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小学音乐四年级《唱歌 我们的田野》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试讲比赛教学设计人教
- 格式:docx
- 大小:13.33 KB
- 文档页数:5
四年级《我们的田野》音乐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能以优美抒情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我们的田野》,并从中体验旋律的美感。
2、培养学生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美好心灵和真挚纯朴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会《我们的田野》这首歌曲,引导学生体验旋律的美感。
教学难点:1、唱好“0X XX”的节奏。
2、体验歌曲旋律的美感。
教学设想:这是一首优美抒情的儿童合唱曲,我在教学中以“美”为主线,通过欣赏美丽的风景图片,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感受到美,再让学生去体验歌曲的旋律美,并用自己的歌声来表现美,最后,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结合我们美丽的校园环境,谱写出自己的心声。
课件准备:1、课题:《我们的田野》。
2、美丽的田野风光图片。
3、范唱时的田野风光图片。
4、歌词和旋律,学习歌曲《我们的田野》。
5、歌曲难点。
6、表现与创作:我们怎样来表现校园的美呢?教具准备:课件、钢琴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播放《我们的田野》伴奏音乐,让学生律动进教室。
2、师:今天老师先给大家欣赏一些风景图片。
问:这些图片好不好看?美不美?谁能讲讲自己家乡的美丽呢?3、师:同学们的家乡确实都非常美丽,有位作者用歌声唱出了自己美丽的家乡,我们来听听是怎么唱的?揭示课题:《我们的田野》二、学唱歌曲:1、播放伴奏,老师范唱歌曲。
播放图片2、师:这首歌好不好听?描绘的风光美不美?这首歌曲中描绘了怎样的田野风光?(学生交流)。
《我们的田野》是一首描写田野美好风光的歌曲,歌词写到:美丽的田野,碧绿的小河,巍巍的群山,金色的鲤鱼,成群的野鸭,从远写到近,从静写到动,从地面写到天空,优美动听的曲谱和生动形象的歌词融合在一起,正如一幅幅美丽状观的山水彩画描绘出祖国山河的无比美丽。
师:这首歌曲表达了人们对土地的热爱之情。
让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优美的歌。
3、学唱曲谱:①随琴视唱一遍曲谱。
②师:你们觉得哪一句最不好唱?提出难点:后半拍唱:“0 35 3”;“0 51 2”。
小学音乐人教版(简谱)四年级上册《我们的田野唱歌我们的田野》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内容
学唱《我们的田野》
核心素养
审美情趣
乐学善思
教学目标
1、能熟练、用自然连贯的声音演唱《我们的田野》,
感受田野的美。
2、感受音乐的旋律美,以及大自然的美好。
3、能够唱准歌曲中的弱起、反复跳跃记号、休止符。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自然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
难点:
1、歌曲中的一字多音的演唱。
2、歌曲中的弱起节奏。
学情分析
“田野”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缺少生活。
在他们眼中,田野就意味着:长着许多草的地方、农民种田的地------这种认识显然是片面的,可见引导学生通过读诗了解田野、感情田野的美景是这课时教学的重点用难点之一。
教法、学法示范法讲授法听唱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具准备钢琴多媒体
集体备课
自主备课
一、情景导入
田野的风景图片,并提问:这些图片描绘了什么的画面?带给你什么感受呢? 生:。
小学音乐人教版(简谱)四年级上册《我们的田野唱歌田野在召唤》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田野在召唤
课型:唱歌课
课时:一课时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
教学目标:
(1)用弹跳、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2)认识顿音、重音、换气记号,并能够正确使用于演唱。
(3)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使学生了解田园歌曲特点。
重点:歌曲力度变化。
难点:能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法:谈话法、讲授法、提问法、发现法、创作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教材分析:《田野在召唤》是一首意大利民歌,大调式,四四拍,由两个乐段组成!衬词“梯里通巴”强调了重音,抒发了少年儿童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共同演唱《师生问好歌》。
二、新课教学
(1)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同学们,每到春暖花开,万物生长的时候,那是大自然向我们发出热切的召唤,召唤我们去郊游,去远足,走进田野,亲近大自然,放飞自己的心扉。
听,田野在召唤我们呢?
(2)初听音乐
思考:这首歌曲的速度、情绪是怎样的?(稍快、欢快活泼)
(3)第二次听音乐。
小学音乐人教版(简谱)四年级上册《我们的田野唱歌我们的田野》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课题
《我们的田野》
预设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用优美舒展的歌声描绘美丽的田园风光,
表达对祖国锦绣河山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亲身参与演唱过程中,调动学生积极性,感受美和表现美。
3、知识与技能:认识弱起小节,掌握其唱法;能以优美抒情的声音
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我们的田野》。
重难点教学重点: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1)弱起小节的演唱。
(2)认识延音线,圆滑线。
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个性化修改
预设教与学的过程
教学过程:
二、节奏游戏:
X X X X ∣X X ∣
大大大大大大O X X X ∣X X ∣
大大大大大
(我们的田野)
三、导入
今天的天气真不错,秋高气爽,阳光明媚,我们一起手拉手走出校园,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去看看郊外的美景吧!同学们边看边听听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
我们的田野教学设计(一)、导入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我们的田野》。
(课件出示课题)问:你们知道什么是田野吗?生:田野上有野花。
生:田野上有弯弯的小河,河里有小鱼。
生:田野上有花,有草,还有各种小动物。
师:这是你们眼中的田野,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课文是怎样描绘田野的吧!(二)指导阅读理解师:请你们打开书,轻声把诗歌朗读两遍,边读边想:你认为诗歌中的那一句写的很美,为什么?生:“碧绿的河水,流过无边的稻田”这句写的很美,因为河水很绿,稻田一眼望不到边。
师:你能读读这句吗?(生读)出示课件:动画碧绿的河水。
教师范读。
学生两人互读,指名读。
生:“无边的稻田,好象起伏的海面”这句写的很美。
因为“起伏”特别美。
师:“起伏”是什么样子?(生做手势)大家也做做。
出示课件:稻田。
师:请大家在闭上眼,边听边想象:这无边的稻田,在微风的吹拂下,就象海面的波浪一样一起一伏,滚滚向前,这是多么壮观的景象啊!睁开眼想一想,怎样才能把你的理解读出来呢?轻声练习,再指名读,齐读。
生:“平静的湖中,开满了荷花”这句很美。
因为荷花很多,都“开满”了湖。
师:你认为这句该怎么读?读一读。
(生读)出示课件:湖中开满了荷花。
师:看这荷花,荷叶在湖面上挨挨挤挤,花朵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已经盛开,真是美丽极了!你们喜欢吗?生:喜欢。
师:画面这么美,那怎样通过朗读把这美尽可能的展现出来呢?(范读)轻声读读。
两个人互相读读。
指名读。
生:“金色的鲤鱼,长的多么肥大。
”这句我特别喜欢,因为我喜欢鱼,鲤鱼颜色特别美,还很肥大。
师:那你就读一读这句话吧!(生读)师:听的出来这句话确实很美,大家也读读吧。
指名读。
两人互相读。
出示课件:鲤鱼。
师:看这颜色,看这个儿,怎么样。
你们喜欢吗?那就把你们的喜爱之情溶入到这句话中吧。
范读。
互读。
指名读。
齐读。
师:你们还找到了哪句?生:“湖边的芦苇中,藏着成群的野鸭。
”这句话美,因为我喜欢野鸭,野鸭很多还藏着。
(读这句)出示课件:芦苇和野鸭。
小学音乐人教版(简谱)四年级上册《我们的田野唱歌田野在召唤》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能够熟练的演唱歌曲《田野在召唤》,能够比较乐句的强弱规律和旋律的欺负变化,能用自然连贯的声音有层次的表现歌曲。
2、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能够感受音乐语言的旋律美,以及大自然的美好。
3、能够唱准歌曲中的弱起、休止符。
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田野在召唤》。
1.第一遍欣赏,让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并用恰当的词汇和色彩表达心中的感受。
2.读歌词,听第二遍,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美感。
3.完成课后练习。
二、学唱歌曲《田野在召唤》。
1.谈话导入:春游是大家都想的活动,因为能到大自然中去欣赏自然美。
你们知道意大利的少年是以怎样的心情去旅游?我们从意大利民歌《田野在召唤》中去感受一下。
2、聆听歌曲范唱:你感受到歌曲怎样的情绪?
3.视谱,听教师范唱曲调。
(1)前8小节由两个乐句组成问:这两个曲调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
(2)学生自学第1—8小节曲调,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指挥,学习前8小节。
(4)后8个小节也是由二个乐句组成,在曲调和节奏上有什么特点?
(5)教师指导学生学唱后两个乐句的曲调,注意弱起拍的附点节奏。
(6)完整地唱全曲,注意小快板的速度,活泼的情绪唱好。
4.学唱歌曲。
(1) 朗诵歌词,想象一下,歌词表达了怎样的情绪与情景。
(2)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轻声唱歌词,但速度与情绪依旧。
(3) 有感情地放声歌唱。
第一课时唱歌《我们的田野》教学目标1.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随音乐律动,感受音乐带来的田园意境之美。
2.能用优美舒展的歌声描绘美丽的田园风光,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
3.认识连线这一音乐符号,了解其在音乐中所起的作用,并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教学过程1.师生互相用音乐问好。
2.图片导入老师展示一下风景图片,并提问:这些图片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这些画面带给你什么感受?3.初步聆听歌曲(1)老师播放歌曲范唱录一音,学生边听边思考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歌中描写了哪些田园风光?(2)老师介绍作曲家张文刚。
(3)老师伴唱歌曲第一段歌词,学生聆听并思考:这首歌曲有几个乐句。
4.学唱歌曲。
(1)学生跟老师视唱歌不谱。
(2)老师提问:前两个乐句开始处的节奏有什么特点?(3)老师指导学生练习后半拍起唱:0353512。
先将“0”唱成“嗯”做铺垫,即:嗯353嗯512,熟悉后,在心中默唱“嗯”字,按休止符的正确停顿练唱。
(4)学生随老师完整演唱歌谱,注意在适当的地方换气。
(5)老师提问:第二乐句的尾音与其他乐句的尾音的时值有什么不同?(6)老师介绍连线的概念:连线有两种,一是连接相同音高的连线叫做延音线;二是连接不同音高的连线叫做圆滑线。
(7)学生随琴画拍也演唱歌不谱,找一找歌曲中有几处延音线和圆滑线,并感受它们的不同作用。
(8)学生填词演唱第一段歌词,注意声音要连贯,吐字要清晰以及起唱的节奏要准确。
(9)老师提问:怎样才能把歌曲唱得更好听呢?(10)学生面带微笑,用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的第一段歌词。
(11)学生自学后四歌词。
(12)学生随伴奏完整演唱歌曲的五段歌词,注意反复跳跃越记号。
(13)播放视频,学生跟着音乐一起演唱。
(14)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我们的田野》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体验歌中优美抒情的情绪,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清新与美丽,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用启发和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延音线,并唱准延音线。
3.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并能背唱第一段歌词。
教学重、难点1.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2.唱好歌曲的弱起节奏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能说说美丽的田园都有什么样的景色吗?学生回答:绿草地、树林、小溪、安静的湖泊等。
教师介绍这首歌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歌曲《我们的田野》,它是作曲家张文纲和词作家管桦于1953年合作创作的组歌《夏天旅行歌》中的第三首,被选入了“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
二、《我们的田野》歌曲学习1.初次聆听《我们的田野》音频。
提问:听完歌曲说出自己的感受。
(学生可能回答:旋律非常优美、心情很舒畅、好像看见了美丽的田野等。
)2.再次聆听《我们的田野》音频。
教师提出要求:请学生打开书看歌谱,在听的过程中注意观察每一个乐句的开头有什么特点?(学生可能回答:每个乐句都不是从强拍上开始的。
)3.有感情的朗诵歌词三、歌曲处理1.欣赏《我们的田野》歌曲视频,教师引导学生感受田野的美丽2.指导学生演唱,激发学生说出田野的美丽,带着这种赞美、美好再次演唱这首歌曲,第二句是这首歌曲音最高的地方,稍稍做了一个渐强,第五段最后一句减弱。
1.请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或说说自己家乡的景色。
(学生自由举手发言)四、课堂小结通过演唱歌曲,我们感受到了田野的美丽景色,也使我们好像置身于大自然中,希望我们能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
小学音乐冀少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唱歌:我们的田野》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1.能用优美舒展的歌声描绘美丽的田园风光,表达对祖国锦绣河山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2.认识一些音乐符号,感受它们在音乐中所起的作用,并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3.让学生体会到除了音乐能表现美以外,绘画、诗歌、手工制作等也能表现美。
2学情分析由于《我们的田野》这首歌歌词较多,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让学生分组讨论自主选择多种演唱形式表现歌曲。
例如:齐唱,领唱,重唱等等,避免单一的演唱形式。
这种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演唱的形式更大限度的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现欲望。
并且我还安排了在整节课的最后,再次利用多媒体画面提醒学生:我们祖国如此美丽的景色正遭受破坏!点到为止,为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最后在《我们的田野》声中结束本课!3教学重难点1.用优美舒展的歌声表现歌曲美的意境。
2.歌曲休止符的唱法。
4教学过程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我们的田野》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生问好,导入新课。
2、师: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能说说美丽的田园都有什么样的景色吗?( 学生回答:绿草地、树林、小溪、安静的湖泊、小动物等。
)(在《我们的田野》音乐声中欣赏田野图片。
)(1)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图片美不美? (学生回答:美)(2)我们的祖国啊山河秀丽、景色迷人,人们安居乐业,个个幸福开怀。
你们看:(出示课件)管桦爷爷和张文纲爷爷由此创作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学习的《我们的田野》。
(播放歌曲感受歌曲情绪:宽广,优美)二、新授教学过程1、理解和感受歌词师:让我们一起来朗读,共同领略这美丽的景色吧!(出示歌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2、学习歌曲第一、二段:师:这首歌曲较长,有五段歌词,我们先来看第一、二段。
出示歌谱(1)分析指导第一、三句歌词的休止符唱法:师:(0)这个符号你们还记得吗?听听老师这个休止符号怎么唱。
小学音乐人教版(简谱)四年级上册《我们的田野唱歌我们的田野》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我们的田野》
教学目的
1、有表情地演唱《我们的田野》,使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和思想内容,感受音乐诸表现手段为塑造音乐形象作用。
2、激发学生体会一首乐曲(或歌曲)如果其速度、力度等产生变化,其情绪也随着产生变化的效果。
教学重点
通过歌曲的演唱,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要求学生以宽广、优美的声音演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我们的田野》音乐。
2、教师出示田野风光图片,
3、简介歌曲的创作和背景并听一遍歌曲
(二)、学唱歌曲:
1、播放歌曲录音,并随机播放其他美丽的田野的风光的视频,学生边欣赏歌曲边欣赏视频。
2、学唱曲谱:
(1)熟悉歌谱,并强调歌谱中有一些记号延音线、反复记号
(2)随琴视唱一遍曲谱。
(3)指出难点:“0 3 53”;“0 5 12”。
(3)完整地视唱歌曲
(三)、小组表演
师:同学们,唱的都很好那我们现在分成几个小组来比赛一下,看看那个小组能又有感情有能出色的完成。
(分5个组给5分钟时间来练习)。
人教版小学音乐
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我们的田野》教案
南七小学
岳婉英
《我们的田野》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体验歌中优美抒情的情绪,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清新与美丽,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用启发和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延音线,并唱准延音线。
3.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并能背唱第一段歌词。
教学重、难点
1.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唱好歌曲的弱起节奏。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1=C
2/4
12
34|54
32
|1-||
啊
二、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能说说美丽的田园都有什么样的景
色吗?
学生回答:绿草地、树林、小溪、安静的湖泊等。
教师介绍这首歌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歌曲《我们的田野》,它是作曲家张文纲和词作家管桦于1953年合作创作的组歌《夏天旅行歌》中的第三首,被选入了“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
三、《我们的田野》歌曲学习
1.初次聆听《我们的田野》音频。
提问:听完歌曲说出自己的感受。
(学生回答:旋律非常优美、心情很舒畅、好像看见了美丽的田野等)
2.再次聆听《我们的田野》音频。
请学生打开书看歌谱,在听的过程中注意观察每一个乐句的开头有什么
特点?(学生可能回答:每个乐句都不是从强拍上开始的。
)3.演唱歌谱。
教师指导:这种小节叫做弱起小节,是从一小节的弱位置上开始的。
这首歌曲的旋律比较简单,在演唱歌谱的时候要注意每句开头的演唱方法——在第一个字之前的一拍吸气。
教师一边用手画拍子,一边说“一、二、吸3
53”,这样锻炼学生急吸气,把气吸到肚子里,让整句唱得连贯。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
4.学习延音线。
教师指导:先让学生数拍子唱出不带延音线的唱法,再加上延音线演唱,加深学生的印象。
最后,指导学生有延音线的地方要演唱得连贯、饱满,有气息支撑。
请学生找出歌曲中有延音线的地方。
教师带领学生分别进行演唱练习。
练好以后完整演唱乐谱。
5.学习歌词。
教师指导: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在这基本可以准确地演唱歌词,教师重点指导声音的位置,气息的连贯,每个乐句开始时要唱齐,教师给手势让学生反复地练习。
6.完整演唱歌曲。
教师弹琴带学生完整演唱歌词,注意指导的有第一段结束的反复记号;第二段歌词:“么肥”“芦苇”的节奏;第三段歌词:“雷一”的节奏;第四段歌词:“有浅”“色的”的节奏;第四、五段歌词结尾唱法的不同;第五段歌词:“会儿”。
(1)指导学生在唱歌词时注意弱起小节的唱法,如果学生唱不准,给学生数拍子并指挥学生演唱。
(2)指导第二段歌词的节奏,如:“么肥”“芦苇”。
(3)指导学生第三段歌词的接组,“雷一样”前两个十六分音符后八分音符。
(4)指导学生看反复跳跃记号,看到反复跳跃记号跳到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