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站仪放样与RTK放样的精度比较

全站仪放样与RTK放样的精度比较

全站仪放样与RTK放样的精度比较
全站仪放样与RTK放样的精度比较

全站仪的坐标测量如何使用(经典)

全站仪的坐标测量如何使用? 如:测站点坐标为(500,300,362),后视点坐标为(500,445,456),测点坐标为(471.7,777.9,385)(以CAD画出的)。如何直接测出测点坐标? 全站仪的坐标测量你应该好好看看使用说明书! 一般来说分为这样几步: 1、输入坐标,测站点、后视点及要测的碎布点事先是家里输入进去的。具体在说明书里的数据录入这一块。 2、到了野外,首先是一起对中整平,开机后,进入坐标测量。 3、设置测站点。 4、设置后视点,这是很关键的是仪器不同,方法不同。 一般都要,拟设好后视点后,要对后视点进行一次测量,这个过程实际就是陪准坐标系统。关键关键!配好以后一起会将测量的后视点坐标直接显示出来,你可以和已有的坐标对照一下。一般来说。二者之差不大于5cm就可以拉 5、测量 一般全站仪测角精度都不是很高 还有对中误差,后视误差等等等等等 要求精度高可以用GPS静态测量 内容:了解全站仪的分类、等级、主要技术指标;掌握全站仪的基本操作,测角、测边、测三维坐标和三维坐标放样的原理和操作方法;了解全站仪的对边测量、悬高测量、面积测量等方法。 重点:全站仪的基本操作,测角、测边、测三维坐标和三维坐标放样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难点:全站仪测三维坐标和三维坐标放样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教学方法:采取演示法教学。讲解拓普康全站仪使用,在课堂上每讲一项功能后,利用多媒体课室的优点,现场演示一次,并将操作过程通过投影仪投影到屏幕上,起到直观、形象的效果,使学生能迅速掌握全站仪的使用。 § 7.1 全站仪(total station)的功能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由光电测距仪,电子经纬仪,微处理仪及数据记录装置融为一体的电子速测仪(简称全站仪)正日臻成熟,逐步普及。这标志着测绘仪器的研究水平制造技术、科技含量、适用性程度等,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全站仪是指能自动地测量角度和距离,并能按一定程序和格式将测量数据传送给相应的数据采集器。全站仪自动化程度高,功能多,精度好,通过配置适当的接口,可使野外采集的测量数据直接进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或进入自动化绘图系统。与传统的方法相比,省去了大量的中间人工操作环节,使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同时也避免了人工操作,记录等过程中差错率较高的缺陷。 全站仪的厂家很多,主要的厂家及相应生产的全站仪系列有:瑞士徕卡公司生产的TC 系列全站仪;日本TOPCN (拓普康)公司生产的GTS 系列;索佳公司生产的SET 系列;宾得公司生产的PCS 系列;尼康公司生产的DMT 系列及瑞典捷创力公司生产的GDM 系列全站仪。我国南方测绘仪器公司90 年代生产的NTS 系列全站仪填补了我国的空白,正以崭新的面貌走向国内国际市场。 全站仪的工作特点: 1、能同时测角、测距并自动记录测量数据; 2、设有各种野外应用程序,能在测量现场得到归算结果; 3、能实现数据流; 一、TOPCON 全站仪构造简介 图1为宾得全站仪PTS-V2 ,图2为尼康C-100 全站仪,图3为智能全站仪GTS-710,图4为蔡司Elta R系列工程全站仪,图5为徕卡TPS1100系列智能全站仪。 二、全站仪的功能介绍 1、角度测量(angle observation)

RTK操作简要流程(图文版)

GPS(RTK S86T)简易操作手册 已知两点坐标,求参数转换 操作一、我的设备(手簿连接移动站)点击:控制面板 1、设备属性→蓝牙设备→扫描设备,进行扫描

,搜寻到移动站后,点击“+”(对应的移动站机身号)→串口服务;弹出相应的界 面→串口号com 7 (默认) 或者选择任意一个串口号如图选择8→确定,点击“ok” 回到桌面。 注:工程之星中端口设置串口号必须与连接蓝牙时选的串口号相同!此设置在配置里将提到。 2、基准站不用连接 操作二、EGStar(工程之星3.0)

一、点击:配置 1、端口设置 端口改为连接移动站蓝牙时所选串口号com7 (默认) 波特率 115200 仪器类型 RTK 确定 注:工程之星串口号必须与蓝牙串口号(移动站)相同!如图所示选择8号 4、仪器设置 移动站设置(第一次设置后,一般不用改动) 解算精度水平: common RTK解算模式: NORMAL 差分数据格式要与移动站和基准站一致

5、电台设置 读取主机信息(即基准站与移动站连接) 切换通道设置为: 1 。→点击:切换。→点击:确定。 注:4)、5)一般情况下不用改动,使用默认值。 以上五步都设置完成后,退出工程之星。重新进入。

1、工程设置(增加新的坐标系) 配置—工程设置—编辑—增加 “参数系统名”指的是对坐标系的命名,“椭球名称”按需选择,如“Beijing54”、“X ian80”,输入“中央子午线”,点击OK、再点击确定,回到工程设置的界面(见下图)

点击天线高 注:各个地区中央子午线不一样,详询技术人员 二、点击:工程 新建工程→输入工程名称→确定→选择坐标系→确定。

全站仪坐标放样技术规范

2015年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第十二届技能节 “工程测量”赛项规程 全站仪坐标放样 1.放样形式 两个已知坐标点及实地位置,使用全站仪坐标放样出其余四个待放样点。如图 2.竞赛内容 参赛队在规定时间内按精度要求独立完成指定的全站仪坐标放样。外业观测包括对中整平、照准后视点和四个待放样点。 3.竞赛规则 ⑴各参赛队按比赛报名表中的顺序将选手分别编号为1、2、3、4号(比赛过程中不得变更),按规则要求独立完成指定坐标放样任务。 ⑵放样所需的测站点、后视点、待定点由赛项执委会事先确定,赛前抽签确定各参赛队的观测点位。 ⑶每位选手完成一个点位的放样,具体方案如下: 安置测站点由参赛队任意一名选手进行。 1放样点由本队1号选手独立进行仪器设置、观测,2号选手进行棱镜杆操作,3、4号选手配合进行; 2放样点由本队2号选手独立进行仪器设置、观测,3号选手进行棱镜杆操作,

1、4号选手配合进行; 3放样点由本队3号选手独立进行仪器设置、观测,4号选手进行棱镜杆操作,1、2号选手配合进行; 4放样点由本队4号选手独立进行仪器设置、观测,1号选手进行棱镜杆操作, 2、3号选手配合进行。 ⑷在放样界面选择“角度”进行角度调整,转动全站仪将dHR项参数调至零,并固定全站仪水平制动螺旋,然后指挥持棱镜者将棱镜立于全站仪正对的地方,调节全站仪垂直制动螺旋及垂直微动螺旋使全站仪十字丝居于棱镜中心,此时棱镜位于全站仪与放样点的连线上,接着进入距离调整模式,若dHD值为负,则棱镜需向远离全站仪的方向走,反之向靠近全站仪的方向走,直至dHD的值为零时棱镜所处的位置即为放样点,将该点标记,第一个放样点放样结束,然后进入下一个放样点的设置并进行放样,直至所有放样点放样结束。 ⑸观测数据必须原始真实,严禁弄虚作假,否则取消参赛资格。 ⑺观测总的规定时间为30分钟,超出规定时间将终止比赛,整个导线测量成绩按零分计。 ⑻仪器操作应符合要求。使用左盘进行放样。 ⑼观测采用连续计时的方法,即观测时间为裁判宣布比赛开始(选手拿到题目)到选手将仪器装箱放回原处后结束。竞赛一旦计时开始不能无故终止比赛。选手在竞赛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开赛场,如有特殊情况,需经裁判员报裁判长(副裁判长)同意后作特殊处理。竞赛过程中,选手若休息、饮水或上洗手间,一律计算在操作比赛时间内。如果选手提前结束竞赛,应举手向裁判员示意。竞赛终止时间由裁判员记录在案,选手提前结束比赛后不得再进行任何操作和计算,经裁判同意可提前离开赛场。 ⑽观测结束后,仪器装箱收回到出发处,由裁判员量取数值记录在案。 ⑾参赛选手应规范作业,注意测量安全及仪器保护,不允许妨碍或阻挡其他选手的观测。迁站时不允许出现不顾安全的狂跑现象,必须沿水泥或沥青路面稳步前

全站仪使用教程 全站仪型号规格

全站仪使用教程全站仪型号规格 全站仪即全站型电子测距仪,是集光、机、电为一体的高技术测量仪器。它集水平角、垂直角、距离(斜距、平距)、高差测量功能于一体,使测角操作简单化,可以准确方便高效完成多种测量工作,且可避免读数误差的产生,在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地籍与房产测量、施工放样、工业测量及近海定位等广泛应用。一、全站仪是什么全站仪,即全站型电子测距仪(Electronic Total Station),是一种集光、机、电为一体的高技术测量仪器,是集水平角、垂直角、距离(斜距、平距)、高差测量功能于一体的测绘仪器系统。与光学经纬仪比较电子经纬仪将光学度盘换为光电扫描度盘,将人工光学测微读数代之以自动记录和显示读数,使测角操作简单化,且可避免读数误差的产生。因其一次安置仪器就可完成该测站上全部测量工作,所以称之为全站仪。广泛用于地上大型建筑和地下隧道施工等精密工程测量或变形监测领域。全站仪能自动地测量角度和距离,并能按一定程序和格式将测量数据传送给相应的数据采集器。全站仪自动化程度高,功能多,精度好,通过配置适当的接口,可使野外采集的测量数据直接进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或进入自动化绘图系 统二、全站仪原理全站仪工作原理全站仪主要由测角系统、测距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及通讯接口、键盘、电源等部分构

成,其中,测角系统用于完成测角功能;测距系统用于完成测距功能;数据处理系统用于完成对数据的自动记录功能;通讯接口用于将内存与计算机连接起来,实现双向信息传输;键盘用于在测量过程中输入数据或操作指令;电源用于给全站仪提供工作所需能量。除此之外,全站仪还可根据需要接入同轴望远镜、双轴自动补偿系统等辅助设施,以增加其可完成功能。全站仪测距原理1、电子测距技术电子测距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已知这一 特性,测定电磁波在被测距离上往返传播的时间来求得距离值。但是,这种直接测距的方法实现起来非常困难,当我们要求较高的测量精度时,对测量时间的要求很高,这在实践过程中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在实际的测距过程中可以根据此原理采取改进的方法进行测距。在实际过程中主要用两种方法,脉冲法和相位法。2、电子测角技术电子测角,即角度测量的数字化,也就是自动数字显示角度测量结果,其实质是用一套角码转换系统来代替传统的光学读数系统。目前,这套转换系统有两类:一类是采用光栅度盘的所谓“增量法”测角;一类是采用编码度盘的所谓“绝对法”测角三、全站仪分类按其外观结构分1、积木型(Modular,又称组合型)早期的全站仪,大都是积木型结构,即电子速测仪、电子经纬仪、电子记录器各是一个整体,可以分离使用,也可以通过电缆或接口把它们组合起来,形成完整的全站仪。2、

RTK详细操作步骤+2

中海达F61 RTK详细操作步骤 一、项目的新建 1、项目的建立 项目—>新建—>输入你的项目名—>点击确定。 2、项目信息—>坐标系统—>投影—>投影项中只需要将中央子午线经度该为108—>点击保存—>OK 二,基站的连接和设置 项目新建好了以后,就要链接并且设置基站: 基站的架设:(略) 基站的连接: 点击—>点击连接GPS—>跳出连接界面—>连接—>跳出搜索界 面—>若无主机编号则搜索—>收到目标主机然后停止—>选择你的目标主机—>点击连接。 基站的设置: 1,用外挂电台的设置方法:(仪器提示是外挂基站) 点击—>点击基准站设置: 基准站有三项需要设置: (1)点击平滑。(精度最好控制在0.02以下) (2)数据链:数据链选择外部数据链 (3)其他:差分模式选择RTK,差分电文格式选择SCMRx,高度角选13度,发送GGA不管。 最后点击确定。 2,用内置电台设置方法:(仪器提示是UHF基准站) 点击—>点击基准站设置: 基准站有三项需要设置: (1)点击平滑。(精度最好控制在0.02以下) (2)数据链:数据链选择内置电台,功率选择高,频道自由设定(0-99之间) (3)其他:差分模式选择RTK,差分电文格式选择SCMRx,高度角选13度,发送GGA不管。 最后点击确定。 3,用手机卡的设置方法:

点击—>点击基准站设置:(仪器提示是GSM基站) 基准站有三项需要设置: (1)位置:输入点名和天线的高度,再点击平滑。 (2)数据链:选择内部网络. 具体设置如下: IP: 202.96.185.34 小组号: 各地区号+任意三位数(如:0854156) 分组号: 和上面的三位数一样( 如156) 其他的不要动. (3)其他:差分模式选择RTK,差分电文格式选择SCMRx,高度角选13度,发送GGA不管。 最后点击确定。 设置好了基准站后要看看GPS主机上的灯是否闪的正常: 最上面的电源灯要常亮;中间的卫星等要常亮;最下面的用电台模式信号灯要一秒闪一次,用手机卡则是绿灯常亮,红灯一秒一闪。 注意:设置好了基准站后要断开连接:点击—> 断开。断开了再来 连接移动站 三,移动站的连接和设置: 移动站的链接: 同上 移动站的设置: 点击—> 点击移动站设置 1用电台的设置方法(仪器提示是UHF移动台) 移动站有两项需要设置: (1)数据链:数据链选择内置电台,电台频道和基站上的频道相对应。 (2)其他:其他:差分模式选择RTK,差分电文格式选择SCMRx,高度角选13度,发送GGA不管。最后点击确定。 2,用手机卡的设置方法: (1)数据链:选择内部GPRS. 具体设置如下: IP: 202.96.185.34 小组号: 区号+任意三位数(如:0854156且与基准站设置一样) 分组号: 和上面的三位数一样( 如156且与基准站设置一样) 其他的不要动. (注意:这个设置要和基准站的设置一模一样)(2)其他:其他:差分模式选择RTK,差分电文格式选择SCMRx,高度角选13度,发送GGA不管。

全站仪测量误差分析

全站仪测量误差分析 随着新仪器新设备的不断出现,测量技术的不断提高,同时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也是愈来愈高,这就对精度的要求加强了许多,随着全站仪在施工放样中的广泛应用,为了使全站仪在实际生产中更好地运用,现结合工程测量理论,对全站仪在测量放样中的误差及其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在我们建筑施工测量中,全站仪主要是用于测量坐标点位的控制和高程的控制,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全站仪放样的误差作简要概述。 1、全站仪在施工放样中坐标点的误差分析 全站仪极坐标法放样点点位中误差MP由测距边边长S(m)、测距中误差ms(m)、水平角中误差mβ(″)和常数ρ=206265″共同构成,其精度估算公式为: 而水平角中误差mβ(″)包含了仪器整平对中误差、目标偏心误差、照准误差、仪器本身的测 角精度以及外界的影响等。 式(3)表明,对固定的仪器设备,采用相同的方法放样时,误差相等的点分布在一个圆周上,圆心为测站O。因此对每一个放样控制点O,可以根据点位放样精度m计算圆半径S,在半径范围内的放样点都可由此控制点放样。由式(1)可看出,放样点位误差中,测距误差较小,主要是测角误差。因此,操作中应时时注意提高测角精度。 2、全站仪在控制三角高程上的误差分析 一般情况下,在测量高程时方法为:设A,B为地面上高度不同的两点。已知A点高程HA,只要知道A点对B点的高差HAB即可由HB=HA±HAB得到B点的高程HB。 当A、B两点距离较短时,用上述方法较为合适。 在较长距离测量时要考虑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对高差的影响。 设仪器高为i,棱镜高度为l,测得两点间的斜距为S,竖直角α,则AB两点的高差为: 一般情况下,当两点距离大于400m时须考虑地球曲率及大气折光的影响,在高差计算时需加两差改正。 式中R为地球曲率半径,取6371km, k为大气折光差系数,k=1-2RC (C为球气差,C=0.43D2/R,D:两点间水平距离)。 从上式中可以看出,当距离较远时,影响高差精度的主要因素就是地球曲率及大气折光,如果高程传递次数较多,累计误差就会加大,在测量时,最好是一次传递高程,若有需要,往返测高程,取其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1)、地球曲率改正 以水平面代替椭球面时,地球曲率对高差有较大的影响,测量中,采取视距离相等,消除其影响。三角高程测量是用计算影响值加以改正。地球曲率引起的高差误差,按下式计算 P=D2 /2R (2)、大气折光改正 一般情况下,视线通过密度不同的大气层时,将发生连续折射,形成向下弯曲的曲线。视线读数与理论位值读数产生一个差值,这就是大气光引起的高差误差。按下式计算 r =D2 /14R

全站仪测距的温度和气压改正

全站仪测距的几点说明 一、全站仪测距的温度和气压改正 通常是开机后将观测时的温度和气压输入全站仪,仪器自动对距离进行温度和气压改正。 测定气温通常使用通风干湿温度计,测定气压通常使用空盒气压表。气压表所用单位有mb(102Pa)和mmHg()两种,而1mb=。气温读数至1度,气压读数至1mmHg。 小知识:《温度和气压对测距的影响》 在一般的气象条件下,在1Km的距离上,温度变化1度所产生的测距误差为,气压变化1mmHg所产生的测距误差为,湿度变化1mmHg所产生的测距误差为。湿度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当在高温、高湿的夏季作业时,就应考虑湿度改正。 注意: 1、只要温度精度达到1度,气压精度达到27mmHg,则可保证1Km的距离上,由此引起的距离误差约在1mm左右。 2、当气温t=35度,相对湿度为94%,则在1Km距离上湿度影响的改正值约为2mm。由此可见,在高温、高湿的气象条件下作业,对于高精度要求的测量成果,这一因素不能不予以考虑。 3、由于地铁轨道工程测量以“两站一区间”分段进行,从导线复测到控制基标测量,再到加密基标测量所涉及的距离

测量都属短距离测量,上述改正值较小,只要正确设置温度值和气压值即可满足规范要求。 二、全站仪测距的精度问题 测距精度,一般是指经加常数K、乘常数R改正后的观测值的精度。虽然加常数和乘常数分别属于固定误差和比例误差,但不是测距精度的表征,而是需要在观测值中加以改正的系统误差,故从某中意义上来说,与标称误差中的A和B 是有区别的。因为测距的综合精度指标,一般以下式表示:MD=±(A+B×10-6D) 每台仪器出厂前就给了A和B之值,再行检验的目的,一方面是通过检验看某台仪器是否符合出厂的精度标准(标称精度),另一方面是看仪器是否还有一定的潜在精度可挖。这与加常数K、乘常数R的检验目的是不一样的。前者是为了检验仪器质量,后者是为了改正观测成果,决不能用检定精度的指标A与B去改正观测成果 小知识:《标称精度》 测距仪都有一个标称精度,他是仪器出厂的合格精度指标,仅一般地说明仪器的性能,而决不能理解为只能达到这样的测距精度,尤其是不能代表现场作业时的边长实测精度。注意: 1、加常数K、乘常数R改正值从仪器的检测结果得来。加常数K与实测距离大小无关,乘常数R应与实测距离相乘得到

GPS RTK操作步骤

科力达RTK操作流程 基准站架设注意事项: 基准站要选择地势较高,视野开阔的地点架设,具体视当地测区条件选择,最好架设在测区中间,以便信号能够更好的覆盖,需注意的是基准站只要保持基本水平即可。架设好以后按I键将主机开机,按电台上的ON键将电台开机即可。开机几分钟后,基准站的第一个灯sta灯(红灯)每秒闪一次,电台上的TX灯(红灯)每秒闪一次,表示基准站正常工作。 移动站操作流程 求转换参数流程 1、新建工程:输入工程名(一般为当天日期)然后确定,点 击编辑,再点击编辑,选择椭球(根据控制点的实际情况选择如BeiJing54),输入中央子午线(如99),点OK然后确定再点确定回到主界面。 2、到1号已知点平滑测量1次,取名a1,到2号已知点平 滑测量1次取名b1,点击“输入”下拉菜单“求转换参数” 点击“增加”按钮,输入1号已知点的已知坐标,点OK,将会弹出对话框,选择“从坐标管理库选点”,选择a1,点确 定,将会弹出一个对话框,刚才选择的坐标将显示在对话框上,再点击OK,这样1号已知点就和我们测量的坐标配对完毕。再次点击“增加”按钮,输入2号已知点的已知坐标,点OK,将会弹出对话框,选择“从坐标管理库选点”,选择

b1,点确定,将会弹出一个对话框,刚才选择的坐标将显示在对话框上,再点击OK,这样2号已知点就和测量的坐标配对完毕。点击“保存”,输入参数文件名(因为所求参数为4参数,建议取名为4CS),再点确定,系统提示保存完毕,然后点击“应用”。 综上所述:四参数求取其实就是一个已知坐标和测量坐标进行的一个配对的过程,如果有需要可以增加两个以上点求四参数。 单点校正 当基准站因意外断电而关机,或者遭到意外移动时,需要点校正(只要基准站关机或者移动了就需要及时进行校正),方法为:先将移动站开机,打开工程之星将手簿与移动站连接上,移动站达到固定解以后,点击输入下拉菜单“校正向导”,选择“基准站架设在未知点”下一步,将已知点坐标输入对话框,输入天线高(杆高),将移动杆在已知点上对中后点击屏幕右下方的“校正”,然后点确定即可,接着将移动站在已知点上对中,采集一个坐标与已知坐标进行对比,误差不超过两公分即可进行测量了,如果不符合则重复以上步骤重新校正、比对,直至精度满足要求。 道路设计、道路放样及成果输出 道路设计:点击输入下拉菜单“道路设计”,选择元素模式,点击新建按钮,输入一个文件名然后确定,输入起点里程及间隔,

全站仪在施工测量放样中的误差及其注意事项

全站仪在施工测量放样中的误差及其注意事项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全站仪已经相当普及而且不断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全站仪以其高度自动化和准确快捷的定位功能在目前工程测量中广泛应用。许多新技术运用到全站仪的制造和使用当中,如无反射棱镜测距、目标自动识别与瞄准、动态目标自动跟踪、无线遥控、用户编程、联机控制等。为了使全站仪在实际生产中更好地运用,现结合工程测量理论,对全站仪在施工测量放样中的误差及其注意事项进行探讨。 1仪器精度的选择 为了能够满足施工中测量精度,应该严格按照有关规范和设计技术文件规定的测角和测距精度要求匹配的原则进行仪器选用: mβ/(ρ)≈mS/S或mγ/ρ≈ms/S 式中mβ、mγ为相应等级控制网的测角中误差、方向中误差,(″);ms为测距中误差,m;S为测距边长,m;ρ为常数,ρ=206265″。 例如:使用的测距仪标称精度为±(5mm+5×10-6S),平均测距长度S为按 500m计,按照精度匹配原则有:mγ=ms/S×ρ=5P500000×206265=2″,因此,当 使用的测距仪标称精度为±(5mm+5×10-6S)时,应选用测角精度为2″级经纬仪。 2全站仪在施工放样中坐标点的精度估算 全站仪极坐标法放样点点位中误差MP由测距边边长S(m)、测距中误差 ms(m)、水平角中误差mβ(″)和常数ρ=206265″共同构成,其精度估算公式为: Mp=± (1) 而水平角中误差mβ(″)包含了仪器整平对中误差、目标偏心误差、照准误

差、仪器本身的测角精度以及外界的影响等。 由式(1)可得S2=[(M2P-m2s)×ρ2]/m2β (2) 顾及s2=(Xi-XA)2+(Yi-YA)2 因此(Xi-XA)2+(Yi-YA)2=(M2p-m2s)/(mβ/ρ)2 (3) 式(3)表明,对一定的仪器设备,采用相同的方法放样时,误差相等的点分布在一个圆周上,圆心为测站A。因此对每一个放样控制点A,可以根据点位放样精度m计算圆半径S,在半径范围内的放样点都可由此控制点放样。由式(1)可看出,放样点位误差中,测距误差较小,主要是测角误差。因此,操作中应时时注意提高测角精度。 3全站仪三角高程的精度估算 设仪器高为i,棱镜高度为l,测距仪测得两点间的斜距为 S,竖直角α,则AB两点的高差为: hAB=Ssinα+i-l (4) 式(4)是假设的水平面来起算的,实际上,高程的起算面是平均海水面。因此,在较长距离测量时要考虑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对高差的影响,在高差计算中加两差改正,即: hAB=Ssinα+i-l+h球+h气 =Ssina+i-l+s2/(2R)-k2s/(2R) (5) 式中R为地球曲率半径,取6371km,h球、h气为大气折光系数。一般来说,两差改正很小,当两点间的距离小于400m时,可以不考虑。 由式(5)可知: m2h=m2ssin2α+(s/ρ)2m2a+[s2/(2R)]2m2k+m2i+m2l (6) 由于α角一般比较大,因此,测距误差ms对测定高差的影响不是主要的,若采用对中杆,仪器和棱镜高的测量误差mi,ml大约为1mm,竖直角的观测误差mɑ

全站仪及其检校

全站仪及其检校 徕卡是瑞士产的高精度全站仪,其中以TPS1000系列中的2003(1+1ppm)是目前世界上精度最高的一款全制动全站仪,但是,一般建筑上用不上,只有在一些高精度的机械测量和高速铁路才会用到。而其1200系列就比较广泛的运用在建筑中其中的1201是一款不错的仪器,其精度为2+2ppm(好像是,我也记不太清楚)当然,这些仪器都比较贵,因为,它们带马达,其价格一般都在20万以上。如果不带马达就比较便宜。当然,徕卡不止这几种些列,我只是简单介绍一下他们最好的两种些列。 【简介】 全站仪,即全站型电子速测仪(Electronic Total Station)。是一种集光、机、电为一体的高技术测量仪器,是集水平角、垂直角、距离(斜距、平距)、高差测量功能于一体的测绘仪器系统。因其一次安置仪器就可完成该测站上全部测量工作,所以称之为全站仪。广泛用于地上大型建筑和地下隧道施工等精密工程测量或变形监测领域。 【原理】 全站仪是一种集光、机、电为一体的新型测角仪器,与光学经纬仪比较电子经纬仪将光学度盘换为光电扫描度盘,将人工光学测微读数代之以自动记录和显示读数,使测角操作简单化,且可避免读数误差的产生。电子经纬仪的自动记录、储存、计算功能,以及数据通讯功能,进一步提高了测量作业的自动化程度。 全站仪与光学经纬仪区别在于度盘读数及显示系统,电子经纬仪的水平度盘和竖直度盘及其读数装置是分别采用两个相同的光栅度盘(或编码盘)和读数传感器进行角度测量的。根据测角精度可分为0.5″,1″,2″,3″,5″,10″等几个等级, 【简史】 全站仪是人们在角度测量自动化的过程中应用而生的,各类电子经纬仪在各种测绘作业中起着巨大的作用。 全站仪的发展经历了从组合式即光电测距仪与光学经纬仪组合,或光电测距仪与电子经纬仪组合,到整体式即将光电测距仪的光波发射接收系统的光轴和经纬仪的视准轴组合为同轴的整体式全站仪等几个阶段。 最初速测仪的距离测量是通过光学方法来实现的,我们称这种速测仪为“光学速测仪”。实际上,“光学速测仪”就是指带有视距丝的经纬仪,被测点的平面位置由方向测量及光学视距来确定,而高程则是用三角测量方法来确定的。 带有“视距丝”的光学速测仪,由于其快速、简易,而在短距离(100米以内)、低精度(1/200(1/500)的测量中,如碎部点测定中,有其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电子测距技术的出现,大大地推动了速测仪的发展。用电磁波测距仪代替光学视距经纬仪,使得测程更大、测量时间更短、精度更高。人们将距离由电磁波测距仪测定的速测仪笼统地称之为“电子速测仪”(Electronic Tachymeter)。 然而,随着电子测角技术的出现。这一“电子速测仪”的概念又相应地发生了变化,根据测角方法的不同分为半站型电子速测仪和全站型电子速测仪。半站型电子速测仪是指用光学方法测角的电子速测仪,也有称之为“测距经纬仪”。这种速测仪出现较早,并且进行了不断的改进,可将光学角度读数通过键盘输入到测距仪,对斜距进行化算,最后得出平距、高差、方向角和坐标差,这些结果都可自动地传输到外部存储器中。全站型电子速测仪则是由电子测角、电子测距、电子计算和数据存储单元等组成的三维坐标测量系统,测量结果能自动显示,并能与外围设备交换信息的多功能测量仪器。由于全站型电子速测仪较完善地实

全站仪TCR406精度

所在位置:公司首页> 产品中心> 全站仪> 瑞士徕卡全站仪TPS400系列全站仪 产品名:TPS400系列全站仪 型号:TC402,TCR402Power,TCR402 Ultra 品牌:瑞士徕卡 报价: 产品特点 ?红外激光(IR)与可见激光无棱镜(RL)测距两种模 式 ?精调无限位微动螺旋,目标照准轻松快速?高分辨率大显示屏,读数清晰明亮 ?便携式摄像机电池,灵活的充电手段?直观的软按键快速击活各功能项 ?导航键,操作更迅速 ?数据交换和外接电源串口?双轴补偿器保证精确置平?标配的激光对中器 ?串行接口 ?高分辨率大显示屏 ?测量高精度、高速度?大容量存储空间 ?轻便的重量 技术指标 型号TC(R)402TC(R)405TC(R)406TC(R)407测角精度2"5"6"7" 测距精度2mm + 2ppm(IR单棱镜) / 3mm + 2ppm(RL无棱镜) 测程(平均大气条件)3000m (IR单棱镜)/ 80m (RL无棱镜,2"型达170m) 单次测量时间 1 s (IR单棱镜) / 3 s (30m内RL无棱镜) 机载程序自由设站、高程传递、放样、参考线放样、对边测量、悬高测量、测量、面积测 量 数据记录内存 / RS232输出望远镜放大倍率30 x 激光对中器精度 1.5 m仪器高± 0.8mm 电源NiMh电池/外接电源 全国统一报价TC402 ¥96,000 TCR402 ¥115,600 TC405 ¥79,000 TCR405 ¥99,000 TC406 ¥69,800 TCR406 ¥86,200 TC407 ¥68,800 TCR407 ¥86,200 备注:[1] 测程>500m时,无棱镜测距精度是4mm + 2×10-6D [2] GEB221电池在25℃时30s测量一次。如果不是新电池,使用时间可能缩短。 TPS400系列全站仪报价 型号、名称精度配置价格(元)

RTK工作操作步骤

RTK工作操作步骤 1、新建项目 在“项目”中新建号项目,设好项目名。 2、设置坐标系统 在“参数”模块中选择“坐标系统”,在“椭球”选项中,“源椭球”默认为WGS-84,“当地椭球”是根据已知点的坐标来选择,已知点是北京-54就选北京-54,如国家80(西安80)就选国家-80。在“投影”选项中,“投影方法”一般选择高斯自定义,在“中央子午线”修改中央子午线,以测区的中间子午线为准(尽可能),修改好点击“保存”,退出。(注:假如不知道中央子午线是多少,在“gps”模块中首先连接上gps,然后点击“接收机信息”——“位置信息”,查看当地中央子午线)。 3、设置基准站 在“gps”模块中,“连接gps”,选择基准站的机身号,点击连接。连接上以后,进入“基准站设置”,在位置“选项”中,点击“平滑”,采集基准站坐标,在“数据链”中选择数据链类型,如果使用的是电台,选择“外部数据链”。在“其它”选项中,‘差分模式’选择‘RTK’,‘电文格式’主要选择‘CMR’或‘RTCM(3.0)’,确保基准站和移动站的电文格式一样,否则移动站接受不到基站站发射的信息。设好后点击“确定”,断开gps。(如果使用的是手机卡,则选择“内置网络”,运行商为“CMNET”,“服务器IP”则点击旁边的“文件”,选择“中海达1”,打上钩退出,端口为“9000”,网络选择“ZHD”,分组号为任意7位数,小组号为小于255的任意3位数。) 4、设置移动站 连接gps,选择移动站的机身号,连接上移动站,在“设置移动站”中,在“数据链”选项中,如果使用的是电台,选择“内置电台”,选好“频道”,频道确保和中继电台上面显示的电台频道一致。在“其他”中,“差分电文格式”选择基准站中设置的电文格式,比如“CMR”或“RTCM(3.0)”。 5、求参数 到已知控制点采集已知点的源坐标,采集完已知点的源坐标以后,进行参数计算。点击“参数”模块,点击“参数计算”,“计算类型”一般选择“四参数+高程拟合”,点击左下角的“添加”,“源点”是采集的原始坐标,在“记录点库”中选取,目标坐标为对应点的已知坐标,直接输入。重复改步骤,知道添加完所有的控制点,然后点击“解算”。“四参数结果”中,“旋转”接近0,缩放接近于1。平面残差一般在2CM以内,高程残差一般在5CM以内,如果没问题,直接点击“应用”,然后点击“保存”跳出的对话框都是点击“OK”或者是“是”,退出后,回到“测量”模块。(注:“四参数+高程拟合”至少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点,基准站可以随便架设,一般不架设在已知点上。七参数至少需要三个或三个以上已知点,基准站要架设在已知点上。) 6、点放样 点击左上角下拉菜单,进入点放样界面(如下图)(注:需详细了解各图标含义请参照第九章:符号释义)。

全站仪在施工中的应用与重要性-测量部-梁博文

全站仪在施工中的应用与重要性 单位:中交隧道工程局一公司 项目:京沈项目部 姓名:梁博文

摘要 全站仪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而诞生的,它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测量方式,促进了测量技术的发展,它可以减少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了人为的测量错误和误差的传递、提高测量精度。基于全站仪各方面的优点,它被认为是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的最佳选择。所以全站仪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工程建设项目中,而且应用比例也越来越大,为了更好地利用全站仪的特点,使其在测绘工作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全站仪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1全站仪的特点及主要放样功能 1.1全站仪的特点 全站仪可与电子计算机配合使用,以实现工作的高效性。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作业面相对高差限制大大缩小,一板高差在150m以内,(要正确设置大气常数),其水准测量能满足四等水准精度,这一高差基本上能满足各种大型工程的要求,其粗略放样半径可达2000m 以上,无需钢尺量距,测距速度快。同时内业计算也非常简单,尤其在坐标放样时,更显其优越性,其角度和边长都会显示在屏幕上,操作方便。 传统的测量工作一般需要几种测量仪器配合来完成任务,至少需要两种测量仪器才能完成,而且需要改变测站,费时费力。而全站仪在一个测站就可以完成控制点范围内的所有测量工作。尤其在高程测量上,全站仪的一站可以完成传统水准仪10站乃至40站的工作,且避免了因转点而引起的误差累积。因此,对放样同样任务的工作,全站仪比传统测量仪器可节省2/3的时间,人力可节省1/2。 1.2全站仪的主要放样功能 2.2.1全站仪放样已知方向的长度 由于全站仪一般都具有斜距换算平距功能。因此,使用全站仪放样长度的方法很简单。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安置全站仪于A点,照准放样方向B,将温度、湿度、气 压及各种参数输入到全站仪中。 (2)在目标方向线AB上移动反光镜,当全站仪平距显示为待放样

谈全站仪的高程测量精度

谈全站仪的高程测量精度 本人在从事工程技术管理的工作中,经常听到有测量工程师抱怨说某某全站仪不好用,测高程测不准。于是我问他:测距离准不准?得到回答是,测距离没问题!于是我就奇怪了,为什么测距离准,测高程不准呢?全站仪工作时测得夹角a和距离L,如下图: s H L a H=L*sina S=L*cosa 既然S准确,相应的H也应该准确,因为他们的计算变量都是一样的。但经过本人实际操作,全站仪测高程精度确实比较差。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同样的参数,计算出来的结果一个精确,另一个却不精确呢?进过详细分析,本人发现其实并不是仪器的问题,而是误差给大家带来的麻烦:

90sinx cosx Y Y1 Y2 上图是正弦曲线和余弦曲线示意图,我们可以发现在全站仪镜头水平x=0°—竖直x=90°期间y值的变化,当我们在接近0°附近测量时f(x)=cosx相对于g(x)=sinx对x的增量来说不敏感,也就是说,当我们在仪器测量a角时,一个增量Δa引起的S的变化比H的变化小的多,而实际操作中,各位测量工程师也会发现,由于仪器的构造限制,很少有机会在测量的时候使全站仪仰俯超过45°,而真正当仰俯角超过45°,(例如在近距离测量盖梁或者墩顶高程)时,全站仪的高程测量精度并不比水平坐标的测量精度低。例如:sin10.1-sin10=0.00171855,cos10.1-cos10=-0.0003045,这表明在角度误差0.1°的情况下,瞄准接近100米的目标,高程会差17cm,而距离只差3cm,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抱怨全站仪测高程不精确的原因。 当然测量高程精度不准还与另外一些因素有关,如:1、仪器高不能准确测得,2、镜杆高度由于标杆底的磨损产生偏差,3、对站标时习惯性只左右对中,不上下对中等。这些原因都可能使全站仪的高

RTK操作步骤

RTK操作规程 一、基准站安装: 1、对中整平:找到控制点(也可以任意架站在未知点上),架好三脚架,安装基座,然后对中整平。 2、安装GPS基准站主机:从仪器箱中取出主机,开机,先检查主机是否是外挂基准站,如不是就先设置成外挂基准站。拧上天线连接头,把主机安装在基座上,拧紧螺丝。 (设置基准站模式:双击F1,会有“基准站”、“移动站”和“静态”语音提示,选择“基准站”,按电源键确定。) 3、连接电台:取出“主机至电台”的电缆,把电缆一头接口(电缆两端头通用)插在GPS主机上(红点对红点)。将电缆另一头接口插在电台上。 4、安装、连接电台发射天线:在基准站旁边架设一个对中杆(或者三脚架),将两根连接好的棍式天线固定在对中杆(或者三脚架)上,用天线电缆连接发射天线和电台,电台连接电源,然后电台开机。 5、量取仪器高:在互为120度的3个方向上分别量取1次仪器高,共3 次,读取至毫米,取平均值。(如果基准站任意架设在未知点,则不必量取仪器高) 注意:基准站架设点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a、高度角在15度以上开阔,无大型遮挡物; b、无电磁波干扰(200米内没有微波站、雷达站、手机信号站等,50米内无高压线); c、在用电台作业时,位置比较高,基准站到移动站之间最好无大型遮挡物,否则差分传播距离迅速缩短。

外挂UHF电台基准站示意图 二、基准站参数设置: 1、打开手簿软件:打开GPS手簿,选择打开手簿桌面上的【Hi-RTK道路版】软件。

2、新建项目:点击软件主界面上的【项目】,点击【新建】,输入项目名称“”,点确定。 3、设置坐标系统参数:新建项目名后,点击【项目信息】再选择【坐标系统】,在【椭球】界面里,源椭球设置为“WGS84”,当地椭球设置为“北京54坐标”。(根据已知控制点坐标系情况决定)

采用全站仪放样注意事项

采用全站仪放样注意事项 1.合理选择测站点(架设全站仪的点)、后视点(已知坐标点:如前面已经确定的起点等)。 2.如果测站点、后视点位置没有变动,放样时只需输入放样点坐标。 3.如果测站点、后视点位置任一发生变动,放样时要重新输入变动后的测站点、放样点坐标。 4.放样点确定后,请用粉笔在地面上做好临时标记:如第几组k0+010等。 5.放样后及时安排组员进行中平测量和横断面测量。 中平测量注意事项 1.中平测量是前面进行的基平测量的延续。基平测量中确定了各个交点(控制点)的高程,中平测量是利用各交点高程测量放样点的地面高程。 2.中平测量采用视线高法进行。精度低于前面的基平测量。

3.测量过程如图所示: ①.将水准仪安置在合适的位置(能看到较多的放样点、基本能满足中间法要求,视线长度差值不要太大),整平。 ②.将一把水准尺放置在起点,读取黑面读数。若起点高程为50.000m ,黑面读数为1.110,填入中平测量表格中。起点读数此时是作为后视读数。 ③.将水准尺移至已放样的k0+010,读取黑面读数,假如为0.980,填入到表格中,此读数为中视读数。利用视线高减去中视读数可以计算出k0+010的地面高程。 ④.依次将水准尺移至其他放样点,读取黑面读数,按顺序填入到“中平测量记录表格”中的中视栏。 ⑤.测量完K0+080处的高程后,将水准尺移至JD1,读取黑面读数(2.110),此时,JD1可作为本测站的前视读数。 ⑥.将水准仪搬至“中平测量测站点2”,整平。 起点 JD2 中平测量测站点1

⑦.水准尺依旧放在JD1,重新读数黑面读数(2.349),这是新测站的后视。 因为水准仪位置变动,所以仪器高也发生了变化,要根据JD1的地面高程计算新的视线高度。新的视线高度=JD1的地面高程+黑面读数=49.000+2.349=51.349m ⑧.按此依次向后测量。 ⑨.注意,本例中高程传递点(上一测站的前视和这一测站的后视)为JD1,实际测量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高程传递点位置。⑩.如采用视线高法推算的JD坐标与基平测量中不一致,相差不大时,以基平测量数据为准。相差较大时,检查前面测量及计算是否有误。

RTK简易操作步骤

RTK由两部分组成:基准站部分和移动站部分。其操作步骤是先启动基准站,后进行移动站操作。 一.基准站部分 1、基站架设位置要选择净空条件好的位置,要远离大的移动联通发射塔,尽量远离大的水域和高压线。基准站一般应选在周围视野开阔,避免在截止高度角15度以内有大型建筑物;为了让基准站差分信号能传播的更远,基准站一般应选在地势较高的位置。 2、接好电源线和发射天线电缆,要避免电瓶正负极接反导致仪器烧坏,多功能电缆线与GPS主机和电台连接是要注意红点对应并且捏住连接头带红点的金属部分垂直插拔切勿扭动。 3.打开主机和电台,主机开始自动初始化和搜索卫星,当卫星数和卫星质量达到要求后(大约1分钟),电台上的TX指示灯开始每秒钟闪1次。这表明基准站差分信号开始发射,整个基准站部分开始正常工作。 二.移动站部分 1.将移动站主机接在碳纤对中杆上,并将接收天线接在主机顶部,同时将手簿夹在对中杆的适合位置。 2.打开主机,主机开始自动初始化和搜索卫星,当达到一定的条件后,主机上的STA 指示灯开始1秒钟闪1次(必须在基准站正常发射差分信号的前提下),表明已经收到基准站差分信号。 3.双击屏幕下方蓝牙图标,搜索主机机身编号,双击机身编号,出来串口服务,双击串口服务,创建串口串号(如:com7) 4.打开工程之星,点击配置里的端口设置(选择com7)然后确定, 5.软件在和主机连通后,软件首先会让移动站主机自动去匹配基准站发射时使用的通道。如果自动搜频成功,则软件主界面左上角会有信号在闪动。如果自动搜频不成功,则需要进行电台设置(配置→电台设置→在“切换通道号”后选择与基准站电台相同的通道→点击“切换”)。 6.在确保蓝牙连通和收到差分信号后,开始新建工程(工程→新建工程),依次按要求填写或选取如下工程信息:工程名称→确定→编辑→参数系统名→椭球系名称→投影参数设置(中央子午线)最后确定,工程新建完毕。 7、求转换参数(输入→求转换参数) 在“求转换参数”界面中点击“增加”,根据提示依次增加控制点的已知坐标和原始坐标,一般至少3个控制点,当所有的控制点都输入以后察看确定无误后,单击“保存”,选择参数文件的保存路径并输入文件名,保存的文件名称以当天的日期命名。完成之后单击“确定”。然后单击“保存成功”小界面右上角的“OK”,四参数已经计算并保存完毕.完成后点击“应用”。 8. 校正向导: 输入——校正向导——选择“基准站架设在未知点”,再点击“下一步”。输入当前移动站的已知坐标、天线高和天线高的量取方式,再将移动站对中立于已知点上后点击“校正”,系统会提示是否校正,“确定”即可。 注意:如果当前状态不是“固定解”时,会弹出提示,这时应该选择“否”来终止校正,等精度状态达到“固定解”时重复上面的过程重新进行校正。

科力达RTK操作流程

科力达R T K操作流程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科力达RTK操作流程 基准站架设注意事项: 基准站要选择在地势较高,视野开阔的地点架设,具体视当地测区条件选择,最好架设在测区中间,以便信号能够更好的覆盖,需注意的是基准站只要保持基本水平即可。架设好以后按I键将主机开机,按电台上的ON键将电台开机即可。开机几分钟后,基准站的第一个灯sta灯(红灯)每秒闪一次,电台上的TX灯(红灯)每秒闪一次,表示基准站正常工作。 移动站操作流程 求转换参数流程 1,新建工程:输入工程名(一般为当天日期),选择椭球(一般选北京54),设置中央子午线(如102),然后点确定。 2,到1号已知点测量3次(确保天线高输入无误),为方便识别,建议将测量1号已知点三次的坐标点名改为A1,A2,A3(测量三次是为了尽量减小人为操作造成的误差),点击“设置”下拉菜单“求转换参数”,点击“增加”按钮,输入1号已知点的已知坐标,点OK,将会弹出对话框,选择“从坐标管理库选点”,点击“导入”按钮,将刚刚测的1号点坐标(A1,A2,A3)导入到坐标管理库(导入时选择的文件为刚刚新建工程下*.RTK的文件,比如新建工程名为101106,则导入时选择文件名为101106.RTK的文件),选择A1,A2,A3三个坐标数据中相对居中的一个,点确定,将会弹出一个对话框,刚才选择的坐标将显示在对话框上,再点击OK,这样1号已知点就和我们测量的

坐标配对完毕。点击“保存”,输入参数文件名(因为所求参数为4参数,建议取名为4CS),再点确定,系统提示保存完毕,然后点击“应用”。 3,在完成第二步的前提下,到2号已知点再测量3次(确保天线高输入无误),为方便识别,建议将测量2号已知点三次的坐标点名改为B1,B2,B3(测量三次是为了尽量减小人为操作造成的误差),点击“设置”下拉菜单“求转换参数”,点击“增加”按钮,输入2号已知点的已知坐标,点OK,将会弹出对话框,选择“从坐标管理库选点”,点击“导入”按钮,将刚刚测的2号点坐标(B1,B2,B3)导入到坐标管理库(导入时选择的文件为刚刚新建工程下*.RTK的文件,比如新建工程名为101106,则导入时选择文件名为101106.RTK的文件),选择B1,B2,B3三个坐标数据中相对居中的一个,点确定,将会弹出一个对话框,刚才选择的坐标将显示在对话框上,再点击OK,这样2号已知点就和测量的坐标配对完毕。点击“保存”,输入参数文件名(该文件名要和第二步中输入的文件名一致),系统提示是否覆盖,选择是,再点确定,系统提示保存完毕,然后点击“应用”。然后就可进行测量了。 综上所述:四参数求取其实就是一个已知坐标和测量坐标进行的一个配对的过程。 单点校正 当基准站因意外断电而关机,或者遭到意外移动时,需单点校正(只要基准站关机或者移动了就需要及时进行校正),方法为:先将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