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盆腔炎安全性及疗效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4
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60例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
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实验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实验组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两组均未出现并发症。
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炎效果显著,复发率低,术后并发症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safety of laparoscopic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pelvic inflammation. Methods 60 pelvic inflammation patients from July 2014 to July 2015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servative treatment,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laparoscopic surgery.Therapy effect in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100.00%,which was higher than 86.67%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1).The recurrence rate 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1).There was no complication in the two groups. Conclusion Laparoscopic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pelvic inflammation is significant,and the recurrence rate is low,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and adverse reaction is less,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 Laparoscopic surgery;Pelvic inflammation;Clinical effect and safety盆腔炎症是女性盆腔生殖器官、子宫周围结缔组织以及盆腔腹膜的炎症[1]。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炎的安全性【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选择于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盆腔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开腹手术治疗,治疗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体温、并发症、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患者住院时间和复发率。
结果治疗组在各个方面的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
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炎具有手术时间短、肠道功能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盆腔炎;安全性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结缔组织发生炎症引起的疾病,是临床常见的妇科病。
传统治疗多采用药疗,但患者在用药时常常不遵医嘱,导致疗效不理想,复发率较高,手术治疗创伤较大,难以被患者教授,且会对患者的生育造成一定的影响。
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炎具有痛苦小、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手术视野清晰、机体反应小、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已广泛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
我院自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疾病盆腔炎后,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于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盆腔炎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0例,年龄24-44岁,平均31±5.5岁,病程2-15个月,平均8.3±5.6个月,急性盆腔炎9例,慢性盆腔炎21例;对照组30例,年龄23-42岁,平均30±5.7岁,病程3-12个月,平均8.4±6.6个月,急性盆腔炎10例,慢性盆腔炎20例,两组患者均临床资料完整,在年龄、病型、病程方面无明显差异,具可比性。
1.2治疗方法1.2.1治疗组患者入院后,给予足量抗生素治疗3-5天后行腹腔镜手术,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并做好肠道准备,患者取膀胱结石位,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取脐部切口建立气腹,选两侧下腹麦氏点水平的两个0.5cm穿刺点操作。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盆腔炎80例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盘腔炎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从2010年-2011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进行对比分析。
将本组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中患者42例,对照组中患者38例。
对干预组中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炎,对对照组中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盆腔炎。
结果干预组中患者在临床症状缓解程度、术后体温降至正常、住院时间缩短程度、无伤口感染、肠梗阻发生情况、白细胞数量降至正常的时间方面较之于对照组中患者有明显改善。
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炎有利于患者病程的缩短,盆腔粘连减少。
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炎的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急性盆腔炎治疗效果急性盆腔炎是较为常见的妇科疾病的一种,由于该疾病的临床表现不具典型性,[1]容易造成病情误诊或者延误病情,情况严重的会导致患者产生盆腔痛甚至导致不孕症发生。
传统的治疗方法多为联合应用广谱抗生素,在保守治疗无明显效果时则采用开腹手术治疗。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我院采取腹腔镜手术的方式对急性盆腔炎患者进行治疗,笔者通过对多年临床治疗的观察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2010年-2011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进行对比分析。
将本组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中患者42例,对照组中患者38例。
干预组中患者年龄19岁-54岁,平均(35.4±12.7)岁。
对照组中患者年龄18岁-52岁,平均(34.7±11.5)岁。
2组患者均有明显腹痛、发热症状,腹部均有肌紧张、反跳痛、血象升高等症状。
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症状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于2组患者在术前均进行常规的广谱抗菌素进行抗炎治疗,在手术后的7天之内对患者继续进行全身抗炎治疗,治疗时间持续2.5天-7.5天,直到患者症状消除,血象恢复正常,伤口愈合后出院即为痊愈。
分析腹腔镜手术在急性盆腔炎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急性盆腔炎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盆腔炎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腹腔镜组40例及药物组40例。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1年中疾病的复发率。
结果:腹腔镜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药物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访1年,腹腔镜组盆腔炎的复发率为2.50%,显著低于药物组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手术可以有效处理盆腔粘连、脓肿及阻塞等情况,在急性盆腔炎诊断和治疗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疗效确切,复发率低,适于临床应用。
标签:腹腔镜;急性盆腔炎;诊断;治疗急性盆腔炎多见于性活跃及有月经的女性,属于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主要包括:急性输卵管炎、急性子宫内膜炎、急性盆腔腹膜炎、急性输卵管卵巢脓肿、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若该病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因输卵管阻塞、盆腔粘连等症状导致慢性盆腔疼痛、不孕症等,严重影响了女性的生殖健康及生活质量[1]。
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腹腔镜的手术适应症也随之扩增,腹腔镜治疗急性盆腔炎已在临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且备受广大患者的青睐[2-3]。
为了探讨腹腔镜手术在急性盆腔炎诊断和治疗中的效果,本研究对80例急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为完善临床诊疗方案提供有效的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盆腔炎患者80例。
纳入标准:符合第8版《妇科学》中对急性盆腔炎的诊断标准,且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下腹痛、肌紧张、附件痛性包块、宫颈举痛;阴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已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异位妊娠等妇科疾病;资料不全。
根据治疗方法将80例患者分为腹腔镜组40例及药物组40例。
42例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盆腔炎疗效分析腹腔镜治疗急性盆腔痛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对急性盆腔炎(acute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APID)的治疗尚未普遍开展,现回顾分析了本院腹腔镜治疗APID的42例患者资料,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03年3月至2005年12月确诊为APID患者急诊行腹腔镜手术共42例(A 组)。
手术适应症:体温≥38℃;白细胞(WBC)≥1.0×109/dl;盆腔有压痛及反跳痛;B超提示有盆腔积液或附件不均质包块。
另随机选择同期单行抗生素治疗的APID患者共35例作为对照(B组),适应症同前。
1.2治疗方式A组术前常规头孢曲松钠2 g静注。
取脐孔置镜,左右麦氏点为操作孔,腹腔压力15 mmHg。
钝性、锐性分离盆腔内各种粘连,剥离脏器表面脓苔及粘连束带,脓液送细菌培养,按生育要求行输卵管切除术或伞端造口术。
生理盐水5~10 L冲洗盆腹腔。
术后根据药敏选择抗生素药物治疗。
B组单行抗生素治疗,选用方案为:头孢曲松钠+灭滴灵共15例,左氧氟沙星+灭滴灵共20例。
1.3统计学方法数据(x±s)表示,运用SPSS1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A组平均年龄28.5岁、盆腔包块23例[直径(4.2±0.6 cm)]、白细胞(1.37±1.3)×109/dl;B组平均年龄29.2岁、盆腔包块18例[(直径(4.6±0.7 cm)]、白细胞(1.24±0.9)×109/d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平均发热症状消失(1.1±0.2)d、腹痛缓解(1.5±O.2)d、住院(6.0±0.5)d;B 组平均发热症状消失(3.5±1.2)d、腹痛缓解(4.1±0.4)d、住院(11.5±1.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关键词]盆腔炎性包块;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手术指标;免疫功能;生活质量盆腔炎作为妇科疾病的一种表现,临床普遍存在,其诱发因素为女性盆腔、生殖器、周边结缔组织因微生态平衡受损发生内源性感染,因素患者多以育龄期女性为主[1]。
患者发病后若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病情持续发展,存在盆腔脓肿、异位妊娠、继发性不育等风险,会给患者的生育健康造成巨大威胁[2]。
现阶段临床治疗盆腔炎性包块多采取手术方案,通过对早期包块进行有效干预,降低患者出现盆腔粘连、继发不育的风险。
常规手术方案包括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研究表明[3],腹腔镜手术相对比开腹手术具有微创性,对患者早期康复有促进意义。
该次为探究腹腔镜手术在盆腔炎性包括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单纯随机择选于2016年8月—2019年8月该院收治的106例盆腔炎性包块患者为对象,通过对比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展开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单纯随机择选该院收治的106例盆腔炎性包块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分析。
纳入标准:①阴道分泌物过量且下腹有明显疼痛感者;②B超检查可见囊性包块,边界模糊,直径超过5cm者;③单侧附件存在包块,形状不规则,质韧,有按压痛者;④患者同意。
排除标准:①合并重要脏器官功能障碍者;②沟通障碍、精神疾病者;③妊娠期、哺乳期者等。
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成两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53例。
其中对照组患者年龄20~46岁,平均(34.69±4.31)岁;实验组患者年龄20~47岁,平均(34.17±4.67)岁。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接受开腹手术:全麻后,于患者下腹包块病灶处做一个切口,控制在7cm左右,探查盆腔、腹腔,若患者伴有脓肿,需要分离粘连的输卵管、卵巢,实施输卵管造口术;对包块情况进行明确,包括周边结构、数量以及大小等,分别在包块双侧做切口,将包块剥除,常规留置盆腔引流管,将腹腔逐层缝合,术毕。
腹腔镜手术在急性盆腔炎诊断和治疗中的相关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急性盆腔炎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80例急性盆腔炎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
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实验组采用腹腔镜手术诊治。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满意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好转时间、白细胞下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7.82±1.79)d、病后恢复工作时间为(16.87±3.22)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92±6.77)、(22.18±8.7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3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7.5%,对照组7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7.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急性盆腔炎患者诊治结合腹腔镜手术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急性盆腔炎;诊断;治疗盆腔炎(pelvie inflammatory disease,pID)发病率较高,且患者发病后主要以发烧、盆腔积液、白带增多等为主。
传统诊治方法虽然能够改善患者症状,但是长期疗效欠佳,预后较差,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1]。
近年来,腹腔镜手术在急性盆腔炎患者诊断、治療中广为使用,该诊治方法能够改善患者症状,减轻患者痛苦。
为探讨腹腔镜手术在急性盆腔炎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诊治的80例急性盆腔炎患者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诊治的80例急性盆腔炎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对照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
腹腔镜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胡世佳
【期刊名称】《中国民康医学》
【年(卷),期】2018(030)001
【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8例急性盆腔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各项恢复指标、炎症指标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63%(P<0.05);治疗后,观察组体温恢复及腹痛消失的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WBC、CRP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急性盆腔炎的效果优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
【总页数】3页(P27-29)
【作者】胡世佳
【作者单位】武汉商职医院,湖北武汉 430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1.33
【相关文献】
1.腹腔镜技术诊治急性盆腔炎60例临床效果观察 [J], 廉晓玲;刘丽君;郑岚琳
2.腹腔镜手术联合抗生素治疗急性盆腔炎的效果观察 [J], 周少球
3.中药灌肠法结合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J], 张春霞; 王萍
4.临床检验应用于急性盆腔炎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J], 俞俊文
5.腹腔镜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和对住院时间的影响分析 [J], 刘艳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腹腔镜手术在急性盆腔炎诊断和治疗中应用目的讨论腹腔镜手术在急性盆腔炎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我院2010年5月~2012年6月收治的急性盆腔炎患者82例展开回顾性分析,分析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腹腔镜手术的应用方法与临床效果。
结果22例诊断为急性盆腔炎的患者经过腹腔镜手术后,发现确实患有急性盆腔炎的患者为20例,诊断的符合率为93.94%;患者经过两种方式的治疗后,在盆腔炎包块、抗生素使用以及再住院天数方面,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的治疗后,患者情况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对急性盆腔炎的诊断与治疗有显著的临床意义,需要进一步推广與研究。
标签:盆腔炎;腹腔镜手术;诊断;治疗急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若未及时彻底治疗,会引起盆腔粘连、输卵管阻塞而导致不孕、异位妊娠以及慢性盆腔疼痛,严重者可发生弥漫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或败血症,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殖健康及生活质量[1]。
笔者通过对我院收治的82例急性盆腔炎患者展开回顾分析,探讨腹腔镜手术在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5月~2012年6月我院共收治急性盆腔炎患者82例,年龄22~53岁,平均年龄(37.1±3.6)岁,病程1d~9年,所有患者都存在腹痛的症状。
两组患者中单纯开展药物治疗49例,给予手术结合药物治疗33例,其中包括腹腔镜手术22例,开腹手术11例。
两种方式诊疗的患者在年龄、病程、发热等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采用2002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盆腔炎(PID)的诊断标准[2]。
1.3方法单纯开展药物治疗的49例患者,给予广谱抗生素和抗氧菌药物,在得到患者宫颈拭子细菌培养的具体结果后,根据药物过敏的结果来调整药物的使用,静脉滴注到患者病情有所改善,再给予抗生素。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盆腔炎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急性盆腔炎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选择保守治疗的急性盆腔炎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白细胞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为79.2%,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白细胞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
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盆腔炎临床效果优于传统保守治疗,可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负担。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急性盆腔炎,保守治疗急性盆腔炎的发病率较高,近年来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是一种常见妇科病,对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急性盆腔炎在性活跃期及妇女产后的发病率明显升高[1],此病对妇女生育能力产生影响,故临床中及时诊断和治疗急性盆腔炎尤为必要。
以往治疗急性盆腔炎多采用传统保守治疗,给予大量抗生素[2]。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的发展,腹腔镜技术开始应用于临床,取得明显疗效。
本研究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盆腔炎,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与2013年1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急性盆腔炎患者96例,按照治疗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年龄22-54岁,平均年龄(37.6±3.5)岁,病程1d-9年;对照组48例采用传统保守治疗,年龄23-55岁,平均年龄(37.4±3.7)岁,病程1d-8年。
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及病情等基础资料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治疗前给予B超检查,根据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若患者检查未发现脓肿及积液,则给予氨苄青霉紊、甲硝唑及丁氨卡那等药物治疗,其余患者给予二联或三联疗法治疗。
腹腔镜手术在急性盆腔炎性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尚敏捷【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急性盆腔炎性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1月~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112例急性盆腔炎性疾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56)与研究组(n=56).对照组给予抗生素治疗,研究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盆腔包块清除率及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研究组盆腔包块清除率较对照组更高,复发率较对照组更低,上述差异均较显著(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诊断和治疗急性盆腔炎性疾病,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有效清除包块,减少复发,值得临床推广.【期刊名称】《中国医疗器械信息》【年(卷),期】2017(023)021【总页数】2页(P91-92)【关键词】腹腔镜手术;r急性盆腔炎性疾病r;应用效果【作者】尚敏捷【作者单位】锦州市妇婴医院辽宁锦州 12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3急性盆腔炎属于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妇科炎症性疾病,病因较为复杂,主要是由于女性生殖系统和周围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被多种病原体感染所致[1]。
引起在临床上缺少典型症状,所以很容易就发生漏诊与误诊情况,导致患者错失最佳治疗时机,最终可能发展成异位妊娠或者不孕症等,给患者造成严重的身心伤害[2]。
近年来,临床对于急性盆腔炎性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为药物与腹腔镜手术。
本研究对112例急性盆腔炎性疾病患者分别采取药物治疗及腹腔镜手术治疗,旨在探讨腹腔镜手术在急性盆腔炎性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将2014年11月~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112例急性盆腔炎性疾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56)与研究组(n=56)。
对照组年龄22~58岁,平均年龄(38.56±7.32)岁;病程5~48d,平均病程(24.20±4.73)d。
研究组年龄24~57岁,平均年龄(37.82±7.20)岁;病程7~49d,平均病程(24.85±5.32)d。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盆腔炎临床分析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盆腔炎方法及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急性盆腔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抗菌药物应用等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使用抗生素时间、住院时间及随访结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抗菌药物应用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术后随访6个月复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技术对急性盆腔炎可确诊同时手术治疗,及时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腹腔镜手术;急性盆腔炎;临床分析急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急腹症之一,若未及时根治,会导致不孕、输卵管妊娠、盆腔粘连、慢性盆腔炎痛及炎症反复发作等症状,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殖健康,增加社会与家庭负担[1]。
本研究通过对急性盆腔炎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40例,观察其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急性盆腔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
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抗生素治疗;年龄20~47岁,平均年龄(34.54±8.62)岁,体温37.50℃~40.40℃,平均(38.91±1.05)℃;白细胞10×109/L~29×109/L,平均(17.98±2.64)×109/L;B超示附件区囊性包块28例,直径5~13 cm,平均(9.02±4.36)cm。
对照组仅采用抗生素治疗;年龄21~49岁,平均年龄(34.13±8.49)岁,体温37.51℃~39.9℃,平均(38.06±1.03)℃;白细胞10×109/L~26×109/L,平均(16.63±2.52)×109/L;B超示附件区囊性包块25例,直径5~12 cm,平均(8.58±3.07)cm。
腹腔镜手术在急性盆腔炎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急性盆腔炎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41例为对照组给予抗生素治疗,另41例为研究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效果。
结果:本组82例患者,经腹腔镜诊断为急性盆腔炎者80例,临床确诊78例,二者符合75例,误诊5例,漏诊2例。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再次手术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抗生素使用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与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急性盆腔炎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腹腔镜手术,保证了诊断与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急性盆腔炎;诊断;治疗【中图分类号】R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5-546-01急性盆腔炎作为妇科常见疾病,患者临床表现为发烧、疼痛、白带增多与盆腔积液等,传统疗法以药物治疗为主,如:头孢联合抗厌氧菌,但治疗效果欠佳,疗程较长、复发率偏高。
近几年,在先进技术与设备支持下,随之出现了腹腔镜手术,为了明确临床价值,本文以我院收治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了腹腔镜手术,诊断与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了82例患者,最小21岁、最大65岁,平均(34.7±2.3)岁,病程:最短4d、最长54d,平均(26.4±4.2)d。
纳入标准:①经检查均符合急性盆腔炎诊断标准;②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与疼痛;③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④无药物过敏者及严重器质性疾病者。
随机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给予抗生素,头孢曲松钠,奥硝唑,静脉输注,疗程1周。
腹腔镜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联合抗生素治疗急性盆腔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80例急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40例。
对照组使用抗生素治疗,研究组使用腹腔镜手术联合抗生素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4865,P<0.05)。
研究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647,P<0.05)。
结论:对急性盆腔炎患者使用腹腔镜手术联合抗生素治疗,不仅能改善患者临床指标,减少并发症发生,还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抗生素;急性盆腔炎前言急性盆腔炎是临床上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主要指女性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发生急性炎症性病变。
近年来,腹腔镜手术逐渐成为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主要手段,该手术具有无痛、微创的优点,但不能彻底消除患者盆腔炎症,导致患者盆腔功能恢复较慢。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80例急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40例。
对照组年龄22~47岁,平均年龄(34.25±7.36)岁;病程1~8h,平均病程(4.22±2.46)h;未婚17例,已婚23例。
研究组年龄20~45岁,平均年龄(32.65±7.84)岁;病程1~11h,平均病程(5.63±3.84)h;未婚19例,已婚21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价值[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价值。
方法:在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选取研究对象,选取单位为本院,对象为手术治疗的急性盆腔炎患者。
获得132例研究对象,随机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6例。
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
结果:观察组的术后排气时间、血象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在两组当中更短,P<0.05。
观察组的切口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在两组当中更低,P<0.05。
两组的出血率、肠梗阻率对比,P>0.05。
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盆腔炎能减小手术创伤,促进术后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急性盆腔炎;并发症盆腔炎在临床妇科是常见疾病,是发生在上生殖道及周围的炎症,可分为急性和慢性。
其中急性盆腔炎发病较急,临床表现主要是下腹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加等,病情若得不到控制,会导致炎症波及范围增加,引发腹膜炎、泌尿系统感染等[1]。
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均可用于治疗急性盆腔炎。
但若保守治疗数日后病情得不到改善,则应给予手术治疗,否则病情得不到彻底治疗,会演变成慢性盆腔炎,为日后健康埋下隐患。
在手术治疗中,临床传统方法为开腹手术,但随着近几年腹腔镜技术的普及,已经逐渐被腹腔镜手术所替代[2]。
本研究中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选取研究对象,选取单位为本院,对象为手术治疗的急性盆腔炎患者。
纳入标准:1)急性盆腔炎临床诊断符合。
2)保守治疗无效,存在手术指征。
3)认知功能良好。
4)完整临床资料。
5)同意参加研究。
排除标准:1)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障碍。
2)手术耐受性差。
3)精神疾病。
4)血液或免疫疾病。
5)妊娠或哺乳。
筛选后获得132例研究对象,随机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6例。
对照组年龄24~39岁、平均(29.02±2.72)岁,病程2~8d、平均(5.03±1.31)d。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盆腔炎的安全性及疗效
【摘要】目的分析讨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盆腔炎的安全性及其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84例急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腹腔镜组,一组为开腹组,各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d)、住院时间(d)、术后三天白细胞降至正常例数(%)、术后72小时体温降至正常例数。
结果腹腔镜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开腹组短,术后三天白细胞降至正常例数(%)、术后72小时体温降至正常例数腹腔镜组比开腹组比例高。
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盆腔炎是安全可行的,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急性盆腔炎
急性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的急性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几个部位同时发病,最常见的是输卵管炎及输卵管卵巢炎,单纯的子宫内膜炎或卵巢炎较少见。
常见致病菌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厌氧菌及性传播病原体,如淋菌、支原体、衣原体等,经淋巴、血行或直接蔓延至盆腔而引起。
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抗炎及其开腹手术,2011年我院将腹腔镜用于急性盆腔炎手术治疗,现就急性盆腔炎的腹腔镜手术治疗做以下讨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84例急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组42例,比较两组
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d)、住院时间(d)、术后三天白细胞降至正常例数(%)、术后72小时体温降至正常例数。
年龄23-39岁,病程8-14个月,均有明显腹痛、发热等急性盆腔炎症状,两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手术方法两组手术之前均进行抗炎治疗无效果,腹腔镜组采用全身麻醉,常规的三点穿刺,手术开始后首先吸取腹腔液做细菌培养及其药敏试验,之后探查腹腔及盆腔,根据不同的情况实行输卵管造口、输卵管切除术、盆腔粘连松解术、附件切除术、输卵管通液术等;开腹组手术方式同腹腔镜组。
3讨论
盆腔炎在妇科急腹症中居首位[1],是引起盆腔疼痛的最主要原因,约占40%[2],急性盆腔炎多见于有月经、性活跃的妇女。
急性盆腔炎发展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败血症、感染性休克,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若在急性期未能得到彻底治愈,则转为慢性盆腔炎,往往经久不愈,并可反复发作,导致不孕、输卵管妊娠、慢性盆腔痛,不仅严重影响妇女健康、生活及工作,也造成家庭与社会的负担。
当急性盆腔炎未得到积极、正规的有效的治疗时,就形成了盆腔脓肿,急性盆腔炎应与急性阑尾炎、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卵巢囊肿蒂扭转或破裂等急腹症相鉴别。
急性盆腔炎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抗炎治疗,手术是开腹,但开腹手术创伤大,易污染切口,愈合时间长,并发症多以及可能使炎症扩散,使临床医师有所顾忌。
妇科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小、
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机体应激反应小等优点,更具有满足美观需要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妇产科临床实践,逐步成为许多妇科手术治疗的新模式。
自腹腔镜手术用于急性盆腔炎治疗以后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以上结果显示,腹腔镜组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开腹组短,术后三天白细胞降至正常例数(%)、术后72小时体温降至正常例数腹腔镜组比开腹组比例高,具有显著性差异,所以,急性盆腔炎尤其伴有盆腔包块时,可作为急症在腹腔镜下施术[3]。
腹腔镜是诊断与治疗盆腔炎与盆腔脓肿最直观与精确的方法,腹腔镜手术暴露充分,并且有放大作用,有利于发现较为隐蔽的病灶,利于手术的彻底性[4]。
腹腔镜治疗急性盆腔炎的安全性与手术时机的选择、操作者的技术水平、熟练程度、腹腔镜电凝设备有关。
综上所述,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盆腔炎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晓筑.妇科急腹症的临床鉴别诊断[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0,16(1):46-47.
[2]靳家玉,杨丹.重视妇科慢性盆腔痛的诊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10):577-578.
[3]林金芳,冯攒冲,丁爱华主编.实用妇科内镜学[m].北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09:229-235.
[4]刘彦编.实用妇科腹腔镜手术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
社,20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