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盂癌根治性切除术(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 格式:doc
- 大小:63.50 KB
- 文档页数:2
肾癌根治术
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右侧卧位,术野常规消毒、铺巾;
1.取经11肋间斜切口,长约12cm,逐层进入,沿切口方向打开腰背筋膜。
2.处理肾蒂:切开肾周筋膜前层,仔细分离显露肾静脉,用肾窦拉钩轻轻牵开肾静脉以充分显露肾动脉,用直角钳分离肾动脉,并用7号丝线近端双重结扎,切断肾动脉。
同理双重结扎切断肾静脉。
3.分离肾脏及脂肪囊在肾周筋膜后层与腰肌间进行游离,于肾下极下方切断肾脂肪囊,然后将肾脏轻轻向下牵引,并向上分离,遇到条索状组织给予钳夹、结扎、切断。
仔细分离肾下极,分离输尿管,在低位给予结扎、切断。
4.整块切除肾、肿瘤肾脂肪囊及肾蒂淋巴组织。
5.无菌蒸流水反复清洗创面至清,彻底止血,探查无误后,肾窝置引流管一根并接袋,逐层向外缝合。
6.术中出血少,手术顺利,患者安返左肾送检。
后腹腔镜肾盂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穿刺孔种植转移1例体会摘要本文报告了一例后腹腔镜肾盂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出现穿刺孔种植转移的病例,并对该病例的治疗过程、可能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讨论。
病例报告1. 患者基本信息患者,男性,58岁,因“无痛性血尿2个月”入院。
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
2. 临床诊断经过详细的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患者被诊断为右侧肾盂癌。
3. 手术治疗患者接受了后腹腔镜下右侧肾盂癌根治性切除术。
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病理结果显示为肾盂移行细胞癌,侵犯肾实质。
4. 术后并发症术后3个月,患者发现手术区域有一硬结,经CT检查确认为穿刺孔种植转移。
治疗过程1. 再次手术患者接受了再次手术,对穿刺孔种植转移灶进行了广泛切除。
2. 术后辅助治疗术后患者接受了化疗和免疫治疗,以降低复发风险。
3. 随访患者定期随访,目前随访1年,未见复发和远处转移。
分析与讨论1. 穿刺孔种植转移的可能原因术中肿瘤细胞脱落:术中可能存在肿瘤细胞脱落,导致种植转移。
手术技术:手术操作不当可能增加种植转移的风险。
肿瘤生物学特性:肿瘤的侵袭性和转移性可能影响种植转移的发生。
2. 预防措施严格的无菌操作:术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减少感染和种植的风险。
肿瘤隔离技术:采用肿瘤隔离技术,如使用隔离袋,减少肿瘤细胞的直接接触。
术中冷冻切片:术中冷冻切片检查,确保切除边缘无肿瘤残留。
3. 治疗策略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多学科协作:多学科团队协作,共同制定治疗计划。
术后密切随访:术后应进行密切随访,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结论后腹腔镜肾盂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穿刺孔种植转移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并发症。
通过严格的无菌操作、肿瘤隔离技术和术中冷冻切片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种植转移的风险。
对于已经发生的种植转移,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并配合辅助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肾癌临床路径(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一、肾肿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肾恶性肿瘤(ICD-10:C64.x00x001),双侧肾恶性肿瘤(ICD-10:C64.x00x003),肾多处恶性肿瘤(C64.x00x004)行腹腔镜下单侧肾切除术(ICD-9-CM3:55.5103),腹腔镜下单侧肾输尿管切除术(ICD-9-CM3:55.510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19版》(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科技出版社,2019年),本组疾病包括肾细胞癌。
1.病史。
2.体格检查。
3.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C64肾恶性肿瘤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
7-9天(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生化全套、凝血功能、术前三项疾病筛查等;(3)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4)泌尿系B超泌尿系CT平扫+增强。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1)核素肾图 IVU CTA;(2)考虑转移时行核素骨扫描 PET-CT检查;(3)肺功能、超声心动图、阿托品试验等。
(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19版》(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科技出版社,2019年)。
根治性肾切除术:临床不适合行肾部分切除术的T1a肾癌患者,以及临床分期T1b期、T2期的肾癌患者。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或氟喹诺酮类。
如可疑感染,需做相应的微生物学检查,必要时做药敏试验。
(八)手术日。
为入院2-3天。
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2.手术方式: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3.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
2024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泌尿外科学(中级321)专业知识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A1型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题干:关于泌尿外科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定义,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在手术切口部位出现的感染,但不包括皮肤B、在手术部位发生的感染,包括皮肤C、在手术部位出现的感染,但需排除手术切口部位D、在手术部位出现的感染,但需排除皮肤和脂肪层2、题干:患者,男性,50岁,主诉:右侧腰部疼痛伴肉眼血尿1周。
以下哪项检查结果最支持诊断肾结石?A、尿常规:白细胞升高B、尿常规:红细胞升高C、B超:右肾结石,直径1.5cmD、CT:右肾结石,直径1.5cm,肾积水3、题干:某患者,男性,50岁,因反复尿频、尿急、尿痛3年,加重伴发热、腰痛1周入院。
查体:体温38.5℃,血压120/80mmHg,双肾区有叩击痛。
尿常规:白细胞满视野,红细胞5-10/HP。
根据上述情况,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 膀胱结石B. 肾结石C. 肾盂肾炎D. 膀胱炎4、题干:某患者,男性,40岁,因无痛性血尿3个月就诊。
查体:血压120/80mmHg,右肾区轻度压痛。
影像学检查示:右肾积水,肾盂壁增厚。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 肾结石B. 肾盂积水C. 肾盂肿瘤D. 肾小球肾炎5、患者,男性,45岁,因反复腰部疼痛,伴血尿2个月入院。
查体:右肾区有叩击痛,右腰部可触及肿块。
实验室检查:血尿素氮(BUN)17.5mmol/L,血肌酐(Scr)256μmol/L,尿常规提示镜下血尿。
最可能的诊断是:A. 肾小球肾炎B. 肾盂肿瘤C. 肾结石D. 肾囊肿6、患者,男性,58岁,因无痛性全程血尿2个月就诊。
查体:无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发现癌细胞,IVU(静脉尿路造影)显示右肾盂占位性病变。
治疗方案首选:A. 肾切除术B. 肾部分切除术C. 肾盂输尿管吻合术D. 放化疗7、泌尿系结石最常见的成分是:A、草酸钙B、磷酸钙C、尿酸D、胱氨酸8、患者,男,45岁,主诉:反复腰痛、血尿,加重2天。
单切口肾盂癌根治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作者:彭昊权浩锡杨牧来源:《健康必读·下半月》2010年第05期【中图分类号】R73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0)06-0009-01【摘要】目的探讨单切口肾盂癌根治术与传统肾盂癌根治术的优劣。
方法单侧病例84例,试验组42例,对照组42例,试验组为单切口肾盂癌根治术,对照组为传统肾盂癌根治术。
随访3年以上,观察疗效。
结果对照组2例复发,复发率4.76%。
试验组1例复发,复发率2.38%。
结论单切口肾盂癌根治术效果好。
【关键词】肾盂癌;根治术;电切肾盂癌是泌尿外科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
多数采用双切口行肾盂癌根治术。
但由于双切口手术对患者的损伤较大,恢复时间较长,花费较高。
近年来部分地区开展了单切口肾盂癌根治术治疗。
我们自2003年2月至2008年12月共开展了42例单切口手术。
该术式适用于没有输尿管旋切器的单位,只应用尿道电切镜及针形电极即可。
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共入组84例,男66例,女18例;年龄28~79岁,平均年龄65.8岁,共分两组,对照组为2000年至2003年病例回顾,试验组为2003年至2006年病例。
两组病例均为首次单侧病例。
主要症状均为间歇性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
术前均行静脉肾盂造影(IVU)检查,提示肾盂、肾盏受压,肾盂、肾盏内占位病变;行双肾核磁共振(MRI)检查,提示肾盂癌,且无淋巴结及远隔器官转移。
膀胱镜检查未见膀胱肿瘤。
对照组行传统肾盂癌根治术(双切口)。
试验组行改良式肾盂癌根治术(单切口)。
1.2 手术方法:对照组为采用全麻,先取侧卧位行肾切除术,然后改为平卧为,取下腹部半月线切口,将输尿管及部分膀胱壁切除,将肾、输尿管全程、部分膀胱壁于下腹部切口完整取出。
试验组采取双点连续硬膜外麻醉,首先取截石位,经尿道置入汽化电切镜,将患侧输尿管开口及周围约1cm半径范围的膀胱壁用针形电极汽化电切,深达膀胱浆膜层。
手术室专科练习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动力系统压力气体驱动常用()A、二氧化碳气体B、空气C、氮气D、氢气E、氧气正确答案:C2、心脏移植时供体应保存在()A、0℃B、1℃左右C、4℃D、2℃左右E、-1℃正确答案:C3、安全核查后,需要在()上确认签字A、自费耗材知情同意书B、安全核查表C、手术知情同意书D、对接单E、病理单正确答案:B4、被特殊感染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如何处理()A、用双层封闭包装并标明感染性疾病名称,由CSSD集中回收处理B、用双层封闭包装,由CSSD集中回收处理C、用双层封闭包装,由CSSD单独回收处理D、用双层封闭包装并标明感染性疾病名称,由CSSD单独回收处理E、用单层封闭包装并标明感染性疾病名称,由CSSD单独回收处理正确答案:D5、搬运患者时不正确的做法是()A、冬季注意保暖,避免受凉B、安全和舒适C、意识障碍的患者需有医护人员守护在旁D、上下坡时患者头部位于车的前端E、骨折患者骨折部位固定,平车上垫木板正确答案:D6、风心病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A、窦性心动过速B、心房颤动C、房性期前收缩D、室性期前收缩E、阵发性室上速正确答案:B7、肝性脑病患者的护理措施中,最重要的环节是()A、去除和避免一切诱发因素B、合理饮食C、注意休息D、加强安全措施E、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正确答案:A8、硬脑膜下血肿指血肿发生在硬脑膜和什么之间()A、以上均不是B、蛛网膜C、颅骨D、头皮E、颅内血肿正确答案:B9、下面不带有锐器伤防护装置的安全器械是()A、针尖回缩式一次性输液器B、自毁式注射器C、密闭式防针刺伤型留置针D、手术钝头缝针E、普通注射器正确答案:E10、外科手术切口的分类不包括()A、感染切口B、清洁-污染切口C、污染切口D、清洁切口E、无菌切口正确答案:E11、下列哪项不是输液中常用的胶体溶液()A、血浆B、葡萄糖C、右旋糖酐D、水解蛋白E、白蛋白正确答案:B12、患者女性,78 岁。
泌尿外科专科考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不属于非手术治疗的结石患者的护理措施A、适当的减少饮水量B、定期复查,查看结石进展情况C、根据结石的成分适当调整饮食D、在体力能承受的情况下可进行跳跃式的活动正确答案:A2、下列体位最可能产生剪切力的的是()A、侧卧位B、俯卧位C、仰卧位D、半坐卧位正确答案:D3、双J管的并发症不正确的是A、尿潴留B、黏膜损伤C、血尿D、双J管移位正确答案:A4、患者,男性,48岁,尿道损伤伴排尿困难,先后2次试插尿管均不成功,此时应()A、有原导尿管继续试插B、改用金属探子试插C、禁忌反复试插,行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D、换尖头尿管试插E、换另一尿管再试插正确答案:C5、下列关于静脉尿路造影检查指导不正确的是A、检查前一天晚上不可进食B、检查后鼓励患者多饮水C、检查当天不可饮水D、检查前不用做碘过敏实验E、检查前一天口服泻药正确答案:A6、下列不是输尿管软镜的适应症A、输尿管条件好,无扭曲B、轻度或者无积水的结石C、输尿管结石伴狭窄D、有留置双J管正确答案:C7、急性睾丸炎护理上正确的是( )A、加压包扎B、托高阴囊C、冷敷D、导尿正确答案:B8、下列哪种药物常用于肾癌的免疫治疗( )A、吡柔比星B、干扰素C、长春新碱D、表柔比星正确答案:B9、患者,男性,50岁,橡胶厂职工,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2个月余,且呈全程血尿,查体无异常,尿中找到癌细胞。
对诊断最有意义的检查是A、KUB平片B、排泄性尿路造影C、腹部X线摄片D、肾动脉造影E、膀胱镜检查正确答案:E10、回肠新膀胱术及膀胱部分切除术者注意膀胱冲洗A、高压快速B、低压快速C、低压低速D、先高压快速后低压快速E、高压快速与低压快速交替正确答案:C11、肾癌最早出现的症状是A、血尿B、高血压C、疼痛D、发热正确答案:A12、低血钾病人的临床表现哪项是正确的A、精神亢奋B、腹胀、软弱无力C、T波高耸D、剧烈头痛正确答案:B13、在进行体外冲击波治疗后,容易形成“石街”的是。
肾盂癌的病理变化与手术治疗介绍肾盂癌是一种恶性肿瘤,起源于肾盂上皮细胞。
它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肾脏恶性肿瘤中的一种。
肾盂癌的病理变化是指其在组织学上的特点和变化,这些变化与肾盂癌的手术治疗密切相关。
病理变化组织学特征肾盂癌的组织学特征可以通过肾盂内镜检查和肾盂癌活检来确定。
肾盂癌常表现为肾盂黏膜上皮细胞的不典型增生和肿瘤组织的生长。
肾盂癌的组织学类型包括乳头状癌、移行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和腺癌等。
乳头状癌是最常见的类型,通常表现为乳头状生长和腺体样结构,细胞核常呈现高度异型性。
移行细胞癌起源于肾盂黏膜上皮细胞,常表现为增发的移行细胞,伴有不典型增生。
变异程度肾盂癌的病理变异程度较大,从低度到高度恶性均可出现。
低度恶性肾盂癌通常表现为肿瘤生长缓慢、细胞核轻度异型性和较低的细胞分裂指数。
高度恶性肾盂癌则表现为快速生长、明显的细胞核多形性和高度异型性。
浸润和转移肾盂癌常在早期就发生黏膜下浸润,并逐渐侵犯肾盂壁、肾盏和肾实质。
晚期肾盂癌可向周围组织如腰大肌、腹膜和腹主动脉浸润。
同时,肾盂癌可通过淋巴系统和血行途径进行远处转移,常见的转移部位包括腹腔、肝脏、肺和骨骼。
手术治疗肾盂癌的手术适应症手术治疗是肾盂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
手术适应症包括早期肾盂癌和一些进展期的肾盂癌。
对于早期肾盂癌,手术通常是首选治疗方法。
对于一些进展期的肾盂癌,手术通常与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法一起使用。
常用的手术方法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肾盂切除术、根治性肾盂切除术和局部切除术。
•肾盂切除术:适用于早期肾盂癌患者,通过切除受影响的肾盂组织来清除肿瘤。
这种手术方法对于早期肾盂癌的治愈率较高。
•根治性肾盂切除术:适用于进展期肾盂癌患者,除了切除肾盂组织,还会切除肾脏、输尿管和相关淋巴结。
这种手术方法对于肾盂癌的治疗效果更全面。
•局部切除术:适用于局部有限的肾盂癌患者,通过切除肿瘤和周围组织来保留尽可能多的正常肾脏组织。
手术后的康复和随访对于接受肾盂癌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的康复非常重要。
肾盂癌怎样治疗?*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肾盂癌的治疗方法,治疗肾盂癌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肾盂癌应该吃什么药。
*肾盂癌怎么治疗?*一、西医*1、治疗原则上肾盂肿瘤应行根治性切除术,但对于单发的分期分级较低的肿瘤也可采用保留器官的手术。
肾盂癌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切除病肾及全段输尿管包括输尿管开口旁的部分膀胱,以防止残留的输尿管内再发生肿瘤。
由于癌细胞的分化和基底的浸润程度差异较大,预后亦很悬殊。
分化良好,无浸润的肾盂肿瘤,手术后5年生存率在60%以上,但肾盂癌手术后生存率一般低于肾癌。
有报导指出,术后加用放疗对提高生存率有一定作用。
1.根治性手术手术切除为肾盂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
标准术式为:无远处转移者,应常规作根治性手术,切除范围包括肾脏、肾脂肪囊、同侧肾上腺、输尿管全段及膀胱袖套状切除。
一般多采用两个切口施行手术,处理膀胱壁间段时宜在直视下进行,将有利于预防术后膀胱内种植。
至于是否要做区域淋巴结清扫术,目前尚有争议。
2.保留器官的手术(1)经尿道输尿管肾盂镜或经皮肾镜电灼或切除术:输尿管镜治疗肾盂肿瘤适用于肿瘤分期分级较低、单发表浅的肿瘤,有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等优点,但肿瘤复发率较高需要长时间随诊,复发率为13.4%~50%,复发的肿瘤多为分级较低的乳头状肿瘤。
报道显示输尿管镜治疗肾盂肿瘤手术有高达25%的失败率和7%的较大并发症发生率。
经皮肾镜有较大的内镜操作空间,而且如果置留肾造瘘管可行化疗药物灌注治疗,适于单发小的低分级的表浅的肾盂肿瘤,尽管经皮肾镜有出血、肿瘤外溢、种植的危险。
有学者报道经皮肾镜治疗肾盂肿瘤的复发率为45.4%,并建议若留置肾造瘘管应再次行肾镜检查以确保肿瘤完全切除,并以掺钕的钇铝石榴石激光(Nd∶YAG激光)烧灼可疑区域。
(2)开放性肿瘤切除术:对低期、低级局部表浅生长的一侧或双侧肾盂肿瘤采用保留器官的开放性手术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如局部单纯肿瘤切除术、肾盂切开电灼切除术或YAG激光切除术;如肿瘤未累及肾实质时,可作部分肾切除术等,但术后应密切随访,警惕肿瘤复发。
肾盂癌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一)治疗原则上肾盂肿瘤应行根治性切除术,但对于单发的分期分级较低的肿瘤也可采用保留器官的手术。
肾盂癌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切除病肾及全段输尿管包括输尿管开口旁的部分膀胱,以防止残留的输尿管内再发生肿瘤。
由于癌细胞的分化和基底的浸润程度差异较大,预后亦很悬殊。
分化良好,无浸润的肾盂肿瘤,手术后5年生存率在60%以上,但肾盂癌手术后生存率一般低于肾癌。
有报导指出,术后加用放疗对提高生存率有一定作用。
1.根治性手术手术切除为肾盂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
标准术式为:无远处转移者,应常规作根治性手术,切除范围包括肾脏、肾脂肪囊、同侧肾上腺、输尿管全段及膀胱袖套状切除。
一般多采用两个切口施行手术,处理膀胱壁间段时宜在直视下进行,将有利于预防术后膀胱内种植。
至于是否要做区域淋巴结清扫术,目前尚有争议。
2.保留器官的手术(1)经尿道输尿管肾盂镜或经皮肾镜电灼或切除术:输尿管镜治疗肾盂肿瘤适用于肿瘤分期分级较低、单发表浅的肿瘤,有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等优点,但肿瘤复发率较高需要长时间随诊,复发率为13.4%~50%,复发的肿瘤多为分级较低的乳头状肿瘤。
报道显示输尿管镜治疗肾盂肿瘤手术有高达25%的失败率和7%的较大并发症发生率。
经皮肾镜有较大的内镜操作空间,而且如果置留肾造瘘管可行化疗药物灌注治疗,适于单发小的低分级的表浅的肾盂肿瘤,尽管经皮肾镜有出血、肿瘤外溢、种植的危险。
有学者报道经皮肾镜治疗肾盂肿瘤的复发率为45.4%,并建议若留置肾造瘘管应再次行肾镜检查以确保肿瘤完全切除,并以掺钕的钇铝石榴石激光(Nd∶YAG激光)烧灼可疑区域。
(2)开放性肿瘤切除术:对低期、低级局部表浅生长的一侧或双侧肾盂肿瘤采用保留器官的开放性手术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如局部单纯肿瘤切除术、肾盂切开电灼切除术或YAG激光切除术;如肿瘤未累及肾实质时,可作部分肾切除术等,但术后应密切随访,警惕肿瘤复发。
3.姑息手术如果已有远处转移,因梗阻、感染或严重血尿时,可考虑作单纯肾切除术或肾动脉栓塞术,以缓解症状。
病例分析题(1)男,67岁,主因尿频,进行性排尿困难2年,半年来症状加重伴排尿中断收入院。
患者两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频,排尿费力,需增加腹压才能排尿,同时排尿时间延长,尿线变细,尿后滴沥不尽。
近半年来,患者自觉症状加重,夜尿增多,由原来的每晚2~3次增至4~5次。
患者偶有排尿中断现象,两周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全程肉眼血尿,伴尿频、尿急和尿痛。
现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
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食欲好,睡眠较差,大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糖尿病史20年,近十年来一直用胰岛素控制,但是血糖有时控制不好。
体格检查:体温,血压等正常,一般情况好,全身检查未见异常。
肛查:前列腺Ⅱ度大,质中等,右叶中部可及一个约1cm的结节,结节质地不硬,肛门括约肌无松弛。
辅助检查:B超检查提示前列腺5.3×5.0×4.9cm3,形态不规则,内可见0.7cm钙化灶,前列腺向膀胱内突出。
膀胱内可见多个强光团回声伴有声影,大者1.0cm,小者0.5cm。
残余尿约100ml。
KUB未见异常。
提问:1、叙述该患者的临床初步诊断和诊断依据。
2、叙述该患者的临床鉴别诊断和要点。
3、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还应该做哪些辅助检查。
4、叙述对该患者治疗原则和具体方案。
参考答案:1、叙述该患者的临床初步诊断和诊断依据。
初步诊断:前列腺增生症膀胱结石慢性尿潴留糖尿病诊断依据:男,67岁,症状:尿频,夜尿增多,进行性排尿困难2年,半年来加重伴排尿中断。
体检:前列腺Ⅱ度大,质中等,右叶中部可及一个约1cm的结节,结节质地不硬。
B超检查:前列腺5.3×5.0×4.9cm3,形态不规则,内可见0.7cm钙化灶,前列腺向膀胱内突出。
膀胱内可见多个强光团回声伴有声影,大者1.0cm,小者0.5cm。
残余尿约100ml。
2、叙述该患者的临床鉴别诊断和要点。
(1)前列腺癌:检测PSA,经直肠B超,必要时行MRI检查和前列腺穿刺活检。
(2)膀胱肿瘤:前列腺向膀胱内突出,应该与膀胱肿瘤进行鉴别,必要时膀胱镜检查。
肾盂癌根治性切除术(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一概述肾盂癌占所有肾肿瘤的比例为7%~8%,多数为尿路上皮癌,少数可为鳞状细胞癌和腺癌,为泌尿系上皮性肿瘤。
有众多学者提出对部分早期的肾盂、输尿管癌施行保留该侧肾脏和输尿管的肿瘤局部切除手术,尤其对于孤立肾或双肾同时有肿瘤者。
中晚期病变均应施行肾、输尿管全段及输尿管口周围膀胱壁部分切除术。
二麻醉方式及术前准备1.麻醉方式
全麻或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
2.术前准备
(1)静脉肾盂造影了解病变位置及同侧上尿路情况,并了解对侧肾功能情况。
(2)尿脱落细胞学检查。
(3)CT及B超检查了解肿瘤向周围的浸润情况。
(4)其他术前常规检查。
(5)膀胱镜检查及逆行尿路造影,必要时行输尿管镜检查。
三适应证1.肾盂癌或输尿管癌。
2.同侧上尿路多源性肿瘤,包括多发性乳头状瘤。
四手术步骤1.开放手术方式
①腰部切口进入腹膜后腔,切开肾周脂肪囊。
清除肾蒂旁淋巴结。
②沿输尿管上段用示指钝性分离输尿管直至髂血管处;或尽量向下游离输尿管并切断,先移除肾脏及上段输尿管。
缝合腰部切口后改平卧位。
③下腹切口,用电刀环形切除输尿管开口周围膀胱黏膜,完整地切除肾、输尿管全段。
④缝合膀胱黏膜、膀胱壁肌肉层。
用蒸馏水冲洗切口,伤口不放引流条,关闭切口,留置导尿管。
2.微创手术方式
①患者取截石位,行膀胱镜检,如发现合并膀胱肿瘤需同时处理。
②以针状电极或激光环形切开输尿管壁内段,直至切开膀胱壁全层。
③改为健侧卧位并制备气腹,放置套管。
④寻找并结扎输尿管。
⑤切除肾脏。
⑥游离并切除全长输尿管。
⑦取出标本,留置引流管并缝合切口。
五术后并发症1.术后继发出血。
2.尿瘘。
3.对侧输尿管梗阻。
4.肾功能不全。
5.术后感染。
六术后护理麻醉后常规护理、伤口清洁、引流管畅通固定、疼痛护理、健康宣教。
七注意事项1.预防性使用抗生素5~6天。
2.留置导尿管7~10天后拔除。
3.术后需定期行膀胱镜检查及对侧尿路造影检查。
八术后饮食肛门排气前禁食禁饮、排气后或术后2~3日清淡易消化饮食,少食多餐。
进食易消化食物、忌辛辣刺激饮食、避免烟、酒及浓茶。
寄语:“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身体健康是人最基本的,也是很难达到的目标。
今天,你能开口说话,能用眼睛、耳朵、鼻子去感知身边的一切事物,能正常地用双腿行走,无病无痛……这些看起来是很轻而易举的,但是你是否想过这些却是极度重要且来之不易的,如果某一天你失去了,怎么办?看到街上那些失明失聪、断手少腿的残疾人,你是否在想:幸好我没有像他们那样,你错了,生命充满意外,谁能保证你明天不会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呢?那你又是否因此更加懂得珍惜健康呢?那就请不要透支自己的身体健康,赶快行动起来,锻炼身体,让身心健康吧!要清楚意识到自己目前的健康状况是稍纵即逝的,明确健康是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本钱,要懂得珍惜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