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性肛瘘术后换药的体会
- 格式:pdf
- 大小:119.26 KB
- 文档页数:1
高位复杂性肛瘘手术与护理并重的体会肛瘘是指直肠下端、肛管与肛门周围的肉芽肿性管道,多继发于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是常见的直肠肛管疾病。
由内口、瘘管、外口三部分组成。
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
高位复杂肛瘘是指瘘管位于肛门外括约肌深部以上,有多个瘘口和瘘管的肛瘘患者。
目前,手术是治疗高位复杂肛瘘唯一可靠有效的方法,各种手术方法虽然都收到了不同程度的效果,但失败例数所占的比例也不容忽视,其中如复杂性肛瘘治疗不彻底,会反复复发,导致肛门变形,甚至肛门漏气、漏液以及失禁等严重的后遗症与并发症。
造成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等并发症也时有发生。
术后护理几乎占有与手术同样重要的作用。
本人总结了60例高位复杂肛瘘术前术后护理体会,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病例60例,男49例,女11例,年龄最大73岁,最小18岁;病程最长18年,最短3月。
低位复杂性肛瘘38例,高位复杂性肛瘘22例。
均一次性治愈,住院12-32d,平均16d,随诊6—18个月,无一例复发。
2、结果50例患者都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状,住院一段时间之后痊愈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6天。
3、临床护理3.1 术前护理术前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血压等),如出现异常,应及时对症处理,处于急性感染期患者要控制症状,待急性炎症消退后方可手术。
3.1.1心理护理: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蔼、关切、同情的态度,详细介绍疾病相关的知识、实行手术的必要性以及尽早治疗的好处,特别告知肛瘘切开挂线手术的优势,使患者作好心理准备,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手术。
3.1.2肠道准备:在手术之前的一天开始饮食控制,患者食用半流质的食物。
于15:00口服导泻剂清理肠道。
晚上12点之后禁食禁饮。
手术当天为肠道准备不彻底的患者用结肠透析机灌肠,灌肠之后禁止喝水,大便排净之后用温水坐浴,清洁肛门排空膀胱等待手术。
3.2术后护理3.2.1术后体位:术后去枕平卧6h,满6h后可翻身取自由卧位。
一、前言作为一名护理专业的学生,换药技能是临床护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技能。
通过本次换药实训,我对换药操作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同时也对自身的不足进行了反思。
以下是我对本次实训的总结和反思。
二、实训过程回顾1. 实训背景本次换药实训是在临床护理实训室进行的,模拟了患者术后伤口换药的场景。
实训前,我们学习了换药的相关理论知识,包括伤口的分类、处理原则、常用药物及换药方法等。
2. 实训内容实训过程中,我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换药操作:(1)准备物品:无菌敷料、生理盐水、剪刀、镊子、碘伏、酒精、胶布等。
(2)评估伤口:观察伤口的大小、形状、深度、渗出物等。
(3)清洗双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洗手并戴口罩。
(4)铺巾:将无菌巾铺在伤口周围,避免污染。
(5)去除旧敷料:用生理盐水棉球轻轻湿润旧敷料,使其与伤口分离。
(6)清创: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洗伤口,去除分泌物和坏死组织。
(7)涂药:根据伤口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涂抹。
(8)覆盖敷料:将无菌敷料覆盖在伤口上,用胶布固定。
(9)观察:记录伤口情况,如疼痛、红肿、渗出等。
三、实训反思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本次实训,我深刻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实训前,我们学习了大量的理论知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足。
例如,在评估伤口时,由于缺乏临床经验,对伤口的判断不够准确。
因此,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自己的临床技能。
2. 无菌操作原则的重要性在换药操作过程中,无菌操作原则至关重要。
由于无菌操作不当,可能导致伤口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
在实训中,我意识到自己在无菌操作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洗手不彻底、操作过程中手部接触了非无菌物品等。
今后,我将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确保患者的安全。
3. 沟通与协作在换药操作过程中,与患者和同事的沟通与协作非常重要。
在实训中,我发现自己在与患者沟通时,有时表达不够清晰,导致患者产生误解。
浅谈高位复杂性肛瘘临床治疗经验进展[肛瘘是一种常见肛肠疾病,中医称之为痔漏。
它是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溃破切开后或者手术引流,经久不愈而形成的肛直肠与肛门周围或会阴之间的异常交通,但亦可因外伤(尤其是产科分娩)、放射性损伤(镭锭照射后)、Crohn病、癌肿、放线菌感染所致,一般是非特异性感染。
肛瘘在肛肠病中发病率仅次于痔疮和肛裂而位居第三,其中高位复杂性肛瘘一直被国内外专家称为“难治性疾病”其治疗难度大,且治疗后复发率高,术后后遗症多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以及学者们的不懈探索,如今在肛瘘治疗方面有了较大的改进和创新。
目前国内外肛瘘的治疗都是以手术为主,内科调理为辅。
以下是本人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整理近几年各学者在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改良或创新的手术方法。
[1.手术治疗方法:[1.1纤维蛋白胶治疗肛瘘:其方法是将纤维蛋白胶封闭瘘管 , 以达到瘘管的闭合的效果[4],它较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提高了患者舒适度,降低了术后疼痛及括约肌的损伤,减少总住院天数,几乎没有肛门失禁等 [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即使失败也不影响二次手术并有充足的补救措施,在Chan [1] 和 Cintron [2]等人的研究中发现纤维蛋白在治疗肛瘘中,高位肛瘘的治疗成功率明显低于低位肛瘘的治疗,也许是括约肌的不断活动使得纤维蛋白胶从瘘道中挤出降低了治疗率。
[1.2 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法:近年来在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中多是采用低位切开,高位挂线的术后方法治疗,在多年临床经验中农村广[3]发现对高位肛瘘采用低位切开高位挂线的治疗中,挂线松紧及紧线时机等至关重要,在他的研究当中发现橡皮筋宽度的 1/4 比 1/2 的挂线割力量更有优势,术后每间隔 7 ~8 d 进行紧线,实验采取此法治疗128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
结果 128例患者短期治愈率达到 100%,证明中医挂线术有良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治疗效果可靠。
但是 1/4 组在一年随访复发率及术后患者的疼痛评分上同 1/2 组相比具有显著优势,说明1/4 的紧线割勒量为更加理想的挂线方案,这样的挂线方法对患者肛门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使手术更安全可靠,减少疾病复发,提高患者远期治愈效果。
换药外科实习报告在实习期间,我有幸参与了许多外科手术,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换药过程。
换药是外科手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功与否以及患者的恢复情况。
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体会到了换药的重要性,并学到了许多有关换药的知识和技巧。
首先,我了解到换药的主要目的是清洁伤口,预防感染,促进愈合。
在换药过程中,我们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确保伤口不被污染。
每次换药前,我们都要进行手的消毒,并穿戴无菌手套、口罩和帽子。
此外,还要使用无菌盐水或消毒液清洁伤口周围的皮肤,用无菌纱布轻轻擦拭伤口,清除伤口内的分泌物和血迹。
在换药过程中,我也学到了如何正确处理伤口敷料。
根据伤口的类型和大小,我们选择合适的敷料进行覆盖。
对于小面积的伤口,可以使用创可贴直接粘贴;而对于大面积的伤口,需要使用蝶形敷料或绷带进行固定。
在固定敷料时,要注意松紧适中,既不能过紧以至于阻碍血液循环,也不能过松以至于敷料脱落。
除了掌握换药的基本操作,我还学到了如何观察伤口的变化,以及如何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例如,如果伤口周围出现红肿、疼痛加剧等症状,可能表示有感染迹象,需要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此外,还要注意观察患者的整体状况,如体温、血压等生命体征,以及患者的自觉症状,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认识到换药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它不仅需要我们掌握熟练的操作技巧,还需要我们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和责任心。
我相信,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我会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换药技能,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此外,这次实习还让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换药过程中,医生、护士和实习医生需要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换药工作。
大家要互相沟通,分享经验,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
只有团结协作,才能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手术的成功。
总之,通过这次换药外科实习,我不仅学到了换药的专业知识和技巧,还深刻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临床护理肛瘘术后患者55例体会肛瘘是肛管、直肠周围感染和脓肿的后遗症,以反复发作的肛周红肿、疼痛、流脓为特点,保守治疗只能缓解症状,必须手术治疗才能根治。
笔者临床护理肛瘘术后患者55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一年多来我科行肛瘘手术患者55例,其中男35例,女20例。
年龄18-70岁,平均44岁。
其中低位瘘33例,高位瘘22例。
2 术后护理2.1做好疼痛护理,促进患者舒适由于肛门、肛管周围神经丰富,痛觉敏感,尤其是复杂性肛瘘手术时创面过大,挂线太紧,创面敷料填塞过多过紧,所以肛瘘术后疼痛较多见。
因此,术后要注重舒适护理,减轻疼痛。
①热情安慰患者,多与患者交流;②采取分散患者注意力的方法;③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④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止痛剂应用,告知患者,术后过多应用止痛药可能抑制排尿反射,引起尿潴留,并影响切口愈合[2];⑤对疼痛剧烈者,可遵医嘱肌注曲马朵100mg或度冷丁50mg。
2.2术后排便情况首先要告知患者术后要先解小便再喝水,当患者有排尿困难时,可采取下列措施:①先给予膀胱区热敷、按摩;②听流水声以诱导排尿;③在上述处理无效的情况下,可遵医嘱肌注新斯的明0.5~1.0 mg。
若仍未解除尿潴留,则遵医嘱给予导尿处理。
2.3食谱的制订护士要与患者共同制订食谱,并督促患者按规定食谱进食:如术日、术后第1天进食稀饭、面条等半流质饮食;术后第2天进食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香蕉、苹果、芹菜、菠菜等;术后第3天给予普通饮食,要保证食物既富有营养又含有一定量的纤维素。
同时嘱患者注意饮食卫生,少食生冷或不洁食物,防止腹泻,忌食辛辣食物。
2.4预防便秘为预防便秘,应嘱患者在术后48 h内尽可能排便,督促患者按时排便,每日1次。
但由于患者担心术后排便时伤口疼痛,常常采取少进食的办法来减少大便,或主观上克制便意,致使术后便秘,此时须遵医嘱给予灌肠,以免大便干结、用力大便时引起的切口疼痛和创面出血,并嘱患者在饮食中增加蔬菜、水果,多食芝麻、核桃之类的果品。
肛肠科术后换药首先,还是讲一讲换药的重要性,患者出院的快慢不仅和手术的方式方法,而且和换药的好坏息息相关。
特别是像肛肠科结核性肛瘘及复杂性肛瘘的术后换药,换药的好坏对患者能多长时间出院,是否复发有着很重要的关系!!!!!所以,手术的钻研重要,同样换药的基本功亦不能忽视。
万丈高楼平地起!地基牢了,楼也会扎实些。
为防止术后出血,患者一般在术后24~48小时后方可解大便,便后坐浴,再行换药。
一定要注意引流通畅!!!!对于早期伤口一般换药可选用京万红,湿润烧伤膏等其作用是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
还有可以根据伤口的情况决定是否加云南白药,磺胺类药物,其作用是清热解毒,止痛,生肌的作用,保护创面,止痛迅速,抗菌力强等特点。
对于后期的换药可以根据伤口情况决定几天换一次药。
在肉芽组织已经长的差不多时就开始换药了,如换痔疮膏等。
换药不宜太勤,极容易因揭开纱布时的撕拉、牵扯而损伤创面上新生出的娇嫩的肉芽组织,不利于创面上新的肉芽组织的生成,反而会影响和延缓伤口的愈合。
所以只要伤口没有发热、肿胀、剧烈的疼痛等异常感觉,患者就应当遵医嘱,按时换药。
第二,肛肠科结核性肛瘘及复杂性肛瘘的术后换药,其换药方法与手术方式有一定的关系。
采取不同的方法,其换药亦不同,比如说复杂性肛瘘,有的医院放置了引流条的,而有的没有,而是用凡士林黄色纱布条引流。
所以换药方式也不同。
但,必须要确保引流通畅,生长的方向是由底部向外长,而不是桥形愈合。
结核性肛瘘不仅有必要全身用药,而且局部用药如利福平,这样伤口愈合就合很快!当然要注意一下几点:1尽量一次切开感染的肛窦。
2脓肿术后注意主灶先愈合。
3对口引流要每日递减撤出引流条以使支管逐渐愈合。
4有糖尿病和结核病要结合全身治疗。
有条件的医院当然蓝光照射也能促进伤口的愈合了!抗生素在肛肠外科的局部换药的感受:1)糜蛋白在换药中的应用:A)对于肛周小的脓肿手术切开排脓后,用庆大或链霉素加糜蛋白5毫克湿敷于创口能促进伤口的愈合。
康复新液联合湿润烧伤膏在肛瘘术后换药中的疗效观察目的观察康复新液与湿润烧伤膏在低位复杂性肛瘘术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80例低位复杂性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
对照组采用碘伏清洗创面后用凡士林纱条平铺创面换药,治疗组用碘伏常规消毒后,用康复新液冲洗创面并用湿润烧伤膏纱条湿敷,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情况。
结果治疗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结论低位复杂性肛瘘术后采用康复新液联合湿润烧伤膏创面换药,能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费用,而且安全性高,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标签:康复新液;湿润烧伤膏;低位复杂性肛瘘肛瘘[1]是肛管直肠因肛门周围间隙感染、损伤、异物等病理性因素形成的与肛门周围皮肤相通的一种异常管道,不能自愈,必须手术治疗。
而传统术后换药方法存在创面疼痛、愈合时间长等不足之处;我科针对低位复杂性肛瘘手术患者,应用康复新液联合湿润烧伤膏用于术后创面换药后,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收到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5年1月1日~10月1日80例低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19~58岁,病程7个月~2年;对照组治疗组40例,其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20~54岁,病程6个月~1.5年。
两组在年龄、性别、症状、病程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诊断依据[1]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行业诊疗标准级中华中医学会肛肠分会诊断标准,低位复杂性肛瘘有两条以上的瘘管,且有两个以上的内口或者外口,但瘘管位置在肛管直肠环以下。
1.3纳入、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选择18岁以上、60岁以下患者,符合低位复杂性肛瘘诊断标准者;②同意行低位肛瘘切除术及对口引流术,并配合术后创面换药,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②结核性肛瘘及克罗恩病肛瘘者;③兼有其它肛门直肠疾病者,如高位肛瘘、低位单纯性肛瘘、肛周脓肿、内痔、混合痔及肛裂等;④合并有心、肝、肺、肾及脑血管和造血系统等疾病;⑤不能坚持按规定用药及配合临床研究者;⑥对受试药物过敏者等。
高位复杂性肛瘘护理体会高位复杂性肛瘘是有两个以上外口,瘘管有分支,主管穿过肛管外括约肌深部以上,有一个或多个内口[1]。
其发病率约占全部肛瘘病例的5%-10%[2]。
由于病变位置高、管道多弯曲复杂、常有支管、深部死腔,治疗上存在难度大,复发率高、并发症后遗症多等问题,而被国内外专家称为难治性肛瘘[3]。
治疗上主要以手术为主,目前主要由传统切开挂线术,低位切开、高位钳夹法,低切高挂、支管旷置引流法,切开缝合法,低位切开、高位扩创、对口引流法等方法[4],我科40例病人均采用传统切开挂线疗法,彻底切除感染的肛隐窝。
男性29例,女性11例,年龄在 24-62岁之间,平均年龄41.5岁。
目前针对本病的护理措施除了一般护理、心理护理及针对性的护理外,术后针对创面的护理是重中之重。
1 护理1.1术前护理详细了解病情,询问与本病有关的疾病,如糖尿病,克罗恩病,肺结核及药物过敏史,病程长短,肛周瘘口流出物的色、质、量,瘘口周围皮肤有无瘙痒、湿疹,肛周是否有肿痛等症状。
掌握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术前备皮,术前6小时禁食禁水,女性患者避开月经期。
术晨磷酸钠(辉力)1支纳肛灌肠,手术前排空膀胱,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使其配合手术。
1.2术后护理1.2.1一般护理患者手术返回病房后平卧6小时后改侧卧位,以利切口止血,减少头痛。
下床时必须有人陪护。
监测生命体征,体温超过38度,遵医嘱给予处理。
手术当日以卧床休息为主(除解尿外),以减少肛门刺激,避免疼痛,出血。
指导患者多食清淡富有营养的高纤维素的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肛瘘多属湿热型,应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及海鲜发物,戒烟酒。
1.2.2疼痛的护理肛门部神经极为敏感,高位复杂性肛瘘局部组织损伤较大及高位肌肉的挂线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
术后给予镇痛泵。
取舒适卧位,腹部给予敷舒贴以解筋减轻疼痛,去泵后疼痛的患者予曲马多口服,不能缓解者予杜冷丁肌肉注射。
1.2.3排尿的护理尿储留是肛肠科术后常见并发症,手术后给予耳穴压豆干预,预防尿储留,出现尿储留时给予膀胱区热敷、按摩,听流水声,蹲位压迫膀胱诱导排尿,松解或取出肛门内敷料。
换药术的实验心得体会我进行了一次关于换药术的实验,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首先,换药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用于治疗创伤或手术后的伤口。
通过定期更换伤口上的敷料,可以确保伤口的干燥、洁净,促进伤口的愈合。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种常见的伤口敷料,并根据医生的建议,在一定时间间隔内更换敷料。
实验开始前,我对换药术的步骤进行了详细学习,并与实验指导员进行了讨论和指导。
在实验过程中,我采用了正确的操作方法,确保了伤口及周围环境的卫生。
在进行实验之前,我准备了所需的器械和材料,包括创可贴、无菌纱布、生理盐水等。
我将器械和材料都清洗和消毒,确保了其无菌状态。
此外,我还将实验环境保持整洁,保证了实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进行伤口更换敷料时,我首先将伤口周围的物质清洗干净,避免细菌感染。
然后,我用生理盐水轻轻清洗伤口,用无菌纱布擦拭干净。
清洁后,我将新的伤口敷料放在伤口上,并用创可贴固定好。
在更换敷料时,我小心翼翼地操作,避免对伤口造成二次伤害。
在实验过程中,我注意观察了伤口的情况,并进行了记录。
我观察到,在每次更换敷料后,伤口周围的红肿和渗液情况都有所改善,伤口的愈合程度也逐渐加快。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换药术对伤口愈合的重要性。
此外,在实验中,我还发现,正确的换药技巧不仅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还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更换敷料时,我尽量避免对伤口施加压力,并利用轻柔的手法完成操作。
这样做不仅可以保证伤口的安全,还可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通过这次实验,我对换药术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掌握了正确的换药技巧。
同时,我也认识到,作为护士或医生,我们的责任是确保患者的伤口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
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实践和学习,我们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总之,这次实验对我来说是一次宝贵的经验。
通过实践,我深入了解了换药术的重要性,并掌握了正确的操作技巧。
我相信这将对我的未来职业发展和患者护理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肛瘘术后应用红油膏纱布换药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通过红油膏纱布在肛瘘术后的应用,总结换药的具体护理方法。
方法选自2009年12月-2010年6月我科行复杂性肛瘘切除术患者60例,术后每日一次应用红油膏纱布换药,配合护理观察。
结果肛瘘术后换药护理直接影响切口愈合。
结论红油膏纱布具有祛腐生肌、促进创面愈合、医疗成本低等特点,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肛瘘术后;换药护理;红油膏纱布中医学认为,肛瘘发病与湿热之邪为患及“脾、胃、大肠”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肛瘘术后,创面往往为损伤经脉,气滞血瘀,腐肉不尽,并伴粪水污染,故易导致迁延难愈,有研究表明[1],术后伤口采用含有祛腐生肌作用的红油膏换药, 利于病变组织的清除和新肉的生长,并能加快伤口愈合。
2009年12月-2010年6月我科行复杂性肛瘘切除术患者60例,术后应用红油膏纱布换药,配合精心护理,均治愈出院,现将具体换药方法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2009年12月-2010年6月我科行复杂性肛瘘切除术患者60例,其中男48例,女12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38.07±10.79岁,其中低位复杂性肛瘘22例,高位复杂性肛瘘38例,均在后会阴阻滞麻醉下行复杂性肛瘘切除术。
最长住院49天,最短17天,平均住院24.5天。
2 方法2.1 药物制作及用法红油膏纱布配制:九一丹30g,铅丹4.5g,凡士林膏适量,和匀成膏后入干纱布拌匀。
经高压蒸气消毒后备用。
用药方法:创面消毒后,红油膏纱布一层均匀平贴覆盖于创面上,大小与创面相同,每日一次。
2.2 换药与护理方法2.2.1 换药前护理换药室用紫外线照射消毒30min。
做好患者思想工作,提高治疗依从性。
换药前先用中药(痔疾洗液)熏洗创面,并配合He-Ne激光照射,促进伤口愈合。
2.2.2 换药时护理患者取膝胸侧卧位,充分暴露创面,用生理盐水棉条清洁创面,必要时用双氧水冲洗抗感染,从基底部开始轻轻填塞红油膏纱布。
康复新液对复杂性肛瘘术后患者换药的临床疗效观察伍洲颂;汤国辉;邓秋林;刘丽兵【摘要】目的观察康复新液在复杂性肛瘘术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 例复杂性肛瘘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术后给予康复新液纱布专科换药,对照组给予凡士林纱布换药,分别观察两组用药后的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在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均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康复新液用于高位复杂肛瘘术后换药,能明显加快伤口愈合,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而且能减少术后肛缘水肿、分泌物等并发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2(010)001【总页数】2页(P7-8)【关键词】康复新液:复杂肛瘘术后;临床观察【作者】伍洲颂;汤国辉;邓秋林;刘丽兵【作者单位】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肛肠外科,湖南,衡阳,421002;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肛肠外科,湖南,衡阳,421002;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肛肠外科,湖南,衡阳,421002;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肛肠外科,湖南,衡阳,421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4.8为了观察康复新液在复杂性肛瘘术后换药的临床疗效,我们于2011年3~9月将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复杂性肛瘘100例患者开展了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观察对象所有病例均为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期间住院的混合痔患者,符合纳入标准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按随机兼顾均衡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康复新液)和对照组(凡士林)。
共纳入100例,试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
两组治疗前比较及总体统计比较显示在性别、年龄、病程和病情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表1)。
1.2 诊断标准按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2004年通过的《复杂性肛瘘的诊断标准》[1]执行。
1.3 方法①常规治疗:手术方式:低位复杂性肛瘘采取肛瘘切除术,高位复杂性肛瘘采取肛瘘切扩挂线术。
复杂性肛瘘患者术后换药采取综合护理对其换药疼痛的良性作
用分析
李丽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
【年(卷),期】2016(032)018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复杂性肛瘘患者术后换药疼痛的作用。
方法:收治手术治疗的肛瘘患者90例,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护理组采用综合护理,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
结果:护理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满意度优于常规组(P<0.05)。
结论:复杂性肛瘘术后患者换药时采用综合护理可以减轻疼痛程度,减少患者对止痛药物的依赖。
【总页数】2页(P172-173)
【作者】李丽
【作者单位】138000松原市中医院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综合护理干预对复杂性肛瘘患者术后换药疼痛的影响 [J], 饶洪玲
2.综合护理干预对复杂性肛瘘患者术后“换药”疼痛的影响 [J], 孙妹
3.综合护理缓解复杂性肛瘘患者术后换药疼痛的效果评估 [J], 吴少佩
4.复杂性肛瘘患者术后换药采取综合护理对其换药疼痛的良性作用观察 [J], 刘娟
5.综合护理缓解复杂性肛瘘患者术后换药疼痛的效果评估 [J], 龙国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