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农-先秦两汉文学史考试要点(2018)
- 格式:docx
- 大小:22.28 KB
- 文档页数:12
刘勰:“秦世不文”1、寿命短。
2、文化专制主义《吕氏春秋》由吕不韦的门客所编。
属于杂家学派代表作,兼有儒、道、墨、法、农诸家学说。
全书分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三大部份,又名《吕览》,客观上反映出战国末年即将实现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
文风朴素而简炼,往往借寓言故事说理,有一定的文学意味。
《吕氏春秋》的文学成就:十二纪按春夏秋冬四季顺序编排,论文内容与四季相配,各有侧重。
春纪以论生为主,夏主乐、秋主兵、冬主死亡。
八览:由八方、八极等观念而来,属地理范畴。
六论:由人间事象脱胎而来。
各篇在论法上大体一致,每篇大抵分议论、故事两部份。
继承先秦诸子用大量比喻故事匡助说理的传统,在作类比推理的同时,文章显出生动性、趣味性。
记录和保存了大量寓言故事和传说,每篇文章通常都有三四个完整的故事,有时多至六七个。
寓言运用上往往先提出论点,然后引述一至几个寓言来进行论证。
寓言故事主体往往简炼生动,中心突出,有效地服务于哲理。
故事结尾往往点明寓意。
《刻舟求剑》《掩耳盗铃》李斯《谏逐客书》:又名《上秦王书》,写于秦王政十年(前 237)。
中心论点:“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艺术特点:论据充分,说理精密。
写法上多铺陈排比,抑扬开合,有纵横家气势。
文多对偶,辞采华丽。
“骈体之祖”(清·李兆洛《骈体文钞》)刻石文:记载秦始皇的巡游封禅,采用四言韵文,浑朴庄严,气势宏伟,对后世的碑铭文有影响。
汉初黄老哲学休养生息汉武帝时期,实现了真正的统一,并对周边少数民族发动了一系列扩张战争。
西汉末期,外戚专政,王莽纂位,引起了农民起义。
公元 25 年,刘秀建立东汉政权,国家复归一统,东汉前期,国力强盛。
东汉中期以后,中央权力削弱,宦官与外戚交替专政,社会矛盾激化。
黄巾农民大起义,由此形成为了军阀割据,直至刘氏政权被曹氏取代。
汉初至武帝时期:作家普遍具有开阔的胸襟和非凡的气度。
“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揽人物。
先秦两汉文学史试卷(第二套)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20分)1.______________观念是上古神话产生的原因之一.2.《尚书》一名的意思是_________.3.被司马迁称为“礼义之大宗”的先秦著作是《_________》.4.“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这句话出自《_________》。
5.关于《诗经》的编集,有所谓献诗、___________、删诗之说。
6。
《诗经》中颂扬周始祖后稷的诗歌是《____________》.7.《周礼·春官》把风、赋、比、兴、雅、颂合称为___________。
8。
《__________》被后人称为“春秋外传”。
9。
《孟子·滕文公》所指“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的人物的言行集中载录于《_____________》一书.10.《国殇》是《九歌》中祭祀________________的作品。
11。
汉大赋在结构上常采用______________的形式。
12。
赵壹的《刺世嫉邪赋》属于汉赋中的____________类型.13.司马迁说他编纂《史记》的宗旨,是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
《史记》的人物传记主要载录在________、________和列传中。
15。
游记、碑文等体裁肇兴于_________时期。
16。
____________是汉代出现的一种合乐诗体。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春秋时代,贵族常常在外交场合引用《诗经》来表达自己的志意,这叫做______________.A、以意逆志B、赋诗言志C、引经据典D、兴观群怨2.《诗经》名句“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出自____________。
A、《郑风·风雨》B、《大雅·生民》C、《小雅·采薇》D、《王风·黍离》3.“上善若水。
华中农业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纸科目代码及名称:448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第1页共3 页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本上.不得写在试题纸上.否则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 分〉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论语》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所著,是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
B. 王裁之是东晋杰出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他的《兰亭集序》帖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C. 莫泊桑是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的巨匠,代表作品有《我的叔叔于勒》、《项链》等。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一百三十篇。
作者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下面哪一项不是梁启超的翻译思想?()A .救亡图存,必须发展翻译事业,培养翻译人才。
B. 提倡翻译政治小说,启发民智。
C. 主张用比较通俗的语言去翻译外国著述。
D. 强调译事之难,必须加以认真研究。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颂功德的文字,叫做“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B. “说",在古代是一种表明自己观点的文体,比如《马说》、《黄生借书说》、《爱莲说》。
C.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组成,常按照“次重要一重要一最重要”的顺序安排材料。
它的写作要求真实、及时、简明。
D.古人说“弱冠"是指男子20岁,“鸿雁)}常用来喻指书信。
4、被称为“极端直译的代表”的人物是下列哪一位?()A. 庞德 C. 斯坦纳B. 纳博科夫D. 加切奇拉泽5、王某与张某是邻居,一日为琐事争吵以致互殴,公安机关进行了调解。
双方对医疗费赔偿等达成了调解协议。
事后,王某履行了调解协议,而张某没有履行。
王某请求公安机关强制执行调解协议。
公安机关的下列哪一做法是正确的?(〉A. 不予执行,告知王某向人民法院就该纠纷提起民事诉讼。
B. 不予执行,告知王某提起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以撤销该调解协议,并判决张某赔偿医疗费。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基础(710)真题2018年华中师大710中国语言文学基础真题一名词解释1单纯词 2形声字 3互文见义 4赋比兴 5元杂剧 6人的文学二简答题1什么是兼语句?兼语句主要有哪几种类型。
2“汤”,“菜”,“丈人”,“涕”,“遭”几个词的古今意义是什么,有何区别?3庾信诗歌的特点。
4结合《呐喊》和《彷徨》谈一谈鲁迅小说的启蒙倾向。
5 简述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的艺术特色三论述题1 结合具体作品,评价白居易政治讽喻诗的优缺点。
2以《平凡的世界》和《秦腔》为例,简论当代改革小说的变迁。
3简论《红与黑》中的于连是一个怎么样的典型。
2017年华中师大710中国语言文学基础真题一名词解释1词类活用 2异体字 3语音4古文运动5《左传》 6社会剖析小说二简答题1古今词义异同2什么是句子?句子结构分类有哪些?3简析新月派前后期的艺术变化4如何理解《聊斋志异》“以传奇法而志怪”?5简析《双城记》的艺术特征。
三论述题1论述《水浒传》忠义观的表现。
2结合作品,论述莫言和贾平凹小说的异同。
3;论述霍桑《红字A》两位主人公形象和红字A的多重象征意义。
2016年华中师大710中国语言文学基础真题一名词解释1塞擦音 2六书 3平水韵 4《毛诗序》 5唐传奇 6百花文学二简答题1《茶馆》的“图卷式”创新形式。
(15分)2单纯词与合成词。
(15分)3魔幻现实主义的特征(10分)4谢灵运山水诗的特征(10分)三论述题(20分*3)1屈原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徐志摩诗歌的“性灵”特征。
3《哈姆莱特》的艺术成就。
2015年华中师大710中国语言文学基础真题一名词解释(5分×6)1调值 2会意字 3反切法 4花间词派 5南戏 6审美“日常生活化”二简答题1什么是方言?方言有哪些类型?(15分)2举例说明普通名词作状语的作用。
(15分)3汉赋产生的渊源以及兴盛的原因?(10分)4以“三红一创”为例,谈谈你对红色经典的认识。
中国古代文学第一卷先秦两汉考试范围精华总结•中国文学史的分期:中国文学史分期中国文学史分为三古、七段: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魏晋至唐中叶;唐中叶至南宋末;元初至明中叶。
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
上古文学的内容及文体同自然作斗争的神话,诗歌,祷祝辞。
第一编先秦文学最早产生的两种文学样式是原始诗歌和原始神话。
先秦散文的主要形式是: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
第一章上古神话中国古代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
在所有的古代文献中,《山海经》最有神话学价值,是我国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
中国神话所反映的对象神话通常以神为主人公,他们包括各种自然神和神化了的英雄人物。
神话的情节一般表现为变化、神力和法术。
神话的意义通常显示为对某种自然或社会现象的解释,有的表达了先民征服自然、变革社会的愿望。
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内容反映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神话。
如“鲧禹治水”、“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等。
一般说来神话包含两种意识:崇拜与征服,但中国古代神话多表现出对自然的征服意识解释世界、人类民族起源的神话。
如“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玄鸟生商”、“姜嫄生后稷”等。
这类神话包含着自然崇拜与探索,以及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的意识。
反映战争的神话。
如“炎黄之战”、“黄帝擒蚩尤”、“共工怒触不周山”、“刑天与帝争神”(刑天舞干戚)等。
这类神话曲折地反映了上古时代民族或部族之间的战争与融合。
发明创造的神话。
如燧人氏钻燧取火、神农尝百草、后羿作弓(射日)、仓颉造字、后稷种植五谷、伏羲发明八卦等。
这类神话反映了上古时代人们的物质创造和文化创造活动。
第一节《诗经》概说《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原称《诗》或¡°诗三百¡±。
因后来被列入儒家的¡°五经¡±而称为《诗经》。
XXXX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级汉语言文学(专升本) 专业《先秦两汉文学专题》课程试卷A一、填空题(每空1分,满分25分)1、先秦散文中最早的一本书是2、“三表法”的提出者是。
3、先秦时期的历史著作体例分为和两类4、《战国策》的主导思想属于。
5、《春秋》三传包括、和。
6、诸子散文的发展经历了到再到的漫长过程。
7、《庄子》一书分为、和三部分。
8、汉初的思想界盛行9、西汉中期以后渐次流行10、《过秦论》的作者是11、陆贾的散文代表作是12、《论贵粟疏》的作者是13、《谏吴王书》的作者是14、《说苑》《新序》的作者是15、《太玄》《法言》的作者是16、刘歆的散文代表作是《》17、《难蜀父老》的作者是18、董仲舒的代表作是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满分25分)1、九流十家:2、《老子》:3、《论衡》:4、《论语》:5、《汉书》三、翻译题(每小题10分,满分30分)1、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 臂非加长也, 而见者远; 顺风而呼, 声非加疾也, 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 非利足也, 而致千里; 假舟楫者, 非能水也, 而绝江河。
君子性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2、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3、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máo)尽落。
积五、六年,单于弟於靬王弋射海上。
武能网纺缴,檠弓弩,於靬王爱之,给其衣食。
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
王死后,人众徙去。
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
四、论述题(20分) 《左传》的文学成就有哪些?。
先秦两汉文学史考试要点第二部分《诗经》(一)要点《诗经》的篇数:305篇,另有6篇有目无辞(单项选择题或填空题)关于《诗经》编定的各种说法:王官采诗说、公卿献诗说、孔子删诗说(单项选择题或填空题)《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单项选择题或填空题、名词解释)1.风风的定义(名词解释)风:是一种音乐曲调。
主要用于规劝君主,给予委婉的建议。
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诡谲,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
《国风》的创作年代(单项选择题或填空题)《国风》大部分是东周作品,少数产于西周。
2.雅雅的定义(名词解释)雅:即正,指朝廷正乐,是西周王畿正乐。
四方之风谓之雅。
雅可分为大雅和小雅两种。
大雅主要由上层贵族编写而成;小雅是上、下层贵族和身份低微的百姓编写而成。
二者都是用于规劝君主为主。
《小雅》的创作年代(单项选择题或填空题)74篇,除少数作品是东周作品之外,其余都是西周晚期作品。
作者主要是上下层贵族还有地位低微者。
《大雅》的创作年代(单项选择题或填空题)31篇,大多都是西周初期的作品。
作者主要是上层贵族。
“大雅”与“小雅”依靠什么来区分(单项选择题或填空题)大雅和小雅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编写作者地位不同。
什么是“变风、变雅”(名词解释)变风变雅是在西周中叶之后,尤其是西周末期,礼乐崩坏,周室衰微,社会动荡的时期出现的,变风变雅是主要用来大量反映丧乱,针砭时弊的怨刺诗。
变风变雅是政治腐朽和社会黑暗的产物,是产生于王朝末期的一种批判现实主义。
例如《硕鼠》、《株林》等等,都是著名的变风变雅诗。
3.颂颂的含义(名词解释)颂:宗庙祭祀之乐。
《毛诗序》中解释说:“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
”《颂》的创作年代(单项选择题或填空题)周颂31篇,是西周初期的诗。
鲁颂4篇,是春秋时期的诗。
商颂5篇,诗殷商中后期的诗。
4.赋赋的定义(名词解释)铺陈直叙,就是把诗人的思想感情及其有关事物平铺直叙的表达出来。
朱熹认为,赋即“敷陈其事而直言之。
“5比比的定义(名词解释)比就是比方,即借一个事物来做比喻。
朱熹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比”分为哪些情况(重点)(简答题)可以分为三种情况,分别是明喻,暗喻,借喻。
明喻即以拟物的手法来表达感情,例如:“肤如凝脂”、“手如柔荑”;暗喻即以具体的动作和事物来比拟难言情感和独具特征的事物,例如“巧舌如簧”、其甘如荠“;借喻即以喻体来代替本体,例如”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6兴兴的定义(名词解释)兴就是诗人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诗人情感,引起诗人歌唱,大多在诗歌开端。
朱熹认为:“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兴”又分为哪些情况(重点)(简答题)从结构上分,一种是全篇每一个章节都起兴,例如《蒹葭》;另一种是部分章节起兴,例如《关雎》。
从内容上分,一种是所兴之物在开头调节韵律,唤起情绪,兴句与下文内容的联系并不明显,只是为了单纯起兴;另一种是与下文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同时与作者心绪有一定关系的,例如《桃之夭夭》、《野有蔓草》“比”和“兴”的联系与区别(重点)(简答题)笔记最大区别:比显兴隐7.《诗经》的最常用句式:四言(单项选择题或填空题)8.最常用的章法:重章叠句(单项选择题或填空题)9.《诗经》的另外一些语言特点(双声叠韵,叠字)(单项选择题或填空题)10.汉初四家《诗》各自的学派与流传状况:今文经学:齐、鲁、韩三家,皆已失传。
古文经学:毛诗,流传至今。
(单项选择题或填空题)第三部分先秦史传叙事散文(一)要点1.《尚书》与《春秋》的体裁(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各自的语言特点(单项选择题或填空题)《尚书》体裁:散文语言特点:是商周记言史料的汇编;文字古奥典雅,语言技巧超过了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文诰单独成篇,有完整的文本结构和文体形态。
《春秋》体裁:编年体史书语言特点:简要,记事简略;给后人留下太多想象空间;措辞谨严。
2.《左传》的作者、体裁、全称、别名(单项选择题或填空题)作者:左丘明体裁:编年体史书全称:《左氏春秋传》别名:《左氏春秋》3.《左传》中的人物语言有何成功之处?(重点)(简答题)①人物语言平易小畅,纯用口语,自然流畅;②人物语言质朴洗练,具有准确性;③个性鲜明,形象饱满;④人物语言逻辑谨密,带有论辩性;⑤人物语言委婉含蓄,不缺乏幽默感;⑥人物语言讲究修辞,赋予表达力。
4.《左传》中的人物描写对后代小说的影响:通过人物的语言与行动来刻画人物,而非肖像与心理(重点)(简答题或材料分析题)5.《战国策》的卷数、编者、别名、体裁(单项选择题或填空题)卷数:33卷编者:西汉刘向别名:《战国策别录》体裁:国别体史书6.《战国策》的主要记言对象:纵横之士(单项选择题或填空题)7.《战国策》的语言风格:铺张扬厉,气势磅礴(单项选择题或填空题)第四部分诸子说理散文(一)要点1.《孟子》的篇数,孟子的姓名与国籍(单项选择题或填空题)篇数:7篇姓名,姓孟名轲国籍:战国中期邹人/鲁国贵族孟孙氏2.《孟子》文章的特点(重点)(简答题或材料分析题)笔记3.《庄子》的篇数,庄子的姓名与国籍(单项选择题或填空题)篇数:33篇(内7篇,外15篇,杂11篇)姓名:姓庄名周国籍:战国中期宋国蒙人4.《庄子》的主要创作方法:三言(重点)(简答题)笔记5.《庄子》寓言的特点:(重点)(简答题或材料分析题)笔记6.《荀子》的篇数,荀子的姓名与国籍(单项选择题或填空题)篇数:32篇姓名:姓荀,名况,字卿国籍:赵国人7.《韩非子》的篇数,韩非子的姓名与国籍(单项选择题或填空题)篇数:55篇姓名:姓韩,名非国籍:韩国公子8.《战国策》、《孟子》、《庄子》的共同创作特点(寓言与比喻)(材料分析题)笔记第五部分楚辞(一)要点1.屈原的姓、名、字,祖先,官职(单项选择题或填空题)姓名:姓屈,名平,字原祖先:以上古帝王颛顼氏为先祖,属楚国公族官职:曾任楚怀王左徒2.屈原的作品包括哪些(24篇)(单项选择题或填空题)《离骚》,《九歌》(11篇),《九章》(9篇),《天问》,《招魂》3.“离骚”的含义(单项选择题或填空题)遭受罹患(司马迁)4.《离骚》的写作年代与主旨(单项选择题或填空题)年代:一般认为是屈原离开郢都前往汉北时主旨:爱国与忠君5.《离骚》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分成两个部分。
前一部分主要写了屈原自己的出身以及自己在理想与现实的尖锐冲突中,诗人自身表现出来的良好修养与坚贞情操;后一部分以象征性的行为显示了屈原自己在苦闷彷徨中思索何去何从的艰难选择,突出了屈原对宗国的挚爱之情。
6.“美人香草”的内涵(重点)(简答题或材料分析题)笔记7.“美人香草”式的比兴对《诗经》的发展(重点)(简答题或材料分析题)笔记8.《九歌》的篇数,各篇所祭之神(单项选择题或填空题)篇数:11篇所祭之神:东皇太一9.《山鬼》、《涉江》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简答题)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景物描写具有象征作用;同时有助于渲染气氛;符合作者内心的情感波动。
10.《抽思》的形式特点:除了《乱》之外,有《倡》和《少歌》11.最早的咏物诗:《橘颂》最早的咏史诗:《天问》(单项选择题或填空题)12.宋玉的作品有哪些?(单项选择题或填空题)《九辩》、《登徒子好色赋》、《风赋》、《高唐赋》、《神女赋》……13.宋玉在文学史的的地位:楚辞与汉赋之间的桥梁14.《九辩》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悲秋”主题的开创(单项选择题或填空题)15.《九辩》中的秋景描写有什么作用?(简答题或材料分析题)通过借景抒情的方式,对中心思想进行阐述;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赋予景物一定的意义,借此来托物言志。
第六部分汉赋(一)要点1.汉赋主要分为哪三类(简答题)汉赋分为骚体赋、汉大赋,抒情小赋三种,分别代表汉赋不同的发展阶段的主流形式。
骚体赋由楚辞演变而来,汉代以骚体赋为主,贾谊是汉代骚体赋的代表作家。
骚体赋以赋为名,以骚为体,抒情为主。
句式较长,篇幅较短,常使用“兮”句式汉大赋由诸子问答体和纵横家的说辞演变而来,又被称为文赋。
大赋体物,句子较短,篇幅较长,常使用主客问答的对话体。
常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进行铺陈。
代表作者为宋玉,例如《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等等。
抒情小赋前身是西汉时的诗体赋,由《诗三百》发展而来,东汉时演变成为抒情小赋。
2.贾谊的主要赋作品(单项选择题或填空题)《吊屈原赋》、《fu鸟赋》、3.汉大赋的主要特点(简答题)使用主客问答的对话体;铺陈写物,状物生动;诡谏(含蓄劝谏)4.标志汉大赋体制形成的作品:枚乘的《七发》(单项选择题或填空题)5.司马相如的主要作品名称及主人公(单项选择题或填空题)《大人赋》、《哀秦二世赋》、《长门赋》、《子虚赋》、《上林赋》6.东汉抒情小赋的主要作家与作品(单项选择题或填空题)东风朔《答客难》、杨雄《酒赋》、《逐贫赋》、《解嘲》7.汉赋的其他主要作家与作品(单项选择题或填空题)第七部分秦汉散文(一)要点1.李斯的主要作品(单项选择题或填空题)《谏逐客书》、《泰山刻石》、《碣石刻石》、《东观刻石》《琅琊山刻石》、《会稽刻石》……2.贾谊的主要散文作品及其风格特征作品:《过秦论》、《新语》、《陈政事书》风格特征:感情充沛,气势磅礴3.《史记》的体裁:纪传体通史(单项选择题或填空题)4.《史记》的五种体例,每种体例的内容(单项选择题或填空题)本纪、表、书、世家、列传十二本纪:纲领,按帝王世代顺序记叙各朝新衰终始;十表:排列帝王侯国间大事八书:有关经济、文化、天文、历法等方面的专门论述三十世家:主要是贵族之家的历史七十列传:不同阶层,不同类型的人物传记5.《史记》人物刻画中的互见法(重点)(名词解释)旁见侧出法,又称为互见法,即在一个人物传记中着重表现他的形象特征,而在其他方面的性格特征放到别人的传记中显示。
6.《汉书》的体裁: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字数:80余万字(单项选择题或填空题)7.《汉书》与《史记》风格特征的比较第八部分汉代诗歌(一)要点1.乐府的定义:一是机构,一是诗体。
乐府诗体又分广义与狭义两种(重点)(名词解释)广义上是包括后代文人模仿乐府诗歌的形式所创作的不入乐的诗歌,狭义上只是指在两汉到南北朝时期乐府机关搜集的诗歌,又称为入乐。
2.解析汉乐府诗中的一些重要的抒情篇目(简答题)3.班固、张衡、蔡邕、赵壹、郦炎等人的主要诗歌作品名称(单项选择题或填空题)班固:《两都赋》《幽通赋》(以抒情言志为主)《咏史》(现存东汉文人最早的完整五言诗)《竹扇赋》(是一首完整的七言诗)张衡:《二京赋》《归田赋》(真正宣告抒情小赋的诞生)《同声歌》(五言诗,有风格)《四愁诗》(经过改造的骚体,是骚体整齐化后形成的七言诗,抒发小人当道,无可奈何的心情。
)蔡邕:《述行赋》《翠鸟诗》(是乱世文人全身远害心态的写照,诗人借鸟类的形象抒发自己的伤感,以此起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