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word附答案解析版)
- 格式:doc
- 大小:226.58 KB
- 文档页数:10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年级物理(实验班)试题卷一、选择题:1. 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一定要不断改变B.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匀速”指的是速度不会改变C.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其运动性质一定是变速运动D. 物体只要受到垂直于初速度方向的恒力作用,就一定能做匀速圆周运动【答案】C【解析】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不一定要不断改变,例如平抛运动,选项A 错误;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匀速”指的是速度大小不会改变,选项B错误;物体做曲线运动时,速度的方向一定变化,则其运动性质一定是变速运动,选项C正确;物体受到垂直于初速度方向的恒力作用,做平抛运动或类似平抛运动,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关键要明确曲线运动的运动学特点(速度一定变化,一定具有加速度)和动力学特点(合力与速度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且指向曲线的内侧).2. 如图所示,倒置的光滑圆锥面内侧,有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玻璃球A、B,沿锥面在水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关于A、B两球的角速度、线速度和向心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A. 它们的角速度ωA=ωBB. 它们的线速度v A<v BC. 它们的向心加速度相等D. 它们对锥壁的压力F NA>F NB【答案】C【解析】对A、B两球分别受力分析,如图由图可知F合=F合′=mgtanθ;根据向心力公式有:mgtanθ=ma=mω2R=m;解得:a=gtanθ,v=,ω=,由于A球转动半径较大,故向心加速度一样大,A球的线速度较大,角速度较小,它们对锥壁的压力相等,故C正确。
故选C。
3. 探测器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变轨后在周期较小的轨道上仍做匀速圆周运劫,则变轨后与变轨前相比()A. 轨道半径变大B. 向心加速度变小C. 线速度变小D. 角速度变大【答案】D............点睛:本题要先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式即可得到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关系;根据周期变小,先得到轨道半径的变化,再得出其它量的变化.4. 如图所示,同一物块分别放在水平面和固定斜面上,在两个大小相等的推力F1、F2作用下运动,F1、F2方向分别平行于水平面和斜面.若物块在推力作用下通过的位移大小相等,推力F1、F2对物块所做的功分别为W1、W2,则()A. W1=W2B. W1<W2C. W1>W2D. W1<W2或W1>W2都有可能【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可知,F1=F2,s1=s2,力均和位移相互平行,故恒力做功公式W=Fscosθ可知,W1=W2,故A正确,BCD错误。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年级物理(实验班)试题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1-5为单选,6-10为多选。
1. 以下说法符合物理学发展史的是()A. 丹麦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 纽曼、韦伯在对理论和实验资料进行严格分析后,得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C. 库仑通过扭秤实验,测定出了万有引力恒量D. 英国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答案】B【解析】A.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故A错误;B. 纽曼、韦伯在对理论和实验资料进行严格分析后,提出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故B正确;C.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测出了引力常数,故C错误;D.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故D错误。
故选:B.2. 如图1所示,闭合线圈放在匀强磁场中,t=0时磁场方向垂直线圈平面向里,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
在0~2s内,线圈中感应电流()A. 逐渐增大,方向为逆时针B. 逐渐减小,方向为顺时针C. 大小不变,方向为顺时针D. 大小不变,方向为先顺时针后逆时针【答案】C【点睛】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恒定的电流,根据楞次定律判断出感应电流的方向.3. 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螺线管的匝数n=5000匝,横截面积S=20cm2,螺线管的导线电阻r=1.0Ω,定值电阻R1=4.0Ω,R2=5.0Ω,穿过螺线管的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在某段时间内其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规定磁感应强度B竖直向下的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螺线管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2VB. 闭合开关S,电路中的电流稳定后,电阻R1的电功率为5×10-2WC. 闭合开关S,电路中的电流稳定后,电容器的下极板带负电D. 断开开关S后,一段时间内,流经R2的电流方向由下而上【答案】D【解析】A.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代入数据可求出:E=5000×20×10−4×(1−0.2)/8V=1V,故A错误;B. 根据全电路欧姆定律,根据P=I2R1得:P=0.12×4W=4×10−2W,故B错误;C. 根据楞次定律可知,电流稳定后电容器下极板带正电,故C错误;D. S断开后,电容器经过电阻R2放电,因下极板带正电,则流经R2的电流方向由下向上,故D 正确;故选:D.点睛:根据法拉第地磁感应定律求出螺线管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根据P=I2R求出电阻R1的电功率;根据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流的方向,从而确定电容器极板带电情况;电容器与R2并联,S断开后,根据电容器的带电情况,来确定电流方向.4. 如图所示,一闭合直角三角形线框以速度v匀速穿过匀强磁场区域,从BC边恰好进入磁场区域开始,到A点离开磁场区域为止的过程中,下列能正确表示线框内感应电流变化(以逆时针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的图像是( )A. B. C. D.【答案】AL减小,感应电流I逐渐减小;当线框完全进入磁场时,穿过线框的磁通量不变,不产生感应电流,I=0,线框离开磁场时,导体棒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L减小,感应电流I逐渐减小;由右手定则可知,线框进入磁场过程,电流沿逆时针方向,为正值,离开磁场过程,电流沿顺时针方向,为负值;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年级物理(实验班)试题卷 2018.3 本试卷共2页,17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先检查试卷与答题卷是否整洁无缺损,并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卷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和座位号。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对应的题目序号后,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不按要求填涂的,答案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请注意每题答题空间,预先合理安排;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1-5为单选,6-10为多选。
1.以下说法符合物理学发展史的是()A. 丹麦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 纽曼、韦伯在对理论和实验资料进行严格分析后,得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C. 库仑通过扭秤实验,测定出了万有引力恒量D. 英国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2.如图1所示,闭合线圈放在匀强磁场中,t=0时磁场方向垂直线圈平面向里,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
在0~2s内,线圈中感应电流()A. 逐渐增大,方向为逆时针B. 逐渐减小,方向为顺时针C. 大小不变,方向为顺时针D. 大小不变,方向为先顺时针后逆时针3.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螺线管的匝数n=5000匝,横截面积S=20cm2,螺线管的导线电阻r=1.0Ω,定值电阻R1=4.0Ω,R2=5.0Ω,穿过螺线管的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在某段时间内其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规定磁感应强度B竖直向下的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螺线管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2VB. 闭合开关S ,电路中的电流稳定后,电阻R 1的电功率为5×10-2W C. 闭合开关S ,电路中的电流稳定后,电容器的下极板带负电 D. 断开开关S 后,一段时间内,流经R 2的电流方向由下而上4.如图所示,一闭合直角三角形线框以速度v 匀速穿过匀强磁场区域,从BC 边恰好进入磁场区域开始,到A 点离开磁场区域为止的过程中,下列能正确表示线框内感应电流变化(以逆时针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的图像是( )5.用一根横截面积为S 、电阻率为ρ的硬质导线做成一个半径为r 的圆环,ab 为圆环的一条直径,如图所示。
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实验部)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50分)每题4分,第1~7题为单选题,第8~10题为多选题。
1. 如图所示,虚线表示某电场的等势面,一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由A运动到B的径迹如图中实线所示。
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为a A、电势能为E PA;在B点的加速度为a B、电势能为E PB。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粒子带正电,a A>a B,E PA>E PBB. 粒子带负电,a A>a B,E PA>E PBC. 粒子带正电,a A<a B,E PA<E PBD. 粒子带负电,a A<a B,E PA<E PB2.如图所示,直线A为某电源的U-I图线,曲线B为某小灯泡的U-I图线,用该电源和小灯泡组成闭合电路时,电源的输出功率和电源的总功率分别是( )A. 4 W, 8 WB. 2 W, 4 WC. 4 W,6 WD. 2 W, 3 W3. 如图所示,当滑动变阻器R1的触头由右向左滑动时,电路中电流表A及电压表V1、V2的读数的变化是()A. V1、V2、A的读数都减小B. V1、V2、A的读数都增大C. V1的读数减小,V2、A的读数增大D. V1的读数增大,V2、A的读数减小4. 如图所示,甲带正电,乙是不带电的绝缘块,甲、乙叠放在一起置于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空间存在着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甲、乙无相对滑动地一起向左加速运动,在加速运动阶段A. 甲、乙两物块间的摩擦力不断增大B. 甲、乙两物块间的摩擦力不断减小C. 甲、乙向左运动的加速度不变D. 乙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不变5.如图所示,导体棒质量为m,长为L,电路总电阻为R,初始时静止于光滑的水平轨道上,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不计。
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轨道平面成θ角斜向右上方,开关S闭合后导体棒开始运动,则 ( )A.导体棒向左运动B.开关闭合瞬间导体棒MN所受安培力为BEL RC.开关闭合瞬间导体棒MN所受安培力为sin BELRD.开关闭合瞬间导体棒MN的加速度为BEL mR6.现将电池组、滑线变阻器、带铁芯的线圈A、线圈B、电流计及开关按如图所示方式连接。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中二年级生物(理科班)试题卷2018。
5本试卷共3页,29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首先检查答题卷是否整洁无缺损,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卷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和座位号.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不按要求填涂的,答案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0。
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请注意每题答题空间,预先合理安排;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
1.在纤维素分解菌分离与鉴定实验中,用到的培养基按照物理状态分类分别为:A. 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B。
固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C. 液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D。
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2.漆酶属于木质降解酶类,在环境修复、农业生产等领域有着广泛用途.下图是分离、纯化和保存漆酶菌株的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微生物,是分离产漆酶菌株的首选样品B. 筛选培养基中需要加入漆酶的底物,通过菌落特征挑出产漆酶的菌落C。
在涂布平板上长出的菌落,在通过划线进一步纯化D. 在适宜温度下,接种后的斜面培养基上菌落长成后,可在低温下临时保存菌株3.在果汁中加入果胶酶的目的是:A。
增加果汁的营养成分B。
增加果汁的黏稠度C. 使榨取果汁变的更容易,并使果汁澄清D。
分解纤维素4.固定化酶的优点是:A。
有利于提高酶的活性B。
有利于产物的纯化C. 有利于提高反应速度D。
有利于酶发挥作用5.在DNA的粗提取过程中,初步析出DNA和提取较纯净的DNA所用的药品的浓度及其名称分别是:①0。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实验班)试题卷2018.5 本试卷共4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检查试卷与答题卷是否整洁无缺损,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卷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和座位号。
2.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对应的题目序号后,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不按要求填涂的,答案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请注意每题答题空间,预先合理安排;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除却先秦不论,中国古代社会有三大转折。
这转折的起点分别为魏晋、中唐、明中叶。
社会转折的变化,也鲜明地表现在整个意识形态上,包括文艺领域和美的理想。
就敦煌壁画来说,由中唐开始的这一转折也是很明白的。
盛唐壁画中那些身躯高大的菩萨行列在中唐消失,更多是渲染“经变”①;人物成为次要,着意描绘的是热闹繁复的场景,它们几乎占据了整个墙壁。
到晚唐五代,这一点更为突出;“经变”种类增多,神像(人物)却愈发变少。
色彩俗艳,由华贵而趋富丽,装饰风味日益浓厚。
初盛唐圆润中带遒劲的线条、旋律,到这时变得纤纤秀柔,有时甚至有点草率了。
菩萨(神)小了,供养人(人)的形象却愈来愈大,有的身材和盛唐的菩萨差不多,个别的甚至超过。
它们一如当时的上层贵族,盛装华服,并各按现实的尊卑长幼,顺序排列。
如果说,以前还是人间的神化,那么现在凸出来的已是现实的人间——不过只是人间的上层罢了。
很明白,人的现实生活这时显然比那些千篇一律、尽管华贵毕竟单调的“净土变”、“说法图”和幻想的西方极乐世界,对人们更富有吸引力,更感到有兴味。
绝密★启用前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实验班)试题卷2018.5 本试卷共4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检查试卷与答题卷是否整洁无缺损,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卷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和座位号。
2.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对应的题目序号后,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不按要求填涂的,答案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请注意每题答题空间,预先合理安排;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除却先秦不论,中国古代社会有三大转折。
这转折的起点分别为魏晋、中唐、明中叶。
社会转折的变化,也鲜明地表现在整个意识形态上,包括文艺领域和美的理想。
就敦煌壁画来说,由中唐开始的这一转折也是很明白的。
盛唐壁画中那些身躯高大的菩萨行列在中唐消失,更多是渲染“经变”①;人物成为次要,着意描绘的是热闹繁复的场景,它们几乎占据了整个墙壁。
到晚唐五代,这一点更为突出;“经变”种类增多,神像(人物)却愈发变少。
色彩俗艳,由华贵而趋富丽,装饰风味日益浓厚。
初盛唐圆润中带遒劲的线条、旋律,到这时变得纤纤秀柔,有时甚至有点草率了。
菩萨(神)小了,供养人(人)的形象却愈来愈大,有的身材和盛唐的菩萨差不多,个别的甚至超过。
它们一如当时的上层贵族,盛装华服,并各按现实的尊卑长幼,顺序排列。
如果说,以前还是人间的神化,那么现在凸出来的已是现实的人间——不过只是人间的上层罢了。
很明白,人的现实生活这时显然比那些千篇一律、尽管华贵毕竟单调的“净土变”、“说法图”和幻想的西方极乐世界,对人们更富有吸引力,更感到有兴味。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物理(实验班)试题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1-5为单选,6-10为多选。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有关.A. 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B. 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大小C. 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快慢D. 任意时间内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量【答案】C【解析】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即E与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即电动势取决于磁通量的变化快慢,故C正确,ABD错误。
点睛: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闭合电路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与磁通量及磁通量的变化量无关。
2. 空间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将一个不会变形的单匝金属圆线圈放入该磁场中,规定图甲所示的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为正。
当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按图乙所示的规律变化时,能正确表示线圈中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是()A. B.C. 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欧姆定律:和可得:,所以线圈中的感应电流决定于磁感应强度B随t的变化率,由图乙可知,0~1s 时间内,B增大,Φ增大,感应磁场与原磁场方向相反(感应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向外),由楞次定律,感应电流是顺时针的,因而是正值、所以可判断0~1s为正的恒值;在1~2s 内,因磁场的不变,则感应电动势为零,所以感应电流为零;同理2~4s,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在减小,由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流与原方向相反,即为负的恒值;又由可知,斜率越大的,感应电动势越大,则感应电流越大,B正确;ACD错误;故选B。
考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名师点睛】由图乙可知磁感应强度的变化,则可知线圈中磁通量的变化,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感应电动势变化情况,由楞次定律可得感应电流的方向,二者结合可得出正确的图象。
3. 某远距离输电电路的输电电压为U,输电导线的总电阻为R,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由公式P=得到,输电导线的电阻越大,功率损失越少B. 由公式I=得到,输电导线的电阻越小,电流越大C. 由公式P=I2R得到,输电电流越大,输电导线上的功率损失越大D. 由公式P=UI得到,输电导线上的功率损失与电流强度成正比【答案】C【解析】A、由公式和,得到,故输电导线的电阻越大,功率损失越大,故A错误;B、公式不能得出输电线上的电流和电阻间的关系,故B错误;C、由公式知,输电电流越大,输电导线上的功率损失越大,故C正确D、公式P=UI不能得出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与电流成正比,应该由公式得出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与电流得平方成正比,故D错误;故选C。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年级历史(文科班)试题卷 2018.5 本试卷共1页,14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检查试卷与答题卷是否整洁无缺损,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卷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和座位号。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对应的题目序号后,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不按要求填涂的,答案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请注意每题答题空间,预先合理安排;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 春秋时期,商鞅变法促进秦国经济发展和封建制度形成,汉代董仲舒却对商鞅进行过一定的批判,认为汉代很多社会问题源于商鞅,下列可能成为其理由的是A.商鞅是法家代表,为专制主义政治服务B.商鞅确立土地私有制,易产生土地兼并C.商鞅提倡重农抑商,压抑社会经济活力D.商鞅奖励军功,冲击了门第对选官的影响2. 下列体现“汉化风气下南北民族交融”的历史事件是A.商鞅变法B.孝文帝改革C.唐蕃联盟D.清军入关3. 王安石一派新官僚,如吕惠卿、章悖、蔡确都因推行新政得到高位。
这表明A.统治者重视文官的选用B.王安石变法成效显著C.宋神宗支持新政D.老百姓拥护变法4. 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马丁·路德认为:A.赎罪券不能免除教会的惩罚,也不能赦免罪过B.人们靠内心的虔诚忏悔就能够获得上帝的赦免C.国家权力为神所授,至高无上D.人的“原罪”使人的本性变坏,只要坚持苦心修练就能获得上帝赦免5. 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经济领域就出现了新的因素。
“新的因素”是指A.农业耕地增加B.手工业得到发展C.商业城市日益繁荣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6.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侵略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表现在①生丝和茶叶出口量增加刺激了生产的发展②生产技术和经营形式得到改进③一些有识之士从国外购进机器,建立工厂④富裕农民、工场主和商人的经济实力有了较大的增长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7. 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天皇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天皇依帝国议会之协赞,行使立法权;司法权由法院以天皇名义依法律行使之。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年级物理(实验班)试题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1-5为单选,6-10为多选。
1. 以下说法符合物理学发展史的是()A. 丹麦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 纽曼、韦伯在对理论和实验资料进行严格分析后,得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C. 库仑通过扭秤实验,测定出了万有引力恒量D. 英国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答案】B【解析】A.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故A错误;B. 纽曼、韦伯在对理论和实验资料进行严格分析后,提出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故B正确;C.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测出了引力常数,故C错误;D.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故D错误。
故选:B.2. 如图1所示,闭合线圈放在匀强磁场中,t=0时磁场方向垂直线圈平面向里,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
在0~2s内,线圈中感应电流()A. 逐渐增大,方向为逆时针B. 逐渐减小,方向为顺时针C. 大小不变,方向为顺时针D. 大小不变,方向为先顺时针后逆时针【答案】C【点睛】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恒定的电流,根据楞次定律判断出感应电流的方向.3. 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螺线管的匝数n=5000匝,横截面积S=20cm2,螺线管的导线电阻r=1.0Ω,定值电阻R1=4.0Ω,R2=5.0Ω,穿过螺线管的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在某段时间内其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规定磁感应强度B竖直向下的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螺线管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2VB. 闭合开关S,电路中的电流稳定后,电阻R1的电功率为5×10-2WC. 闭合开关S,电路中的电流稳定后,电容器的下极板带负电D. 断开开关S后,一段时间内,流经R2的电流方向由下而上【答案】D【解析】A.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代入数据可求出:E=5000×20×10−4×(1−0.2)/8V=1V,故A错误;B. 根据全电路欧姆定律,有:;根据P=I2R1得:P=0.12×4W=4×10−2W,故B错误;C. 根据楞次定律可知,电流稳定后电容器下极板带正电,故C错误;D. S断开后,电容器经过电阻R2放电,因下极板带正电,则流经R2的电流方向由下向上,故D 正确;故选:D.点睛:根据法拉第地磁感应定律求出螺线管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根据P=I2R求出电阻R1的电功率;根据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流的方向,从而确定电容器极板带电情况;电容器与R2并联,S断开后,根据电容器的带电情况,来确定电流方向.4. 如图所示,一闭合直角三角形线框以速度v匀速穿过匀强磁场区域,从BC边恰好进入磁场区域开始,到A点离开磁场区域为止的过程中,下列能正确表示线框内感应电流变化(以逆时针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的图像是( )A. B. C. D.【答案】A【解析】感应电流,线框进入磁场时,导体棒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L减小,感应电流I逐渐减小;当线框完全进入磁场时,穿过线框的磁通量不变,不产生感应电流,I=0,线框离开磁场时,导体棒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L减小,感应电流I逐渐减小;由右手定则可知,线框进入磁场过程,电流沿逆时针方向,为正值,离开磁场过程,电流沿顺时针方向,为负值;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年级物理(实验班)试题卷一、选择题:1. 一个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转动产生的交流电动势为e=220sin100πt (V).关于这个交变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交变电流的频率为100HzB. 电动势的有效值为220VC. t=0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D. t=0时,线圈平面与中性面垂直【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交流电的描述,根据交流电的表达式,可知知道其最大值,以及线圈转动的角速度等物理量,然后进一步求出其它物理量,如有效值、周期、频率等.解:A、线圈的转速为100πrad/s,故其频率为:f==50Hz,故A错误B由e=220sin 100πt可知该交流电的电动势最大值为220V,即311V,有效值为220V,故B正确;C、由e=220sin 100πt可知,当t=0时e=0,此时线圈处在中性面上,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故CD错误.故选:B.2. 如图所示,在一理想变压器的副线圈两端连接了定值电阻R0和滑动变阻器R,在原线圈上加一正弦交变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保持Q位置不变,将P向上滑动,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变小B. 保持Q位置不变,将P向上滑动,电流表的读数变小C. 保持P位置不变,将Q向上滑动,电流表的读数变小D. 保持P位置不变,将Q向上滑动,变压器输出功率变小【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保持Q位置不变,将P向上滑动,则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增大,因为原副线圈的匝数一定,输入电压一定,所以输出电压不变,A错误,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一定,总电阻增大,则电流减小,根据可得原线圈中的电流减小,B正确;保持P位置不变,将Q向上滑动,副线圈中的匝数变大,则副线圈两端的电压增大,所以副线圈中的电流增大,故原线圈中的电流增大,C错误,根据公式可得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增大,D错误故选B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爱因斯坦发现了光电效应现象,并提出了光子说来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B. 大量光子往往显示出光的粒子性C. 在康普顿效应中,当入射光子与晶体中的电子之间发生碰撞时,将一部分动量转移给电子,所以光子散射后波长变长D. 物质波是一种概率波,在微观物理学中可以用“轨迹”来描述粒子的运动【答案】C【解析】赫兹发现的光电效应现象,爱因斯坦运用光子说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故A错误。
大量光子往往显示光的波动性,故B错误。
在康普顿效应中,当入射光子与晶体中的电子之间发生碰撞时,将一部分动量转移给电子,动量减小,根据,知,光子散射后波长变长,故C正确。
物质波是一种概率波,没有确定的位置,在微观物理学中不可以用“轨迹”来描述粒子的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4.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3kg的薄板和质量m=1kg的物块,都以v=4m/s的初速度朝相反方向运动,它们之间有摩擦,当薄板的速度为2.4m/s时,物块的运动情况是()A. 做加速运动B. 做减速运动C. 做匀速运动D. 以上运动都有可能【答案】A【解析】开始阶段,m向右减速,M向左减速,根据系统的动量守恒定律得:当m的速度为零时,设此时M的速度为v1.规定向左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代入解得:此后m将向左加速,M继续向左减速;当两者速度达到相同时,设共同速度为v2,由动量守恒定律得:,代入解得:,两者相对静止后,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当M的速度为2.4m/s时,m处于向左加速过程中,A正确;BCD错误;故选A。
5. 如图所示,A、B两物体质量之比,它们原来静止在平板车C上,A、B间有一根被压缩了的轻质弹簧;A、B与平板车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地面光滑,当弹簧突然释放后,则有()A. A、B与轻质弹簧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B. A、B与轻质弹簧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C. 平板车C将向左运动D. 平板车C将向右运动【答案】C【解析】由于,A、B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不等,所以A、B与轻质弹簧构成的合外力不为零,系统的动量不守恒,故A错误;A、B与轻质弹簧构成的系统要克服摩擦力做功,系统的机械能要减少,故B错误;由于A、B两木块的质量之比为,由摩擦力公式知,A对小车向左的滑动摩擦力大于B对小车向右的滑动摩擦力,在A、B相对小车停止运动之前,小车C所受的合外力向左,会向左运动,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6. 质量为1kg的物块A,以5m/s的速度与质量为4kg静止的物块B发生正碰,碰撞后物块B的速度大小可能为()A. 0.5m/sB. 1m/sC. 1.5m/sD. 3m/s【答案】BC7. 某人站在静止于水面的船上,从某时刻开始,人从船头走向船尾,水的阻力不计,则()A. 人匀速运动,船则匀速后退,两者的速度大小与它们的质量成反比B. 人走到船尾不再走动,船也停止不动C. 不管人如何走动,人在行走的任意时刻人和船的速度方向总是相反,大小与它们的质量成反比D. 船的运动情况与人行走的情况无关【答案】ABC【解析】以人和船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其总动量守恒,设分别为人和船的速率,以人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解得:,所以两者速度大小与它们的质量成反比,人与船的速度方向相反,人动船动,人停止运动,船停止运动,故ABC正确,D错误;故选ABC。
8. 一质量为2kg的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与水平方向成60°角的恒力F=10N作用于物体上,历时5s,则()A. 力F对物体的冲量大小为25 N•sB. 力F对物体的冲量大小为50 N•sC. 物体的动量变化量为25 kg•m/sD. 物体所受重力的冲量大小为0【答案】BC【解析】A、力F对物体的冲量大小,故B正确,A错误;C、根据动量定理得,则动量的变化量,C正确;D、物体所受重力的冲量,D错误。
9. 一单色光照到某金属表面时,有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无论增大照射光的频率还是增加照射光的强度,金属的逸出功都不变B. 只延长照射光照射时间,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增加C. 只增大照射光的频率,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增大D. 只增大照射光的频率,光电子逸出所经历的时间将缩短【答案】AC【解析】即使增大入射光的频率,或增加入射光的强度,金属逸出功仍将不变,它只与极限频率有关,故A正确;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由入射光的频率和逸出功决定,即使只延长入射光照射时间,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将不变,故B 错误;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由入射光的频率和逸出功决定,只增大入射光的频率,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增大,故C正确;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截止频率,光电子逸出所经历的时间几乎同时,故D错误;故选AC。
10. 如图甲所示是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
某同学利用该装置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了三条光电流I与A、K两极之间的电极U AK的关系曲线(甲光、乙光、丙光),如图乙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光与乙光的频率相同,且甲光的强度比乙光强B. 对比三条图线可知,对某种确定的金属来说,光电流的遏止电压只由入射光的频率决定C. 丙光的频率比甲、乙光的大,所以光子的能量较大,丙光照射到K极到电子从K极射出的时间间隔明显小于甲、乙光相应的时间间隔D. 用强度相同的甲、丙光照射该光电管,则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相等【答案】AB【解析】A、由图乙可知,甲乙两光照射后遏止电压相等,则光电子最大初动能相等,根据光电效应方程知,甲乙两光的频率相等,由于甲光照射产生的饱和电流较大,则甲光的强度大于乙光,故A正确。
对某种确定的金属来说,光电流的遏止电压取决于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取决于入射光的频率,故B正确。
丙光照射产生的遏止电压大,则产生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根据光电效应方程知,丙光的频率大于甲乙两光,则丙光的光子能量大,光电效应的时间极短,根据题意无法比较光照射到K极到电子从K 极射出的时间间隔,故C错误。
由于甲乙两光的频率不同,则照射时产生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不同,用强度相同的光照射,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不等,故D错误。
故选AB。
二、填空题:11. 如图所示为“探究两物体作用前后动量是否守恒”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已知a、b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 a、m b,半径分别是r a、r b,图中P点为单独释放a球的平均落点,M、N是a、b 小球碰撞后落点的平均位置.(1)本实验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A.斜槽轨道必须是光滑的B.斜槽轨道末端的切线水平C.入射小球每次都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无初速度释放D.入射小球与被碰球满足m a>m b,r a=r b(2)为了判断动量守恒,需要测量OP间的距离x1,则还需要测量OM间的距离x2,ON 间的距离x3,如果动量守恒,须满足的关系式是_____(用测量物理量的字母表示).【答案】(1). (1)BCD;(2). (2)m a x1=m a x2+m b x3;【解析】(1)“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是通过平抛运动的基本规律求解碰撞前后的速度的,只要离开轨道后做平抛运动,对斜槽是否光滑没有要求,故A错误;要保证每次小球都做平抛运动,则轨道的末端必须水平,故B正确;要保证碰撞前的速度相同,所以入射球每次都要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故C正确;为了保证小球碰撞为对心正碰,且碰后不反弹,要求,故D正确.(2)要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定律,即验证,小球离开轨道后做平抛运动,它们抛出点的高度相等,在空中的运动时间t相等,上式两边同时乘以t得:,得,12. 如图所示,一枚导弹模型在5m高处以10m/s的速度水平向右飞行时,炸裂成质量比为3:2的两块,质量大的那块以30m/s的速度向左飞行,取g=10m/s2,不计炸药的质量,在质量小的那块的速度大小为_____m/s;两块在水平地面上的落地点相距_____m.【答案】(1). 70;(2). 100;【解析】设导弹的总质量为,以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爆炸后质量大的一块质量为,速度,质量小的一块质量为,速度设为由动量守恒定律得:代入数据解得:,方向向右;爆炸后两块分别向前、向后做平抛运动,下落到地面的时间为:则两块落地的距离为:。
点睛:本题要抓住导弹在爆炸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爆炸后裂块做平抛运动,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及平抛知识即可正确解题。
13. 图为远距离输电示意图,两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升压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n1、n2,在原线圈两端接入一电压的交流电源,若输送电功率为P,输电线的总电阻为2r,不考虑其它因素的影响,则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功率为_____。
【答案】【解析】加在原线圈上的电压为:,根据电压比与匝数比关系有:,所以有:,输电线上的电流为:,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联立解得:。