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孔子论孝

孔子论孝

孔子论孝

孔子论孝:子女保全身体,是孝的内在要求

孔子认为孝之以礼是对子女孝敬外在形制上的期待,作为子女的更需要注意保全自己健康的身体,这是孝内在本质的要求。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孟武伯问怎样做是孝,孔子说:“做父母的最担忧子女生病。”

读《论语》要从生命本真处读,要还原到切身感受中去。只要一旦为人父母,就会发现,你对自己孩子的身体健康是最关切的。所以为人子女,不能把自己的身体只当成自己的。你的健康问题,是父母最忧心的,你无权轻易处置自己的生命与健康。使自己体谅父母为自己健康担心那种心情去保全自己,同时,对父母能回报当自己生病了父母所显现的那种关心,才是真正的孝敬。

这里面其实有一个对孩子建立一种整体思维的期待。即人在社会关系中,你的关系角色要有自觉性。孔子说:“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如果一个人出于一时愤恨,忘记了自己的身体和亲人,做出非理性的行为,这难道不是一种迷惑吗?现代的孩子经过社会的复杂性相对较少,有的轻易地残害自己的生命,使白发人送黑发人。这与关系思维的角色认知缺乏有关系。

孔子论孝

对《论语》中这句话还有另一种通行的解释也为历代大家所肯定。即让做父母的只是担心自己的身体健康就行了,不必为其他事情担心。强调的是做子女的要自立。钱穆先生说:“子女以谨慎持身,使父母唯以其疾病为忧,言他物可忧。人之疾,有非己所能自主使必无。”说的是为人子女只须父母忧心自己的健康问题就行了,因为人生病有时候不能自己控制。其他如事业发展,品格砥砺都需要自己完成,不要让父母操心。自我成长也是对父母的另一种孝敬。

这种孝法还有一种反向警策作用。当下社会,望子成龙而拔苗助长者不止万千。笔者曾经去精神病院调研过,发现父母在孩子精神出现状况后唯一的期待就是孩子做一个最普通的孩子。而此前很多家长对孩子多方面苛责,一旦患病追悔莫及。所以给孩子一个健康的身体,余下的让他自己去发展,过于人为的期待都可能导致其他的结果。

孔子眼中的“孝”

(从两千五百多年前走来,他谈仁,说义,讲礼,论孝。他所说的核心是什么?中国政法大学方尔加教授将带我们走进孔子学说,走进这位老人的内心深处。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关于孝的故事。我们可能听说过王祥卧冰的故事。晋朝时期王祥的母亲病了,想吃鱼。王祥就蹲在冰面上,用体温融化冰块。然后捕鱼给母亲吃。南宋著名的词人陆游也是一个例子。因为他的母亲不喜欢唐婉,虽然陆游和妻子唐婉的感情很好,但他却为了孝顺母亲忍痛休妻。从而给后世留下了那首著名的伤感词作《钗头凤》。(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陆游和王祥的所作所为都是出于孝心。但这是真正的孝吗?春秋时期的孔子在《论语》里也多次提到了孝。陆游和王祥的做法和孔子提到的孝是一回事吗?) 孝是我们中国人最不陌生的道德。尊重老人,尊老爱老。这个道德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深层的道德、最普遍的道德。不管是哪个民族、不管是哪个地区、不管是什么职业、不管是哪个年龄段人们共同认同这个道德。孝这个道德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很早很早人们就崇尚这个道德。孝在最原始的文字里头,在卜辞里头他的形状像一棵树。树上面枝繁叶茂,上面有枝叶,底下是根。不管你枝叶多么复杂,多么繁多,你都根源于一个根。你的生命力在根,你都来源于根。我们中华民族最大的祖先,最大的老。我们是炎黄子孙,有炎帝、黄帝。我们是炎黄子孙。所以孝在中华历史上,在中华民族的传统中是最重要的道德。孔子本人是非常非常重视这个道德的。孔子的《论语》里头孝这个字出现了17次。据说宋朝,北宋王朝宋太祖在他夺取天下以后,他声称要以孝治天下。宋太祖的宰相赵普说过这句名言:半部《论语》治天下。这个半部《论语》治天下应该说和宋太祖说的以孝治天下是一致的。为什么呢?《论语》里出现孝字出现了17次。《论语》一共20章,这17次出现孝,有15次在前10章。所以他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后来到宋太宗继位以后,赵普去世了。去世的时候,人们去翻他的匣子,据说,传说就是一部《论语》。而且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这个孝的道德非常重要。 孔子有个学生叫有若,有若曾经讲到了孝。有若讲孝、有若论孝,应该说反映的就是孔子的思想。应该属于孔子思想的组成部分。他把孝摆在非常高的地位、非常非常重要的地位。有若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也。”(《论语》)。就是说这个人在家里头,如果能够做到孝顺父母,悌爱兄长,既孝又悌,和家里人和和睦睦。特别是孝顺自己的父母,这样的人在外面就不会当叛臣,不会犯上。这就是说,在家是孝子,在外是忠臣。因为他在家里我当孝子培养了非常好的道德。他在外面也会忠实履行自己当臣子的职责。好好的尽心尽力为国家做事情。接着有若说“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为之有也”(《论语》)。这人平常不好犯上,对上面都是很尊敬,坚守自己的职责,服从上面的调遣,服从上面的命令,这样的人不会作乱。然后有若又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什么意思呢?就是君子治理国家先抓住根本。抓住根本就符合“道”。抓住根本就不会偏离“道”。最后有若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论语》)。说你要做到仁爱,仁爱就是根本。整个国家的治理要充满着仁爱的精神。仁爱精神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孝悌就是仁爱的根本。说你抓仁爱,让人们有仁爱的精神,培养人们的仁爱精神,得从根本上来培养。什么是根本呢?什么是大本呢?孝和悌。当然其中最主要的是孝。孝顺父母,悌爱兄长,其中主要的是孝。孝悌是根本,先从这个道德来培养。我们平常老说要对人们进行精神文明教育。道德教育,树立这个道德、树立那个道德、树立远大的道德、树立最美好的道德。但是你说这些东西说的很大。这些大的道德,这些长远的道德,美好的道德要通过一些具体的道德来实现。而且你培养的时候要从具体的道德来开始培养。就像我们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你再做多么伟大的事业,你也得先从一些具体的事情开始。这么美好的道德,伟大的道德,仁爱的精神,从哪个道德来具体的开始培养呢?就是孝,从他来开始培养。所以孝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孔子的孝道名言警句以及解析

孔子的孝道名言警句以及解析 关于孔子的孝道名言警句以及解析 1.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意思是: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出自《劝报亲恩篇》。 2.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出自《劝报亲恩篇》。 3.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4.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5.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出自《孝经》。意,面带欢笑。出自《劝报亲恩篇》。 6.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意思是: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意,面带欢笑。出自《劝报亲恩篇》。

7.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出自《劝报亲恩篇》。 8.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贤集》。 9.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国志·魏书》。 10.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意思是: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11.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是: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孔子论水阅读答案

[标签:标题] 篇一: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毕业语文试卷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试卷 时间:12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亲爱的同学,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希望你能从容面对,发挥自己最佳的水平。 祝你成功! 一、口语交际 进入六年级后,学习压力渐渐加大了。可每次捧起心爱的课外书,沉浸其中,都会让自己 收获许多。但是有的同学过于沉迷,耽误了学业;有的家长认为读闲书作用不大,也极力反对。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你想对沉迷其中的同学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想对极力反对的家长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想对自己说:________________ 。(如用上格言警句就更好了。) 一、下列带点字容易读错,请你在正确的音节下面打“√”。栗子(lìsù)摩平(m āmó)含糊(húhù) 寺院(sìshì)计较(jiǎo jiào) 养.....尊处优(chǔchù).二、选择合适的汉字填空。 厨橱震振 ()窗()艺( )柜( ) 奋( )颤()慑三、按提示要求填空。 吕戴邱陶 1、按音序排列,以上姓氏中,姓排第一,姓排最后。 2、按姓氏笔画从少到多排列,顺 序应为、、、。3、如果按部首查字法,“戴”字应查部,书写时最后一笔是。四、请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带点字的恰当意思,将对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解: A.剖开 B.消除 C.解释D.明白、懂 E.押送 二、基础乐园 ①儿童不解.春何在()②注解.()③押解.()2、老A 年岁大 B 有经验;老练 C 陈旧D.经常 E.很;极①少年易老.学难成()②老.脑筋③炒股老.手()五、先补充词语,再根据要求选一选。 ()()画栋万()()新张灯()()百()成()()()共赏()()绕梁见()知()()空见() 上述成语中,我们可以用、来赞美俞伯牙的《高山流水》、贝多芬的《月光曲》;我们可以用、来赞美老舍笔下的老北京的春节。六、根据要求写句子。 1、把下面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王阿姨工作繁忙。王阿姨坚持每天晚上去培训班学电脑。 2、春天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试着写一写。 春天从天外轻盈地飞了回来,化作雏燕和云雀;春天从地里悄悄地冒了出来,化作草叶和 芽苗; 春天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根据提示或情境填空。1、把下面的名言或诗句补充完整。(1)言必信,()。《论语》 (2)()全不怕,要留()在人间。(于谦)

从孔子的观点延伸思考如何对待孝道

【论文关键词】孝道孔子《孝道》 【论文摘要】孝道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孝道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中,孝道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儒家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道德规范体系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儒家用以规范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则之一。 孝道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孝道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中,孝道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儒家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道德规范体系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儒家用以规范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家、国、天下是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应该立足于最小的一点——家,从自我做起,弘扬孝道,孝敬父母。弘扬孝道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也是响应创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的具体做法。 孝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一种晚辈对长辈的伦理道德。《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尚书》上对孝的解释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孑L子说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就是说年轻人在父母身边就要孝敬父母,离开家里就要敬爱兄长。“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卒为难。”圆可见孝的内容很多,主要包括的内容有:一为养,即赡养父母。二为敬,即孝敬父母。三为安亲,四为终身孝敬。此外《论语>中多次提及的丧葬及其丧葬的礼节问题也被孔子认为是孝敬父母的延伸。 “仓廪实而知荣辱”,物质是基础,所以尽孝道的首要条件是赡养父母。子夏问孝,子日:“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喔说子女侍奉父母能经常和颜悦色是件难事。遇到有事,子女去操劳;有好吃好喝的,让父母享用,仅这样就可以认为是孝了吗?从孔子的疑问中就可以知道,孔子认为仅仅有这些是不够的,要孝敬父母肯定要做更多,那么更多的是什么呢?《论语》中对这个问题又做了进一步的阎释,即“敬”。 子游问孝,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说了,现在称作的孝,是仅仅能供养父母就行了。然而就是狗、马也能得到人的饲养;如果没有对父母的一片孝敬之情,那赡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孔子驳斥了那个时代普遍存在的“孝”的概念,认为孝不仅仅是能够供养父母,还必须要敬,要对父母有一片孝敬之情,孔子在这里着重强调了“敬”。羊羔跪乳,乌鸦反哺,那是一般动物的本能,而人类如果只停留在这种初级阶段,把妥善安置父母的衣食住行问题作为孝顺的最高境界,就未免愧对于“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的称谓了。孑L子认为在养父母的同时必须对父母“敬”。子日:“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ft恃奉父母,(如果发现他们有不对的地方,应该婉转地规劝,如果父母没有听从的意思,仍然应当恭敬的侍奉,不要冒犯他们,尽管内心忧虑,对父母却不怨恨。 在孔子及儒家看来,孝敬父母不仅要“养亲”、“敬亲”,还要提倡“安亲”。所谓“安亲”.就是说子女在父母生时立身行道,不犯刑律,不做冒险的事,不做不义的事,以免父母为自己的过错和安全担惊受怕。《论语·里仁》提到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也是孔子提及的安亲的重要内容。131(p17) 子日:“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父亲在世时,因为儿子不能享有独立行动的权力,所以只观察他的志向,父亲去世之后就要看他的行为,如果他能长时间地遵照父亲生前的道德规范而没有改变的话,就可以称他是孝子了。孔子总结性的指出:“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孑L子构架了一个生命的轮回的框架,子女不改变父母生前奉行的准则,继续继承他们的事业或者是遗愿。“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三”是虚指.指很长的时间,甚至是一生。因此这是一个自觉性太强、时间又长的过程,是需要很多毅力的,所以笔者觉得这是孔子所认为的敬父母的最高标准了。这也是终身孝敬的难能可贵之处。子日:“(父母)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子不但重视对父母的养、敬、安和终生尽孝,还特别重视对父母的丧葬极其礼记。孔子说“丧事不敢不勉”即说办丧事不敢不尽礼。但他又提倡丧礼的朴素节俭,他明确指出更应该做好的是在父母生前尽的孝道,孝敬父母。这在《论语·八佾》中体现出来,林放问礼之本。子日:“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孔子指出,就一般礼节仪式而言,与其过分奢侈,宁可朴素节俭;就办丧事而言与其在仪式上大操大办,不如内心真正悲哀。 孔子的学生曾子在孝道问题上又有了进一步的研究,他曾经写过《孝经》。曾子日:“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曾子主张父母的葬礼要谨慎对待,祭奠祖先要敬重、真诚,这样

孔子之“孝”

孔子之“孝” 上海市商业学校徐明君 儒学认为,孝是德之本,是人性的基础。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可见,孔子给予“孝”在人性中的极高地位。一个不能对父母尽孝的人,他是不可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综合《论语》全文,孔子之“孝”有四种不同的境界,即:有养、无违、悦色、立身。 一、有养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译文】 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如今所谓的孝,只是说能够赡养父母便足够了。然而,就是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有养”是孝的起点。孝养是指我们赡养父母首先给予父母一定物质上的供给。赡养老人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起点。抚爱幼崽,凡是动物都有此本能,所以父爱母爱都具有一定的动物性,能做到并不难;而后代能够赡养父母,只有人才能做到:父母到了一定年纪,或因疾病使之失去劳动能力,如果没有子女的照料,生活就没有保障。 “养”的标准是“论心不论迹”。“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贫家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孝子中有穷的,也有富的,也有收入一般般的,就不能以谁给父母钱多来衡量谁更孝敬父母,而是看谁在孝敬父母上尽了自己的心。穷的孝子可能无法给父母更多的钱,但他心里是时刻想着父母的,他是会尽自己的微薄收入孝敬的。而富的子女,虽然给父母的钱相对其他穷的子女更多些,但他心里有没有父母却是另一回事,他对父母的情感是真的,我们就不能说他不孝。这就是“论心不论迹”的道理。 二、无违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②”樊迟③御④,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译文】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无违”是指顺从父母的意志。顺从父母意志不是空泛的、随意的,必须受礼的规定,依礼而行就是孝。在这里,孔子告诉我们,具体怎样做才叫“无违”: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的要求去侍奉他

孔子的孝文化思想

孔子的孝文化思想 08历史2班 0806010063 夏艳 【摘要】孝之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中孝显的尤为重要。孔子认为孝为“仁之本也”,是一个人所有德行的根本。并且认为真正的孝子不仅要在物质上关心其父母,更要在精神上关心敬爱其父母。同时孔子提倡的“孝”与“礼”是密不可分的,而且当孝与其他德行发生冲突时,孝先于一切。但孔子在当时那种“礼崩乐坏”的社会背景下,过度地强调礼这种外在表现形式,有些矫枉过正的趋势。在当今这个社会转型时期,价值取向混乱的阶段,复行孝义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孔子孝文化礼 一:孝:“仁之本也” 中国传统的文化里头,孝敬父母的“孝”文化是重要的一部分。孝文化是传统儒家思想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在《论语》中系统的阐发了他对孝义的理解和要求。 首先他强调孝的重要性,把孝放在一个很高的高度。他认为“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在孔子看来,孝不仅仅只是一家庭伦理道德观念,也是一种社会伦理的源头,马克斯·韦伯在《儒家与道教》中说道“在一个家产制社会里,子女对父母的孝被转化到所有的从属关系里,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一个官员——孔子有段时间也做过大臣——会认为孝是所有其他德行的源头,孝是对履行官僚体制最重要的等级大臣——无条件的纪律——的考验和保证”。从这我们又可看出孔子的“推己与人”的思想,“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孝经·圣治》),孟子对孔子的孝义进行了继承和提升,在《孟子·梁惠王上》中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只有在爱自己的父母子女的基础之上才有可能去尊敬别人的父母与小孩。试想,一个连对把自己含辛茹苦抚养成人的父母都不尊敬和爱护,他会爱护社会上与他没有血缘关系甚至可能互不相识的老人和儿童吗?

重庆市江津中学合川中学等七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七校联考 高二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关于良法善治的追求,大致可以概括为几个方面:以礼法为良法善治之法,以中道为良法善治之道,以德政为良法善治之政,以乡治为良法善治之基,以刑罚为良法善治之剑。而“中道”则一以贯之于其他几方面之中,成为传统中华法系的“法统”。 传统中华法系中的“中道”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中和”。礼之用,和为贵。“和”是“中道”的基本涵义。和谐、和合、和衷共济、和而不同,都是“中和”的衍生词。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儒家将自然、

社会与人看成一个相互联系、生生不息的大系统,“中和”便是这个系统存在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一种基本状态。人与人之间、家与家之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乃至人与自然之间、天人之间,都是和为贵。这种观念深深地渗入到中国古代法律文化之中。对于政出多门、朝令夕改、立法偏私等等,古人将其斥为恶法、败法、非法之法,皆因这些法背离了中和。法是一定社会关系的调节器、稳定器,它所维护的是社会关系的平衡、稳定。稳定性是法的基本属性之一。“中和”之道求统合、求和谐、求稳定的价值取向正与法的这一属性和功能相契合。 二是“中正”。中,含有适当、适度、公平、准确、不轻不重、不偏不倚等内涵。正,意为端正、公正、合规矩。程子云:“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可见,中道即是正道。中正而不偏颇是中道的又一基本义,其核心是追求公平、正义。这也正是法的基本价值和属性。孔子主张博施济众、忠恕爱人、立人达人,反对聚敛和不教而杀;认为治国理民重在导德齐礼、宽严相济;要求统治者“使民以时”,做到“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提出“政者,正也”,强调执政者首先要正己,言行合规范,秉公办事。从这些主张中可以看出,他所追求的正是“天下有道”,“有道”,即有仁道,仁道也就是“正道”,亦即“中道”,体现了公平、正义的价值。 三是“时中”。如果前面两层讲的是静态的中道,那么,这里讲的就是动态的中道。“中和”的稳定、和谐、平衡、秩序,“中正”的适宜、公平、公正,不是绝对不变、静止不动,也不是因循守旧、掩盖矛盾,而是在动中求稳、在变中求衡、在发展中求正。这一原则可称之为“时中”。时中,就是依“时”而处“中”。“时”是流变不居,“中”是持守正道。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按照社会发展、时代前进和事物变化的实际情势去把握正确之道。“时中”绝非与时俯仰、随波逐流、媚世取容的处世哲学。“时中”包含着审时度势、把握时

孔子孝道观今析

孔子孝道观今析 摘要:孔子孝道观的基本内涵包括:物质上“能养”,精神上“敬”、无违与谏诤、子承父志、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孝体现了内在亲情,包含了礼和仁。孝和礼、仁的特殊关系使孝道具有特殊的政治功能。孔子孝道观有利于培养人们的道德意识、感恩意识和人文精神,对家庭美德建设和社会和谐有一定的现代意义。 “孝”最早出现在“奉先思孝,接下思恭”(《尚书·商书·太甲中》),其主要含义是尊祖祭祖,后来逐渐加进了孝亲的伦理内涵。到西周时期,孝已是普遍的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由虔诚祭祀祖灵、祈求佑护逐渐向善事活人、孝敬父母的方向过渡。春秋战国到西汉时期,经过孔、孟的理性提升及《孝经》的理论化、系统化,孝逐渐上升到百德之首、百善之先的地位。汉代以后,出现“以孝治天下”、“举孝廉”、“九品中正”之类,孝被赋予了政治化的内涵。 一、孔子关于孝的基本观点 “孝”在孔子思想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给孝注入了新的内涵,使“孝”从宗族道德转化为家族道德。孔子的孝是一种富有人情味的家庭伦理道德,其具体内涵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子女对父母“能养”且“敬” 孔子认为,孝敬父母,最基本的就是能够伺候父母,从物质上赡养父母,不让父母为自己担忧,并关心父母的年龄和身体健康。子日:“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子女要紧随父母身旁多加伺候,不要使年迈的父母担忧自己。更重要的是作为儿女,还要做到时时刻刻惦记着父母的身体。子日:“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父母的年纪不能不时时记在心里,一方面因其高寿而喜欢,另一方面又因其寿高而有所恐惧。但仅此是不够的,还要从内心尊敬父母,让父母心情愉悦。子游问孝,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如果孝仅仅是够养活爹娘变行了,而狗马都能够得到饲养,若不诚心诚意地孝顺父母,那养活爹娘和饲养狗马还有什么区别呢?对母的孝包括物质和精神二个层面,物质层面是基本的,精神层面是更高要求。孝要求子女对父母要和颜悦色,要从内心去尊敬他们。子夏问孝,子日:“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子女在父母前经常有愉悦的容色是件难事。有事情年轻人效劳、有酒有肴年长的人吃喝,难道这竞可认为是孝吗?关键在于在侍奉父母时态度要好。 2.无违与谏诤 孟懿子问孝有明确记载。子日:“无违。”(《论语·为政》)无违就是不违背礼节,顺从父母的意志。孔子认为孝敬父母就是顺从父母的意志,维护父母在家庭中的核心地位,但无违并不是听父母所有的话。父母错了,要谏,不谏就是陷父母于不义,这种谏是建立在亲情基础之上的谏。孔子对孝的规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谏亲,就像君臣关系一样,当父母有错我们要谏,这是大孝。谏诤也是为了维护家庭总体的利益。子女对父母的错误的正确态度是谏诤,但要讲究方方式,态度要好,不要伤害亲情。子日:“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轻微婉转地劝止,看到自己的心意没有被

《论语选读》课后练习答案

论语复习资料三: 《(论语)选读》课后练习答案 第一课为政以德(会考篇目) 一、本题意在引导我们通过比较发现问题,在思考中加深认识。 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可以不同,但要注意避免孤立、静止地看问题,要把这两条材料和其他材料结合起来看。从孔子“均无贫”、有若“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等言论看,孔子是认识到“足民”的重要性的,不能由于他的去食主张就否认他的“足民”思想。“去食”一说,是在特定的语境下对教民思想的强调。当然,总体看来,孔子对礼教强调得更多,这是他所关注的—个重点。 二、此题意在通过词义的深入探究正确把握文意。 “均贫富”和“均无贫”的“均”词典义都是“平”,但到了“均贫富”和“均无贫”这两个不同的句子里,却有不同的解释,“均无贫”与“均贫富”含义不同。均贫富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而均无贫则是孔子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均贫富”实际含义在劫富济贫,强烈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孔子不可能具有这种思想。因此,朱熹对“均无贫”这个“均”字的解释应该是符合孔子原意的。只有这种解释,才能使“均无贫”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取得一致。 三、此题意在对《论语》中的重要概念给予关注。 政与刑是用法令规定人们不能做什么,主要实施手段是惩罚。德与礼是从精神上鼓励人们应该做什么,主要实施手段是教育熏陶。可以在总结归纳孔子德治思想(富民、教民、举贤、正己等)的基础上,以法家的法治思想与孔子这里的德治思想作简要对比。 第二课克己复礼 一、此题意在联系相关材料.对材料进行综合思考。 课文最后两章说明,礼并不只有钟鼓玉帛等外在形式,还有决定、支配这些形式的核,这个内核就是仁。另一方面,孔子又认为礼是仁的目的和外在表现(12.1章)。1.2章用孝弟把仁和礼统一起来,所谓孝弟,就是尊尊亲亲,是在宗法制度下的亲情,又反过来为巩固宗法制度服务。这样,孔子的礼就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礼,不但讲制度、讲规范,还要讲带着仁爱之心去执行这些规范(2.8章,17.21章);孔子的仁是礼指导之下的仁,是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仁爱,不是无差别的兼爱、博爱。 二、此题意在注意区别原始的孔子和后世改造过的“孔子”。 孔子讲君臣父子关系时讲了两面,不但对臣下和子女有要求,对君主和父辈也有制约。孔子在他处曾说过“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3.19章)的话。所以,在孔子看来,臣不臣、子不子的现象固然不能允许,君不君、父不父也同样应该反对。当然,孔子从维护周礼着眼,强调的是臣下和子女的义务一面。后世的“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则把君臣父子的关系片面化,把君权和父权绝对化,只讲臣子的义务,不讲君父的责任。这种极端化的主张,把封建专制制度推向了极致。

浅析孔子“孝”的思想

浅析孔子“孝”的思想 摘要:孔子“孝”的思想的基本观点包括无违、孝敬父母。孝以仁为本,以礼为表现姓社,它们之间的关系使“孝”具有某些特殊的政治功能。孔子的“孝”的思想在今天仍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孔子孝礼仁 一、综述 (一)孔子“孝”的基本观点 “孝”的观念在西周时就已经产生和流行,孔子在继承西周“孝道”的基础上,对“孝”进行了系统的论述,赋予了“孝”新的内涵,使其进一步完善、丰富,最终形成自己的伦理道德体系。 1、“无违”谓之“孝” 《论语·为政》中有一章是孟懿子问孔子何者为“孝”,子曰:“无违。”并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子认为孝敬父母就是要听从、顺从父母的意志, 维护父母家庭中的核心地位。“父母活着的时候, 按照礼节伺候他们;死了, 按照礼节埋葬他们, 按照礼节祭奠他们。” 一般认为,“无违”有两层含义:一是无违于礼,依礼行孝;二是不违背父母的意志。 另外,不违背父母意志还表现为继承父母遗志。孔子提出:“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对于这句话,有一种看法是孔子片面强调了子女对父母的绝对服从,压制了子女的个性和自由。比如陈国庆、何宏在书中是这样注释的:“在本章中孔子说一个人当父亲死后,三年内都不改变他父亲所制定的那一套规矩,这就是尽孝了。其实,这样的孝,片面强调了儿子对父亲的依从。” 另外一些学者认为“道”是指父亲的人生准则,他生前的愿望、志向。比如李泽厚在《论语今读》中把“父之道”解释为“父亲的途径、方向”,他认为“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真正原因是保持氏族生存经验的重要性。 2、不使父母担心谓之“孝” 孟武伯向孔子问“孝”时,孔子回答:“父母唯其疾之忧。”对于这里孔子所说的“唯其疾之忧”,是指子女非常关心和担忧父母生病呢?还是指子女使父母只关心自己的疾病而

论语中孝的论述

论语中孝的论述 素有“礼仪之邦”的中华民族在伦理道德方面必有很多让其他民族无法望其项背的地方, 而“孝”就是其中之一。“孝”作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早在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但这时的“孝”还只能是一种朴实的、自发的道德观念,还缺乏作为一个道德规范所必须具有的与之相适应的一系列具体的道德要求。到了春秋时期,孔子在继承西周“孝道”的基础上,在《论语》中对“孝”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赋予了“孝”新的内涵,使其进一步完善、丰富,并对如何做到“孝”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形成了一种“孝”的道德规范和思想体系。 通过阅读《论语》,大家会发现《论语》中关于“孝”的内涵主要是通过孔子对他人问“孝”的回答来表达的。孔子在不同地方、不同时间,针对不同的人问“孝”有着不同的回答,通过对这些回答的总结,《论语》中关于“孝”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无违”谓之“孝” 原文: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译文:孟懿问:“怎样是孝道?”先生说:“不要违逆了。”一日樊迟为先生御车,先生告诉他说:“孟孙问我孝道,我答他不要违逆了。”

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呀?”先生说:“父母生时,当以礼奉事。死了,以礼葬,以礼祭。” 这里的两个“无违”蕴含了孔子“无违”谓之孝的思想,对“无违”这个词自古以来有不同的理解,宋代理学家朱熹是这样解释的,“无违,谓不背于礼”;而现代很多学者认为‘无违’应更多的指不改变父亲的心志心愿,所作所为,子承父业。其实“无违”应该包括两层含义:一层是无违于礼, 依礼行孝;另一层是不违背父母的意志。孟懿子问“孝”时, 孔子回答的“无违”是有针对性的,孔子之所以这样回答,正体现了他因材施教的特点。孟懿子的父亲是一位杰出的人物,亲贤而好礼,在他临终前,他嘱咐孟懿子一定要追随孔子学礼。既然要学礼, 首先就要从自己开始遵守礼,做到无违于礼。而当时掌权的孟孙、季孙、叔孙三家大夫又都有越礼的行为,孔子对此是极为痛心的。当孟懿子问孝时,他正准备在家庙举行祭祀。孔子恐怕孟懿子在祭祀时做出越礼的行为,故回答“无违”。孔子拥护周礼,并终生以恢复周礼为己任,他曾公开宣称:“周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 吾从周。”当然, 孔子并不是全盘接受周礼,而是对周礼有所损益。所以,在当时“礼崩乐坏”的环境下,孔子用礼来解释“孝”是不难理解的。孔子认为“孝”的精髓是合乎礼,“孝”是在礼统帅下的“孝”。子女在为父母尽孝道时不应违背礼的规定,并且要把礼贯彻至父母生、死、葬、祭的始终。朱熹对此解释为:“生事葬祭,亲之始终具矣。礼,即理之节文也。人之事亲,自始至终,一于礼而不苟,其尊亲也至矣。”《左传》中也说:“孝者礼之始也。”

孔子关于孝道的名言

孔子关于孝道的名言 导读:本文是关于孔子关于孝道的名言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2、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3、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4、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5、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6、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7、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8、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9、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10、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11、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12、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

我对曰无违。” 13、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14、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15、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17、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8、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19、子曰: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20、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21、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子 22、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23、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游问孝。 24、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25、子曰:“安。”“汝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汝安,则为之。” 26、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孔子论水

孔子论水 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曰:“夫水者,启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也。” 基本译文 子贡问道:“君子见到大水(泛指江海)一定会驻足观看,是什么缘故呢? ”孔子说:“水么,能够启发君子用来比喻自己的德行修养。它遍布天下,给予万物,并无偏私,有如君子的道德;所到之处,万物生长,犹如君子的仁爱;水性向下,随物赋形,犹如君子的高义;浅处流动不息,深处渊然不测,有如君子的智慧;奔赴万丈深渊,毫不迟疑,有如君子的临事果决和勇毅;渗入曲细,无微不达,有如君子的明察秋毫;蒙受恶名,默不申辩,犹如君子包容一切的豁达胸怀;泥沙俱下,最后仍然是一泓清水,犹如君子擅于改造事物;将水装入量器,一定保持水平,犹如君子的立身正直;遇满则止,并不贪多务得,犹如君子的讲究分寸,处事有度;无论怎样的百折千回,一定要东流入海,犹如君子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意志。这就是为什么君子观江海必驻足的原因了。(此论乃中华千年文化传承的精髓,望能够观此论者拟比自身,其实水最值得学习的还是能够将万恶沉淀,与人以善) 岁月如同流水,不舍昼夜地流逝。告诉我们:做人要像水那样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具有真君子的品性。 若“水”,无疑是至仁,至善,至德,至道……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 上善若水,从善如流,如水人生,随缘而安。做人如水:能适应任何环境,就像水一样,能包容万物,本身却非常的纯静;做事如山:要踏踏实实的做事,像山一样稳重,像山一样给人以信任!做人像水。水,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一切都是因为它柔美、滋润。

论孔子孝道观的时代价值_对_论语_中_孝_的解析.

第 20卷第 1期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Vol. 20No. 12011年 1月 Journal of Chongqing College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Jan. 2011 孝道思想是中国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论语》中关于孝道的内容十分丰富和全面 , 对当下所提倡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论语》中孝的内容 1.1行孝要怀仁 “ 仁” 是孔子道德思想的核心 , 也是其伦理学说的根本内容。孔子认为 , 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就必须有仁爱之心。孔子的“ 仁爱” 思想 , 不仅是指“ 爱亲人” , 而且还指“ 爱众人”, 即泛指爱自己以外的所有人 , 可以是地位显赫的人 , 也可以是平民 ; 既可是好人 , 也可是坏人。同样 , 一个人有了仁爱之心 , 就会真心实意地孝敬父母。子曰:“ 其为人也孝弟 , 而好犯上者 , 鲜矣 ; 不好犯上 , 而好作乱者 , 未之有也。君子务本 , 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 , 其为仁之本也! ” 由此可见 , 孔子把行孝作为是否为仁的前提条件。一个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的人 , 是不太可能去冒犯长辈和上级的 ; 一个人不喜欢冒犯长辈和上级 , 反而喜欢犯上作乱 , 那也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孔子认为,“ 仁” 是从孝悌开始的。在儒学的教材中就有这种观点:“ 夫孝 , 天之经也 , 地之义也 , 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 可见 , 孝对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没有孝 , 就没有君臣之义 , 就没有家庭和睦。人是有感情的高级动物 , 是知恩图报的 , 我们应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兄长的关怀之情。同理 , 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 没有贤臣的忠孝 , 一个国家就不可能繁荣强盛 , 甚至有走向灭亡的境界的可能。 1.2行孝要守礼 孔子所说的“ 礼” , 指的是当时社会的伦理规范和政治秩序 , 对个人的行为具有强制性的一面。孔子讲“ 克己复礼”, 就是用“ 礼” 的规范约束自己。如孟懿

孔子提倡的孝道文化

孔子提倡的孝道文化,其内涵可以从如下5方面来理解: 敬养父母。这是对双亲而言。敬养父母双亲是人类的天性。孔子认为:“父子之道,天性也”意思是说,父母培养教育子女,子女奉养父母,这是人类一种天性。又说:“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这是孝敬父母的天性五种表现:在日常起居生活中以最诚敬的心情任劳任怨地服侍父母;父母生病时以最忧虑的心情照料父母;父母过世时以最哀痛的心情来料理后事;举行祭祀时以最严肃的态度来追思父母。这五方面做到,才称得上是能侍奉双亲的孝子,也才能算是真正体现了人的孝亲的圣洁本性。 中国人讲孝,既重赡养,也重视心里关怀和内心愉悦。在有些人看来,父母到了老年,不能自食其力了,做子女的从经济物质上养活他们,使他们吃穿不愁,也就算报答生育之恩了。孔子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语出《论语?为政》)。孔子强调“敬”,认为仅仅“能养”是不够的。所以,孝敬父母应在既养又敬上下功夫。在家不仅应主动承担家务劳动,减轻父母家务负担,而且应从思想上,尊重父母意见和教导,经常把生活、学习、思想情况告诉父母。外出和到家,向父母打招呼。在外地读书或工作,经常写信或电话汇报情况,或经常回家看看,免去父母挂心。 孝敬不等于盲从。孔子在《孝经?谏诤章》说:“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

孔子态度十分鲜明,他反对一味盲从,反对愚忠愚孝。主张做父亲的若有能谏诤的儿子,就不会陷于不义的行为之中,作儿子的若看到父亲有不义的行为,就应该直言相劝;对父母有意见,有礼貌的提出,不应和父母吵架耍态度。为人臣子的若看到君王有不义的行为,就应该进言劝止。体现了孔子的辨证思想和民主思想。 生育后代。这是对后人而言。人类生命是一个链条,民族兴衰关键在后代。生育后代既是生命延续与民族繁衍的需要,也是承继孝道文化的责任与义务。生育后代,提高后代的质量,在当代绝不是个人一家的行为,而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强我、壮我中华民族之后的需要。 推恩及人。这是对他人而言。孝道分养亲、敬亲、尊亲三个层次外,还强调“推恩”。孟子说过:“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又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其意思就是在人与人相处中,应当推己及人,推恩及人,使孝道得以升华。把孝亲敬老的美德推广到同学、师长及社会每个成员,既尊敬热爱自己的父母长辈,也兼及他人的父母长辈,使全社会人与人之间都能够互尊互爱,和谐相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进一步继承发扬了“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共和国的宪法中不仅将赡养父母列为儿女的义务,而且在公共福利事业中,建立、发展、壮大了社会主义的敬老事业,形成了良好的健康的社会道德环境。

大学语文2008版作业第1-4次作业答案

大学语文2008版作业第一次至第四次全集A型题: 1. 被誉为“五言之冠冕”的是A.古诗十九首 2.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C.孔子 3. 被称为“上古之书”的中国第一部历史散文集是A.《尚书》 4.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提出来的D.司马迁 5. 体现“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原则的是A.《诗经》 6. 《九辩》的作者是:C.宋玉 7. 我国历史上,其作品被誉为“诗史”的作家是D.杜甫 8. 成语“夙兴夜寐”出自D.《氓》 9. 《论语》是( )散文. A.语录体 10. “在天愿作比翼鸟”下一句为:B.在地愿为连理枝 11. 开创我国文学中“悲秋”主题先河的作品是C.宋玉的《九辩》 12. 与孟浩然同属一派的诗人是:C.王维 13. 写李杨爱情的诗作是:D.《长恨歌》 14. 《淮海居士长短句》为( )的词集A.秦观 15. 下列诗人不属于初唐四杰的是C.陈子昂 16. 先秦诸子散文主要以( )为主. B.议论 17. 以四言诗为主,为后世奠定了现实主义传统的是:A.《诗经》 18.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C.纪传体通史 19. 晚唐“小李杜”中的“李”指的是:D.李商隐

20. 下列《楚辞》作品中,非为屈原所写的一部是C.九辩 21. 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是:C.沉郁顿挫 22. 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书是C.史记 23. 被称为诗仙的是:B.李白 24. 范增这一人物出自A.《史记?项羽本纪》 25. 《九歌》是一组在祭祀中用于娱神的乐歌,共有诗A.11首 26. 盛唐田园山水诗派的代表作家是D.王维 27. 被王国维评价为“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的词人是:C.李煜 28. “有教无类”为( )的教育主张. B.孔子 29. 《新五代史》的撰写者是A.欧阳修 30. 《诗经》中的《风》D.量大,多为民歌 31. 先秦诸子散文中,属于语录体的著作是D.《论语》 32. 《漱玉词》为( )的词集A.李清照 33.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出自:D.《长恨歌》 34. "欲摘故纵,请君入瓮"为( )惯用的论辫手法. C.孟子 35.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话用了( )的修辞手法. C.顶真 36. 成语“破釜沉舟”、“项庄舞剑”、“四面楚歌”均出自A.《项羽本纪》 37.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出自曹操的B.《短歌行》 38. 我国古代第一部断代史为D.汉书 39. 杜牧是唐朝哪个时期的诗人B.晚唐 40. 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唐代诗人是:D.白居易 41. 《行路难》的作者是C.李白 42. 《诗经》中最具民歌特点的部分是C.国风 43. 汉代传授《诗经》的有四家,流传至今的是A.毛诗 44. 法家的集大成者是C.韩非 45. 先秦散文,想象丰富,辞藻华丽,并大量运用古代神话,被我们称为最有文学色彩的,是 D.《庄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