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冲任督带四脉与胞宫
- 格式:pdf
- 大小:168.54 KB
- 文档页数:3
2023年助理医师之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通关试卷附带答案单选题(共20题)1. 八脉中哪三脉称为“一源三歧”?()A.督脉、任脉、冲脉B.冲脉、任脉、带脉C.督脉、任脉、带脉D.阴维脉、阳维脉、督脉E.阴跷脉、阳跷脉、督脉【答案】 A2. 蒽醌类化合物的质谱特征是依次脱去A.COB.CHOC.COOHD.OHE.CH2=CH2【答案】 A3. 麻黄的常用日剂量为A.3~10gB.15~20gC.20~15gD.10~15gE.20~30g【答案】 A4. 既能化湿、解暑,又能利水消肿的药物是A.佩兰B.香蔫C.青蒿D.藿香E.砂仁【答案】 B5. 在绝大多数人中A.胆囊管汇合于右肝管B.胆囊管汇合于肝总管C.胆囊管汇合于左肝管D.胆囊管汇合于乏特壶腹部E.胆囊管汇合于十二指肠球后部胆总管【答案】 B6. 胎黄湿热熏蒸证首选方剂()。
A.茵陈蒿汤B.茵陈理中汤C.血府逐瘀汤D.参附汤E.茵陈四逆汤【答案】 A7. 患者咳逆阵作,痰中带血,时时汗山,胸胁肿痛,口苦咽于,尿黄便秘,舌钉苔薄黄,弦脉数。
其诊断是A.肺痨阴虚火旺证B.咳血肝火犯肺证C.喘证肺气郁痹证D.肺痈成痈期E.咳嗽痰热郁肺证【答案】 B8. 医学道德情感中最重要的是A.同情感B.责任感C.事业感D.理智性E.愧疚感【答案】 B9. 国务院有权限制或者禁止出口的是A.国内供应不足的药品B.新发现和从国外引种的药材C.有关部门规定的生物制品D.生产新药或已有国家标准的药品E.没有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材【答案】 A10. “大实有羸状”指的是A.真虚假实B.真实假虚C.真寒假热D.真热假寒E.虚中央实【答案】 B11. 男,36岁,平素体健。
淋雨后发热,咳嗽2天,右上腹痛伴气急、恶心1天。
A.解热镇痛药B.庆大霉素C.苄星青霉素D.头孢他啶E.胃肠道解痉剂【答案】 C12. 患者张某,疑似伤寒入院,两次取血做肥达反应的结果如下:入院后第四天结果,TH 1:80,T0 1:80,TA、TB、TC 1 :40;入院后第十二天,TH、TO 1: 320,TA、TB、TC 1:40,可诊断为A.伤寒B.甲型副伤寒C.乙型副伤寒D.沙门菌早期感染E.回忆反应【答案】 A13. 糖皮质激素治疗严重感染时必须合用的药物是()。
中医调理必须懂得的四⼤经络:任脉、冲脉、督脉、带脉⼈的⾝体⾥⾯共有20条经络,这20条经络分成两组:⼀组叫⼗⼆正经,联系脏腑,6条属于脏,6条属于腑,⾥⾯⾏⾛的⽓叫后天之⽓;⼀组叫奇经⼋脉,共有8条,⾥⾯⾏⾛的是由肾精所化⽽成的先天元⽓,起于丹⽥,然后⾛到体表。
在奇经⼋脉⾥,这4条对⼥性最重要:任脉、督脉、冲脉、带脉,不可不通!⼀、任脉:为地,主⽣殖任脉⾛腹部正中,⽽腹为阴,故⽽,任脉对全⾝阴脉有总揽、总任的作⽤,有“总任诸阴”和“阴脉之海”的说法。
任脉长于胞中,与⼈体五脏所相连,循环全⾝。
任脉不通,就会导致五脏功能下降。
任脉的“任”字,有担任、妊养的含义,即任主胞胎。
如果任脉脉⽓失调,不仅影响⽣育,还可发⽣前阴诸病,如⽩带、⽉经不调、⼩便不利、遣尿、阴中痛等。
⼆、督脉:为天,主阳⽓督脉⾛背部正中,⽽背为阳,故⽽,督脉对全⾝阳脉有统率、督促的作⽤,有“总督诸阳”和“阳脉之海”的说法。
督脉长于胞中,与⼈体六腑相连,循环全⾝。
督脉不通,就会造成六腑功能下降。
督脉的“督”字,有总督、督促的含义,即督主阳⽓。
督脉循⾝之背,⼊络于脑,如果督脉脉⽓失调,就会出现“实则脊强,虚则头重”的病证,这是督脉经络之⽓受阻,清阳之⽓不能上升之故。
同时,由于督脉的别络由⼩腹上⾏,如果脉⽓失调,还会发⽣从少腹⽓上冲⼼的冲疝,以及癃闭、痔疾、遗尿、⼥⼦不育等证。
三、冲脉:为隘,主⽓⾎冲脉的“冲”字,有冲要、要道的意思。
冲脉上⾄于头,下⾄于⾜,贯串全⾝,为总领诸经⽓⾎的要冲。
故⽽,冲脉能调节⼗⼆经⽓⾎,五脏六腑都禀受其⽓⾎的濡养,有“⼗⼆经脉之海”、“五脏六腑之海”、“⾎海”的说法。
⼥⼦以⾎为本,因此对于⼥性⽽⾔,冲脉极为重要,冲脉⽓⾎充⾜,⼥⼈才能⼀⽣幸福。
冲脉和任督⼆脉同源异流,冲脉起于胞中,如脉⽓失调,则有⽉经失调、不孕、漏胎、⼩产等症,同时,冲脉循腹⾄胸中⽽散,还可引起⽓急、胸腹痛,⽓上冲⼼等症。
四、带脉:为缚,主平衡带脉的“带”字,有腰带的意思。
妇科复习要点题型:单选(30分左右)、判断(10分)、名解(10分4-5题)、填空(20分20空)、简答(4题)、病例分析(2题,10分1题)。
中医内容60%-70%,西医内容30%-40%。
P9 女性内生殖器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卵巢,后二者合称为子宫附件。
(填空)P10正常子宫大小:重约50g、长7-8cm、宽4-5cm、厚2-3cm、容积约5ml。
宫体与宫颈之间形成最狭窄的部分称子宫峡部。
P11 子宫体壁分3层,即浆膜层、肌层与子宫内膜层。
子宫韧带(4对)包括阔韧带、圆韧带、主韧带、宫骶韧带。
P12 输卵管分为4部分:间质部、峡部、壶腹部、伞部。
(填空)P13 正常卵巢大小约 4cm×3cm×1cm、重约5-6g 。
P17 骨盆类型女性型(横椭圆形)、男性型(三角形)、类人猿型(长椭圆形)、扁平型(扁椭圆形)。
P21胞宫的功能是主月经、孕育胎儿(亦泄亦藏,藏泄有时)。
P24 卵巢的功能产生卵子并排卵和分泌女性激素。
P28 月经生理现象期、量、色、质、味、伴,月经周期:28-30(±1周),经期:3-7天;正常失血量20-60ml,超过 80ml 为月经过多;经色:暗红。
初潮:14岁(11-16岁),绝经49.5岁(45-55岁)P31几种特殊的月经现象包括二月一至的并月、三月一至的居经(季经)、一年一潮的避年、终年不潮而能受孕的暗经、受孕之初按月行经而无损于胎儿的激经(盛胎)。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P34胎儿附属物包括胎盘、胎膜、脐带、羊水。
P35胎盘的功能:气体交换、营养物质供应、排除胎儿代谢产物、防御功能、合成功能。
P38推算预产期:末次月经算起,月份减3或加9,日数加7(农历日数加14),所得日期即为预产期,如末次月经第一日是公历2010年11月21日,则预产期为2011年8月28日。
奇经八脉用药法:冲、任、督、带冲脉《黄帝内经》上说:“冲脉为病,逆气而里急”。
逆气是气机上冲,这里讲两个代表性的处方。
第一个方是苓桂术甘汤,治心下悸,气机从少阴心上冲。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第二个方是真武汤,治疗气机从少阴肾上冲。
“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动,振振欲瓣(一作僻)地者,真武汤主之”。
任脉《奇经八脉考》:任为阴脉之海,其脉起于中极之下,少腹之内,任脉的穴定在膻中穴,对应的处方是桂枝甘草汤。
桂枝的一个特点就是通任脉。
督脉督乃阳脉之海,也起于胞中。
《灵枢经》上讲:“颈中央之脉,督脉也,名曰风府”所以麻黄定位在督脉的风府穴。
带脉带脉起于季胁足厥阴之章门穴,同足少阳循带脉穴”,然后“围身一周,如束带然”。
《难经》上说:“带脉之为病,腹满,腰溶溶如坐水中”,因为带脉围腰一圈,所以腹满,大腹便便的人是带脉病。
《伤寒论》上讲:“大病瘥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主之。
”腰以下有水气,如果用牡蛎泽泻散不见效,灸章门穴,也可以用苍牛防己汤。
“腰溶溶如坐水中”“腹重如带五千钱”,可用肾着汤,即干姜苓术汤,带脉的引经药是白术。
八脉用药法_督脉,在人背后的正中线,定在三个大穴:腰阳关穴,用附子,比如金匮肾气丸的独证是腰痛;至阳穴,用人参,“背恶寒者,加人参”,如白虎加人参汤、附子汤、四逆加人参汤等皆因背(至阳穴)恶寒;风府穴,用麻黄。
督脉对应右手的寸、关、尺,对应肺、脾、肾。
气升水布,元气上升,蒸腾气化,水液才能代谢。
所以用麻黄发表可利尿。
任脉的第一个穴位定在腹中穴,用桂枝。
桂枝通任脉,故乳腺病或心悸用桂枝,冲脉也对应在左手的寸、关、尺,即心、肝、肾,水生木、木生火。
心火下降,肾水上升,心肾交泰的过程就在于冲脉。
中间有木,水生木、木生火,有一个转换,所以冲脉上连少阴心,下连少阴肾,中间连着厥阴肝和阳明胃。
第二节女性的特殊生理月经胞宫周期性地出血,月月如期,经常不变,称为“月经”。
因它犹如月亮的盈亏,海水之涨落,有规律和有信征地一月来潮一次,故又称它为“月事”、“月水”、“月信”等。
明·李时珍说:“女子,阴类也,以血为主,其血上应太阴,下应海潮。
月有盈亏,潮有朝夕,月事一月一行,与之相符,故谓之月水、月信、月经。
”(一)月经的生理现象健康女子到了14岁左右,月经开始来潮。
月经第一次来潮,称为初潮。
月经初潮年龄可受地区、气候、体质、营养及文化的影响提早或推迟,在我国女子初潮年龄早至11周岁,迟至18周岁,都属正常范围。
健康女子一般到49岁左右月经闭止,称为“绝经”或“断经”。
在我国女子46-52岁期间绝经,都属正常范围。
月经从初潮到绝经,中间除妊娠期、哺乳期外,月经都是有规律地按时来潮。
正常月经是女子发育成熟的标志之一。
正常月经周期一般为28天左右,但在2l-35天也属正常范围。
经期,指每次行经持续时间,正常者为3-7天,多数为4—5天。
经量,指经期排出的血量,一般行经总量约为50-8ml;经期每日经量,第一天最少,第二天最多,第三天较多,第四天减少。
经色,指月经的颜色,正常者多为暗红色;由于受经量的影响,所以月经开始时的颜色较淡,继而逐渐加深,最后又转呈淡红。
经质,指经血的质地,正常经血应是不稀不稠,不凝结,无血块,也无特殊气味。
经期一般无不适感觉,仅有部分妇女经前和经期有轻微的腰酸,小腹发胀,情绪变化等,也属正常现象。
由于年龄、体质、气候变迁、生活环境等影响,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等有时也会有所改变。
当根据月经不调之久暂、轻重、有症、无症而细细辨之,不可概作常论,贻误调治良机。
此外,有月经惯常二月一至的,称为“并月”;三月一至的,称为“居经”或“季经”;一年一行的,称为“避年”;终生不行经而能受孕的,称为“暗经”。
还有受孕之初,按月行经而无损于胎儿的,称为“激经”、“盛胎”、“垢胎”。
根据避年、居经、并月的最早记载,即晋·王叔和著《经脉》所述,避年、居经、并月应属病态,后世《诸病源候论》、《本草纲目》等也认为是病态或异常,只有《医宗金鉴》将并月、居经、避年列为月经之常,似不切实际。
中药冲、任、督、带四脉用药一.冲脉用药1.补充脉之气吴茱萸,巴戟天,鹿角胶,龟板,紫河车,柏子仁,石英,杜仲,鳖甲2.调冲脉之气木香,香附,川芎,益母草,当归,丹参,冬葵子,甘草,白芍,牛膝,鸡血藤3.通冲脉之气王不留行4.补冲脉之血当归,鳖甲,丹参,川芎,枸杞子,阿胶5.活冲脉之血芦荟,泽兰,卷柏,桃仁,红花,五灵脂,川芎6.降冲脉之逆木香,槟榔,黄柏,石英,龙骨7.清冲脉之热黄芩,黄柏,女贞子,丹皮,白薇8.温冲脉之寒鹿茸,艾叶,鹿角胶,桂心,小茴香,巴戟天,吴茱萸9.固冲脉之气山药,莲肉,芡实,巴戟天,车前子,菟丝子,续断,熟地,桑螵蛸二.任脉用药1.补任脉之气鹿茸,紫河车,芡实,覆盆子2.补任脉之血龟板,丹参3.通任脉之气王不留行,龟板4.温任脉之寒鹿茸,艾叶,桂心,小茴香,鹿角霜5.固任脉之气白果,芡实,莲肉,山药三.督脉用药1.通督脉之气鹿角霜,羊脊骨(),白果苍,耳子2.温督脉之血鹿角胶3.温补督脉精血鹿茸,枸杞子四.带脉用药1.腹痛白芍2.腹满腰溶溶如坐水中艾叶3.带下绵绵川断,龙骨。
临床中可以通经络的中药是非常多的,常见的比如鸡血藤,川芎,牛膝,乳香,丹参,穿山甲,虎杖。
以及可以用于活血通络、关节痹证的桃仁,红花,当归,五灵脂,泽兰等,这些中药都是具有通经络,改善关节以及局部气血循行障碍等作用的。
将这些中药经过一定配伍组方后,可以形成相应的中成药物,比如脉血康、三七活血片,云南白药胶囊,血府逐瘀胶囊等。
此外,患者还可以配合相应的理疗,针灸,推拿等,配合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疏通经络,而患者自身也要注意,避免过度劳损,避免受风着凉等,避免造成经络不通症状的加重。
以上方案仅供参考,具体药品使用请结合自身情况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
1、督脉与胞宫的经络联系唐·王冰在(黄帝内经)注解里说:“督脉,亦奇经也。
然任脉、冲脉、督脉者,一源三歧也……亦犹任脉、冲脉起于胞中也。
”此说被后世医家所公认,如李时珍《奇经八脉考》说:“督乃阳脉之海,其脉起于肾下胞中”,因此督脉也起于胞中。
督脉循行,下出会阴,沿脊柱上行,至项风府穴处络脑,并由项沿头正中线向上、向前、向下至上唇系带龈交穴处。
督脉的功能也是以脏腑为基础的。
《灵枢·经脉》说督脉与肝脉“会于巅”,得肝气以为用,肝藏血而寄相火,体阴而用阳;《素问·骨空论》记载督脉。
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与肾相通,而得肾中命火温养;又其脉。
上贯心人喉”,与心相通,而得君火之助。
且督脉。
起于目内眦“,与足太阳相通,行身之背而主一身之阳·,又得相火、命火、君火之助,故称”阳脉之海“。
2.督脉与胞宫的功能联系任督二脉互相贯通,即二脉同出于“会阴”,任行身前而主阴,督行身后而主阳,二脉于龈交穴交会,循环往复,维持着人体阴阳脉气的平衡,从而使胞宫的功能正常。
同时{素问·骨空论》称督脉生病。
其女子不孕“,可见督脉与任脉共同主司女子的孕育功能。
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冲任督带四脉与胞宫胞宫是体现妇女生理特点的重要器官,它与脏腑有密切的经络联系和功能联系。
冲、任、督、带四脉属“奇经”,胞宫为“奇恒之府”,冲、任、督三脉下起胞宫,上与带脉交会,冲、任、督、带又上连十二经脉,因此胞宫的生理功能主要与冲、任、督、带四脉的功能有关,从而使冲、任、督、带四脉在妇女生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奇经”不同于十二正经,别道奇行,无表里配属,不与五脏六腑直接联通。
从中医学经典理论中可以总结出冲、任、督、带四脉有四个共同特点。
第一,从形态上看,冲、任、督、带四脉属经络范畴,而有经络形象。
即经有路径之意,是纵横的干线;络有网络之意,是经的分支,如罗网维络,无处不至。
第二,从功能上看,冲、任、督、带四脉有湖泽、海洋一样的功能。
如《难经》说:“其奇经八脉者……比于圣人图设沟渠,沟渠满溢,流于深湖,故圣人不能拘通也。
”《奇经八脉考》更明确地说:“盖正经犹夫沟渠,奇经犹夫湖泽,正经之脉隆盛,则溢于奇经。
”即十二经脉中气血旺盛流溢于奇经,使奇经蓄存着充盈的气血。
第三,冲、任、督、带四脉是相互联通的。
《素问•痿论》记载:“冲脉者,经脉之海也……皆属于带脉,而络于督脉。
”说明冲、带、督三脉相通。
《灵枢•五音五味》记载:“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会于咽喉,别而络唇口。
”说明冲、任二脉相通。
《素问•骨空论》潋:“督脉者……其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上贯心人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
”说明督、任脉相通。
综前所述,冲、任、督、带四脉都是相通的,这对调节全身气血,渗灌溪谷,濡润肌肤,协调胞宫生理功能都有重要意义。
第四,流蓄于冲、任、督、带四脉的气血不再逆流于十二正经。
《难经》说:“人脉隆盛,人于八脉而不环周,故十二经不能拘之。
”徐灵胎说:“不环周,言不复归于十二经也。
”都明确阐述了奇经气血不再逆流于十二正经的理论观点,这犹如湖海之水不能逆流于江河、沟渠一样。
为了进一步阐述冲、任、督、带四脉在妇科理论中的地位,下面将从胞宫与各脉、脏腑的经络联系及功能联系两个方面具体说明。
(一)冲脉与胞宫
1.冲脉与胞宫的经络联系《灵枢•五音五味》说冲脉“起于胞中”,这就明确了冲脉与胞宫的经络联系。
冲脉循行,有上行、下行支,有体内、体表支,其体表循行支出于气街(气
冲穴)。
冲脉为奇经,它的功能是以脏腑为基础的。
《灵枢•逆顺肥瘦》记载:。
夫冲脉者,五脏六腑之海也……其上者,出于颃颡,渗诸阳……其下者,注少阴之大络,出于气街……其下者,并于少阴之经,渗三阴……渗诸络而温肌肉。
”说明冲任上行支与诸阳经相通,使冲脉之血得以温化;又一支与足阳明胃经相通,故冲脉得到胃气的濡养;其下行支与肾脉相并而行,使肾中真阴滋于其中;又其“渗三阴”,自然与肝脾经脉相通,故取肝脾之血以为用。
另外,冲脉与足阳明胃经关系十分密切。
胃为多气多血之腑,《灵枢•经脉》说:胃经“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人气街中”,《素问•骨空论》说:“冲脉者,起(出)于气街”,还有《难经译释》原文说:“冲脉者,起(出)于气冲,并足阳明之经,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也”,都明确指出冲脉与阳明经会于气街,并且关系密切,故有“冲脉隶于阳明”之说。
2.冲脉与胞宫的功能联系冲脉“渗诸阳”、“渗三阴”,与十二经相通,为十二经气血汇聚之所,是全身气血运行的要冲,而有“十二经之海”、“血海”之称。
因此,冲脉之精血充盛,才能使胞宫有行经、胎孕的生理功能。
(二)任脉与胞宫
1.任脉与胞宫的经络联系任脉亦“起于胞中”,确定了任脉与胞宫的经络联系。
任脉循行,下出会阴,向前沿腹正中线上行,至咽喉,上行环唇,分行至目眶下。
同样,任脉的功能也是以脏腑为基础的。
《灵枢•经脉》说:“足阳明之脉……挟口环唇,下交承浆。
”说明任脉与胃脉交会于承浆,任脉得胃气濡养。
肝足厥阴之脉,。
循股阴人毛中,过阴器,抵少腹”,与任脉交会于“曲骨。
;脾足太阴之脉,“上膝股内前廉,人腹”,与任脉交会于“中极”;肾足少阴之脉。
上膝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与任脉交会于“关元。
故任脉与肝、脾、肾三经分别交会于。
曲骨”、“中极”、“关元”,取三经之精血以为养。
2.任脉与胞宫的功能联系任脉,主一身之阴,凡精、血、津、液等阴精都由任脉总司,故称“阴脉之海”。
.王冰说:“谓任脉者,女子得之以妊养也”,故任脉又为人体妊养之本而主胞胎。
任脉之气通,才能使胞宫有行经、胎孕等生理功能。
(三)督脉与胞宫
1、督脉与胞宫的经络联系唐•王冰在(黄帝内经)注解里说:“督脉,亦奇经也。
然任脉、冲脉、督脉者,一源三歧也……亦犹任脉、冲脉起于胞中也。
”此说被后世医家所公认,如李时珍《奇经八脉考》说:“督乃阳脉之海,其脉起于肾下胞中”,因此督脉也起于胞中。
督脉循行,下出会阴,沿脊柱上行,至项风府穴处络脑,并由项沿头正中线向上、向前、向下至上唇系带龈交穴处。
督脉的功能也是以脏腑为基础的。
《灵枢•经脉》说督脉与肝脉“会于巅”,得肝气以为用,肝藏血而寄相火,体阴而用阳;《素问•骨空论》记载督脉。
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与肾相通,而得肾中命火温养;又其脉。
上贯心人喉”,与心相通,而得君火之助。
且督脉。
起于目内眦”,与足太阳相通,行身之背而主一身之阳•,又得相火、命火、君火之助,故称“阳脉之海”。
2.督脉与胞宫的功能联系任督二脉互相贯通,即二脉同出于“会阴”,任行身前而主阴,督行身后而主阳,二脉于龈交穴交会,循环往复,维持着人体阴阳脉气的平衡,从而使胞宫的功能正常。
同时{素问•骨空论》称督脉生病。
其女子不孕”,可见督脉与任脉共同主司女子的孕育功能。
(四)带脉与胞宫
1.带脉与胞宫的经络联系《难经》说:“带脉者,起于季胁,回身一周”,说明带脉横行于腰部,总束诸经。
《素问•痿论》说:“冲脉者……皆属于带脉,而络于督脉”。
王冰说:“任脉自胞上过带脉贯脐而上”。
可见横行之带脉与纵行之冲、任、督三脉交会,并通过冲、任、督三脉间接地下系胞宫。
带脉的功能也是以脏腑为基础的。
《针灸甲乙经》说:“维道……足少阳、带脉之会”;《素问•痿论》说:“足阳明为之长,皆属于带脉”;前述足太阳与督脉相通、督带相通,则足;太阳借督脉通于带脉;《灵枢•经别》说:“足少阴之正……当十四椎(肾俞),出属带脉”;又因带脉与任、督相通,也足能与肝、脾相通。
由此带脉与足三阴、足三阳诸经相通已属可知,故带脉取肝、脾、肾等诸行之气血以为用。
2.带脉与胞宫的功能联系带脉取足三阴、足三阳等诸经之气血以为用,从而约束冲、任、督三脉,维持胞宫生理活动。
上列叙述,说明冲、任、督三脉下起胞宫,上与带脉交会,冲、任、督、带又上连十二经脉,而与脏腑相通,从而把胞宫与整体经脉联系在一起。
正因为冲、任、督、带四脉与十二经相通,并存蓄十二经之气血,所以四脉支配胞宫的功能是以脏腑为基础的。
相关阅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执业医师考试成绩查询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