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七章的重点内容与复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15.38 MB
- 文档页数:6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一、单项选择题1.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中美民族矛盾B中日民族矛盾C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D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2.《双十协定》的签订,中共取得的战略优势是( )A获得了自卫战争的准备时间 B解放区获得了合法地位C赢得了民主党派的支持 D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地位3.重庆谈判的焦点问题是( )A人民军队和解放区的合法地位问题B要不要和平建国的问题C实行宪政、结束训政的问题D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的问题4. 解放战争时期,最早与蒋介石集团决裂的民主党派是A中国民主同盟B民主建国会C中国民主促进会D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5. 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的重大意义在于A影响战略决战主攻方向 B粉碎蒋介石的重点进攻C改变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 D改变解放战争的战略态势6. 对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反蒋斗争第二条战线的准确表述是A国统区的学生运动B国统区的工农运动C国统区的地下斗争D国统区的民主运动7.蒋介石被迫下台后,代总统李宗仁的实际政治态度是( )A希望结束内战,实现和平B接受中共八项条件,进行和谈C与中共和谈,划江而治 D顽固不化,准备卷土重来8.中共七届二中全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 )A如何夺取全国革命胜利B如何解决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的问题C党的工作重心转移问题D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问题9.七届二中全会召开的地点是 ( )A北平 B延安 C西柏坡 D上海10. 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国民党( )A撕毁《双十协定》 B进攻中原解放区C进攻上党地区 D撕毁停战协定11.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是( )A孟良崮战役开始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C三大战役开始 D渡江战役开始12. 率领北平国民党军队接受和平改编的国民党将领是( )A张治中 B蔡廷锴 C杜聿明 D傅作义13.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针对的是( )A打垮国民党的历次反革命军事围剿B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等反共浪潮C日本帝国主义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D内战初期国民党在军事和经济方面占有明显优势二、多项选择题1.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的解放区是()A山东 B中原 C华东 D陕北 E晋冀鲁豫2. 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全面与重点进攻的作战原则和方法主要是( )A分兵作战化整为零的原则 B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原则 C运动战的作战方法 D 外线作战的战略方针 E游击战3.关于1949年国共北平和谈各方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A蒋介石以和谈作缓兵之计B李宗仁企图与共产党划长江而治C蒋介石为了退居幕后指挥D中共为了迅速结束战争,实现国内和平E国民党为了结束战争,恢复和平4.通过重庆谈判和签订的“双十协定”,中共取得的成果有( )A在全国人民面前表现了和平诚意B迫使国民党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C实现了中共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合法地位D团结了民主力量E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5. 对1946年政协会议协议的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有利于实现民主政治与和平建国B在许多方面反映了人们的愿望C体现了民主协商的精神D很快被国民政府撕毁6.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双十协定》的内容有( )A国民党迅速结束训政,实施宪政B整编全国军队、制定宪法C保证人民享有民主、自由等权利D实施《和平建国纲领》E实施《宪法草案》三、简答题1.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
七年级数学第七章知识点一、概率概率是研究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一门数学分支,它是在实践中形成,并逐步发展起来的。
1.1 随机事件的概念随机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不能确定结果的事件。
以投掷一个骰子为例,每一次的点数难以预测,因此称之为随机事件。
1.2 事件的概率事件的概率是指在所有可能事件中发生某个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概率的计算方法有频率法、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等。
1.3 概率的性质概率有加法原理、乘法原理和条件概率等性质。
二、统计统计学是集中研究和分析数据,发现数据之间的规律和联系。
它主要包括统计图表、统计描述、统计分布等内容。
2.1 统计图表统计图表可以直观地表示数据,包括直方图、折线图、饼图等。
2.2 统计描述统计描述主要研究各种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以及方差、标准差等统计指标。
2.3 统计分布统计分布是指统计学中的各种数据分布规律,包括正态分布、泊松分布等。
三、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相等。
比如1,2,4,8,16,32就是一个等比数列,它的公比为2。
3.1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是an=a1*q^(n-1)(a1为首项,q为公比,an为第n项)。
3.2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是Sn=a1*(1-q^n)/(1-q)。
3.3 应用等比数列在很多方面都有应用,比如金融、工程等领域。
以上就是七年级数学第七章知识点的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提高数学能力。
七年级下册第7章知识点七年级下册第7章知识点主要包括分数的加减乘除、分式的化简与运算、带分数的运算以及分数的应用等内容。
在这里,我们将分别进行介绍。
分数的加减乘除分数的加减乘除在数学中是非常基础的内容,其中加法和乘法的运算较为简单,除法的运算稍微有些复杂,而减法的运算则需要注意一些特殊情况。
以加法为例,分数的加法可以简单理解为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相加。
如下所示:$\frac{1}{2} + \frac{3}{2} = \frac{4}{2} = 2$而对于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则需要先将其通分,然后再进行计算,如下所示:$\frac{1}{2} + \frac{3}{4} = \frac{2}{4} + \frac{3}{4} =\frac{5}{4}$对于减法,需要注意的是当两个分数分母不同时,需要先将其通分,然后再进行计算。
如下所示:$\frac{3}{4} - \frac{1}{2} = \frac{6}{8} - \frac{4}{8} =\frac{2}{8} = \frac{1}{4}$分数的乘法和除法则相对较为简单,以乘法为例:$\frac{2}{3} \times \frac{5}{4} = \frac{10}{12}$而对于除法,则可以转化为乘法运算后再进行计算,如下所示:$\frac{2}{3} \div \frac{5}{4} = \frac{2}{3} \times \frac{4}{5} =\frac{8}{15}$分式的化简与运算分式的化简和运算也是非常常见的数学问题,在这里我们将简单介绍两种方法,分别为分解质因数法和通分法。
分解质因数法分解质因数法即将分母和分子的因数分解为质数的乘积,然后将公共因数约掉,得到最简分式。
如下所示:$\frac{12}{18} = \frac{2 \times 2 \times 3}{2 \times 3 \times 3} =\frac{4}{6} = \frac{2}{3}$通分法通分法即将两个分数化为相同分母的形式,然后再相加或相减。
《第7章复习提纲》
一、基础知识填空题
范围:见附后的《主要知识点》
二、选择题
范围:见附后的《主要知识点》
三、读程序写结果题
实验指导书P153页第1题——P155页第10题
程序略有改动(与参考答案略有不同,不能完全死记硬背),各题的主要知识点如下:
001:指针运算,如++*n等
002:改变指针的指向和指针运算,如++*n等
003:改变指针的指向
004:指针运算和所指向的变量的值
005:指针变量的下标,如p[i]等
006:指向数组的指针
007:指向字符串的指针的再赋值及格式控制符,如%s等
008:改变指针的指向
009:指向指针的指针和指针数组及指针运算时,理解表达式中指针的值是地址还是元素的值,注意格式控制符
010:同上
四、程序填空
实验指导书P148页第3题——P152页第9题
程序略有改动。
(也与参考答案略有不同,不能完全死记硬背),各题主要知识点如下:
001:用指针指向数组的头和尾,指针的运算表达,如:*p++等002:用指针变量表示字符串的结束标志
003:指向字符串的指针移动,串中字符的表示方法,以及指针运算,如++*p等
004:用指针计算串长度,多指针移动
005:指向指针的指针和指针数组,间接寻址时的地址和值的概念006:数组名和指针变量做参数,指针变量做元素下标。
007:指向函数的指针的定义和用指向函数的指针调用函数
五、书中例题部分
(有些基本概念可参照例7.1——例7.5,但例7.1——例7.5本身并不是重点复习的内容),各题主要知识点如下:。
第七章运动和力复习题一、选择题:1、划船时,使船向前运动的力是: ( ) A .桨对水的作用力; B .人对桨的作用力; C .桨对船的作用力; D .水对桨的作用力。
2、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运动越快 B 、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运动越快。
C 、物体运动所用的时间越多,运动越慢。
D 、物体运动所用的时间越少,运动越快。
2、下面关于匀速直线的说法属于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B .物体速度的大小等于它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C .由v=s/t 可知: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大。
D .上述答案都正确。
3、甲、乙两车同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在30分钟内通过的路程是5400米,乙车在2小时内通过的路程是36千米。
则 A .甲车走的快。
B .乙车走的快。
C .二车一样快。
D .无法比较。
4、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运动,速度逐渐减小,这是因为( ) A 、汽车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 B 、汽车的惯性越来越大 C 、汽车的牵引力小于阻力D 、汽车运动的时间越来越短。
5、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B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C 、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D 、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6、运动员将铅球掷出去后在空中做曲线运动,这是由于 A 、铅球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 、铅球受到重力的作用的缘故C 、铅球离开手后不再受到力的作用。
D 、铅球具有惯性的缘故。
7、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静止的物体才有惯性B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C 、物体的运动方向改变时才有惯性D 、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做引体向上,当人静止不动时,单杠对人的拉力和人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 、做引体向上,当人静止不动时,人对单杠的拉力和单杠对人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C 、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时慢慢停下来,是因为足球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七年级第七章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第七章主要涉及几何图形和运算法则的学习,该章内容较为基础,但对于学生理解整体几何概念,打好数学基础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对该章知识点进行详细的总结。
1.几何图形相关知识
在几何图形方面,主要讲解了圆、三角形、四边形的基本定义和特征。
学生需要掌握圆的半径、直径、弧长、圆心角等概念,能够利用这些概念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等相关问题。
对于三角形和四边形,需要记住它们各自的基本定义与性质,如三角形的三边、三角、三内角和三外角以及对应的性质;四边形的各种类别及其基本特征。
2.计算相关技能
计算方面,主要涉及小数和分数的四则运算、小数与分数之间的互换、百分数和小数之间的互换等运算法则。
另外,还需学习整数的加减法、乘除法规则以及有关小数、分数混合运算、代数式的简化等内容。
3.问题求解相关策略
除了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法则,七年级第七章还涉及了问题
求解方面的策略,主要包括消元和方程求解两种方法。
其中,消
元法是在方程中通过加减乘除等方式消去某些项,以求出未知数
的值。
而方程求解则是通过对已知条件建立方程,在解得方程的
基础上求解问题的过程。
学生需要掌握这两种方法,并要懂得如
何结合其它知识点逐步推导解题。
总之,七年级第七章知识点内容广泛,需要理解并记住大量的
数学概念与公式,掌握各种运算规则和方法,同时也需要考虑如
何将这些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总结知识点,不断加强自己的数学基础,并
在学习中体会数学美感,享受数学与人生的交融。
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知识点七年级下册的第七章是关于“比例”的知识点。
比例是数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概念,许多数学问题都需要用到比例来解决。
在学习本章知识点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些基础知识。
一、比和比例比是用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关系的一种方法。
比的表示方法为a:b(读作a比b),其中a和b称为比的大小,分别称为比的第一项和第二项。
比例是两个比相等的关系,通常表示为a:b=c:d。
其中a/b=c/d,即a与b的比等于c与d的比。
a、b、c、d称为比例的四个项,分别称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项。
比例中的四个项必须是同类的,不能混用。
二、比例的性质1.比例的第一项和第二项成比例,第三项和第四项成比例,且比例的大小不变。
2.若交换比例的第一项和第二项位置,结果不变;若交换比例的第三项和第四项位置,结果也不变。
3.若比例中某一项乘(除)以同一个数,其他项也同步乘(除)以这个数,则比例不变。
4.若a:b=c:d,则a+c:b+d=a/b=c/d,成立。
三、比例的化简在实际运用中,比例往往需要化简。
比例的化简指将比例中的各项同时除以一个最大公约数,使比例中的各项都变为最简的整数比。
若a:b:c:d=12:15:18:24,则需要先求出各项的最大公约数为3,然后将每个数除以3即可得到最简分数比。
四、直线的比例分割在直线上,若已知分割比例,即可求出任意一点的坐标。
设直线AB上有一点C,若AC:CB=a:b,则可用以下公式求出点C的坐标。
$x_C = \dfrac{b\cdot x_A+a\cdot x_B}{a+b}$$y_C = \dfrac{b\cdot y_A+a\cdot y_B}{a+b}$其中,$x_A$、$y_A$、$x_B$、$y_B$是直线AB的两个端点的横、纵坐标,$x_C$、$y_C$是点C的横、纵坐标。
五、图形的相似在几何图形中,若两个图形的形状相似,但大小不相等,则称这两个图形相似。
相似的记作A~B。
第七章细菌和病毒的遗传本章习题1.解释下列名词:F-菌株、F+菌株、Hfr菌株、F因子、F'因子、烈性噬菌体、温和性噬菌体、溶原性细菌、部分二倍体。
F-菌株:未携带F因子的大肠杆菌菌株。
F+菌株:包含一个游离状态F因子的大肠杆菌菌株。
Hfr菌株:包含一个整合到大肠杆菌染色体组内的F因子的菌株。
F因子:大肠杆菌中的一种附加体,控制大肠杆菌接合过程而使其成为供体菌的一种致育因子。
F'因子:整合在宿主细菌染色体上的F因子,在环出时不够准确而携带有染色体一些基因的一种致育因子。
烈性噬菌体:侵染宿主细胞后,进入裂解途径,破坏宿主细胞原有遗传物质,合成大量的自身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并组装成子噬菌体,最后使宿主裂解的一类噬菌体。
温和性噬菌体:侵染宿主细胞后,并不裂解宿主细胞,而是走溶原性生活周期的一类噬菌体。
溶原性细菌:含有温和噬菌体的遗传物质而又找不到噬菌体形态上可见的噬菌体粒子的宿主细菌。
部分二倍体:当F+和Hfr的细菌染色体进入F-后,在一个短时期内,F-细胞中对某些位点来说总有一段二倍体的DNA状态的细菌。
2.为什么说细菌和病毒是研究遗传学的好材料?答:与其他生物体相比,细菌和病毒能成为研究遗传学的好材料,具有以下7个方面的优越性:(1)世代周期短:每个世代以min或h计算,繁殖速度快,大大缩短了实验周期。
(2)易于管理和进行化学分析个体小,繁殖方便,可以大量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且代谢旺盛,繁殖又快,累积大量的代谢产物。
(3)便于研究基因的突变细菌和病毒均属于单倍体,所有突变都能立即表现出来,不存在显性掩盖隐性的问题。
(4)便于研究基因的作用通过基本培养基和选择培养基的影印培养,很容易筛选出营养缺陷型,利于生化研究。
(5)便于基因重组的研究通过细菌的转化、转导和接合作用,在一支试管中可以产生遗传性状不相同的后代。
(6)便于用于研究基因结构、功能及调控机制的材料细菌和病毒的遗传物质简单,基因定位和结构分析等易于进行且可用生理生化方法进行基因的表达和调控分析。
七年级(上)第七章复习可能性知识点:1.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不确定事件:在自然和社会现实中,有些事件我们事先能肯定它一定会发生,这类事件称为必然事件;也有一些事件我们事先能肯定它一定不会发生,这类事件称为不可能事件;还有这样一类事件,它在相同条件下,由于偶然因素的影响,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这类事件称为不确定事件.2.P必然事件=1,P不可能事件=0,0<P不确定事件<13.区分“不可能”,“必然”和“可能”是非常重要的:(1)不可能发生就是指每次都完全没有机会发生,或者说,发生的机会是0.例如:“今天星期二,明天星期日”这是不可能发生的;(2)必然发生是指每次一定发生,不可能不发生,或者说,发生的机会是100%.例如:“人总是要死的”这是必然发生的,无一例外;(3)可能发生是指有时会发生,有时不会发生,或者说,发生的机会介于0和100%之间.例如:“打开电视机,正在播广告”是可能发生的.二、经典考题1、下列事件中确定事件是( )A.掷一枚六个面分别标有1~6的数字的均匀骰子,骰子停止转动后偶数点朝上B.从一副扑克牌中任意抽出一张牌,花色是红桃C.任意选择电视的某一频道,正在播放动画片D.在同一年出生的367名学生中,至少有两人的生日是同一天.2、下列事件中,是必然事件的是()A.打开电视机,正在播放新闻 B.父亲年龄比儿子年龄大C.通过长期努力学习,你会成为数学家 D.下雨天,每个人都打着雨伞3、从一幅扑克牌中抽出5张红桃、4张梅花、3张黑桃,放在一起洗匀后.从中一次随机抽出 10张,恰好红桃、梅花、黑桃3种牌都抽到,这件事情()A.可能发生 B.不可能发生 C.很有可能发生 D.必然发生4、抛掷两枚分别标有 1,2,3,4的四面体骰子,写出这个实验中的一个可能事件是;写出这个实验中的一个必然事件是.; .5、判断题:(1)大气预报员说今天有雨,那么今天一定下雨.()(2)水只有到了100°C才会沸腾.()(3)甲在期末考试中各科成绩都比乙高,那么甲的平均分一定比乙高.()(4)掷一颗普通的正方体骰子,掷得点数是6的机会比掷得的点数是3的机会小.()(5)生产一种零件,一定不会出现次品.()6.填空题(用“可能”无“不可能”、“必然”、“不太可能”、“很有可能”填空)(1)当某人被列为犯罪嫌疑人时,他________参与了犯罪活动;(2)有理数的绝对值是负数是_________的;(3)从一副扑克牌中抽出了大王,再抽一张还是大王;(4)在经过长时间剧烈的运动后,运动员的体能 _________下降;(5)一个数的平方________等于这个数本身.7.一个盒子里有m个红球和n个白球,每个球除颜色外都相同,摸到红球甲胜,摸到白球乙胜,现将盒里的球摇匀,若甲获胜的可能性大于乙获胜的可能性,则m与n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若他们的获胜的可能性相同,则m与n的关系为________.8.给出下列事件:①任意买一张彩票一定能获奖;②上海明年10月1日会下雨;③挪一枚骰子,点数是3的倍数;④掷一枚硬币,有国徽的一面朝上.其中为不确定事件的(写出序号即可).9.下列事件中,哪些事件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不确定事件?(1)掷一枚均匀的骰子,3点朝上;(2)蜡烛在真空中能燃烧;(3)上海每年都下雨;(4)买一张彩票中500万大奖.10.下列事件中,哪些是不确定事件?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1)掷一枚硬币,正面朝上;(2)一个班级里有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同学;(3)太阳从西边升起;(4)明天会下雪;(5)小明期末得100分;(6)明年有3 7 0天;(7)一个数和它相反数的和为0.11、一个暗箱里装有 10个黑球,8个白球,12个红球,每个球除颜色外都相同,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白球的机会是()A、31B、81C、51D、15412、军军的文具盒中有两支蜡笔,一支红色的、一支绿色的;三支水彩笔,分别是黄色、黑色、红色,任意拿出一支蜡笔和一支水彩笔,正好都是红色的机会为()A、5111B C D6356、、、13、有一道四选一的选择题,某同学完全靠猜测获得结果,则这个同学答对的可能性是()A、1111B C D2435、、、14、一袋中放有标号为0至9的10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球,现任取一球,那么:(1)P(抽到的球标号为奇数)=__________;(2)P(抽到的球的标号为偶)=__________;(3)P(抽到的球的标号为 2的整数倍)=_____(4)P(抽到的球的标号大于4)=___________.15、小射手为练习射击.共射击60次,其中有38次击中靶于,试估计小射手一次击中靶子的机会为 . 16、10把钥匙中有3把能打开门,现任取一把,能打开门的机会为___________. 17、小红随意地向如图1-7-l 所示的地板上踢毽子,则毽子恰落在黑色方 砖上的机会是_________.18、“从一布袋中闭上眼睛随机地摸出一枚围棋子恰是 黑子的机会为536”的意思是说:( )A .摸36次就一定能摸到5次黑子B .摸36次一定有31次摸到白子C .摸若干次,平均每36次有5次摸到黑子D .袋中一定有31枚白子和一枚黑子.19、投掷两枚正四面体骰子(四面上数字分别为l ,2,3,4),所得数字之和为9的机会为( ) A 、0 B 、111C D 1684、、20、口袋中装有一红二黄二蓝共5个小球,它们大小、形状等完全一样,每次摸出两个小球恰为一黄一蓝的机会为( ) A 、54 B 、53 C 、52 D 、5121、下列事件一定为必然事件的是( )A .重庆人都爱吃火锅B 、某校随机检查20名学生的血型,其中必有A 型C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D .在数轴上,到原点距离相等的点所表示的数一定相等 22、一个不透明的袋中装有除颜色外均相同的5个红球和3个黄球,从中随机摸出一个, 摸到黄球的机会是( ) A 、1133B C D 8385、、、23、一个口袋中装有4 个白球,2个红球,6个黄球,摇匀后随机从中摸出一个球是白球的机会是______ 24、以下说法合理的是( )A .小明在10次抛图钉的试验中发现3次钉尖朝上,由此他说钉尖朝上的机会是30%B .抛掷一枚普通的正六面体骰子,出现6的机会是1/6的意思是每6次就有1次掷得6C .某彩票的中奖机会是2%,那么如果买100张彩票一定会有2张中奖D .在一次课堂进行试验中,甲、乙两位同学估计一枚硬币落地后,正面朝上的机会分别为0.48和0.51 25、同时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骰子的六个面上分别刻有1到6的点数, 下列事件中是不可能事件的是( )A .点数之和为12B .点数之和小于3C .点数之和大于4且小于8D .点数之和为13 26、某小商店开展购物摸奖活动,声明:购物时每消费2元可获得一次摸奖机会,每次摸奖时,购物者从标有数字1,2,3,4,5的5个小球(小球之间只有号码不同)中摸出一球,若号码是2就中奖,奖品为一张精美图片,(1)摸奖一次时,得到一张精美图片的机会是多少?得不到精美图片的机会是多少? (2)一次,小聪购买了10元钱的物品;前4次摸奖都没有摸中,他想:“第5次摸奖我一定能摸中”,你同意他的想法吗?说说你的想法.27、某种品牌的产品共100件,其中有5件次品,小王从中任取一件,则小王取到次品的机会是( )A .0.5B .0.05C .0.95D .0.09528、设有12只型号相同的杯子,其中一等品7只,二等品3只,三等品2只, 则从中任意取一只,是二等品的机会是 。
第七章的重点内容与复习题一、识图:
二、填空、标注图:
①②
③④
③试注明清式旋子彩画中各种旋子分配(见下图)的名称:
三、回答问题:
1、试简述故宫太和殿的造型特征。
2、试简述天坛祈年殿和环丘的造型艺术特征。
3、试简述某一个皇家园林的造园特点。
4、试分析某一个江南园林的造园素材是什么。
四、名词解释:
①前三殿②稜恩殿③无梁殿④三音石⑤对话石⑥长陵⑦大红门⑧布达拉宫⑨江南园林⑩皇家园林○11喇嘛塔○12金刚宝座塔○13倒座○14耳房○15一顆印 16平板枋○17苏式彩画○18枋心○19找(藻)头20一整二破 21喜相逢 22长窗 23鸳鸯厅 24复廊 25斗口 26翘27大木 28桁 29檩 30步架 31举架 32挑尖梁头 33挑檐桁 34大斗 35合玺彩画 36回水
五、区分下列名词,哪个是宋式,哪个是清式。
①栌斗②坐斗(大斗) ③槫④檩⑤平板枋⑥普拍枋⑦转角铺作⑧转角科⑨补间铺作⑩平身科○11柱头铺作○12柱头科○13材○14斗口○15举折○16举架
六、识别下列各是什么园中的什么景。
①②③
④⑤⑥
⑦⑧⑨
⑩1112
13 14 15
七.识别城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