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
- 格式:ppt
- 大小:425.50 KB
- 文档页数:23
《盐类的水解》说课稿(第一课时)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第三节《盐类的水解》,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课。
一、教材分析《盐类的水解》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该节分两课时教学,本节为第一课时。
第一部份是找规律,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盐类物质入手,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并运用归纳法分析盐类水解的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对应关系。
第二部份是查原因,以水的电离平衡为基础,分析盐类电离出的阴、阳离子与水电离出的H+和OH -结合成弱酸或者弱碱的趋势,明确不同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本质原因,同时深化对过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的认识。
本节教材涉及的知识不少,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是学生在高一必修一已经学习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高二选修4学习了化学平衡原理、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和溶液酸碱性的基础上学习的又一平衡体系,所以本节教学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的重要考点。
通过本节的学习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以前所学的平衡知识的理解,而且还可以为下一步学习水解平衡的挪移和水解的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电解质溶液的平衡体系。
二、学情分析高二的学生已经具备独立思量的能力,而且思维活跃。
通过高一必修和前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离子方程式书写、化学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以及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等知识,所以教学应该能顺利推进。
三、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学情,确定本节的教学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为: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盐类水解的原理和规律(2)能够正确书写盐类水解的反应方程式过程与方法(1)能从微粒间相互作用这一微观本质的角度去理解盐溶液呈现酸碱性这一宏观现象。
(2)使用实验探索的科学方法,探索不同类型盐溶液的酸碱性,揭示化学平衡理论在盐溶液中的延伸。
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在思量分析过程中倾听他人意见,相互启示,体味合作交流的重要与快乐。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第1课时盐类的水解◆教材分析盐类水解平衡涉及的知识面较宽、综合性较强,是继化学平衡,弱酸、弱碱平衡,水的电离平衡体系之后的又一个平衡体系,它们与将要学习的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构成了中学化学的完整的平衡体系,因此,本节的教学与前面的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将直接影响本节的学习。
在后面的教材编排中,有很多地方也要用到盐类水解的相关知识,比如:明矾的净水原理以及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等。
所以本节教材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际意义,在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理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学情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以及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电离平衡两个平衡体系,也初步从微观角度认识了溶液酸碱性的本质。
在此基础上再来探究盐类的水解,这样的安排既能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又能使学生对平衡原理和弱电解质概念进行具体应用。
同时,盐类水解的知识又与后续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紧密相连。
◆学习目标(1)理解强碱弱酸盐和强酸弱碱盐的水解。
(2)了解盐溶液呈酸碱性的原因,理解盐类水解的概念和实质。
(3)掌握盐溶液呈酸碱性的一般规律,能根据盐的组成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
◆教学重难点盐类水解的本质及规律。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生活中常用的盐类物质除NaCl外,还有C5H6NO4Na(谷氨酸钠,味精的主要成分)和Na2CO3、NaHCO3等。
NaCl和C5H6NO4Na主要用于食品调味,而Na2CO3和NaHCO3被视作“碱”,用于油污清洗和面食制作,特别是Na2CO3,俗称纯碱。
明明是盐,为什么叫纯碱呢?【学生回答】因为Na2CO3和NaHCO3的水溶液呈碱性。
【复习提问】溶液的酸碱性与c(H+)、c(OH-)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酸性:c(H+)>c(OH-);中性:c(H+)=c(OH-);碱性:c(H+)<c(OH-)。
【过渡】为什么Na2CO3和NaHCO3的水溶液呈碱性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问题。
第三章第三节第一课时盐类的水解一:盐的水解及其规律1.概念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__________________结合生成__________的反应。
2.实质盐电离出的“弱离子”与水电离的H+或者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分子,使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3.特点①可逆。
盐水解是反应的逆反应。
所有可逆反应最终都是平衡态,水解平衡也有等、动、定、变等特征。
②吸热。
中和放热,所以水解都。
③微弱。
中和反应程度大,所以一般盐水解反应程度都很小。
4.影响盐水解的因素什么样的盐能水解?什么样的盐水解程度大?(1)盐的性质①含有弱酸阴离子或者弱碱阳离子的盐才能水解。
都含有更能水解。
----有弱才水解②盐水解生成的弱电解质分子越难以电离,盐水解程度越大。
---越弱越水解比如:CO2-3可以水解生成HCO-3,HCO-3也可以水解生成H2CO3 分子。
HCO比H2CO3 分子更难电离,所以CO2-3比HCO-3更能水解,水解程度更大。
【思考】同浓度的Na2CO3和CH3COONa溶液相比,谁的pH较大?为什么?同浓度的Na2CO3和NaHCO3相比呢?pH相同的NaHCO3溶液和CH3COONa溶液和NaClO溶液,浓度大小顺序是?③若是弱酸强碱盐,则水解后呈碱性。
弱碱强酸盐,则水解后呈酸性。
---谁强显谁性若是强酸强碱盐,不水解后显中性。
弱碱弱酸盐,显性具体定。
(2)外界条件对水解平衡的影响--【思考】①0.1mol/L的Na2CO3 溶液的碱性比0.01mol/L的Na2CO3 溶液(强/弱)?②0.1mol/L的Na2CO3 溶液的pH假设等于12,0.01mol/L的Na2CO3 溶液的 pH 11.(> < =).③配制氯化亚铁溶液一般加入少量铁粉和稀盐酸,试说明分别为什么?5.盐水解规律小结有弱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
难溶不水解,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谁弱谁水解,越弱越水解,都弱都水解,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弱弱具体定;越弱越水解,越热越水解,越稀越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