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事故案例
- 格式:pptx
- 大小:336.08 KB
- 文档页数:22
工程事故案例汇总(共27例)目录事故案例一: (2)事故案例二: (2)事故案例三: (3)事故案例四: (3)事故案例五: (5)事故案例六: (5)事故案例七: (6)事故案例八: (7)事故案例九: (8)事故案例十: (10)事故案例十一: (11)事故案例十二: (12)事故案例十三: (12)事故案例十四: (13)事故案例十五: (13)事故案例十六: (14)事故案例十七: (14)事故案例十八: (15)事故案例十九: (15)事故案例二十: (16)事故案例二十一: (16)事故案例二十二: (17)事故案例二十三: (17)事故案例二十四: (18)事故案例二十五: (18)事故案例二十六: (19)事故案例二十七: (20)事故案例一:中铁七局“1.12”梁体和支撑体系垮塌一般事故2017年1月12日20时50分,在河南省郑州市,由中铁七局郑州公司承建的郑州市农业路快速通道工程NYLDJSG-2标段,专业分包单位郑州市万利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对既有沙口路立交桥B匝道边跨6#-7#墩梁体进行人工机械切割、汽车吊逐节吊移方法拆除,在第1~8节拆除完毕、第9节刚吊至地面时,剩余第10~14节约10米长梁体和支撑体系突然垮塌,致使从棚架门洞下方通过的1名路人死亡、梁体上方作业人员1人重伤、5人轻伤,构成生产安全一般事故。
股份公司对中铁七局予以严厉通报批评,并处以经济处罚200万元。
事故案例二:中铁隧道集团“2.10”一般事故2017年2月10日22时40分,由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南宁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在南宁剧场站至朝阳广场站右线盾构区间贯通后,采用长套筒法进行盾构机接收过程中,作业人员按程序泄压完成进行钢套筒端盖拆除作业,在拆解到最后预留的4组螺栓时,连接套筒端盖突然与套筒断开,套筒内有大量流塑性软泥涌出,导致现场作业人员1人被软泥掩埋、1人被套筒端盖挤压在边墙上死亡,构成生产安全一般事故。
地铁施工典型事故案例汇编目录引言 (4)暗挖篇 (5)案例一北京地铁塌方事故 (5)案例二广州地铁路面塌陷事故 (7)案例三北京地铁暗挖隧道坍塌涌水事故 (10)案例四西安地铁隧道洞门坍塌事故 (12)案例五贵阳市轨道交通“8.8”坍塌事故 (14)案例六南京地铁渗水塌陷引发天然气爆炸 (16)案例七重庆地铁“4.23”物体打击事故 (18)案例八北京地铁“7.18”电动车亡人事故 (20)案例九长沙地铁火灾事件 (22)明挖篇 (24)案例一厦门地铁路面塌陷事故 (24)案例二长沙地铁“6.30”坍塌事故 (25)案例三杭州地铁“7.8”基坑涌土事故 (27)案例四杭州地铁基坑坍塌事故 (29)案例五深圳地铁“5.11”较大坍塌事故 (31)案例六北京地铁基坑支撑坠落事故 (33)案例七重庆地铁“2.19”高处坠落事故 (35)案例八某市地铁机械伤害事故 (38)盾构篇 (40)案例一盾构开仓换刀地面塌陷事故 (40)案例二武汉地铁盾构接收涌水事故 (42)案例三天津地铁突泥涌水盾构机被埋事故 (44)案例四佛山地铁“2.7”透水坍塌重大事故 (47)案例五南宁地铁盾构机开仓作业坍塌事故 (50)案例六武汉地铁盾构区间天然气爆炸事故 (52)案例七成都地铁机械伤害事故 (55)其他 (57)案例一深圳地铁“5.13”起重伤害事故 (57)案例二南京地铁“12.3”起重伤害事故 (59)案例三成都地铁吊车倾覆事件 (61)案例四青岛地铁机械伤害事故 (63)案例五成都地铁“1.29”有限空间作业事故 (65)案例六长春地铁“1.06”高处坠落事故 (67)案例七徐州地铁触电事故 (68)案例八青岛地铁“6.23”较大车辆伤害事故 (70)结束语 (72)引言地铁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铁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建设期的风险管理尤为重要。
同时,在地铁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地下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建设中的技术方案和机械设备以及周边环境(包括建构筑物、地下管线)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导致事故频繁发生,给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带来巨大挑战。
北京地铁事故案例北京地铁是国家重要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每天承载着数以百万计的乘客出行。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地铁事故时有发生,给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起发生在北京地铁的事故案例。
2011年4月15日,北京地铁10号线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事故。
当时,一列载有大量乘客的地铁列车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发生故障,导致列车紧急制动失效,最终与前方停车的列车相撞。
事故造成了数十名乘客受伤,严重影响了地铁的正常运营秩序。
事故发生后,北京地铁公司立即展开了调查,并迅速采取了应急措施,全力救治伤员,并恢复地铁线路的正常运营。
调查结果显示,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列车制动系统的故障,导致列车无法及时停车,最终发生了相撞事故。
针对这起事故,北京地铁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加强了列车的安全维护和检修工作,提高了列车的故障排查和处理能力,加强了乘客的安全教育和应急处置能力。
同时,地铁公司还加强了对列车制动系统的监测和检测,确保列车的安全运行。
通过这起事故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地铁事故往往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而且事故发生后,及时有效的处置和调查也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加强地铁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工作,提高乘客的安全意识,加强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才能更好地保障地铁乘客的安全。
在今后的工作中,北京地铁公司将继续加大对地铁安全的投入和管理力度,不断完善地铁设备的安全保障体系,提高地铁运营的安全水平,为乘客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出行环境。
总之,北京地铁事故案例提醒我们,地铁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共同维护地铁乘客的安全。
希望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改进,能够减少地铁事故的发生,确保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事故频频发生。
这些事故不仅给城市交通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也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
我们有必要对城市轨道交通事故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其原因和特点,以期制定相应的防范和应对策略,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城市轨道交通事故案例分析1. 2015年上海地铁3号线追尾事故2015年9月30日,上海地铁3号线发生了一起追尾事故,造成数十人受伤。
事故原因是驾驶员操作失误,导致车辆间距过近而发生追尾。
这起事故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也促使相关部门对地铁安全措施进行了加强。
2. 2018年北京地铁10号线列车出轨事故2018年1月,北京地铁10号线发生列车出轨事故,造成多人受伤。
事故初步调查显示,出轨是由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遇到异常情况,导致列车脱轨。
这一事件引发了人们对地铁列车安全性能的担忧,也加强了相关部门对地铁车辆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工作。
3. 2020年广州地铁6号线车辆故障事故2020年6月,广州地铁6号线发生车辆故障事故,导致多列车因故障停运,数千名乘客滞留车站。
事故原因是由于车辆设备故障,导致列车运行受阻。
此事件引发了轨道交通设备安全性能和应急处理能力的关注,也引起了轨道交通公司对设备维护和故障处理流程的重视。
三、城市轨道交通事故的原因分析1. 人为因素城市轨道交通事故中,人为因素占据了重要的比例。
例如驾驶员的操作失误,行车人员的违规行为,甚至乘客的不文明行为都可能引发事故的发生。
工作人员的管理失误、培训不足也会成为事故的原因。
2. 设备故障轨道交通设备的故障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常见原因。
例如列车的制动系统、信号设备、轨道设施等出现故障,都可能对列车的安全行车造成威胁。
3. 管理不当城市轨道交通的管理不当也是造成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
例如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意识薄弱,相关部门的监管不到位等因素都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四、城市轨道交通事故的特点1. 频次高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量大,客流量大,事故发生的频次也相对较高。
有哪些地铁发生火灾事故一、国内外地铁火灾事故案例分析在全球范围内,地铁火灾事故频频发生,给乘客带来了严重的伤害和财产损失。
以下将介绍几起国内外的典型案例。
1. 伦敦地铁延误火灾2018年7月,伦敦地铁一列列车在进入贝尔法斯特站时发生了火灾事故。
据报道,当时车厢内传出浓烟并发出警报,乘客们惊恐万分,局势一度失控。
不幸的是,由于火势过大,消防人员无法立即扑灭,整个站台被烧毁,造成了数十人受伤。
2. 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列车火警2019年11月,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列车因电源线出现故障,导致车厢内发生火灾。
火灾发生后,列车立即停运,乘客被紧急疏散。
经过现场排查,上海地铁相关部门发现问题线路并进行修复,最终扑灭了火灾。
3. 纽约地铁车站发生火灾2017年5月,纽约曼哈顿一座地铁车站内发生了火灾事故。
火灾发生时,车站内的数千名乘客被迫疏散,造成了交通拥堵和混乱。
经过调查,火灾原因是由于车站电线故障引发的。
以上案例表明,地铁火灾事故不仅在国外频繁发生,而且在国内也屡见不鲜。
地铁火灾的原因多种多样,既有设备故障引起的,也有人为破坏导致的。
因此,如何有效预防地铁火灾事故,成为了各地铁运营单位和相关部门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地铁火灾的原因分析1. 设备故障地铁系统是由大量复杂的机械设备组成,例如电线、电缆、电动机、信号设备等。
如果这些设备出现故障,很容易导致火灾的发生。
其中一些设备还与高压电有关,一旦发生短路或者设备老化,火灾风险就会大大增加。
2. 人为破坏有些地铁火灾事故是由于人为破坏引起的。
例如,有些不法分子在地铁车站内故意破坏电线或者设备,以达到破坏交通秩序或者敲诈勒索的目的。
这种情况下,地铁系统的火灾风险会直接增加。
3. 安全管理不到位地铁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是否得力,直接关系到火灾风险的高低。
例如,设备的定期检查维护、消防设施的配备情况、人员的紧急疏散指导等方面,如果存在疏漏,都容易导致火灾的发生。
4. 其他原因除了上述几个方面外,地铁火灾的原因还可能包括:气候条件、车站内人流高峰时期、车辆自燃等。
城市轨道交通事故案例近年来,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事故也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城市轨道交通事故的案例,以期引起人们对轨道交通安全的高度重视和警惕。
案例一,2018年上海地铁事故。
2018年9月,上海地铁10号线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事故。
当时,一列地铁列车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出现故障,导致列车失控,最终发生了追尾事故。
事故造成多名乘客受伤,给地铁运营和乘客带来了严重影响。
案例二,北京地铁乘客摔倒事件。
在北京地铁的日常运营中,也经常发生乘客在车厢内摔倒的事件。
这些摔倒事件往往是由于车厢内人流拥挤、乘客行为不慎等原因引起的。
虽然大多数摔倒事件并未造成严重后果,但也给乘客的出行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案例三,广州地铁安全门夹人事件。
在广州地铁的运营中,曾发生过乘客在安全门处被夹住的事件。
这些事故往往是由于乘客在进出站时没有注意安全警示,或者是安全门本身存在设计缺陷等原因引起的。
这些事件给乘客的出行带来了不必要的伤害和困扰。
以上这些案例充分说明了城市轨道交通事故的严重性和隐患所在。
为了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加强轨道交通安全管理。
首先,运营方需要加强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确保列车和设施的安全运行。
其次,乘客在乘坐轨道交通时也需要加强安全意识,遵守乘车秩序,不随意逾越安全警示。
最后,相关部门需要加强监管和执法,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形成有效的安全管理机制。
总之,城市轨道交通事故的发生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和警惕,共同努力,确保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服务。
城市轨道交通事故案例
哎呀呀,咱今天就来讲讲那些让人惊掉下巴的城市轨道交通事故案例!
就说有一回啊,一辆地铁正风驰电掣地跑着呢,突然就来了个急刹车,那车上的人啊,可就遭罪喽!就像你正跑得欢呢,突然有人拽了你一把,是不是得摔个大跟头呀?这一急刹,乘客们那是东倒西歪,行李啥的都飞出去了!有人就大喊:“这咋回事啊!”旁边人也惊慌失措的。
后来才知道,是轨道上有个异物,这可把大家吓得够呛。
还有一次呢,两辆地铁眼看就要撞上啦!这多吓人啊,那不就是俩大铁疙瘩要亲密接触嘛!好在司机反应快,赶紧采取措施,才避免了一场大祸。
你想想,如果真撞上了,那得造成多大的破坏和伤亡啊!
再说说有个地铁站,因为电力故障突然陷入一片漆黑,哎呀妈呀,那场景跟演恐怖片似的。
乘客们在黑暗中不知所措,有的人吓得直尖叫,有的人则赶紧摸黑找出口。
这时候大家的心情就跟坐过山车似的,忽上忽下的。
这些城市轨道交通事故案例可不是闹着玩的呀!轨道交通安全真的太重要啦,关系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和安全。
我们每个人在乘坐轨道交通的时候都得遵守规矩,不能胡闹啊,不然说不定啥时候就出危险啦。
同时呢,相
关部门也得把安全措施做到位,不能马虎大意,得时刻保障我们的出行安全,大家说是不?。
轨行区异物事故案例第1眼-重庆广电消息,11月23日晚上,重庆轨道交通官方微博发布公告,单轨2号线因为黄花园至临江门区间有异物入侵,造成大坪至较场口上行区段运营受阻。
所幸,经过工作人员的积极处理,在半个小时内就就完成了异物清理,恢复了运营秩序。
记者了解到,造成11月23日晚上区间运行受阻,是因为异物进入了控制保护区,对列车的运营安全存在威胁。
事实上,就在同一天早上,单轨3号线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
根据网友爆料,11月23日中午11:40左右,路人拍到3号线麒龙站附近有列车停下来,车前面有人在活动。
记者了解到,原来是稍早前,驾驶员在列车的行进过程中,发现轨道带电接触网,缠了个氢气球!轨道维修抢险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立即赶到现场,在带电梁上进行带电作业。
经过努力,工作人员已经把氢气球成功处理拆除。
事实上,这两起都是异物侵入控制保护区的情况。
那什么是控制保护区呢?根据《重庆市轨道交通条例》,地下车站和隧道结构外边线外侧50米内,地面车站和高架车站以及轨道线路外边线外侧30米内,出入口、风井、轨道专用管网外边线外侧10米内……都属于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
在这个范围内,保护区范围内新建、挖掘、爆破等作业,要受到严格而合理的限制。
任何威胁行车安全的情况都需要及时排除。
之所以这个范围比我们传统认为列车行进的范围要大,是因为一方面,控制保护区内还存在大量轨道交通设施;另一方面,控制保护区内的异常情况如果没有及时解除,很可能直接威胁列车运行的线路,也就是轨行区的安全了!为此,不仅列车运行途中,驾驶员会做好观察,线路维护工人们也会不分寒暑、定期进行巡查。
而对于普通市民来说,列车行驶的线路附近保管好自己的物品,更不要随意做出威胁行车安全的举动。
地铁工程事故有关案例1. 杭州市地铁1 号线湘湖站基坑坍塌事故2008 年11月15日15时20 分,杭州市地铁1 号线湘湖站基坑工程发生塌陷事故,基坑钢支撑崩坏,地下连续墙变形断裂,基坑内外土体滑裂。
造成基坑西侧路面长约100 米、宽约50 米的区域塌陷,下陷最大深度达6 米,自来水管、排污管断裂,大量污水涌出,同时东侧河水及淤泥向施工塌陷地点溃泻,导致施工塌陷区域逐渐被泥水淹没。
事故造成在西侧路面行驶的11 辆汽车下沉陷落(车上人员2 人轻伤,其余人员安全脱险),在基坑内进行挖土和底板钢筋作业的施工人员17人死亡、4人失踪。
2. 广州海珠广场基坑坍塌事故2005 年7 月21 日12 时,广州市海珠广场深20m 的基坑南边发生滑坡,导致3 人死亡,4人受伤,邻近的7 层的海员宾馆倒塌,1 栋住宅楼严重损坏,多家商店失火,地铁2号线停运1 天事故原因分析:a 基坑原设计开挖深度16.2m,而实际开挖深度达20.3m,造成围护桩入土深度不足;b 南侧地层存在软弱透水夹层,随着开挖深度增大,土体发生滑动;c 基坑暴露时间长达33 个月,导致地层的软化和锚索预应力损失;d 现场监测数据已有预兆,未引起重视。
3.上海轨道交通4 号线联络通道工程事故2003年7月1 日上午7点,上海轨道交通4 号线位于黄浦江边的董家渡地面下30 余米的区间隧道联络通道发生流砂事故,导致隧道附近的土体流失,约270m 隧道发生塌陷损坏,地面发生了较大沉陷,最大沉陷量达到7m左右,事故场区地面宏宇商务楼、音响制品市场、文庙泵站等建筑建筑物发生不同程度倾斜破坏等问题。
4.南京地铁盾构出洞事故南京某区间隧道为单圆盾构施工,采用 1台土压平衡式盾构从区间右线始发,到站后吊出转运至始发站,从该站左线二次始发,到站后吊出、解体,完成区间盾构施工。
到达端盾构穿越地层主要为中密、局部稍密粉土,上部局部为流塑状淤泥质粉质粘土,端头井6m 采用高压旋喷桩配合三轴搅拌桩加固土体。
地铁事故案例篇一:地铁运营事故案例一、运营事故案例案例一:“9.22”西单电梯事故发生时间:2021年9月22日18时11分发生地点:三西单站站台3号电梯事故类型:违章违纪事故影响:导致乘客在可能引发电梯上头部拥堵、挤伤事故经过2021年9月22日11时55分,西单站带班值班站长在站台巡视时发现西单站站台3号电梯故障,有异响,立即停梯,关闭闸机上下围栏,并挂故障牌;同时报机电相关人员维修,写报修记录。
12时00分微电子第二项目部电梯维修中心主任处长唐某某、维修员南某某接到西单站修理客运人员报修电话,于12时20分到达西单站。
机电维修人员到达现场后,根据车站工作人员的描述,对地铁故障危急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在电梯小腿疏齿板处有3个小锣钉,进行了清除处理,开启扶梯试运转,看到扶梯换气正常,便向车站工作人员报告工作人员修复提前完成。
此时机电工作人员在未打开该电梯护栏门的情况下,下方打开了该大堂下方的护栏门,且该电梯处于试运行状态。
恰好有列车进站,乘客乘坐3#扶梯,由于该扶梯上头部护拦门未完全打开,形成拥堵,发生乘客挤伤。
事故原因分析经过对现场勘查、现场人员问询,并查看录像,调查判断,得出结论如下:(一)事故会发生直接原因:电梯上升降机头部护栏门没有打开是造成乘客拥堵、挤伤的直接原因。
(二)间接原因:机电维修人员对扶梯故障处理后,拆装没有按照电梯维修规定进行全面运转检查,也没有按照电梯运行规定与客运人员进行交接;人员同时也反应出数控公司在人员管理、教育方面存在缺失以及维修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等问题。
整改措施1. 进一步财务人员加强全体员工教育培训力度,尤其对相关规章制度的掌握和执行落实。
2.加强运营分公司与分公司故障处理应急演练,优化并做好应急处置教育工作,提高现场应急处置水平。
3.立即对各线进出口护拦进行全面检查,统计汇总单向门位置数量,制定双向开启融资方案后,全面进行整改。
4.将所有运行扶梯护拦门置于开启状态,进行临时邦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