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常见急腹症
- 格式:ppt
- 大小:138.00 KB
- 文档页数:55
第三章病例分析——急腹症字体:打印: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为外科常见病,也是最多见的急腹症。
病因(1)阑尾管腔阻塞:淋巴滤泡增生,管腔中粪石或结石阻塞为常见原因。
(2)细菌入侵。
临床病理分型(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亦称急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3)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属重型阑尾炎;(4)阑尾周围脓肿。
临床表现1.症状(1)转移性右下腹痛。
(2)胃肠道症状:可有厌食、恶心、呕吐,但程度较轻,较少频繁出现。
(3)全身症状:可有乏力、心率增快、体温增高等。
2.体征(1)右下腹固定性压痛:是阑尾炎最常见和最重要的体征。
(2)腹膜刺激征象:反跳痛、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3)右下腹肿块:触及右下腹压痛性肿块,固定,边界不清,应考虑阑尾炎性肿块或阑尾周围脓肿的诊断。
(4)可作为辅助诊断的其它体征:①结肠充气试验;②腰大肌试验;③闭孔内肌试验。
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可升高到10~20×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核左移。
2.影像学检查立位腹平片可见盲肠及回肠末端扩张积气,B超可发现肿大的阑尾或脓肿,CT可发现阑尾增粗,周围脂肪垂肿胀,可靠性高于B超。
鉴别诊断1.消化性溃疡穿孔:常有消化性溃疡病史,突发上腹痛,查体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查体时除右下腹压痛外,上腹仍有疼痛和压痛,腹壁板样强直,立位腹平片可见膈下游离气体。
2.妇科急腹症:异位妊娠破裂出血有停经史,突发下腹痛,常有急性失血症状和腹腔内出血体征,查体有宫颈举痛,附件肿块,阴道后穹窿穿刺有不凝血性液体,尿HCG阳性,血HCG升高。
卵巢囊肿蒂扭转妇科查体可及附件区明显触痛肿块。
上述疾病结合B超一般不难鉴别。
3.右侧输尿管结石:多为右下腹绞痛,并向腰部及会阴部外生殖器放射。
尿中查到多量红细胞,结合B超、X线一般不难鉴别。
治疗原则1.原则上急性阑尾炎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切除阑尾。
2.对于不同意手术的单纯性阑尾炎,发病已超过72小时或已形成炎性肿块有手术禁忌证者,可选用非手术治疗。
外科急腹症病人的护理外科急腹症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腹痛疾病,包括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阑尾炎、胃肠梗阻等。
病人常常表现出剧烈的腹痛、呕吐、发热、腹胀等症状。
在面对外科急腹症病人时,护士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护理,以促进病人的康复。
以下是外科急腹症病人护理的一般步骤及注意事项。
1.了解病人的病史和症状:在接待病人时,首先要与患者交流,了解他们的病史和症状。
询问病人腹痛的起始时间、疼痛部位、疼痛程度以及伴随的其他症状等,以帮助医生作出正确的诊断。
2.疼痛缓解:3.腹部检查:在病人疼痛缓解后,护士需要进行腹部检查以了解病情。
腹部检查包括观察腹部肿块、触诊腹部以判断有无腹壁紧张、听诊肠鸣音是否正常等。
如果病人的腹部出现异常情况,护士需要及时上报医生。
4.疼痛时间和病情观察:护士需要定期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并记录疼痛的起始时间、持续时间和病情的变化。
如果病情恶化或出现其他危险信号,护士需要及时通知医生,并进行必要的急救措施。
5.维持患者的卧位和休息:确保病人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保持卧床休息,避免活动过度。
适当的休息可以帮助减轻病人的不适感,促进康复。
6.治疗饮食:病人在急性期通常无法进食,需要进行禁食以减轻腹胃负担。
在医生允许的情况下,病人可以给予适量的液体摄入以保持水平衡。
7.密切观察监测:护士需要定时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体温等,并进行必要的记录。
如果出现异常,护士需要及时上报医生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8.心理支持和交流:9.定期随访:病人在治疗后需要进行定期随访,以确保疾病的完全康复。
护士需要与医生协作,安排好病人的随访和复查工作,并向病人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
总之,外科急腹症病人的护理需要护士做好全面的观察和记录工作,给予适当的疼痛缓解,并确保病人在治疗过程中保持卧床休息。
此外,护士还需要与病人进行积极的沟通和心理支持,为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促进其康复过程。
最重要的是,护士应时刻关注病人的病情变化,并及时上报医生进行进一步处理。
护理专业知识:常见急腹症
在卫生事业单位考试中,急腹症一般不会作为单独考察,一般出题形式为给出题干,让大家进行判断后,针对患者的体征作出相应的护理及治疗,而题干中往往会出现许多体征难以记忆和区分,今天将对一些常见的急腹症进行相应的归纳总结,希望对大家的考试有所帮助。
分类:
通常考察的急腹症,我们将其分为内科急腹症、外科急腹症和妇产科的急腹症三大类,首先分别就三大类的总体特点来看:
(一)妇产科的急腹症
多发生在育龄期的女性,腹痛常常是由下腹部或盆腔内疼痛开始的,通常会伴有月经的改变、白带异常状况、阴道流血及下腹部的坠胀感等。
(二)内科急腹症
内科的急腹症一般先出现全身的一些症状,比如恶心、呕吐伴发热、寒颤等,之后出现腹痛等症状,一般疼痛的部位多不固定,腹痛程度一般较轻,腹肌紧张不明显。
(三)外科急腹症
相比内科的急腹症而言,外科急腹症多先有腹痛,常由中、上部开始,之后才会出现全身的症状,如发热、呕吐等,腹痛部位较为明确且腹痛较为剧烈。
体格检查时会发现一般有明显的腹肌压痛症状出现,常伴有反跳痛,腹式呼吸会有相应的减弱。
特点:
依据不同类别的急腹症,我们将常见的急腹症的特点整理如下:
(一)出血性急腹症
多为外伤引起的实质性脏器损伤,常见的原因为肝、脾破裂,可造成腹腔急剧大量的内出血,引起持续性疼痛,患者易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冰凉等失血性休克的临床表现。
若腹腔内积血量达到500ml。
外科急腹症的常见原因是什么外科急腹症是指腹腔内脏器官发生病理性改变引起的急性腹痛症状。
其临床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腹胀、发热等,严重的情况下还可以出现休克和意识障碍等症状。
外科急腹症的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种。
1.胃肠道疾病: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炎、阑尾炎、肠梗阻、胃肠穿孔等都可能引起急性腹痛。
这些疾病通常是由于饮食不当、感染、炎症、肿瘤等引起,病情发展迅速。
2.肝胆疾病:胆囊炎、胆管结石和感染、胆囊穿孔等都可能引起急性腹痛。
这些疾病通常是由于胆结石、胆囊炎感染或胆道梗阻等引起,病情危重。
3.肾脏疾病:尿路结石、肾结核、肾囊肿破裂等也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原因。
这些疾病引起的腹痛通常是由于肾脏周围组织受到刺激、感染等因素引起的。
4.腹腔感染:腹腔感染是指腹腔内器官的感染扩散,如腹膜炎、肠系膜淋巴结炎等。
这些疾病通常是由于外伤、手术、感染等因素引起的,病情严重。
5.腹主动脉瘤破裂:腹主动脉瘤是指腹部主动脉发生的局部扩张,当局部血管壁发生破裂时,会导致严重的腹痛。
腹主动脉瘤破裂通常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等引起的,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情况。
6.腹部外伤:腹部外伤通常会导致腹部器官的损伤,如腹腔脏器破裂、腹腔出血等,引起急性腹痛。
腹部外伤可以是意外事故、交通事故、跌倒等原因引起的。
7.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是指胰腺急性炎症反应,通常由于胆石症、饮食过量等原因引起。
急性胰腺炎引起的腹痛严重,常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
8.其他原因:还有一些少见但仍可能引起急性腹痛的原因,如急性肠系膜血栓形成、腹壁大血管破裂、脾脏破裂等。
总结起来,外科急腹症的常见原因包括胃肠道疾病、肝胆疾病、肾脏疾病、腹腔感染、腹主动脉瘤破裂、腹部外伤、急性胰腺炎等。
这些疾病通常是由于炎症、感染、肿瘤、损伤等因素引起,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避免危及生命。
急诊外科急腹症诊疗常规L定义急性腹部疼痛为急腹症,常常需要外科手段处理的急腹症为外科急腹症。
外科急腹症的诊断与处理上要求快、准、稳。
为此,做如下常规供参考。
2.特点外科急腹症常有以下特点:(1)腹痛特点:①起病急,呈持续性疼痛,剧烈难忍;②阵发性疼痛,但间断时间越来越缩短,持续时间越来越延长,疼痛程度进行性加重;③腹痛伴有程度不同的休克。
(2)体征特点:有不同程度的腹膜刺激症状,即肌紧张、反跳痛。
(3)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白细胞升高。
腹腔抽出消化液或脓液或血性腹水或腹水中白细胞满视野。
以上特点清醒的病人要求具有(2)、(3)其中一项加腹痛特点中任何一项都可以诊断外科急腹症。
3.外科急腹症常见疾病列序根据北京地区外科急腹症的发病情况,最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发病率做如下排序,这对及时作出诊断有实际意义。
①急性阑尾炎;②急性胆囊炎、胆石症;③急性肠梗阻;④溃疡病上消化道穿孔;⑤急性重症胰腺炎。
一经诊断建议手术或入院治疗,病人或家属不同意住院或手术要履行签字手续。
4•其他外科急腹症(1)腹部闭合性损伤:占腹部损伤的80%。
①腹壁损伤:严重者观察24-48h,明确有无内脏损伤。
②实质性脏器损伤:占腹部脏器损伤的60%左右。
肝损伤占5%~20%;脾破裂发病率不少于肝损伤;肾破裂居第3位;胰脾损伤占10%;肠系膜血管破裂或血肿形成少见。
③诊断时一是注意损伤或暴力部位及外伤力度;二是查内出血征象;三是腹穿和B超或CT确定诊断;严重休克者不做B超或CT,立即送进病房或直接送进手术室;四是确定有内出血应收住院观察;五是从接诊后就应观察生命体征及血液学检查,按时间记录清楚。
④空腔脏器损伤占腹部脏器伤的40%左右。
以小肠居多占80%, 其次是结肠,再次为胃。
注意损伤或暴力部位;有无腹膜刺激症状;注意腹穿和B超或CT检查;空腔脏器损伤有延期破裂,最长可达20余天;怀疑空腔脏器损伤,可留观,留观期间一定要注意血压、心率、腹痛、腹膜刺激症状,体温及血常规的变化,要注意记录;病情加重或确定诊断立即收住院。
外科常见急腹症总结
急腹症是指突然发生的腹部疼痛、腹部肿胀、恶心、呕吐等症状,需要紧急处理的疾病。
外科常见急腹症包括阑尾炎、胆囊炎、胃肠穿孔、肠梗阻、急性胰腺炎等。
本文将对这些疾病进行详细介绍。
一、阑尾炎
阑尾炎是指阑尾发生炎症,常见症状为右下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
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阑尾。
如果不及时治疗,阑尾炎可能会导致腹膜炎、败血症等严重后果。
二、胆囊炎
胆囊炎是指胆囊发生炎症,常见症状为右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
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胆囊。
如果不及时治疗,胆囊炎可能会导致胆囊穿孔、胆囊积脓等严重后果。
三、胃肠穿孔
胃肠穿孔是指胃肠道发生穿孔,常见症状为剧烈腹痛、腹部肿胀、呕吐、发热等。
治疗方法为手术修补穿孔部位。
如果不及时治疗,胃肠穿孔可能会导致腹膜炎、败血症等严重后果。
四、肠梗阻
肠梗阻是指肠道发生梗阻,常见症状为腹痛、腹部肿胀、呕吐、便秘等。
治疗方法为手术解除梗阻。
如果不及时治疗,肠梗阻可能会导致肠坏死、腹膜炎等严重后果。
五、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是指胰腺发生急性炎症,常见症状为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
治疗方法为休息、禁食、输液等保守治疗。
如果不及时治疗,急性胰腺炎可能会导致胰腺坏死、腹膜炎等严重后果。
以上就是外科常见急腹症的总结。
如果出现急腹症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同时,平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过度饮酒、吃辛辣食物等,以预防急腹症的发生。
急腹症名词解释外科学
急腹症(acute abdominalgia)是指腹腔内、盆腔和腹膜后组织和脏器发
生了急剧的病理变化,从而产生以腹部为主要症状和体征,同时伴有全身反应的临床综合征。
在外科领域,急腹症通常是指急性发作的,腹腔内非创伤性的,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常常需要手术治疗的外科疾病。
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包括感染与炎症(如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肠憩室炎等)、空腔器官穿孔(如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胃癌穿孔、伤寒肠穿孔、坏疽性胆囊炎穿孔、腹部外伤致肠破裂等)、腹部出血(如创伤所致肝、脾破裂或肠系膜血管破裂,自发性肝癌破裂、腹或腰部创伤致腹膜后血肿等)、梗阻(如胃肠道、胆道、泌尿道梗阻等)、绞窄(如胃肠道梗阻或卵巢肿瘤扭转致血循环障碍,甚至缺血坏死,常导致腹膜炎、休克等)以及血管病变(如血管栓塞,如心房纤颤、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心脏附壁血栓脱落致肠系膜动脉栓塞、肾栓塞等)。
肠梗阻名词解释外科护理学
肠梗阻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内容物通过障碍,它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肠梗阻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腹痛、呕吐、腹胀及停止排气排便等。
根据肠梗阻发生的基本原因,可以将其分为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和血运性肠梗阻三类;根据肠壁有无血运障碍,又可将肠梗阻分为单纯性肠梗阻和绞窄性肠梗阻两类;根据梗阻的部位,还可将其分为高位肠梗阻和低位肠梗阻。
肠梗阻的治疗原则是解除梗阻、纠正因梗阻引起的全身生理紊乱。
对于单纯性、不完全性肠梗阻,特别是广泛粘连者,一般采用非手术治疗;对于绞窄性肠梗阻,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以避免发生肠坏死。
肠梗阻的预防主要是针对其病因进行,如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暴饮暴食、避免腹部受凉、保持大便通畅、积极治疗肠道疾病等。
肠梗阻的病情发展快,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因此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诊治。
以上是肠梗阻的名词解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你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肠梗阻的信息,请随时向我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