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六大基本手法
- 格式:ppt
- 大小:2.26 MB
- 文档页数:115
推拿按摩基本手法
1、揉捏:包括浅揉和深揉,是指用手掌掌心和手指,先用柔和
力量轻柔揉捏穴位,打开局部血管,改善循环和促进新陈代谢;然后
根据需要加大力度,把柔和的力量加强为稳定的混合力,进行再次揉
捏以达到放松组织的作用。
2、推按:推按是推拿按摩的基本手法,有持续推按和节奏推按。
推按时,要使手部的力道由浅至重,最后达到酸痛感,以达到放松紧
张的组织,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
3、顺沉:是指用手掌或者拇指和食指用轻柔或变换施压力度在
柔软或肌紧下表面依次顺着穴位行进,达到舒缓组织松弛,加深穴位
敏感,缓和肌肉抵抗强度,消除精神紧张与焦虑,改善关节刚度及附
属症状的作用。
4、拍捶:拍捶是一种常见的推拿按摩手法,是用手掌、拇指的
拍敲下压的力度,使紧张的肌肉和神经逐渐放松,使到处不安的放松,从而缓解疼痛、增强细胞再生力,改善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使
整个身心都得到愉悦的感受。
推拿手法有哪些分类?手法的分类一般推拿手法主要分成六大类,即摆动类、摩擦类、振动类、挤压类、叩击类和运动关节类手法。
其他分类根据手法术式结构的简繁,可将推拿手法分成单式手法与复式手法两类;单式手法又称基本手法,前者通过直接作用力作用于软组织,是指手法的术式结构为单一成分的一类手法,如推法、拿法、按法、摩法、捏法、揉法、点法、拍法、㨰法等;复式手法是通过间接作用力作用于骨关节,即手法力通过骨骼杠杆及软组织的张力作用于远端的关节或韧带,引起关节运动状态的改变,多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单式手法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类手法,如按揉法、拿揉法、推摩法、牵抖法等。
根据手法作用又可将其分为刺激类手法、放松类手法、整复类手法、镇静类手法、兴奋类手法等;根据手法应用对象又可将其分为成人推拿手法、小儿推拿手法等;根据推拿流派又可将其分为一指禅推拿手法、内功推拿手法、正骨推拿手法等;根据手法阴阳属性又可将其分为阴柔型手法、阳刚型手法;根据手法操作程序又可将其分为准备手法、治疗手法、结束手法。
六大类手法简介1、摆动类以指、掌、腕关节作协调的连续的摆动,称摆动类手法。
包括一指禅推法、搓法、缠法、弹拨法、㨰法和揉法等。
而滚法为基础手法,练习好滚法摆动类其他手法就很简单了。
代表手法:㨰法动作要领(严隽陶主编推拿学,我大学的教材)自己可在沙袋上练习,注意沉肩、垂肘、悬腕,以肘部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部摆动和拇指关节作屈伸运动。
手法频率每分钟120—160次。
在拇指端或其罗纹面能吸定的基础上,再练习在腕部摆动时,拇指端作缓慢直线往返移动,即所谓紧推慢移。
注意事项临床应用:㨰法由于腕关节伸屈幅度较大,所以接触面较广,压力较大,掌背尺侧面着力柔和而舒适,故适用于肩背腰臀及四肢等肌肉较丰厚的地方。
滚法有舒筋活血、滑利关节、缓解肌肉、韧带痉挛,增强肌肉韧带活动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及消除肌肉疲劳等作用。
可用于有些神经系统疾患,软组织损伤和运动系统疾患。
常用按摩手法有哪些按摩手法的名称和动作因不同流派而异。
俞大方主编的《推拿学》中,依据手法的动作形态的命名方法为多数推拿专家所接受。
俞氏将按摩推拿手法分为摆动类手法、摩擦类手法、振动类手法、挤压类手法、叩击类手法和运动关节类手法等六大类。
摆动类手法有一指禅推法、滚法、揉法等,摩擦类手法有摩法、擦法、推法、抹法、搓法、捻法等,挤压类手法有按法、压法、点法、拿法、捏法、掐法、勾法等,振动类手法有振法、抖法等,叩击类手法有叩法、击法、弹法、拍法等,运动关节类手法有摇法、扳法、背法、拔伸法等。
这里仅介绍一些简便易行的常用手法。
1. 推法推法是用拇指指端或指腹、掌根、大鱼际或肘尖着力于体表一定的部位上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为直推法。
推动时要紧贴体表,用力要稳,速度要缓慢均匀,多配合适量的按摩介质,速度为每分钟200次左右,可用于体表各经脉循行路线上。
根据着力部位及推动方向的差异,可分为指推法、掌推法、拳推法及分推法等。
指推法用拇指端或面着力,按经络或顺肌纤维方向直线推动。
适用于肩背、胸腹、腰臀及四肢部。
常用以治疗风湿痹痛、筋肉拘急等软组织疾患。
掌推法以手掌掌根着力体表的一定部位上,单方向向前推动。
可两手重叠推动,以增大压强。
常用于面积较大的部位,如腰背、大腿等部位,治疗腰背酸痛、坐骨神经痛、小腿抽筋等。
拳推法握拳,以手背侧示指、中指、环指和小指的掌指关节着力,向一定方向推动。
此法刺激较强,适用于腰背及四肢部的劳损、宿伤及风湿痹痛而感觉迟钝者。
分推法用双手从某一部位的中间向两侧分推,称为分推法。
如从前额正中向两侧分推至太阳穴,称为分头面阴阳;从膻中穴向下沿两侧肋弓分推到身体两侧,称为分推膻中。
从腹部中央分推到两侧,称分腹阴阳。
2. 按法按法是最早应用于穴位按摩的手法之一,也是穴位按摩的主要手法之一。
按法是指用拇指的指端或螺纹面、掌或肘等部位着力于穴位上,逐渐用力下按,用力要由轻到重,使刺激充分到达肌肉组织的深层,患者有酸、麻、重、胀、走窜等感觉,持续数秒钟,渐渐放松,如此反复操作。
推拿手法名词解释推拿手法是中国古老而又完善的医学疗法,它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使用各种外科手法来治疗患者。
它依靠手指的轻柔按摩,建立的阴阳、气血的调和,来维持身体的健康。
大多数推拿手法有六大类:一、拇指、指尖按摩法拇指按摩法也称为“拇指调理法”,它是一种浅层的穴位手法,通常用于调节人体循环系统,调节气血和内分泌系统,以及关节疼痛等。
拇指头手法用拇指轻柔地按摩受损部位,可以加强血液循环,促进组织的新陈替代,使肌肉静脉血管松弛,病症可得到有效改善。
二、拳掌法拳掌法是用手掌部位或拳头进行按摩操作。
可以增强肌肉的活力和灵活性,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淋巴液的流动,可以迅速缓解患者的症状。
有的拳掌法诊疗还可以激活身体的活性点,让人感觉到全身放松和安心。
三、推动法推动是指用手指轻轻推动皮肤和肌肉来促进淋巴循环,清除体质毒素,改善肌肉功能,改善循环和神经通道的通畅,促进毛细血管的血液循环,消除疼痛的推动法。
四、背部擦拭法背部擦拭法是一种以擦拭为主的手法,它可以缓解肌肉紧张,增强肌肉的力量,缓解疼痛,改善血液循环。
这一手法用药物涂覆面部和背部,用手擦拭,可以促进皮肤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缓解关节僵硬等症状。
五、敲击法敲击法是指用细棍、棍枝或木棒等物体,用轻敲的手法,能使肌肉组织释放紧张,有利于促进血流、消除紧张和缓解关节炎。
敲击法不仅可以促进肌肉放松,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改善关节活动性,缓解疼痛。
六、拿按法拿按法是指拿取柔和的静脉液或其他液体,以寻常的方式按摩肢体表面,使其得到深入肌肉内部,调节血液循环,缓解局部肿胀,降低疼痛,促进身体恢复和健康发展。
推拿手法不仅可以改善人体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提高身体的抵抗力,而且有着独特的药理作用,它可以治疗病痛,改善血液循环,改善体质,减少压力,改善肌肉活动,缓解病痛,改善人体精神状态。
推拿手法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技术日趋完善和成熟,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的临床治疗手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患者的选择和支持,推拿手法有助于促进人体的健康,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健康优越的状态。
中医推拿按摩手法和手法的作用及功效第一篇:中医推拿按摩手法和手法的作用及功效中医推拿按摩手法和手法的作用及功效一共有6大类。
一:摆动类手法(1,一指禅推法;2,拇指禅推法;3,滚法;4,揉法)二:摩擦类手法(1,磨法;2,擦法;3,推法;4,搓法;5,抹法)三:挤压类手法(1,按法;2,捏法;3,拿法;4,掐法;5,踩跷法)四:振动类手法(1,抖法;2,牵抖法;3,振法)五:叩击类手法(1,拍法;2,击法;3,弹法)六:运动关节类手法(1,摇法;2,背法;3,扳法;4,拔伸法)。
功效:舒筋活络,活血散瘀,理筋整复等按摩推拿手法总论手法就是用手或肢体的某些部位,按特定的技巧作用于患者体表,使产生的力达到防病、治病、保健的目的,我们将这种特定的技巧称为“手法”。
之所以称为“手”是因为:主要以手着力,故统称为“手”。
之所以称为“法”是因为:虽然各种手法都来源于日常生活,但又区别于日常生活中的动作,其区别点就在于手法有特定的技巧,是能治病、防病、保健的医疗手段,故称为“法”。
古人称:“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法也”。
所有手法都要求持久、有力、均匀、柔和,从而达到深透和渗透的目的。
所谓“持久”是指按手法的要求作用一段时间。
所谓“有力”是指手法要有一定的力度,达到一定的层次。
在用力时应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选择适当的力量,力量是可大可小的,大时力量可达肌肉、骨骼;小时仅达皮肤和皮下。
也就是说力量并不是越大越好。
所谓“均匀”是指手法的力量、速度及操作幅度要均匀。
在操作时力量不可时轻时重,速度不可时快时慢,幅度不可时大时小。
在改变力量、速度、幅度时要逐渐地、均匀地改变。
所谓“柔和”是指手法要轻柔缓和,不使用蛮力、暴力,做到“轻而不浮,重而不滞,松而不懈,紧而不僵”。
所谓“深透”是指每个手法应用完之后,均能使该部位浅层组织和深层组织得到充分放松。
所谓“渗透”是指一些手法产生的效果是从浅层组织渗透到深层组织,如应使按摩法产生的热逐渐渗透到深层组织,这称为“透热”。
中医推拿按摩手法归类及动作要领(详尽版)中医推拿按摩手法的分类和动作要领,包括六种手法:摩擦类、挤压类、摆动类、振动类、叩击类和运动关节类。
保健按摩手法的要求是柔和、均匀、持久和有力,以达到深入的效果。
摩擦类手法主要包括五种手法:推法、抹法、摩法、擦法和搓法。
推法是用指、掌或肘着力于机体的一定部位,做单方向的直线运动。
要注意着力部位紧贴于体表,推动时用力要平稳着实,速度宜缓慢,做到轻而不浮,重而不滞。
推法又分为拇指推、多指推、掌推和肘推。
抹法是用单手或双手拇指罗纹面紧贴皮肤,作上下或左右往返运动。
要注意用力均匀、连续不断,缓和、灵活,来回抹动的距离要长,轻而不浮,重而不滞,防止抹破皮肤。
摩法是用指或掌在体表做环形摩擦移动。
要注意肩、臂、腕放松,肘关节微屈,指掌自然伸直,作环形的抚摩动作。
指摩频率每分钟120次左右,掌摩频率每分钟100次左右。
摩法又分为指摩法和掌摩法。
擦法是用手掌紧贴体表,稍用力下压作直线往返摩擦,使之产生一定热量。
要注意直线往返,连续不断,压力均匀,摩擦时不使皮肤起皱褶为宜,距离宜长。
擦法又分为大鱼际擦法、小鱼际擦法(侧擦法)和掌擦法。
搓法是用双手捧夹住肢体相对用力,做方向相反的快速搓揉,并同时做上下往返移动。
要注意用力对称,快搓慢移,灵活连贯,不宜用力过大。
挤压类手法包括七种手法:按、点、拨、捏、拿、捻和踩跷等手法。
按法是用指、掌或肘深压于体表一定部位或穴位。
要注意垂直按压,由轻到重,不宜用暴力,不宜突然放松,应慢慢减力。
点法是用指端、肘尖或屈曲的指关节突起部分着力,点压在一定部位。
点法同按法,由按法演化而来,着力点小,刺激强,操作省力,着力深透。
拨法是用指端、掌根或肘尖做与肌纤维、肌腱、韧带呈垂直方向拨动。
要注意适当用力下压至一定深度,待有酸胀感时,作与肌纤维、肌腱、韧带呈垂直方向的来回拨动,应带动肌腱、肌纤维一起滑动,力量仍然是由轻到重,轻而不浮,重而不滞。
捏法是用拇指和其他手指在一定部位做对称性挤压。
推拿能疏通经络,想学推拿,先得知道推拿的六个手法!
推拿是治疗疾病、疏通经络、缓解疼痛的一种很好的方法,不用打针,不用吃药就能治疗疾病,想学推拿的朋友们,可以先了解一下推拿的六个主要手法:
【1】按
按是按摩,用手按压的方法,消除身体的各种疼痛。
这种方法较为简单,用手掌即可。
适用于较大面积的部位,比如背部或腿部等等。
【2】揉
揉是用手掌掌腹的位置进行推拿按摩。
对于面积较小的位置可以进行很好的操作。
但对力度需要有很大的要求,每个人的吃力不同,力度需要也各不相同。
【3】滚
滚比较适用于背部,是用手腕转起来的方式,对于经络进行疏通。
滚较适用于比较疼痛的具体位置,要用适合的力度进行按揉。
【4】压
压,对于较为疼痛的位置,效果较为明显,适用于颈椎腿腰腿疼痛这些病症。
【5】提
提是用手指进行推拿的一种手法,对于面部或颈椎疼痛较适用于提的手法,手、脚等部位也同样适用。
提的手法使用较少见,因为适用的身体部位较少。
【6】运
运是用胳膊肘对大面积的位置进行按摩和治疗,对疏通经络、消除疲劳,有较好的效果。
比较适用于背部部等位置。
推拿的手法还有很多种,推拿也是一个长期练习的过程。
这些手法都要配合治疗的疾病选择才会有更好的效果。
中医经络学保健按摩基本手法
1、梳拂:以双手指按拂的方式轻轻梳理被摩擦的部位,能使血液和淋巴运行顺畅,减少组织的局部滞液。
2、推拿:以双掌掌心相对应,做上下推拿,左右椎拿,正面背面斜推拿等基本手法,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组织痉挛,缓解疼痛。
3、揉搓:左右手同时环揉或交叉搓揉着揉搓被摩擦的部位,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调理身体健康。
4、搓褶:将被摩擦的部位由两侧往当中挤压,然后左右手相反地搓褶,可宣泻血淤,缓解滞涩。
5、捏拿:以双指给指与拇指交替给捏,使被摩擦处下凹隆起,能加强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上消化吸收。
6、拨拉:以双指按压拨拉方向相反的方法,动作灵活轻敏连续,能有效拆结,降低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