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3晶体堆积模型及晶胞相关计算巩固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147.56 KB
- 文档页数:2
高中化学金属晶体离子晶体(提高)巩固练习新人教版选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化学金属晶体离子晶体(提高)巩固练习新人教版选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化学金属晶体离子晶体(提高)巩固练习新人教版选修3的全部内容。
金属晶体离子晶体【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某晶体不导电,在熔融状态下能被电解,则该晶体是( )A、分子晶体B、原子晶体C、离子晶体D、金属晶体2、下列各组物质中作用力和晶体类型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CO2 SiO2 SO2 NO2B、NaCl NH4Cl HCl KClC、H2 N2 He FeD、金刚石水晶晶体硅金刚砂(SiC)3、据报道,科学家用激光把石墨“炸松”,再射入氮气流,并用射频电火花处理,可得到一种硬似金刚石的化合物。
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两种单质反应物在通常状态下均很不活泼B、该化合物呈片状结构C、该化合物中原子间作用力只有共价键,键长短,形成空间网状结构D、碳氮键比金刚石中碳碳键强4、下列事实能说明A元素的金属性一定比B元素强的是()A、A的熔点比B的熔点高B、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A元素原子失去的电子比B原子多C、B阳离子的氧化性比A阳离子氧化性强D、A能与水剧烈反应放出氢气,而B不能5、下列特性适合金属晶体的是()A、熔点1031 ℃,固态不导电,水溶液能导电B、熔点97。
81 ℃,固态能导电,质软C、熔点162.7 ℃,固态不导电,水溶液能导电D、熔点1070 ℃,液态能导电,但固态不能导电6、生铁可看成C-Fe合金,则石墨、铁、生铁三者熔点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石墨、铁、生铁B、铁、石墨、生铁C、生铁、石墨、铁D、石墨、生铁、铁7、下列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晶格能:NaCl<NaBrB、硬度:MgO>CaOC、熔点:NaI〉NaBrD、熔沸点:CO2>NaCl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种金属元素和一种非金属元素一定能形成离子化合物B、离子键只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C、共价键只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D、离子化合物中必定含有金属元素9、萤石(CaF2)晶体属于立方晶系,萤石中每个Ca2+被8个F—所包围,则每个F—周围最近距离的Ca2+数目为()A、2B、4C、6D、810、下表是几种碳酸盐的分解温度和阳离子半径,分析上表可以得出()碳酸盐MgCO3CaCO3SrCO3BaCO3热分解温度/℃ 402 900 1172 1360阳离子半径/pm 66 99 112 135A、离子晶体中阳离子的半径越大,越易分解B、离子晶体中阳离子的半径越小,越易分解C、离子晶体中阳离子的半径越大,结合碳酸根中的氧离子越容易D、离子晶体中阳离子的半径越小,结合碳酸根中的氧离子越容易11、认真分析NaCl和CsCl的晶体结构,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NaCl和CsCl都属于AB型的离子晶体B.NaCl和CsCl晶体中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所以阴、阳离子的配位数相等C.NaCl和CsCl晶体中阴、阳离子的配位数分别为6和8D.NaCl和CsCl都属于AB型的离子晶体,所以阴、阳离子半径比相同12、氟化钙的晶胞如图所示,则Ca2+和F-的配位数分别为( )A、6、6B、12、12C、8、4D、8、813、同主族元素所形成的同一类型的化合物,其结构和性质往往相似,化合物PH4I是一种无色晶体,下列对它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加热时此化合物可以分解B、它是一种离子化合物C、这种化合物不能跟强碱发生化学反应D、该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由PH3与HI化合而成14、纳米材料的表面微粒数占总微粒数的比例极大,这是它具有许多特殊性质的原因。
2022年高中化学晶胞的相关计算专项训练100含答案一、晶胞的相关计算1.元素X位于第4周期,其基态原子的内层轨道全部排满电子,且最外层电子数为2;元素Y基态原子的3p轨道上有1对成对电子。
X与Y形成的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晶体属于原子晶体B.X2+的配位数为8,Y2-的配位数为4C.与每个Y2-距离最近且相等的Y2-共有12个D.该晶体的熔点比氧化锌高2.工业上合成氨,CO易与铁触媒作用导致铁触媒失去催化活性:Fe+5CO═Fe(CO)5.为了防止催化剂铁触媒中毒,要除去CO,发生的反应为Cu(NH3)2OOCCH3+CO+NH3═Cu (NH3)3(CO)OOCCH3.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氮原子的电子排布图表示的状态中,能量最低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b.c. d.(2)写出CO的一种常见等电子体分子的结构式:______;C、N、O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3)与O同族的元素还有S、Se、Te,它们氢化物的沸点大小为H2O>H2Te>H2Se>H2S,其原因是______。
(4)配合物[Cu(NH3)2]OOCCH3中,铜显+1价,则其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__,NH3分子的价电子对互斥理论模型是______。
(5)已知铜的一种氧化物Cu2O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①若坐标参数A为(0,0,0),B为(111,,444),则C的坐标参数为______;②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该晶胞的边长为a pm,则晶体的密度为______g•cm-3。
3.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其单质及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用途。
(1)基态铜原子核外有________对自旋相反的电子。
(2)青铜是铜与锡或铅等元素按一定比例熔铸而成的合金。
第一电离能I1(Sn)____________I1(Pb)(填“大于”或“小于”)。
晶胞的计算1.如图,石墨晶体结构的每一层里平均每个最小的正六边形占有碳原子数目为()A. 2B. 3C. 4D. 62.如图所示是晶体结构中具有代表性的最小重复单元(晶胞)的排列方式,图中○—X、●—Y、⊗—Z。
其对应的化学式不正确的是()3.某晶体中含有A,B,C三种元素,其排列方式如图所示,晶体中A,B,C的原子个数之比依次为()A. 1∶3∶1B. 2∶3∶1C. 8∶6∶1D. 4∶3∶14.已知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离子晶体,其晶胞如图所示,则下面表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正确的是()A. ZXY3B. ZX2Y6C. ZX4Y8D. ZX8Y125.氢是重要而洁净的能源。
要利用氢气作为能源,必须解决好安全有效地储存氢气的问题。
化学家研究出利用合金储存氢气的方法,其中镧(La)镍(Ni)合金是一种储氢材料,这种合金的晶体结构已经测定,其基本结构单元如图所示,则该合金的化学式可表示为()A. LaNi5B. LaNiC. La14Ni24D. La7Ni126.已知某晶体由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其晶胞如图所示,则X、Y、Z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正确的是()A. 1:3:1B. 2:6:1C. 4:8:1D. 8:1:17.某离子化合物的晶胞如图所示。
阳离子位于晶胞的中心,阴离子位于晶胞的8个顶点上,则该离子化合物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 (A. 1∶8B. 1∶C. 1∶2D. 1∶18.最近发现了一种由金属原子M和非金属原子N构成的气态团簇分子,如图所示,顶角和面的原子是M原子,棱中心和体心的原子是N原子,它的分子式为()A. M4N4B. MNC. M14N13D.条件不够,无法写出9.科学家发现钇钡铜氧化合物在90 K时具有超导性,若该化合物的结构如图所示,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A. YBa2Cu3O8B. YBa2Cu2O5C. YBa2Cu3O5D. YBaCu4O410.某物质的晶体中含有A,B,C三种元素,其排列方式如右图所示(其中前后两面面心中的B元素的原子未能画出)。
高中化学晶胞的相关计算专项训练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一、晶胞的相关计算1.铁(Fe)、铜(Cu)、银(Ag)是常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1)Ag 与 Cu 在同一族,则 Ag 在周期表中________ (填“s”、“p”、“d”或“ds”)区;[Ag(NH3)2]+中Ag+空的 5s 轨道和 5p 轨道以sp 杂化成键,则该配离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
(2)基态 Cu+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3)表中是 Fe 和 Cu 的部分电离能数据:请解释 I2(Cu)大于 I2(Fe)的主要原因:________。
元素Fe Cu第一电离能 I1/kJ·mol-1759746第二电离能 I2/kJ·mol-115611958(4)亚铁氰化钾是食盐中常用的抗结剂,其化学式为 K4[Fe(CN)6]。
①CN-的电子式是________;1mol 该配离子中含σ 键数目为________。
②该配合物中存在的作用力类型有________ (填字母)。
A.金属键 B.离子键 C.共价键 D.配位键 E.氢键 F.范德华力(5)氧化亚铁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已知:氧化亚铁晶体的密度为ρg•cm﹣3,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在该晶胞中,与 Fe2+紧邻且等距离的 Fe2+数目为________,Fe2+与O2﹣最短核间距为________pm。
2.国庆70周年阅兵式展示了我国研制的各种导弹。
导弹之所以有神奇的命中率,与材料息息相关,镓(Ga)、锗(Ge)、硅(Si)、硒(Se)的单质及某些化合物(如砷化镓、磷化镓等)都是常用的半导体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1)硒常用作光敏材料,基态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__。
(2)根据元素周期律,原子半径Ga__As,第一电离能Ga__As。
(填“大于”或“小于”)(3)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在水晶中硅原子的配位数是__。
第三节金属晶体一、选择题1.下列对各组物质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熔点:Li<Na<KB.导电性:Ag>Cu>Al>FeC.密度:Na>Mg>AlD.原子半径:Be>Mg>Ca2.金属晶体的常见晶胞结构有a、b、c分别代表的三种结构示意图,则图示结构内金属原子个数之比为()A.3∶2∶1 B.11∶8∶4C.9∶8∶4 D.21∶14∶93.下列四种有关性质的叙述,可能属于金属晶体的是()A.由分子间作用力结合而成,熔点低B.固体或熔融后易导电,熔点在1000 ℃左右C.由共价键结合成网状结构,熔点高D.固体和熔融状态不导电,但溶于水后可能导电4.铁有δ、γ、α三种晶体结构,以下依次是δ、γ、α三种晶体在不同温度下转化的图示。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δFe晶体与每个Fe原子距离相等且最近的Fe原子有8个B.γFe晶体与每个Fe原子距离相等且最近的Fe原子有12个C.图中αFe晶胞边长若为a cm,δFe晶胞边长若为b cm,则两种晶体的密度比为b3∶a3 D.将Fe加热到1500 ℃分别急速冷却和缓慢冷却,得到的晶体类型相同5.石墨晶体是层状结构(如图)。
以下有关石墨晶体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①石墨中存在两种作用力②石墨是混合晶体③石墨中的C为sp2杂化④石墨熔点、沸点都比金刚石低⑤石墨中碳原子数和C—C键数之比为1∶2⑥石墨和金刚石的硬度相同⑦石墨层内导电性和层间导电性不同⑧每个六元环完全占有的碳原子数是2A.全对B.除⑤外C.除①④⑤⑥外D.除⑥⑦⑧外6.依据电子气的金属键模型,下列对于金属导电性随温度变化的解释,正确的是()A.温度升高,自由电子的动能变大,导致金属导电性增强B.温度升高,金属阳离子的动能变大,阻碍电子的运动,导致金属导电性减弱C.温度升高,自由电子互相碰撞的次数增加,导致金属导电性减弱D.温度升高,阳离子的动能变大,自由电子与阳离子的吸引变小,导致金属的导电性增强7.金属能导电的原因是()A.金属晶体中的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作用较弱B.金属晶体中的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发生定向移动C.金属晶体中的金属阳离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发生定向移动D.金属晶体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失去电子8.某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当玻璃被击碎时,与金属线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即报警,“防盗玻璃”能报警是利用了金属的()A.延展性B.导电性C.弹性D.导热性9.有四种不同堆积方式的金属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①为简单立方堆积,②为六方最密堆积,③为体心立方堆积,④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B.每个晶胞含有的原子数分别为①1,②2,③2,④4C.晶胞中原子的配位数分别为①6,②8,③8,④12D.空间利用率的大小关系为①<②<③<④10.合金是金属与一些非金属或其他金属在熔化状态下形成的一种熔合物,根据下表中提供的数据,判断可以形成合金的是()金属或非金属钠铝铁硅硫熔点/℃97.8660.4 1 535 1 410112.8沸点/℃883 2 467 2 750 2 353444.6A.铝与硅 B.铝与硫C.钠与硫 D.钠与硅11.金属晶体堆积密度大,原子配位数高,能充分利用空间的原因是()A.金属原子的价电子数较少B.金属晶体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C.金属晶体的原子半径较大D.金属键不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12.某固体仅由一种元素组成,其密度为5.0 g·cm-3,用X-射线研究该固体的结构时得知:在边长1×10-7cm的正方体中含有20个原子,则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最接近下列数据中的()A.32 B.120C.150 D.18013.金属钠晶体为体心立方晶胞,实验测得钠的密度为ρ(g·cm-3)。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知能巩固提升/课后巩固作业一、选择题1.(2012·杭州高二检测)下列有关金属晶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金属晶体是一种“巨分子”B.“电子气”为所有原子所共有C.简单立方堆积的空间利用率最低D.体心立方堆积的空间利用率最高2.关于晶体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晶体中只要有阴离子就一定有阳离子B.在晶体中只要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C.原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高D.分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低3.金属晶体堆积密度大,原子配位数高,能充分利用空间的原因是( )A.金属原子的价电子数少B.金属晶体中有自由电子C.金属原子的半径大D.金属键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4.(2012·唐山高二检测)下列几种金属晶体中,原子堆积方式与另外三种不同的是( )A.钠B.钾C.铜D.铁5.下列各组物质中,按熔点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O2、I2、Hg ②CO、KCl、SiO2③Na、K、Rb ④Na、Mg、Al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2012·长沙高二检测)金属能导电的原因是( )A.金属晶体中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较弱B.金属晶体中的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C.金属晶体中的金属阳离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发生定向移动D.金属晶体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失去电子7.1 mol的金刚石、二氧化硅、石墨三种物质含有的共价键数之比是( )A.1∶3∶1B.1∶1∶5C.4∶8∶3D.4∶4∶38.判断下列各组金属熔、沸点高低顺序,其中正确的是( )A.Mg>Al>CaB.Al>Na>LiC.Al>Mg>CaD.Mg>Ba>Al9.石墨晶体中不存在的化学作用力是( )A.共价键B.氢键C.金属键D.范德华力10.(2012·太原高二检测)有四种不同堆积方式的金属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为简单立方堆积,②为镁型,③为钾型,④为铜型B.每个晶胞含有的原子数分别为:①1个,②2个,③2个,④4个C.晶胞中原子的配位数分别为:①6,②8,③8,④12D.空间利用率的大小关系为:①<②<③<④二、非选择题11.根据物质的性质,判断下列晶体类型。
第三节金属晶体课后篇素养形成A组定向巩固定向巩固一、金属键和金属晶体1.金属键的强弱与金属价电子数的多少有关,价电子数越多金属键越强,与金属阳离子的半径大小也有关,金属阳离子的半径越大,金属键越弱。
据此判断下列金属熔点逐渐升高的是( )A.Li Na KB.Na Mg AlC.Li Be MgD.Li Na Mg、Na、K价电子数相同,金属阳离子半径逐渐增大,金属键逐渐减弱,熔点逐渐降低,A、D错误;Na、Mg、Al价电子数逐渐增多,金属阳离子半径逐渐减小,金属键逐渐增强,熔点逐渐升高,B正确;Be、Mg价电子数相同,金属阳离子半径逐渐增大,金属键逐渐减弱,熔点逐渐降低,C错误。
2.下列关于金属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温度越高,金属的导电性越强B.常温下,金属单质都以金属晶体形式存在C.金属晶体堆积密度大,能充分利用空间的原因是金属键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D.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强烈作用,在外力作用下会发生断裂,故金属无延展性,金属离子的热运动加快,对自由电子的移动造成阻碍,导电性减弱,A项错;常温下,Hg为液态,不属于晶体形态,B项错;金属键无方向性和饱和性,在外力作用下,一般不会断裂,即金属具有延展性,D项错;正是因为金属键无方向性和饱和性,所以金属晶体中的金属原子一般采用最密堆积,尽量充分利用空间,C项正确。
3.下列晶体中,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作用最强的是( )A.NaB.MgC.AlD.K、Mg、Al均位于第三周期,原子半径逐渐减小,价电子数目逐渐增多,所以金属键逐渐增强,即铝的金属键最强,钠的金属键最弱,而K和Na位于同一主族,且K的半径比Na的大,钾的金属键比钠的弱。
4.下列关于金属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铂金做首饰不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B.不同金属晶体中金属键的强度不同C.Li、Na、K的熔点逐渐升高D.金属导电和熔融电解质导电的原理一样,主要是因为铂金具有金属光泽,金属具有光泽是因为金属中的自由电子能够吸收可见光,可用金属键理论解释,A错误;不同金属晶体原子半径大小不同,金属键的强度不同,B正确;碱金属元素原子的半径越大,金属键越弱,则其单质的熔、沸点越低,故熔点:Li>Na>K,C错误;金属导电依靠的是自由移动的电子,熔融电解质导电依靠的是自由移动的离子,二者导电原理不一样,D错误。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表现为晶体的自范性的是()A.NaCl溶于水B.KMnO4受热分解C.不规则的晶体能生长成规则的D.碘升华2.下列有关金属晶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金属晶体是一种“巨分子”B.“电子气”为所有原子所共用C.简单立方堆积的空间利用率最低D.体心立方堆积的空间利用率最高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②原子晶体中共价键越强,熔点越高③干冰是CO2分子通过氢键和分子间作用力有规则排列成的分子晶体④在Na2O和Na2O2晶体中,阴、阳离子数之比相等⑤正四面体构型的分子,键角都是109°28′,其晶体类型可能是原子晶体或分子晶体⑥分子晶体中都含有化学键⑦含4.8g碳元素的金刚石晶体中的共价键的物质的量为0.8molA.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⑦ C.②④⑥⑦ D.③④⑤⑥⑦4.已知某离子晶体晶胞如图所示,其摩尔质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晶体的密度为d g/cm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晶体晶胞中阴、阳离子的个数都为1B.晶体中阴、阳离子的配位数都是4C.该晶胞可能是NaCl的晶胞D.该晶体中两个距离最近的阳离子的核间距为34MN A·d cm5.NaF、NaI、MgO晶体均为离子晶体,根据表中数据判断这三种晶体的熔点高低顺序是()物质NaF NaI MgO离子电荷数112离子间距离 2.31 3.18 2.10A.NaF>NaI>MgOC.MgO>NaI>NaF D.NaI>NaF>MgO6.根据晶体中的晶胞结构,判断下列晶体的化学式中不正确的是()A.AB2B.C2D C.EF D.XY3Z7.钻石的魅力在于它经过大自然千百万年的孕育,再经打磨,能放射出闪烁的光芒。
钻石就是经过打磨的金刚石,已知金刚石的网状结构如图所示,由此可看出在含有共价键形成的碳原子环中,其中最小的环上所需碳原子数及每个碳原子上任意两个C—C键间的夹角是()A.6个120°B.5个108°C.4个109°28'D.6个109°28'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金属受外力作用时常常发生变形而不易折断是由于金属原子之间有较强的作用B.通常情况下,金属里的自由电子会发生定向移动而形成电流C.金属是借助自由电子的运动,把能量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D.金属的导电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弱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固体SiO2一定是晶体B.晶体有固定的组成,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组成C.晶体内部的微粒按一定规律呈周期性有序排列D.冰和固体碘晶体中相互作用力相同10.某物质的晶体内部一截面上原子的排布情况如图所示,则该晶体的化学式可表示为()○·○·○··○·○·○○·○·○··○·○·○·←A ○←BA.A2B B.ABC.AB2D.A3B11.有一种多聚硼酸盐为无限网状结构,下图为其结构单元示意图。
【四维备课】高中化学《3.2 金属晶体与离子晶体》课堂巩固训练 鲁科版选修31.下列关于金属晶体的体心立方密堆积的结构型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晶胞是六棱柱B .属于A 2型最密堆积C .每个晶胞中含4个原子D .每个晶胞中含5个原子解析:选B 。
金属晶体的体心立方密堆积的晶胞是平行六面体,体心立方密堆积的堆积方式为立方体的顶点和体心各有1个原子,属于A 2型最密堆积,每个晶胞中含有8×18+1=2个原子。
2.下列各类化合物中,固态时只能形成离子晶体的是( )A .非金属氧化物B .非金属单质C .强酸D .强碱解析:选D 。
根据分类标准,纯净物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单质又分为金属单质与非金属单质,化合物可以分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在这四类物质中,金属单质形成的晶体一定是金属晶体,离子化合物形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非金属单质形成的晶体可能是分子晶体,也可能是原子晶体。
非金属氧化物、强酸都属于共价化合物,强碱属于离子化合物。
3.下列有关离子晶体的数据大小比较不.正确的是( ) A .熔点:NaF>MgF 2>AlF 3B .晶格能:NaF>NaCl>NaBrC .阴离子的配位数:CsCl>NaCl>CaF 2D .硬度:MgO>CaO>BaO解析:选A 。
由于Na +、Mg 2+、Al 3+的离子半径依次减小,所带电荷数依次增加,所以NaF 、MgF 2、AlF 3的晶格能依次增大,即熔点依次升高;F -、Cl -、Br -的半径依次增大,NaF 、NaCl 、NaBr 的晶格能依次减小;CsCl 、NaCl 、CaF 2中阴离子的配位数分别为8、6、4; Mg 2+、Ca 2+、Ba 2+的半径依次增大,MgO 、CaO 、BaO 的晶格能依次减小,即硬度依次减小。
4.镁、铜等金属离子是人体内多种酶的辅因子。
工业上从海水中提取镁时,先制备无水氯化镁,然后将其熔融电解,得到金属镁。
高中化学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 3.3 金属晶体同步配套练习新人教版选修3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化学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3.3 金属晶体同步配套练习新人教版选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化学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 3.3 金属晶体同步配套练习新人教版选修3的全部内容。
第三节金属晶体基础巩固1下列有关金属键的叙述错误的是( )A.金属键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B.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存在的强烈的静电吸引作用C.金属键中的电子属于整块金属D.金属的物理性质和金属固体的形成都与金属键有关答案:B解析:金属原子脱落下来的价电子形成遍布整块晶体的电子气,被所有原子所共用,从而把所有的金属原子维系在一起,故金属键无饱和性和方向性;金属键中的电子属于整块金属;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的强烈作用,既包括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静电吸引作用,也存在金属阳离子之间及自由电子之间的静电排斥作用;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固体的形成都与金属键强弱有关.2金属的下列性质中和金属晶体无关的是()A。
良好的导电性B。
反应中易失电子C.良好的延展性D.良好的导热性答案:B解析:选项A、C、D都是金属共有的物理性质,这些性质都是由金属晶体所决定的。
选项B中,金属易失电子是由金属原子的结构决定的,与金属晶体无关。
3金属能导电的原因是( )A。
金属晶体中的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作用较弱B.金属晶体中的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发生定向移动C。
金属晶体中的金属阳离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发生定向移动D。
金属晶体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失去电子答案:B解析:根据电子气理论,电子是属于整块晶体的,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发生了定向移动从而导电,故B项正确.4下列关于金属性质和原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