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697.00 KB
- 文档页数:46
带你了解“非酒精性脂肪肝”在日常的生活中,相信大家对于脂肪肝这种疾病并不陌生,而且脂肪胺疾病的患病率也很高,脂肪肝的患者可能会因为自己过度饮食、饮食不规律而患上的,也有可能是因为营养太过丰富而导致的。
脂肪肝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是酒精性脂肪肝;第二种是非酒精性脂肪肝,两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不同,所以治疗的方式也就不同,有很多的患者对于这两种疾病的认知不准确,认为只要患上酒精肝就一定要及时的治疗,这是脂肪肝治疗当中的一个误区。
当患者患上酒精性的脂肪肝以后,那么一定要进行及时的治疗,因为酒精性脂肪肝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肝硬化,甚至会引起病情的恶化。
但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则有很大的不同,于是本文就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进行以下相关的分析,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基本概念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肝细胞内脂肪过度沉积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的获得性代谢应激性肝损伤。
包括单纯性脂肪肝(S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及其相关肝硬化。
随着肥胖及其相关代谢综合征全球化的流行趋势,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现已成为欧美等发达国家和我国富裕地区慢性肝病的重要病因,普通成人NAFLD患病率10%~30%,其中10%~20%为NASH,后者10年内肝硬化发生率高达25%。
非酒精性脂肪肝这种病症除了可以直接导致患者出现肝硬化、肝细胞癌以及移植肝复发病症以外,还会影响到患者体内其他一些慢性肝病的进展,而且还参与Ⅱ型糖尿病以及动脉硬化疾病的发病当中。
代谢综合征相关的恶性肿瘤、动脉化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和肝硬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寿命,并且是影响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因此酒精性脂肪肝属于当代的医学领域中一种新的治疗挑战,而且在近些年来非酒精性脂肪肝这种疾病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危害还在不断的增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人数也在逐年递增。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一、概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又称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是一类肝组织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相似,但无过量饮酒史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硬化三种主要类型,其中NASH是NAFLD进展的重要中间阶段。
NASH最早于1980年由Ludwig描述,当时认为它是一种好发于滴酒不沽的肥胖、糖尿病女性群体的良性肝病。
事实上,NASH亦可发生于每周饮用乙醇量小于210g的体型消瘦和无糖尿病和血脂正常的男性,并可诱发进展性肝纤维化、亚急性肝功能衰竭和失代偿期肝硬化。
当前NASH已成为仅次于慢性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的重要肝硬化前期病变之一,并为健康体检人群血清转氨酶异常的常见病因,NASH 的有效防治可望阻止慢性肝病进展,减少肝硬化和肝病相关残疾和死亡的发生。
二、流行病学文献报道NAFLD/NASH的患病率及其病因构成比差异很大,主要与调查年代及其所用诊断方法、检查对象的年龄、性别、伴随疾病状态以及酒精和药物消耗等因素不同有关。
近十余年来,随着胰岛素抵抗及其相关的多元代谢综合征的高发,NAFLD/NASH的患病率逐渐升高。
在发达国家和地区,NAFLD现已成为最常见的肝病之一。
美国普通成人NAFLD的患病率为10~40%(平均20%),NASH 为2~5%(平均3%)。
在肥胖、糖尿病以及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慢性升高者等特殊人群中NAFLD的患病率更高,并且NAFLD的起病渐趋低龄化。
1987年Friedman报道,美国成人健康查体者血清转氨酶异常率0.5%,其中75%与肥胖和嗜酒有关。
1988年Gillon发现,2.4%苏格兰献血员血清转氨酶异常,其中82%与肥胖和酒精性脂肪肝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