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考拉宁VS万古霉素
- 格式:ppt
- 大小:1.88 MB
- 文档页数:22
・论 著・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治疗重症革兰阳性菌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祖育娜1,许爱国2(1.郑州市中心医院呼吸ICU,河南郑州450000;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ICU,河南郑州450052)摘要:目的 评价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及开放性试验,对68例重症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分别给予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治疗,以万古霉素为对照,其中试验组34例,替考拉宁针第1天0.4g,1次/12h,静脉滴注;此后0.4g,1次/d,静脉滴注;对照组34例,万古霉素1.0g,1次/8h,静脉滴注,疗程10~21d。
结果 试验组痊愈率、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分别为55.9%、85.3%、89.2%;对照组分别为55.9%、88.2%、88.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9%和11.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替考拉宁治疗重症革兰阳性菌感染安全有效,对临床高度怀疑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或肠球菌感染时,可考虑初始经验性使用。
关键词:替考拉宁;万古霉素;革兰阳性菌中图分类号:R97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529(2010)0420552203T eicoplanin and V ancomycin in T reatment of SevereG ram2positive B acterial Infections:A Clinical EvaluationZU Yu2na3,XU Ai2guo(3T he Fi rst A f f ili ated Hos pit al,Zhengz hou U ni versit y,Zhengz hou,Henan450052,Chi na) Abstract:OB JECTIVE To study the safety and efficiency of teicoplanin and vancomycin in treatment of severe Gram2positive bacterial infections.METH ODS In the randomized,controlled and opened clinical trial,68patients with severe Gram2positive bacterial infection were treated with teicoplanin and vancomycin.They were equally divided to receive once daily dose of0.4g teicoplanin with twice daily dose for the first day given by inf usion for10 -21d or3times daily dose of1.0g intravenous vancomycin for10-21d.RESU LTS The cure rate,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bacterial clearance rate were55.9%,85.3%and89.2%,respectively,for teicoplanin group55.9%,88.2%and88.2%,respectively,for control group.The adverse drug reactions occurred in teicoplanin group was2.9%and in vancomycin group was11.8%.CONC L USIONS Teicoplanin is a highly effective and safe for severeGram2positive bacterial infections.In highly suspected infections with meticillin2resistant staphylococci or enterococci,teicoplanin can be a choice for initial treatment.K ey w ords:Teicoplanin;Vancomycin;Gram2positive bacteria 替考拉宁是继万古霉素后研制的治疗革兰阳性球菌的糖肽类抗菌药物,对于革兰阳性菌,尤其是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治疗MRSA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目的:对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治疗下呼吸道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分析。
方法:搜集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医院25例应用替考拉宁和30例应用万古霉素治疗下呼吸道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肺部感染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对临床分离菌进行体外药敏试验。
结果:对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治疗下呼吸道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肺部感染感染的疗效有效率为72%和73.3%,细菌的清除率为77.78%和81.82%,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9.56%和13.59%,两组的试验的结果毫无统计学意义;平均的治疗时间替考拉宁(9.56±3.11)d,万古霉素(14.95±8.36)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对两组患者的痰进行培养后所得的50株MRSA均呈现极高的敏感性。
另外,两组中都有较少的患者都出现过肝功能升高的症状。
结论:替考拉宁治疗MRSA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较好,且安全可靠;而替考拉宁相对于万古霉素的使用时间较短。
标签:替考拉宁;万古霉素;下呼吸道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下呼吸道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的感染传播途径广泛,容易在院内流行,而且致病性强,病死率高,耐药率逐渐上升,而糖肽类抗菌药物的应用为临床医疗的重要解决方案。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搜集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医院25例应用替考拉宁和30例应用万古霉素治疗下呼吸道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肺部感染的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包括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在21-85岁。
所有的患者在经过检查后确诊为MRSA感染,并患有2种左右的基础疾病,如脑血管意外、冠心病等。
患者在经过痰培养后被确诊为MRSA,有25例患者接受替考拉宁进行治疗,平均年龄(60.25±21.54)岁;40例患者接受万古霉素进行治疗,平均年龄(56.41±17.21)岁,两组患者之间的年龄差距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目的探究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的临床效果以及用药安全性。
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间收治的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53例作为实验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7例给予替考拉宁治疗,对照组患者26例给予万古霉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基本治愈10例,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5.19%,对照组患者基本治愈7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0.77%,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P>0.05,不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
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者1例,发生率为3.70%,对照组不良反应者5例,发生率为19.2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疗效相当,替考拉宁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更具有治疗优势,安全性高。
标签:替考拉宁;万古霉素;革兰阳性菌感染;疗效对比;安全性革兰阳性菌感染是临床常见感染,其感染数量有逐年上升趋势,且革兰阳性菌出现了较明显的耐药性[1]。
选取我院收治的本类患者分别给予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发现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的治疗效果相当,但是替考拉宁的安全性更高。
现将报告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间收治的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53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27例,其中男18例,女9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48.2±4.9岁,对照组患者26例,其中男17例,女9例,年龄20~58岁,平均年龄47.8±5.6岁。
两组患者均确诊为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基础疾病包括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血管后遗症等,感染症状包括腹腔、呼吸道、皮肤以及败血症等。
所有患者均排除严重内脏器官疾病、排除哺乳期与妊娠期妇女、排除造血功能障碍患者以及对本组药物过敏者。
文献饱览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宁的比较时间:2015-04-30 16:54:25来源:丁香园作者:风影相随葡萄球菌是人类最早认识的病源微生物之一。
1880 年,苏格兰外科医生Ogston 从临床脓汁标本中分离出了葡萄球菌,根据其在显微镜下的形态将其形象地命名为葡萄球菌(Staphylo 在希腊语中意为一串葡萄)。
后来,将产生金黄色脂色素和血浆凝固酶的葡萄球菌称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
长期以来金葡菌始终是导致各类临床感染常见的病原菌,其分离率在许多类型的临床感染病原菌中位居前列,是对人类威胁最大的病原菌之。
MRSA (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是金葡菌中耐药性最强的一部分,万古霉素及其同类药物是目前治疗金葡菌感染,特别是MRSA 感染仅有的几种有效的抗生素,那我们今天就从万古霉素开始说起。
一、万古霉素是微生物发酵产生的天然抗生素,是第一个临床应用的糖肽类抗生素,也是糖肽类抗生素的代表药物。
有50 年临床应用经验,是治疗MRSA/MRCNS (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的一线用药,耐药菌株少,全球耐药监测球菌敏感率高达98% (也有文献报道99% )。
对绝大多数革兰阳性菌有很好的体外抗菌活性,原型经肾脏排泄,体内几乎不代谢,血清蛋白结合率55%,半衰期短。
吸收后能迅速分布到各个组织,但在胆汁中含量低,不易穿透血脑屏障,但在有脑炎时容易渗入炎性部位。
适用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及其他细菌所致的感染。
万古霉素是作为导管相关感染经验性治疗的首选药物。
口服仅用于难辨艰难梭菌引起的伪膜性肠炎。
成人1次0 . 5g,每6小时1次,每日量不可超过4g。
单独给药主要用于葡萄球菌(包括耐青霉素和耐新青霉素株)、难辨梭状芽胞杆菌等所致的系统感染和肠道感染,如心内膜炎、败血症、伪膜性肠炎等。
泰能联合万古霉素鞘内给药治疗严重颅内感染一一有明确的疗效;头孢硫脒与万古霉素联合应用时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的体外抗菌效应明显加强,MIC 明显降低;丹参酮与万古霉素联合使用具有相加作用,丹参酮对MRSA 有抑制作用等。
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宁的比较葡萄球菌是人类最早认识的病源微生物之一。
1880 年,苏格兰外科医生Ogston 从临床脓汁标本中分离出了葡萄球菌,根据其在显微镜下的形态将其形象地命名为葡萄球菌(Staphylo 在希腊语中意为一串葡萄)。
后来,将产生金黄色脂色素和血浆凝固酶的葡萄球菌称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
长期以来金葡菌始终是导致各类临床感染常见的病原菌,其分离率在许多类型的临床感染病原菌中位居前列,是对人类威胁最大的病原菌之一。
MRSA(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是金葡菌中耐药性最强的一部分,万古霉素及其同类药物是目前治疗金葡菌感染,特别是MRSA 感染仅有的几种有效的抗生素,那我们今天就从万古霉素开始说起。
一、万古霉素是微生物发酵产生的天然抗生素,是第一个临床应用的糖肽类抗生素, 也是糖肽类抗生素的代表药物。
有50 年临床应用经验, 是治疗MRSA/MRCNS (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感染的一线用药,耐药菌株少,全球耐药监测球菌敏感率高达98% (也有文献报道99%)。
对绝大多数革兰阳性菌有很好的体外抗菌活性,原型经肾脏排泄,体内几乎不代谢,血清蛋白结合率55%,半衰期短。
吸收后能迅速分布到各个组织,但在胆汁中含量低,不易穿透血脑屏障,但在有脑炎时容易渗入炎性部位。
适用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及其他细菌所致的感染。
万古霉素是作为导管相关感染经验性治疗的首选药物。
口服仅用于难辨艰难梭菌引起的伪膜性肠炎。
成人1 次0.5g,每6 小时1 次,每日量不可超过4g。
单独给药主要用于葡萄球菌(包括耐青霉素和耐新青霉素株)、难辨梭状芽胞杆菌等所致的系统感染和肠道感染,如心内膜炎、败血症、伪膜性肠炎等。
泰能联合万古霉素鞘内给药治疗严重颅内感染——有明确的疗效;头孢硫脒与万古霉素联合应用时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的体外抗菌效应明显加强,MIC 明显降低;丹参酮与万古霉素联合使用具有相加作用,丹参酮对MRSA 有抑制作用等。
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疗效及安全性比较江学维;白楠;倪文涛;马思锐;王瑾;王睿【期刊名称】《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年(卷),期】2017(014)001【摘要】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ifcacy and safety of teicoplanin and vancomycin in the treatment of gram-positive bacterial infections.Methods: By exploring the medical records databases of 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 the data was collected including the demographic data, underlying diseases, concomitant medication, course of treatment, treatment efficacy, bacterial clearance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patients who received teicoplanin or vancomycin in ICU and RICU wards from January 2012 to April 2016, the efifcacy and safety were compared by SPSS 17.0.Results: The efifcacy rate and bacterial clearance rate in teicoplanin group were 32.3% and 29.6%, respectively.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ifcance when compared with vancomycin group (clinical efifcacy rate and bacterial clearance rate were 38.7% and 44.0% respectively). While, teicoplanin had an advantage of low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ith statistical signiifcance (P < 0.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ifcance on the clinical efifcacy and bacterial clearance rate between elderly patients and younger patients in both groups, whil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higher in elderlypatients.Conclusion:The efifcacy of treating gram-positive bacterialinfections by teicoplanin was equivalent with vancomycin, while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teicoplanin was safer than vancomycin.%目的:探讨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关于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宁的比较一.万古霉素:是微生物发酵产生的天然抗生素,是第一个临床应用的糖肽类抗生素,也是糖肽类抗生素的代表药物,有50年临床应用经验,是治疗MRSA/MRCNS (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的一线用药,迄今国内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但国外已有发现。
1.抗菌谱:对绝大多数革兰阳性菌有很好的体外抗菌活性,包括: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肠球菌属。
革兰阳性杆菌:棒状杆菌。
厌氧菌,艰难梭菌对革兰阴性菌没有活性。
对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厌氧菌的作用比替考拉宁强。
2.药代:原型经肾脏排泄,体内几乎不代谢,血清蛋白结合率55%,半衰期短。
吸收后能迅速分布到各个组织,但在胆汁中含量低,不易穿透血脑屏障,但在有脑炎时容易渗入炎性部位。
3.适应症:适用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及其他细菌所致的感染。
万古霉素是作为导管相关感染经验性治疗的首选药物。
口服仅用于难辨艰难梭菌引起的伪膜性肠炎。
成人1次0.5g,每6小时1次,(每日量不可超过4g)。
单独给药:主要用于葡萄球菌(包括耐青霉素和耐新青霉素株)、难辨梭状芽胞杆菌等所致的系统感染和肠道感染,如心内膜炎、败血症、伪膜性肠炎等。
联合用药:泰能联合万古霉素鞘内给药治疗严重颅内感染——有明确的疗效;头孢硫脒与万古霉素联合应用时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的体外抗菌效应明显加强,MIC明显降低;丹参酮与万古霉素联合使用具有相加作用,丹参酮对MRSA有抑制作用等。
4.不良反应:耳毒性,肾毒性较大,静滴速度过快可引起“红人综合征”5.用法:药品口服不吸收,静滴时必须先用注射用水溶解,滴注时间不得少于1小时。
静滴过快有皮肤反应,浓度过高可致血栓性静脉炎;肌注可致剧烈疼痛,故不可肌注;在近十几年被公认为治疗MRSA的一线药物,目前为止全球耐药株只有9珠。
全球耐药监测球菌敏感率高达98% (也有文献报道99%),主要原因是三重杀菌机制:1.影响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2.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3.抑制细菌浆内RNA合成。
替考拉宁的适应证与万古霉素相似,适用于治疗重症葡萄球菌感染,特别是甲氧西林耐药性葡萄球菌感染,如脓毒症、脓毒性心内膜炎、急性骨髓炎和慢性骨髓炎恶化、脓毒性关节炎、皮肤及其附属器感染以及嗜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并发感染等。
对于重症脓毒性感染疾病,替考拉宁的初剂量为12mg/kg,最初3次每12h 1次,其后每天1次。
药物的剂量依据血药浓度监测拟定,用药前测定的C min不应大于10mg/L。
这一指标的稳定可保证机体易于耐受并取得良好疗效。
对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要区别对待。
脓毒症和心内膜炎用替考拉宁治疗表皮葡萄球菌所致血管源性脓毒症、心内膜炎和曾用细胞抑制剂治疗的恶性肿瘤并发脓毒症,其剂量为6~8mg/kg(成人为400mg),每天1次,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
神经系统感染外科手术后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神经系统感染,用替考拉宁标准剂量静脉注射和200mg/d脑室内注射。
后者的疗程14~16d。
播散性肠球菌感染用替考拉宁500mg,每天2次,连续2d,第3天起改为10mg/kg,每天1次,疗程4周。
以同样方法可治疗草绿色链球菌和牛链球菌所致心内膜炎。
由于心膜炎或脓毒症(特别是病原菌为屎肠球菌),长疗程用替考拉宁治疗过程中可能产生耐药菌株,因此应与利福平、克林霉素等联用,这样一来,细菌即使产生耐药性也较缓慢。
尿路感染单独用替考拉宁治疗肠球菌所致尿路感染,即可取得卓越疗效,其剂量通常6mg/kg (成人400mg),每天1次,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
静脉注射时溶于100ml溶液中30min滴完。
对重症患者可用上述剂量,每天2次,根据病情连用2~5d,其后改为每天1次;对病较轻患者,日剂量为3mg/kg。
应当指出,对重症患者的治疗应在血药浓度监测下进行,静脉注射后1h,C max可达到25~50mg/L,注射前已;n不应大于20mg/L。
伪膜性肠炎伪膜性肠炎是抗菌疗法罕见的不良反应,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在抗菌药的作用下,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艰难梭菌产毒菌株在杨道内大量繁殖。
糖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与替考拉宁对比对比项目万古霉素替考拉宁作用机制○1与细胞壁肽聚糖的前体D-丙氨酰-D-丙氨酸紧密结合,抑制细胞壁肽聚糖的合成,导致细菌细胞溶解○2改变细菌细胞膜渗透性○3选择性抑制RNA的合成○4本品不与青霉素类竞争结合部位与细胞壁肽聚糖的前体D-丙氨酰-D-丙氨酸紧密结合,抑制细胞壁肽聚糖的合成,导致细菌细胞溶解抗菌谱○1革兰阳性球菌:金葡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肠球菌属○2革兰阳性杆菌:白喉棒状杆菌○3厌氧革兰阳性杆菌:梭菌属、放线菌属、芽孢杆菌属、乳酸杆菌属、痤疮丙酸杆菌、○4且对MRSA、MRSE、PRSP有较好的抗菌活性⑤对革兰氏阴性菌、分枝菌属、拟杆菌属、立克次体属、衣原体属、真菌无效抗菌谱与万古霉素相仿或略优;在体外,替考拉宁较万古霉素易诱导耐药血浆蛋白结合率55% 90%半衰期4-6h 47-100h给药方式静脉滴注口服(仅用于难辨艰难梭菌引起的伪膜性肠炎) 肌注静脉滴注用法用量(成人) 静脉滴注:2g/天分2-4次给药6-12mg/kg即(400-800mg)/次1次/天口服:125-500mg/次3-4次/天(儿童) 静脉滴注:20-40mg/kg/天分2-4次给药一般10mg/kg/次;新生儿6mg/kg/次1次/天肾功不全者参照说明书用药毒副反应发生率21.9% 13.9%常见不良反应耳毒性因药品纯度提高,ADR相对减少①注射部位疼痛、皮疹等过敏反应②一过性肝肾功能异常③“红人综合症”较万古霉素少见④血小板减少较万古霉素多见(尤其高剂量者)⑤肾毒性较万古霉素低肾毒性变态反应(红人综合症) 与药物浓度过高、滴速过快有关静脉炎静脉给药所致常见呕吐、口腔异味口服给药常见药物相互作用①与氨基糖苷类、两性霉素B注射剂、阿司匹林联用耳肾毒性可能增加②与麻药合用,可能引起血压下降③避免与其他药物同瓶滴注①与环丙沙星合用,癫痫发作风险增加②静脉麻醉药成瘾者,替考拉宁肾清除加快,需加大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