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磷酰胺冲击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的效果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13.99 KB
- 文档页数:1
复方环磷酰胺的功能主治一、复方环磷酰胺简介复方环磷酰胺是一种药物,是由环磷酰胺和其他多个成分混合而成的复方制剂。
它主要用于治疗某些类型的癌症,具有抗癌作用。
复方环磷酰胺的功能主治包括但不限于:二、复方环磷酰胺的功能主治1.化疗作用:–复方环磷酰胺作为一种抗癌药物,主要通过干扰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来起到化疗作用。
–它可以抑制DNA的合成和修复,阻断癌细胞的DNA复制和细胞分裂,从而减缓肿瘤的生长速度。
2.免疫调节作用:–复方环磷酰胺可调节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对肿瘤的抵抗力。
–它可以减弱肿瘤对机体免疫系统的抑制,提高机体免疫细胞的活性,增强免疫杀伤作用,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3.抗炎作用:–复方环磷酰胺可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组织炎症病变。
–它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降低炎症反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从而减轻炎症症状。
4.抗血管生成作用:–复方环磷酰胺可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和生长。
–它可以阻断肿瘤对新生血管的依赖,减少肿瘤血供,限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三、复方环磷酰胺的适应症复方环磷酰胺适用于以下一些癌症的治疗:1.恶性淋巴瘤2.散发性淋巴瘤3.乳腺癌4.卵巢癌5.肺癌6.前列腺癌7.膀胱癌8.结肠癌9.口腔癌10.鼻咽癌四、复方环磷酰胺的用法用量对于不同类型的癌症,复方环磷酰胺的用法用量会有所差异。
具体的使用方法和剂量应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
通常情况下,复方环磷酰胺可以口服或静脉注射。
剂量的选择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如肿瘤类型、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耐药性等。
五、复方环磷酰胺的不良反应使用复方环磷酰胺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常见的包括:1.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不适;2.喉咙疼痛、口腔溃疡等粘膜损伤;3.皮肤反应,如皮疹、红肿等;4.汗液异常增加,可能引起发热和寒战;5.骨髓抑制,可能导致贫血、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
如果出现以上不良反应或其他不适,应及时告知医生并寻求进一步的治疗建议。
六、注意事项在使用复方环磷酰胺之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请告知医生关于自己的过敏反应史和其他药物使用情况;2.在使用复方环磷酰胺期间,尽量避免其他药物的使用,以免发生不良药物相互作用;3.在使用复方环磷酰胺期间,避免饮酒和吸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4.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药物,不得随意更改剂量和使用方法;5.定期复查肿瘤指标和身体状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DOI:10.19368/ki.2096-1782.2023.14.066分析环磷酰胺冲击疗法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朱国琴,张林,赵丽萍无锡市儿童医院肾脏风湿免疫科,江苏无锡214000[摘要]目的评估小儿肾病综合征行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1月无锡市儿童医院收治的82例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数分为两组,每组41例。
一般组方案为甲泼尼龙治疗,治疗组方案为环磷酰胺冲击治疗。
比较两组肾功能、肝功能指标、缓解率、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治疗后,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水平均低于一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治疗组白蛋白、总蛋白水平均高于一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缓解率为97.56%,高于一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86,P<0.05)。
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明显低于一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22,P<0.05)。
结论环磷酰胺冲击疗法不良反应少,对肾功能有改善作用,还能减轻肝脏损伤,提高小儿肾病综合征缓解率。
[关键词]环磷酰胺;远期疗效;肾病综合征;不良反应;冲击疗法[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782(2023)07(b)-0066-04Analysis of the Efficacy of Cyclophosphamide Pulse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Nephrotic Syndrome in Children and Its Impact on Renal Function ZHU Guoqin, ZHANG Lin, ZHAO LipingDepartment of Renal Rheumatology and Immunology, Wuxi Children's Hospital, Wuxi, Jiangsu Province, 214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cyclophosphamide pulse therapy in children with nephrotic syndrome.Methods A total of 82 children with nephrotic syndrome treated in Wuxi Children'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November 2022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using odd and even numbers, with 41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general group was methylprednisolone therapy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cyclo‐phosphamide shock therapy. Renal function, liver function indexes, remission rate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24 h urinary protein quantity and serum creatinine level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genera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reatment, albumin and total protein level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genera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remission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97.56%,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genera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4.986, P< 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4.88%,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genera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8.022, P<0.05). Conclusion Cyclophospha‐mide impact therapy has less adverse reactions, can improve renal function, reduce liver damage, and increase the re‐mission rate of nephrotic syndrome in children.[Key words] Cyclophosphamide; Long-term efficacy; Nephrotic syndrome; Adverse reactions; Pulse therapy肾病综合征在各类肾病病变中约有20%的占比,此病会刺激肾小球基底膜,增强其通透性,常引[作者简介] 朱国琴(1980-),女,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肾脏风湿免疫。
环磷酰胺冲击治疗23例激素抵抗性膜性肾病的疗效观察李水静;金周慧
【期刊名称】《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年(卷),期】2004(005)012
【摘要】目的探讨环磷酰胺治疗23例激素抵抗性膜性肾病患者的效果.方法环磷酰胺冲击治疗激素抵抗性膜性肾病23例,观察治疗前后血生化,24h尿蛋白定量的变化及病理分期与疗效的关系.结果治疗后,患者的24h尿蛋白定量显著下降(P<0.01),血清白蛋白上升(P<0.05),胆固醇、甘油三酯下降(P<0.05),总有效率为91.3%,完全缓解率30.43%,基本缓解率39.13%,好转率21.74%.结论环磷酰胺冲击治疗激素抵抗性膜性肾病的疗效与病理分期及小管间质病变严重程度明显相关.病理分期Ⅰ-Ⅱ期伴或不伴轻度小管间质病变者,疗效最佳.环磷酰胺冲击治疗激素抵抗性膜性肾病是一种疗效比较好,缓解率较高,副作用较少的治疗方法.
【总页数】3页(P18-20)
【作者】李水静;金周慧
【作者单位】上海市利群医院,肾内科,上海,200333;上海市利群医院,肾内科,上海,2003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92
【相关文献】
1.环磷酰胺冲击联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预后分析 [J], 邱明生;王俊红;王娜;高明;赵艳玲
2.激素加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观察 [J], 简桂花;崔永平;张晓光;汪年松;唐令铨
3.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应用环磷酰胺冲击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r的临床效果 [J], 罗成建;冯玉婵
4.探讨激素加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J], 郭丽
5.不同剂量激素联合环磷酰胺冲击疗法治疗膜性肾病的临床效果 [J], 曹珊;刘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环磷酰胺在风湿性疾病中的结构作用机制、临床适应证、药物不良反应、降低毒副作用的措施及注意事项环磷酰胺作为一种广谱抗肿瘤药出现在临床,是最有效的免疫抑制剂之一。
通过抑制特定的细胞内信号通路,与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尤为有效。
其用于治疗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肌炎/皮肌炎、系统性硬化症、白塞病等。
结构及作用机制环磷酰胺属于烷化剂类,这类药物会将烷基代入DNA,从而导致细胞死亡。
对于绝大多数需要烷化剂治疗的风湿免疫性疾病而言,环磷酰胺是首选。
环磷酰胺主要通过磷酰胺氮芥及其少量其他活性代谢产物发挥DNA烷化作用,导致DNA和DNA蛋白产生交联、DNA断裂,从而减少DNA合成以及细胞凋亡。
烷化剂的细胞毒性与DNA发生交联的数目有关,但是细胞毒性和免疫抑制作用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
环磷酰胺的作用并非仅限于增生的细胞或特殊类型的细胞,然而不同细胞对它的敏感性各不相同。
环磷酰胺的免疫抑制作用包括减少T淋巴细胞和B 淋巴细胞数量,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减少抗体产生,及抑制新抗原诱发的迟发型超敏反应并保留已建立迟发型超敏反应。
CrH n C12N2O2P∙HQ279.10环磷酰胺化学结构式临床适应证及用量对于绝大多数有器官受累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坏死性血管炎、进展期系统性硬化症、白塞病合并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以及一些合并间质性肺疾病和炎性眼病的相关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来说,环磷酰胺仍是最常作为其治疗的诱导缓解剂。
对于有严重器官受累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如狼疮性肾炎患者,最常用的治疗策略是静脉注射环磷酰胺诱导缓解,然后用硫噗喋吟或者吗替麦考酚酯维持治疗以最大限度减少环磷酰胺的细胞毒性。
环磷酰胺联用静脉滴注甲泼尼龙/口服激素,被认为是诱导肾脏缓解和预防肾脏复发的黄金标准。
长期使用大剂量环磷酰胺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不良反应,尤其是不可逆的生殖毒性和严重的感染。
为减少环磷酰胺的总暴露量和毒性反应,出现了低剂量间歇静脉滴注环磷酰胺的方法。
环磷酰胺冲击治疗方案引言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 简称CTX)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的免疫抑制剂和化疗药物。
它主要用于治疗恶性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环磷酰胺通过激活免疫系统和抑制有害细胞的增殖,对于改善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环磷酰胺冲击治疗方案的使用方法、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等相关内容。
一、环磷酰胺冲击治疗方案的适应症1. 恶性肿瘤: 环磷酰胺在治疗多种恶性肿瘤中均显示出良好的疗效。
它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来达到治疗目的。
环磷酰胺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化疗药物联合应用,提高疗效。
2. 自身免疫性疾病: 环磷酰胺可用于治疗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它通过降低患者免疫系统的活性和抑制自身免疫反应来减轻疾病症状。
二、环磷酰胺冲击治疗方案的使用方法环磷酰胺冲击治疗方案通常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剂量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重进行调整。
冲击治疗通常分为两个阶段:诱导治疗和维持治疗。
1. 诱导治疗: 在诱导治疗阶段,患者接受较高剂量的环磷酰胺治疗,以达到快速控制疾病的目的。
剂量通常为1.5-2.5g/m²,每2-4周一次,连续4-6个疗程。
2. 维持治疗: 在病情得到控制后,患者进入维持治疗阶段。
此时剂量可降低到0.5-1g/m²,每4-8周一次,连续数月至数年。
维持治疗可有效延长无病生存期并降低疾病复发率。
三、环磷酰胺冲击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环磷酰胺冲击治疗方案在多种恶性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显示出显著的疗效。
1. 恶性肿瘤: 研究表明,环磷酰胺冲击治疗方案可有效控制多种恶性肿瘤,如乳腺癌、卵巢癌和淋巴瘤等。
它可以减小肿瘤体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治疗成功率。
2. 自身免疫性疾病: 环磷酰胺冲击治疗方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研究发现,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环磷酰胺可有效控制疾病进展,减轻关节炎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功能。
环磷酰胺的作用与功效环磷酰胺是一种化疗药物,用于治疗多种恶性肿瘤,包括淋巴瘤、白血病、卵巢癌等。
它属于一种酸碱药物,能够通过干扰肿瘤细胞的DNA合成和复制来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本文将从环磷酰胺的作用机制、治疗适应症、副作用以及相关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环磷酰胺的作用机制环磷酰胺是一种氮芥类化合物,属于强效细胞毒药物。
它能够通过与DNA分子中的嘌呤碱基结合而干扰DNA的合成和复制,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此外,环磷酰胺还能损伤肿瘤细胞的RNA和蛋白质合成,干扰肿瘤细胞的代谢和功能,加速细胞凋亡和坏死。
环磷酰胺在体内被酶系统活化为活性代谢物环磷酰胺酮亲电子,该代谢物能够与DNA中的嘌呤核苷酸结合,导致DNA链断裂和损伤。
此外,环磷酰胺还能与蛋白质结合形成DNA交联物,进一步阻碍DNA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这些损伤和改变最终导致肿瘤细胞的死亡或失去增殖能力。
二、环磷酰胺的治疗适应症环磷酰胺被广泛用于治疗多种恶性肿瘤,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 淋巴瘤:包括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
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种恶性肿瘤,它起源于淋巴细胞,通常以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
环磷酰胺常与其他化疗药物如阿昔替尼等联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组由淋巴细胞系发展而来的肿瘤,其类型和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环磷酰胺可作为其中的一线化疗药物,能够有效减少淋巴瘤的肿瘤负荷,改善患者的生存率。
2. 白血病: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由异常淋巴细胞克隆引起的恶性疾病,其恶性细胞主要位于骨髓和外周血液。
环磷酰胺常与其他化疗药物如长春新碱等联合使用,以增强疗效。
急性髓系白血病是一种恶性克隆肿瘤,其恶性细胞主要位于骨髓和外周血液。
环磷酰胺在大剂量联合其他化疗药物如长春新碱及鞘内注射化疗等方案中常被用于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
3. 卵巢癌:卵巢癌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常规治疗包括手术切除和化疗。
环磷酰胺的西药效用【摘要】目的讨论环磷酰胺的西药效用。
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
结论据报道,在传统治疗基础上用环磷酰胺、左旋咪唑与泛癸利酮调整机体免疫功能治疗流行性乙型脑膜炎患者45例,治愈者40例,治愈率为89%,明显优于仅用传统综合治疗措施的对照组。
应用环磷酰胺治疗重症肝炎患者,效果显著。
运用环磷酰胺软膏治疗肛门巨型尖锐湿疣患者,一般用药2周见效,1个半月痊愈。
【别名】癌得量、环磷氮芥。
【药理】环磷酰胺抗瘤谱广,是第一个所谓“潜伏化”广谱抗肿瘤药,它主要通过肝的酶P450水解成醛磷酰胺再运转到组织中形成磷酰胺氮芥而发挥作用。
本品对淋巴瘤、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均有效,对乳腺癌、睾丸肿瘤、卵巢癌、肺癌、鼻咽癌、神经母细胞瘤、横纹肌瘤及骨肉瘤也均有一定疗效。
【制剂】注射用环磷酰胺,100mg,200mg。
片剂:每片50mg。
【注意】1.本品的代谢物对尿路有刺激,故应用时应鼓励患者多饮水。
2.本品可杀伤精子,但为可逆性。
3.应用本品可引起脱发、口腔炎、消化道反应以及膀胱炎等。
还可引起胎儿畸形、闭经、精子减少等。
【临床新用途】1.治疗流行性乙型脑膜炎据报道,在传统治疗基础上用环磷酰胺、左旋咪唑与泛癸利酮调整机体免疫功能治疗流行性乙型脑膜炎患者45例,治愈者40例,治愈率为89%,明显优于仅用传统综合治疗措施的对照组。
两组间差异显著。
用法:环磷酰胺3~5mg/kg体重,加入生理盐水20ml,静脉注射,1/d,连用3d;左旋咪唑2.5mg/(kg·d),分为2次口服或鼻饲,连用3d;泛癸利酮3~5mg,肌内注射,1/d,连用5~7d。
2.治疗重症肝炎应用环磷酰胺治疗重症肝炎患者,效果显著。
用法:环磷酰胺200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或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0ml中,缓慢静注,1/d,连续用药至症状消失止。
结果:用上药治疗重症肝炎患者94例,总有效率为86%。
环磷酰胺作用机制、疾病治疗及和用法用量
环磷酰胺经机体吸收后在肝中代谢产生具有活性代谢产物而发挥作用,通过损伤DNA而杀伤免疫细胞,具备免疫抑制、免疫调节、抗炎作用。
风湿免疫性疾病治疗
应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应用糖皮质激素效果不佳或狼疮危象、急进性肾炎、迅速发展肾功能不全、大量心包积液、弥漫性出血性肺泡炎和急性重症肺间质病变、重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严重心肌损害和SLE脑病,尤其是癫痫大发作、蛛网膜下腔出血及昏迷。
ANCA相关性血管炎包括肉芽肿性多血管炎、显微镜下多血管炎、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
结节性多动脉炎、大动脉炎、白塞病等累及神经系统、大血管、消化系统、眼、肺脏、肾脏、附睾等器官。
类风湿关节炎致间质性肺炎,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因肺部病变导致胸膜炎、胸腔积液、肺动脉高压、肺间质纤维化及晚期限制性肺病;
干燥综合征合并有神经系统、肾脏损害、间质性肺炎、甲状腺、淋巴结、肝脏损害、血细胞低下、肌炎及病情进展迅速者。
用法与用量
治疗风湿免疫疾病可分为大剂量冲剂治疗、持续中等剂量给药、小剂量冲击治疗。
冲击疗法比口服疗效好,口服剂量为每日2mg/kg,分2次口服,待病情稳定、缓解后持续用药一年以上,逐渐减量至终止治疗,停药复发,再次治疗仍有效。
环磷酰胺治疗自身免疫性风湿性疾病的不良反应与对策——
风湿性疾病治疗学(4) (待续)
杨岫岩;黎德育
【期刊名称】《新医学》
【年(卷),期】2001(032)004
【摘要】@@ 1 引言rn环磷酰胺是风湿科最常用的免疫抑制药之一.对治疗重症的风湿性疾病(风湿病),如狼疮危象、韦格纳(Wegener)肉芽肿等,具有挽救生命的作用;而对顽固性病症,它可以在较大程度上逆转或阻止慢性病变的发展,防止脏器的慢性功能衰竭.然面,在自身免疫性风湿病,尤其是SLE的治疗中,环磷酰胺又是最具有争议性的药物之一.它是唯一已被临床证实具有逆转狼疮肾炎病理损害的药物,又是一个较强的细胞毒免疫抑制药,具有严重的,甚至致命性的近期和诱期毒副作用.因此,认识环磷酰胺的毒副作用及掌握相应的对策,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总页数】2页(P242-243)
【作者】杨岫岩;黎德育
【作者单位】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内科;广东深圳市南山医院【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93
【相关文献】
1.抗疟药在风湿免疫病的应用--风湿性疾病治疗学(1)(待续) [J], 梁柳琴;杨岫岩
2.如何合理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风湿性疾病治疗学(2)(待续) [J], 杨岫岩;韩英
3.肾上腺皮质激素抗风湿应用要点--风湿性疾病治疗学 (3) (续前) [J], 杨岫岩;陈维广
4.甲氨蝶呤:安全、有效、价廉的抗风湿药——风湿性疾病治疗学(5)(待续) [J], 梁柳琴;杨岫岩
5.精细化护理管理在风湿免疫性疾病患儿使用环磷酰胺冲击治疗中的应用 [J], 商巧雨;张倩;张恒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探究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在我院治疗的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患者中选取60例,以治疗不同方法为依据分为两组,将泼尼松给予对照组(30例),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环磷酰胺,对比组间治疗的效果。
结果:经治疗后,组间总有效率、类风湿因子(RF)水平、肿胀、疼痛指数对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优(P<0.05)。
结论: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治疗时选择环磷酰胺+泼尼松,与单一给药相比,疗效更为确切,值得应用。
【关键词】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环磷酰胺;泼尼松;疼痛风湿免疫系统疾病属自身免疫性的疾病,其特点在于患病率高、病程长、致残率高等,临床尚未明确其致病因素,加大治疗难度,极易复发,中老年人为发病主要人群,患者生活的质量、水平降低。
患病后有效的治疗十分关键,患者若未能接受有效、及时治疗,极易影响其健康,重者可瘫痪,甚至对其生命安全产生危及。
当前临床对于该症的治疗,主要以选择对症疗法或探索性疗法,糖皮质激素为治疗主要的药物,其中泼尼松较为常用,虽获得了一定疗效,但整体效果较差,难以满足治疗需求。
有关资料显示[1],联合泼尼松、环磷酰胺治疗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的作用较为显著。
为明确其联合给药实际价值,本文将其给予我院2020年3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患者进行治疗,分析其治疗作用,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20年3月~2021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患者中选取60例,以治疗不同方法为依据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6~73岁,平均(54.31±4.52)岁;观察组30例,男17例,女 13例,年龄47~71岁,平均(55.10±4.39)岁。
对比组间一般数据(P>0.05)。
纳入标准:60例患者均与疾病诊断相关标准符合;患者及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并签署了同意书。
环磷酰胺冲击治疗方案引言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的抗肿瘤药物。
它具有良好的免疫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本文将介绍环磷酰胺冲击治疗方案的具体内容,并探讨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环磷酰胺的作用机制环磷酰胺是一种细胞毒性药物,通过酵素氧化作用释放出活性代谢产物,抑制DNA合成和RNA合成,从而阻断癌细胞的增殖。
此外,环磷酰胺还可以调节免疫功能,通过抑制T细胞和B细胞的活性,降低自身免疫反应。
环磷酰胺冲击治疗方案的基本原则环磷酰胺冲击治疗方案的基本原则包括药物剂量的选择、给药途径、用药时间、副作用防治等几个方面:1.药物剂量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确定合适的药物剂量。
2.给药途径:环磷酰胺可以通过静脉注射或口服给药,具体选择途径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3.用药时间:环磷酰胺一般采用间歇性给药,即连续几天给药后停药一段时间,等待骨髓的恢复。
4.副作用防治:环磷酰胺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如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等,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环磷酰胺冲击治疗方案的具体步骤环磷酰胺冲击治疗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具体步骤:1.评估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确定治疗方案的具体内容。
2.根据患者的体重和病情,计算出合适的环磷酰胺剂量。
3.确定给药途径,一般静脉注射是常用的给药方式。
4.给药前进行抗感染治疗,包括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
5.按照计划的时间和剂量进行环磷酰胺的输注,通常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冲击治疗。
6.在给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副作用发生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7.给药结束后,根据需要给予相应的支持治疗,包括积极纠正电解质紊乱、恢复骨髓功能等。
环磷酰胺冲击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环磷酰胺冲击治疗方案在多种疾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环磷酰胺可以通过抑制免疫反应,减轻疾病的症状和病情。
环磷酰胺的作用与功效及副作用环磷酰胺是一种常用的抗癌药物,属于化学疗法的一种。
它主要用于治疗癌症,特别是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等。
环磷酰胺通过干扰癌细胞的DNA合成和修复过程,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达到治疗的目的。
然而,环磷酰胺也有一些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脱发等。
在使用环磷酰胺之前,应该了解其作用、功效和副作用,以便在治疗过程中更好地应对和控制副作用的发生。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环磷酰胺的作用和功效。
环磷酰胺属于一种细胞毒药物,对癌细胞有很强的杀伤作用。
它通过与癌细胞中的DNA结合,从而抑制癌细胞的DNA复制和修复,进而阻止癌细胞的增殖和分裂。
环磷酰胺也可以通过干扰癌细胞内的碱基对DNA的连接,使其产生严重的损伤,并最终导致癌细胞的死亡。
这些作用使得环磷酰胺成为治疗白血病、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重要药物。
除了对癌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环磷酰胺还可以通过抑制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起到抗炎和免疫抑制的作用。
这一作用在器官移植术后,用来预防和治疗排斥反应时非常重要。
通过减少免疫反应,环磷酰胺可以降低机体对移植器官的排斥反应,从而提高移植手术的成功率。
然而,环磷酰胺使用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副作用。
其中最常见的副作用是恶心、呕吐和厌食等胃肠道反应。
这是因为环磷酰胺会干扰胃肠道内细胞的正常功能,导致胃肠道的运动和吸收能力下降。
在治疗期间,患者可能会感到食欲不振,味觉异常,甚至出现恶心和呕吐的症状。
为了减轻这些副作用,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饮食调整和使用止吐药物等。
此外,环磷酰胺还会导致脱发、口腔溃疡、皮疹、免疫功能下降等副作用。
在使用环磷酰胺之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疾病情况和身体状况,确定合适的用药方案。
一般来说,环磷酰胺是通过静脉输注的方式给药,每隔一段时间重复使用。
在治疗期间,医生会定期监测患者的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以及肝功能和肾功能等指标,以确保患者的身体状况稳定。
环磷酰胺冲击治疗风湿免疫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发表时间:2020-08-05T03:28:16.080Z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6期作者:王玉峰许蕾郭文韬谭磊于海跃[导读] 目的觀察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的临床效果。
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民医院 158100摘要:目的觀察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86例风湿免疫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43例)与实验组(43例)。
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实验组采用环磷酰胺冲击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关节肿胀个数、关节压痛个数、晨僵持续时间,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评分。
比较两组的复发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关节肿胀个数、关节压痛个数少于对照组,晨僵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CRP、ESR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WHOQOL-BREF各项评分较治疗前提高,实验组患者的WHOQOL-BREF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实验组复发率为11.63%,对照组为30.23%,实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1.63%,对照组为16.2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风湿免疫疾病的治疗中,采取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关节肿胀、压痛,缩短晨僵症状持续时间,降低机体中的CRP、ESR水平,减少治疗过程中复发率,进而提高风湿免疫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理想。
关键词:环磷酰胺;冲击治疗;风湿免疫疾病;临床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yclophosphamide(CTX)in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ic immune diseases.Methods 86 patients with rheumatic and immune disease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January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and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43 cases)and experimental group(43 cases)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Methotrexate was used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cyclophosphamide was use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The number of joint swelling,number of joint tenderness,duration of morning stiffness,C-reactive protein(CRP),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and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scale (WHOQOL-BREF)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The recurrence rate and the total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 After treatment,the number of joint swelling and joint tendernes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less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uration of morning stiffness was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levels of CRP and ESR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After treatment,the scores of WHOQOL-BREF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During the treatment,the recurrence rat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11.63%,and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11.63% The recurrence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 < 0.05).The total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11.63%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16.28% in the control group.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 0.05).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ic immune diseases,cyclophosphamide shock therapy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joint swelling and tenderness,shorten the duration of morning stiffness,reduce the level of CRP and ESR in the body,reduce the recurrence rate in the treatment process,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rheumatic immune diseases,with ideal effect. [Key words] cyclophosphamide;shock therapy;Rheumatic immune disease;clinical effect我国是人口大国,且步入老年化社会,风湿免疫疾病发生率处于逐年上涨的态势中。
环磷酰胺冲击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的效果研究
发表时间:2017-01-20T11:10:32.123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32期作者:高飞飞王
[导读] 风湿免疫疾病主要是指侵犯关节、肌肉、骨骼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等部位的疾病。
(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风湿科山东威海 264200)
【摘要】目的:研究环磷酰胺冲击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风湿免疫疾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对照组使用醋酸泼尼松和羟氯喹联合甲氨蝶呤进行治疗,试验组使用醋酸泼尼松和羟氯喹联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发作情况,并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晨僵时间、关节压痛个数和关节肿胀个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
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数据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环磷酰胺冲击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环磷酰胺;冲击治疗;风湿免疫疾病
【中图分类号】R1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2-0059-02 风湿免疫疾病主要是指侵犯关节、肌肉、骨骼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等部位的疾病,其中常见的主要有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血管炎和关节的病变等[1]。
由于风湿免疫疾病的发病原因较多,并且其病例变化十分复杂、病程迁延,因此临床上的治疗存在很大难度。
本研究对环磷酰胺冲击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风湿免疫疾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的年龄在45~76岁,平均年龄(59.64±4.16)岁,患者的病程在3~11年,平均病程(6.25±1.14)年。
试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7例,患者的年龄在46~78岁,平均年龄(59.85±54.27)岁,患者的病程在4~12年,平均病程(6.59±1.08)年。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病程等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醋酸泼尼松和羟氯喹联合甲氨蝶呤进行治疗,其中主要是让患者按照200㎎/次,2次/d的标准服用羟氯喹,按照10㎎/次,2次/d的标准服用醋酸泼尼松,在此基础上按照12.5㎎/次的标准服用甲氨蝶呤,每7d服用1次。
试验组采用醋酸泼尼松和羟氯喹联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的方式,其中醋酸泼尼松和羟氯喹的用法用量与对照组相同,在此基础上将400㎎环玲酰胺加入200ml生理盐水中进行静脉注射,每2d注射1次,在治疗20d后调整为没7d注射1次。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发作情况,并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
其中临床症状指标主要有晨僵时间、关节压痛个数和关节肿胀个数。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处理,其中计量资料用(x-±s)表示,技术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以P<0.05为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发作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晨僵时间、关节压痛个数和关节肿胀个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治疗过程中3例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
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4例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
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数据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风湿免疫疾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但其治疗难度一般较大,很多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反复发作的情况。
根据临床上对风湿免疫疾病患者的观察,其在发病后一般会出现明显的关节肿胀、关节压痛和晨僵等症状,导致患者的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2]。
目前,临床上对风湿免疫病的治疗主要是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采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
其中甲氨蝶呤是一种抗风湿药物,能够有效减轻白血球导致的炎性活动,让患者骨骼受到的损害得到有效的控制[3]。
但根据临床上的实际应用情况,患者在使用甲氨蝶呤治疗时必须要长时间服药,这样才能保证治疗效果。
但在患者长时间服药的过程中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造成严重影响。
环磷酰胺是一种免疫抑制剂,在使用环磷酰胺对风湿免疫疾病患者进行治疗时,能有效控制患者的风湿免疫疾病活动,从而降低疾病对患者身体的损害。
同时,使用环磷酰胺治疗时能降低患者的激素用量,改变因长时间用药而产生的耐药性,因此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十分广泛。
本研究对环磷酰胺冲击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的效果进行分析,其中试验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发作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并且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很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永文,张晓立,沈思钰,蔡辉.环磷酰胺冲击治疗风湿免疫疾病规范探讨[J].安徽医药,2014,07:1205-1208.
[2]黄艾松.环磷酰胺冲击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的临床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12:75-76.
[3]王利.环磷酰胺冲击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的疗效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6,28: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