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心电图操作及测量标准化共38页
- 格式:ppt
- 大小:4.10 MB
- 文档页数:38
心电图操作规程心电图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来帮助医生诊断心脏疾病。
正确的心电图操作规程对于获得准确的检查结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心电图操作规程的内容。
一、准备工作1.1 确认患者身份:在进行心电图检查前,医生需要核对患者的姓名、年龄等个人信息,确保患者身份正确。
1.2 准备设备:检查前需要确保心电图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电极粘贴齐全,电极片表面清洁。
1.3 患者准备:患者需要解开上衣,暴露胸部,保持身体放松,避免说笑或移动。
二、导联准备2.1 电极粘贴位置:根据医生的要求,将电极片粘贴在患者的胸部、四肢等特定位置,确保电极与皮肤紧密贴合。
2.2 电极导联: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导联方式(标准12导联、3导联等),确保导联连接正确,信号传输畅通。
2.3 导联检查:在粘贴完电极后,医生需要检查各个导联的信号是否正常,确保没有杂音或干扰。
三、记录数据3.1 开始记录:当一切准备就绪后,医生可以开始记录心电图数据,按照仪器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3.2 观察波形:在记录数据的过程中,医生需要仔细观察心电图波形,注意是否有异常或不规则的信号出现。
3.3 确认记录:记录完数据后,医生需要确认数据的准确性,确保没有漏测或错误的情况发生。
四、保存数据4.1 数据存储:在记录完数据后,医生需要将心电图数据保存在电脑或打印出来,以备后续分析和诊断使用。
4.2 数据传输:如果需要将数据传输给其他医生或科室进行进一步分析,医生需要按照规定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4.3 数据保密:医生需要严格遵守患者隐私保护法规,确保心电图数据的保密性,不得随意泄露患者信息。
五、清理工作5.1 电极清理:在完成心电图检查后,医生需要将电极片从患者身上取下,清洁电极片表面,以备下次使用。
5.2 设备关机:关闭心电图仪器,确保设备处于关闭状态,避免浪费电能或损坏设备。
5.3 整理记录:将记录好的心电图数据整理好,存档或归档,以备日后查阅或比对。
心电图检查
【适应证】
1、对各种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对心律失常和心肌梗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2、帮助了解某些药物(如洋地黄、奎尼丁等)和电解质紊乱对心肌的作用。
3、心电监护用于危重病人的抢救。
4、手术前的常规检查。
5、一般健康体检。
【禁忌症】
无禁忌症。
【准备工作】
1、向患者说明检查目的。
2、器械准备:心电图机、心电图记录纸、检查床、、酒精棉球、夹酒精棉球用的止血钳。
【操作方法】
1、体位:嘱患者平静仰卧床上,暴露小腿和前臂。
2、导联连接:
(1)用酒精棉球消毒、湿润安放电极的部位。
(2)正确连接各导联。
3、心电图描记:输入病人性别、年龄等。
观察心电图波形是否平稳,有无干扰。
待波形稳定后即可记录。
常规导联应包括Ⅰ、Ⅱ、Ⅲ、aVR、aVL、aVF、V1、V2、V3、V
4、V
5、V6共12个导联。
还应根据临床需要和心电图变化决定描记时间的长短和是否加做导联。
4、描记完毕后:应马上在心电图记录纸上注明姓名、科室等。
然后结合临床进行分析,出具检查报告结果。
【注意事项】
1、必须用校检合格、性能良好的心电图机进行检查。
2、为避免交流电和外来电的干扰,心电图机附近不宜有大型的带电设备。
3、尊重病人的隐私,保证检查环境的私密性。
4、室内温度适中,以避免肌肉震颤而引起伪差。
为避免基线漂移,描图时,病人不宜说话、移动肢体及过度呼吸。
心电图操作规程一、目的为了确保心电图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规范心电图操作流程,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进行心电图检查的医护人员及患者。
三、操作前准备1. 确保心电图机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检查电源、导联线、电极等是否完好无损。
2. 检查室内环境,确保安静、温度适宜,避免强光直射和电磁干扰。
3. 准备好一次性使用的电极贴片、导电凝胶等耗材。
4. 核对患者身份信息,了解患者的病史和检查目的。
四、操作步骤1. 让患者平躺在检查床上,放松身体,保持安静。
2. 根据检查需要选择合适的导联类型(如常规12导联、18导联等)。
3. 清洁患者皮肤,确保电极贴片附着部位的皮肤干燥、清洁、无油脂。
4. 按照规定的顺序和位置粘贴电极贴片,并确保良好的导电接触。
5. 连接导联线,根据患者体型调整电极位置,确保信号的清晰和准确。
6. 启动心电图机,进行数据采集,期间指导患者保持呼吸平稳。
7. 完成检查后,关闭心电图机,断开导联线,小心移除电极贴片。
8. 立即对患者进行检查区域的皮肤护理,如有需要,涂抹适量的护肤品。
9. 保存心电图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并及时报告给主治医师。
五、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应遵循无菌原则,防止交叉感染。
2. 对于装有心脏起搏器、植入式心脏除颤器等医疗设备的患者,应事先通知心电图室,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3. 遇到紧急情况,如患者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操作,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4. 保持心电图机的日常维护和定期校准,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六、记录与报告1. 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检查日期、时间以及操作人员姓名。
2. 心电图结果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分析,并出具书面报告。
3. 将心电图报告及时归入患者的病历档案。
七、附录心电图操作指南图解、常见心律失常的识别与处理指南。
通过遵循以上规程,可以确保心电图检查的质量和患者安全,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心电图机使用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试用版)(2024年6月制订)【目的】1.记录人体正常心电活动。
2.用于观察和诊断各种心律失常、心肌病及冠状动脉供血情况。
3.判断药物或电解质紊乱对心脏的影响。
4.观察人工起搏器的功能情况。
【用物准备】处于备用状态的心电图机、心电图纸、治疗车、75%酒精/生理盐水缸、弯盘、棉签、纱布、笔、PDA、速干手消毒剂、必要时准备电源插座和备皮刀【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备注:操作流程中标红的部分为“零容忍”环节【指导内容】1.告知患者及家属做心电图检查的目的及配合事项。
2.检查前不应剧烈运动、空腹或饱餐、茶饮、喝酒、吃冷饮或吸烟,需平静休息20分钟后检查。
3.检查时要平卧,全身肌肉放松,呼吸平静,保持安静,切勿讲话或移动体位。
4.被检查者应关闭随身携带的手机,以避免因受干扰而影响检查的准确性。
5.曾做过心电图的被检查者应将检查报告交给医生作参考,或一些药物会影响心电图检查结果,也应告知医生。
【注意事项】1.根据患者病情,协助患者取合适的体位。
2.室温不得低于18℃,检查室远离大型电器设备,检查床宽度不小于80cm,如果检查床一侧靠墙,附近的墙内不应有电线穿行。
3.操作前检查心电图机各条线缆的连接是否正常,包括导联线、电源线、地线等。
4.认真阅读检查申请单,快速了解病人的一般情况以及临床对检测心电图的要求,描记心电图标准12导联和(或)附加导联、特殊体位。
5.除有精神症状、婴幼儿等不能配合者需用药物镇静外,被检测者应在醒觉状态下,休息5分钟后仰卧接受检测,检测时要求患者全身放松、自然呼吸。
6.电极放置部位的皮肤应先做清洁,然后涂以心电图检测专用导电介质或生理盐水并应浸透皮肤,以减少皮肤电阻,保证心电图记录质量。
7.准确放置标准12导联电极,包括3个标准肢体导联(I、Ⅱ、Ⅲ)、3个加压肢体导联(aVR、aVL、aVF)和6个心前导联(V1-V6)。
女性乳房下垂者应托起乳房,将V3、V4、V5导联电极置于乳房下缘的胸壁上。
心电图操作规程一、引言心电图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用于评估心脏的电活动和诊断心脏疾病。
为了确保心电图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制定了以下的心电图操作规程。
二、术前准备1. 设备准备:确保心电图机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电源连接稳定,纸张和电极贴片充足,并确保记录纸的速度和增益设置正确。
2. 患者准备:告知患者心电图检查的目的和过程,并让患者脱去上身衣物,以便贴上电极贴片。
对于女性患者,应尽量避免贴片在乳房位置。
三、操作步骤1. 患者体位:让患者取坐位或者卧位,保持身体放松。
2. 电极贴片:根据标准的心电图导联系统,将电极贴片粘贴在患者的胸部和四肢上。
确保电极贴片与皮肤贴合密切,无空隙和松动。
3. 导联连接:将导联线与电极贴片连接,确保连接坚固。
导联线的颜色应与相应导联的标识相符。
4. 心电图记录:将记录纸插入心电图机器,并设置合适的速度和增益。
开始记录前,应确保记录纸上显示了患者的个人信息和日期。
5. 心电图采集:操作员按照标准心电图采集的顺序,挨次记录12个导联的心电图波形。
在每一导联记录前,应确保波形稳定和清晰。
6. 心电图分析:记录完毕后,操作员应子细观察心电图波形,检查是否存在异常波形和心律失常。
如有需要,可使用计算机辅助分析心电图结果。
7. 心电图报告:操作员应根据心电图的分析结果,撰写相应的心电图报告。
报告应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心电图波形描述、心电图所见和结论。
四、术后处理1. 电极贴片的清理:将电极贴片从患者身上取下,用湿纸巾或者消毒液擦拭清洁,确保下次使用时的卫生和质量。
2. 设备的关闭:心电图检查结束后,及时关闭心电图机器,并进行必要的清洁和维护。
五、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电极贴片脱落:如果电极贴片在检查过程中脱落,应即将更换新的电极贴片,并重新连接导联。
2. 波形干扰:如果心电图波形受到干扰,应检查导联线是否连接良好,电极贴片是否贴合密切,以及是否有外界电磁干扰等因素。
3. 心电图结果异常:如果心电图结果异常,应与医生进行讨论,进一步评估患者的心脏状况。
常规心电图检查标准化操作方法为了获得质量合格的心电图及准确的报告结果,除了使用标准仪器(—年检合格的心电图机)外,还要求周围环境符合条件,受检者的配合、正确的操作方法、合理的结果判断及必要的随访验证。
方法、合理的结果判断及必要的随访验证。
以下为常规心电图检查标准化操作。
以下为常规心电图检查标准化操作。
01适应证适应证I 类 1. 胸痛、胸闷、上腹不适等可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急性肺栓塞者。
合征、急性肺栓塞者。
2. 心律不齐可疑期前收缩、心动过速、传导阻滞者。
黑蒙、晕厥、头晕可疑窦房结功能降低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者。
房结综合征者。
3. 了解某些药物对心脏的影响,如洋地黄、奎尼丁及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
丁及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
4. 了解某些电解质异常对心脏的影响,如血钾、血钙等。
血钙等。
5. 心肌梗死的演变与定位。
心肌梗死的演变与定位。
6. 心脏手术或其他大型手术的术前、术后检查及术中检测。
术中检测。
7.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前、后及随访。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前、后及随访。
8. 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和随访。
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和随访。
Ⅱ a 类1. 高血压、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肺心肺心病。
病。
2. 心血管以外其他系统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检测。
3. 对心脏可能产生影响的疾病,如急性传染病,呼吸、血液、神经、内分泌及肾脏疾病等。
呼吸、血液、神经、内分泌及肾脏疾病等。
4. 运动医学及航天医学。
运动医学及航天医学。
5. 正常人群体检。
正常人群体检。
6. 心血管疾病的科研与教学。
心血管疾病的科研与教学。
Ⅱ b 类1. 大面积的皮肤感染、烧伤。
大面积的皮肤感染、烧伤。
2. 某些全身性皮肤疾病,如全身性重症银屑病、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恶性大泡性红斑等。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恶性大泡性红斑等。
02基本技术参数标准基本技术参数标准1. 安全性:按照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安全性:按照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IEC)(IEC)的要的要求,与人体直接接触的医用电器设备的电源与信号采集、放大部分之间应有一定的安全隔离措施,根据应用部分的隔离程度,医用电气设备分属三型:用部分的隔离程度,医用电气设备分属三型:B B 型、BF 型及CF 型)。
2012 年月心内一病区护理技术操作项目——心电图机的操作技术一、目的了解患者的心肌电学变化,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二、注意事项1检查前向患者说明检查的目的和方法。
2正确放置电极位置,避免电极导联线与电源线打结。
4必要时用记号笔表明胸前导联电极位置。
5遇有心律失常,选择II导联, V导联或同步12导联做长条描记。
16对肢残患者,肥胖患者,小儿应特别表明导联位置。
三、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规范暂未查到四、操作前准备1、评估、观察要点(1)评估患者:病情,精神状态,皮肤情况和配合程度。
(2)向患者解释描记心电图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2、指导要点告知患者描记心电图目的,配合事项,取得合作。
3、患者准备了解描记心电图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4、用物准备(1)十二导联心电图机,导电糊或75%的酒精,毛刷,记号笔,记录笔,记录纸,纱布,必要时备配电盘,遮挡物,备皮包。
5、护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去掉手表,规范洗手,戴口罩。
6、环境准备整洁、安静、舒适、安全。
五、操作步骤1、七步洗手法规范洗手。
2、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您好,请问您是几床,叫什么名字?”“我是一床 XXX”“您好! X老师,让我看一下您的腕带好吗?”“好的”(与心电图申请单同时核对)。
“ X老师,现在感觉怎么样了?”“有点心慌闷气”“哦,我看您精神不太好,呼吸急促,根据您的病情,现在遵医嘱给您描记心电图,就是将电极连接到您的四肢和前胸,通过心电图机来记录您的心电情况。
为医生及时提供您的病情变化情况,有利于您疾病的治疗。
操作中没有什么痛苦,请您配合我好吗?”“好的”“ X老师,您稍等。
”3、观察病房周围情况:口述:“病房环境清洁,光线适宜,周围无电磁波干扰”。
观察评估病人:“患者神志清,精神欠佳。
X老师,请您去掉手表,脱去鞋袜,躺平。
您前胸做过手术吗?”“没有”“来,我看一下”(掀开被子,解开衣扣,口述:注意保暖,保护病人隐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