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美术课《太阳》(1)
- 格式:ppt
- 大小:7.28 MB
- 文档页数:25
教案标题:太阳(美术)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太阳的基本特征,如形状、颜色、光芒等。
2. 培养学生对太阳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美术材料进行创作,提高学生的美术表现力。
4.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太阳的基本特征2. 太阳的绘画方法3. 太阳的创意表现4. 环保意识的培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太阳的基本特征、绘画方法、创意表现2. 教学难点:创意表现、环保意识的培养四、教学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太阳图片、绘画材料(水彩笔、油画棒、彩铅等)2. 学具:绘画纸、剪刀、胶水、彩泥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太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太阳的形状、颜色、光芒等特征,激发学生对太阳的兴趣。
2. 新课讲解(10分钟)(1)太阳的基本特征a. 形状:圆形、椭圆形b. 颜色:黄色、橙色、红色c. 光芒:直线、曲线、放射状(2)太阳的绘画方法a. 线描法:用线条描绘太阳的轮廓和光芒b. 水彩法:用水彩笔或油画棒表现太阳的颜色和光芒c. 彩泥法:用彩泥塑造太阳的立体感(3)太阳的创意表现a. 太阳的表情:开心、生气、微笑等b. 太阳的周边:云朵、小鸟、花草等c. 太阳的故事:太阳与地球、太阳与人类等3. 实践环节(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性的太阳作品。
4. 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关注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如想象力、创造力、绘画技巧等。
5. 总结与拓展(5分钟)(1)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太阳的基本特征、绘画方法和创意表现。
(2)拓展: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如太阳能源的利用、太阳能电池板等。
六、作业布置:1. 课后以“太阳”为主题,进行绘画创作,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方法和技巧。
《太阳》美术教案(精选14篇)《太阳》美术教案(精选14篇)1内容与要求:1、感受冬天天,尝试剪圆形的图案2、尝试绘画短和直的线条。
材料与环境创设:剪刀、胶水、蜡笔、白纸过程与指导:一、讨论冬天怎么样才能温暖师:“冬天的时候我们会感觉怎么样啊?”“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变得暖和啊?”幼:“多穿衣服。
”“空调”“晒太阳”二、幼儿实践师:“那让我们一起来画太阳,把我们班照得暖暖的好么?”教师示范,要求:1、延着黑线剪2、胶水宝宝用完放在桌子中间,画完后把盖子盖好。
三、讨论结束教师表扬画得好的小朋友,指出画得不太好的小朋友哪里画得不好,给予鼓励。
课后反思:今天的美术活动是《画太阳》,我要求小朋友们把太阳涂上红色,要涂完整并要按照老师的要求涂色。
活动一开始我让小朋友讲讲太阳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再让小朋友在教室里找找圆形和红色的东西,孩子们的兴趣都很高,我们学过一节圆圆和方方,所以小朋友很快就讲出来了:是圆形。
但问到太阳是什么颜色时,很多孩子讲是黄色。
于是我告诉他们:太阳其实是红色的。
后来我示范给小朋友们看,然后让小朋友们操作。
没过多久,速度快的小朋友就画完了,他们把画拿过了给我看,但是有几个小朋友只顾拿着笔在纸上乱画,完全忘了不能画出轮廓线,也不能乱涂。
还有的小朋友什么都没画,我走过去看的时候还说:老师我不会画。
我对他们说:“你们别急,你们看好黑板,老师再来教你们,我手把手的教他们做示范,会了后他们不再喊不会了。
小班幼儿的刚开始绘画,所以水平不强,画出来的画相对来说不是很漂亮,涂的颜色不是很均匀,我在指导时太关注幼儿好的作品,忽略了一些画的不好的小朋友,只顾了展示画的好看的作品,而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们无法体验成功的乐趣,孩子们画出来的画再不好看也是他们的劳动成果,我们老师应该尊重他们的成果,鼓励他们下次画得更好。
《太阳》美术教案(精选14篇)2一、案例师:太阳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老师用摄像机把太阳拍下来,小朋友注意看,看看太阳是什么样的,是不是跟你们想的一样呢?(播放动画引导幼儿认真观看)。
《太阳》美术公开课教案
太阳是我们都能见到的,但我们用肉眼很难看清它的样子,所以历来引起了人们的很多想象,创造出了无娄带有神话色彩的传说,本课旨在通过学生丰富的想象表现出不同的太阳形象,培养学生的创作思维与水平。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相关太阳的知识,体会感受泥的特性。
2、技能目标:采用揉、捏、粘、压等方法表现太阳。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泥塑的乐趣、动手的乐趣和创造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用泥塑的方法表现太阳的脸和光芒。
三、教学难点:对太阳的丰富的想象和形的创造。
四、教学方法:教师引导、示范,学生合作及相互学习。
五、师生互动过程:
〈一〉引入:
1、学生做捏、揉、粘、压的动作。
2、讲〈后羿射日〉的故事。
〈二〉、师生谈话:
1、你喜欢太阳吗?它给人以什么样的感觉?
2、太阳能给太地带来什么?
3、启发学生想象太阳的样子,心中的太阳是怎样的?
4、引导学生看书,进一步想象太阳的样子?
5、展开小组计论分析,研究浮雕太阳的制作步骤和方法。
6、分组安排学生用胶泥或泥土制作新颖生动的太阳作品。
七、教师课堂小结,安排下节课的预习及准备。
课后反思:本节刘学生对太阳的想象力比较丰富,对泥塑手工课较感兴趣,课堂上很多学生表现出色。
教学设计标题:我的太阳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描绘太阳的形状和颜色,培养学生对太阳形象的认知。
2.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准备:1.幻灯片或海报:展示不同类型的太阳图片。
2.彩色纸、彩色笔、水彩笔、画笔等绘画工具。
3.胶水、剪刀等。
4.学生个人画板。
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教师向学生展示不同类型的太阳图片,并简单介绍太阳的形状和颜色,引发学生对太阳的兴趣。
2.导入活动(1)教师出示一张太阳图片,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太阳的形状和颜色。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室中的日光灯,引导学生发现太阳形状的物体。
(3)教师提问:太阳在我们生活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学生回答后,教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3.学习绘画太阳(1)教师向学生介绍绘画太阳的基本要素,如圆形的形状、黄色的颜色等。
(2)教师通过示范向学生展示如何绘画太阳的形状和颜色。
(3)学生动手练习,使用彩色纸和彩色笔,参考教师示范绘画太阳。
(4)教师巡视指导,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鼓励,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
4.制作太阳贴纸(1)教师向学生展示太阳贴纸的样本,解释制作太阳贴纸的步骤。
(2)学生使用水彩笔或彩色笔在白色纸张上绘画太阳。
(3)学生用剪刀剪出太阳形状,并将其粘贴在另一张纸上制作成贴纸。
(4)学生可以将太阳贴纸贴在窗户、桌子或书包等地方,装饰自己的环境。
5.展示和分享(1)学生将自己制作的太阳作品展示到全班同学和老师面前,并简单介绍自己的作品。
(2)学生之间互相观摩和赞赏,并给予积极的反馈。
四、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在户外观察太阳的位置和颜色变化,在绘画作品中表达自己对太阳的观察。
2.学生可以尝试用不同材料和颜色绘画太阳,如使用颜料、油画棒等。
3.学生可以创作太阳的故事,借助绘画作品中的太阳形象进行讲述。
五、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绘画过程和作品来评价学生对太阳形象的理解和绘画技巧的运用。
一年级美术太阳一年级美术课——太阳一年级的美术课总是充满了孩子们的欢笑和惊喜。
当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大大的太阳时,教室里顿时变得热闹起来。
老师微笑着说:“今天我们的任务就是画下这个太阳。
”老师边说边在黑板上细致地画下太阳。
“我们可以从太阳的形状、颜色和光芒来画。
”孩子们立刻兴奋起来,纷纷拿起画笔,开始创作自己的太阳。
小华画了一个绿色的太阳,因为他觉得太阳应该是绿色的。
小红画了一个红色的太阳,因为她喜欢红色。
而小明则画了一个黄色的太阳,因为他觉得太阳应该是黄色的。
老师看着孩子们的作品,微笑着说:“你们都画得很好,每个太阳都有自己的特色。
”孩子们高兴地欢呼起来,他们觉得自己真的成了一个小小的艺术家。
这堂美术课不仅让孩子们学会了画太阳,还让他们体验到了创作的乐趣和成就感。
在他们的心中,太阳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圆形,而是一个充满色彩和生命力的存在。
这就是一年级的美术课,充满了孩子们的欢笑和惊喜,也留下了他们美好的回忆。
一年级美术课《太阳》今天的美术课,老师教我们画《太阳》。
老师给我们准备了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彩笔,还发了画纸。
同学们纷纷拿起笔,开始画太阳。
我先用红色的彩笔画了一个圆圆的太阳,然后在太阳的周围画了四朵白云,白云的颜色有黄的、蓝的、白的,看起来漂亮极了。
接着我给太阳涂上黄色,又用蓝色涂了四朵白云。
看着自己画的画,我开心地笑了。
同学们也画好了,老师把我们的画贴在黑板上,让我们自己欣赏自己的作品。
通过这节美术课,我学会了画《太阳》。
一年级美术课《我的太阳》今天的美术课,老师让我们画《我的太阳》。
老师给我们看了几幅太阳的图片,让我们观察太阳的形状和颜色。
我们发现,太阳是一个圆圆的、红红的、亮亮的球体。
它的光线非常强烈,可以照亮整个天空。
接着,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如何画太阳。
我们发现,太阳的形状非常简单,只要画一个圆圈,再加上一些光芒就可以了。
但是,要想画得好看,还需要注意色彩的搭配和光线的强弱。
于是,我开始动手画太阳。
《太阳》美术教学反思《太阳》美术教学反思1设计这个活动的初衷,是想引导孩子大胆想象、大胆装饰。
因此,我的策略运用紧紧围绕这一初衷。
通过情境,启发幼儿思维。
一方面,以暖洋洋从光芒的情境,给幼儿开启思考之路。
另一方面,以情境性的语言,来感受用不同物品装饰太阳的有趣,激发他们送光芒的兴趣。
本次绘画活动的难点在于方位的变化,要围绕太阳,对此,在示范时突出解决方法是强纸旋转来作画,这样能有效的简化这一难点。
在这个活动中,我也存在不足之处:没有及时捕捉幼儿绘画时的技巧,如当幼儿画光芒的时候,虽然形状不错,但方法不是很好,可适时介绍更方便的绘画方法;还有就是虽然将转纸的解决方法提出,但在真正的.指导中却忽视了这一点,只将重点都集中于光芒的表现形式上。
但总体来说:今天的活动中,孩子们的表现还是不错的,他们能够结合自己的想法,用不同于老师范例的图形来装饰太阳的光芒,说明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自己的思维的方法,而不是单纯的模仿。
这也是开展这个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
美术活动,除了技巧上的学习,更要重视幼儿绘画、创作的兴趣的培养。
《太阳》是一节美术活动,而在这一活动中,我觉得目标将幼儿框得太死,所以我就目标进行了一些调整:1.能大胆运用生活中常见事物的图形,表现太阳的光芒。
2.感受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太阳光芒的有趣,体验为太阳送凉快光芒的快乐。
《太阳》美术教学反思2教学过程:一、谜语引入: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看看谁最聪明。
有个老公公,面孔红通通,他来天就亮,他走黑洞洞。
(学生回答:太阳)(以谜语的形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二、知识探索交流:真聪明!奖励答对的同学。
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与温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生机与希望,那么谁能告诉大家,你眼中的太阳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好,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真实的太阳是什么样子的。
(课件展示太阳的图片。
)师总结:太阳的年龄大约有100亿年,表面温度约有6000摄氏度,是自己能发热发光的气体星球。
人美版一年级美术下册《太阳》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太阳》是人美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中的一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
本课教材展示了用泥塑造的多种不同的太阳作品,及西汉马王堆汉墓帛画中的太阳及墨西哥阿兹特克人的太阳历石。
用泥塑的表现手法创作浮雕形式的太阳作品,既可以创设脸部的五官,又可以表现多种不同的光芒,通过揉一揉、滚一滚,以及简单的粘接组合,就可以体验到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既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又美化了环境与生活。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熟悉工具与材料,进行感官体验。
采用揉、捏、粘、压等泥塑技法设计太阳的形象。
2、能力与目标:通过欣赏多种形式的太阳作品,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通过设计与制作,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太阳的五官及光芒的多种设计和表现,强调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学习泥塑的方法设计制作太阳的脸和光芒。
2、教学难点:太阳五官和光芒的多种造型以及富于个性的色彩变化。
教具准备:橡皮泥、彩纸、课件、示范作品等。
学具准备:橡皮泥、色卡纸、制作小工具。
四、教学过程1、猜谜导课师:小朋友们会猜谜语吗?现在老师就来考考你们,看看哪位聪明的孩子首先猜出谜底来!(出示课件2)有位老公公,一副圆面孔。
有朝一日不见它,不是下雨就刮风。
生:太阳师:对!是太阳,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送一个大拇指手势)(出示课件3:太阳)师:太阳可喜欢我们班的小朋友了,瞧!它要对我们说些什么!(出示课件4:太阳: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我吗?生欢呼:喜欢!太阳:你们喜欢我什么呢?生:带来光明,带来温暖…)师:是啊!太阳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和温暖,有了太阳就有了绿色,有了生命,有了我们这个可爱的世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太阳》。
(板书:太阳)我们一起大声喊出它的名字——太阳2、讲授新课人们喜爱太阳、崇拜太阳,古今中外的艺术品中,太阳的形象千变万化,充分显示了人类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太阳》美术教案教案概述:《太阳》是一篇描述太阳的美术教案,旨在通过绘画太阳的形象和特点,培养学生对太阳的认识和兴趣。
本教案适用于小学美术课程,推荐适用于三年级至五年级学生。
通过本教案,学生将学习太阳的形态结构、颜色、光辉以及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和想象力。
一、教学目标:1.了解太阳的形态结构和特点。
2.学会绘画太阳的形象,体现它的光辉和热量。
3.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准备:1.幻灯片或图片展示太阳的照片。
2.美术工具:颜料、画笔、画布或纸张等。
3.展示台或黑板。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使用幻灯片或图片展示太阳的照片,引发学生对太阳的兴趣,提问学生对太阳的认知,比如太阳是什么?太阳有什么特点?太阳对地球有什么影响?2.概念讲解(10分钟):通过学生的回答,概括太阳的特点和对地球的影响。
简要讲解太阳的形态结构和特点,包括太阳的大小、形状、颜色、光辉和热量等。
3.绘画实践(30分钟):让学生动手绘画太阳。
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太阳的形态结构和颜色。
然后,让学生选择画布或纸张,准备颜料和画笔。
指导学生通过绘画表现太阳的光辉和热量,可以使用明亮的颜色和线条来表示太阳的光辉,可以使用红、黄等暖色调来表示太阳的热量。
4.展示与分享(10分钟):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邀请他们分享自己绘画太阳时的感受和想法。
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交流,提问学生对自己作品的设计理念和表达意图,例如是如何表现太阳的光辉和热量的。
5.总结和展望(5分钟):总结学生学习的内容,强调太阳的重要性,以及学生绘画太阳的成果和收获。
展望下次课程的内容,如可以继续学习其他自然界元素的绘画,拓展学生的美术创作思路。
四、教学延伸:1.了解太阳系中其他行星的特点和形象,以及它们的颜色和光辉。
2.学习光和热的原理,理解太阳的产生和传播方式。
3.考察学生对太阳的认识和兴趣的情况,布置相关的作业或小组讨论题目。
《我的太阳》——一年级美术课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太阳的基本形状和颜色,学会运用简单的绘画工具和材料,创作出一幅属于自己的太阳画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学会运用线条、形状、颜色等基本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风貌,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太阳的基本形状和颜色2.绘画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3.太阳的创作方法4.作品展示与评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太阳的基本形状和颜色的认识,绘画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太阳的创作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讲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关注太阳,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太阳的基本形状和颜色(5分钟)教师展示太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太阳的形状和颜色,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太阳的特点。
3.绘画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5分钟)教师介绍绘画工具和材料,如画纸、颜料、画笔等,并示范使用方法。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熟悉绘画工具和材料的使用。
4.太阳的创作方法(10分钟)教师示范太阳的创作方法,如先画出太阳的圆形,再填充颜色等。
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动手创作自己的太阳画作。
5.学生创作(15分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自己的太阳画作。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
6.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将完成的太阳画作展示给大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和师评,引导学生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的作品。
7.总结与拓展(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增强环保意识。
五、教学评价1.学生作品评价:观察学生的太阳画作,评价其形状、颜色、创意等方面。
美术-打印版
太阳
教学目标:
1、采用揉、捏、粘、压等技法进行简单的浮雕造型创作。
2、培养创新精神和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采用泥塑的方法表现太阳的脸和光芒。
教学难点:太阳五官及光芒的多种造型及富于个性的色彩变化。
教学准备:彩泥及附带工具。
教学过程:
一、上节课作业简单回顾。
二、出示泥塑作品《美丽的太阳》。
1.学生分析作品的表现方法,制作方法。
2.教师出示课件中关于揉、捏,搓、粘、压等方法的图象。
3.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制作的动作。
4.出示更多的泥塑作品,让学生欣赏。
引发思考,提高学习的效率。
学习泥塑的基本方法,为接下来的造型表现作铺垫。
引导学生探究,发现。
三、布置学生制作泥塑太阳。
体验造型艺术的乐趣,启发学生个性发展,自主学习。
四、小结,评价。
(把制作好的作品布置在底版上,学生互相观摹。
)
展示自然界的太阳,生活中的和神话中的太阳。
感受成功的喜悦。
拓展学习领域,丰富学生知识。
反思:
在美术课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创作带来的乐趣,同时丰富他们的艺术经验,加深他们对艺术的喜好和热爱。
在本课中我利用课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通过比较性的欣赏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画家及其作品表现风格的理解,并从大师作品中迁移到学生的绘画里,拉近创作距离,更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5太阳(教案)教学背景本教学内容是美术一年级下学期的教学内容,主题为“五彩斑斓的世界”。
在第二个话题“色彩之美”中,我们将学习太阳及其周围景象。
通过此主题,学生将能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掌握基础色彩的运用方法,并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加深对色彩运用的理解。
教学目标1.了解太阳的形象及其周围景象。
2.理解基础色彩,掌握基础色彩的运用方法。
3.了解色彩在美术中的表现方式,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4.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课:太阳课程内容在本课程中,我们将学习太阳的形象及其周围景象。
学生们将观察画中的太阳形象,理解太阳的特征,并通过对画面的观察,认识太阳周围的颜色和形态。
学习重点1.认识太阳及其周围景象。
2.颜色的运用方法。
3.基础色彩的理解。
学习方法1.观察肖像画,理解太阳的形象和特征。
2.观察色彩搭配,理解基础色彩的运用方法。
3.通过绘画练习,加深对色彩运用的理解。
活动安排1.观察课程画面,让学生认识太阳的形象和特征。
2.进行颜色配对练习,让学生了解基础色彩的搭配方式。
3.进行彩绘练习,加深学生对色彩运用的理解。
第二课:太阳的用途课程内容在本课程中,我们将学习太阳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学生将了解太阳的能量及其应用,并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加深对太阳的认识。
学习重点1.认识太阳的能量及其应用。
2.太阳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3.实践活动,加深对太阳的认识。
学习方法1.探讨太阳的能量及其应用。
2.了解太阳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3.进行太阳能实践活动。
活动安排1.进行讨论,让学生了解太阳的能量及其应用。
2.演示太阳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方法。
3.进行太阳能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太阳的能量及其应用。
教学评估1.学生能否准确认识太阳及其周围景象。
2.学生能否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掌握基础色彩的运用方法。
3.学生能否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加深对色彩运用的理解。
教学后记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们成功认识了太阳及其周围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