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对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进行简要论述,阐述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思想、基本问题、方法等,介绍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和研究方法,最后简要指出当前微观经济学理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理论发展。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框架;缺陷与发展

试述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及理论框架

1.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及其理论框架

1.1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微观经济学又称现代微观经济学,主要以马歇尔的新古典经济理论为框架,即在给定资源稀缺程度或生产力条件下,以单个经济单位(消费者、厂商、要素所有者和政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同时也将古典经济框架下的一些问题:分工与专业化及组织结构重新引入新古典经济理论为框架加以分析和讨论,如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学习效应、科斯定理等,当然随着理论的深入发展和现实解释的需要也引进一些新的理论(信息经济学、博弈论、市场失灵、政府失灵、不确定条件下的消费选择等),是对新古典经济理论为框架进行重要的补充的一门社会科学。

1.2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框架

微观经济学通过对个体经济单位的研究来说明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作用。市场机制亦称价格机制,其基本的要素是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各自追求自身最大经济利益的行为,通过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供求关系联系起来,形成单个市

场供求相等的均衡状态。在此基础上,微观经济学进一步说明在所有单个市场的供求都相等的完全竞争市场经济的一般均衡条件下所实现的有效的资源配置,以及为克服资本主义现实经济中的“市场失灵”所制定和执行的微观经济政策。

2.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思想、基本问题及其根本解决方法

一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思想主要在于论证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能够实现有效率的资源配置。通常用英国古典经济学亚当·斯密在其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提出的,以后又被称为“看不见的手”的原理,来表述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思想。

二是微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主要是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等。

三是基本问题的根本解决方法有:第一、资源配置的有效性。由于资源是稀缺的,在资源配置时既要考虑其目标也要考虑其效率,因为资源配置目标的实现依赖于资源配置效率的不断提高,同时资源配置的效率直接影响到一个社会的经济效率;第二,资源配置的方式。主要有计划、市场、风俗习惯等。

3.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及研究方法

3.1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1)资源的稀缺。资源相对于人类无穷的消费欲望而言总是有限的。

(2)理性人。作为经济决策的主体(消费者、厂商、要素所有者和政府)都充满理性,所追求的经济目标体现着最优化原则。具体地说,消费者追求满足最大化,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要素所有者追求收入最大化,政府则追求目标决策最大化。但“理性人”不一定是自私自利的,更不一定是损人利己的。

(3)市场出清。在价格可能自由而迅速下降的情况下,市场上一定会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不存在资源闲置或消费问题。

3.2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主要包括:经济理论与经济模型;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动态分析;平均分析与边际分析;均衡分析。

4.微观经济学的理论缺陷

4.1“理性人”假定

该假定太过于苛刻,现实生活中很难保证人们的所有行为都是理性的,充分量只是“有限理性”,甚至还有大量的“非理性人”存在,也不排除有大量的“利他”行为的存在。

4.2“利润最大化”假定

现实社会中企业追求的往往不是利润最大化,而是“适度利润”原则。

4.3“市场出清”假定

该假定要求市场价格机制必须具有“灵活性”,然而现实社会中的市场价格机制通常是“滞后”的。

4.4“价格决定”理论

微观经济学其核心理论是“价格决定”理论,然而在分析厂商的要素生产时却假定要素的价格是既定,这对微观经济的“价格决定”理论,产生很大的冲击。

4.5“机会成本”的概念

微观经济学引入“机会成本”这一重要概念,采用“机会成本”分析,能够促使各种要素用于最优途径,然而当前的微观经济学在分析厂商的成本理论时,却不是用“机会成本”进行分析讨论,从而使微观经济学在其理论与其目标上产生重大分歧。

4.6“新古典”框架对“古典”框架下的一些问题解释无力

当前微观经济学试图将一些“古典”框架下的经济学问题融入到“新古典”框架下加以讨论和分析,却忽略了“新古典”框架与“古典”框架的基本假设的不同,容易使人产生错误认识,且“新古典”框架下的解释也只是从现象上加以解释,并咩有将其根本原因分析清楚。

4.7效用论

效用的主观性,使得运用基数效用或序数效用来推导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变得主观和不科学。

4.8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理论

一般均衡理论虽然被美国经济学家阿罗和法国经济学家德布鲁里利用集合论和拓扑学等数学方法将其存在性加以证明,但其证明是在其严格的假定条件下进行公理化证明的,现实社会根本不可能达到其假定条件,从而使一般均衡理论的证明丧失其经济学的本来目的;论证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反而被作为对“看不见的手”原理的攻击工具,使得经济学的科学性备受质疑。帕累托最优同样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甚至于经济学家们对帕累托最优本身就存在很大的分歧和质疑。

5.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发展

5.1福利经济理论

主要有外部经济理论、次优理论、相对福利理论、公平与福利交替学说等。

5.2厂商理论

主要有委托代理理论、“适度利润”原则、核心竞争力理论等。

5.3非均衡理论

经济学家们通过对现实社会经济研究,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研究,发现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甚至一些发达国家在某一特定时期内,经济多呈现出非均衡的发展,从而将经济学的研究从均衡理论向非均衡理论,对指导现实社会经济有重要作用,也对均衡理论提出重要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