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类型的外科急腹症诊治思路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3
外科急腹症的诊治原则
1.全面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医生应充分询问患者症状的起始时间、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以及有无放射痛等,并结合全面的体格检查,确
定患者的病情。
2.快速而准确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生化指标(如电解质、肝
功能、肾功能等)、血细胞沉降率、凝血功能、尿液分析、急诊血气分析等,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病情和病因。
3.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检查、超声波、CT扫描等,可以帮助医生
明确病变的位置、大小和性质,为手术决策提供依据。
4.早期鉴别诊断:外科急腹症包括多种疾病,如急性阑尾炎、急性胆
囊炎、急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急性小肠梗阻、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等,医生需要通过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将其与其他疾病鉴别开来。
5.及时的手术干预:对于确定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应尽早进行手术
干预,以减轻患者的痛苦,防止病情加重。
常见的外科急腹症手术包括阑
尾切除术、胆囊切除术、胆管探查引流术、胰腺切除术等。
6.术后积极的恢复治疗:手术后患者需要积极的术后恢复治疗,包括
抗感染治疗、液体支持、营养支持、呼吸治疗等,以促进患者的恢复。
7.术后定期复查:手术后患者应进行定期的复查,以评估手术效果和
患者的恢复情况,必要时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8.注重患者的心理支持:外科急腹症通常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体和
心理创伤,医生需要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支持,帮助其尽快恢复。
总之,外科急腹症的诊治原则是全面询问病史,准确体格检查,尽快进行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及早鉴别诊断,迅速进行手术干预,术后积极的恢复治疗,并进行定期复查。
此外,医生还应注重患者的心理支持,帮助其尽快康复。
急腹症的诊断思路和处理要点急腹症是指突发的腹痛症状并伴有腹部器官病理性改变的一种急性症状。
急腹症的诊断思路和处理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详细询问病史:包括发病时间、疼痛部位、起病情况、症状的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
病史有助于提供有关可能的疾病及其可能的诱因的线索。
二、体格检查:包括全面的身体检查,特别是对腹部的触诊、听诊、叩诊等。
注意观察腹部肌紧张、肠鸣音变化以及其他腹部体征的存在。
三、常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等。
这些检查有助于评估炎症反应、感染、代谢紊乱等因素。
四、影像学检查:如X线检查、超声检查、CT检查等。
这些检查可以提供有关腹部器官结构和功能的信息,帮助确定病变的位置、性质和范围。
五、可能的疾病及其特征:急腹症的可能疾病包括胃溃疡、胆囊炎、阑尾炎、十二指肠溃疡、胰腺炎、胆道结石、盲肠炎、肠梗阻等。
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其他检查结果,可以予以初步判断。
六、处理要点:急腹症的处理要点包括控制疼痛、纠正水电解质平衡、抗感染处理、积极处理并发症等。
具体的处理措施应根据疾病的不同而定。
1.控制疼痛:根据患者的疼痛情况,可以使用镇痛药物来缓解疼痛,如阿片类药物或非甾体抗炎药物。
2.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对于因呕吐、腹泻等引起的失水失盐情况,需要补充适量的液体和电解质。
可以静脉输入生理盐水、葡萄糖盐水等,以纠正体液的丢失。
3.抗感染处理:对于疑似感染性急腹症,如阑尾炎、胆囊炎等,应积极使用抗生素来控制感染,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4.积极处理并发症:对于急腹症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腹部感染、肠穿孔等,应及时进行处理。
可能需要手术干预或其他治疗措施。
总之,急腹症的诊断思路和处理要点主要包括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格检查、常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
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其他检查结果,可以初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范围。
处理要点主要包括控制疼痛、纠正水电解质平衡、抗感染处理和积极处理并发症。
外科急腹症的处理原则
急腹症是指以急性腹痛为主要表现的腹部外科疾病。
其处理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诊断明确
在处理急腹症时,首先应明确诊断。
医生应通过详细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急腹症。
对于疑似急腹症的患者,应进行全面的诊断性检查,以确定病因和病变部位。
二、紧急处理
在确诊为急腹症后,应立即采取紧急处理措施,以缓解患者的症状和减轻疼痛。
这包括给予适当的药物止痛、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
对于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紧急手术或介入治疗。
三、病因治疗
在处理急腹症时,应根据病因进行治疗。
对于感染性疾病,如阑尾炎或胆囊炎,应考虑使用抗生素治疗;对于胃肠道穿孔或出血,应进行手术修复或止血;对于结石性病变,如胆囊结石或肾结石,应根据病情采取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四、预防并发症
急腹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各种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粘连性肠梗阻等。
因此,在处理急腹症时,应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加强抗感染治疗、控制出血、预防肠梗阻等。
五、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对于急腹症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医生应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如饮食调整、活动限制等。
同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对于术后疼痛较重的患者,应给予适当的止痛治疗。
总之,在处理急腹症时,医生应全面考虑患者的病情和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同时,应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术后护理,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外科急腹症的诊断治疗思路分析人民医院急诊科朱继红外科急腹症是以急性腹痛为突出表现,需要紧急处理的腹部疾患的总称。
特点是发病急,进展快,变化多,病情重,一旦延误诊断,抢救不及时,就可能给患者带来严重危害和生命危险。
一、急腹症临床表现(一)腹痛⒈按性质分类⑴器官性腹痛:主要是由于空腔脏器壁平滑肌的强烈收缩,使脏器的压力增高,造成管壁的膨胀与伸展,如胆、肠绞痛等。
其次是由于某种剌激如炎症,使脏器的血管痉挛和阻塞,导致组织遭受局部缺血,如阑尾炎等。
⑵感应性腹痛:腹内脏器病变所引起的有效剌激可以产生冲动,按其有关的脊髓节段感应在体表,造成机体性疼痛。
⒉按病因分类病变部位腹内病变腹外或全身性病变常见病因脏器炎性疾患新陈代谢紊乱,如糖尿病、尿毒症、酸中毒腹膜的剌激(细菌性、化学性)药物或化学中毒,如铅中毒血液供应失常,如血栓、栓塞胸腔内疾患,如大叶性肺炎、充血性心脏病扭转或压迫性阻塞泌尿生殖系疾患,如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支持组织的紧张与牵引,如肝被膜张力增高神经或精神因素盆腔女性生殖器官病变,如输卵管炎过敏性病变食物中毒所引起的变应性腹痛急腹症明显的消化道症状常常掩盖其他系统病变的表现,临床诊断时如何避免误诊?(二)消化道症状急腹症明显的消化道症状常常掩盖其他系统病变的表现,临床诊断时如何避免误诊?⒈呕吐1) 中枢性呕吐:常由于精神紧张,颅内压增高,脑组织缺氧,呕吐中枢血液供应不足所致。
某些药物如吗啡、烟碱素类等也可引起。
2) 反射性呕吐:是由于药物或细菌毒素对胃肠粘膜的剌激,如沙门菌属或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性胃肠炎。
此外,腹内脏器炎症剌激达到有效强度时,如肠梗阻的早期,均可引起反射性呕吐。
3) 反逆性呕吐:肠梗阻达到一定的程度,梗阻上段肠管压力极度增高而引起肠的反蠕动,导致反逆性呕吐。
4) 从呕吐的程度和呕吐出现的时间上,可以判断某些诊断:急性胃扩张、急性胃肠炎患者,呕吐出现早而严重;绞窄性肠梗阻的呕吐较单纯性肠梗阻出现的早;高位肠梗阻的呕吐比低位肠梗阻出现的早。
外科急腹症的诊治原则外科急腹症是指突发的严重腹痛以及伴随的呕吐、腹泻、发热、腹部胀气等症状,可能需要外科紧急手术治疗的疾病。
对于一名临床医生来说,了解外科急腹症的诊治原则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对于急性腹痛的病人,医生需要全面且迅速地进行病史和病情的询问和评估,以快速确定是否有急性腹部疾病的危险因素存在。
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患者的初步评估、病情评估、体格检查。
如果发现腹部有胀痛、反酸、腹泻、发热等症状,那么有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其次,诊断急性腹部疾病应该尽可能地充分利用现代影像学技术。
B超、CT以及X射线等影像检查是诊断急性腹部疾病的重要手段,可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
例如,在了解病史、病情、体格检查后,如果诊断结果是腹水、结石、肠梗阻、炎性肠病等急性腹部疾病,会建议进行相关的影像学检查。
第三,外科急腹症的治疗多数需要紧急手术。
对于需要进行紧急手术治疗的患者,医生需要评估患者的病情,选择能够迅速达到治疗效果的手术方法,避免延误治疗时间。
此外,治疗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患者的状态,保持生命体征稳定,避免治疗过程中发生意外情况。
最后,诊治外科急腹症需要医患密切配合。
医生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确定治疗方案,而患者需要积极配合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积极向医生反馈,以便合理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医患之间需要建立起互信的良好关系,在治疗过程中互相配合,完成治疗目标。
总之,对于外科急腹症的诊治原则,医生需要注意病史、病情、病人的症状和体征,结合现代影像学技术进行诊断,及时进行紧急手术治疗。
同时,医患之间需要配合完成治疗,以取得最好的疾病治疗效果。
这是术中医生的基本职责,也是对患者负责任的表现。
XXXX医院外科急腹症急诊救治思路(临床经验)一、急腹症病因二、诊断步骤(一)询问病史(二)体格检查(三)初步判定(四)辅助检查(验证判定)三、治疗优先原则第一优先(灾难类、危重类)第二优先(管腔梗阻类)第三优先(炎症类)第四优先(混杂类)四、注意鉴别诊断1、腹主动脉瘤破裂2、胸腹主动脉夹层3、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一、引起急腹症的原因1、炎症:包括细菌性炎症和化学性炎症。
细菌性炎症如急性阑尾炎、憩室炎、部分盆腔炎等,化学性炎症如消化道溃疡穿孔引起的含有化学性物质的消化道液体刺激腹膜引起的腹部剧烈疼痛。
2、机械梗阻:如嵌顿疝引起的肠梗阻、尿路结石、手术后粘连性小肠梗阻、结肠肿瘤引起的结肠梗阻等。
3、血管病变:如肠系膜血管血栓形成或栓塞,腹主动脉瘤破裂、胸主动脉夹层等。
4、先天性缺陷:如肥厚性幽门狭窄、先天性肠旋转异常等,可在出生后立即发病,也可表现为慢性腹痛。
5、创伤:是因腹部外伤引起肝、脾破裂等,由于有外伤史,诊断相对容易。
在引起急腹症的5大原因中,最常见的原因为炎症和梗阻,占80%左右,血管病变虽然少见,但如诊治不及时,则病变迅速发展,导致死亡。
也有人认为创伤所引起的腹痛不属于急腹症范畴。
二、诊断步骤(一)询问病史1.腹痛开始时间:应以小时计算。
由于病变有一演变过程,腹痛的时间对诊断和处理有很大帮助,如一开始就表现为剧烈腹痛,可能为尿路、胆道结石、消化道穿孔、肠系膜血管栓塞、胸主动脉夹层等,而阑尾炎在发病伊始疼痛并不剧烈。
特别要注意的是平常身体强壮的人腹痛持续6小时未缓解,多是需要手术治疗的外科急腹症。
2.部位:一般的说,腹痛的部位与病变脏器的位置是一致的,如胆囊炎疼痛位于右上腹部,胃穿孔疼痛位于中上腹。
但可有牵涉痛存在,如胆囊炎伴有右肩背部疼痛,尿路结石伴有大腿内侧会阴部疼痛,而心肌梗塞、胸主动脉夹层、肺炎、气胸放射至腹部表现为上腹部疼痛。
3.是阵发性还是持续性:疼痛开始时的性质对判断是空腔脏器病变还是实质性脏器病变很重要,空腔脏器如肠道、胆道、泌尿道梗阻性病变引起平滑肌强烈收缩而引起较剧烈的绞痛,疼痛呈阵发性,而实质性脏器病开始时多为隐痛,但当病变持续发展,腹腔内有炎性渗液刺激壁层腹膜引起躯体痛时,则为持续性疼痛。
特殊类型的外科急腹症诊治思路
在外科急腹症诊治过程中,有时会遇到一些患者伴随特殊内科疾病或伴随其他特殊状态,如妊娠状态、器官移植后状态,还有一些特殊情况如老年、小儿及精神病患者。
以上情况的伴随造成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常遇到诊断困难和治疗棘手的问题,有时需要果断决策积极手术,有时则需要相对保守严密监测,笔者在此结合文献谈谈自己的体会。
标签:特殊类型;外科急腹症;诊治思路
急腹症是以腹痛和腹部压痛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总称。
临床发病率高,其病因复杂,病种多,具有起病急、发展快、变化多、病情重、危害大的特点,需要早期诊断和急诊处理。
在临床工作中有时会遇到一些患者伴随特殊内科疾病或其他特殊状态,如妊娠状态、器官移植后状态,还有一些特殊情况如老年、小儿及精神病患者等。
以上情况的伴随造成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常遇到诊断困难和治疗棘手的问题,容易出现误诊、漏诊、治疗不当,将会严重伤害患者健康,甚至造成不良后果。
1 临床资料
举一个真实的例子:患者,女,30岁。
自述妊娠4月余,近日腹痛不止,送入我市某医院就诊,入院检查未发现丝毫普外科疾病痕迹,透视也未查出疼痛的原因。
接诊医师根据情况建议转产科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转入产科医师给予常规止痛保胎处理4h该患者流产并休克。
请普外科会诊,完善相关检查诊断为阑尾炎穿孔并急性腹膜炎,经全力抢救虽保住了患者的性命,但却因阑尾炎症刺激子宫浆膜引起子宫收缩,诱发流产,留下了终身的遗憾。
为此患方向医院提出赔偿30万,经9次商談,最后赔偿10万。
教训:为什么第1次接诊后没有严密观察病情及复诊,导致较长时间漏诊,延误了手术时机直至诱发流产。
如果不请普外科会诊还不会发现,所以对特殊状态的外科急腹症而言”时间就是生命、责任重于泰山”,我们应该认真总结。
2 临床常见特殊类型的外科急腹症
在外科急腹症诊治过程中,有时会遇到一些患者伴随特殊内科疾病或伴随其他特殊状态,如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外科急腹症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老年患者急腹症、小儿急腹症、精神病患者急腹症、器官移植患者急腹症。
临床实践中需要迅速明确地作出诊断,并决定是否手术干预和其他恰当的治疗。
而正确的处理需要建立在正确的诊断基础之上,正确诊治的得出,需要强调的主要手段仍然是遵循一般外科急腹症的诊治原则和要求。
3 诊断原则和要求
一般情况下,急腹症于手术前可明确诊断,以上特殊类型的外科急腹症患者在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时往往不容易获取阳性结果,误诊率也高。
故对此类急腹症的及时正确诊断与治疗,不单纯取决于业务技术,往往需要医生对患者有高度的责任心,才能认真仔细地观察患者,提倡亲临第一线查看患者,客观全面地掌握病情资料,避免主观片面,要善于分析各种检查结果,抓住主要矛盾。
正确诊断的得出,需要强调的主要手段仍然是对详细的病史询问和细致的体格检查。
病史是打开诊断门户的钥匙,正确的临床诊断取决于仔细及完整的病史,疼痛的开始时间,疼痛的位置,疼痛的特性及位置的改变都非常重要。
要抓住重点,有针对性,但又不能遗漏重要内容。
包括问病程、问呕吐、问有关症状、问诱因、问既往史、问月经史、问诊疗经过等。
体格检查是诊治思维的客观依据,应遵循一般外科急腹症的腹部检查基本要求。
但对于小儿、老年、精神病患者来说这方面难以实现,在问病史时诉述不确切、指征不典型,或不能配合相关的体格检查,不能真实反应基本的严重程度。
合并妊娠、内科血液系统疾病器官移植患者会影响体格检查的阳性结果,对于手术风险的评估、时机的选择以及术后的处理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特别是血液系统疾病,可存在腹痛为表现的临床症状,容易造成诊疗过程中的误诊、误治。
此时可结合临床实践及以上内容对急腹症患者行辅助检查时要有选择性,要遵循迅速、准确、安全的原则,不要过分依赖复杂的检查。
临床上常选择实验室检查、普通X线的检查、腹平片、腹部透视、腹部B超、CT、及腹腔镜的应用。
其次要排除非外科的疾病:一般来讲腹痛持续6h以上者,大多数属于外科急腹症,外科急腹症一般病情重,部位明确,病变处往往有压痛,腹式呼吸常受限或消失。
先有腹痛后伴发热,且体温逐渐增高者往往属外科急腹症,反之多为妇科、内科、神经科、皮肤科急腹症。
急腹症最基本的目的是要决定是否需要手术及其他恰当的治疗措施[1]。
4 处理原则
对于特殊类型的患者,严密观察和随诊,反复检查分析,再次注意连续观察,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去鉴别疾病,对于一时不能确诊而病情又有危险的患者不要轻易放过。
在未确诊的观察期间,边严密观察、边进行必要的处理。
要做到”四禁”(禁食、禁用止痛剂、禁用泻药、禁止灌肠)和”四抗”(抗休克、抗腹胀、抗感染、抗水电解质紊乱)。
特别是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小儿急腹症、老年急腹症、精神病患者急腹症、器官移植患者急腹症,在选择手术和术式方案时要谨慎,虽然以上特殊人群并非是手术禁忌症。
必要时与相关科室密切商榷,尽可能选择安全有效低风险的治疗措施。
尤其是对妊娠期合并急腹症,在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选择手术治疗,妊娠中期是最佳手术时机,有研究统计此期手术,胎儿死亡率﹤5%[2]妊娠早期手术增加流产率,且药物、麻醉科能影响胚胎,妊娠晚期增大的子宫影响手术。
特殊类型的的外科急腹症是临床常见多发病,病情错综复杂,影响患者健康,
甚至导致死亡。
疾病和死亡是生命的特征。
医护人员在一个千疮百孔的体系努力控制患者的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关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的同时肩负着巨大的压力和相关风险,为注重贴近临床需要,认真总结临床急腹症的诊治思路,结合实践逐步形成明晰的临床思维,不能固步自封,满足于书本上的知识,对于任何疑点和不能解释的问题,都要当作新课题去探索,达到减少误诊率、处理错误及不当的发生,提高急腹症的诊治水平。
参考文献:
[1,2]金中奎.外科急腹症诊断思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