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论证中的逻辑推理法,写好议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54.50 KB
- 文档页数:12
切入点与逻辑推理:议论文教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议论文作为一种常见的语文学习形式,常常需要运用到切入点和逻辑推理。
那么,切入点和逻辑推理具体是什么呢?在写议论文时,它们又有什么重要的作用呢?下面就来仔细地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一、什么是切入点和逻辑推理?切入点,即指论文写作中进入、开展论述时所选用的“切入方式”。
一个好的切入点能够迅速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使读者对整篇文章产生兴趣。
有时,就连论点也不一定非要在开头就提出,切入点有时也能起到“引而不发”的作用。
而逻辑推理,则指从一个或几个前提出发,经过非凡的思考,想到了正确的结论。
简单的说,就是通过论据推导出符合逻辑的结论。
在写议论文时,逻辑推理则是必须遵循的一条原则。
二、切入点和逻辑推理在议论文中的作用1.切入点的作用切入点在议论文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一个好的切入点不仅能迅速吸引读者眼球,还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果开头过于枯燥,或者语言表达不够生动,很容易让读者产生厌恶感,从而选择放弃阅读。
2.逻辑推理的作用逻辑推理在议论文中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一个论点不能从最初的前提中推导出来,那么它也就没有说服力。
议论文的目的就是要说服读者,让他们接受你的观点,所以在写作时要时刻注意逻辑的严密性。
三、如何运用切入点和逻辑推理写好一篇议论文1.选择一个好的切入点你需要选择一个好的切入点,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可以采用引用、打比方、提出疑问等方式,尽可能使你的文章显得生动有趣。
但同时,你也需要注意不要过于华丽或夸张,不然会让读者认为你的论点不够靠谱。
2.注意论证的逻辑性在写作时,需要注意论证的逻辑性。
你需要明确你的论点,即“你想说什么”。
紧接着,你需要为你的论点找到充分的论据,即可以支持你的观点的具体事实。
你要想好如何将这些论据组织起来,完成你的思维跳跃和逻辑推理。
3.注意语言的表达需要注意语言的表达。
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有力的语气来阐述你的论点,不要使用含混不清的措辞。
如何写好议论文的论证和反驳议论文是一种常见的文体,旨在表达作者对某个观点或问题的意见,并通过论证和反驳来支持自己的立场。
论证和反驳是议论文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本文将介绍如何写好议论文的论证和反驳。
一、论证的重要性在议论文中,论证是作者用来支持自己观点的最主要手段。
通过合理的论证,可以增强观点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使读者认同作者的观点。
因此,写好论证至关重要。
论证的步骤主要包括提出论点、提供论据、进行论据分析和得出结论。
首先,作者需要明确自己的论点,即对待讨论的观点或问题表达自己的看法。
其次,作者需要提供有力的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论点,包括统计数据、案例分析、权威引用等。
在提供论据之后,作者需要对论据进行客观而深入的分析,阐明论据之间的关联和逻辑。
最后,作者需要得出符合逻辑的结论,确保观点的完整性和合理性。
二、论证的技巧与方法1. 引用权威来源:在进行论证时,作者可以引用权威的研究、统计数据或专家观点来增强自己的观点可信度。
例如,引用著名学者的研究成果或国际组织发布的报告,可以有效地支持论点。
2. 利用比较分析:作者可以通过对不同观点进行比较分析,来突出自己的立场的优势。
比较分析可以从不同方面进行,如从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角度进行比较,从而增加论证的说服力。
3. 运用逻辑推理:作者可以利用逻辑推理来构建论证的框架。
逻辑推理主要包括因果推理、概括推理和比较推理。
通过运用逻辑推理,作者可以使论证更加有条理和连贯,增加读者接受观点的可能性。
三、反驳的重要性在议论文中,反驳是作者对其他观点或异议进行回应和驳斥的环节。
通过反驳,作者可以进一步巩固自己的观点,排除读者疑虑,增强说服力。
反驳的步骤主要包括引出异议、分析异议、进行回应和总结。
首先,作者需要提出与自己观点相悖的异议,即反方观点或读者可能提出的质疑。
其次,作者需要分析异议的合理性,找出其不足之处或逻辑漏洞。
然后,作者进行回应,通过提供更有力的论据或理由来反驳异议。
掌握论证中的逻辑推理法,写好议论文掌握论证中的逻辑推理法,写好议论文一.什么是论证: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
论证的目的是揭示论点与论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二.论证方法:1.演绎论证、归纳论证、类比论证和因果论证。
根据论证所用推理形式的不同,可以将论证分为演绎论证、归纳论证、类比论证和因果论证等。
其中演绎论证和归纳论证是最基本的论证方法。
⑴演绎论证用演绎推理形式进行的论证,这是论证的主要的方法。
演绎推理是从已知的一般原理中推导出个人判断正确性的方法。
演绎推理有很多种形式,但最重要的是三段论。
三段论演绎推理的形式如下:(大前提)M是P(小前提)S 是 M(结论)所以S是P三段论就是这样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组成。
用文字表述,就是说,凡是M类事物都具有P特点,S是属于M类事物的,所以,S也具有P 的特点。
演绎论证是基于正确的理论或公认的原理、原则、定理和定义来证明论证中所主张的方法的正确性、有效性和可行性。
【例】(大前提)正义的事业(M)是任何敌人也攻不破的(P)。
(小前提)我们的事业(S)是正义的事业。
(M)(结论)所以,我们的事业(S)是任何敌人也攻不破的。
在实际论证中,我们经常省略了人们熟知的大前提或者是小前提。
【例】(省大前提)(小前提)我们的事业(S)是正义的事业。
(M)(结论)所以,我们的事业(S)是任何敌人也攻不破的。
【例】(大前提)正义的事业(M)是任何敌人也攻不破的(P)。
(省小前提)(结论)所以,我们的事业(S)是任何敌人也攻不破的。
⑵归纳论证归纳推理论证也是主要的论证方法。
归纳推理是一种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法。
它从许多个案中总结出它们的共同特征,从而得出一个总的结论。
在中学议论性文章的归纳论证中,我们使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推理法中的简单枚举法。
其形式如下:S1是P,S2是P,……,Sn是P,S1,S2,…,Sn是S类的部分对象,并且没有遇到反例,所以,所有的S是P。
这种简单的枚举法主要是根据经验,根据一个类中的某些对象具有某种属性,并且没有遇到相反的情况,得出这类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的结论。
注意作文中的逻辑推理和论证顺序在写作文时,逻辑推理和论证顺序是非常重要的。
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我们的思路。
因此,在写作文之前,我们应该仔细思考我们要表达的观点,并合理安排论证顺序。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我们的观点。
无论是议论文还是说明文,我们都需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
这个中心思想应该是我们要论证的观点或要解释的现象。
在明确观点之后,我们可以开始构建逻辑推理和论证顺序。
其次,我们需要合理安排论证顺序。
论证顺序应该是有条理的,按照逻辑关系进行展开。
一种常见的论证顺序是从因果关系出发,先阐述原因,再说明结果。
这种论证顺序可以使文章更加连贯,也更容易被读者理解。
另外一种常见的论证顺序是从一般到特殊,先阐述一般的情况,再具体说明特殊的例子。
这种论证顺序可以使文章更有说服力,更加有力地支持我们的观点。
除了合理安排论证顺序,我们还需要注意逻辑推理的准确性。
逻辑推理是我们论证观点的基础,如果逻辑推理不严谨,那么我们的观点就会显得站不住脚。
在进行逻辑推理时,我们应该避免概念混淆、非因果关系等错误。
我们需要确保我们的论证过程是逻辑上正确的,以使读者对我们的观点产生信服。
此外,我们还可以运用一些论证技巧来增强论证的力度。
比如,我们可以引用专家的观点或研究结果来支持我们的观点。
这样做可以使我们的观点更有权威性,更加可信。
另外,我们还可以运用类比和对比等修辞手法来使论证更加生动有力。
这些技巧可以使我们的观点更加引人注目,更加深入人心。
最后,我们需要在写作文之后进行反思和修改。
反思和修改是提高论证逻辑的重要环节。
我们可以重新审视我们的论证顺序和逻辑推理,看是否有不合理之处。
如果有,我们需要进行相应的修改和调整。
通过不断反思和修改,我们可以使我们的论证逻辑更加严密,更加有力地支持我们的观点。
总之,注意作文中的逻辑推理和论证顺序是非常重要的。
合理安排论证顺序,准确进行逻辑推理,运用论证技巧,以及进行反思和修改,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写出更有说服力的作文。
高考作文中如何运用逻辑推理和论证高考作文是考查学生综合应用各种语言表达技巧和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
其中,逻辑推理和论证是写好一篇作文的关键要素。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高考作文中合理运用逻辑推理和论证,以提升作文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一、准确定位论点在写作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观点或论点。
合理的论点可以使文章的思路清晰,有利于逻辑推理的展开和论证的进行。
例如,在讨论教育问题时,可以将论点定位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素养”,这样就可以围绕这个论点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
二、构建逻辑推理框架逻辑推理是在一系列相关的事实和观点之间建立联系,并由此推导出结论。
在高考作文中,可以通过“因果关系”、“转折关系”、“递进关系”等逻辑连接词来构建逻辑推理的框架。
例如,“因为……所以……”、“尽管……但是……”、“不仅……而且……”等。
三、运用例证论证论点在进行论证时,往往需要通过提供具体的例子或者事实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这样可以使文章更加有说服力和可信度。
举例来说,在讨论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时,可以列举多个国家之间文化差异的例子,如中国的春节、美国的感恩节等。
这样可以有效支撑观点并提供更充分的论证。
四、排除非理性偏见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排除非理性偏见的干扰,确保思维的客观和合理。
面对一些可能存在的偏见和主观判断,要学会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并提供权威的证据和实例来批驳或修正这些观点。
五、合理运用修辞手法在文章表达时,适当使用修辞手法可以增强作文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例如,可以使用比喻、反问、排比等手法来突出重点和升华论点。
但要注意避免过度使用修辞手法,以免影响到逻辑推理和论证的清晰度。
六、综合运用逻辑与论证在高考作文中,逻辑推理和论证是相辅相成的。
逻辑推理提供了合理的思维框架和引导,而论证则通过提供具体的例证来支持和证明观点。
只有在逻辑推理清晰、论证充分的基础上,作文才能具备逻辑严密和说服力强的特点。
以上是关于如何在高考作文中运用逻辑推理和论证的一些建议。
如何运用事实论证与逻辑推理写好议论文议论文是一种常见的文体,主要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论证来表达个人观点。
在写好议论文时,运用事实论证和逻辑推理是非常重要的。
事实论证可以通过引用真实的数据、案例和观察结果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而逻辑推理则是通过合理的推理过程来展示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本文将重点介绍如何运用事实论证和逻辑推理来写好议论文。
一、事实论证事实论证是指通过引用真实的数据、案例和观察结果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在写议论文时,可以运用以下方法进行事实论证:1. 引用数据:可以引用相关研究机构、统计数据、调查报告等权威来源的数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例如,如果你的观点是“运动有益于身心健康”,可以引用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来证明这一点。
2. 举例说明:可以通过引用真实的案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例如,如果你的观点是“吸烟对健康有害”,可以引用一些吸烟者的真实案例来说明吸烟对身体的危害。
3. 观察结果:可以通过观察现象或者事物的结果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例如,如果你的观点是“环境污染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可以通过观察城市空气质量下降、水源受到污染等现象来支持这一观点。
二、逻辑推理逻辑推理是指通过合理的推理过程来展示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在写议论文时,可以运用以下方法进行逻辑推理:1. 分析原因和结果:可以通过分析问题的原因和结果来展示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例如,如果你的观点是“应该加强环境保护”,可以通过分析环境污染的原因和造成的后果来展示你的观点的合理性。
2. 对比对立观点:可以通过对比对立观点来展示自己观点的优势和合理性。
例如,如果你的观点是“应该推行素食主义”,可以通过对比肉食和素食对健康、环境和动物福利的影响来展示素食主义的优势。
3. 建立前提和结论:可以通过建立前提和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来展示观点的合理性。
例如,如果你的观点是“应该推广阅读”,可以通过建立“阅读可以拓宽知识面”和“拓宽知识面有助于个人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来支持这一观点。
作文大全如何写好议论文的逻辑与推理议论文是学术写作中常见的一种文体,它旨在通过逻辑推理与论证,就某一问题表达个人观点并给出相应的理由和证据。
在写作议论文时,良好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如何在写作议论文时,有效运用逻辑与推理,使文章的逻辑性更强,推理更有说服力。
一、明确立场与论点在写作议论文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立场以及要辩论的问题。
明确立场后,就要明确自己的论点,即通过推理和逻辑来支持自己的立场。
在明确立场和论点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展开后续的逻辑推理。
二、建立逻辑关系逻辑关系是推理的基础,它能够使文章的意义更加连贯和有说服力。
在写作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种常见的逻辑关系:1. 因果关系:通过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来推断出一种结果。
例如:“由于空气污染日益严重,所以应该加强环境保护措施。
”2. 比较关系:通过将事物与其他事物进行比较,来突出自己的立场。
例如:“与传统教育相比,现代教育更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 类比关系:通过对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进行比较,来推断出一种结论。
例如:“学习就像种树,只有付出辛勤的努力,才能收获丰硕的果实。
”三、提出论证在写作议论文时,为了使推理更有说服力,需要提供充分的论据和证据来支持自己的立场。
论据和证据可以是事实、数据、实例或者权威观点等。
在提出论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充分性:论据和证据应足够充分,能够支撑起自己的观点。
2. 可信性:论据和证据应来自可信的权威来源,这样才能增加论证的可信度。
3. 多样性:尽量使用多种不同的论据和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这样能够增加论证的广度和深度。
四、进行推理推理是由论点和论据推出结论的过程,通过合理的推理,可以使文章的逻辑性更强,推理更有力量。
在进行推理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逻辑缜密:推理过程应合乎逻辑,不能出现漏洞或矛盾。
2. 避免诉诸情感:推理应尽量客观理性,避免过多地涉及个人情感或情绪。
如何写好一篇议论文的论证议论文是一种常见的文章类型,它要求作者准确地陈述观点,并通过有力的论证和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本文将介绍如何写好一篇议论文的论证部分。
下面将从构建论点、提供有力的论据和合理的逻辑推理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构建论点一个好的论点是一篇议论文论证的基础。
构建一个明确、准确、有力的论点对于整篇文章的逻辑性和说服力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构建论点的方法:1.明确观点:在写作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
观点应该具体明确,不模糊不含糊。
这可以使读者清楚地了解你的立场,并能够与你的观点进行有深度的讨论和辩论。
2.提炼要点:根据自己的观点,提炼出两到三个关键要点。
这些要点将成为你的论证中心,通过它们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3.针对性分析:对于每一个要点,进行详细的针对性分析。
提出相应的例子、数据或权威引用,为自己的观点提供充分的支持。
二、提供有力的论据论据是支持论点的依据,是论证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以下是提供有力论据的方法:1.使用事实资料:运用相关的研究、报道、调查等事实资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这些资料应该是可靠的、权威的,可以增加文章的可信度。
2.引用权威观点:引用权威专家、学者或研究机构的观点。
这些观点可以为自己的观点提供专业的支持,并加强读者对观点的认同。
3.运用逻辑思维:通过运用逻辑推理,将个别事件或案例归类或推广到更普遍的范围,从而提供更有说服力的论据。
4.举出典型案例:列举具体的典型案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这些案例可以使读者更加具体地理解和认同论点,并增加论证的可信度。
三、合理的逻辑推理合理的逻辑推理对于一篇言之有理的议论文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合理的逻辑推理方法:1.因果关系:如果你想证明某种观点,可以通过分析原因和结果的关系,为自己的观点提供合理的解释。
2.比较对照:将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找出异同之处,并通过比较论证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3.引用权威观点:引用专家或权威人士的观点,通过他们的声音为自己的观点提供支持。
议论文论证方法议论文是一种常见的文体,它要求作者对一个观点或者问题进行客观分析和论证,以达到说服读者的目的。
在写议论文时,我们需要运用一些论证方法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本文将就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展开讨论。
首先,要想写好一篇议论文,就必须要有充分的论据。
论据是作者用来支持自己观点的依据,它可以是事实、数据、案例、引用他人观点等。
在使用论据时,要注意论据的可信度和权威性,避免使用虚假的或者不可靠的论据。
另外,还要注意论据的多样性,不要只局限于一种类型的论据,要多方面、多角度地展示论据,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其次,逻辑推理也是议论文中常用的论证方法之一。
逻辑推理是通过合乎逻辑的推理过程来证明观点的正确性。
在运用逻辑推理时,要注意逻辑的严密性和连贯性,避免出现逻辑错误或者断裂的推理过程。
同时,还要注意逻辑推理的合理性,不能出现无中生有或者牵强附会的推理过程。
另外,比较分析也是一种常见的论证方法。
通过比较分析,可以清晰地展示不同观点之间的异同,从而使读者更加直观地理解作者的观点。
在进行比较分析时,要注意客观公正,不要出现片面性或者偏颇的比较,要尽量全面客观地展现不同观点的优缺点,让读者自行做出判断。
最后,引用权威观点也是一种有效的论证方法。
通过引用权威观点,可以增强文章的权威性和可信度,从而使读者更加倾向于接受作者的观点。
在引用权威观点时,要注意引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避免歪曲或者曲解权威观点,同时还要注意权威观点的时效性,选择最新的权威观点来支持自己的论点。
综上所述,议论文的论证方法有很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和价值。
在写议论文时,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论证方法,灵活运用,以达到最好的论证效果。
希望本文的讨论能够对您写好议论文有所帮助。
议论文的论证合理性写作技巧与方法在写作一篇议论文时,论证的合理性是十分重要的。
一个合理的论证,能够使文章更有说服力、更有逻辑性。
而如何进行合理的论证,是许多人在写论文时面临的难题。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写作论证合理性的技巧与方法。
一、确立明确的观点在写作论证时,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观点。
观点不仅要明确,还要具有可争议性。
只有这样,才能进行深入的论证,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你的观点是有道理的。
二、运用逻辑论证在进行论证时,逻辑是十分重要的。
合理的逻辑能够让读者更容易接受你的观点。
一种常用的逻辑推理方法是演绎法。
可以通过提出一个普遍规律或原则,然后通过例证或论证,得出对特殊情况的结论。
三、提供可信的证据在书写讨论议论时,提供可信的证据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证据可以是数据、事实、案例等。
通过引用可信的来源,可以使你的论证更有权威性和可信度。
四、充分调查研究在撰写论证时,要充分调查研究相关的背景信息和资料。
只有通过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好地支持你的观点,并提供充分的证据。
同时,也要注意平衡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以增加文章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五、合理运用引用和引用格式在写作中,合理运用引用能够增加文章的权威性和可靠性。
引用他人的观点和研究结果,表明你对该主题有深入的了解,并能够与学术界的观点保持一致。
同时,要注意正确使用引用格式,避免抄袭等问题。
六、严谨的逻辑结构与表达写作论证时,逻辑结构的严谨性是非常重要的。
文章应有明确的引言、主体和结论,并且主体部分要有一定的章节划分,以清晰地展示你的思路。
此外,语句表达要简明扼要,不含晦涩难懂的词汇和句式,以确保读者可以轻松理解和领会你的论证。
七、多重角度思考问题写作论证时,多角度思考问题是有益的。
这样可以更全面地分析问题,更好地展示你的观点的合理性。
通过从不同的角度探讨问题,可以使你的观点更有说服力,增加读者对你观点的认同。
综上所述,论证的合理性是写作一篇议论文时需要注意的关键因素。
掌握论证中的逻辑推理法,写好议论文转秋人的博客一、什么是论证:论证就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
论证的目的在于揭示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二、论证方法:1、演绎论证、归纳论证、类比论证和因果论证。
根据论证所用推理形式的不同,可以将论证分为演绎论证、归纳论证、类比论证和因果论证等。
其中演绎论证和归纳论证是最基本的论证方法。
⑴演绎论证:用演绎推理形式进行的论证,这是论证的主要的方法。
演绎推理是从已知的一般性原理推出个别性论断正确的一种方法,演绎推理的方法有多种形式,但最重要的是三段论。
三段论演绎推理的形式如下:(大前提)M 是P(小前提)S 是M(结论)所以S 是P三段论就是这样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组成。
用文字表述,就是说,凡是M类事物都具有P特点,S是属于M类事物的,所以,S也具有P的特点。
演绎论证是用正确的理论或公认的原则、原理、定理、定义作大前提,来证明论点所提倡方法的正确性、有效性和可行性。
【例】(大前提)正义的事业(M)是任何敌人也攻不破的(P)。
(小前提)我们的事业(S)是正义的事业。
(M)(结论)所以,我们的事业(S)是任何敌人也攻不破的。
在实际论证中,我们经常省略了人们熟知的大前提或者是小前提。
【例】(省大前提)(小前提)我们的事业(S)是正义的事业。
(M)(结论)所以,我们的事业(S)是任何敌人也攻不破的。
(大前提)正义的事业(M)是任何敌人也攻不破的(P)。
(省小前提)(结论)所以,我们的事业(S)是任何敌人也攻不破的。
⑵归纳论证:运用归纳推理形式所进行的论证,也是论证的主要方法。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法。
它从许多个别的事例中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特性,从而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
在中学议论性文章的归纳论证中,我们使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推理法中的简单枚举法。
其形式如下:S1是P,S2是P,……,Sn是P,S1,S2,…,Sn是S类的部分对象,并且没有遇到反例,所以,所有的S是P。
这种简单枚举法是以经验的认识为主要依据,根据一类事物中部分对象具有某种属性,并且没有遇到与之相反的情况,从而推出该类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的归纳推理。
【例】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成才。
孔子研读古书,韦编三绝,终于成为伟大教育家和思想家。
杜甫苦读诗书,读破万卷,终于成为人人敬仰的一代诗圣。
周恩来博览群书,常常省下饭钱买书读,终于成为振兴中华、开创新中国的一代功臣。
纵观古今伟人,无一不是刻苦学习的典范。
因此,只有刻苦学习,才能成为有用的人才。
【说明】归纳论证法可以先举事例再归纳结论,也可以先提出结论再举例加以证明。
⑶类比论证:运用类比推理形式所进行的论证。
类比推理就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特点)上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另一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
这是一种从个别事物到个别事物的推理方法。
类比推理的形式是:A对象具有属性a、b、c、d,B对象具有属性a、b、c,所以,B对象也具有属性d。
类比论证就是比较分析两个或两类事物的共同点,据此推论出它们可能还具有另外的共同点,从而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或分论点。
【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课文《为学》)【说明】例子中富僧欲买舟南下却做不到,而贫僧仅凭一瓶一钵走到南海。
这件事情与“为学”的共同点就是文章开头所说的“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所以这里用了类比论证法论证了“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的中心论点。
用这种方法推出的结论,会有或然性,还需要实践来检验。
但用这种类比法可以向人们预示出了“可能性”,激起人们努力尝试争取成功的热情。
同时,类比论证往往用通俗易懂的事情或形象生动的事物去论证人们不熟悉的、抽象难懂的道理,因此可以深入浅出地论证论点。
⑷因果论证。
因果论证法的中心论点就是结果,分论点就是得出结果的原因。
因果推理的形式是:因为:原因之一(分论点一)原因之二(分论点二)……所以…… (结论,即中心论点)【例】中心论点:我们必须推行“拿来主义”。
分论点一:一味奉行“送去主义”,子孙只好讨人抛给的残羹冷炙做奖赏。
分论点二:外国“送来”的东西是害人的东西或是废品。
结论: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是为“拿来主义”。
2、引证法、例证法、喻证法和正反对比论证法。
根据论证所运用的论据类型来分类,可以分为引证法、例证法、喻证法和正反对比论证法。
引证法和例证法是我们最常用、最基本的两种方法。
⑴例证法:例证法:直接运用个别、典型而具体的事例来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
从推理方式来看,归纳论证法一般就是例证法。
例证法的好处:实事胜于雄辩。
用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论点,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例证法是议论性文章中最重要的论证方法。
有些初学写议论文的人,常常不懂得用例证法,又说不清道理,只好在文章中反反复复、颠三倒四的议论“说理”,让人不得要领。
因此,一定要学会运用例证法,才能使文章简练而有说服力,而且使文章具有可读性。
【例】何成方圆?答案好简单,君不闻先秦人已知“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古老的汉漠拉比法典开始了人类文明之光;秦王用法家严律治世,打下秦朝江山一统;高祖入关与民约法三章,打下汉朝开国基石;诸葛丞相挥泪斩马谡,始令蜀国三军一心,敌于强魏。
而项羽乱封诸候,天下叛之。
古来兵法之首必须严明军纪,如周亚夫细柳治军,不难看出规则的重要。
(2002年北京高考优秀作文《何成方圆》)【说明】本段论述,连续用了五个历史事例,最后得出“规则的重要”的结论。
这个结论也是本段的分论点。
从推理方法看,这里用的是归纳论证法,从论据类型看,这里用的是例证法。
⑵引证法:引证法:直接引用理论论据证明论点的方法。
从推理方法看,引证论证法一般就是演绎论证法。
运用引证法的好处是用权威性言论证明观点,说服力强。
【例】纪念是内心情感的涌动,但又不是感情的无节制挥霍;纪念需要行动来升华,但又需要理性的引导。
真正的纪念是心灵的回响,是历史的回音;它审视过去,启迪未来…………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付出巨大的代价才取得胜利,中国人民自然无法容忍这种倒行逆施的行为。
于是各地都掀起了声势壮大的抗议和纪念活动。
但近来这些纪念活动在少数激进分子的鼓动下出现了打砸抢日货商店的不理智举动。
群众爱国的赤子之心可以理解,但纪念并不是感情的挥霍,非理性举动无益于解决问题。
我国领导人多次表达出严正立场,但同时并不关闭中日会晤的大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无疑就是对过去痛苦最理性,也是最深刻的祭奠。
人不能忘本,“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
而高贵的心灵在铭记苦难,咀嚼苦难过后,方能理智地纪念苦难。
当纪念的洪波涌动时,勿忘用理性的“闸门”控制情感。
(2005年广东高考优秀作文《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说明】以上选段的画线部分都是引用名言来论证“真正的纪念”是“审视过去,启迪未来的” 中心论点。
其中“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是列宁的名言。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周总理曾经说过。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源于《战国策》的“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由唐太宗“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变化而来的。
如果把名言分别看作演绎推理的大前提,就成了如下的三段论的推理论证:㈠大前提: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小前提: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苦难是“前事”,是“历史”。
结论:所以,我们要理性纪念苦难,审视过去,启迪未来。
㈡大前提: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
小前提: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苦难是过去的痛苦。
结论:所以,不能忘本,要理性纪念苦难,审视过去,启迪未来。
【说明】原文省略了小前提。
因此,引证法从推理方法来看,是属于演绎论证方法的。
⑶喻证法:用比喻说明道理的方法。
一般情况下,喻证法的喻体是一个具体的事例,本体是一个抽象的道理。
论证时通过说明具体事例中事物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变化情况,形象地解说所要论证的抽象道理。
喻证法的好处是可深入浅出地把道理说得通俗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喻证法不同于类比推理的论证方法。
因为类比推理是根据同类事物相比较而推出新的结论,喻证法是利用不同类事物的相似点来作形象说理。
【例】高考作文果然是提笔千钧,转而一想:作文之法不正如人行路上。
不禁暗暗自得。
作文恰如行路,有人昂首阔步,气势凌人;有人亦步亦趋,低唱徐吟;有人正气浩然,仰天长啸。
但要记住:怎么走都要走在自己的路上!曾记否?一篇《赤兔之死》轰动文坛,小生有幸拜读,确是佳作。
但此之后,文言之作犹如雨后春草,呈现疯狂态势,人人都走上了返古的老路。
于是乎,屈原从汩罗中爬上来又跳下去;项羽自刎更是免费表演,随处可见;韩信干脆赖在胯下讨生活,何其悲哉!想我堂堂五千年历史,都不够后来人习作用例了。
走上了返古的老路,故事新编也到了尽头。
一眼望去尽是学子们迷茫的眼神。
不明白,真不明白!同一条路,前人走过创造了辉煌,而今再走却是“山重水复疑无路”。
可悲!可叹!不知他们是否真不明白:李商隐、杜牧的诗,再好也只是小李杜;即使做了十足十的古人,写出十足十的古文,也不过是“代古人言尔”!(2006年江苏省高考优秀作文《人与路》)【说明】文段用人们走路时不同的神态和动作,比喻人们不同的写作态度和写作方法。
举了考生们竞相效尤写文言文作文的例子,再用比喻论证法指出这种做法就如“人人都走上了返古的老路”,只能是山穷水尽,无路可走,由此说明写作上“亦步亦趋”是错误的,从反面论证了“怎么走都要走在自己的路上”的中心论点。
⑷对比论证法。
对比论证法:比较正反两方面的事实和言论来辨明是非优劣、证明论点的方法。
好处:是非曲直分明,给人印象深刻。
【例】想当年,韩寒半个小时一篇《杯中窥人》何其伟哉!于是又一批学子走上创新之路,通篇文章支离破碎叫有个性,一首诗谁也看不懂叫有深度,看到天空一片羽毛落下便泪流满面这叫有文人情怀。
走前人老路固然不妥,但纠枉过正想从中国直接打通地心去美国也是行不通的。
自己的路来源于前人,而又不拘泥于前人,方能走出自己的辉煌。
(2006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人与路》)【说明】文段把韩寒的正面事例与“一批学子”邯郸学步的例子作对比,论证“自己的路来源于前人,而又不拘泥于前人,方能走出自己的辉煌”的道理。
【例】“老当亦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可谓:“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然而直面挫折,他却能达人知命,笑看人生。
试想,如果没有王勃开朗阔达的胸襟,哪能有他吟放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千古绝唱?(2004年四川高考优秀作文《遭遇挫折,笑对痛苦》)【说明】文段在正面论述了王勃的事例之后,用了假设句“如果……那么”从反面设例,正反对比,论证了遭遇挫折应该笑对痛苦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