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汉语(第二版)中级写作教案1
- 格式:doc
- 大小:222.50 KB
- 文档页数:5
发展汉语(第二版)中级写作教案1《发展汉语(第二版)·中级写作I》编著蔡永强********************************************************** *第1课教案教学任务一、课程介绍,介绍课程的主要特色及课堂操作注意事项。
二、范文阅读与感悟,把握人物介绍的角度三、范文分析,熟悉范文内容,把握范文写作思路,掌握重要表达范例。
四、写作实践,通过小组活动,进行语句、语段的综合写作训练。
五、课后作文布置,引导学生选择题目,分析思路,进行头脑风暴(brainstorm)。
时间安排一、本课书所需课时:2课时二、课时分配:课程介绍(10分钟)、范文阅读(10分钟)、范文分析(15分钟)、写作实践(20分钟)、课后作文布置(15分钟)、写作规范(20分钟)。
三、注意:(一)第1课没有作文讲评环节,增加了课程介绍和写作规范两个环节。
《发展汉语(第二版)·中级写作I》编著蔡永强**********************************************************(二)所有时间均为参考用时,各环节用时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如有可能,可以给“写作实践”环节更多时间。
教学实施一、课程介绍与说明【约10分钟】(一)任务与过程1.本课程在最终写作前,有很多任务要求学生完成。
主要包括范文的学习与分析、基于范文的写作实践训练、建立在范文学习与实践训练基础上的课后作文构思(讨论)。
这些任务均从不同角度为最后的写作任务奠定基础。
2.本课程虽然也看重学生最后的写作成品,但也尤为重视学生最后成品出来之前的创作与构思过程。
学生在完成小任务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词语、句式、表达思路等,这些都是写作构思过程的一部分。
在课后作文阶段,尤为主张教师与学生就选定的作文题目进行头脑风暴,就写作的基本思路,可能用《发展汉语(第二版)·中级写作I》编著蔡永强**********************************************************到的基本词汇和句式等进行广泛充足的讨论,为学生最后可写、能写、愿意写出一篇像样的作文搭建脚手架。
《发展汉语(第二版)·中级综合(Ⅰ)》编著徐桂梅崔娜牟云峰***********************************************************第2课《租房只要一个条件》教案 PPT2教学任务(一)语言知识1.重点词语(1)名词(短语):条件,周边,地位,档次(2)动词(短语):推荐,考虑,提到(3)形容词:骄傲,困惑(4)副词:根本(5)连词:况且2.语法(1)想……就……(2)从……来看(3)再……不过了(4)况且(5)在……看来(二)文化知识1.理解中国人的观点:居住的人文环境对于孩子教育的影响重大。
2.了解“孟母三迁”的故事。
(三)技能训练1.读:能够熟读生词和课文,达到声调、语调基本准确;能读懂课文,领会作者的表达中心;能读懂阅读材料,抓住主要内容和关键信息。
2.说: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够准确回答课文问题;根据情境和提示完成对话练习;能按“拓展学习”要求,做好咨询和交流。
3.写:能完成相关的书写练习,填写概括课文内容的表格;使用已有的汉语知识完成一篇作文,流畅地叙述一次租房/买房的经历。
4.听:能准确听辨课堂中老师的指令或问题;能听懂他人叙述话语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时间安排1.本课共需3次课、6课时完成。
2.课时分配:第一次:复习前一课,导入新课,词语学习(1—18),语言点学习(1),课文学习(第1—3自然段),课堂练习,所学小结,布置作业。
第二次:复习上次课所学,词语学习(19—27),语言点学习(2—4)课文学习(第4—10自然段),所学小结,布置作业。
第三次:复习上次课所学,词语学习(28—33),语言点学习(5),课文学习(第11—14自然段),课堂练习,所学小结,朗读、回顾全文,布置作业及拓展学习。
《发展汉语(第二版)·中级综合(Ⅰ)》编著徐桂梅崔娜牟云峰***********************************************************教学实施第一次课(90分钟)(一)复习前一课(15分钟)PPT31.听写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听写第1课中的重点生词、短语或句子。
发展汉语中级综合教案教案标题:发展汉语中级综合教案教案目标:1. 提高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的汉语综合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使其能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有效地运用所学知识。
3.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增进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欣赏。
教学重点:1. 学习和掌握中级汉语词汇和语法结构。
2. 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培养流利的口语交际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性。
4.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学生在语法和词汇掌握上的差异,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辅导。
2. 学生在口语表达和写作方面的不足,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实践来提高。
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教科书、练习册、词汇表等。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等。
3. 教学辅助工具:词卡、图片、实物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习动力。
2.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回忆。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通过多媒体展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的词汇和语法结构。
2. 结合实际情境,示范语言运用,让学生明确语言的应用场景和交际目的。
三、听说训练(20分钟)1. 听力训练:播放录音材料,让学生听取关键信息,回答问题。
2. 口语训练:设计情景对话或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语表达。
四、阅读训练(20分钟)1. 阅读材料: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文章或短文,让学生进行阅读。
2. 阅读理解: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五、写作训练(20分钟)1. 写作指导:通过示范和解释,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2. 写作练习:设计写作任务,让学生根据要求进行写作练习。
六、巩固与拓展(10分钟)1.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
2. 拓展学习:提供额外的阅读材料或练习,让学生自主拓展学习内容。
第1课《我和汉语》教案一、本课导入讨论:我们现在都在学汉语,并且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回顾当初,你们为什么选择学汉语?我们每个人学汉语的原因可能有所不同。
你是怎么开始学的?当初对汉语、汉字的印象怎么样?二、例文讨论学习1.阅读例文,讨论:写汉语文章要注意哪些格式特点?(可与自己母语文章的格式比较一下)2.下文有几个段落?找出每段表示时间的词语,在这些词语下面画线,把它们按先后排列出来,写在文后练习3里。
我和汉语陈霞(印度学生)上中学的时候,我偶然看见爸爸书桌上放着一张报纸,上面的字都是一个个小方块儿。
那是什么字?我十分好奇,就马上给爸爸打了个电话。
从那时开始,我知道了,那些神秘的方块字叫“汉字”,使用汉字的是一个东方民族——中华民族。
爸爸说,汉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汉语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
于是,我萌发了学习汉语、认识汉字的念头。
两年后,我在一个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同时在另外一个大学学习汉语。
我对汉语、对中国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一年后我决定改变专业,专心学习汉语。
经过严格的考试,我终于如愿以偿了:我成为了尼赫鲁大学中文系的学生。
开始中文专业学习的时候,我还有点担心,因为我是个新生,不知能否赶上班里其他同学。
系里的老师对我都十分关心,特别是从中国来的老师,总是鼓励我,帮助我,教我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在老师们的帮助下,我的汉语水平很快地提高了。
学汉语一年后,我得到了一个参加印中文化交流奖学金考试的机会。
对我来说,这既是我梦寐以求的,又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我把握住了这个机会,通过了考试,获得了中国政府提供的奖学金,多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来到中国以后,我在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学习,几乎每天都有汉语课。
我更深地体会到,如果不到中国来,就不可能很快地掌握标准汉语,而且,也不可能真正了解中国。
我应该珍惜这个机会。
现在,我已经学了一个学期了,我感到,这里的环境非常适合我们外国学生学习,这里的老师都有经验,非常亲切。
有人说,没有去过长城,就不算到过中国,没有吃过烤鸭,就不算来过北京,我想说,没有来过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学习,也是一种遗憾,这里的外国朋友来自世界各地,这是我们留学生的乐园,我相信,在这里我们一定能学到很多很多!除了学习汉语以外,我还爱好跳民族舞蹈。
发展汉语中级综合教案教案标题:发展汉语中级综合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中级汉语水平,包括听、说、读、写和综合运用等方面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其能够在实际交际中有效运用所学知识。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1. 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让他们能够流利地进行简单对话和交流。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让他们能够读懂中等难度的文章。
3. 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让他们能够用正确的语法和词汇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4.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让学生能够在真实情境中灵活运用所学语言。
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1. 主题导入:- 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入新课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利用问题导入,让学生思考和讨论与主题相关的话题。
2. 听说训练:- 听力练习:播放录音,让学生听取关于主题的信息,并回答问题。
- 口语练习: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对话练习。
3. 阅读理解:- 给学生分发相关文章,让他们阅读并回答问题。
- 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4. 写作训练:- 通过示范和讲解,教授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 给学生提供写作任务,如写一篇关于主题的短文或写一封邮件等。
5. 综合运用:- 设计情景活动,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
- 安排小组合作项目,让学生合作完成一项任务,如制作海报或演讲比赛等。
6. 总结和反思:- 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和技能,让他们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
-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以便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听说读写和综合运用等方面。
2.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如听力练习、阅读理解和写作任务等。
3. 学生参与小组合作项目的成果展示和评价。
教学资源:1. 相关主题的图片、视频和文章。
2. 录音设备或电脑播放器。
3. 学生课本和练习册。
4. 小组合作项目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第1课 教案教学任务一、课程介绍,介绍课程的主要特色及课堂操作注意事项。
二、范文阅读与感悟,把握人物介绍的角度 三、范文分析,熟悉范文内容,把握范文写作思路,掌握重要表达范例。
四、写作实践,通过小组活动,进行语句、语段的综合写作训练。
五、课后作文布置,引导学生选择题目,分析思路,进行头脑风暴(brainstorm )。
时间安排 一、本课书所需课时:2课时 二、课时分配 :课程介绍(10分钟)、范文阅读(10分钟)、范文分析(15分钟)、写作实践(20分钟)、课后作文布置(15分钟)、写作规范(20分钟)。
三、注意:(一)第1课没有作文讲评环节,增加了课程介绍和写作规范两个环节。
(二)所有时间均为参考用时,各环节用时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如有可能,可以给“写作实践”环节更多时间。
教学实施一、课程介绍与说明【约10分钟】(一)任务与过程1.本课程在最终写作前,有很多任务要求学生完成。
主要包括范文的学习与分析、基于范文的写作实践训练、建立在范文学习与实践训练基础上的课后作文构思(讨论)。
这些任务均从不同角度为最后的写作任务奠定基础。
2.本课程虽然也看重学生最后的写作成品,但也尤为重视学生最后成品出来之前的创作与构思过程。
学生在完成小任务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词语、句式、表达思路等,这些都是写作构思过程的一部分。
在课后作文阶段,尤为主张教师与学生就选定的作文题目进行头脑风暴,就写作的基本思路,可能用到的基本词汇和句式等进行广泛充足的讨论,为学生最后可写、能写、愿意写出一篇像样的作文搭建脚手架。
(二)课程操作注意事项1.把握时间节奏。
虽然每个环节给定的是参考用时,但为了较好完成教学任务,建议教师授课过程中注意把控节奏,从讲解及练习的深度、广度等方面控制课堂用时,有些练习实在完不成,可考虑留作课下作业。
2.高度重视“作文讲评”环节。
作文讲评是真正的写作教学,只有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深度讲评,找出优佳表达一起学习,找出典型偏误一起改正,才能真正对写作教学作出反馈。
优佳表达和典型偏误的数量可视具体情况而定,但一定要讲出内容,让学生有所收获。
3.作文布置环节是作文讲评之外的另一大重点环节。
教师应该与学生一起广泛讨论,头脑风暴,在写作思路、主要用词、关键句式等方面对学生有所启示。
4.对学生的特别期待5.对教师的特别期待***********************************************************(三)考试办法写作课一般不设期中考试。
最后成绩测评的方法可以参照这种形式:最终成绩=考勤(20%)+平时(30%)+期末成绩(50%)。
(注:平时成绩,主要指平时写作的完成情况)二、范文阅读与感悟【约10分钟】(一)引导学生默读一遍范文提问: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李明的哪几个方面?(二)教师领读一遍范文提问:这篇文章的写作顺序是什么?(即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三)答疑提示:对学生不明白的句子、词语等进行简单解释或说明。
三、范文分析【约15分钟】(一)解读范文《我的朋友——李明》1.引导学生从文中查找10个问题的答案。
(为节省时间,可建议学生不必写下来,直接在文中标注)2.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集体回答。
如:(1)李明是从哪儿来的?(2)李明是做什么工作的?(3)找出描写李明来中国原因的语句。
…………(二)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写作思路1.从不同的方面介绍一个人。
(在“范文阅读与感悟”环节中,已经初步涉及)2.参考答案:李明的工作情况、李明的爱好(三)熟悉《我的朋友——李明》中的表达范例。
(教师可提前在黑板上板书重点词语或结构,一是提醒学生注意,二是为后面的环节做准备)1.引导学生齐读范句2.点读例句3.如果时间允许,鼓励学生运用这些重点词语或结构造句四、写作实践【约20分钟】(一)小组活动I:两人一组,试一试,写一写。
提示:4个题目中前3个均针对语段衔接进行练习,第4个是让学生模仿语段进行简单写作。
建议用时8分钟。
1.找出语段中省略的“虽然”、“但是”、“所以”。
提示:先找出转折关系,再找出因果关系。
参考答案:***********************************************************李明说他喜欢阅读和摄影。
……(虽然)在中国,(但是)李明也有这些兴趣和爱好,(所以)每个周末他都去图书馆看书,看累的时候就去拍照片。
2.用“因为…,所以…”改写句子。
提示:注意关键词“为了”(表示目的),改成因果关系的复句时,第一分句应该增加词语“要”、“想要”等。
参考答案:因为要了解中医,加强合作,所以医院派他来中国学习汉语。
3.仿照例句,改写句子。
提示:间接引语变成直接引语,注意标点符号,人称的变化(第三人称变成第一人称)。
参考答案:他告诉我,他们医院和中国的医院有不少联系。
→他对我说:“我们医院和中国的医院有不少联系。
”4.模仿下面的语段,写一写你熟悉的一个人。
提示:提醒学生注意,给定语段介绍一个人的角度:职业(工作)、在哪儿工作、目的复句(为了一个目的,做一件事)。
此题为开放性题目,学生只要把握住段落结构特征即可。
(二)小组活动II:两人一组,练习一下。
建议用时7分钟。
提示:完成此练习,一是参考给定的表格,而是参照前面的范文。
根据表格内容填上合适的词语,一方面是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借鉴范文的某些表达格式。
关于文中的省略问题,关系到汉语行文的基本规律,有时用人名全称,有时用代词指代,有时为了避免重复直接省略。
参考答案:最近,我认识了一个新朋友,他叫大卫。
大卫来自美国,(大卫/他)1989年出生,(大卫/他)和我都出生在8月。
(大卫/他)是单身,(大卫/他)还没(有)结婚。
(大卫/他)现在是留学生,(大卫/他)还没(有)工作。
(大卫/他)为了了解中国文化,(大卫/他)来中国学习汉语。
(大卫/他)才学了半年汉语,汉语水平比我低很多。
(大卫/他)不能和中国人谈话/说话/聊天,我常常帮助(大卫/他)。
(大卫/他)有很多爱好和兴趣,但最喜欢排球和游泳。
(大卫/他)在美国的时候,几乎每天都去打排球或者游泳。
到了中国以后,(大卫/他)每个周末都不在宿舍,如果你要找(大卫/他),就得去球场或游泳馆。
周末要是没有事,我常常和(大卫/他)去运动。
虽然我的排球还是打得不好,但在(大卫/他)的帮助下,游泳游得越来越好了。
注意:关于不能省略“(大卫/他)”的地方,应该用“大卫”还是“他”,可能有一定的灵活性(存在两可的情况),教师可灵活处理。
(三)小组活动III:两人一组,介绍一下。
建议用时5分钟。
提示:1根据表格内容介绍王好(人名),可参考小组活动II和范文内容。
2互相介绍一下自己,开放性题目,引导学生互相介绍,并做简单记录。
3提醒学生使用下列结构…叫…,来自…;为了;V+了+时间+(的)名词;特别是;跟…一起+V 4如有学生不能按时完成,可留作课下作业。
***********************************************************五、课后作文布置【约15分钟】(讨论写作思路,口述可写内容,提炼、归纳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一)引导学生确定题目,并规范个别学生的自选题目(二)师生共同讨论不同题目的写法1.关于题目选择,可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但最好有一个限制,不宜完全放开,以便于集中讨论。
2.不同题目的写作思路分析。
虽然题目不同,但思路大致相同。
可模仿范文《我的朋友——李明》的多角度介绍人物:基本情况→工作情况→兴趣爱好→我们的关系。
3.头脑风暴(brainstorm)师生一起讨论写作过程中可能用到的词语、句子等。
(注意使用本课重点词语或结构)4.提示:中间可适当让学生分组讨论,教师适当参与分组讨论。
六、写作规范【约20分钟】(一)关于稿纸的内容安排1.文章的题目:第一行的中间位置2.姓名写在题目右下角位置3.每段的开始空出两格(两个汉字的位置)(二)主要标点符号,逗号表示句子内部的停顿我去过很多地方旅游,可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香港。
句号表示陈述句末尾的停顿虽然每天都刷牙,但却很少有人知道正确的刷牙方法。
问号表示疑问语气难道你真的不知道这件事吗?、顿号表示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我的房间里有空调、洗衣机、冰箱、电话和一些家具。
:冒号表示提起下文办银行卡需要带上以下东西:护照、学生证、证明材料和申请表。
“”引号表示文中引语或具有特殊意义的词语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
”;分号表示并列句子之间的停顿张雨见识广泛:别人没有看过的书,她翻过;别人没有经历过的事,她经历过。
……省略号表示省略的话文学,哲学,历史……几乎所有的书他都爱看。
!叹号表示强烈的感叹语气祝你每天都开心!《》书名号表示书名、篇名《论语》是唯一一本记录孔子思想的著作。
备课心得一、备课心得(一)课程介绍与说明部分,有些内容是面向教师的。
教师在授课中可进行适当转换,向学生介绍课程(教材)的主要特点。
尤其要跟学生讲清楚“作文讲评”的重要性,为以后的实际讲评做好基础。
此外,需跟学生交代,本课程每星期都有写作任务。
(二)写作实践部分的20分钟可能略显紧张,小组活动III可视具体情况留作课下作业。
二、教学建议(一)建议教师在紧凑的过程中抓好优佳表达和偏误分析环节,特别是偏误分析,应***********************************************************该精心准备,让学生有所得。
(二)建议教师在写作实践环节,不断引导学生分析汉语语段和篇章的结构特点。
(三)课后作文布置,建议教师“深度布置”,切实给学生在写作内容、写作思路、可能用词及句式等方面的具体建议,让学生觉得可写、能写、愿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