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五节 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61.50 KB
- 文档页数:3
§15.5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一、教学目标1.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2.训练连接电路和使用电流表的技能二、教学重点1.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三、教学难点1.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四、教具电流表、电源、开关、灯泡、导线若干等。
五、教学教程设计(一)导入新课学生预习三分钟,将串、并联电路画在黑板上。
引入:前面我们在连接电路的时候,有可能遇到这样的问题,一只灯泡发光,另一只灯泡不发光,我们也知道了对一个灯泡而言电流越大就越明亮,那么同学们想想看呢,此时发光的灯泡是不是电流一定很大,不发光的灯电流是不是一定很小?从正极经过亮的灯泡到负极是不是电流逐渐变小?将灯泡交换位置后,电流是不是逐渐变大呢?以串联电路为例,只有一条电流路径,电流从正极到负极怎么变化呢,有没有一定的规律呢?今天我们将用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
(二)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特点引入:如果我们想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我们需要怎么做,同学样猜想的是在串联电路中,电流从正极出发到负极电流逐渐的减小,我们要验证这一猜想是否正确我们该怎么办呢?需要从正极开始测出从正极到负极的电流,再来讨论猜想,并联电路也满足一样的道理。
1.探究:串联电路中各点电流关系(1)学生猜想:I A=I B=I CI A>I B>I C(2)设计实验:把电流表分别接入A、B、C三点,测量出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找出规律。
(3)作出对应的电路图(共三个)(4)进行实验:把结果记录在下表A点的电流IA B点的电流IB C点的电流IC第一次测量第二次测量5)分析实验结果,寻求规律:6)讨论结果,你还能得到什么结论?强调:(1)按电流顺时针摆好各元件;(2)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始终断开;(3)电流表“+”进“-”出,接量程时先大后小;(4)导线的绕法,并注意不能将螺母弄丢了;(5)连接好后,灯不亮,90%是因为接触不良。
所以当连好后,如果灯不亮,尝试将灯泡拧紧,接头拧紧;(6)串联时,如果有灯泡微微发光甚至不亮都是正常现象,只需要关注电流表是否有读数;并联时应该两灯都发光才对。
16.2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教案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我设计的这节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的物理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深入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掌握电流规律,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一、教学目标: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的推导和理解。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导线、电阻等。
2. 学具:实验记录表、笔、计算器等。
四、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让学生观察并感受电路中电流的存在和作用。
4. 数据分析: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验证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
五、活动重难点:2. 活动难点: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的推导和理解。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学生可以进行相关的课题研究,如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深入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
通过这节课,我希望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他们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验设计:我选择了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的方式,因为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在实验一中,我让学生观察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而在实验二中,我让学生观察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
这样,学生可以通过亲身体验,更加直观地理解电流的规律。
2. 数据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要求学生详细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计算和分析。
这样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索,验证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的正确性,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在实验设计中,我特别注重了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这样做的原因是,通过团队协作,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实验操作,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导学教案课题:《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课型: 授课教师:主备: 总课时数:第(13)课时 定稿时间: 班级:__________ 小组: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清学习目标1.学会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
2.会分析实验数据,归纳总结出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电流 探究一 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HT 〗电学中最基本的电路就是我们刚刚学过的串联和并联电路。
谁能用最快的速度画出 由两个灯泡组成的串联电路的电路图。
串联电路[实验探究一]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的关系。
1.在“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的实验中:(1)在连接电路中,开关应该是 的;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指针向“0”刻度的左边偏转,这是因为: 。
(2)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到右边没刻度处,这是因为: 。
2.如图所示,当开关闭合后电流表A 1的示数为0.3A ,通过灯L 1的电流为 A ,电流表A 2的示数为 A 。
第2题图 第3题图探究二 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实验探究二]并联电路的干路和支路电流间的关系。
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A 1、A 2、A 3的示数分别是I 1、I 2和I 3,分析数据可得出两条结论:1 21、十个小灯泡串联在一起,已知某处电路的电流是100 mA ,则通过每个小灯泡的电流是( ) A 、0.1mA B 、10mA C 、1A D 、100mA2.如图,这是探究________电路的电路图,电流表______测的是L1的电流,电流表_____测的是L2的电流,电流表_________测的是干路的电流。
请在图中标出三只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如果A1的示数为0.9A ,A3的示数为0.4A ,则通过L1的电流是______,通过L2的电流是______,通过干路的电流是_______。
3.三个相同的灯泡L 1、L 2、L 3组成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流表A 1、A 2、A 3的示数分别为I 1、I 2、I 3,则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A 、I 1=I 2B 、I 3=I 1+I 2C 、I 1=I 2+I 3D 、I 2=I 34.如图所示,用电流表测干路中电流的电路图,正确的是:( )《电流和电路知识点复习》导学教案课题:《电流和电路知识点复习》课型:授课教师:主备:总课时数:第(14)课时定稿时间:班级:__________ 小组: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一、摩擦起电: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叫摩擦起电;二、两种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三、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四、验电器1、用途: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2、原理: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五、电荷量(电荷):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为C;五、元电荷:1、最小的电荷叫元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电荷)用e表示;e= 1.06×10-19 ;2、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呈中性;六、摩擦起电的实质:电荷的转移。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导学案禄丰县龙城中学 金绍友【导学目标】 1.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培养连接电路和使用电流表的技能 2. 学会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 3. 会分析实验数据,归纳总结出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重点】在实验中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难点】掌握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学法指导】阅读课本第49—52页的内容,认真观察本课的插图和课本的演示实验的内容,知道如何使用电流表,从实验中得出串联、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并用其规律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
【知识链接】1、电流表的使用规则是:(1)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 联。
(2)电流必须从 接线柱流入,从 接线柱流出, 即“+”进“-”出。
(3)必须正确选择 。
(4)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连到 的两极.2、熟悉电流表的读数。
【课堂导学】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认真阅读课本第49—51页的内容) 【实验一】: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1.提出问题: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有什么关系2.猜想与假设: 。
3.设计并进行实验:①设计实验电路,画出实验电路图,同时把电流表接入图中A 、B 、C 三处,并同时测出A 、B 、C 三点的电流I A 、I B 、I C ; ②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③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次进行测量;④注意正确使用电流表,把实验结果如实地记录下来,填写在下面的实验记录中。
4.分析与论证:I A I B I C5.实验结论: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用公式表达为: 【实验二】: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实验次数A 点电流 I A /AB 点电流 I B /AC 点电流 I C /A 1(、) 2(、)3(、)1.提出问题: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有什么关系2.猜想与假设:。
3.设计并进行实验:①设计实验电路,画出实验电路图,同时把电流表接入图中A、B、C三处,并同时测出A、B、C三点的电流IA 、IB、IC;②根据电路图连实物电路;③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次进行测量;④注意正确使用电流表,把实验结果如实地记录下来,填写在下面的实验记录中。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全册 15.5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 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串联、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训练学生实验操作技能。
2. 切身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领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3. 培养学生尊重事实、认真实践的科学态度和分组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得到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
难点:设计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规律的实验方案及表格的设计。
【教具准备】实验仪器:两种规格(2.5V和3.8V)的小灯泡各两只(共4只)、开关一个、电源(3V)、导线若干、学生电流表。
(共7组)【教学流程设计】【教学过程】一、 情景设置,激智启疑节日里晚上绚丽多彩的小彩灯异常漂亮它们是如何连接的?各个小灯泡的电流之间有什么关系吗?把任意两个灯泡连接到电路中,请问两小灯泡的连接方式有几种?两种:串联和并联。
请大家分别画出这两种电路图并利用桌上的仪器把两个电路连接出来,看看哪个小组又快又好。
提出问题:大家猜想一下在串联电路中,通过灯泡L 1和L 2的电流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之间什么关系呢? 情景设置,激智启开放思想,大胆猜设计方案,交流合进行串联电流实验,收集进行并联电流实验,收集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分析论证,得出结论评估交流,总结反思二、开放思想,大胆猜想同学们可以结合上次我们组装串联电路实验或者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一些现象,各小组分组讨论,然后大胆的提出自己的猜想并给出恰当的理由:猜想1:因为我们的串联在电路中灯泡一样亮,我们猜想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
猜想2:我们猜想串联电路电流从负极往正极越来越小。
因为我们的灯泡靠近负极的比较亮。
猜想3:我们猜想串联电路电流靠近电源两极比较大,中间比较小。
因为我们的两只灯泡一开始靠近负极的比较亮,把它们互换位置后,靠近正极的又比较亮。
猜想4:我们猜想串联电路中电流从正极出发越来越小。
第五节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2.在实验探究过程中,进一步练习电路的连接。
3.在实验探究过程中,进一步熟练使用电流表。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经历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体验科学研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活动,树立用实验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思想。
2.养成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精神,以及对待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难点】重点:1.电流表的使用。
2.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难点:1.并联电路的连接。
2.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实验过程的指导。
【教学准备】或【实验准备】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台、演示电路板一块、干电池两节、规格不同的小灯泡两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学生用(每组):干电池两节、小灯泡多个(1.5V灯泡2个、2.5V灯泡2个、3.8V 灯泡2个)、学生用电流表一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教学过程】、课件播放家庭照明电路中用电器工作情况。
问:家用电器是如何连接的?【板书设计】第五节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教学反思】一、教案的“亮点”1、通过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学生能积极主动设计探究思路和方案,并且在正确连接电路和使用电流表的基础上进行实验并能通过交流、总结、反思得出初步结论,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2、本节课中,采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逐步完成实验探究的各个环节,慢慢地形成知识体系;并通过实验探究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动手能力、归纳概括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1、并联电路的连接困难,部分学生弄不清分流点和合流点,连错电路。
部分学生连接好电路后,急于观察实验现象,没能按要求去操作,没有进行必要的检查,就闭合了开关,导致电路接触不良或短路现象的发生,排除电路故障时不熟练。
人教版九年级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5节《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式实验,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2.在实验过程中,巩固连接电路的训练.3.正确使用电流表,识记使用规则.【学习重点】:在实验中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学习难点】: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认真观察、分析、得出正确结论【自主预习】1.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在串联电路中用电流表分别测出A、B、C三点处的电流I A、I B、I C.由I A =I B = I C可知,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2.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的原因:因为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的大小与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某横截面的电荷量有关.在电流稳定流动时,单位时间流进某段导体的电荷多少一定等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同样时间流出这段导体的电荷的多少.这样才不会使电荷在某处中断或堆积,才会保持电流持续稳定的流动,所以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串联电路3.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在并联电路中用电流表分别测出A、B、C三点处的电流I A、I B、I C.由I A=I B+I C 可知,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合作探究】探究一: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仔细阅读课本49页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学生猜想: IA>IB>IC ……2.设计实验:把电流表分别接入A、B、C三点,测量出通过的电流,就可以发现规律。
3.作出对应的电路图(共三个)4.进行实验:把结果记录在表中(实验中要更换不同的灯泡):5.分析实验结果,寻求规律:结论: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
6.实验时要注意:①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 ②必须先用电流表的大量程试触.③读数完毕,断开开关. ④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测几次.探究二: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仔细阅读课本50页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学生猜想: IA>IB>IC ………2.设计实验:把电流表分别接入A、B、C三点,测量出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找出规律。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全册第五节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训练连接电路和使用电流表的技能。
2、会分析实验数据,归纳总结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3、切身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领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4.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学习重难点
自主设计方案,并且在正确连接电路和使用电流表的基础上进行实验并能通过交流、总结、反思得出初步结论
(二)自主预习:
1、闭合开关,灯泡发光,说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流的方向是从发出流经最后回到。
2、科学探究的整个过程括哪些要素?
3、使用电流表测电流时,电流表要与用电器联。
4、如果不能预先估计被测电流,如何进行试触?
二、导学环节
1、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
①提出问题:
②做出猜想与假设:
③在方框内画出电路图,并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中。
④小组间交流,并总结结论:
2、探究并电路中的电流关系
①你们小组提出的问题是:
②写出你们的猜想:
③画出电路图,并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④小组间交流,总结结论:
3、讨论交流评估实验,本次实验中有那些不足?如何使实验数据更加准确?
三、当堂检测
六、课堂检测
1、如图所示,小刚同学在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时,将电流表分别接入两个小灯泡串联电路的a、b、c三点,测得a、b、c三点的电流,其关系是
A、I a=I b=I c
B、I c>I b>I a
C、I a.>I b>I c>0
D、I c>I b>I a=0
2、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后,比较a、b、c、d四处电流的大小,其中不正确的是()
A、I a=I d
B、I b> I d
C、I a.>I b
D、I d>I c
3、如图甲所示,当开关S闭合时,两只电流表的示数分别由乙、丙两图读得,则灯L1中的电流是()
A、0.8A
B、0.16A
C、0.52A
D、1.28A
4、如左下图所示,粗心的小强把电流表当作电压表接在了L1的两端。
此时如果闭合开关,一定会发生()
A.电源短路
B.电流表损坏
C.L1不亮
D.L2的灯丝烧断
5、小兵在做实验时,把电路图连成如图5-27的样式,先闭合S1,再闭合S2小兵将看到的现象是()A.两灯开始都亮,后来L1不亮B.两灯都亮
C.两灯开始都亮,后来L2不亮D.两灯都不亮
6、某同学用一只有0-0.6A和O—3A两个量程的电流表研究图5-19甲电路中通过
a和b的电流,当电流表接在a点时指针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当电流表接在b点时,指针的位置如图丙所示,问:(1)为什么两次测量的指针指的位置不同?(2)电路中的实际电流是多大?为什么?
7、(选做)给你下列器材:一个低压电池组、一只小灯泡、一只开关、一只电铃和若干细导线,请你设计并画出一个自动放养奶牛的电路装置图。
要求:用细导线将牛群围住,合上开关后,当牛在圈内吃草时,小屋内灯亮而铃不响;当牛碰断细导线到圈外时,电铃便会响起来,放牛的人能及时发现。
四、学生/教师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