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应该如何治疗?
- 格式:doc
- 大小:2.23 KB
- 文档页数:1
2024代谢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全文)《代谢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24年版)》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18更新版)》进行的修订,主要针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筛查和监测、诊断和评估、治疗和随访等临床问题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指南推荐意见一览推荐意见1: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进展性肝病,应该加强筛查和防治(B,1)。
推荐意见2:肥胖、2型糖尿病(T2DM)、代谢综合征(MetS)组分、过量饮酒、无症状性转氨酶增高等高风险人群应该筛查脂肪肝和纤维化(B,1)。
推荐意见3:MAFLD 患者应该筛查并监测肝纤维化(B,1)。
推荐意见4:合并进展期纤维化的MAFLD 患者应该筛查肝细胞癌( HCC),明确诊断肝硬化时还应筛查食管静脉曲张和肝脏失代偿事件(B,1)。
推荐意见5:MAFLD 患者应该筛查并监测MetS 组分和T2DM(B,1)。
推荐意见6:MAFLD 患者应该筛查慢性肾脏病(CKD)和亚临床动脉硬化,并评估心血管病(CVD)风险(B,1)。
推荐意见7:MAFLD 患者应该坚持参加基于年龄分层的各种常见恶性肿瘤的筛查(C,1)推荐意见8:诊断MAFLD 基于以下 3 个标准:(1)影像学诊断脂肪肝和/ 或肝活检发现≥5% 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性;(2)存在 1 项及以上MetS 组分;(3)排除过量饮酒、营养不良、肝豆状核变性等可能导致脂肪肝的其他原因(B,1)。
推荐意见9:酒精性肝病(ALD)和其他原因脂肪肝患者有肥胖和/或T2DM、MetS 时需要考虑合并MAFLD(C,1)。
推荐意见10:MAFLD 可以与慢性病毒性肝炎等其他类型肝病合并存在(B,1)。
推荐意见11:超声显像是影像学诊断脂肪肝以及筛查和监测HCC 的首选方法(B,1)。
推荐意见12:瞬时弹性成像检测的受控衰减参数/超声衰减参数( CAP/ UAP)和肝硬度值(LSM)可以用于慢性肝病患者脂肪肝和肝纤维化的无创诊断与评估(B,1)。
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病的诊断和治疗摘要】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对策。
方法:分别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定义、临床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病是一种有遗传易感性的疾病,目前约 20%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病因仍不明,且至少1/4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伴发其他疾病,迄今还没有已被证实对所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都有效的治疗方法。
对于多数肥胖者来说,达到并保持体重控制是一项困难的任务,而且即使合理控制血糖和血脂也并不总是伴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改善,因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综合治疗需要在不断探索中获得新的认识,进一步丰富切实有效的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R5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5-0165-0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脂肪肝已经越来越普遍,目前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类肝病[1]。
脂肪肝又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
下面就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定义、临床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1 定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指除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的因素所致,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以及由其演变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和脂肪肝性肝硬化。
2 临床特点体检时大多数患者存在肥胖,一半患者有肝肿大,肝脏呈轻至中度肿大,表面光滑、边缘圆钝质地正常或稍硬,无明显压痛。
一小部分患者有肝掌、蜘蛛痣等慢性肝病的体征。
进展至肝硬化时患者可出现黄疸、水肿、扑翼样震颤以及门脉高压体征,甚至肌肉萎缩。
3 诊断和鉴别标准3.1 实验室检查最常见是血清转氨酶(ALT/AST)升高,通常比正常值高到1~4倍。
ALT水平高于AST,由其是发生肝硬化时,ALT 升高呈持续性,虽然上下波动,但是就算接受治疗短期内也难以恢复正常。
所以ALT与肝脂肪变和肝纤维化程度之间不存在相关性。
脂肪肝的最佳治疗方法
首先,对于脂肪肝患者来说,调整生活方式是治疗的首要步骤。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应尽量减少摄入高脂肪、高糖
分的食物,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量。
此外,适量的运动也对改善脂
肪肝有积极作用,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能够帮助减少体
内脂肪的堆积,改善肝脏功能。
同时,戒酒也是至关重要的,酒精
是导致脂肪肝恶化的重要因素,患者应彻底戒酒,避免酗酒对肝脏
的损害。
其次,药物治疗也是治疗脂肪肝的重要手段。
目前,临床上常
用的治疗脂肪肝的药物主要包括抗氧化剂、降脂药、抗炎药等。
抗
氧化剂能够帮助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脂肪在肝脏内的氧化损伤;降脂药可以帮助降低血脂,减少脂肪在肝脏内的堆积;抗炎药则可
以减轻肝脏的炎症反应,保护肝细胞。
但是在选择药物治疗时,患
者应当遵医嘱使用,避免滥用药物造成不良反应。
最后,对于一些严重的脂肪肝患者,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例如,对于合并脂肪肝的肝硬化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肝移植手术。
此外,对于合并严重脂肪肝的肝癌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肝脏切除手术。
手术治疗虽然风险较大,但对于一些患者来说,是唯一的治愈
途径。
综上所述,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以及必要时的手术治疗是治疗脂肪肝的最佳方法。
但是,在进行治疗时,患者应当根据自身的情况,遵医嘱进行治疗,避免盲目使用药物或进行手术。
同时,定期复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才能够有效地控制脂肪肝的发展,保护肝脏健康。
希望每一位患者都能够早日康复,过上健康的生活。
加味降脂理肝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痰湿夹瘀体质)临床研究的开题报告研究背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其特征是肝内脂肪积累,常伴有轻至中度的肝细胞炎症和纤维化。
NAFLD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肝脏疾病。
在发达国家,其患病率已经接近20%–30%。
NAFLD是一个复杂的疾病,它与代谢综合征及其他一些慢性疾病(如2型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症等)有很高的关系。
国内外有许多相关研究表明,中医治疗NAFLD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加味降脂理肝汤是由沙参、山奈、薏米仁、枸杞子、五味子、熟地黄、当归、白芍、茯苓、赤芍、丹参、红花、桂枝等中药组成。
加味降脂理肝汤具有清热解毒、清肝利胆、降脂滋阴的功效,临床上可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与本病痰湿夹瘀体质有关的临床证候如脘腹胀满、食欲不振、疲乏无力等,通过规范食欲、增加运动量、调节肠道菌群等辅助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病情。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加味降脂理肝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痰湿夹瘀体质)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研究方法:研究设计: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对象:5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痰湿夹瘀体质),年龄范围为25-60岁。
研究组:25例,采用加味降脂理肝汤治疗。
对照组:25例,采用西药治疗。
治疗周期为12周。
疗效评估采用湿毒清胃颗粒方面临床疗效评估标准。
研究结果:待研究完成后,将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出结论。
预计加味降脂理肝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并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标准与指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诊疗指南(基层医生版)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19年5月31日发布本指南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定的规则和《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编制通贝!1》(ZYYXH/T473-2015)起草,旨在帮助基层医生更加规范、合理地处理NAFLD相关临床问题。
指南的建议不是强制性的,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并与患者或其监护人协商而制订合适的医疗决策。
1范围本指南对非酒精性脂脂性肝病(NAFLD)中医临床诊疗实践作了原则性的提示。
本指南适用对象为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的基层执业医师。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指南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明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一部;GB/T15657-1995:《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GB/T1675.1-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GB/T1675.2-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 GB/T1675.3-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治法部分;GB/T21709. 20-2009:(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20部分毫针基本刺法》;GB/T 21709.21-2009:(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21部分毫针针刺手法》;GB/T12346-2006:《腌穴名称与定位》;ZYYXH/T XXXX -2015:《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编制通则》。
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3.1NAFLD 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损伤,其病理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ALD)相似,但患者无过量饮酒史,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肝硬化、肝细胞癌。
NAFLD是代谢综合征的重要组分,肥胖、血脂紊乱、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是其肯定的危险因素。
脂肪肝怎么治好得快脂肪肝是由于肝细胞内积累大量脂肪而引起的肝脏疾病。
早期脂肪肝症状不明显,但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会发展为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
因此,及时治疗脂肪肝至关重要。
下面,本文将为您介绍脂肪肝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以便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种疾病。
脂肪肝的治疗方法1. 生活习惯调整饮食方面:脂肪肝患者应避免暴饮暴食,减少肉类、油腻食物和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适度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如鱼、瘦肉、豆制品等。
运动方面:适当的运动可以有效减轻体重、降低血脂和胆固醇,有利于缓解脂肪肝。
建议选择轻度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胰岛素敏感度,帮助脂肪排泄。
2. 药物治疗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类脂质调节药和抗氧化剂。
其中,较常用的降脂药物包括他汀类药物、贝特类药物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等,可有效降低血脂水平。
而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N-乙酰半胱氨酸等,能够减轻肝细胞受损程度,并减少脂肪肝病变程度,有助于保护肝脏。
3. 中医药治疗中医药治疗脂肪肝主要从整体上调理脏腑阴阳平衡,改善肝胆功能,目前主要利用中药的清热、活血、利水、固肾和促进胆汁排放等功能治疗脂肪肝。
具体中药方剂如龙胆泻肝汤、苦参丸、枇杷叶等。
4. 手术治疗如果患者的脂肪肝已经发展到肝硬化或肝癌等严重程度,非手术治疗效果不明显,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肝移植、门脉血流分流手术、腹腔动脉介入手术等。
脂肪肝治疗注意事项1. 饮食要注意脂肪肝患者必须注意饮食习惯,避免过度摄入热量和脂肪,保证适量摄入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营养素。
同时,应尽量选择清淡、易于消化的食物,并且避免喝酒。
2. 控制体重与肥胖者相比,体重较轻的脂肪肝患者,病情会有明显改善。
因此,控制体重是治疗脂肪肝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戒烟、戒酒,平衡饮食,同时进行适量的锻炼,对控制体重有益。
3. 切忌过度劳累脂肪肝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久坐或站立,减轻肝脏负担,避免劳累加重病情。
脂肪肝怎么快速治好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由于人们的生活习惯不良,饮食结构不合理和缺乏运动等原因导致肝脏脂肪堆积,从而引起的肝脏疾病。
脂肪肝的早期症状不明显,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发展成为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等严重疾病。
因此,了解如何快速治疗脂肪肝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脂肪肝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一、脂肪肝的治疗方法1.改变不良饮食习惯饮食结构不合理是导致脂肪肝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是治疗脂肪肝的首要措施。
尽量少吃油炸、烧烤和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
例如,鱼、瘦肉、蔬菜、水果、全谷物等食物都有益于肝脏健康。
2.合理运动缺乏运动也是导致脂肪肝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进行适当运动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脂肪肝。
适当的运动可以加快血液循环、促进脂肪代谢和减少肝脏压力。
尽量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方式和强度,例如散步、慢跑、游泳、瑜伽等。
3.中西医结合治疗脂肪肝可以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来缓解病情。
中医治疗原则是清热解毒、补血滋阴等,常用中药包括黄芪、当归、白术、山楂等。
西医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常用药物有促进脂肪代谢的药物、保护肝脏细胞的药物、调节血糖的药物等,具体用药需要医生根据个体情况进行选择。
4.药物治疗如果脂肪肝发展成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FLD)、病理性肝硬化等严重疾病,需要通过药物治疗才能有效控制疾病进展。
在选择药物治疗时,需要注意药品的剂量和用药时长,并且需要医生指导。
二、脂肪肝的注意事项1.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是影响肝脏健康的两大因素,所以患有脂肪肝的患者需要戒烟限酒,以减轻肝脏的负担。
2.规律生活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和饮食可以有效预防脂肪肝的发生。
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增强免疫力。
3.避免大药量使用长期使用大药量的药物会对肝脏产生刺激或损伤,因此患有脂肪肝的患者需要避免长期服用大药量的药物。
4.注意药品毒副作用在接受药物治疗时,需要注意药品可能产生的毒副作用,以免再次损害肝脏健康。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一、本文概述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肥胖症的日益流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全面而系统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为临床医生和研究者提供最新的诊疗策略和研究进展。
本文首先概述了NAFLD的流行病学、病因学和病理生理学,然后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诊断以及病理诊断等方面详细描述了NAFLD的诊断流程。
接下来,文章重点介绍了NAFLD的治疗策略,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以及新兴的非侵入性治疗和手术治疗方法。
本文还讨论了NAFLD患者的管理和随访,以及预防NAFLD的策略。
文章总结了当前NAFLD研究的热点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临床医生和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疾病概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脏损伤,其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及其相关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
随着全球肥胖和代谢综合征流行率的增加,NAFLD现已成为发达国家及部分发展中国家慢性肝病和肝硬化最常见的原因,并被认为是导致HCC的第二大病因。
NAFLD不仅影响肝脏,还与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以及慢性肾脏疾病等密切相关。
因此,对NAFLD的深入研究及早期干预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NAFLD的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临床表现上,多数NAFLD患者无症状,少数患者可有乏力、右上腹轻度不适、肝区隐痛或上腹胀痛等非特异性症状。
实验室检查可发现肝功能异常,但通常无特异性。
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和MRI等可用于诊断NAFLD,其中超声检查因操作简便、经济无创、可重复性好等优点而成为首选检查方法。
然而,影像学检查难以区分单纯性脂肪肝和NASH,因此对于疑似NASH的患者,建议进行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预防和治疗鉴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肥胖和代谢综合征(MetS)累及肝脏的表现,大多数患者肝组织学改变处于单纯性脂肪肝阶段,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首要目标为减肥和改善胰岛素抵IR,预防和治疗代谢综合征(MetS)、2 型糖尿病(T2DM)及其相关并发症,从而减轻疾病负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长寿命;❖次要目标为减少肝脏脂肪沉积,避免因“附加打击”而导致非酒精性脂肪性NASH和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对于非酒精性脂肪性NASH和脂肪性肝纤维化患者还需阻止肝病进展,减少肝硬化、HCC 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疗效判断需综合评估人体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及B 超等肝胆影像学变化,并监测药物不良反应,从而及时调整诊疗方案。
在治疗和随访过程中,建议密切观察患者的生活方式、体重、腰围和动脉血压变化,每隔3~6个月复查血液生化学指标和HbA1c,6~12 个月复查上腹部B 超。
血清氨基酸转移酶恢复正常和肝脂肪变消退,即使提示非酒精性脂肪性NASH 改善也不代表肝纤维化程度不加剧。
通过肝脏瞬时弹性成像、MRS、MRE动态观察肝脂肪变和纤维化程度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疗效评估和新药研发中的作用有待明确。
定期肝活检至今仍是评估非酒精性脂肪性NASH 和肝纤维化患者肝组织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NASH 的目标是脂肪性肝炎和纤维化程度都能显著改善,至少要达到减轻肝纤维化而脂肪性肝炎不加剧,或非酒精性脂肪性NASH 缓解而纤维化程度不加重。
1.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减少体重和腰围是预防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及其并发症最为重要的治疗措施。
对于超重、肥胖,以及近期体重增加和“隐性肥胖”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建议通过健康饮食和加强锻炼的生活方式教育纠正不良行为。
适当控制膳食热量摄入,建议每天减少2092~4184 kJ(500~1000 kcal)热量;调整膳食结构,建议适量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平衡膳食,限制含糖饮料、糕点和深加工精致食品,增加全谷类食物、ω-3脂肪酸及膳食纤维摄入;一日三餐定时适量,严格控制晚餐的热量和晚餐后进食行为。
1.防治原发病或相关危险因素
2.基础治疗:制定合理的能量摄人以及饮食结构调整、中等量有氧运动、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Ⅲ)。
3.避免加重肝脏损害:防止体重急剧下降、滥用药物及其他可能诱发肝病恶化的因素。
4.减肥:所有体重超重、内脏性肥胖以及短期内体重增长迅速的NAFLD患者,都需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控制体重、减少腰围。
基础治疗6个月体重下降每月27kg/m2合并血脂、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血糖、血压等两项以上指标异常者,可考虑加用西布曲明或奥利司他等减肥药物,每周体重下降不宜超过 1.2Kg(儿童每周不超过0.5Kg);BMI>40kg/m2或BMI>35kg/m2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肥胖相关疾病者,可考虑近端胃旁路手术减肥(Ⅱ-1,Ⅱ-2,Ⅱ-3,Ⅲ)。
5.胰岛素增敏剂:合并2型糖尿病、糖耐量损害、空腹血糖增高以及内脏性肥胖者,可考虑应用二甲双胍和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以期改善胰岛素抵抗和控制血糖(Ⅱ-1,Ⅱ-2,Ⅱ-3)。
6.降血脂药:血脂紊乱经基础治疗和(或)应用减肥降糖药物3~6个月以上,仍呈混合性高脂血症或高脂血症合并2个以上危险因素者,需考虑加用贝特类、他汀类或普罗布考等降血脂药物(Ⅱ-1,Ⅱ-2,Ⅱ-3)。
7.针对肝病的药物:NAFLD伴肝功能异常、代谢综合征、经基础治疗3~6个月仍无效,以及肝活体组织检查证实为NASH和病程呈慢性进展性经过者,可采用针对肝病的药物辅助治疗,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以抗氧化、抗炎、抗纤维化,可依药物性能以及疾病活动度和病期合理选用多烯磷脂酞胆碱、维生素E、水飞蓟素以及熊去氧胆酸等相关药物(Ⅱ-1,Ⅱ-2,Ⅱ-3,Ⅲ),但不宜同时应用多种药物。
8.肝移植:主要用于NASH相关终末期肝病和部分隐源J睦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患者的治疗,肝移植前应筛查代谢情况(III)。
BMI>40kg/m2为肝移植的禁忌证(Ⅲ)。
(二)治疗的监测
1.自我验效及监测,设置能让患者就自己的饮食、运动、睡眠、体重及与生活质量相关的观察指标,例如做简单的图表化记录,以供评估(Ⅲ)。
2.原发疾病和肝病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的评估,需警惕体重下降过快(每月体重下降大于5kg)导致亚急性NASH和肝功能衰竭的可能(Ⅲ)。
3.代谢综合征的组分及其程度的实用目标及治疗控制目标的观察(Ⅲ)。
4.肝脏酶学和肝功能储备的评估,后者可采用Child-Pugh分级和(或)MELD评分系统。
5.影像学评估肝脏脂肪浸润的程度及分布类型(Ⅲ)。
6.肝脏炎症和进展性纤维化非创伤性指标的动态观察,包括血清纤维化标记物以及其他相关实验室指标(Ⅲ)。
7.肝活体组织检查评估肝脂肪变、炎症和纤维化的改变,监测治疗的效果、安全性及评估预后(Ⅲ)。
8.基础治疗相关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及实验室相关检查(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