嗓音保护20080523
- 格式:ppt
- 大小:1.62 MB
- 文档页数:46
演讲中的嗓音保护方法演讲是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不仅需要言之有物,更需要声音的传达。
嗓子是演讲者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因此,保护嗓子健康新闻节目从训练开始到现场的演讲, 无论是专业演讲者还是业余爱好者,都需要掌握一些嗓音保护方法。
本文就为大家介绍一些有效的演讲中的嗓音保护方法。
1. 做好嗓子的热身就像运动需要热身以防止受伤一样,演讲前也需要对嗓子进行热身。
可以通过舌头操、唇齿操以及声带操来准备嗓子。
例如,可以先缓慢张开和闭合嘴巴,然后轻轻转动舌头。
接着,将舌头触碰到上下齿龈,进行反复运动。
最后,用气呼出并轻轻颤动声带。
这样可以锻炼喉部肌肉,使嗓音更加自如。
2. 做好呼吸训练演讲时,用气的方式对嗓子有很大的影响。
深呼吸可以使声音更加饱满、稳定,并减轻嗓子的负担。
平时,可以进行呼吸训练,如腹式呼吸。
躺下或坐下,慢慢吸气,感受腹部随之膨胀,再慢慢呼气,感受腹部下陷。
经常进行这样的呼吸训练可以提高肺活量和嗓音的稳定性。
3. 控制音量和音调在演讲过程中,适当控制音量和音调也是保护嗓音的重要方法。
不要过度用力,尽量避免大声喊叫或者说话过于高亢。
此外,应该注重音调的起伏变化,避免持续使用高音调或者过低的音调。
合理使用音量和音调,可以减轻嗓子的负担,并提高演讲的表现力。
4. 饮食健康良好的饮食习惯对嗓音的保护有重要影响。
应注意少食辛辣、油腻的食物,以免对嗓子造成刺激和负担。
建议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绿叶蔬菜、鱼类以及坚果等。
此外,要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喝水并经常含漱喉部,以保持嗓子的湿润。
5. 避免干咳和嗽嗽咳咳干咳和嗽嗽咳咳可以对嗓子造成严重的伤害。
在演讲前,应尽量避免处于干燥或者污染的环境中,同时远离烟雾和有害气体。
如果感觉喉咙不适,可以进行温水漱口或含漱食盐水,以缓解喉部的不适。
6. 适当休息和保持声音良好状态演讲后,需要给嗓子充分的休息时间。
避免连续长时间使用声音,让嗓子得到充分的休息,以及修复受损的声带组织。
嗓音保护世界上最珍贵的乐器是人的声带.它之所以珍贵是因为不可以随心更换.它是歌唱发声的物质基础.人们都希望自己拥有优美动听的嗓音,因此,保护嗓音,使发声器官处于良好的功能状态,非常重要.保护嗓子应该从平时一点一滴做起,比如平时说话多了或者感冒的时候要减少说话,还要改正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吸烟、饮酒、吃辛辣食物等,还要注意合理用嗓,说话要保持适宜的音量和音调,最好是匀速。
(一)嗓音特征人的嗓音在身体发育过程中都要经历生理上的变声期.婴儿出生呱呱的哭声是尖细的声音,两三岁以后是清翠明亮的童声;十二三岁后渐变粗厚,壮年时期,嗓音更渐浑厚;到了老年,嗓音的功能就减退.这种变化是人生的自然规律.人由儿童到成人要经历青春期(大约从12岁——20岁左右).青春期是人一生中最主要的生长发育时期,这时少年的生理、心理发生急剧的变化,各种器官、机能逐渐发育成熟.嗓音也由童声逐渐发生变化,直到变为成人声.这种时期生理学称之为变声期.变声期开始的年龄一般是:男孩在12—15岁,女孩在11—14岁.根据全国各地统计数据来看,平均年龄最早约为11岁,最迟约为18岁.变声期受地区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因而有一定的差异.如经济发达地区比经济落后的地区早、热带地区比寒带地区早、营养条件好的地区比营养条件差的地区早、城市比农村早.随着我国人民经济与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地区变声期的年龄也相应地提前了.变声期可分为变声前期(6—13岁左右)、变声期(13—16岁左右)和变声后期(16—20岁)三个阶段.而艺术嗓音的变化则一般要通过三年左右的技能训练才能完成.变声属于青春期第二性征表现之一.变声期前,男女童声嗓音的特征都是音量不大、音色清脆明亮,音域、音色基本上无太大差异.变声期中,由于在内分泌激素、尤其是在性激素作用下,喉部声带发生变化,声带急剧增长,也显著增宽.男性比女性嗓音变化明显,男性由于雄性激素的作用,喉头迅速发育长大,形成男性特有的喉结.变声后男性的声带增长一倍,最宽可达3毫米,音调比变声前低了一个八度;女性声带增长约二分之一,最宽可达2·2毫米,音调比变声前约低了三度.据国内喉科专家调查研究的结果和和目测声带的数据,约以12毫米为短声带,24毫米为长声带,15-16毫米左右为中声带,中短、中长声带则介于期间.一般来说,女高音声带最短、呈白色,大多从声门处看不见气管环;而男低音声带最长,呈粉红色,从声门处可见到气管环;其他以女中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中音的次序排列介于两者之间.在变声期间,会出现生理性的喉粘膜肿胀、声带充血、时有水肿、附有分泌物、声带后半部分闭合不全等现象,声音很不稳定,唱歌尤其感到吃力,发声器官容易疲劳受损.所以,要特别注意变声期嗓音的保护.二)嗓音的卫生与保健滥用嗓音是声乐学习的大忌.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无节制地用嗓,高兴时唱个不停、说个没完,生起气来争吵不休、大喊大叫,这很容易造成对发声器官的损害.特别是在睡眠不足或休息不够的情况下,滥用嗓音就出现声音和器官上的反应.如:出现不同程度的声音沙哑,甚至失声.滥用嗓音可出现运动过渡性粘膜充血、水肿,甚至粘膜下出血,发声功能失调性声门闭合不良和精神心理方面的疲劳.这种损伤如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可造成声带肥厚和声带息肉等病变,失去演唱能力.另外,某些刺激性食物对声带粘膜较大,它会使嗓音发干、微血管充血,声带肥厚.在变声期和女性月经期间,还要加强营养,注意起居冷暖和咽喉卫生,不吃燥热性刺激性食物,节制用嗓,以利于嗓音的保护.初学者练唱宜用中等音量,多练自然声区(中声区),待自然声区相对巩固后再逐步扩展音域.练唱可分多段时间,每次掌握再15-20分钟.练唱时要保持精神振奋,注意力集中,以呼吸支持发声,以后可视具体情况逐步延长练唱时间.练唱时还要注意倾听、分辨自己发声的正误,随时调整各个器官的协调运动,使它们始终处于正常状态.练唱前后,不宜吃过冷过热的食物,特别是练唱或剧烈运动后,咽喉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旺盛,称为“热嗓子”,如在此时喝冷饮,喉部突然受到冷的刺激,血管骤然痉挛收缩阻碍血流,引起咽喉肌肉的伸缩失调,导致声嘶或失声.如嗓音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治疗.在保持身体健康的同时,要注意心理的健康.情绪变化是人心理状态的反映.情绪稳定,心情愉快,说明中枢神经系统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意味着机体内各脏腑之间是协调的.整个身心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它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抗病能力,使人健康长寿.反之,情绪波动、过度焦虑、生气,可引起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生病衰老.这对嗓音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中医学常说“暴怒失音,恸泣失声”正是最好的说明.为此,我们要加强自身的修养,正视现实、克服困难、豁达大度、保持愉快的情绪,以利于身心的健康和嗓音的保健.步骤/方法第一、平时注意讲课方式,使用适当的语速和语调,尽量平和说话。
声环境质量标准3096
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规定,以下是关于声环境质量的标准:
1. 日间和夜间等级限值:
- 日间(早上6:00至晚上22:00)等级限值为:55分贝(A
计权);最大允许总声级为60分贝(A计权)。
- 夜间(晚上22:00至早上6:00)等级限值为:50分贝(A
计权);最大允许总声级为55分贝(A计权)。
2. 声环境类别和交通噪声限值:
- 住宅区、文教区等室外安静场所的交通噪声限值为:日间
55分贝(A计权)、夜间50分贝(A计权)。
- 商业、工业区等室外一般场所的交通噪声限值为:日间70
分贝(A计权)、夜间65分贝(A计权)。
3. 室内施工噪声、工厂临时设备噪声等有关噪声源的限值:
- 室内施工噪声限制在75分贝(A计权),在室内活动区域
不能超过该限制。
- 工厂临时设备噪声限制在80分贝(A计权),在工作场所
活动区域不能超过该限制。
以上标准仅为简单说明,具体的声环境质量标准可以查看《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以获取更详细和具体的信息。
越来越多的声乐人都在推荐的护嗓方法护嗓方法小练习1、喉部按摩用拇指和食指按住喉结两旁上下移动.指压力量以感觉舒适为度,不可用力过大,每次约2-3分钟.2、毛巾热敷把毛巾用热水浸透后拧干敷在颈部(温度以不烫伤皮肤为宜),反复数次.以上保健法可以增进喉部血液循环,消除疲劳,增进分泌,减少咽干、喉痛,以及练唱后喉部不适等.3、吹唇练习双唇闭合后,用微弱而均匀的气流吹动闭合的双唇,使之弹动发出清晰的嘟噜声,也称为弹嘴皮练习.4、哼鸣练习牙关松开,双唇轻闭,喉肌放松,用微弱而均匀的气流发出单纯的哼音.5、气泡音(也称水泡音)练习头部端正,双眼平视,张嘴松开牙关,用少量微弱均匀的气息平稳地从松弛的声带吹出,发出连贯的气泡音.6、小动作“打哈欠”可护嗓打哈欠可以帮助喉肌放松。
打哈欠的时候最好配合伸懒腰和深呼吸的动作,这样可以帮助呼吸量达到最大程度,既不会伤及声带和喉头,也能让管道保持舒畅,舒展下颚和胸腔,喉肌的放松效果会更好,同时也有利于肌肉内氧气量的快速补充。
一般打3一5个哈欠加伸懒腰就有很好的放松效果。
以上3、4、5、条练习对于声带振动的平衡、发声器官与呼吸器官的协调、增加声带的肌肉力量有一定的作用,还可以锻炼均匀呼气的能力.这些练习对于声带闭合不良或闭合过强等嗓音病变,均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声乐老师和学生经过长时间过度用嗓导致嗓子疲劳,造成声音嘶哑,喉咙疼痛,短时间难以恢复,影响唱歌和上课。
有一款【春天芽儿】润喉口喷,简直就是咽喉救星。
它富含EGCG有效成分,对润喉止咳、慢性咽炎带来的不适感有很大缓解作用。
EGCG是什么,它是绿茶中茶多酚的主要物质,具有消炎杀菌和较强的抗氧化性。
同时喷过之后,可以让口气清新,避免尴尬的社交场合,让口腔充满绿茶的芬芳和清新,让每一次呼吸都自带清香。
这款口喷是通过茶叶、黄芩、鱼腥草、连翘、忍冬花、野菊花等8种草本植物萃取,成分天然草多重功效加持,喷一喷,会让喉咙更加舒服、保持湿润。
量标准(GB 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摘要代替GB3096-93,GB/T14623-93国家环境保护局2008-07-30批准2008-10-01实施本标准是对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和GB/T14623-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的修订,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GB3096-93和GB/T14623-93废止。
与原标准相比主要修改内容如下:——扩大了标准适用区域,将乡村地区纳入标准适用范围——将环境质量标准与测量方法标准合并为一项标准——明确了交通干线的定义,对交通干线两侧4类区环境噪声限值作了调整——提出了声环境功能区监测和噪声敏感建筑物监测的要求1.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五类声环境功能区的环境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声环境质量评价与管理。
机场周围区域受飞机通过(起飞、降落、低空飞越)噪声的影响,不适用于本标准。
2.标准值各类声环境功能区使用的环境噪声等效声级限值单位:dB(A)表1中4b类声环境功能区环境噪声值,适用于2011年1月1日起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通过审批的新建铁路(含新开廊道的增建铁路)干线建设项目两侧区域在下列情况下,铁路干线两侧区域不通过列车时的环境背景噪声限值,按昼间70dB(A)、夜间55dB(A)执行:a) 穿越城区的既有铁路干线b) 对穿越城区的既有铁路干线进行改建、扩建的铁路建设项目。
既有铁路是指2010年12月31日前已建成运营的铁路或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已通过审批的铁路建设项目。
3.各类标准的适用区域按区域的使用功能特点和环境质量要求,声环境功能区分为以下五种类型:0类声环境功能区: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1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
2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静的区域。
嗓音保护知识点嗓音是人类最基本的声音表达方式,但很多人对于如何保护嗓音并没有足够的了解。
长期的错误使用和缺乏保护可能导致声带损伤和声音失调。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嗓音保护的知识点,以帮助大家保持健康的嗓音和声音表达能力。
1. 姿势和呼吸技巧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技巧对于声音的产生和保护至关重要。
首先,保持良好的站姿或坐姿,保持身体的平衡和放松。
其次,学会正确的腹式呼吸,即通过深呼吸将气息集中于腹部,而不是浅表的胸腔呼吸。
这种呼吸方式可以减轻声带的负担,使声音更加稳定和有力。
2. 节制用声和避免超负荷为了保护嗓音,我们应该避免长时间或高强度的用声。
喧闹的环境、长时间的大声说话或者长时间高音量的唱歌会对声带造成损伤。
要学会节制用声,适当休息。
另外,当需要讲话或唱歌时,可以使用麦克风或调整音量来减轻声带负担。
3. 喉咙保湿和饮食调整保持喉咙的湿润是嗓音保护的重要一环。
饮水可以增加喉咙的湿度,减少对声带的摩擦。
避免喝过多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饮品,因为这些会导致喉咙变干。
此外,注意饮食上的调整,有些食物可能会刺激声带,如辛辣食物、油炸食品等,应尽量避免。
4. 嗓音锻炼和声乐训练通过适当的嗓音锻炼和声乐训练可以增强声音的控制和耐力,提高嗓音的质量和稳定性。
例如,可以进行各种舌头、唇部和颈部的运动训练,以增强喉部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
此外,寻求专业声乐教练的指导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5. 避免嗓子疼和炎症嗓子疼和炎症是喉咙受损的常见症状,这时嗓音保护尤为重要。
在这种情况下,应避免用力说话或唱歌,反而应该保持安静,用温水漱口,适当吃一些对喉咙有益的食物,如蜂蜜、梨汤等,以缓解症状并促进喉咙的康复。
总结:嗓音保护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视的健康问题。
通过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技巧、节制用声、喉咙保湿和饮食调整、嗓音锻炼和声乐训练、以及避免嗓子疼和炎症,我们可以有效地保护嗓音,提高声音的质量和稳定性。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嗓音保护知识点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好自己的嗓音,享受健康的声音表达。
◦艺术教学与研究教师嗓音的保护和发声练习初探张美丽(博爱县教师进修学校,河南焦作454450)摘要:语言是人类进行社会活动的主要交际方式与手段,是广大教师传道授业、答疑解惑的主要手段,而嗓音则是教师用以 授业解惑的重要工具。
科学的发声训练和嗓音保护可以缓解教师因上课时间长带来的各种喉部不适症状,还可以使教师通过学习正确的发声方法美化嗓音,增进职业魅力。
关键词:嗓音;保护;发生要达到这一效果,我们必须要了解和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嗓音问题常见症状教师职业要求广大的从业者有较长的时间通过语言和学生、同事进行交流。
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集体备课,都以 语言来表达自己,进行沟通。
不恰当的用嗓方法,可能会导 致一些喉部的不适感或者是病变。
最常出现的症状:咽喉干痒、疼痛和声音嘶哑。
由于中 小学教师的工作性质,经常会出现连续几节课的情况。
连续 的讲课后,由于用嗓过度和发声方法不正确,很容易出现咽喉干痒、疼痛的症状。
如果不引起重视,不进行适时的休息和保护,时间长了就会形成各种咽喉部位的病变,如无法修复的声音嘶哑和发声器官的疾病。
二、教师嗓音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降低职业自信。
用沙哑的嗓子给学生上课,很多普通话的发音都不标准,不但自己难受,对学生的学习也不利。
教 师会因说不清楚而苦恼,而学生则因听不清楚而影响学习效果。
如果不能做到及时的嗓音恢复,就会影响教师的职业自信。
影响生活质量和社会交往。
语言是人类交流和交往的重要工具。
作为语言的发声器官,咽喉部位的作用就不言而喻了。
美好动听的声音不仅有助于表达交流,还能提升我们 的个人魅力。
嗓音出现问题会带来很多直接的和间接的问题,如影响社会交往、影响情绪情感的表达、产生不良的情绪 情感等。
三、影响教师嗓音健康的因素认识不到位。
人们普遍认为,嗓音健康与训练只是音乐及一些表演类专业才需要学习的内容,从事这类专业的人员才需要一副好嗓子,而作为教师是不需要专门训练嗓音的;还有人认为“普通话”或者“教师口语”就是嗓音训练。
22337-2008环境噪声标准
《GB 22337-2008 环境噪声标准》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
会发布的关于环墨噪声的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环境噪声的测量方法、评价标准和限值要求,旨在保护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减少环境
噪声对人体的危害和影响。
这项标准涵盖了环境噪声的测量方法,包括测点的选择、测量
设备的准备和使用、测量参数的确定等内容。
此外,标准还规定了
不同类型环境噪声的评价标准,如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等,以
及不同时间段的限值要求,如白天、夜间等。
标准还对噪声测量设
备的准确性和校准提出了要求,确保环境噪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
《GB 22337-2008 环境噪声标准》的发布实施,有助于规范环
境噪声的监测和评价工作,为相关部门和单位提供了技术规范和依据。
同时,它也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在建设和生活中避免或减少环
境噪声污染的依据和指导,促进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GB 22337-2008 环境噪声标准》的发布是中国在
环境保护领域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嗓音一、导入教师在课堂上常遇到的困惑(图学生听不见)发声遇到的问题: 1、喉部极易疲劳、疼痛。
2、声音嘶哑、甚至失声。
3、说话费力、音量小。
4、声音单薄、干瘪、缺乏表现力。
教师全部的职业活动,几乎都在讲坛。
教师在工作中几乎一刻都离不开使用嗓子,大多数教师都没有接受有关嗓音保健的培训。
而且,嗓子不舒服也不能像歌手一样取消演出或者假唱,教师再怎么难受、沙哑,也得熬着,一副好嗓子可谓是教师不可缺少的本钱!二、为了加强人们对嗓音健康的了解与重视,美国耳鼻喉科-头颈外科学会于2003年正式将每年的4月16日命名为”世界嗓音日”.保护嗓音从现在做起生理构造(什么是嗓音)。
发声器官教师讲课发声需要达到一定的音量,一定的力度,也要求有一定的持久性,在声音上要饱满、富有变现力:所需要的呼吸和共鸣仅次于声乐上对呼吸和共鸣的要求。
接下来我把歌唱中的发声方法跟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运用到平时的讲话中。
三、科学的发声1、注意:吸气——控制——流动2、共鸣练习:鼻腔共鸣(哼鸣)妈妈(mama)光芒(guang mang)茫然(mang ran)中央(zhong yang)接纳(jie na)头脑(tou nao)口腔共鸣(学鸭子叫)澎湃(pengpai)冰雹(bingbao)拍照(paizhao)报答(baoda)八方(bafang)开怀(kaihuai)胸腔共鸣(发声时,颈背自然伸直、喉头下沉,胸腔自然挺起。
说话时多用)百炼成钢(bai lian cheng gang)光芒万丈(guang mang wan zhang)北国风光(bei guo feng guang)四、歌唱1、练声(u、ma、yi) 5 4︱3 2 ︱1-‖2、歌曲《大海啊故乡》五、常做口部操(音乐)给老师们的护嗓建议六、总结嗓音的训练有三个境界:准、健、美。
1、“准”是指语音的品质,也就是语音要准确。
语音是说话的工具,在语音的运用上人们通常要求口齿要清晰、伶俐。
术奖励一、二、三等奖共八项,担任《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编委。
擅长耳鼻咽喉各类疾病治疗。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关爱嗓音,否则你的嗓音也会生病每年的4月16日是“世界嗓音日”,呼吁人们加强对嗓音健康的了解与重视,自信放声。
古语云:“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氤氲自脐间出,至喉乃噫其词,即分抗坠之音,即得其术,可致遏云响谷之妙也。
”意思是说,善于歌唱的人,一定是首先调理好自己的气息,气出丹田,到了喉咙处发出声音,唱出歌词。
掌握了这个方法,才能发出美妙、响亮且富有穿透力的声音,能响彻整个山谷。
2023.04嗓音是决定一个人说话效果的关键,善于运用嗓音的人,说话显得精力充沛,富有吸引力,悦耳的嗓音就像音乐一样会给人带来愉快的情绪。
而有些疾病会破坏我们的嗓音,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这类疾病可以被笼统地称为嗓音类疾病。
嗓音类疾病最大的特点是导致嗓音异常。
人的发声器官好比一件乐器,首先肺的呼吸气流是语音的动力,当肺部呼出的气流到达喉头,作用于声带,声门的打开或关闭以及松紧程度等,可以使气流形成不同的机械波(声),这些声在经过口腔、鼻腔、咽腔部位的共鸣后,就产生了声音。
当嗓音的音量、音调、音质、发音持续时间无法满足日常生活和工作需要时,即称为嗓音病。
嗓音病常见症状有声音嘶哑、发音费力、音量减小、音域发声改变、咽部干燥、异物感等。
1.炎性疾病 包括急性喉炎、慢性喉炎、声带炎及一些特异性感染如喉结核、喉梅毒等,其中以急、慢性喉炎最为常见。
急性喉炎是指喉黏膜及声带的急性非特异性炎症,在控制各种致病因素、经过治疗后通常可以治愈;若急性喉炎治疗不当,反复发作,病程超过3个月,病变将演变成慢性喉炎,可分为单纯性喉炎、肥厚性喉炎和萎缩性喉炎。
2.声带良性增生性病变 如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声带任克氏水肿、声带囊肿等。
声带上长了异物以后,声带可能出现闭合不完全等,会影响气流通过的状态,从而导致嗓音异常,主要症状就是声嘶,通过喉镜检查基本可以明确。
声环境质量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 —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公告2008年第45号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防治环境噪声污染,现批准《声环境质量标准》为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并由我部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
标准名称、编号如下: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 —2008)按有关法律规定,以上标准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以上标准自2008年10月1日起实施。
以上标准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标准内容可在环境保护部网址()查询。
自标准实施之日起,《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GB/T 14623—93)废止。
特此公告。
2008年8月19日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防治噪声污染,保障城乡居民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声环境质量,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对《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GB/T 14623—93)的修订,与原标准相比主要修改内容如下:——扩大了标准适用区域,将乡村地区纳入标准适用范围;——将环境质量标准与测量方法标准合并为一项标准;——明确了交通干线的定义,对交通干线两侧4类区环境噪声限值作了调整;——提出了声环境功能区监测和噪声敏感建筑物监测的要求。
本标准于1982年首次发布,1993年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GB 3096—93和GB/T 14623—93废止。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08年7月30日批准。
本标准自2008年10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守护生命中的独特旋律作者:安喃任晓波赵国强来源:《家庭医学》2024年第13期在日常生活中,嗓音是我们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被誉为人的“第二面容”。
每年的4月16日是世界嗓音日,希望引起大众对嗓音健康的高度关注。
那生活中,在嗓音保健方面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每个人的嗓音都是独一无二的,然而,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却不自觉地陷入不良用声习惯的漩涡。
长时间大声吼叫、连续讲话或唱歌,容易使声带疲劳、水肿,引发声音嘶哑、音域改变,甚至咽喉疼痛不适等状况。
尤其是长时间连续授课的教师、频繁演唱的歌手和慷慨激昂发表演讲的律师,他们的声带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此外,儿童如果经常哭喊或过度参与高强度的语言课程,也可能对正在发育的声带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为了保护好我们的“第二面容”,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用声观念。
职业用声人士应当合理安排用声时间,利用麦克风等辅助工具减轻声带负荷,同时注重间歇性的声带休息。
对于儿童,家长和教师需引导其采用正确的发音方式,避免过度用声造成的潜在危害。
除了过度用声外,长时间刻意控制嗓音也是损害嗓音健康的隐形杀手。
有些人为了避免嗓音嘶哑或喉咙不适而刻意降低音量,甚至长时间噤声,这样反而可能导致喉部肌肉功能退化,失去协调性。
一旦重新开口说话,喉部肌肉因长时间未得到有效锻炼,更容易产生收缩不协调、疲劳加剧的现象,进而可能形成过度控制用声与嗓音问题恶化的恶性循环。
出现嗓音问题切勿盲目自我诊断和处理,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排除器质性病变。
若非器质性病变所致,应遵医嘱避免过度控制嗓音或噤声,尤其是在出现发音障碍时,不应采取讲悄悄话等错误方式。
记住,嗓音健康非一日之功,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采取正确用声习惯,辅以科学的嗓音训练和保健手段,只有这样,方能在漫漫人生旅程中始终保有那动人心弦的独特嗓音。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嗓音保健至关重要。
首先,规律的作息是嗓音保健的基础,确保充足的睡眠尤其重要。
熬夜、失眠等不良作息使喉部肌肉得不到充分休息,增加声带受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