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轨道交通桥梁动力特性评估方法
- 格式:pdf
- 大小:892.47 KB
- 文档页数:2
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分析桥梁作为现代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随着交通运输工具和载荷的不断发展,桥梁结构也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动力特性分析。
本文将从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入手,探析其分析方法及应用。
首先,了解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是进行安全评估和设计的基础。
对于公路、铁路、地铁等交通载荷的不断增加,桥梁需要能够承受复杂的动力荷载,包括交通载荷和风荷载等。
在了解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之前,我们需要熟悉桥梁的固有频率和阻尼比等基本概念。
固有频率是桥梁在自由振动状态下的频率,而阻尼比则是衡量桥梁振动阻尼程度的参数。
这些基本概念的了解是进行动力特性分析的关键。
其次,在分析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
传统的方法包括模态分析和频谱分析等。
模态分析基于固有频率和振动模态的概念,通过求解结构的振动模态,分析不同模态下的动力响应。
频谱分析则是通过将外荷载离散化为一系列正弦波形式的荷载,利用结构的频率相应性质进行分析。
这些传统的方法相对简单,可以对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进行初步分析。
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限元分析等数值模拟方法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有限元分析将桥梁结构离散化为多个小单元,通过数值求解方法模拟结构的动力行为。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考虑结构的非线性和复杂几何形状等因素,提供更为准确的动力响应结果。
同时,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使得大规模桥梁结构的动力仿真和优化成为可能。
不仅如此,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分析在现代桥梁设计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分析桥梁的固有频率和阻尼比等参数,可以评估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例如,在考虑地震荷载下的桥梁设计中,动力特性分析可以帮助工程师了解地震荷载对桥梁结构的激励程度,从而进行合理的抗震设计。
此外,动力特性分析也可以用于预判桥梁结构的振动问题,如桥梁的自振和共振等,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结构的破坏。
总之,了解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对于设计和评估桥梁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高铁桥梁结构动力响应分析与评价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交通建设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高速公路、高铁等交通工程的发展也催生了现代桥梁建设。
而在桥梁建设中,高铁桥梁的建设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
高铁桥梁的结构设计与评价是大学土木工程类专业一门不可或缺的核心课程。
在结构设计中,结构动力响应评价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高铁桥梁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与评价入手,讨论高铁桥梁在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实践应用。
高铁桥梁结构的动力响应主要指桥梁在受到外部振动力作用时,结构对振动的响应情况,即结构的应变、位移、变形等变化。
课程教学主要关注的是结构的自然振动频率和阻尼,以及在外部荷载作用下的响应特性。
在高铁桥梁工程的设计与构建过程,需要对结构的动力响应进行深入分析与评价。
其中,最关键的部分就是对结构的自然振动频率进行测定。
自然振动频率是指结构在没有外力作用下自由振动的频率。
对于高铁桥梁,自然振动频率的测定需要考虑以下两方面因素。
首先,需要对结构的材料特性进行测量,如弹性模量、杨氏模量等,以便计算结构的刚度。
其次,需要对桥梁整体的几何形状、截面形状等进行准确定义,以便计算结构的惯性矩。
当上述两个因素确定后,可以通过计算机仿真等方法计算出自然振动频率。
在分析高铁桥梁的动力响应时,还需要考虑结构所受到的外力荷载。
这些荷载包括风荷载、地震力、车辆荷载等。
其中,地震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需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地震荷载是桥梁工程中最危险的荷载之一,可以对结构造成非常严重的破坏。
因此,在设计高铁桥梁时,需要充分考虑地震荷载的影响。
高铁桥梁的动力响应评价不仅要考虑结构的自然振动频率和外力荷载,还需要关注结构的阻尼特性。
阻尼是指高铁桥梁结构在振动过程中所受到的损耗能量,其大小对结构刚度、节減振动幅度等均有影响。
高铁桥梁结构的阻尼可以分为两类:固有阻尼和非固有阻尼。
其中,固有阻尼是指结构本身所固有的阻尼,包括材料损耗、结构相对摩擦等。
非固有阻尼是指在桥梁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阻尼,例如车辆摩擦力和积水阻尼等。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桥梁系统动力响应数值分析及现场测试作者:王少钦曹明盛李宇杰来源:《振动工程学报》2021年第04期摘要:为验证地铁桥梁监测系统采集数据的可靠性,提高轨道交通系统结构设施安全监督力度,以北京地铁5号线惠新西街北口站⁃大屯路东站的三跨连续箱梁桥为研究对象,考虑列车的动力加载效应,通过实验测试与数值模拟计算相互验证、时域分析与频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行车过程中桥梁的横向、竖向位移及加速度时程曲线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验证了计算程序及實验测试结果的可靠性;通过傅里叶变换分析不同车速下桥梁振动加速度频谱,验证了对桥梁振动起控制作用的频率范围;通过计算不同车速下列车的轮重减载率、脱轨系数、横向力、Sperling指标等,对行车安全性及平稳性进行评价。
关键词:桥梁; 列车; 振动响应; 安全性; 平稳性引言伴随着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广大市民对公共交通的需求日益提升。
城市轨道交通以其安全、快速、准时、环保等特点逐渐成为市民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也是中国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
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由于成本、既有线路、河流、建筑物等因素的限制修建了大量高架桥线路,桥梁结构在长期环境腐蚀和列车移动荷载反复作用下,结构安全性及耐久性将会受到较大影响,在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过程中需要格外关注。
作为首都的重要公共交通出行方式,北京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猛,由于空间限制,线路上的桥梁、隧道等土建设施也越来越多。
北京地铁13号线高架线路比重高达92.6%,5号线的高架线路比重也达到了38.8%。
随着运营年限的增加及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这些土建设施的结构会产生不间断的细微变化,已有的病害会不断加剧,新的病害也不断出现,若不及时进行维修和养护工作,会对列车安全运行产生极大危害,影响轨道交通安全运营。
国内外对于城市轨道交通桥梁结构和行车安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部分学者以轨道交通线路中的高架桥梁为研究背景,建立相应的车桥耦合动力分析模型,分析车速、风荷载等因素对桥梁及列车振动响应的影响,评价桥梁安全性、行车平稳性以及乘车舒适性[1⁃7]。
桥梁结构的动力学特性分析桥梁是连接两个地理位置的重要交通设施,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交通运输的安全至关重要。
为确保桥梁结构的合理设计和使用,动力学特性分析是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
本文将对桥梁结构的动力学特性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1. 动力学特性的定义桥梁结构的动力学特性是指桥梁在受到外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和响应特性。
包括桥梁的固有频率、振型形态、自由振动和阻尼等内容。
通过分析桥梁的动力学特性,可以评估其抗风、抗震、抗振动等能力,为桥梁的设计、施工和维护提供依据。
2. 动力学特性分析的方法(1)模态分析:模态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动力学特性分析方法,通过求解桥梁结构的振型形态和固有频率,得出结构的模态参数。
模态分析可以帮助设计师确定桥梁的固有振动频率,避免共振现象的发生,提高桥梁的稳定性。
(2)动力响应分析:动力响应分析是通过施加外力荷载,研究桥梁结构的动态响应行为。
通过对桥梁在不同荷载条件下的动态响应分析,可以评估桥梁的结构响应和变形情况,为桥梁结构的安全评估和设计提供依据。
3. 动力学特性分析的应用(1)抗风设计:桥梁结构在面对风荷载时容易发生振动,因此抗风设计是桥梁工程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通过动力学特性分析,可以评估桥梁的固有振动频率和阻尼比,确定合理的抗风设计参数,提高桥梁的稳定性和抗风性能。
(2)抗震设计:地震是危及桥梁结构安全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
通过动力学特性分析,可以评估桥梁在地震作用下的动态响应和变形情况,确定合理的抗震设计参数,确保桥梁在地震中的安全性。
(3)振动控制:在某些情况下,桥梁的振动可能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如引起噪音、疲劳破坏等。
通过动力学特性分析,可以了解桥梁的振动特性,并采取相应的振动控制措施,降低桥梁振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总结:桥梁结构的动力学特性分析对于桥梁的设计、施工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桥梁的动力学特性,可以评估桥梁在受到外力作用下的响应和变形情况,为桥梁的抗风、抗震和抗振动设计提供依据。
桥梁动力测定评价方法近年来,桥梁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设施,其特殊的结构和加载特点,使得桥梁研究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为了使桥梁能够达到安全使用的目标,需要定期开展桥梁动力测定和评价,以确定桥梁的实际状态,并准确地判断其受力性能。
此外,桥梁的诊断及图像处理技术也有助于更全面地评估桥梁的实际工作情况。
桥梁动力测定评价(DDE)是对桥梁结构的一种动态测试方法,它可以定量地评价桥梁的结构动力特性,进而判断桥梁结构的受力性能指标。
DDE可分为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其目的在于了解桥梁结构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
首先,在静态测试中,需要对桥梁进行结构荷载测试,以获得各梁单元的荷载及变形响应。
此外,还需要测量桥梁的精细结构,如桥梁的细木工、砌体桥梁的抗压强度、过渡桥梁的抗剪强度等,并进行相关计算,得到桥梁结构的荷载容量及荷载下各构件的应力状态,从而对桥梁结构的受力性能进行评价。
其次,在动态测试中,需要向桥梁施加外力,以模拟实际车辆荷载,如通过肩部压床或汽车轮脚模拟反复荷载,来评估桥梁动态受力能力。
此外,也可以采用振动和脉冲模拟的方法,模拟实际路面的振动波和脉冲荷载,来模拟更长时间及更复杂的荷载,以更好地评估桥梁结构动力特性。
此外,DDE还结合诊断及图像处理技术,从桥梁表面发现问题,提取桥梁损伤的预兆及初期特征,并对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进行更细致的分析。
例如,可以使用红外热像仪或图像处理软件来检测桥梁表面的变化,从而更好地了解桥梁的实际情况。
总的来说,DDE的目的在于通过定量的测试和分析,准确地了解桥梁结构的受力特性和受力性能,从而确定桥梁的实际状态及其安全使用情况。
此外,DDE还能够有效地发现桥梁的潜在缺陷,使得桥梁得到及时的维修和维护,为桥梁的安全运行提供有效保障。
综上所述,桥梁动力测定评价是一种重要的诊断技术,它通过科学的测试和评价,从而有效地确定桥梁的安全性能,从而确保桥梁的安全运行。
因此,DDE的开展和应用,对于识别桥梁的失效模式,提高桥梁的可靠性,以及降低维修和管理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
城市轻轨连续刚构桥动力特性分析[ 08-12-14 14:51:00 ] 作者:杨永贤王福敏周筠编辑:studa0714摘要:自振频率、振型等是反映桥梁结构动力特性的模态参数,是评价桥梁动力性能的重要依据。
以某轻轨连续刚构为例,采用大型桥梁专业分析软件MIDAS建立该桥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对其进行模态分析,得出相关模态参数,其计算结果可供桥梁设计和成桥检测时参考。
关键词:轻轨连续刚桥;动力特性;模态分析目前,轨道交通在我国大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移动车辆通过高架轻轨引起的桥梁动力行为与桥梁自振频率、车辆自振频率、轨道的不平整度、车辆系统的阻尼及车辆运行速度、车辆在桥前的自激振动加速度等许多因素有关。
另一方面,设计技术与材料性能的新发展及大跨度桥梁施工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桥梁悬臂施工技术的改进和成熟,对混凝土收缩、徐变、温度变化、预应力作用、墩台不均匀沉降等引起的附加内力研究的逐渐深入和问题的不断解决,大跨度连续刚构桥已成为主要的桥梁结构形式。
但这种结构在动载,特别是因移动荷载作用下结构易于开裂,设计时如果对桥梁动力行为考虑不足,将使大跨桥梁在使用期间发生安全问题。
再者,对于大跨径连续刚构梁,轻轨列车带来的动力影响目前国内研究得比较少。
本文以重庆某轻轨连续刚构特大桥为背景,分析了此类桥的动力特性。
1 工程背景该桥主桥为96m+160m+96m的3跨PC变截面连续刚构。
箱梁为双向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采用单箱单室断面,桥面总宽9.1m,箱顶板宽9.1m,底板宽5.6m,箱梁跨中及边跨梁现浇段高3.7m,高跨比为1/43.2,根部梁高9.2m,高跨比为1/17.4。
梁高从合拢段中心到悬臂根部按二次抛物线变化,其方程为h=(5.5/752)X2+3.75m。
箱梁腹板厚45~100cm,箱梁顶板根部厚40cm,其它厚30cm。
箱梁底板厚从跨中30cm按二次抛物线变化至根部100cm,其变化方程为h=(0.7/752)X2+0.3,见图1。
桥梁结构动力特性分析桥梁结构是城市交通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确保桥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必须对桥梁的动力特性进行充分的分析。
本文将对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进行详细讨论,包括桥梁结构的固有频率、自由振动、强迫振动以及可能引起的共振现象等。
一、固有频率固有频率是指桥梁结构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自身固有特性所具有的振动频率。
桥梁结构的固有频率是通过结构的质量、刚度和几何尺寸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桥梁的固有频率越高,结构的刚度越大,相应地,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风、抗震能力也会更高。
二、自由振动自由振动是指桥梁结构在受到外力激励之前的自由振动行为。
当桥梁结构受到外力干扰后,会出现固有频率下的自由振动。
自由振动是桥梁在没有外力干扰下的自然振动,也是研究桥梁动力特性的重要基础。
三、强迫振动强迫振动是指桥梁结构在受到外力激励时的振动行为。
在桥梁的正常使用过程中,会受到行车荷载、风力、地震等各种外力的作用,从而引起结构的强迫振动。
通过对桥梁结构的强迫振动进行分析,可以评估结构的动力响应和力学性能。
四、共振现象共振是指外力激励频率与桥梁结构的固有频率非常接近,从而导致结构发生巨大振幅的现象。
共振是桥梁结构动力特性中非常重要和危险的现象,因为共振会导致结构的破坏和失效。
因此,在桥梁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必须避免共振的发生。
五、动力特性分析方法为了分析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工程师们可以采用多种分析方法。
常见的方法包括模态分析、频率响应分析和时程分析等。
模态分析是通过计算桥梁结构的固有振型和固有频率来进行分析,可以预测结构在不同固有频率下的振动情况。
频率响应分析是通过施加频率变化的外力激励,来分析桥梁结构的响应情况。
时程分析是通过实测或模拟不同的时间历程,来研究桥梁结构在动力加载下的响应和变形情况。
六、桥梁结构动力特性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在实际桥梁工程中,准确分析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对于设计和施工至关重要。
首先,通过分析桥梁的固有频率和自由振动,可以确定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风、抗震能力。
河南建材2018年第4期动力特性分析在桥梁检测评估中的应用汪天舒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450053)摘要:文章以某大桥的动力特性测试为例,对桥梁的脉动信号及动力特性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处理,并结合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动力特性检测在具体的桥梁结构动力检测评定中的有效性,对结构振动控制和整体性能评估都具有实用意义。
关键词:动力特性;脉动信号;振动0引言结构的可靠性鉴定是评估结构在将来一段时间内,在规定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
从建国以来,我国有大量尚未达到使用寿命的桥梁结构在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出现各种影响安全和使用的破损。
出于经济性和安全性的考虑,对既有桥梁的可靠性检测和鉴定显得日益重要。
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参数主要有自振频率、振型、阻尼系数等,这些动力参数只与结构本身的组成形式、刚度、质量分布、材料性质等有关,与荷载等其它条件无关,是桥梁结构振动系统的基本特征,可作为对桥梁结构可靠性检测鉴定的依据。
在实际工程检测鉴定中,由于检测方法的局限性,对桥梁结构整体性能的评估手段极其有限,采用基于结构动力特性分析的结构整体评估较好地弥补了这一点。
此外,振动特性检测费用低,不需要中断结构的使用,相对于传统的损伤检测有很大的优越性。
另外,伴随着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信号处理技术的进步,基于动力特性分析的桥梁检测方法已得到广泛应用。
1测试1.1试验对象概况郑州市某桥建于1992年,该桥跨径布置为12 m简支梁桥+2×80m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12m 简支梁桥。
该桥主桥部分两孔为80m,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为等截面三次抛物线拱,矢跨比为1/4。
图1加速度传感器布置1.2测试位置的确定在主桥部分上游侧主拱圈桥面上沿竖向共布置5个加速度传感器,主要是测量桥面的振型,以确定桥梁的自振特性,其编号及布置如图1所示。
1.3数据采集及处理仪器系统信号测试采用北京东方振动和噪声技术研究所DASP测试系统产品进行动态测试和分析。
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分析与实践案例分析引言作为建筑工程行业的教授和专家,我多年来从事建筑和装修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在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
本文旨在分享我的经验和专业知识,着重探讨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分析及相关实践案例。
通过深入分析和实践案例的讨论,将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
一、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分析1. 动力特性的定义与重要性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指的是结构在受到外部加载(如车辆行驶、地震等)或内部反馈(如风荷载等)作用下的振动响应。
了解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对于评估结构的安全性、预测结构的振动响应以及设计适当的控制措施至关重要。
2. 动力特性的分析与评估方法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分析通常包括模态分析、频率响应分析和时程分析等方法。
模态分析用于确定桥梁的固有振动模态和频率,频率响应分析用于确定结构在受到外部激励时的振动响应,而时程分析则是模拟结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动力响应。
3. 动力特性分析的输入参数和工具在进行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分析时,需要准确输入结构的几何形状、材料参数、边界条件和加载情况等参数。
同时,还需要借助一些专业的分析工具和软件,如有限元软件、动力分析软件等,来完成复杂的计算和分析工作。
二、桥梁结构动力特性实践案例分析1. 桥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地震是桥梁结构最常见的激励源之一,对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有着显著的影响。
在实践中,我们通常通过分析地震动力学响应谱、地震时程分析等方法来评估桥梁结构在地震中的动力反应。
以某高速公路桥梁为例,我们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模态分析,确定了桥梁主要的振型和固有频率,并结合地震动力学响应谱,得出了结构在不同地震等级下的地震反应。
2. 桥梁结构在风荷载下的动力特性风荷载对桥梁结构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风洞试验、数值模拟和频率响应分析等方法来研究桥梁在风荷载下的动力特性。
以一座大型斜拉桥为例,我们采用风洞试验和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桥梁在各种风速条件下的振动响应和结构的疲劳性能,从而为设计防风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上海轨道交通桥梁动力特性评估方法研究
朱妍;沈志毅
【期刊名称】《山西建筑》
【年(卷),期】2012(038)028
【摘要】通过对轨道交通桥梁动力特性主要影响因素现有评价方法进行分析,引入层次分析法平衡各因素之间的权重,并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最终得到评价结构动力特性的评价系统,并应用于工程实践,验证了该系统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总页数】2页(P180-181)
【作者】朱妍;沈志毅
【作者单位】上海轨道交通维护保障中心工务公司,上海200233;上海轨道交通维护保障中心工务公司,上海2002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41
【相关文献】
1.动力特性分析在桥梁检测评估中的应用 [J], 汪天舒
2.上海轨道交通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方法研究 [J], 朱妍;朱毅
3.基于动力特性桥梁损伤诊断方法研究 [J], 赵金侠
4.飞行器空气动力特性的综合评估方法研究 [J], 石清;李桦
5.桥梁结构刚度对高速列车—轨道—桥梁耦合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 [J], 翟婉明;王少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既有简支钢箱梁人行天桥的动力状态评估
刘学
【期刊名称】《城市道桥与防洪》
【年(卷),期】2012(000)008
【摘要】基于动力测试的桥梁结构承载力评定方法是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
该文
以上海市某既有人行天桥评估为背景,依据新颁布《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给出了结合表观技术状况检测和动力测试分析的既有人行天桥性能评估方法。
通过空间有限元理论分析和实测比较,评估了人行天桥在桥下车流、附近地铁施工和通行人流等环境激励下的动力特性。
结果表明:该桥目前的技术状态为2级,
需要进行外观维修;桥梁的动力特性符合规范规定,人行舒适性较好。
【总页数】3页(P203-204,208)
【作者】刘学
【作者单位】上海巨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200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48.11
【相关文献】
1.简支钢箱梁人行天桥荷载试验
2.关于大跨度简支钢箱梁人行天桥自振频率的探讨
3.关于大跨度简支钢箱梁人行天桥自振频率的探讨
4.某既有铁路混凝土简支梁状态评估试验研究
5.快速评估既有简支板梁桥动力性能的一种方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运营状态下杨浦大桥模态试验与状态评估方法研究
王俊;郑军华;陈策
【期刊名称】《公路交通科技》
【年(卷),期】2009(26)7
【摘要】利用频域-空间域分解法,建立桥梁运行模态识别方法。
该方法对桥梁在实际运行状态下车辆激励的响应测量数据进行无偏功率谱估计;然后采用奇异值分解技术,将随机响应数据空间分解成信号和噪声2个子空间,得出模态指示函数;并利用空间模态滤波技术分离出单一模态,准确识别出桥梁结构的模态参数。
通过对杨浦大桥进行动力试验,测试桥梁在环境激励下的振动信息,采用该方法分析得到桥梁结构的动力参数,并与有限元计算结果相对比,有效实现了对桥梁结构整体状态和工作性能的评估。
【总页数】4页(P105-108)
【关键词】桥梁工程;杨浦大桥;模态识别;频域-空间域分解
【作者】王俊;郑军华;陈策
【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学院;上海浦江桥隧大桥管理公司;江苏省长江公路大桥建设指挥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46
【相关文献】
1.重载汽车驱动桥壳行驶状态下的试验模态研究 [J], 庹前进;
2.基于整车状态下的动力总成刚体模态试验研究 [J], 齐丽婷;席桂东
3.运行状态下转子-轴承系统模态参数辨识方法的研究 [J], 晏克俊;刘君
4.重载汽车驱动桥壳行驶状态下的试验模态研究 [J], 庹前进
5.单级离心泵叶轮在干式状态下的模态分析及试验研究 [J], 王学谦;黄思;张雪娇;邱光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