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_四性关系
- 格式:ppt
- 大小:6.82 MB
- 文档页数:37
地质名词解释及矿⼭术语翻译汇总⽕成岩 igneous rock由地壳、地幔中形成的岩浆在侵⼊或喷出的情况下冷凝⽽成的岩⽯。
变质岩 metamorphic rock岩浆岩或沉积岩在温度、压⼒的影响下改变了组织结构⽽形成的岩⽯。
沉积岩 sedimentary rock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遭受风化(机械或化学分解)、再经搬运沉积后经成岩作⽤(压实、胶结、再结晶)⽽形成的岩⽯。
沉积岩在陆地表⾯占岩⽯总分布⾯积的75%。
沉积岩与⽯油的⽣成、储集有密切关系。
它是⽯油地质⼯作的主要对象。
碎屑沉积岩 clastic sedimentary rock在机械⼒(风⼒、⽔⼒)的破坏作⽤下,原来岩⽯破坏后的碎屑经过搬运和沉积⽽成的岩⽯。
例如砂岩、黄⼟等。
⽕⼭碎屑岩则是⽕⼭喷发的碎屑直接沉积形成的岩⽯。
化学沉积岩 chemical sedimentary rock各种物质由于化学作⽤(溶解、沉淀化学反应)沉积形成的岩⽯。
如岩盐、⽯膏等。
岩⽯结构 rock texture指岩⽯的颗粒、杂基及胶结物之间的关系。
岩⽯构造 rock structure指组成岩⽯的颗粒彼此相互排列的关系。
岩层 rock stratum由成分基本⼀致,较⼤区域内分布基本稳定的岩⽯组成的岩体。
层理 bedding受许多平⾏⾯限制的岩⽯组成的沉积岩层状构造。
⽔平层理 horizontal bedding层⾯相互平⾏且⽔平的层理。
⽔平层理表⽰沉积环境相当稳定。
如深湖沉积。
波状层理 wavy bedding层⾯象波浪⼀样起伏。
海岸或湖岸地带由于⽔的波浪击拍形成的层⾯。
交错层理 cross bedding⼀系列交替层的层⾯相交成各种⾓度的层理。
由于沉积环境的⽔流或⽔动⼒⽅向改变形成的层理。
沉积旋回 sedimentary cycle岩⽯的粒度在垂直向上重复出现的⼀种组合。
正旋回 normal cycle岩⽯⾃下⽽上由粗变细的岩⽯结构。
例如⾃下⽽上为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的组合。
四性主题教育四性主题教育是指通过学习和教育,培养和提高人们的四种基本性格品质,即性情、性格、性能和性爱,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四性主题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康、自信、积极、乐观、合群、宽容、有信心和愿望的人格,并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道德观念、事实观念、社会观念和家庭观念。
下面,将就四性主题教育的理解、意义、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对四性主题教育的理解1. 性情:性情是一个人特有的个性特点,它直接影响着一个人对世界的看法、情绪的表达、态度的选择等方面。
性情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基础,影响着个人的思考、决策、行动等一系列活动。
通过性情的培养,能够使个人的性情更加平衡、稳定、积极、乐观。
2. 性格:性格是一个人在思维、情感、意志、行动等方面的表现特点,是一个人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结构。
性格具有稳定性、相对独立性和相对持久性的特点,是一个人孕育和维系其他性格特征的基础。
通过性格的培养,能够使个人的性格更加健康、积极、乐观、自信。
3. 性能:性能是一个人在认识、思维、记忆、联想、理解、判断、推理、表达、处理问题等方面的表现能力。
性能是一个人取得知识、运用知识、创造知识的重要工具,是一个人教育和培养其他性能的基础。
通过性能的培养,能够提高个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
4. 性爱:性爱是指人们在情感和生理层面上的表达和交流。
性爱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需求之一,是人们追求身体和心灵的满足之一。
通过性爱的培养,能够使个人的情感表达更加健康、适当、自然。
二、四性主题教育的意义1. 促进心理健康和个人发展:通过四性主题教育的实施,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态度,培养良好的性格品质,提高认知和表达能力,培养健康的性爱观念。
这将有助于学生摆脱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促进其个人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2. 提高人际关系的质量:四性主题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宽容、尊重和理解他人的能力。
这种能力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一、名词解释1、相对渗透率:当两相或多相流体在地层中流动时,岩石允许某一相流体通过的能力,定义为该相流体的相渗透率,其相渗透率与绝对渗透率之比为相对渗透率。
有效渗透率与绝对渗透率的比值称相对渗透率。
、岩性、厚度等变化造成2、平面非均质:储层在平面上由于储层物性(孔隙度、渗透率等)的平面差异称为平面非均质。
3、自然递减率:下阶段采油量在扣除新井及各种增产措施增加的产量之后与上阶段采油量之差值,再与上阶段采油量之比称自然递减率。
4、注采对应率:注水井与采油井之间连通的厚度占射开总厚度的比例5、剩余油饱和度:在一定的开采方式和开采阶段,尚未被采出而剩余在油层中的油的饱和度。
、岩性、厚度等变化造成6、纵向非均质:储层在纵向上由于储层物性(孔隙度、渗透率等)的层间差异称为纵向非均质。
7、采油指数:单位采油压差下油井的日产油量。
8、综合递减率:下阶段采油量扣除新井产量后与上阶段采油量的差值,再与上阶段采油量之比称为综合递减率。
9、生产压差:静压(目前地层压力)与油井生产时测得的流压的差值叫生产压差,又称采油压差。
在一般情况下,生产压差越大,产量越高。
10、经济可采储量:是指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出现经营亏损前的累积产油量。
经济可采储量可以定义为油田的累计现金流达到最大、年现金流为零时的油田全部累积产油量;在数值上,应等于目前的累积产油量和剩余经济可采储量之和。
1、沉积相:是指在特定的沉积环境形成的特定的岩石组合。
例如河流相、湖相等。
沉积单元级别划分是相对的。
应从油田开发实际出发进行沉积相级别划分。
比如,河流相为大相,辫状河、曲流河、网状河为亚相,曲流河的点坝、天然堤、决口扇等为微相。
2、沉积微相:指在亚相带范围内具有独特岩石结构、构造、厚度、韵律性等剖面上沉积特征及一定的平面配置规律的最小单元。
3、开发层系:为一套砂、泥岩间互的含油气层组合,在沉积盆地内可以对比的层系。
4、有效孔隙度:岩样中那些互相连通的且在一定压力条件下,流体在其中能够流动的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
一、名词解释:1 周波跳跃:在声速测井曲线上,对应于疏松含气砂岩层、裂缝带或破碎带及井眼严重垮塌等地段,常出现时差明显增大且有时变化无规律现象。
这是由于“周波跳跃”的影响造成的。
2 减速长度:用来描述快中子变为热中子的减速过程。
减速长度定义为由快中子减速成热中子所经过的直线距离的平均值,单位为厘米。
3 扩散长度:从产生热中子起到其被俘获吸收为止,热中子移动的距离。
物质对热中子俘获吸收能力越强,扩散长度Ld就越短。
4 含氢指数:单位体积的任何岩石或矿物中氢核数与同样体积的淡水中氢核数的比值,称为该岩石或矿物的含氢指数,用H表示。
5 增阻侵入:由于渗透层井段常有泥浆侵入形成的侵入带,其径向电阻率分布特点决定于侵入类型,由于泥浆滤液电阻率Rmf大于地层水电阻Rw所致,含水层往往出现高侵。
侵入结果使冲洗带(岩层空隙中的地层水全部被泥浆滤液置换的岩层部分)电阻率Rxo大于原状地层电阻率Rt以及过渡带(岩层空隙中的地层水部分被置换的岩层部分)电阻率是由Rxo 渐变到Rt,但都大于Rt.6 减阻侵入:一般泥浆滤液电阻率小于含油层空隙中所含液体电阻率所致。
在油层井段常出现低侵入。
7 渗透率:渗透率就是在压力差作用下,岩石能通过石油和天然气的能力。
8 绝对渗透率:绝对渗透率是岩石孔隙中只有一种流体(油、气或水)时测量的渗透率,常用符号K表示。
9 有效渗透率:当两种以上的流体同时通过岩石时,对其中某一流体测得的渗透率,称为岩石对该流体的有效渗透率,岩石对油、气、水的有效渗透率分别用Ko、Kg、Kw表示。
10 相对渗透率:岩石的有效渗透率与绝对渗透率之比值称为相对渗透率,其值在0~1之间变化。
通常用Kro、Krg、Krw分别表示油、气、水的相对渗透率。
11 孔隙度:储集层的孔隙度是指其孔隙体积占岩石总体积的百分数,它是说明储集层储集能力相对大小的基本参数。
12 总孔隙度φt:总孔隙度φt是指所有孔隙空间(无论孔隙的大小、形状和连通与否)占岩石体积的百分数。
梨树凹地区“四性”关系研究【摘要】本文利用岩心分析资料结合试油资料,应用“岩心刻度测井”技术和交绘图技术,对研究工区的岩性、物性、电性和含油性的四性关系进行了研究[1],建立了储层孔、渗、饱测井解释模型。
利用测井和录井结合建立了梨树凹地区测井评价电性标准,为油田对梨树凹地区后期开发、油水层的评价,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关键词】四性关系交绘图测井录井1 引言河南油田在泌阳凹陷的近物源(南部陡坡带东段带-梨树凹区块)发现有良好的油气显示,部分钻探井获得了工业流油,在梨树凹鼻状构造部署的泌331井在2410.4~2414.4m 井段(h3ⅱ6),日产油52.05t。
随后部署的6口勘探开发井均钻遇油层,为该区上交储量探明储量奠定了基础。
但是在该区域勘探上面临着许多难题:油藏复杂-为构造+岩性油气藏;砂体连通性差,油水关系混乱;油干界限不清楚;有高阻干层(水层),低阻油层(因试油是各种类型的储层合试);没有建立油、水、干层的电性判断标准。
这些难题时常困扰着测井解释人员,造成测井解释符合率较低。
为了解决这些难题开展梨树凹地区“四性”关系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地质意义。
2 油藏概况2.1 地质特征梨树凹鼻状构造带位于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东段,受东部边界断裂拉张断陷后期的反转挤压及后期凹陷的不均一抬升形成较为明显的鼻状构造。
西部为深凹区,北部为下二门背斜。
有两个物源体系,一个来自北部的侯庄辫状河三角洲,另一个为东部的梨树凹冲积锥。
发育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新近系平原组、凤凰镇组、古近系廖庄组、核桃园组、基岩。
主要含油层系在核桃园组的核二段、核三段。
2.2 储层特征薄片资料分析表明,该区碎屑成份主要有石英、长石、岩屑等,其中石英含量所占比例平均为33.3%,长石所占比例平均为37.5%,岩屑所占比例平均为27.7%。
岩石中泥质含量0-5%,碳酸盐岩含量1-15%。
胶结类型为孔隙型胶结,分选度中等-好,磨圆度次棱角状。
储层孔隙度分布在1.0-22.0%之间,平均14.5%;渗透率分布在0.001-1530×10-3μm2之间,平均170×10-3μm2;属中孔、中渗透性储层。
井号层号顶深厚度有效孔隙度渗透率冷43-71-158141350.3 6.718.4243.3冷43-71-1581513581117.4214.2冷43-71-158161370.411.419.2315.9冷43-71-158171382.6 5.522.8639.5冷43-71-158181388.1 1.315.8144.1冷43-71-158191390.10.913.966.2冷43-71-158201391.4216.7150.9冷43-71-158211393.8118.6240.1冷43-71-158221395.1115.6168.6冷43-71-1582313978.518.3269冷43-71-158241405.8 4.619.1277.4冷43-71-158251411.1212.146冷43-71-158261415.133.815.3151.7冷43-71-158271449.5 2.67.2 3.7冷43-71-158281452.6 4.914.499.6冷43-79-15631346.5109.947冷43-79-15641357.9618.4246.3冷43-79-15651365.37.819.7311.9冷43-79-15661373.97.520364.9冷43-79-15671382.1114.299.9冷43-79-15681383.60.80.50.1冷43-79-15691385.613.715.5153.8冷43-79-156101400.80.50.20.1冷43-79-156111401.931133.9冷43-79-156121406.6 2.711.942.1冷43-79-156131409.61 6.7 2.8冷43-79-156********.412.254.4冷43-79-156151423.67.510.325.8冷43-79-156161431.4210.723.6冷43-79-156171433.6 4.41025.2冷83511291.812.21820.3冷83511304 6.11820.3冷83521310.6 2.420.646.3冷83531314.60.917.213冷83541316 1.621.437.4冷83551318.3515.48.2冷83561326.1 6.41714.9冷83571333.1 3.31715.1冷83581336.9 2.121.432.7冷83591340.1219.627.7冷83601343.30.618.517.1冷83611344.6 1.415.57.9冷83611346 1.315.57.9冷83621347.9 1.516.310.4冷8363135011921.8冷83641351.6 4.820.341.9冷83651357.310.821.9183.4冷83661370.1 2.319.422.2冷83671372.6 5.313.2 5.7冷83681378.6 1.38.70.6冷83691382 5.513.2 5.2冷83701387.98.513 5.3冷83711400.1 1.914.49.9冷83711402 4.414.49.9冷83721407.3 3.712.54冷83731411.8 6.212.7 4.2冷83731418212.7 4.2冷83741421.38.216.511.1冷83751431.319.79.9 1.5冷83761451.610.411 2.2冷83771464.1 3.48.20.5冷83781470.311.39.30.9冷83791486.1 2.910.7 1.7冷83801496.6 4.712.5 3.7冷83811502.111.314.18.5冷83821513.80.810.8 1.6冷83831517.116.99.5 1.5冷83841534.511.511.3 2.5冷83851546.6 1.210.9 1.7冷83861549.5 5.511.6 2.4冷838715569.812.1 3.3冷83881566.99.710.4 1.7冷83891578.9 2.29.41冷8390158329.6 1.1冷83911585.5 1.610.82冷83921589.9 1.112.1 2.7冷83931591.5 3.614.3 6.8冷83941598.1 1.411.1 1.9冷83951600.1 2.912.4 3.6冷83961605.10.911.4 2.1冷83971607 2.417.952冷83981610.5311.3 2.8冷83991614.1 5.310.5 2.6冷831001620.4 1.710.6 1.6冷831011625.9 6.212.4 4.9冷831021633.59.61775.3冷831031645.812.318.533.2含水饱和度解释结论颜色岩性含油性电阻率33.5油层浅灰色砂砾岩油斑39.730.9油层浅灰色砂砾岩油斑60.631油层浅灰色砂砾岩油斑4620.5油层浅灰色砂砾岩油斑80.646油水同层浅灰色砂砾岩油斑22.641.9油水同层浅灰色砂砾岩油迹2042.9油水同层浅灰色砂砾岩油迹28.434.4油水同层浅灰色砂砾岩油迹30.838.3干层浅灰色泥质砂砾岩20.634.6油水同层浅灰色砂砾岩油斑37.540.3水层浅灰色泥质砂砾岩萤光25.247.6水层浅灰色砂砾岩油迹15.946.6水层浅灰色砂砾岩油迹/萤光33.171.4水层浅灰色砂砾岩萤光17.750.3水层浅灰色砂砾岩萤光29.694.6差油层浅灰色砾状砂岩油迹31.726.8油层灰黄色砾状砂岩油斑77.725.5油层灰黄色砾状砂岩油斑75.930.2油层灰黄色砾状砂岩油斑58.235.7差油层浅灰色含砾泥质粗砂岩30.856差油层浅灰色含砾泥质粗砂岩22.240.1油层灰黄色砾状砂岩油斑5262水层浅灰色砾状砂岩油迹24.452.7水层浅灰色砾状砂岩油迹31.953.5水层浅灰色砾状砂岩萤光37.568.5水层浅灰色砾状砂岩萤光22.956.7水层浅灰色砾状砂岩萤光38.160.8水层浅灰色砾状砂岩萤光33.456.2水层浅灰色砾状砂岩萤光31.968水层浅灰色砾状砂岩萤光37.180.2差油层45.780.2油层灰黄色砂砾岩油斑45.760.7油层褐色/灰绿色含砾不等粒砂岩/泥饱含油/油迹65.794.9差油层黄褐色砂砾岩油浸30.774.3油层褐黑色细砂岩饱含油33.1100差油层褐色砾状砂岩油浸27.477.3油层黄褐色砾状砂岩油浸54.582.8油层褐黑色粉砂岩油浸44.784.3差油层褐黑色粉砂岩油浸28.467油层褐黑色砂砾岩富含油53.783.7油层黄褐色砂砾岩饱含油38.494.6油层黄褐色砂砾岩饱含油33.294.6干层黄褐色含砾不等粒砂岩油浸33.287.4油层黄褐色含砾不等粒砂岩油浸41.866.5油层黄褐色含砾不等粒砂岩油浸57.657.3油层黄褐色含砾不等粒砂岩油浸68.943.8油层黄褐色含砾不等粒砂岩富含油112.688.6差油层褐色砾状砂岩油斑34.699.6差油层褐色砾状砂岩油斑36.4100干层灰绿色含砾泥质砂岩油浸2797.7差油层黄褐色砾状砂岩油浸31.293.3油层黄褐色砾状砂岩油浸44.488.5干层黄褐色砾状砂岩油斑42.588.5油层黄褐色砾状砂岩油斑42.5 99.9差油层灰黄色砾状砂岩油斑29.6 98.2差油层灰黄色砾状砂岩油斑37.8 98.2干层灰黄色砾状砂岩油斑37.8 75.1油层灰褐色细砾岩油斑54.6 100干层灰绿色含砾不等粒砂岩油浸22.8 98.1差油层黄褐色细砾岩油斑38.7 100干层灰绿色泥岩/砂岩油浸22.9 100干层灰绿色含砾不等粒砂岩油迹26 100干层灰绿色砾状砂岩油迹36.2 78油层黄褐色砾状砂岩油斑27.9 75.2油层黄褐色砾状砂岩油斑27.6 99.8油层黄褐色砾状砂岩油斑21.6 97.4差油层灰绿色含砾泥质砂岩油迹17.8 84.3油层黄褐色砾状砂岩油浸26.3 100油层黄褐色砾状砂岩油浸19.4 71.6油层黄褐色砾状砂岩油浸34 75.3油层黄褐色砾状砂岩油浸32.2 94.6差油层灰黄色含砾不等粒砂岩油斑22 100差油层灰绿色含砾泥质砂岩油迹18.8 95.8油层灰黄色含砾不等粒砂岩油斑23.4 87.4油层灰黄色含砾不等粒砂岩油斑26.7 93.4油层黄褐色砾状砂岩油浸22.4 68.7油层黄褐色砾状砂岩油浸28.3 99.7差油层灰黄色砾状砂岩油斑19.6 83.7油层灰黄色砾状砂岩油斑26 99.9差油层灰黄色砾状砂岩油斑18.9 57.9油层褐色砾状砂岩油斑28.2 95.6差油层灰绿色含砾泥质砂岩油迹16.8 77油层黄褐色砾状砂岩油浸32.5 94.9油层黄褐色砾状砂岩油浸23.5 85.1油层黄褐色砾状砂岩油浸25 82油层灰黄色砾状砂岩油斑16 63.2油层褐黑色细砂岩富含油25.3时差309.2302.8312.5334.9315.3339.6302.3335.1348.1307.5326.5340.6289279.8282.9286.2310.6315.9319.8347.4308.9290.8289.3288.9277.6280.6275.1275.1280.6260.6311311330.6319.4349.3306.8301.9306.1361.4321.9317.7307.3307.3309.2322.6317.9319337.5283.9259.4291.7273.4273.4295.9 276.6 272.6 272.6 296.4 268.6 268.9 263.6 265.7 270.8 278.4 287.9 261.1 264.2 265.8 263.2 258 260 259.9 258.6 257.8 262 257.4 264.9 254 257.2 256.9 276.6 258.8 249.7 252.7 250.6 264.5 2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