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2.12 MB
- 文档页数:38
物理知识点复习提纲(二)(人教版必修2适用)专题四: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知识要点】1、运动的合成与分解(A级)(1)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指的是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合成与分解。
由于它们都是矢量,所以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合运动与分运动具有等时性、独立性。
(3)合运动的性质讨论: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能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或匀变速曲线运动。
2、平抛运动的规律(B级)(1)定义:将物体以一定初速度水平抛出去,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叫平抛运动,其轨迹是抛物线的一部分。
(2)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速度变化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3 )对平抛运动的处理办法:先进行运动的分解再进行运动的合成。
Vx=V0Vy=gt V= V02+(gt)2,tanθ=Vy/Vx=gt/V0X=V0·t Y=1/2gt2 S= X2+Y2 ,tanα=Y/X= gt/2V0a x =0 a y=g a=0(4)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时间由决定;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水平射程由和决定。
【例题分析】例1、在高空匀加速水平飞行的飞机上自由释放一物,若空气阻力不计,飞机上人看物体的运动轨迹是( A )A.倾斜的直线B.竖直的直线C.不规则曲线D.抛物线例2、如图所示,在高度分别为h A、h B(h A>h B)两处以v A、v B相向水平抛出A、B两个小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已知它们的轨迹交于C点,若使A、B两物能在C处相遇,应该是( B) 必须大于v BA。
.vB。
A物必须先抛C。
v B必须大于v AD。
A、B必须同时抛3、匀速圆周运动(A 级)(1)定义:物体做圆周运动,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里通过的弧长均相等的运动。
(2)特点:速度大不变,方向时刻在变化,故不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3)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物理量:线速度:描述质点沿圆弧运动的快慢,V=S/t=2πR/T=R·w角速度:描述质点绕圆心转动的快慢,w=θ/t=2π/T周期:质点绕圆周运动一圈所用时间.国际单位s,T越小,运动越快.T=1/f向心加速度:只改变速度的大小,而不改变速度的方向。
下面两个作业中,选择一个完成,在规定时间之前提交。
作业一:经过“运动的描述教学研究、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教学研究”的培训。
选择一个说一说您在这部分或相关内容部分的教学中是否遇到了困惑或问题。
如果有,请以“主题帖”的形式将问题发布在班级论坛中,与其他学员讨论解决的办法,并指出根据您所教学生的学情,哪一种方法最可行。
最终解决您在这部分教学中的困惑;(本作业要求以文字的形式包含三个部分:一您提出教学中遇到的教学问题;二筛选、列举其他老师提出的方法;三指出您赞同那个老师的解决方法,并说明原因。
请整理后提交到您后台的“作业”版面,在最后附加您提出问题的主题帖的链接。
)如果没有,请选一个其他老师发布问题的“主题帖”,提出您解决问题的方法,参与到讨论中帮助发主题帖的老师解决教学中的困惑。
(本作业要求以文字的形式包含三个部分:一您选择参与的教学中遇到的教学问题;二筛选、列举其他老师提出的方法;三指出您赞同的解决方法,并说明原因。
请整理后提交到您后台的“作业”版面,在最后附加您提出问题的主题帖的链接。
)作业二:在学习完课程“运动的描述”、“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两个教学内容后,选择一个主题,为该主题设计一个学习目标检测题,说明选择该题目的依据,分析一下它的背景素材选择、文字表述及设问角度特点。
作业要求:(1)字数要求:不少于300字。
(2)必须为原创作品,如有抄袭或雷同,该作业成绩为不合格。
(3)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字号请选择“四号字”。
(最好先在word 文档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4)建议:在完整学习视频课程后,将所学内容与教学实践结合回答问题。
“作业”评价标准:(1)不合格的标准:有抄袭现象;不符合作业基本要求;主题思想不鲜明,对所叙述内容表述不清;字数未达到要求。
(2)合格的标准:符合作业具体要求,结合课程内容,联系教学实践,叙述清楚。
(3)良好的标准:在作业合格的基础上,作业中解决了教学中的问题,其方法比较具体、有自己的观点。
平抛运动、圆周运动考纲要求:运动的合成与分解Ⅱ抛体运动Ⅱ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线速度、向心加速度Ⅰ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Ⅱ离心现象Ⅰ知识回扣:一、曲线运动1、 曲线运动速度方向: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是时刻改变的,质点在某一点的瞬时速度的方向在曲线的这一点的 上。
2、 曲线运动的特点:速度方向时刻在变,因此曲线运动一定是 运动;3、 曲线运动的条件和轨迹: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 同一条直线上,且合力总是指向曲线的凹侧。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1.合运动与分运动具有 性、 性和 性;2.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1)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2)一个匀速直线运动和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匀变速运动。
(当两者共线时为匀变速直线运动,不共线时为匀变速曲线运动)(3)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匀变速运动。
(当合初速度方向与合加速度方向共线上时为匀变速直线运动,不共线时为匀变速曲线运动)3.小船渡河问题:(1)船静水速度大于水流速度时,渡河最短距离垂直河岸且等于河宽(2)船静水速度小于水流速度时,渡河最短距离不垂直河岸且大于河宽(3)船头垂直河岸时,船渡河时间最短;水流的变化不会影响渡河最短时间。
4.绳端速度问题:将实际运动沿 方向和 绳子的方向分解三、抛体运动:(是匀变速运动)1.竖直上抛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1)解答竖直上抛运动问题有分步和整体两种方法可以把竖直上抛分解为上升和下落两个阶段,也可以把上升和下落看做一个完整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2)竖直上抛运动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3)竖直上抛运动上升的最大高度为v 02/2g ,所需时间为v 0/g2.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1)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2)平抛运动的落地时间与初速度大小无关,只与抛出点的高度有关(t=gh 2) (3) 平抛运动落地时的水平位移与抛出点的高度和初速度有关3.斜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1)斜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竖直上抛运动4.实验(研究平抛运动)(1)抛出点已知:用平抛运动规律计算(x=v0t ,y=gt2/2)(2)抛出点未知:若水平方向等距,则竖直方向可用相邻等时间间隔公式计算Δs=gT2第二章圆周运动一、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1.线速度: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不断改变(v=s/t =2πr/T)2.角速度: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不变(ω=φ/t =2π/T)3.周期T,转速n(频率f):n=1/T4.关系式:v=rω =2πr/T =2πrn二、向心力1.向心力特点:向心力方向与线速度方向垂直(指向圆心),只改变线速度方向不改变大小2.向心力大小:F=mv2/r =mrω23.向心加速度:表示速度方向变化的快慢(a= v2/r =rω2)4.向心力应用:物体作匀速圆周运动则合外力必为向心力(F合=F向=mv2/r)(1)水平面内:物体在竖直方向受力平衡:N=mg水平方向的合外力提供向心力:F=mv2/r =mrω2三、离心现象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在所受合外力突然消失或不足以提供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的情况下,就会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方法指南:本专题解决的是物体(或带电体)的受力和在力的作用下的曲线运动问题.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形式以运动组合为线索进而从力和能的角度进行命题,题目情景新,过程复杂,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考查的主要内容有:①曲线运动的条件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②平抛运动规律;③圆周运动的规律;④平抛运动与圆周运动的多过程组合问题;⑤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天体运动问题;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类平抛运动问题;⑦带电粒子在磁场内的匀速圆周运动问题;⑧带电粒子在简单组合场内的运动问题等.用到的主要物理思想和方法有: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思想、应用临界条件处理临界问题的方法、建立类平抛运动模型方法、等效的思想方法等.。
高中物理专题分类(一)高中物理专题分类在高中物理中,有许多重要的专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高中物理专题分类:运动和力学•直线运动: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重点关注速度、位移和加速度等概念。
•抛体运动:研究抛体在空中的运动轨迹,重点关注抛体的初速度、终速度、落地点等关键点。
•圆周运动:研究物体在圆周轨道上的运动规律,重点关注角速度、角加速度等概念。
•力和牛顿定律:探究物体受力情况下的运动规律,重点关注力的合成、分解和平衡等概念。
能量和功•功和能量转化:研究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和功的转化规律,重点关注功率的概念和单位转换。
•动能和势能:探究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关系,重点关注机械能守恒原理。
•简单机械:研究杠杆、滑轮、轮轴等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摩擦和阻力:分析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和阻力的影响及其相互转化关系。
波动和振动•机械波和声波:研究机械波和声波的传播特性、频率、波长和声音的音调等概念。
•光学:探究光的传播规律、反射、折射和光的成像原理等。
•声学:研究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重点关注频率、幅度和声强等概念。
•电磁波:研究电磁波的特性和应用,重点关注电磁波谱和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电学和电磁场•电荷和电场:研究电荷的性质、电场的产生和电场力的作用规律。
•电路和电流:探究电流的特性和电路中的电压、电阻和功率等关键概念。
•磁场和电磁感应:研究磁场的产生和磁场中的磁感应强度、电磁感应定律等。
•高中电磁学:包括电磁波的特性、电磁波图像和电磁波传播特性等。
热学•温度和热量:研究物体的温度变化和热量的传递规律,重点关注热平衡和热能守恒定律等。
•相变和热力学:探究物质的相变规律和热力学过程,重点关注热容、焓、熵等概念。
•热传导和热辐射:研究热传导和热辐射的特性和应用,重点关注导热系数和黑体辐射等。
这些是高中物理中常见的专题分类,通过深入学习和掌握这些专题,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观一统十年高考真题精解03 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十年磨一剑。
本专辑按照最新2020年考纲,对近十年高考真题精挑细选,去伪存真,挑选符合最新考纲要求的真题,按照考点/考向同类归纳,难度分层精析,对全国卷Ⅰ具有重要的应试性和导向性。
三观指的观三题(观母题、观平行题、观扇形题),一统指的是统一考点/考向,并对十年真题进行标灰(调整不考或低频考点标灰色)。
(一)2020考纲(二)本节考向题型研究汇总一、考向题型研究一:物体作曲线运动的条件(2016年新课标Ⅰ卷T20)如图,一带负电荷的油滴在匀强电场中运动,其轨迹在竖直平面(纸面)内,且相对于过轨迹最低点P的竖直线对称。
忽略空气阻力。
由此可知()A.Q点的电势比P点高B.油滴在Q点的动能比它在P点的大C.油滴在Q点的电势能比它在P点的大D.油滴在Q点的加速度大小比它在P点的小【答案】AB【解析】试题分析:带负电荷的油滴在匀强电场中运动,其轨迹在竖直平面(纸面)内,且相对于过轨迹最低点P的竖直线对称,可以判断合力的方向竖直向上,而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可知电场力的方向竖直向上,运动电荷是负电荷,所以匀强电场的方向竖直向下,所以Q点的电势比P点高,带负电的油滴在Q点的电势能比它在P点的小,在Q点的动能比它在P点的大,故AB正确,C错误。
在匀强电场中电场力是恒力,重力也是恒力,所以合力是恒力,所以油滴的加速度恒定,故D错误。
(2016年新课标Ⅰ卷T18)一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现对其施加一恒力,且原来作用在质点上的力不发生改变,则()A.质点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B.质点速度的方向不可能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垂直C.质点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D.质点单位时间内速率的变化量总是不变【答案】BC【解析】试题分析:因为原来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合外力为0,现在施加一恒力,质点所受的合力就是这个恒力,所以质点可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也有可能做匀变速曲线运动,这个过程中加速度不变,速度的变化率不变。
热点 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模型1.命题情境源自生产生活中的与力的作用下沿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相关的情境,对生活生产中力和直线有关的问题平衡问题,要能从情境中抽象出物理模型,正确画受力分析图,运动过程示意图,正确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公式、动能定理、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等解决问题。
2.命题中既有单个物体多过程问题又有多个物体多过程问题,考查重点在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能选择合适的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3.命题较高的考查了运算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一、平抛运动的二级结论(1)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一定通过此时水平位移的中点,则tanα=yx2。
(2)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一时刻任一位置处,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的正切值,是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的正切值的2倍,即tanα=2tanθ。
(3)若物体在斜面上平抛又落到斜面上,则其竖直位移与水平位移之比等于斜面倾角的正切值。
(4)若平抛物体垂直打在斜面上,则物体打在斜面上瞬间,其水平速度与竖直速度之比等于斜面倾角的正切值。
(5)平抛运动问题要构建好两类模型,一类是常规平抛运动模型,注意分解方法,应用匀变速运动的规律;另一类是平抛斜面结合模型,要灵活应用斜面倾角,分解速度或位移,构建几何关系。
平抛运动中的临界问题1.平抛运动的临界问题有两种常见情形(1)物体的最大位移、最小位移、最大初速度、最小初速度;(2)物体的速度方向恰好达到某一方向。
2.解题技巧:在题中找出有关临界问题的关键字,如“恰好不出界”“刚好飞过壕沟”“速度方向恰好与斜面平行”“速度方向与圆周相切”等,然后利用平抛运动对应的位移规律或速度规律进行解题。
二、斜上抛运动1.斜上抛运动的飞行时间、射高、射程:(1)在最高点时:v y=0,由④式得到t=v0sinθg⑤物体落回与抛出点同一高度时,有y =0,由③式得飞行时间t 总=2v 0sin θg⑥(2)将⑤式代入③式得物体的射高:H m =v 20sin 2θ2g ⑦(3)将⑥式代入①式得物体的射程:x m =v 20sin2θg注意:当θ=45°时,射程x m 最大。
圆周运动与抛体运动综合问题求解方法
圆周运动与抛体运动综合问题求解方法
圆周运动和抛体运动是物理学中常见的两种运动,它们在许多物理学问题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圆周运动是指物体沿着一个固定的圆形轨道运动,而抛体运动是指物体在重力场中运动,其轨迹是一个抛物线。
圆周运动与抛体运动综合问题是指将圆周运动和抛体运动结合起来,求解物体的运动轨迹的问题。
解决圆周运动与抛体运动综合问题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指出,物体受到的外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即F=ma,而动量守恒定律指出,物体的动量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是守恒的,即p=mv。
因此,可以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来求解圆周运动与抛体运动综合问题。
首先,需要确定物体的质量、初始速度、初始位置和外力的大小,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求出物体在每一时刻的加速度和动量,并利用数学方法求出物体在每一时刻的位置和速度。
最后,将求得的位置和速度曲线画出来,就可以得到物体的运动轨迹。
此外,还可以利用轨道力学的方法来求解圆周运动与抛体运动综合问题。
轨道力学是一门研究物体在重力场中运动的学科,它可以用来求解物体在重力场中的运动轨迹。
轨道力学的基本原理是,物体在重力场中的运动轨迹是由物体的动量和重力场的影响所决定的,因此,可以利用轨道力学的方法来求解圆周运动与抛体运动综合问题。
总之,圆周运动与抛体运动综合问题的求解方法有很多,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也可以利用轨道力学的方法来求解。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可以得到物体的运动轨迹,从而解决圆周运动与抛体运动综合问题。
高中物理“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教学研究方习鹏(北京市十一学校,中学高级)第一部分该主题的学科知识的深层次理解一、该主题内容的知识结构二、本主题的知识在整个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是在自然界和技术中比前面所学直线运动更普遍的运动形式,研究曲线运动是力学研究的必然。
在以前研究直线运动时,学生建立了一套研究物体运动规律的方法,将这一套研究方法推广到研究曲线运动,是认知发展的必然。
在知识上是对物体运动形式的扩展,在方法上是对研究物体运动规律的方法认识的深入。
牛顿运动定律在曲线运动中的具体应用,是运动学和动力学知识从“一维”到“二维”的延伸。
学好本主题内容,为将来研究带电粒子在电场的运动,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圆运动提供了基本的思想和方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从三个维度认识教学内容1.从知识与技能层面来看( 1 )要求学生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知道什么是抛体运动,会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抛体运动。
( 2 )要求知道什么是匀速圆周运动,会用角速度、线速度、周期等物理量描述这种特殊的圆周运动。
( 3 )要求掌握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和向心力概念,理解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的关系,会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 4 )要求知道什么是离心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生活、生产中的离心现象,例如洗衣机脱水、汽车拐弯时人倾斜等都属于离心现象,进一步了解人们是如何利用离心现象或避免离心现象的。
2.从过程与方法层面来看( 1 )渗透科学思想方法教育。
如研究蜡块在平面内的运动得到的是解决二维运动的一般性方法。
( 2 )用实验研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形成对抛体运动的认识,体会实验在发现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 3 )通过研究平抛运动,学习研究抛体运动普遍规律的方法,体会把一个复杂的曲线运动分解为几个简单的运动,是研究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
( 4 )通过分析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问题,进一步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3. 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层面来看( 1 )通过实验探究曲线运动的条件、抛体运动的规律,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体会实验对物理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 2 )关注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的规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通过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生活的圆周运动问题,离心现象的应用及离心危害的防治等,体会“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学科价值。
四、本主题内容在整个高中物理学科能力方面的地位价值1.矢量的运算法则。
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合成与分解,动量、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的合成与分解。
2.把复杂的曲线运动分解为简单直线运动能力,解二维运动问题的一般方法。
3.用牛顿运动定律解曲线运动的方法和能力。
解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等。
第二部分本主题的教学策略一、本主题的重点和难点及课标对本主题教学要求(一)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从实验和运动和力的关系得出曲线运动的条件。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
通过研究平抛运动规律掌握解质点在二维平面内运动的思想和方法。
圆周运动的加速度和向心力概念的建立过程和方法。
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生活中的圆周运动问题。
2.教学难点:实验探究平抛运动规律的思想和方法。
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研究抛体运动的方法。
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公式的推导。
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的基本方法。
(二)对课标要求的理解1.课标对本主题教学要求:( 1 )会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平抛运动。
( 2 )会描述匀速圆周运动 , 知道向心加速度。
( 3 )会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分析生产和生活中的离心现象。
( 4 )关注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的规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2.对课标要求的理解( 1 )学习内容与学习过程并重( 2 )知识性要求与方法性要求并重( 3 )明确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载体二、本主题的教学策略(一)关于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1.播放视频或展示图片,展现物体做曲线运动的现象,要求学生观察曲线运动的轨迹,提出问题:如何描述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 1 )砂轮打磨工件的情景,观察飞溅的铁屑的运动方向;( 2 )飞行表演中,观察飞机在空中留下的轨迹和飞机飞行的方向;( 3 )运动员掷链球的场面,观察“绝尘”而去的链球的运动方向;( 1 )用曲线运动演示仪观察小球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与运动轨迹之间的关系;( 2 )用电冰箱门的密封条玻璃板上组成不同的曲线轨道,将塑料球蘸上红墨水,给小球一个初速度沿曲线轨道运动,观察球离开轨道时的速度方向与轨迹之间的关系。
从以上实验归纳得出结论: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3.理论探究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从运动和力的关系得出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受到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进一步提出问题,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怎样?质点做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 .曲线运动的速度大小一定变化B .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一定变化C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D .质点受到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2.演示实验( 1 )小钢球在磁铁吸引力作用下做曲线运动。
要求学生观察下列实验现象,分析钢球的运动和受力情况。
①钢球在斜槽上滚下,在水平桌面上做直线运动;②在斜槽的正前方放置磁铁,钢球在水平桌面上做直线运动;③在钢球运动路线的旁边放置磁铁,钢球在水平桌面上做曲线运动。
(磁铁到钢球运动路线的距离要适当)( 2 )演示:给小球一个初速度,使它在水平桌面上沿直线滚动,离开桌边后做曲线运动。
要求学生观察与思考:①试画出各点的速度方向和受力方向;②小球在水平桌面上做直线滚动,离开桌边后做曲线运动,为什么?从演示实验归纳得出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三)关于运动的合成与分解1.演示实验:红蜡块在平面内的运动,提醒学生观察蜡块的运动方向,蜡块的运动轨迹。
( 1 )保持玻璃管不动,观察红蜡块沿玻璃管匀速上升;( 2 )保持红蜡块在玻璃管的最高点不动,观察蜡块随玻璃管水平匀速运动;( 3 )演示玻璃管水平匀速运动的同时,蜡块沿玻璃管匀速上升。
提出问题:蜡块做什么运动?蜡块的运动是哪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怎样定量描述它的运动?2.描述质点在平面内的运动的方法在做好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描述质点在平面内的运动的方法:坐标系→位置( 位移 ) →轨迹→速度。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如图所示,设经过时间t( 1 )位置(坐标与时间的关系)从以上推理中让学生体会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就是描述运动的物理量速度、位移、加速度的合成与分解,矢量运动的法则是平行四边形定则。
3.实验拓展:( 1 )如图所示,让玻璃管倾斜一个适当的角度q ,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同时红蜡块沿玻璃管匀速运动,让学生思考如何确定红蜡块的位置、运动轨迹,以及红蜡块的速度。
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分解一个运动,也未必非得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进行,就跟力的分解一样。
( 2 )用一块三角板,在锐角处固定一枚羊眼螺丝,取一根细绳穿过螺丝眼,一端系粉笔,另一端固定在黑板上。
轻按住粉笔在黑板上,沿底边直线匀速平移三角板,可在黑板上画出粉笔运动的轨迹,即粉笔合位移的情况。
分别按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演示,表示两个分运动的夹角是直角、锐角、钝角的情形。
该实验留迹清楚,较直观,具有普遍性。
4.问题讨论( 1 )在以上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问题:假设从t =0 时刻开始 , 红蜡块在玻璃管内以 0.1m /s 的速度匀速上升 , 玻璃管以a= 0.08 m /s2向右匀加速平移,t =0 时蜡块位于坐标原点。
①在图中标出t 等于 1s 、 2s 、 3s 、 4s 时蜡块的位置 , 用平滑曲线描绘蜡块的轨迹;②试写出它的轨迹方程。
( 2 )关于互成角度的两个初速度不为 0 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 ,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 .一定是直线运动B .一定是曲线运动C .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D .一定是匀变速运动分析要点:曲线运动的条件,当合加速度与合速度在一条直线上,做直线运动;当合加速度与合速度不在一条直线上,做曲线运动。
如图所示。
( 3 )将一个物体以速度v 0 竖直向上抛出,重力加速度为g 。
①经过时间t 物体的位移x , 速度v 分别为多大 ?②物体的运动可以看成哪两个分运动的合成 ?物体的运动分解为两个运动:速度为 v0的匀速直线运动;同方向的初速度为 0 、加速度为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提醒学生注意:把一个运动分解为几个简单的运动,是研究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
( 4 )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 v1 = 5m /s ,水流的速度为 v2 = 3m /s ,河宽为D = 100m 。
①若小船顺流而下,小船航行的速度是多大?若小船逆流而上 , 小船航行的速度是多大?②使小船渡河时间最短,小船朝什么方向开行?渡河时间是多少?到达对岸的什么位置?(四)关于平抛运动1.实验探究平抛运动( 1 )用平抛竖落仪探究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如图所示,将仪器放在某一高度,用小锤打击金属片,小球A 做平抛运动,小球B 同时做自由落体运动,观察两球落地的时间。
改变仪器的高度重复实验。
实验结论:在任意高度上,两球同时落地,说明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 2 )用平抛演示仪探究平抛的水平分运动如图所示,将两电磁铁固定在距斜槽水平轨道的同一高度上,断开电源,小球A 离开轨道后以某一速度做平抛运动,小球B 以同样的速度在水平轨道上做匀速运动。
观察小球A 落到水平轨道上时与B 球的位置关系。
改变A 、 B 两球释放的高度重复实验。
实验结论:在任意高度上,小球A 落到水平轨道上时与B 球相撞。
说明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 3 )用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研究平抛运动闪光照片如图所示,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自由落体的小球和平抛运动的小球总是位于同一高度上,说明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测量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的间隔位移,得到相等的时间△t 内水平位移相等。
说明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运动。
( 4 )用平抛实验仪描绘平抛运动的轨迹,研究平抛运动实验操作:①安装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调整木板在竖直平面内;调整斜槽末端水平。
②在白纸上记录小球抛出点的位置O ,根据重锤线确定 y 轴。
③每次从同一高度释放小球,在白纸上记录小球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④描绘平抛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
数据处理:2.理论研究平抛运动通过研究平抛运动规律引导学生学习解质点做二维运动的思想和方法。
①建立坐标系;②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③分析小球在不同方向的加速度和速度变化情况;④得到不同方向的运动规律;⑤根据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求不同时刻的位移和速度等。
( 1 )沿水平方向建立x 轴,竖直方向建立y 轴,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