可能性边界:指在既定的经济制度、经济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各种产品最大产量的组合,又称为生产可能性曲线。
3:需求弹性:即需求的价格弹性,它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弹性系数等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4:均衡价格:是指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等于生产者所提供的该商品的供给量时的市场价格。
5:边界替代率:是指为了保持同等的效用水平,消费者要增加1单位x物品就必须放弃一定数量的Y物品,这二者的比率,既x对y的边际替代率=y的减少量/x的增加量6:无差异曲线:是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效用的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的曲线.7:等产量曲线:指其他条件不变时,为生产一定的产量所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各种可能组合的轨迹。
11: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评价,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意程度8:规模报酬:当各种要素同时增加或减少一定比率时,生产规模变动所引起产量的变化情况。
1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经济社会在某一给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12:最终产品:是指在计算期间生产的但不重复出售而是最终地使用的产品。
13:激励相容:委托人要设计和选择一种办法或者说制度,使代理人能选择一种也能使委托人利益最大化的行为.14: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同收入的比率,这一比率常被用来衡量国家和地区的富裕程度。
15:价格歧视:是指垄断者在同一时间内对同一成本的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收取不同的价格,或是对不同成本的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收取相同的价格。
问答题:2:什么是需求规律?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反向的依存关系,即,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这就是所谓的需求规律.3:试简析影响需求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