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面积
1. 中国新九分法: 将人体体表面积 划分为11个9%, 另加会阴区1%, 构 成100%。 适用于大面积烧伤的评估。
2. 手掌法
伤员本人五指并拢的手 掌面积为体表总面积的1%。 适用于小面积烧伤的评估或 作为九分法的补充。
临床表现
• 部位:以头、脸、颈、手、四肢等暴露和功能部 位居多。 • 表现:取决于烧伤的面积和程度,严重烧伤常可 危及生命。 症状 (1)疼痛:烧伤后病人出现剧烈疼痛。 (2)休克:严重烧伤后不久心输出量即有明显下降, 表现为面色苍白、呼吸急促、脉搏细数、皮肤湿 冷、尿量减少等低血容量性休克的症状。 (3)发热:大面积烧伤病人可出现体温升高等反应。
I°烧伤(红斑性烧伤) 仅伤及表皮浅层,生发层健在,再生能力强。表面红斑状、皮肤干燥无水 泡、烧灼感。 2-3天脱屑愈合,短期内色素沉着,不留瘢痕。
浅 II°烧伤(水疱性烧伤) 伤及表皮生发层及真皮乳头层 局部红肿明显,大小不一水疱、疱壁薄、基底潮湿 、水肿明显、剧 痛 。 2周愈合,不留瘢痕,可有色素沉着。
表现:肢体肿胀、压痛、皮温下降、感觉异常、弹性减
退,在24小时内出现茶褐色尿或血尿等。
处理:
1)早期禁止抬高患肢和对患肢进行按摩和热敷。 2)协助医师切开减压,清除坏死组织。 3)用碳酸氢钠及利尿剂,防止肌红蛋白阻塞肾小管;对 肾衰者行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治疗。
健康教育
• 宣传安全知识,加强安全防护意识。 • 一旦受伤,及时到医院就诊,开放性损伤 时尽早接受清创术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 强调功能锻炼的重要性,督促病人积极进 行身体各部位的功能锻炼。防止肌萎缩和 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发生。
–
烧伤的病理生理
渗出期:伤后48-72h内 感染期:72h后 修复期:伤后5-8天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