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_热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33 MB
- 文档页数:9
第三章热分析习题3-1名词解释热重分析、差热分析、差示扫描量热仪、动态热机械分析、潜热、显热、玻璃化转变温度、比热热重分析:用来测量在一定气氛条件和程序控温下样品重量随温度变化的方法。
玻璃化转变温度:二级相变。
宏观上是指聚合物由玻璃态转变为高弹态的特征温度,在微观上是高分子链段开始运动的温度。
显热:在恒压和恒容不作非体积功的条件下,仅因系统温度改变而与环境交换的热称为显热。
潜热:在一定温度、压力下系统发生相变时与环境交换的热。
TG热重分析DSC差示扫描量热仪DTA差热分析DMA动态热机械分析3-2 影响热重曲线的主要因素?试推导热重仪器中试样表观增重与气体密度的关系。
根据所推导的表观增重公式说明影响表观增重的因素。
答:影响热重曲线的主要因素包括:1 仪器因素(1)浮力和对流(2)挥发物的再凝集(3)坩埚与试样的反应及坩埚的几何特性2实验条件(1)升温速率(2)气氛的种类和流量3.试样影响(1)试样自身的结构缺陷情况、表面性质(2)试样用量(3)试样粒度表观增重(ΔW):ΔW =WT-W0WT ——对应于T 温度下的质量;W0 ——对应于T0温度下的质量ΔW=Vg()= Vg(1- T0/T)V——受浮力作用的(在加热区)试样盘和支撑杆的体积;——试样周围气体在T0时的密度;T——测试时某时刻的温度(K)。
影响表观增重的因素: V、、T。
3-3 Cahn秤的主要技术指标。
答:Cahn秤主要技术指标:灵敏度(0.1μg);最大称重(5g);漂移(小于0.1μg/h)3-4差热曲线基线方程的表达式中,各参数的物理含义?影响差热曲线基线的主要因素?答:(△T)a就是差热曲线基线方程:(△T)a=V式中,K——与仪器灵敏度有关的仪器常数t——时间V——升温速度Cs ——试样比热Cr——参比样比热可见影响(△T)a的因素有Cs、Cr、V 和K。
可见①程序升温速度V值恒定,才可能获得稳定的基线;②Cs和Cr越接近,(△T)a越小,选用参比物时,应使其热容尽可能与试样相近;③在程序升温过程中,如果试样的比热有变化,(△T)a也在发生变化;④程序升温速率V值越小,(△T)a也越小。
第18讲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热分析的分类和术语教学要求:掌握热重分析的定义、影响因素教学重点:热重分析的定义、影响因素教学难点:热重及微商热重教学拓展:热重质谱联用作业:1.简述热分析的定义和分类?2.简述热重分析的原理和影响因素?3.热重法和微商热重法的区别是什么?第三章热分析第1节热重分析1.1概述:热分析的起源与发展发明人:ChatelierH.Le(1887),他实际上并没有测定试样和参比物之间的温度差,而是把Pt-Pt10%Rh热电偶(用一根热电偶)插入受热的粘土试样中,加热速度为每2秒4℃,热电偶电动势用照相法记录下来,若粘土在加热过程中没有发生热变化,则照相记录是一系列距离的线条,若有热变化,则线条是由一系列疏密不同的线条组成的。
由于他只用了一根热电偶,严格地说只能叫热分析,算不上差热分析。
十二年后(1899),英国人Roberts-Austen W.C.改良了恰特利的装置,采用两个热电偶反相连接,一个热电偶插入样品中,另一个插到参比物内,记录试样与参比物间产生的温度差ΔT,这就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差热分析法的原始模型。
热分析的定义热分析(Thermal Analysis),国际热分析协会(International Confederation for Thermal Analysis简称ICTA),在1968年第二次国际热分析会议上通过一个命名报告中作过阐明,而后在1977年第五次国际热分析会议上又作了修订。
定义如下:“在程控温度下,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与温度关系的一类技术。
”此处所说的物质是指被测样品和(或)它的反应产物,而程序温度一般采用线性程序,但也可以是温度的对数或倒数程序。
按照定义,称为热分析技术必须满足下述三条标准:1.必须测量物质的某种物理性质。
诸如热学的、力学的、电学的、光学的、磁学的和声学的等。
因此,热分析技术所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
2.测量的物理量必须直接或间接表示为温度关系。
第三章 热分析第三节 热重分析1.什么是热重分析?什么是热重曲线?答:许多物质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除产生热效应外,往往有质量变化,其变化的大小及出现的温度与物质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密切相关。
因此,利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物质质量变化的特点,可以区别和鉴定不同的物质,这种方法称为热重分析。
把试样的质量作为时间或温度的函数记录分析,得到的曲线称为热重曲线。
热重曲线的纵轴方向表示试样质量的变化,横轴表示时间或温度。
2. 影响热重曲线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答:热重分析:在程序控温下,测量物质的质量随温度变化的一种技术。
影响因素:热重曲线的形态,主要受内因和外因两方面的影响,内因取决于试样的本质特征,外因取决于仪器结构,操作,环境条件等实验因素。
外因的影响。
(1)升温速率对热分析实验结果有十分明显的影响,对于以热重曲线表示的试样的某种反应(热分解反应),提高升温速率通常是使反应的起T和终止温度f T增高。
始温度i T,峰温P(2)浮力的变化,起因于升温时试样周围气体产生的膨胀,而导致质量变化,573K时浮力约为室温下浮力的1/2。
1173K时减少到1/4。
因此测定结果质量有些增加。
(3)对流在热重实验中也是重要影响因素,而且难以消除。
因为天平系统处于常温状态下,而试样却处于高温下,二者之间由温差形成的对流必将影响到测试的精度。
(4)挥发物的再凝聚,加热过程中能分解及有挥发产物的试样,挥发物往往凝聚于试样盘支撑杆的低温部分,造成热重分析中的误差。
(5)其他影响因素,影响热重曲线的因素还有试样盘的形状,试样量及气氛等。
3. 热重分析方法的特点。
答:热重分析通常有两种方法,即静法和动法,静法是把试样在各给定的温度下加热至恒温,然后按质量温度变化作图(图3-26)。
动法是在加热过程中连续升温和称重,按质量温度变化作图,静法的优点是精度较高,能记录微小的失重变化,缺点是操作繁复,时间较长,动法的优点是能自动记录,可与差热分析法紧密配合,有利于对比分析,缺点是对微小的质量变化灵敏度较低。
第三章 热分析第二节 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1.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的定义是什么?答: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定义:在程序控温下,测量输给试样和参比物的能量差(功率差或热流差)随温度或时间变化的一种技术。
2. DSC和DTA特点的比较。
答:DSC与DTA的不同点:DTA与DSC信号检测的原理不同,适宜工作的温度范围不同,试验中两者记录的信息不同。
相同点:都是比较待测物质与参比物随温度变化导致热性能的区别,同样的材料可以得到形状基本相同的曲线,反映材料相同的信息。
3.阐述DSC技术的原理和特点。
答:(1)原理:试样和参比物必须分别装填在加热器中,且应有单独的传感器(热电偶或热敏电阻),以电阻丝供热,控制升温速率,以使试样和参比物保持相同的温度。
由于热阻的存在,参比物与样品之间的温度差( △T )与热流差成一定的比例关系。
样品热效应引起参比物与样品之间的热流不平衡,所以在一定的电压下,输入电流之差与输入的能量成比例,得出试样与参比物的热容之差或反应热之差△E (图3-15)。
将△T 对时间积分,可得到热焓:⎰∆=∆tTdt K H 0,(K 修正系数,称仪器常数)。
纵坐标表示试样相对于参比物能量的吸收比例,该比例取决于DSC 试样的热容。
横坐标表示时间(t )或温度(T )。
(2)特点:无温差、无热传递,使热损失小,检测信号大,灵敏度和精度高。
4.试述实验条件对DSC 分析的影响。
答:(1)升温速率:升温速率主要影响DSC 曲线的峰温和峰形。
一般升温速率越大,峰温越高,峰形越大,也越尖锐。
与升温速率对差热的影响基本类似(2)气体性质:气氛对DSC 定量的分析中峰温和热焓值影响很大。
在氦气中所测得的起始温度和峰温都比较低,这是因为氦气热导性近乎为空气的5倍;相反,在真空中相应温度变化要慢得多,所以测得的起始温度和峰温都比较高。
同样,不同气氛多热焓值得影响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如在氦气中所测得的热焓值只相当于其他气氛的4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