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文学史练
- 格式:ppt
- 大小:85.50 KB
- 文档页数:12
中国古代文学习题库第一部分先秦两汉文学习题一、填空题试题1、鲧禹治水的神话记载在典籍《》中。
2、《尚书》在汉代被尊为经,故又称。
3、《春秋左传正义》的作者是。
4、庄子文章往往围绕一个中心来组织结构,后人称之为结构。
5、“屈原”的“原”是他的。
6、东汉京都赋的代表作有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二京赋》。
7、《孔雀东南飞》原名《》。
8、《过秦论》的作者是。
9、现存最早的《国语》注本是三国时期吴人的《国语注》。
10、《古诗十九首》最早著录于萧统的《》。
11、在古代神话中,相传是文字的创造者。
12、“三家诗”中的“三家”指,齐人辕固,燕人韩婴。
13、“《春秋》三传”包括《左传》、《》、《谷梁传》。
14、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
15、“缘木求鱼”的成语出自《》。
16、庄子散文提出最具文学意味的是“三言”指的是寓言、、卮言。
17、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悲秋”主题,实由宋玉所撰《》发端。
18、路曼曼其修远兮,。
19、枚乘的赋体代表作是《》。
20、司马迁,字。
21、较详细地记载了“女娲补天”的神话的书籍是《》。
22、《诗》到了________代被统治者奉为经典,称作《诗经》。
23、我国诗歌沿着《诗经》开辟的抒情言志道路前进,成为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24、《公羊传》的作者是。
25、有位伊人,。
26、成语“狡兔三窟”出自《》。
27、《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它的编纂体例是。
28、东汉京都赋的代表作家主要有班固和。
29、《乐府诗集》是由所编。
30、《史记正义》的作者是。
31、反映治理洪水的神话是。
32、按标准,把《诗经》三百零五篇划分为风、雅、颂三类。
33、孔子生于年。
34、成语“舍生取义”出自《》。
35、《国语》的性质是史。
36、《庄子》三言分别是指:、重言、卮言。
37、《战国策》是由汉代学者编辑成书的。
38、《九辩》开创了文学史上的“”题材。
39、东汉时期代表性的楚辞注本是王逸的。
40、《史记集解》的作者是。
41.上古神话主要分为_______________,反映人与自然斗争以及人类之间战争两大类。
先秦两汉文学史试卷(第二套)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20分)1.______________观念是上古神话产生的原因之一.2.《尚书》一名的意思是_________.3.被司马迁称为“礼义之大宗”的先秦著作是《_________》.4.“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这句话出自《_________》。
5.关于《诗经》的编集,有所谓献诗、___________、删诗之说。
6。
《诗经》中颂扬周始祖后稷的诗歌是《____________》.7.《周礼·春官》把风、赋、比、兴、雅、颂合称为___________。
8。
《__________》被后人称为“春秋外传”。
9。
《孟子·滕文公》所指“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的人物的言行集中载录于《_____________》一书.10.《国殇》是《九歌》中祭祀________________的作品。
11。
汉大赋在结构上常采用______________的形式。
12。
赵壹的《刺世嫉邪赋》属于汉赋中的____________类型.13.司马迁说他编纂《史记》的宗旨,是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
《史记》的人物传记主要载录在________、________和列传中。
15。
游记、碑文等体裁肇兴于_________时期。
16。
____________是汉代出现的一种合乐诗体。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春秋时代,贵族常常在外交场合引用《诗经》来表达自己的志意,这叫做______________.A、以意逆志B、赋诗言志C、引经据典D、兴观群怨2.《诗经》名句“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出自____________。
A、《郑风·风雨》B、《大雅·生民》C、《小雅·采薇》D、《王风·黍离》3.“上善若水。
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考试试题一一.填空(20分,每空2分)1.从周公到孔子,旧的巫术宗教文化逐渐被取代,文化成了主流。
2.成书于秦汉两代的由众人编撰的和,两书中都保存了不少中国古代神话。
3.《诗经》中的宴享诗的典型之作是。
4.《论语》创立的,在《墨子》中得到发展,进而形成了《孟子》的。
5.刘向的、《新序》等书,杂举前代群书佚闻琐事编录而成,寓以劝戒说教之意。
6.汉初,贾谊写过骚体赋《吊屈原赋》、。
7.秦嘉的三首,是东汉文人五言抒情诗成熟的标记。
蔡邕的五言诗是乱世文人全身远害心态的写照。
二.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5分)始祖神话七发汉乐府民歌古诗十九首三.简答题(共20分,每题10分)1.《左传》战争描写的成就有哪些?2.《九歌》的艺术特色有哪些?四.论述题(共40分,每题20分)1.《诗经》的艺术特点有哪些?请举例具体分析。
2.《史记》的叙事艺术成就有哪些?请举例具体分析。
答案:1、礼乐 2、《吕氏春秋》《淮南子》 3、《小雅·鹿鸣》 4、语录体对话式论辩文 5、《说苑》 6、《鵩鸟赋》 7、《赠妇诗》《翠鸟诗》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考试试题二一、填空(20分,每空2分)1、《商颂·玄鸟》和《大雅·生民》记录了商部族始祖和周部族始祖诞生的神奇经历。
2、《尚书》包括、《夏书》、《商书》《周书》。
3、西汉初,司马谈曾把“诸子百家”总括为、儒、墨、、法、道德六家。
4、《春秋》是指孔子修订的鲁国的。
5、是宋玉的代表作,它生发了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主题。
6、东汉抒情赋主要有和两类。
二、名词解释(20分,每题5分)洪水神话赋比兴《淮南子》汉乐府民歌三、简答题(20分,每题10分)1、《战国策》的文学特点有那些?2、《古诗十九首》所表现的社会内容有那些?四、论述题(40分,每题20分)1、试举例论述《孟子》的散文成就。
2、《离骚》的艺术特点有那些?试具体分析。
答案:1、契后稷2、《虞书》3、阴阳名4、编年史5、《九辩》“悲秋”6、纪行赋述志赋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考试试题三一、填空(20分,每空2分)1、夏商文化以最有代表性,而夏商文学与此时的原始宗教是紧密联系的。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及整理答案(先秦两汉)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文学1、举例说明上古歌谣的特点。
口头性(无文学),功利性(无作家),集体性(无自觉审美)---人们在劳动时发出的呼声---‘邪许’2、为什么歌谣是最早出现的文学样式?文学艺术起源于集体生产劳动,原始人在劳动中发出有节奏的呼声,这种韵律就是诗歌的起源,也是最早的文学样式。
3、以“女娲补天”和“鲧禹治水”为例,说明英雄神话的模式。
灾难降临---英雄救世---天下太平名词解释:神话---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本身。
背诵: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郊特牲: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鲧禹治水: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
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
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第二章:诗经1、《诗经》的原称是什么?何时称为“经”?诗,诗三百,汉尊为经。
2、《诗经》共有多少篇?各部分具体数量是多少?一共三百零五篇,‘风’有诗一百六十篇,‘雅’有诗一百零五篇,‘颂’有诗四十篇。
3、名词解释:风、雅、颂、赋、比、兴。
风:地方民歌,十五国风雅:京都民歌颂:祭祀、朝会、礼仪音乐赋:白描、叙述比:比喻兴:兴起、引起---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4、说明《诗经》收集的作品时间和空间。
西周到春秋中期五百年,黄河、长江流域5、《诗经》收集作品的方式有哪些?(1)献诗(2)行人采诗6、名词解释:四家诗---齐辕固(齐诗),鲁审培(鲁诗),燕韩婴(韩诗),赵毛苌(毛诗)7、为什么说《诗经》是现实主义的源头?它生活真实、情感真挚,推动诗人、作家关心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而不是消遣闲情的东西,倡导现实主义精神,证明了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才能。
8、《诗经》的地位和影响是什么?(1)现实主义诗歌源头(2)赋比兴的影响(3)昭示后代作家向民间文学学习9、周民族史诗有哪几首?《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背诵:《关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中国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参考答案(一)一、默写(选做3题,每题5分,总15分)1《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雞棲于時,日之夕矣,羊牛下來。
君子於役,如之何勿思!君子於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雞棲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於役,茍無饑渴!2《卫风·伯兮》伯兮朅兮,邦之桀兮。
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
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3《湘君》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
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
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
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
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
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
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
桂櫂兮兰枻,斵冰兮积雪。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
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
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
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
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
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醴浦。
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
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
4《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二、名词解释(选做4题,每题5分,总20分)1变风变雅答:指《诗经》中的“怨刺诗”。
这些诗以反映丧乱、针砭时政为主要内容,或讽刺不劳而获者或揭露统治者的无耻与丑恶,在辛辣的讽刺中寓有强烈的怨愤不平,与中正平和的审美要求不符。
因此此类诗多存于“国风”与“二雅”之中,因而被称为“变风变雅”。
2春秋笔法答:所谓“春秋笔法”,顾名思义,一种笔法而已,或者说一种使用语言的艺术,是孔子首创的一种文章写法。
《春秋》在记载历史时语言简练,常于只言片语中寄寓鲜明的褒贬色彩,即所谓“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
先秦两汉散文史题库及答案本科一、填空题1、我国最早的散文是甲骨卜辞。
2、先秦历史散文文学成就最高的是《左传》。
3、“三表法”的提出者是墨子。
4、两汉散文的主流是汉赋。
5、贾谊、晁错是汉初政论文作家。
6、先秦散文中最早的一本书是《尚书》。
7、先秦诸子散文文学成就最高的一部书是《庄子》。
8、“法”、“术”、“势”相结合的集权主义理论的提出者是韩非。
9、两汉散文文学成就最高的一部书是《史记》。
10、《汉书》先后经历四人之手而写成。
11、我国第一部著录甲骨的著作是《铁云藏龟》。
12、先秦时期的历史著作分为文献结集型,编年体和国别体三类。
13、《战国策》的主导思想属于纵模家。
14、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
15、东汉学术散文两大家是王充和应劭。
16、《周易》是上古的巫文化结晶,是先秦时期流传下来最为完备的一部儒家经典。
17、《春秋》三传包括《公羊传》,《谷梁传》和《左传》。
18、“兼爱非攻”是墨子的主张。
19、韩非法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历史进化论和性恶论。
20、《史记》就史学角度而言,是纪传体之祖;就文学而言,是传记文学之祖。
21、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是《春秋》,它由鲁国史官所记,相传经过孔子的修改和润色。
22、老子的著作被后人奉为经典,合称为《道德经》,又名《老子》。
23、韩非法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历史进化论和性恶论。
24、《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5、标志两汉赋风转变的代表作是张衡的《归田赋》。
26、《周易》中阳爻用“—”符号表示。
27、诸子散文的发展经历了语录体到对话体再到成篇文章的漫长过程。
28、《庄子》一书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三部分。
29、我国最早的理论散文总集是《吕氏春秋》。
3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汉书》。
二、词语解释1、《春秋》三传:配《春秋》而作的三部传。
《左传》,全称为《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作者据说是左丘明。
在汉代还有两部配《春秋》而作的著作,一是公羊高的《公羊传》,一是谷梁赤的《谷梁传》,它们与《左传》合称《春秋》三传。
简单解释题1.上古神话(1)神话是远古人类解释自然并希望征服自然愿望的反映。
(2)它是想像或幻想的,就是说,人类在传达这一愿望时经过了带艺术意味的加工。
2.四家诗(1)汉代传授《诗经》的有四家,为鲁、齐、韩、毛四家诗。
鲁、韩、齐三家为官学。
毛诗则出现稍晚。
(2)东汉末,儒学大师郑玄为毛诗作笺,郑学大昌,毛诗独行于世。
其余三家诗消亡。
3.六诗或诗六义(1)风、雅、颂与赋、比、兴合称为诗六义。
(2)风、雅、颂为《诗经》的音乐体制,赋、比、兴为《诗经》的表现手法。
4.周诰殷盘,佶屈聱牙这是唐代韩愈在《进学解》一文中对我国第一部历史文集《尚书》文字古奥迂涩、艰深难懂的评价。
5.微言大义(或春秋笔法)(1)《春秋》是孔子修订的鲁国编年史。
(2)孔子以谨严的书法和微言大义,暗寓褒贬,表达他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立场和态度,宣扬他尊王、正名等思想。
语言准确而简明。
6.战国策(1)《战国策》为“春秋三传”之一,多记纵横家的言论。
(2)《战国策》记纵横家游说之辞“敷张扬厉,变本恢奇”,形成铺张辩丽、夸饰恣肆的风格。
7.诸子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1)春秋末至战国初,《老子》、《论语》和《墨子》,多为语录体,辞约义丰。
(2)战国中期,《孟子》和《庄子》的说理文,长篇大论,说理畅达,文辞富赡,很多篇章形象生动,比喻、寓言迭出,行文波澜起伏,有浓厚的文学色彩。
(3)战国后期,《荀子》和《韩非子》为先秦说理文的高峰,它们论题集中,逻辑严密,文辞富丽。
8.楚辞(1)楚辞是战国后期屈原开创的一种新诗体,代表作家为屈原、宋玉。
(2)楚辞依“兮”而咏,语句参差错落,长短不拘。
以抒情、议论、描绘为主,主观抒发意味特别浓重。
铺排夸饰,想像丰富。
(3)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各楚物,即在独具特色的楚地文化土壤中产生的。
(4)楚辞的产生与楚国民间“巫歌”关系紧密。
9.骚体(1)骚即《离骚》,为屈原代表作,亦为楚辞的代表作,后世往往将楚辞体诗歌称为骚体。
先秦两汉文学史试卷(第一套)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30分)1.盘古神话属于神话类型中的_______________。
2.韩愈《进学解》称其文字“佶屈聱牙”的先秦著作是《_________》。
3.一般认为,《诗经》中的风、雅、颂是以____________为划分标准的。
4.春秋时代,贵族常常在外交场合引用《诗经》来表达自己的志意,这叫做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是《诗经》中弃妇诗的代表作。
6.《诗经》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出自《____________》。
7.《诗集传》的作者是____________。
8.“《春秋》三传”是指《公羊传》、《穀梁传》和____________。
9.战国纵横家的言行集中载录在刘向所编的《_____________》一书中。
10.战国时代,儒家和________并称“显学”。
11.早期诸子散文的文体形态为__________体和格言体。
12.“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这句话出自《_________》。
13.“我知言,我善养浩然之气”一语出自《__________》。
14.《庄子》所谓“三言”是指卮言、重言和_________。
15.《________》和《________》是《九歌》中祭祀湘水之神的作品。
16.《________》是我国最早的一首咏物诗。
17.《________》开创了中国文学史的“悲秋” 主题。
18.贾谊政论文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
19.“疾虚妄”是王充名作《_________》的基本精神。
20.汉大赋在结构上常采用______________的形式。
21.张衡的《归田赋》属于东汉辞赋中的____________类型。
22.司马迁说他编纂《史记》的宗旨,是要“究天人之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史记》的人物传记主要载录在________、________和列传中。
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试题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试题( 一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夸父逐日”神话最早见于__________一书。
2、“昔我往矣,__________;今我来思,__________。
”3、“至人__________,神人__________,圣人__________。
”4、最早以赋名篇的作家是__________。
5、“吾令羲和弭节兮,__________;路漫漫其修远兮,__________。
”6、《史记》包括十二_________、十表、八书、三十_________、七十________,共130篇7、《盐铁论》的作者是__________。
8、《吴越春秋》的作者是__________。
9、标志着汉赋体制正式确立的第一篇赋是__________的__________。
10、《两都赋》的作者是__________,《二京赋》的作者是__________。
11、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陈朝徐陵编的__________一书。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1、赋比兴2、《春秋》“三传”3、《庄子》“逍遥游”4、《史记》“三家注”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左传》描写战争的特点。
2、试述乐府的涵义及其演变。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写出《离骚》的前十句,并阐释其“内美”的蕴涵。
2、请各以一首诗为例,比较汉乐府民歌与《古诗十九首》的不同艺术特色。
答案:一、1.《山海经》2.杨柳依依雨雪霏霏3.无己无功无名4.荀子(荀况)5.望崦嵫而勿迫吾将上下而求索6.本纪世家列传7.桓宽8.赵晔9.枚乘《七发》10.班固张衡11.《玉台新咏》12.越鸟巢南枝二、1.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比者,以彼物比此物;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2.一般认为是解释《春秋》的三部书,即《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春秋公羊传》(简称《公羊传》)、《春秋榖梁传》(简称《榖梁传》)。
先秦两汉文学试题库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记载“鲧禹治水”神话的典籍是()A.《山海经》 B.《穆天子传》 C.《吕氏春秋》 D.《淮南子》答案:A2.一般认为,按()标准,把《诗经》三百零五篇划分为风、雅、颂三类。
A.地域B.音乐C.内容D.年代答案:B3.《楚辞章句》的作者是()A.董仲舒B.何晏C.王逸D.王弼答案:C4. “郑人买履”寓言出自()A.《孟子》 B.《墨子》 C.《荀子》 D.《韩非子》答案:D5.《国语》的性质是()A.编年史B.国别史C.通史D.断代史答案:B6.《七发》的作者是()A.枚乘B.班固C.张衡D.扬雄答案:A7.开创了文学史上“悲秋”题材的是作品是()A.《九歌》 B.《九章》 C.《九辩》 D.《九思》答案:C8.古代神话“女娲补天”,出自()A.《山海经》 B.《淮南子》 C.《九歌》 D.《三五历记》答案:B9.下列不属于今文诗的是()A.鲁人申培的《鲁诗》B.齐人辕固的《齐诗》C.燕人韩婴的《韩诗》D.赵人毛苌的《毛诗》10.下列不属于《春秋》三传的是()A.《左传》 B.《公羊传》 C.《谷梁传》 D.《邹氏传》答案:D11.《国语》最权威的注者是()A.韦昭B.何晏C.王弼D.朱熹答案:A12.成语“越俎代庖”出自()A.《国语》 B.《孟子》 C.《庄子》 D.《荀子》答案:C13.《山鬼》属于()中的一篇。
A.《离骚》 B.《九歌》 C.《九章》 D.《天问》答案:B14.中国文学史上“七体”主题,实由()所撰《七发》发端。
A.宋玉 B.贾谊 C.枚乘 D.班固答案:C15.司马迁,字()A.子长 B.子建 C.子美 D.子瞻答案:A16.《古诗十九首》最早著录于()A.《乐府诗集》 B.《玉台新咏》 C.《昭明文选》 D.《文心雕龙》答案:C17.韩愈《进学解》称其文字“佶屈聱牙”的先秦著作是()A.《论语》 B.《战国策》 C.《尚书》 D.《左传》答案:C18.“狡兔三窟”成语出自()A.《战国策》 B.《国语》 C.《史记》 D.《庄子》答案:A19.《诗经》中的“三颂”是指()A.周颂、商颂、齐颂B.周颂、商颂、鲁颂C.夏颂、商颂、鲁颂D.周颂、韩颂、鲁颂20.《过秦论》的作者是()A.李斯B.晁错C.贾谊D.司马迁答案:C21.《战国策》是由汉代学者()编辑成书的A.扬雄B.刘向C.王逸D.郑玄答案:B22.在古代神话中,()相传是文字的创造者A.后羿B.后稷C.伏羲D.仓颉答案:D23.“五言之冠冕”是刘勰对()的评价A.《古诗十九首》 B.《诗经》 C.苏李诗 D.《咏史》答案:A24.散文《论贵粟疏》的作者是()A.陆贾B.贾谊C.王符D.晁错答案:D25.被后人称成为“小离骚”的作品是()A.《九歌》B.《九章》C.《九辩》D.《九怀》答案:B26.《论衡》的作者是()A.王充B.刘向C.晁错D.仲长统答案:A27.《史记》中人物传记不在下列哪个体例中()A.本纪B.世家C. 列传D.书答案:D28.被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A.《后汉书》 B.《汉书》C.《史记》 D.《战国策》答案:C29.“长沮桀溺耦而耕”出自()A.《论语》 B.《韩非子》 C.《荀子》 D.《孟子》30.以“微言大义,暗寓褒贬”著称的史学著作是()A.《尚书》 B.《春秋》 C.《逸周书》 D.《左传》答案:B31.下列寓言出自《庄子》中的是()A.画鬼最易B.买椟还珠C.老马识途D.庖丁解牛答案:D32.下列不属于屈原作品的是()A.《天问》 B.《九歌》 C.《九章》 D.《九辩》答案:D33.()标志着中国古代叙事诗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