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身体物理按摩手法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8
中医的物理治疗有哪些方法
中医的物理治疗方法有很多种,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方法:
1. 推拿按摩:通过手法的推拉摩擦等方式,刺激人体经络、穴位,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拔罐疗法:通过在皮肤表面放置玻璃罐,利用火或泵等手段产生负压,使皮下组织受到吸附,以达到促进血液循环、祛风散寒、消炎止痛等治疗作用。
3. 刮痧疗法:通过在患处刮拭,刺激经络、穴位,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达到消肿、止痛的作用。
4. 中药贴敷:将中药材煎煮后制成贴敷剂,贴在患处,通过中药成分的渗透作用,达到调理气血、消炎止痛等治疗作用。
5. 针灸疗法:通过在穴位上刺激,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以上是中医常见的物理治疗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方法需要经过专业医师的诊断和操作,不可自行尝试。
人体40个穴位功效按摩方法,非常实用!1、百会穴是引气血上行解决脱发烦恼第一要穴 ( 脱发、发质不好)操作方法:以手握空拳,用急速、间歇性手法敲打点压百会穴,每次5分钟左右。
注意力度要适中。
或者用梳子梳理头部,直至头皮微微发烫为止。
或者用手指干梳头每天起床和睡前各做一次。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心,两耳直上连线中点。
2、大钟配天柱最醒神健脑(醒神健脑、大脑保健用于精力不足昏昏沉沉者)操作方法:按揉大钟穴和天柱30--50次,也可用指腹按住此处6秒钟然后慢慢松开。
如此反复按压,不拘时做。
大钟穴位于人体的足内侧,内踝下方,跟腱附着部的内侧前方凹陷处往下1厘米。
天柱穴位于后脑骨正下方凹处。
在脖子处有一块突起的肌肉(斜方肌)此肌肉外侧凹处,后发际正中旁开约2厘米左右即是。
3、偏头疼就找率谷穴(偏头疼气血瘀阻型-症状:眼冒金星视力模糊一阵阵跳疼重者伴有恶心想吐平时爱生气)操作方法:每天晚上11点按摩率谷穴,每天一次,每次10分钟。
也可不拘时做。
不仅治疗偏头疼还可以促进睡眠。
率谷穴位于耳尖上边、正对着耳朵尖1.5寸的地方。
4、解溪穴是头晕目眩的解药(气血不足头晕目眩者一起身头晕眼前发黑睡觉不踏实爱做梦易遗忘)操作方法:每天按压解溪穴10次,每次10秒钟后松开,再按下一次,坚持一个月;做转脚腕运动。
(盘腿坐在床上,双手分别握住脚踝和脚掌缓慢转动;坐在椅子上脚尖着地,以脚腕为轴转动。
每次左右脚各转动100下早晚各一次长期坚持保健效果很好的)。
脚腕和脚陂相交的地方,有一个硬筋,硬筋的旁边有个窝就是解溪穴。
5、精神疲惫----神庭配印堂(头昏脑胀精神疲惫的经常使用电脑、重脑力劳动者)操作方法:用食指和中指的指腹从印堂穴向上推至神庭,然后在此两穴进行点按,每次3--5分钟至有微热,不拘时做。
如果睡前按揉两穴可让你睡得香甜,失眠多梦的症状会消失不见。
神庭位于人体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印堂位于双眉连线中点。
6、情绪急躁血压高大敦穴让您血压快速平稳(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操作方法:用指甲轻轻地掐大敦穴或艾灸此部位,灸的时间在10--15分钟之间,坚持半个月以上。
中医全身保健按摩中医全身保健按摩一、简介中医全身保健按摩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按摩技巧和特定穴位的刺激,能够促进气血流通,调整阴阳平衡,增强身体的自愈能力,达到健康保健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中医全身保健按摩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二、头颈部按摩1.头部按摩:用指腹刮搓头部,由前额开始,向头部后方刮搓,可促进头部血液循环。
2.颈部按摩:用大拇指在颈侧的两侧搓揉穴位,可以缓解颈部疼痛和僵硬。
三、上肢按摩1.肩部按摩:用手掌推拿肩部,自上而下按摩肩部肌肉,缓解肩部紧张和疼痛。
2.手臂按摩:用大拇指和食指轻轻揉搓手臂内侧,刺激经络,有助于血液循环和气血调理。
四、胸腹按摩1.胸部按摩:用掌心轻轻按摩胸部,由上往下进行,可改善胸部血液循环。
2.腹部按摩:用手掌顺时针方向揉搓腹部,促进消化和排便功能。
五、腰部按摩1.腰部按摩:用掌心或拳头按摩腰部,由上向下进行,舒缓腰部疼痛和僵硬。
六、下肢按摩1.臀部按摩:用掌心按摩臀部,从上到下进行,可促进臀部血液循环。
2.腿部按摩:用掌心揉搓腿部,由上往下进行,有助于缓解腿部疲劳和改善血液循环。
七、脚部按摩1.脚背按摩:用拇指按摩脚背,刺激反射区,促进全身的气血循环。
2.足底按摩:用手指按摩足底,特别是穴位,有助于调理身体各脏腑的功能。
附件:本文档不涉及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中医:传统中国医学的一种,以调理人体阴阳平衡为基本理论。
2.穴位:中医学认为人体经络上的特定点位,具有调理身体功能的作用。
3.气血:中医学中的概念,指生命活动的能量和养分。
4.阴阳:中医学中的基本理论,代表着相对而言的两个方面,如阴阳平衡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
按摩绝对有效的经络穴位以及绝密手法清静经王菲 - 栾树·之礼作用经络和穴位的几种手段1. 点按找到穴位后,用手指肚儿使劲儿往下按压。
2. 揉法手指按住穴位做回旋转动,就是原地转圈。
要注意的是,一直要有向下压的力,让力量透下去。
除了用手指,还可以用手掌,掌根,可以根据身体的不同部位选择。
3. 敲打攥起拳头,轻重随意,沿着经络走行的线来回敲打4. 推法稍使劲,用手掌或者手指沿着经络移动,腿上的经要由上向下推,胳膊上的经要由下向上推。
5. 灸法灸法要借用一种中药——艾草,把艾条点燃悬放在穴位上,或者沿着经络来回移动,艾条与皮肤的距离因人而异,以皮肤有温热的感觉为好。
还可以在穴位于上放一块硬币大小的生姜片,放一撮艾绒在上面点燃,这又叫“隔姜灸”6. 按摩一定要找准经络,穴位找不准慢慢来,离穴不离经就行。
7. 痛点不明显的经络和穴位按摩效果差,就像风筝线断了或半路打结了,要多按摩敏感的穴位。
8. 敲打和按摩的作用是相似的,可以替代使用(例如敲打胆经和胃经)。
胆经排解积虑的通道胆经的穴位不仅特别多,有44个,而且还是我们学习中医的一条重点经络,它对人的健康状况来说太重要了,使用得当就会立竿见影。
而通过剌激胆经,我们也可以马上了解经络穴位的很多神奇妙用,从而增强我们“求医不如求己”的信心。
说到胆经,先得说一下胆。
如果胆有了问题,通常就是胆汁上溢,那早上起来一般会嘴苦。
有的人面色看起来好像蒙有一层尘土,这就是胆经堵塞了;经常偏头痛、坐骨神经痛或乳线方面有问题,都是胆经有了毛病;另外,妇科疾病都是胆经所主。
有的人一会儿冷一会儿热,也是胆经不调造成的;有的人心里有愁苦的事,经常需要叹气才能缓解;还有的人经常两肋疼痛,这些都是与胆经淤堵有关。
这些症状怎么去治呢?大家要记住:“经脉所过,主治所及”。
看胆经的循行位置,它循行到那里,就治那里的病。
胆经可以治偏头痛、颈椎病、肩膀痛、乳线糸统疾病、两肋痛。
另外,股骨头有问题、坐骨神经痛、膝关节尤其是外侧老痛、腿经常抽筋、脚外踝经常扭伤,都是胆经不通造成的。
中医按摩手法教程一、肾部物理按摩手法1)展油:双手顺时针在腰部打圈,五圈;2)点穴:双手大拇指从长强穴开始沿脊柱往上密按腰阳关、命门、悬枢、脊中至中枢穴位;3)推脊柱:双手大拇指指腹从长强穴开始沿脊柱往上推至中枢穴,推三次;4)安扶:双手顺时针在腰部打圈,打三圈;5)掌推脊椎:双手掌根交替从下往上推按脊椎至中枢穴位置;6)按内膀胱经:双手分开用大拇指从长强穴旁开寸处开始一直按到中枢穴旁开寸处;7)推内膀胱经:双手分开用大拇指肉腹从长强穴旁开寸处一直推到中枢穴旁开寸处;8)拔内膀胱经:双手大拇指从长强穴至中枢穴旁开寸来回交替拔内膀胱经,来回三次;9)内膀胱经排毒:右手掌从中枢穴部位往带脉处推出,并双手掌交替从带脉排毒手法;10)换另一侧,手法与8、9相同;11)安扶:双手顺时针在腰部打圈,打三圈;12)按外膀胱经:双手分开用大拇指从长强穴旁开3寸处开始一直按到中枢穴旁开3寸处;13)推外膀胱经:双手分开用大拇指肉腹从长强穴旁开3寸处一直推到中枢穴旁开3寸处;14)拔内膀胱经:双手大拇指从长强穴至中枢穴旁开3寸来回交替拔外膀胱经;15)外膀胱经排毒:右手掌从中枢穴部位往带脉处推出,并双手掌交替从带脉排毒手法;16)安扶:双手顺时针在腰部打圈,打三圈;17)肾部菱形排毒:腰部菱形四处从带脉排毒;18)肾部走米字:在腰部走米字按压腰部;走5次米;19)横热搓腰部:左右来回横热搓腰部;20)竖热搓腰部:上来来回竖热搓腰部;21)热腰部:双手搓热放置客人双肾部,3—5次;22)结束二、五行物理按摩手法1、第一部开背:1)分五段展油,手掌上油五指并拢从上往下轻推,背部分五段从尾椎至肩部再从客人手心滑出。
2)点穴:双手大拇指从长强穴开始沿脊柱往上密按腰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至大椎穴位;(也可双手大拇指从长强穴开始沿督脉密按至大椎穴)3)推督脉:双手大拇指指腹从长强穴开始沿脊柱往上推至大椎穴,在虎口揉按肩部,推三次;4)掌推脊椎:双手掌根交替从下往上推按脊椎至大椎穴位置,并在虎口揉按肩部,推三次;5)按内膀胱经:双手分开用大拇指从长强穴旁开寸处开始一直按到大椎家旁开寸处;6)推内膀胱经:双手分开用大拇指肉腹从长强穴旁开寸处一直推到大椎穴旁开寸处;7)拔内膀胱经:双手大拇指从长强穴至大椎穴旁开寸来回交替拔内膀胱经;来回三次;8)内膀胱经排毒:右手掌从大椎穴旁开寸部位往带脉处推出,并双手掌交替从带脉排毒手法;9)换另一侧手法与7、8相同;10)按外膀胱经:双手分开用大拇指从长强穴旁开3寸处开始一直按到大椎穴旁开3寸处;11)推外膀胱经:双手分开用大拇指肉腹从长强穴旁开3寸处一直推到大椎穴旁开3寸处;12)拔内膀胱经:双手大拇指从长强穴至大椎穴旁开3寸来回交替拔外膀胱经;来回三次;13)外膀胱经排毒:右手掌从大椎穴旁开3寸部位往带脉处推出,并双手掌交替从带脉排毒手法;14)安扶:双手在背部走8字,太极走法,共走8次太极;15)背部走米字:在背部走米字按压背部;走5次米;16)横热搓背部:左右来回横热搓背部;17)竖热搓背部:上来来回竖热搓背部;18)推五行:以:火→木→水→金→土的精油,从长强穴开始,每段推12厘米左右,先在推瓶处滴上2滴“火”的精油,用“火”的精油瓶瓶底斜推此12厘米处15至20下,再用瓶底平推15—20下,推完“火”精油再换下一只“木”精油,以此内推一直推至到大椎穴处来完成五行推瓶手法。
中医中的推法【原创版】目录1.推拿疗法的概述2.推拿疗法的基本手法3.推拿疗法的作用和优势4.推拿疗法的注意事项5.结论正文一、推拿疗法的概述推拿疗法,又称推拿按摩,起源于中国古代,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一种通过手法技巧作用于人体体表,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物理疗法。
推拿疗法具有广泛的适应症,适用于各种疾病和症状,如肌肉骨骼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二、推拿疗法的基本手法1.推法:用手掌或指尖在一定的方向上推动皮肤,可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
2.拿法:用手指捏住肌肉或肌腱,用力向上提起,可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3.按法:用手指或手掌按压某一部位,可促进气血运行,缓解疼痛。
4.摩法:用手掌或指尖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摩擦皮肤,可增强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
5.揉法:用手指或手掌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轻柔的揉动,可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三、推拿疗法的作用和优势1.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推拿疗法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改善肌肉功能。
2.调节神经系统:推拿疗法可刺激神经末梢,促进神经传导,调节大脑皮层的功能,对神经系统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3.增强免疫力:推拿疗法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抵抗力。
4.无毒副作用:推拿疗法是一种物理疗法,无需使用药物,避免了药物的副作用,安全可靠。
四、推拿疗法的注意事项1.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和有资质的推拿师:推拿疗法是一种专业的物理疗法,需要具备一定的技能和经验,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和有资质的推拿师可保证治疗效果和安全。
2.遵守医嘱:在进行推拿疗法时,应严格遵守医生的建议和指导,避免自行按摩,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3.注意卫生:推拿疗法是一种接触性疗法,为防止交叉感染,应保持治疗环境的清洁卫生。
五、结论推拿疗法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物理疗法,具有广泛的适应症和显著的治疗效果。
通过熟练掌握推拿疗法的基本手法,可以有效地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调节神经系统,增强免疫力,为人们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
常用推拿手法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干活时一不小心,身体碰到什么物体上了,感到很痛,然后就会自然用手在疼痛的部位揉一揉,疼痛真的减轻了。
这就是无意识的按摩动作.按摩可以说是推拿的一种。
所谓推拿,就是指手或肢体部位特定的技巧与动作,做到持久、有力、柔和、均匀地在患部的一种操作,以达到深透“得气”为目的。
在现代理解,就是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缓解和改善肌肉的僵硬状态.在脑部予以推拿,能够提神醒目,缓解精神的紧张状态,并松弛“绷紧”的神经.推拿属于中医外治法,也是一种物理疗法。
讲究持久、有力、柔和、均匀。
“持久”是指操作应持续运用一定时间,使动作和力量连贯;“有力”就是要求手法必须有一定的力度,轻重适宜,根据病位而定量;“柔和”指动作稳柔灵活,用力和缓,达到轻而不浮、重而勿滞的境地;“均匀”则应做到动作有节奏、用力平稳.总之以刚柔相济,力匀技精,使深透经络、病位,得气有感,才能见效。
下面先介绍推拿的一些基本手法。
1按法是用指、掌或肘对身体的一定部位或穴位适当用力按压的一种手法。
指按法:以拇指、中指或食指的指端按压。
指甲要修圆润,手腕用力,手指垂直按压选定的部位.掌按法:分单掌按和双掌按.单掌按用掌心或掌根按压选定部位,发力于臂,力深沉。
双掌按则将双手重叠,双手用力一致,躯干稍倾,沉肩、伸肘,充分悬腕。
肘按法:手臂弯曲,用肘尖触按,躯干前倾,肩部发力,力缓慢而垂直,由轻到重,动作柔和缓慢,压而不滑,贴紧肤面,收时则应由重而轻,逐步收势。
2擦法是用指腹或掌面(双手或单手)贴抚人体某一部位皮肤上,急速地擦动,使皮肤红、热为止。
操作要领:沉肩、屈肘,手腕放松,动作灵活,力度均匀而持续连贯,虽使受力面红、热而无痛感.3摩法用手指或掌面在身体一定部位做柔软而节律地抚摩。
指摩法:用一指或数指的指腹,以腕关节的旋转带动指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协调连贯地环形前进。
掌摩法:用掌心或掌根附着一定部位,在腕关节带动下,有节奏地环形前进.操作要领:肘关节微屈,腕关节在肘的带动下,放松而持续连贯,有节奏地呈环形前进,动作要缓而轻,操作时要悬腕,切勿推压用力,应圆滑柔和。
中医经络养生操作方法
1. 按摩手三阴经穴位:将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并拢,轻轻按摩手掌上三阴经穴位,即手心中央的腧穴,每次按压三分钟左右。
2. 推拿足三阴经:伸出左脚,用手掌拂过足底,并向上推拿到脚踝处,再回到足底,然后用右手进行同样的操作。
每脚进行五分钟左右。
3. 拍打经络:用手掌轻轻拍打身体经络,从头部开始,沿着各个经络走行方向,注意力量和频率适宜,每次进行约五分钟。
4. 摩捏手足厥阴经:将一只手的拇指按照足厥阴经走行的方向,慢慢按摩脚底下的穴位,每穴按压约三分钟,可以帮助舒缓疲劳。
5. 心脾气运按摩:将右手放在左腹部的上方,轻轻按压心包经的位置,然后向下移动,按压胃经和脾经的位置,每到一经穴位时停留约三秒钟。
6. 脊柱按摩:用手掌按摩脊柱两侧,从颈椎一直到尾骨,每个部位按摩约三分钟。
注意事项:
1. 操作前最好进行身体热身,保持放松的姿势,操作时不要用力过度。
2. 对于不懂得按摩方法的人,最好请有经验的中医师指导。
如果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中医常见16种最全推拿手法,手把手教你,回家给父母按按可好?我们经常在医院看到康复理疗科会有很多人在按摩理疗,其实现在医学应用推拿疗法可以治疗的疾病很是广泛,比如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劳损,骨折及关节脱位的恢复期等,外科手术后的粘连,内科中感冒、胃痛、便秘、失眠等,妇科中的痛经等,儿科小孩的消化不良,小儿麻痹后遗症等,它根据病情在人体体表特定部位或穴位上,运用各种手法及某些特定的肢体活动进行按摩,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态,从而达到预防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推拿疗法具有疏通经络,滑利关节,舒筋整复,活血祛淤,调整肺腑气血,增强人体抵抗疾病能力等作用。
今天给大家讲解下推拿的常用手法,希望能够带给需要的人福利。
1.一指禅推法中医常见16种最全推拿手法,手把手教你,回家给父母按按可好?手握空拳,腕掌悬屈,拇指伸直,盖住拳眼,用拇指的指端罗纹面着力于体表上,运用腕部的来回摆动带动拇指关节的屈伸活动,使用功力轻重交替、持续不断地作用于受术部位上,注意腕部放松,沉肩,垂肘,悬腕,指实掌虚。
压力、频率、摆动幅度要均匀,动作要灵活,频率120~160次每分。
临床应用:此法接触面积小,但深透度大;;,可适用于全身各部位穴位,临床常用于头面、胸腹及四肢等处,具有舒筋活络,调和营卫,祛瘀消积,健脾胃功能,适用于头痛,胃痛,腹痛,及关节骨痠痛。
2.滚法中医常见16种最全推拿手法,手把手教你,回家给父母按按可好?通过腕关节的伸区和前臂的旋转,协调运动带动小指掌指关节背侧及部分小鱼际肌在体表一定部位反复往返滚动,操作时要紧贴体表,肩,臂放松,肘关节微屈120°,前臂的内、外旋及腕关节的伸屈运动要协调,压力、频率、腕臂摆动幅度要均匀,动作要有节律,运动过程中不可有移动或跳动现象,每分钟来回摆动120次左右。
临床应用:此法刺激量大,作用面积广,常用在肩背、腰臀及四肢肌肉比较丰厚的部位,具有舒筋活血、祛风散寒、解痉止痛等功能,适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中风瘫痪等病症。
中医身体物理按摩手法.txt我很想知道,多少人分开了,还是深爱着。
ゝ自己哭自己笑自己看着自己闹。
你用隐身来躲避我丶我用隐身来成全你!待到一日权在手,杀尽天下负我狗。
中医身体物理按摩手法作者:周晓俊一、肾部物理按摩手法1) 展油:双手顺时针在腰部打圈,五圈;2) 点穴:双手大拇指从长强穴开始沿脊柱往上密按腰阳关、命门、悬枢、脊中至中枢穴位;3) 推脊柱:双手大拇指指腹从长强穴开始沿脊柱往上推至中枢穴,推三次;4) 安扶:双手顺时针在腰部打圈,打三圈;5) 掌推脊椎:双手掌根交替从下往上推按脊椎至中枢穴位置;6) 按内膀胱经:双手分开用大拇指从长强穴旁开1.5寸处开始一直按到中枢穴旁开1.5寸处;7) 推内膀胱经:双手分开用大拇指肉腹从长强穴旁开1.5寸处一直推到中枢穴旁开1.5寸处;8) 拔内膀胱经:双手大拇指从长强穴至中枢穴旁开1.5寸来回交替拔内膀胱经,来回三次;9) 内膀胱经排毒:右手掌从中枢穴部位往带脉处推出,并双手掌交替从带脉排毒手法;10) 换另一侧,手法与8、9相同;11) 安扶:双手顺时针在腰部打圈,打三圈;12) 按外膀胱经:双手分开用大拇指从长强穴旁开3寸处开始一直按到中枢穴旁开3寸处;13) 推外膀胱经:双手分开用大拇指肉腹从长强穴旁开3寸处一直推到中枢穴旁开3寸处;14) 拔内膀胱经:双手大拇指从长强穴至中枢穴旁开3寸来回交替拔外膀胱经;15) 外膀胱经排毒:右手掌从中枢穴部位往带脉处推出,并双手掌交替从带脉排毒手法;16) 安扶:双手顺时针在腰部打圈,打三圈;17) 肾部菱形排毒:腰部菱形四处从带脉排毒;18) 肾部走米字:在腰部走米字按压腰部;走5次米;19) 横热搓腰部:左右来回横热搓腰部;20) 竖热搓腰部:上来来回竖热搓腰部;21) 热腰部:双手搓热放置客人双肾部,3—5次;22) 结束二、五行物理按摩手法1、第一部开背:1) 分五段展油,手掌上油五指并拢从上往下轻推,背部分五段从尾椎至肩部再从客人手心滑出。
2) 点穴:双手大拇指从长强穴开始沿脊柱往上密按腰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至大椎穴位;(也可双手大拇指从长强穴开始沿督脉密按至大椎穴)3) 推督脉:双手大拇指指腹从长强穴开始沿脊柱往上推至大椎穴,在虎口揉按肩部,推三次;4) 掌推脊椎:双手掌根交替从下往上推按脊椎至大椎穴位置,并在虎口揉按肩部,推三次;5) 按内膀胱经:双手分开用大拇指从长强穴旁开1.5寸处开始一直按到大椎家旁开1.5寸处;6) 推内膀胱经:双手分开用大拇指肉腹从长强穴旁开1.5寸处一直推到大椎穴旁开1.5寸处;7) 拔内膀胱经:双手大拇指从长强穴至大椎穴旁开1.5寸来回交替拔内膀胱经;来回三次;8) 内膀胱经排毒:右手掌从大椎穴旁开1.5寸部位往带脉处推出,并双手掌交替从带脉排毒手法;9) 换另一侧手法与7、8相同;10) 按外膀胱经:双手分开用大拇指从长强穴旁开3寸处开始一直按到大椎穴旁开3寸处;11) 推外膀胱经:双手分开用大拇指肉腹从长强穴旁开3寸处一直推到大椎穴旁开3寸处;12) 拔内膀胱经:双手大拇指从长强穴至大椎穴旁开3寸来回交替拔外膀胱经;来回三次;13) 外膀胱经排毒:右手掌从大椎穴旁开3寸部位往带脉处推出,并双手掌交替从带脉排毒手法;14) 安扶:双手在背部走8字,太极走法,共走8次太极;15) 背部走米字:在背部走米字按压背部;走5次米;16) 横热搓背部:左右来回横热搓背部;17) 竖热搓背部:上来来回竖热搓背部;18) 推五行:以:火→木→水→金→土的精油,从长强穴开始,每段推12厘米左右,先在推瓶处滴上2滴“火”的精油,用“火”的精油瓶瓶底斜推此12厘米处15至20下,再用瓶底平推15—20下,推完“火”精油再换下一只“木”精油,以此内推一直推至到大椎穴处来完成五行推瓶手法。
19) 用基础油8滴,再加五行精油每种1滴,做背部走S,背部放松。
20) 结束三、七色色彩物理按摩手法:1) 督脉推七色能量精油:美容师站在顾客腰下部,分别把七色精油以:红→橙→黄→绿→青→蓝→紫色,顺序从腰下督脉的尾椎骨开始斜推15下再平推15下(红色推性腺,性腺至肾上腺)→(橙色推肾上腺,肾上腺至胰岛腺)→(黄色推胰岛腺,胰岛腺至胸腺)→(绿色推胸腺,胰岛腺至胸腺)→(青色推甲状腺,胸腺至甲壮腺)→(蓝色推脑椎体、风腑穴至强间穴)→(紫色推松果体,强间穴至百汇穴)。
(20分钟)2) 基础油10滴,加七色精油各1—2滴,做开背手法。
(20分钟)3) 任脉推七色能量精油:美容师站在顾客上方,分别把七色精油以:紫→蓝→青→绿→黄→橙→红色,顺序从百汇开始斜推15下再平推15下(紫色推松果体,百汇穴至神庭穴)→(蓝色推脑椎体、神庭穴到印堂穴)→(青色推甲状腺,甲状腺、副甲状腺)→(绿色推胸腺,胸腺至胰岛腺)→(黄色推胰岛腺,胸腺至胰岛腺)→(橙色推肾上腺,胰岛腺至肾上腺)→(红色推性腺,肾上腺至性腺)(20分钟)4) 基础油10滴,加红、橙、黄精油各1—2滴做卵巢保养手法;(15分钟)5) 基础油10滴,加红、橙、绿精油各1—2滴做乳房保养手法;(16分钟)。
6) 结束四、乳房物理按摩手法1) 展油:美容师站在顾客前方,双手抱摸胸部从乳根拉回,掌根从腋下推出;展油3—4次;(注意不要碰到客人乳头)2) 点穴:美容师用双手中指点穴:乳根穴、乳四穴、点按乳周围;3) 摩:用双手掌在单乳或双乳上进行柔和的摩擦;4) 拔:用双手大拇指交替梳理乳房;5) 拉:用双手抱拉二乳;6) 揉:用手指或手掌在乳房上进行旋转动作。
7) 搓:用单手或双手搓擦乳房;8) 捏:用双手大拇指和食指从乳周到檀中穴一层一层捏起。
9) 叩:用双手握拳轻轻叩打双乳;10) 弹:用大拇指和中指轻轻指弹双乳;11) 拍:手指自然并拢平稳而有节奏地反复拍打双乳;12) 抚:双手将乳周脂肉往乳房处抚摸;13) 抖:用握住双乳有节奏的进行抖动;14) 挤:双手从单乳周抱起将乳中杂物往乳头挤出;15) 梳:双手掌交替从乳周往乳中梳理;16) 站在客人前方舒缓整个双胸。
17) 结束五、卵巢物理按摩手法1) 展油:双手顺时针在腹部打圈展油;转5次2) 开穴:双手大拇指,一指水分穴(脐上1寸)、一指气海穴(脐下1.5寸)→一指下脘穴(脐上2寸)、一指石门穴(脐下2寸)→一指建里穴(脐上3寸)、一指关元穴(脐下3寸)→一指中脘穴(脐上4寸)、一指中极穴(脐下4寸)→双拇指盲俞穴(脐旁开0.5寸)→双拇指天枢穴(脐旁开2寸)→双拇指大横穴(脐旁开4寸)3) 舒缓:双手顺时针在腹部打圈展油;转3次4) 排毒:双手交替在腹部菱形排毒;5) 舒缓:双手顺时针在腹部打圈展油;转3次6) 揉小肠:双手重叠从脐下2寸处开始围脐周按压;7) 舒缓:双手顺时针在腹部打圈展油;转3次8) 揉大肠:双手重叠从脐下4寸开始围脐周按压;9) 舒缓:双手顺时针在腹部打圈展油;转3次10) 拔卵管:双手大拇指交替拔双卵管,来回拔5次;11) 舒缓:双手顺时针在腹部打圈展油;转3次12) 拉任带:双手在腰部两侧推拉,来回拉10次;13) 舒缓:双手顺时针在腹部打圈展油;转3次14) 抱拉:双手滑至腰部命门穴,双中指点按肾俞穴(命门穴旁开1.5寸处),双手从腰部抱回合掌,重复5次;15) 舒缓:双手顺时针在腹部打圈展油;转3次16) 暖卵巢:双手搓热放压双卵巢处。
17) 结束六、肠胃物理按摩手法1) 展油:双手顺时针在腹部打圈展油;转5次2) 开穴:双手大拇指,一指水分穴(脐上1寸)、一指气海穴(脐下1.5寸)→一指下脘穴(脐上2寸)、一指石门穴(脐下2寸)→一指建里穴(脐上3寸)、一指关元穴(脐下3寸)→一指中脘穴(脐上4寸)、一指中极穴(脐下4寸)→双拇指盲俞穴(脐旁开0.5寸)→双拇指天枢穴(脐旁开2寸)→双拇指大横穴(脐旁开4寸)→双拇指带脉穴(以肚脐为中心划一条横线,以腋下起点划一条竖线,两条线的交点就是带脉)3) 舒缓:双手顺时针在腹部打圈展油;转3次4) 排毒:双手交替在腹部菱形排毒;5) 舒缓:双手顺时针在腹部打圈展油;转3次6) 揉小肠:双手重叠从脐下2寸处开始围脐周按压;7) 舒缓:双手顺时针在腹部打圈展油;转3次8) 揉大肠:双手重叠从脐下4寸开始围脐周按压;9) 舒缓:双手顺时针在腹部打圈展油;转3次10) 拔卵管:双手掌交替在腹部从上往下梳理腹部,来回拔10次;11) 舒缓:双手顺时针在腹部打圈展油;转3次12) 拉任带:双手在腰部两侧推拉,来回拉10次;13) 舒缓:双手顺时针在腹部打圈展油;转3次14) 抱拉:双手滑至腰部命门穴,双中指点按肾俞穴(命门穴旁开1.5寸处),双手从腰部抱回合掌,重复5次;15) 舒缓:双手顺时针在腹部打圈展油;转3次16) 暖肠胃:双手搓热放压整个腹部。
17) 结束七、肩部物理按摩手法1) 展油:双手掌上油后放置背部灵台穴位分二段拉回风池穴食指、中指交替按风池穴;来回5次2) 手背展肩油:双手指背在左右肩来回按摩;来回5次3) 点穴:肩井穴、肩隅穴、天宗穴、大椎穴、颈百劳穴、陶道穴、夹脊穴、风池穴、风腑穴;每个穴位按三次,用力按下去,轻抬手指。
4) 拔肩:双手拇指交替拔肩,从灵台穴位置单边拔到腋下,再换另一侧;5) 肩部排毒:双手重叠从灵台穴开始拉回到虎口,再从虎口推出腋下;再换另一侧;6) 提拉虎口:双手提捏单边虎口10次,再换另一侧;7) 按抚肩部:双手指背在左右肩来回按摩;来回5次8) 推肩部:双手掌交替从大椎穴开始单边推至肩部,再从肩部交替推至到手心;9) 按抚上三焦:双手掌从灵台开始拉回大椎,再从大椎推到腋下;10) 按压重要穴位:双手大拇指按压大椎、肩井穴、肩隅穴、天宗穴,提拉虎口5次;11) 按抚整个背部:双手掌从灵台开始滑至大椎、再从大椎推出腋下;12) 结束八、面部按摩、拔筋手法1、面部拔筋上半部:面部按摩:1) 洁面后在面部打开按摩膏,点按整个面部穴位:承浆、地仓、迎香、巨髎、颧髎、颊车、上关、下关、承泣、四白、晴明、攒竹、鱼腰、丝竹空、下眼眶及下眼眶穴。
2) 单手向上在额头打圈,到太阳穴时双手交替向上提拉眼角点按太阳穴;3) 双手齐在额部打圈,到印堂时双手齐拉眉骨滑至太阳穴;4) “蝴蝶飞”双手美容指交替向外用力,向内拉不用力;5) 双手剪刀划眼轮提拉眼部;6) 双手食指中指重叠在眼部走8字;7) 一手剪刀手、一手美容指紧跟,向上提拉眼角,后剪刀的手在耳后淋巴排毒;8) 双手美容指眼底向上打小圈,拔眼下的眼轮匝肌,点按眼底穴,以2、3指交替提拉鼻梁,点按睛明穴、太阳穴、承泣穴、四白穴、攒竹穴、鱼腰穴、丝竹空穴、下眼眶及上眼眶穴;9) 点按迎香穴、巨髎穴、颧髎穴、颊车穴及眼穴:睛明穴、攒竹穴、鱼腰穴、丝竹空穴、承泣穴、四白穴、下眼眶及上眼眶穴;10) 双手面颊三线打大圈:A、下额到耳后、B、嘴角到到耳中、C、鼻翼到太阳穴;11) 双手交替:整个面部走“太极”绕脸轮,后单侧提拉脸部三线:A、下额到耳后、B、嘴角到到耳中、C、鼻翼到太阳穴;(再做另一侧面部三线)12) 双手在额头部横向交替提拉额部双手重叠按压额头;13) 中指顺鼻翼滑下,先双手齐弹脸颊,再单侧弹脸颊,后抬按下额穴,点按:人中穴、承浆穴、地仓穴、颊车穴,拇指交替绕下巴;14) 双手掌交替滑颈部再齐滑颈部;15) 双手齐拉到耳部,揉按耳轮,2、3指叉开齐向上提拉耳部,点按耳穴:上关、下关、听宫、听会、翳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