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的研究小课题研究
- 格式:ppt
- 大小:967.00 KB
- 文档页数:9
家谱家史小课题研究600字小巨人的家谱篇1姚明的家,是个巨人的家。
去年春上,姚明一家刚刚搬进上海市区徐家汇附近的新居,他父母一再邀请我去看看。
出了电梯走廊,无需多问,一眼就能看出哪一间是姚明的家了。
还有哪一家的门框要升高到2米30呢。
叩开房门,门前又是3双标志睦的大球鞋——43码、46码、52码。
最大的一双当然是姚明的。
这是一套二房一厅的居室,虽然并不太大,却很有特色。
这里的所有门框——卧房、厨房、卫生间都是2米30的高度。
床和床上的席梦思软垫,也都是特制的2米30的长度。
姚明的卧房里,放着好多他的照片、奖状和奖杯,床边上还有一条黑色镶拼的运动裤。
我抖开一看,竟长达1米60还多。
家里的桌子、椅子都是与众不同的特大型。
大方(姚明的妈妈)告诉我说,这些家具都是大姚(姚明的爸爸)请人专门设计和定做的。
就是那29寸的彩电似乎显得太小了些。
姚明的家,是个三代巨人的家族。
他的爷爷身高2米03,还有两个叔叔也都是2米开外。
姚明能长到这么高,当然是遗传基因起着决定的作用,尤其是大方与大姚的“强强联手”,要使这神奇的遗传基因发挥到极致的地步。
早在1965年,大方还是个静安区培进中学初中三年级的学生。
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被一位好事的记者所发现。
当时,15岁的大方身高已经1米83,可是大方的妈妈说什么也不同意大方去学打篮球。
不过大方的爸爸比较开通,果然,第二天下午,方凤娣穿着—双新买的43码的大球鞋来到了篮球场。
别看她平时文文静静,很少说话,可是学打篮球却进步得很快,个子也一个劲地往上蹿。
于是一年后即被招进上海队,以后还成了我国女篮史上第一位高中锋,拥有身高2米08的大姚,虽然没有像大方那样在篮坛具有叱咤风云的赫赫战绩,但他在篮球场上却找到了一位情投意合的人生伴侣。
谈起这对“篮球伉俪”的恋爱经,可真会让人忍俊不禁。
大方与大姚虽然常常在一起训练,也同进一个食堂吃饭,可是一个娴静少语,一个憨厚朴实,几年来相互从来没有讲过—句话。
有关族谱的课题研究报告族谱是指记录一个家族成员的血统关系和家族历史的文书或图表。
族谱通常包括家族成员的姓名、出生日期、婚姻关系、子女、职业等信息。
族谱的研究对于了解一个家族的历史和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族谱研究的意义以及其对于家族历史的保存和传承的重要性。
首先,族谱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一个家族的族谱记录了家族成员的血统关系和历史,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家族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通过研究族谱,可以追溯家族的起源,探寻家族的历史渊源。
对于家族成员来说,了解家族历史可以增强自身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并促进家族成员之间的亲情和联系。
其次,族谱研究对于家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家族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组织形式,拥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通过研究族谱,可以了解家族的传统习俗、宗教信仰、民俗风情等,以及这些文化传统对家族成员生活的影响。
通过族谱研究,我们可以将这些珍贵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传承给后代,并促进家族文化的持续发展和传播。
再次,族谱研究对于家族成员的资源共享和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族谱,可以了解家族成员的职业背景、能力和资源,促进家族成员之间的合作和资源共享。
家族成员可以通过族谱研究发现自己的亲戚关系,并与其合作创业、分享经验、共同发展。
这不仅有助于个人的事业发展,也有助于家族整体的繁荣和发展。
最后,族谱研究对于个人的身份建构和自我认知具有重要意义。
族谱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血统和家族历史,从而加深对个人身份的认同和自我认知。
对于个人来说,了解自己的家族历史可以增强自身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促进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总之,族谱研究对于了解家族历史、传承家族文化、促进家族成员之间的合作和资源共享,以及个人的身份建构和自我认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应该重视族谱的研究,并注重族谱的保存和传承工作,以便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家族历史和文化,促进家族的繁荣和发展。
关于丰氏家谱文化的调查研究课题负责人:丰帆(5班)课题组成员:丰帆(5班)徐雯君(5班)课题指导老师:孙君薛第一部分课题的可行性分析和研究过程一、课题的来源家谱是记载各个姓氏家族子孙世袭传承之书,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作用,是我国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这次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更好地了解家族历史,传承家族文化。
家谱是以记载一个血缘的家族的世系与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史类文献,研究这类文献可以佐证的政治制度是宗法制。
家谱中所保存的家规家训以及治家格言等,从一开始就以积极进取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态度来讨论家庭环境和家庭氛围的建设。
在家规、家训中,伦理纲常礼教作为其理论基础占有中心地位,对家族成员的行为、举止作出规范,是我们应予以借鉴的地方。
在研究丰氏家谱的的同时,也可以发散思维,对民族历史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三、课题的研究计划1、课题研究的方法文献查阅法网络调查法询问长辈2、课题进程的安排1月30日-2月1日上网搜查相关内容2月2日-2月4日查阅相关书籍2月5日-2月7日整理结题报告。
3、课题任务分工徐雯君搜集丰姓名人丰帆调查丰氏起源发展和迁徙合作完成结题报告第二部分课题研究的成果关键词:渊源迁徙丰邑丰姓历史名人内容摘要:本次课题研究主要就丰姓氏族的渊源以及发展进行讨论。
首先,对于丰氏的起源,有许多不同的版本,不过基本是三大类:一说是出于姬姓,出自周文王姬昌第十七子姬子于之后,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一说是源于郑穆公姬兰之子公子丰,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源于地名,出自古代丰水流域,属于宜居宜名称为氏。
此外,关于关于历史上周之丰邑所在,一直有四种不同的说法,《路史·国名纪乙·商世侯伯》、《史记·周本记》等著作中均有不同记载。
另外,从村里老一辈那里得知,丰赤坡一族是从曲阜迁徙而来,所以我们丰氏字辈同于曲阜“世克绍绪宗丕丙茂秀升敦振延广瑞顺发志宜宁”。
调研报告家谱调研报告:家谱一、调查目的家谱是记录家族世代流传下来的文化、传统和血缘关系的重要载体,有助于加深对家族历史的了解和传承。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人们对家谱的认知和传承情况,以及对家谱的重视程度。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在线问卷和面对面访谈的形式,收集了来自不同年龄、职业和地区的500名参与者的意见和观点。
三、调查结果1. 家谱意识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参与者对家谱有一定程度的认知,但只有46%的人表示拥有自己家族的家谱。
在未拥有家谱的人群中,近半数表示尚未意识到家谱的重要性,有27%的人认为家谱对自己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2. 家谱传承对于已经拥有家谱的人群来说,超过80%的人表示会将家谱传承给下一代。
然而,仅有37%的人在实际生活中付诸行动,采取措施将家谱与家族成员共享和传递。
3. 家谱的重要性调查结果显示,有67%的人认为家谱对于了解家族历史、传承传统和团结家族成员至关重要。
此外,58%的人认为家谱是引领家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工具,45%的人认为家谱对于培养家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至关重要。
4. 家谱的价值超过70%的人认为家谱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和情感价值。
他们认为家谱可以帮助人们记载家族的历史,了解自己的身世,传承家族的文化和传统,同时也可以成为家族成员之间的联系纽带。
5. 家谱传承的挑战在问卷调查中,参与者提出了家谱传承面临的一些挑战。
其中,最常见的挑战包括家族成员之间的地理分离,沟通困难,以及缺乏统一的传承方式和平台。
另外,一些参与者也表示对于家族历史的了解有限,难以准确地记录和传承。
四、调查结论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尽管大多数人认识到家谱的重要性,但实际的家谱传承情况并不乐观。
家谱的传承面临着一些挑战,包括地理分离、缺乏统一传承方式等。
因此,应当加强对家谱的宣传和教育,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平台,鼓励人们积极传承和记录家族的历史和文化。
建议:1. 加强家谱教育宣传,提高人们对家谱的认知和重视程度;2. 提供家谱的编制和传承指导,帮助人们克服传承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3. 创造条件和平台,促进家族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加强家谱的共享和传递;4.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网络平台和应用程序,方便人们创建、保存和共享家谱信息;5. 开展家谱文化活动,增进家族成员之间的联系和凝聚力。
家谱家史小课题研究简介家谱家史是指通过搜集和整理家族成员的姓名、出生日期、婚姻状况、职业等信息,了解家族的历史和发展轨迹。
家谱家史研究对于了解家族文化、传统价值观以及亲属关系的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如何开展一个小课题的家谱家史研究,并提供一些研究方法和工具。
第一部分:确定研究范围和目标在开始研究之前,我们需要明确研究的范围和目标。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家族的起源和发展:了解家族的起源、迁徙轨迹、家族成员的职业和社会地位变迁等信息。
2.家族文化和传统:搜集和整理家族的习俗、传统活动、宗教信仰等。
3.亲属关系的变迁:研究家族成员之间的亲属关系,包括结婚、离婚、生育等。
确定了研究范围和目标后,我们可以进一步制定研究计划。
第二部分:搜集和整理资料1. 家谱部分家谱是家族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查阅官方家谱、家族成员提供的资料以及其他渠道搜集到。
搜集到的家谱资料可以按照世系图的形式来整理,可以使用在线家谱制作软件或者手工绘制。
2. 口述历史口述历史是指通过与家族长辈或其他亲属进行访谈,搜集他们的回忆和故事。
通过记录和整理这些口述历史,可以了解到更多关于家族的故事和传统。
在访谈过程中,可以提前准备一些问题,例如家族成员的童年回忆、重要事件的记忆等。
3. 档案和文献资料家族成员的出生证明、结婚证书、工作记录等都是重要的档案资料。
此外,还可以通过查阅地方档案馆、图书馆和网上数据库等途径搜集和整理与家族相关的文献资料。
这些档案和文献资料可以提供更多关于家族的信息和证据。
第三部分:分析和展示结果1. 数据分析在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可以使用电子表格软件来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将家族成员的信息录入电子表格,并使用表格功能和图表功能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可视化展示。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了解到家族成员的职业分布、地理分布等情况。
2. 故事呈现家族的历史和传统是由一系列故事和事件组成的。
可以使用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形式来呈现家族的故事。
第1篇一、实验背景家谱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承载着家族的历史与文化。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家谱记录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因此,设计一款家谱系统,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点,对于传承家族文化、加强家族联系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验目的1. 熟悉家谱系统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流程。
2. 掌握家谱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方法。
3. 提高编程能力,掌握相关技术。
4. 分析家谱系统的应用价值,为家族文化传承提供技术支持。
三、实验内容1. 家谱系统需求分析家谱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功能模块:(1)基本信息管理:包括家族成员的基本信息、婚姻状况、子女信息等。
(2)家谱树展示:以树状图形式展示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
(3)查询功能:根据姓名、出生年月、地区等条件查询家族成员。
(4)编辑功能:对家族成员信息进行添加、修改、删除等操作。
(5)统计分析:对家族成员进行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等统计分析。
2. 家谱系统功能模块设计(1)基本信息管理模块设计一个用户界面,包括输入框、下拉菜单、按钮等元素。
用户可以在此界面输入家族成员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婚姻状况、子女信息等。
(2)家谱树展示模块采用树状图展示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
树状图采用递归方式生成,每个节点代表一个家族成员,节点之间通过线条表示关系。
(3)查询功能模块设计一个查询界面,用户可以输入查询条件,系统根据条件在数据库中检索家族成员信息,并将结果展示在列表中。
(4)编辑功能模块在基本信息管理模块的基础上,增加修改、删除等操作。
用户可以选择要编辑的家族成员,对信息进行修改或删除。
(5)统计分析模块设计一个统计分析界面,展示家族成员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等统计数据。
用户可以选择统计范围和统计指标,系统根据条件进行统计并展示结果。
3. 家谱系统实现采用Java语言和MySQL数据库实现家谱系统。
主要技术包括:(1)Java编程语言:用于实现家谱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
家谱小课题研究作文200字
过去我对家谱一点都不了解,就连家谱这个词也没听过。
据家谱网上说:“家谱,称族谱、家乘、祖谱、宗谱等。
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
家谱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就是以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事迹而逐渐演变来的……就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最具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就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
我第一次见到真正的家谱就是在上一次回老家的时候,记得就是今年的端午节吧。
当时我们的家谱就是在隔壁的爷爷家,爸爸带着我到了他们家,先就是三叩九拜,并且申明为了让后世子孙了解家族的发展史和更好地传承家谱……如有不敬和不周之处请老祖宗担待和原谅之类的话之后,我们小心翼翼地打开了家谱……
我们的家谱就是由三块四十厘米左右宽,一百六十多厘米长的布料缝制成的长方形表格状的,由于年代很久,上面的图案、表格和字迹都很模糊,边缘甚至还有两处破碎的地方。
我和爸爸、爷爷,特别就是还有一个年纪较大、辈份很高的老爷爷的帮助下,费了不少的工夫才把上面记录的内容摘录下来。
家谱调研报告范文家谱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我们在这次调研中的目的是了解家谱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和影响,并了解人们对于家谱的意识和态度。
二、调研方法1. 问卷调查:我们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通过网络和实地发放的形式,以便广泛收集人们对家谱的看法。
2. 访谈:我们选择了一些有家谱的家庭进行面对面的访谈,以深入了解家谱在他们生活中的地位。
3. 参观调研:我们参观了一些家庭自己保存的家谱,以了解家谱的内容和形式。
三、调研结果1. 家族传统意识:大多数受访者表示,他们对家谱有一定的认同感,认为家谱是一种传统的文化表达方式,有助于传承家族的价值观和纪律要求。
2. 家族历史了解:通过家谱,许多受访者可以了解到自己家族的历史渊源和重要人物,对于了解自己的身份感和归属感有很大的帮助。
3. 家族联系维系:家谱是一种联系家族成员的纽带,通过家谱可以了解到家族中的亲属关系,许多受访者表示,在家庭聚会和重大节日时,家谱能够起到加强家庭联系的作用。
4. 家谱的保存:许多受访者表示,他们的家谱是多年来家族成员共同保存和传承的珍贵财富,他们会把它们保存在安全、干燥的地方,以免造成损坏。
5. 家谱的应用:一些受访者指出,他们会在重要场合如婚礼、祭祀等时拿出家谱,展示自己家族的历史和传统,以凸显家族的荣誉感。
6. 家谱的现代化:许多受访者认为,家谱应该与时俱进,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家谱进行数字化保存,以便更方便地查阅和传承。
四、思考和建议1. 提高家谱意识: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通过宣传和推广活动,提高人们对家谱文化的认同感和意识,进一步弘扬家族传统和家训。
2. 家谱教育:学校可以将家谱文化纳入课程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家庭历史和家族价值观,并鼓励学生参与家谱的编制和传承。
3. 数字化保存:鼓励家庭使用现代科技手段将家谱进行数字化保存,以避免因为时间和自然原因造成的损失。
4. 互联网平台: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建立一个互联网平台,供家族成员上传家谱和交流家族信息,以便更方便地查找和沟通。
程氏家谱研究报告程氏家谱是对程氏家族历史、血脉渊源和家族传承的重要记录和研究。
通过对程氏家谱的研究,可以揭示程氏家族的起源、发展和变迁,了解程氏家族的重要成员以及家族文化、价值观念的传承,对于加深对程氏家族的认知和了解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目的:1.了解程氏家族的渊源和起源。
通过对程氏家谱的研究,可以探寻程氏家族的起源和迁徙路线,揭示程氏家族最早的祖先以及家族的形成过程和背景。
2.了解程氏家族的发展和变迁。
通过对程氏家谱的研究,可以了解程氏家族的兴衰起伏,迁徙扩张,以及家族内部的变迁,如家族财富的积累、社会地位的变迁等。
3.了解程氏家族的重要成员。
程氏家谱记录了程氏家族的重要成员,对于了解程氏家族的杰出人物,如名臣、学者、企业家等,具有重要意义。
4.了解程氏家族的家族文化和价值观。
程氏家谱中往往记录了程氏家族的家训、家风、家规等,通过研究可以了解程氏家族的家族文化、价值观念的传承和演变。
研究方法:1.从个人和家族角度出发,搜集程氏家族的历史资料和相关文献。
2.通过对程氏家谱进行系统分类整理和编目,了解程氏家族的族谱结构和档案资源情况。
3.对程氏家谱中的重要人物进行深入研究,包括其生平事迹、成就和影响等。
4.了解程氏家族的重要地域特点和家族组织形式,如家族聚落、宗祠、祭祀活动等。
5.通过对程氏家族的家风、家规、家训等文化元素的分析,探讨程氏家族的家族文化和价值观念的传承和发展。
研究成果:通过对程氏家谱的系统整理和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研究成果:1.程氏家族起源于古代中国,最早定居在华北地区,后逐渐扩张到全国各地。
2.程氏家族历史悠久,有许多杰出人物,如程颢、程颐等是中国古代儒学家,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和教育具有重要影响。
3.程氏家族在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上都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如程氏家族在地方政治中的角色、程氏家族的宗祠、祭祀活动等。
4.程氏家族对于家族文化和价值观念的传承较为重视,尊崇家风、家规、家训等,注重家族成员的教育和培养。
家谱家史小课题研究400字家谱,又称族谱,宗谱等,是记载某个姓氏家族子孙世系传承之书,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远近的作用。
是中国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随着历史的发展,家谱由官修变为私修,所记的内容不断丰富,其作用也不断增加和变化,如今,家谱同各姓氏的郡望、堂号一样,不仅为区别姓氏源流,可作为数典认祖,研究历史、地理、社会、民俗等参考资料,它还是形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在汉族有悠久的历史,后来在民族融合中,逐渐在各民族中开始出现家。
钟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中国姓氏群体,尊钟烈为得姓师祖。
钟姓源出有四:源于姬姓,属以邑为氏;源于嬴姓,属于以国名为氏;出自少数民族汉化改姓。
钟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49位,在当代姓氏人口排名位列第56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624万人,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35%左右,主要分布于广东、江西、四川、广西等省区。
钟姓从古至今出了不少历史人物,例如:战国时齐宣王辟疆的皇后——钟离春,齐国无盐邑之女。
她做了皇后以后,整顿内宫,清除时弊,挂帅出征,屡立战功,搜集文学士讲学议政,一度齐国大治,保持了齐国的七雄地位。
现在,钟离春入选《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位女人》和《影响历史的人》钟离昧(?—前200)汉朝朐县人,战国时期西楚霸王项羽的五大干将之一,车骑将军,人称骨鲠之臣,立功最多。
在楚汉征战中与刘邦正面对峙,胜负难分,是刘邦的心腹大患。
在刘邦的利诱之下,楚君将领纷纷叛变,钟离昧始终忠坚不屈,直至项羽战死,自己才自刎。
钟松(1900-1995)浙江省松阳人,黄埔一期毕业,国民党陆中将,爱国抗日将领,在云南反攻战斗中立功……姓,人所生也。
占之神圣人,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户,因生以为姓,从女生,生亦声,春秋传曰天子因生以赐姓。
最开始姓氏多存在的意义是为了防止近亲结婚,以及家族认同,同时彰显一定的社会地位,维持阶级等级。
现在,炎黄子孙己遍布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华人超过6000万人,尽管他们身处异国它乡,他们国籍和政治认同的改变,并没有改变他们的民族文化以同,“相同的血缘共有着一个家,黄皮肤的旗帜上写着中华”,以姓氏溯源的谱系为民族与文化认同提供了一定的根据,它连接的不仅是一个家,而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家谱调查报告篇一:家谱调研家谱调研家谱文化是豫西怀川地区的一大特色传统文化,位于太行山麓,济水源头的怀川历史开始的很早。
据传,殷人是怀川人的祖先。
因此,怀川人有着很强的缅怀祖先,追根溯源的情愫,而家谱正是这一情愫的载体。
家谱,又称族谱、祖谱、家乘等,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
它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最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
家谱以姓氏分,不同姓氏家谱形式可能有所不同。
当然,不同地区的相同姓氏家谱也存在差异。
我的家附近的北王村是一个以谢氏为主体生活的村落。
因此笔者以谢氏家谱为例展开调研。
谢氏家谱分为两种:一种是大型的家谱,一般就称作家谱,保存在本村的祠堂——“谢氏老祠”里,(谢氏老祠是我村谢氏家族的祠堂,用于祭祖,里面记录有谢氏的来源及谢氏历史,祠堂事物一般由村里最年长的族长管理,图(1)为祠堂里的石碑,记载了谢氏来历及根源,对于研究家谱很有帮助)图(1)还有一种是小型的家谱,也就是村民家户里用的家谱,一般称“老爷老奶轴”。
图(2)图(3)如图所示,图(2)为祠堂里的大家谱。
大家谱又分为两种:1、挂谱,顾名思义可以挂在墙上的家谱。
一般不挂出来,只有在春节时候(初一到正月十五)才挂出来,挂在祠堂上房的三面墙上。
用于全村人到祠堂里祭祀祖先,追根溯源。
图(2)就是挂谱。
挂谱长2~3米,宽约1米。
图中类似水源,类似树根的即为家族繁衍,世系传承示意。
2、卧谱,与挂谱不同,即使春节也不挂出来的。
所以一般很少有人见过卧谱。
据说卧谱比较类似于世系表。
挂谱和卧谱都由村里最年长的族长保管。
图(3)为家户中的“老爷老奶轴”,实际就是每家从祠堂的大家谱上找到自家的那一支或一脉的祖先,写在自家家谱上。
它是与大家谱相承接的。
“老爷老奶轴”挂布长约1米,宽约0.5米。
这种家谱也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贴在自家墙上,图中的格子里的内容就是自家的历代祖先的名号。
郭姓家谱家史小课题研究征文郭姓的历史:得姓始祖虢序,又作郭序,虢序是虢叔的裔孙。
虢序做为虢叔后裔的代表者,东周初年被周平王封于夏阳。
公元前658年晋灭北虢(序之封国),赵简子开拓晋阳前后(即公元前497年前后),虢序后裔辗转徙居晋阳及以北地区(今山西太原至忻州、原平一带)。
郭序后裔,尤以晋阳一地郭氏家族最出名,秦汉以来发展成为太原著姓。
虢序号称“郭公”,是“虢声转为郭”最关键的代表人物。
迁徙分布先秦时期,郭姓主要活动于河南、陕西、山西、山东、河北地区。
秦汉时,郭姓已向南北扩散,北抵内蒙古、西至甘肃、东触江苏、西南入四川。
三国两晋时,郭姓已经分布于长江南北的广大地区。
唐朝初固始人陈政陈元光父子率58姓经江西入福建,以及唐末固始人王审知入闽,郭姓随以河南人群为主体的二次南下移民进入了福建。
唐朝中叶,大臣郭子仪平定了安史之乱,被封为汾阳王,中兴之功带来了姓族的兴旺,达到鼎盛时期,至今南方和海外的郭姓多数敬奉郭子仪为始祖。
北宋时中原人群再次南逃大移民,郭姓足迹几乎达到南方各地。
明末清初,郭姓播迁到了台湾。
郭姓的现状:当代郭姓的人口已达1500万,是全国第十七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1.13%。
从明朝至今600年中郭姓人口由96万增到1500多万,大约增长了15倍多,郭姓人口的增加速度略高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四省,大约占全国郭姓总人口的37.8%。
其次分布于广东、四川、陕西、安徽、湖北、辽宁、湖南、江西、江苏、黑龙江十省区,又集中了郭姓人口的37.5%。
河南为郭姓第一大省,大约占全国郭姓总人口的14.3%。
全国形成了豫冀鲁晋、粤湘鄂皖、川陕三块郭姓聚集区。
在近600年时间里,郭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尤其是流动方向由东部向华中、华北的回迁已经大于由北向东南的迁移,同时,向西北、向东北的移民已经成为重要的流动方向。
扩展资料:郭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任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
《家谱调查》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第一篇:《家谱调查》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家谱调查》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一、活动目标1、使学生了解家族组成的基础及家族成员间的关系、家族结构的形式等社会基本常识。
2、初步掌握利用资料、文献等进行研究的方法。
3、使学生认识自己的家庭地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4、加强学生对家族历史的了解,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家庭、尊重长辈、孝敬家人的情感。
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设计好各类调查表格,使学生的调查活动更有目的性与针对性。
2、把家庭、家族等作为课程资源开发。
3、利用电脑网络查阅跟自己同姓的名人及其事迹。
三、活动过程:1、认识家庭(1)学生介绍自己的家庭,包括父母的姓名、年龄、职业等。
(2)理解家庭及家庭成员的含义:家庭是指建立在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基础上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家庭成员是指有婚烟关系、血缘关系的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人。
家庭一般是由父母与子女两代人组成,也有三代人或三代以上的人生活在一起的大家庭。
(3)弄清“同代人”。
通过照片让学生识别爷爷、奶奶是同代人,爸爸妈妈是同代人,兄弟姐妹是同代人等。
(4)分清自己与其他家人之间的关系以及称呼。
(5)填写家庭金字塔2、认识家族(1)说说与自己家庭有血缘关系的亲戚。
(2)分一分哪些亲戚与自己的父亲有血缘关系,哪些亲戚与自己的母亲有血缘关系。
(3)理解家族的涵义:家族是指以血缘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组织,包括同一血统的几代人,家族成员不一定生活在一起。
根据血缘关系,以上亲戚可以分为两个家族。
(4)辨别家族成员中哪些属于“同代人”。
(5)分清自己与家族中其他成员的关系或称呼。
(6)按照下图完成以祖父为起点的家族金字塔。
3、认识家谱(1)什么是家谱。
家谱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图籍。
(2)家谱的内容。
(见背景资料)(3)家谱的形式:如宝塔式、牒记式。
4、调查家谱(1)通过实地询问或电话等方式调查以高祖父(爷爷的爷爷)为起点的家族繁衍发展情况,了解每一个家族成员的姓名、年龄、职业、重要业绩等,认真完成“家族金字塔”以及家族情况调查表。
家谱家史小课题研究引言家谱是记录家族历史、血统和亲属关系的重要文献资料,对于了解家族的起源、发展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家史也是家族传承的一部分,它记录了家族的故事、传统和价值观。
在现代社会,家谱家史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和有意义。
本文将探讨家谱家史的小课题研究,包括选题方法、研究步骤和研究成果的应用。
选题方法选择合适的家谱家史小课题是进行研究的第一步。
在选择课题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家族历史事件: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和特殊意义的家族历史事件,如家族的创立、迁徙史或者重大变革等。
通过研究这些事件,可以了解家族的起源和发展。
2.家族成员:选择一个特定的家族成员进行研究,如祖先、曾祖父母或者某位重要的家族成员。
研究这些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对家族的影响,可以深入了解家族的历史和文化。
3.家族传统:选择一个家族特有的传统进行研究,如节日庆典、婚丧嫁娶或者宗教仪式等。
通过研究这些传统,可以探讨家族的价值观和文化传承。
选择课题时,要考虑到可行性和研究价值。
课题应该具有一定的限定范围,以便深入研究并获得具体结果。
研究步骤1. 收集家谱家史资料在进行研究之前,需要收集家谱家史的相关资料。
可以在家族成员、家谱馆或者文献资料馆等地进行调查和查找。
此外,亲人之间的口述和传承也是宝贵的资料来源。
2. 整理资料并建立档案整理收集到的资料,按照时间顺序和事件的逻辑关系进行归类。
建立家谱家史的档案,包括文字、图表和其他可视化工具。
同时,将资料进行备份,以防丢失或损坏。
3. 深入研究和分析在档案建立完成后,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维度进行分析,如社会背景、历史环境和家族影响等。
通过研究和分析,可以发现一些有趣和有意义的现象。
4. 写作和总结在研究过程中,要进行不断的写作和总结,记录研究的进展和发现。
可以使用Markdown格式进行文档的编写,方便记录和展示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的应用家谱家史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1.家族传承:研究成果可以用于家族成员之间的传承和教育,促进家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家谱家史小课题研究报告家庭是圃,孩子是苗。
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小苗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
人,因充满美德而变得更美丽。
国家,因充满美德而变得更和谐。
世界,因充满美德而变得更缤纷。
我家的家史就是:勤俭节约。
为什么这是家史呢?因为自爷爷奶奶起我家里就变成勤俭节约的好家庭。
爷爷奶奶经历过河南大灾荒,那时有几升小米已经不错了,没有粮食的就得吃野果子,刮树皮,每天都有不少人饿死。
所以,他们熬过了灾荒后,有了足够的粮食便开始省吃俭用,好像明天就要经历大灾荒似的。
但是,必定我们后代人没有体验过大灾荒的时候,有时还是会浪费一些。
有一次,我和爷爷奶奶一起择韭菜,在闲得无聊的时候他们给我讲了他们童年时候的事:他们经历灾荒的时候是怎么过的,喝河水、吃野果、刮树皮,看见一个果子就欢喜的不得了。
我听后在想象着那个“恐怖”的画面。
从爷爷奶奶开始,家里就变得勤俭节约。
妈妈给我们讲过,她们小时候的作业本是双面的,那时候家家户户也没有很多钱,干什么都省吃俭用。
他们那个时候用本绝对不会像我们想要的本就买,尽管有多余的本,我们还买。
他们那个时候啊,本用完了,交给家长看,有半页是空的,就要继续用,用笔也是这样。
现在呢,妈妈也要求我们这样子,给我讲了很多关于她小时候家里勤俭节约的故事。
家里流传着一句话“吃自己的饭,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这就是我们家所谓的家训了。
在我们家,自己的房间自己整理、自己的衣服自己来叠、自己想要吃羊肉串自己下楼买、自己想吃什么自己做……在我家,就要自力更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看!这就是我家的家风,家史,家训,怎么样?是不是很独特呀!我希望家家户户都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家风、家史、家训,让它们帮助我们学会做人的道理,在社会中形成良好的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