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 格式:pptx
- 大小:2.07 MB
- 文档页数:107
语言文字运用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正确使用实词、虚词准确辨析近义实词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实词的考查以近义词辨析为主。
要掌握和运用好实词,关键在于能辨析近义词的意义和用法。
辨析近义词是为了使思想感情表达得更精确,更细腻,语言表达效果更加鲜明生动。
辨析近义词,辨异是重点。
辨异首先要求同。
所谓求同,就是找到一组近义词共同的基本义,然后在这个共同的基本义之内,辨析其差异。
意义辨析【辨析方法】“语素区分法”。
所谓“语素”,就是词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大多数情况下就是指单个字。
两个近义词往往含有相同的语素,而它们意义的差别,往往落在两词相异的语素上。
所以,只要提取出相异的语素来加以研究,就可以相对容易地找到两词的区别。
例如“疏离”与“疏远”,两词的相异语素是“离”和“远”,这两个语素在原词中均表示“疏”的结果,只是结果不同:“离”只表“疏”的状态,并不强调“疏”的程度;而“远”则表“疏”的程度,且程度较重。
【辨析角度】:(1)词义侧重点。
例如“冷僻”与“冷落”,“冷僻”侧重指“偏僻,不熟悉”,“冷落”侧重指“不热闹,不热情”。
(2)词义轻重。
例如“嘲笑”与“讥笑”都含有“看不起人、取笑人”的意思,只是词义轻重程度不同:“嘲笑”指一般的取笑,词义较轻;“讥笑”指带有讽刺、挖苦意味的取笑,词义较重。
(3)词义范围大小。
例如“年龄”与“年纪”:“年龄”指人或动植物已生存的年数,词义范围大;“年纪”专指人的年龄,词义范围小。
色彩辨析【辨析角度】:(1)感情色彩分褒、中、贬三种,如“成果(褒)—结果(中)—后果(贬)”;(2)语体色彩分口语与书面语,如“爸爸(口语)—父亲(书面语)”等。
用法辨析【辨析角度】:(1)适用对象是用于自己还是他人,是谦称还是敬称,是用于一般对象还是特定对象,是主动性还是被动性。
例如“爱护(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爱戴(与‘爱护’相反)”,“启用(用于物)—起用(用于人)”,“接受(被动性)—接收(主动性)”。
专题一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眼观六路,规避陷阱全国卷词语考查重点固定、突出:常见成语的辨析和使用。
成语题是必考题目,但从历年高考看,命题人有意变换考查的是形式,但不变的是考点。
但2016年增添了对虚词(重点为关联词语)的考查,这一点需要关注。
因此在本专题也进行了虚词的复习与训练。
一、正确使用成语1.(2017·全国卷Ⅰ)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比赛过后,教练希望大家重整旗鼓....,继续以高昂的士气、振奋的精神、最佳的竞技状态,在下一届赛事中再创佳绩。
②今年,公司加大公益广告创新力度,制作出一批画面清晰、意味深长....的精品,有效发挥了公益广告引领社会风尚的积极作用。
③世界各国正大力研制实用的智能机器人,技术不断升级,创新产品层出不...穷.,未来有望在多领域、多行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④赵老师学的是冷门专业,当年毕业时,不少同学离开了该领域,而他守正..不阿..,坚持致力于该专业的教研工作,最后硕果累累。
⑤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给古丝绸之路的沿线城市带来了活力,很多城市对未来踌躇满志....,跃跃欲试。
⑥目前,快递业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行业,快递服务虽不能说万无一失....,但的确为百姓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A.①③⑥B.①④⑤C.②③⑤D.②④⑥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①重整旗鼓:比喻失败或受挫后,整顿力量准备再干。
和语境中“继续以……状态”“再创佳绩”矛盾。
②意味深长:含意深远,耐人寻味。
符合语境。
③层出不穷:不断出现,没有穷尽。
符合语境。
④守正不阿:形容人公正不徇私情。
语境说的是赵老师执着于自己所学的专业,强调的是坚守,而“守正不阿”强调的是为人处事公正。
⑤踌躇满志:形容心满意足,从容自得。
不符合很多城市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语境。
⑥万无一失:形容有绝对把握,绝对不出差错。
符合语境。
答案 B2.(2017·全国卷Ⅱ)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这是一条经典的旅游路线,既能让你饱览大自然巧夺天工....般的美景,又能让你领略多姿多彩的异域风情。
专题一正确使用词语 ( 包括熟语 )——准确理解词义,正确分析语境考点要求正确使用词语( 包括熟语 ) E简释:“词语”包括实词、虚词和熟语,“熟语”包括成语、歇后语及俗语等。
江苏卷主要考查实词和成语。
“正确使用”就是所用词语的含义、适用范围、语义的轻重、感情色彩以及语体色彩都要与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感情等相协调。
1.(2014 ·江苏 )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 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的________。
某些树木当植当伐;某些花卉当疏当密;何处须巧借地形,顺势筑坡;何处又宜少见轩敞,________:所有这一切都煞费心血,但又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正像一帧名作脱稿前画师那奇绝而________的点睛之笔。
A.用心别树一帜浑成B.匠心别树一帜饱满C.匠心别有洞天浑成D.用心别有洞天饱满答案 C答题提示本题考查近义词语的辨析。
用心:①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②怀着的某种念头。
“匠心”指巧妙的构思,带有褒义色彩。
结合语境,此处意思是强调“构思巧妙”,所以第一处应选“匠心”。
“别树一帜”指另外树起一面旗帜,指与众不同,另成一家。
“别有洞天”指另有一种境界,形容景物等引人入胜。
显然,第二处应选“别有洞天”。
至此,已经可以得出答案了。
“饱满”指丰满,充足。
“浑成”意为“自然”。
第三处强调的是“景物的自然,没有刻意修饰”,所以应选“浑成”。
2. (2 015·江苏)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 ) 书是整个人类的记忆。
没有书,也许历史还在混沌未开的蒙昧中________。
读书,让绵延的时光穿越我们的身体,让几千年来________的智慧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汩汩流淌。
读书,不仅需要________的精神,还需要懂得快慢精粗之分。
A.徘徊积聚宵衣旰食B.徘徊积淀废寝忘食C.踟蹰积淀宵衣旰食D.踟蹰积聚废寝忘食答案 B答题提示本题考查近义词语的辨析。
巅峰冲刺江苏省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考点扫描专题01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语言文字运用【考点解读】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是江苏省2020年高考语文的必考内容。
“词语”指包含“一般词语”与“熟语”。
“一般词语”包括单词、词组及整个词汇,文字组成语句文章的最小组词结构形式。
从构成方式来看,可以分成:①单纯词:由一个语素组成词,自由的单音节语素和所有的双音节、多音节语素都可以组成单纯词。
如:山、水、天、地、人、有、土、红、凑;仿佛、苍茫、水果、蜈蚣、琉璃、参差、蹉跎、敌敌畏、阿司匹林、萨克斯、麦克风等。
②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组成的词。
从词性来看,可以分成实词与虚词:一、实词,有实际意义的词(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及衍生名称的词。
人物名词:如学生、群众、老头、妇女、同志、叔叔、维吾尔族、酒鬼等;事物名词:如笔、杉木、蜗牛、猎豹、奥托、棒球、战斗机、冥王星、思想、中学、物理、过程等;时间名词:如上午、过去、将来、午夜、三更、甲戊、世纪等;方位名词:如东南、上面、前方、内部、中间等。
(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及发展变化的词。
)行为动词:如跑、唱、喝、敲、吆喝、盯、踢、闻、听、摸等;发展动词:如生长、枯萎、发芽、结果、产卵等;心理动词:如喜欢、恨、气愤、觉得、思考、厌恶等;存现动词:如消失、显现、有、丢失、幻灭等;使令动词:如使、让、令、禁止、勒令等;能愿动词:如会、愿意、可以、能够、宁可等;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等;判断动词:如是、为、乃等。
(3)形容词,表示事物性质、状貌特征的词。
表形状的:如大、高、胖、瘪、细、壮等;表性质的:如甜、好、香、漂亮、圆滑、机智、单调等;表示状态的:如快、浓、满、多、迅速、悄悄等。
(4)数词,表示事物数目的词。
有确数词:如1、2、3、一、二、三、壹、贰、叁、二分之一、3.45;有概数:如几、一些、左右、以下、余;有序数:如第一、第二、老大、老三、初九、初十。
【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精讲】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03.1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教学目标明确考点要求,掌握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方法技巧教学重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几种辨析方法。
教学难点探究做题规律教学过程一考点概要正确使用词语是语言文字运用题的热点。
对词语的考查,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
主要有两种常见题型:一种是根据语境辨析使用词语,包括成语填空(2022年新高考1卷题型);另一种是判断词语使用的正误(选择题,历年常规题型)。
二题点讲解题点1从三个方面辨析近义词语同义词或近义词之间的差别,一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辨析:(一)从词义方面辨析(二)从用法方面辨析(三)从感情色彩方面辨析(一)从词义方面辨析1.词义的轻重不同(详见课件)[例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B)(1)在青藏高原的雪山中也有热带风光,也长着香蕉和菠萝,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啧啧的事。
(2)在全球环境与气候合作中,中国是值得欧盟的实力伙伴,中欧应携手致力于全球可持续发展。
(3)这位著名导演运用美术中的色彩和构图,表现电影的气氛、意境和思想内涵。
A.称道信赖善于B.称奇信赖擅长C.称奇信任善于D.称道信任擅长小积累:词义前轻后重的近义词组请求—恳求批评—批判担心—担忧研究—研讨损坏—破坏固执—顽固希望—期望—渴望轻视—蔑视—藐视2.词义的侧重点不同不同的实词有不同的侧重点,近义实词可根据意义侧重点的不同进行辨析。
(详见课件)[例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1)紫禁城建造之初,就对排水系统进行了测量、精密设计和精细施工。
(2)转过山角,悄无声息地盘桓着一段古潭般的河湾。
一片暗绿扑上眉睫,浑身一阵清凉。
溪水到这里更加澄澈,像一汪流动的绿玻璃。
(3)校长找到几名同学详细询问,才知道事情的。
原来这些书是一个书贩来推销的,开始同学们都不想买,可是这个书贩说他是大学生,要勤工俭学,大家才买的。
专题01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实词辨析主要是同义词、近义词的辨析。
要求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利用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来认识不同词语的表达效果,它考查的是词语的“动态〞。
正确使用虚词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一个能力点,一是辨析句中虚词使用的正误,二是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又以近义虚词为主。
本节介绍实词和虚词的使用。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实词和虚词的考查有以下特点:1.题型丰富多样。
从近几年高考命题来看,以客观题为主,也有主观题。
其中客观题的设问一般是较为固定的两种形式:一是大部分省市区的试题都采用“依次填入以下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的形式;二是“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的形式。
2.考查综合性强。
从近几年高考命题看,有时单独考查实词和虚词;有时也把二者结合在一起考查;或把正确使用实虚词与熟语结合起来考查。
3.考查重点固定。
从近几年的命题来看,本考点侧重考查实词。
实词又侧重对词义轻重、大小、褒贬色彩等差异的考查,词语的适用对象、范围、搭配对象等方面也是考查重点。
虚词考查相对较少,有时与实词结合命题。
虚词考查主要侧重对句子结构和句间关系的理解,其中关联词、介词、副词是主要考查的重点。
4.考查题型多样。
高考对熟语的考查以客观题为主,但也有主观题。
有下面四种常见题型:一是判断辨析型选择题,这是大部分省市采用的主要题目形式;二是填充辨析型选择题,这种题型是实虚词结合考查时的常用题型;三是替换辨析型选择题,替换或比较的对象可以是成语,也可以是俗语、谚语、歇后语,如2009年浙江卷;四是填充式的主观题,如2008年高考天津卷第23题。
5.考查重点明确。
从近年的考查情况看,熟语中的成语是考查重点。
大部分试题的命题点主要是成语,但也有些省市会涉及一些常见俗语、谚语、歇后语等。
6.考查综合程度较高。
熟语既可单独设题考查,也可结合实虚词、古诗句等其他考点综合设题考查。
一、实词和虚词汉语的词语十分丰富,从语形式看,有单音词、多音词;从词的构成看,有单纯词和合成词,从词的意义看,有单义词和多义词;还有同义词和反义词;从语汇包含的成分看,有通用词语、文言词语、方言词语和外来词语等。
2022版新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一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复习纲要【考情探究】课标解读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备考策略考点内容成语词义、使用对象和范围、感情色彩易混、易误、多义、近义成语根据语境选用成语,辨析所用成语的正误注重积累,理解成语的含义,对易混、易误成语强化辨析实词(含短语)近义、同义、反义实词易混实词根据语境选用恰当的实词理解实词的含义,辨析易混实词之间的细微差别【真题探秘】核心考点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体现了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学科素养。
审题关键①明确题干要求选的是“最恰当的一组”,需仔细辨析。
②读懂语段内容,抓住搭配对象(主语、宾语等)。
③明确词语(成语)使用的语言环境。
解题方法解答此类题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分析词语(成语)的结构特点,把握词语(成语)大意,切忌望文生义;第二,体会词语(成语)的感情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成语)的使用范围、搭配对象;第四,尽可能找出句中与之相关联的信息。
总之,要正确理解词语(成语)的整体意义,要注意语境与搭配情况。
答案A解析近义词辨析务必结合语境。
①以身许国:把自己的身体献给国家,指尽忠报国,临难不顾。
与“志士仁人”“解民众于水火,挽狂澜于既倒”的语境相符。
②以身试险:明知有危险,偏要冒险。
语境中无“试险”意。
③多难兴邦:国家多灾多难,可以激发人民发愤图强,战胜困难,使国家兴盛起来。
与语段中“野火沃土”意思相近,且和“处于艰难之际”的语境相符。
④一言兴邦:语出《论语》,指一句话可以使国家兴盛。
语段中无“言语”相关意思。
⑤不屈不挠:形容坚强不屈。
修饰“奋斗史”恰当。
⑥不卑不亢:既不自卑,也不高傲,形容待人态度得体,分寸恰当。
不能修饰“奋斗史”。
[教师用书专用]1.真题多维细目表年份卷别考查成语考查类型考点考查能力学科素养2017课标全国Ⅰ重整旗鼓、意味深长、层出不穷、守正不阿、踌躇满志、万无一失成语使用正误辨析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表达应用在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过程中,培养考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的素养,突出语言积累,构建初步的逻辑和修辞知识。
专题02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解读考点[2015年题组]1.(2015届江苏扬州中考)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李白笔下的蜀道雄奇险峻,峰回路转....,悬崖峭壁随处可见,令人胆战心惊。
B.个别同学对他这次考试取得的进步表示怀疑,他却忍辱负重....,依然刻苦学习。
C.瘦西湖是中国湖上园林的代表,这里的行云流水....让众多中外游客赞叹不已。
D.“扬州市汉字听写大赛”前夕,老师喋喋不...休.地嘱咐我们一定要胆大细心。
【答案】A【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2015届辽宁锦州中考)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此次南太平洋台风登陆,福建省首当其冲....。
B.进入七月份,温度持续升高,天气真是炙手可热....啊。
C.老李参加聚会迟到了整整两个小时,让他的老朋友们觉得相见恨晚....。
D.王老汉又给自己的养牛场购进了300头牛,种类齐全,真可谓汗牛充栋....。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中性词。
炙手可热,成语,手一挨近就感觉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相见恨晚:.....只恨相见得太晚。
形容一见如故,意气极其相投。
汗牛充栋,栋:栋宇,房屋。
本义是指用牛运书,牛要累得出汗;用屋子放书,要放满整个屋子。
形容藏书很多。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2015届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下列各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B.个别人爱占便宜,碰到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总是当仁不让....,通常不会受欢迎。
C.“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D.峰环水抱的萨尔茨堡,高高低低的房屋鳞次栉比....,庄严肃穆的修道院坐落在绿树浓阴中。
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一、考纲解读《考试大纲》对本部分的要求是: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1、所谓正确使用,是所用熟语的含义,适用范围,语义的轻重,感情色彩及语体色彩等都要与句子所表达的意思相协调。
2、熟语是固定词组的总和,它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等。
二、熟语使用不当类型详解(以成语为例)(一)对象使用不当(认清对象,不可张冠李戴)成语均有其特定的适用对象,有的成语只适用于描述特定的人或事,有的只适用于特定的物,有着特定的“方向性”。
例句:每当我提出一个问题时,我总会把眼神转向他,一种非常温柔期待的眼神。
我的问题不难,又在提问时加了许多的暗示,答案几乎是呼之欲出....。
(呼之欲出:形容画面非常逼真,似乎叫他一声就会从画里走出来,也形容文艺作品中人物刻画的十分生动,对象为文学、绘画,不能说答案)常见的易用错对象的成语:敝帚自珍汗牛充栋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举案齐眉巧夺天工豆蔻年华车水马龙万人空巷(二)望文生义(掌握含义,不可主观臆断)望文生义,即只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成语的含义。
有些成语有本义和引申义(比喻义)两个意思,但是在语言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它的本义消失,只保留的引申义(比喻义)。
例句:去年暑假,妈妈领我去桂林,那里的行云流水....,让人感到美不胜收。
(行云流水,形容文章、唱歌等像飘着的云和流着的水的那样自然)例句: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努力贯彻新的教育教育理念,坚决摒弃那种不尊重学生的耳.提面命...式的教学方法。
(耳提面命:应指贴着或附着耳朵叮嘱他,表示教诲的殷勤恳切。
多形容长辈的教导热心恳切。
)常见的望文生义的成语:1、你应该和朋友合作搞这个课题,要知道三人成虎....,众志成城。
【“三人成虎”原指“城市里本无虎,但只要有三个人谎传市里有虎,听者就会以为真有虎了。
”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这里错解为“很多人在一起就像老虎一样力量强大”。
】2、我的态度很鲜明,对任何邪教的言论不赞一词....,对他们的行为深恶痛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